印象印象为题一
了……
一、芦笛岩溶洞
回声满句带花香,
剩有心思岩壁藏。
借得漓江为笛管,
清音信步绕天梁。
芦笛岩乃桂林山水的“法宝”之门。正是它吸引了千千万万的游客,使桂林添上了一颗明珠。
那么,芦笛岩妙在何处呢?
我与爸爸原以为山上树木葱绿,鸟语荡林。瀑布哆嗦,才令人流连忘返的。可是,我们去芦笛岩游玩,结果却出人意料——芦笛岩并非山上美景,而是溶洞!
芦笛岩溶洞共长三百四十米,里面由天然的钟乳石与水池组成了一幅自然图。芦笛岩有着上百万年的历史,经过无数次地变化终于形成了今日的一大奇观!
溶洞里有多处景观,就说“鸟语花香”吧。在一座高大的“山”(一座大形钟乳石)上,长着许多“花儿”。这些“花儿”个个争想开放,五颜六色,把“大山”装饰成了一座大花园,这些数不胜数的“花儿”吸引了许多动物。瞧,山腰中有一头山头正在芳香中舒服睡大觉呢!大山山顶上有着一片森林。“鸟儿们”累了就在山上休息。许多“鸟儿”互相聊天,森林时回荡着它们的声音。此景就称谓“鸟语花香”。
向前走去,只见一景显现在眼前。一个“窗户”上挂着一副“窗帘”。撩开“窗帘”,可见远处的一座“大山”。“山上”弥漫着“云雾”,仿佛笼罩上了一层纱子。雾中隐隐约约见到了“一老一少”,他们像是一对爷孙在下棋。
芦笛岩最有名气的是“水晶宫”。大家都知道“水晶宫”是东海龙王的宫殿,“哪吒市海”、“孙悟空智夺金箍棒”等的故事便是从此传来。据说83版的《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大闹东海”就是借此拍摄的。走进“水晶宫”,马上有股凉风扑向胸怀里。四周水光粼粼,水平如镜,池底清澈见底。周围都是自然之蓝,“水晶宫”里几乎不须灯光照亮即可来回走动。我们似乎在大海之中,成了虾、成了鱼,在海里游泳嬉戏。远远的,我们看见了一根石柱矗立在“水晶宫”之中,支撑着整个大海。大家肯定已经知道此乃“金箍棒”是也。
二、阳朔山水
江到兴安水最清,
青山簇簇水中生。
分明看见青山顶,
船在青山顶上行。
到桂林不得不玩漓江阳朔的漂流。在江上既能见水又可望山。这种大自然的美景,在我的确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走至渡口,船家们正忙着做生意。我们找了一位船家,开始了漂流。初时,水平如镜。江水清澈见底,四面群峰环绕,郁郁葱葱,宛如一条卧龙。过了一座大桥,渐渐看见一些光秃秃的礁石。这些礁石被水不断冲洗,在太阳的照耀下闪闪发光。
不多时,前面已有急流。湍急的江水一下子把我们冲到了前头,那迅速令人有点心惊胆战的。不过,急流不多。我们又渐渐欣赏这世外桃源之美景了。
群山上有着千奇百怪的大树上,有的像在招手,有的像在睡觉,还有的像在仰望天空……鸟儿自然以大树为栖息地,飞到大树上,叽叽喳喳,闹个不停。大山上像开了茶花馆,处处听见鸟儿的聊天声。当我们还沉浸于美景,船只已靠岸了。夕阳西下,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漓江。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这果然是名副其实啊!哪些美丽的景色,我已流下了深刻的印象。
啊!桂林真美!
印象印象为题二
“我们的家,住在天堂,美丽的湖水…….”这首歌想必大家都听过吧!“我们的家”指的是杭州。杭州称为“天堂”完全是因为有了西湖,才使杭州那么有名气。
春天的西湖更是美丽的无法说了,小草笑弯了腰,花儿涨红了脸,喘着燕尾服的硝烟子也急匆匆地从南方回到了这春意盎然的春天,好像给西湖增添了活力。瞧!西湖的水,绿的如一块碧绿的大盘子,静的如一面银光闪闪的大镜子,蓝的好像世界上有两个蓝天。西湖最美的地方要数白堤了,那边有着桃花和柳树,一棵桃树,一棵柳树,这真是桃红柳绿啊!桃花是那么美丽,每片叶子上都是粉色的,不光颜色美,还带着一些香味呢!有的柳树种在湖的旁边,春风一吹,柳树姑娘又开始梳起那长长地辫子。
西湖的春风很美,夏天也很美啊!夏天的雨是那么柔美,下雨过后,出现了彩虹,那才叫人间天堂啊!七种颜色的光,衬托着西湖,真是锦上添花啊!夏天的西湖最美的地方要数曲院风荷,夏天一到,荷花仙子就得施魔法让荷花慢慢地钻出来了,那荷花像一个翠绿的玉盘,到处翠色欲流。最可爱的要算那青蛙,夜晚,青蛙跳到荷叶上,开始唱他那美妙的“夏天曲”了。夏天的莲蓬也不赖啊!他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生长在荷花上。
秋天,让人欣赏的是桂花了,那一阵阵桂花的香气真是扑鼻而来。那么清香,那么迷人,使人如醉如痴。桂花树上有一个个白白的小脸。从远处望去,像一座白色的山。秋天的月亮是最圆的了,要看月亮,还得去平湖秋月。那个是看月亮的最佳地方。中秋节,月亮照亮了西湖,月光洒在西湖上,一片淡淡地金色,美丽极了。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秋天,不管在哪儿,树叶总会落,眉飞色舞的落下了,地上都是落叶,一片金黄,使人流连忘返。
冬天下着蒙蒙的雪,此时的你应该去断桥残雪。从远处看,这桥铺上了一层轻纱好像一座断桥,走近一看,才看清楚不是断桥。冬天,小孩子会去西湖边堆雪人。把胡萝卜粘在脸上当鼻子,把水桶放在头上当帽子,多可爱啊!西湖边,最壮观的要数冬泳了,那么冷的天还在河里游泳。
印象印象为题三
设计意图:
在遥远、神秘的非洲土地上,音乐是非洲人民重要的生活方式,黑费民族创造了许多原始而充满激情的音乐,影响了世界乐坛。在大班幼儿信息、情感体验需求不断增强的阶段,为了引导其初步感受世界的多元化,拓宽审美视野,我们开展了“走进非洲”的主题系列活动。非洲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非洲音乐有着独特的风格特点。我们选择适合幼儿欣赏的非洲音乐,体验非洲人热爱音乐、喜欢自娱自乐、大胆自我表现的生活方式,让他们在享受全心音乐视听同时,传递着自由、随性、乐观的生活态度,帮助他们以开放的心态正确对待多元文化,以自然的方式开展音乐活动。为此,我们借鉴非洲歌、舞、乐三位一体的音乐活动方式,选择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为打击乐器,通过“对鼓”的形式,让幼儿了解节奏型与节拍的强弱,帮助幼儿学习掌握打击乐器的力度,能大胆运用身体动作、打击乐器的形式表达自己的音乐感受,体验到音乐带来的生活热情和快乐。
活动目标:
1、感受非洲音乐热烈的风格特点,尝试用不同节奏为音乐伴奏。
2、能大胆运用身体动作、打击自制乐器表现音乐节奏,培养初步音乐感受能力。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铁桶、矿泉水桶、竹筒、大鼓、幼儿自制羽毛头饰
活动过程:
一、伴随音乐“狂野非洲”即兴表演动作进场。
鼓励幼儿大胆表现音乐风格,结合身体摇摆、拍手、跺脚等动作表现节奏。
二、欣赏“走进非洲”vcd(黑人自由歌舞、演奏乐器片段)
三、师幼互动进行“对鼓”游戏,感受并尝试表现不同的节奏型
1、幼儿打击与教师示范相同的节奏型,感受节奏中的强弱拍。
2、师幼合作打击节奏型中的前后节拍。
四、让幼儿选择不同的节奏型尝试为“非洲印象”的a段伴奏
1、聆听“非洲印象”a段乐曲,感受乐曲风格与节奏。
2、自由选择节奏型,大胆尝试为音乐a段伴奏。
3、教师与幼儿共同a段伴奏(分别选择两种不同的节奏型),让幼儿体验不同的伴奏效果。
五、引导幼儿伴随b段音乐,大胆运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
六、教师与幼儿共同完整表现乐曲“非洲印象”(a+b)。
七、幼儿交换乐器,伴随乐曲边演奏边韵律,自然结束活动(a+b+a+b)。
印象印象为题四
;踏上德国的土地,便很强烈地感受到了属于德国的独特气息。
走在德国的街头,用心地打量身边每一个德国公民,他们都是那样的矜持、礼貌,带着德意志人固有的保守和高傲。偶尔看见我在注意他们,他们会冲我点头并友好地微笑,这是在德国吗?刹那间,我很恍惚。我想起在二战中的德国,那是希特勒统治下的疯狂的德国,那是隆美尔率领下的使用闪电战的德国,那是盖世太保引领着的凶残的德国。可从今天的德国人脸上,我似乎看不到“战争”留下的任何痕迹。有人说德意志民族是人类最为理性的民族,那么,这个最为理性的民族,何以在历史上有着那样疯狂的面孔?从“一战”到“二战”,德国,都是从理智走向疯狂、把人类带往无尽的灾难的那一个。战争结束后,她却又总是以奇迹般的速度恢复成为强大的国家。相信每一个热爱和平的人都会祈祷:德国,请你不要再次迷失方向!
人们一直争论日本和德国对待“二战”的态度问题,他们的态度有本质的不同。在德国人看来,“二战”由自己发起,战争结束后则理当承受战争带来的创伤,并责无旁贷地替希特勒之流在世界人民面前表示道歉和忏悔;可是在日本却不一样,日本人在心里对“二战”印象最深的是美军对东京的轰炸,是对广岛和长崎两枚原子弹爆炸的惨痛回忆,他们总是很容易就忘记了自己加害者的身份,只当自己是受害者。所以,当德国总理布朗德在波兰的无名英雄纪念碑前长跪不起的时候,日本政要却频频参拜“靖国神社”,日本文部省也频频修改教科书以粉饰自己的罪恶历史。于是,我们看到,日本人总是戳痛亚洲人民的伤疤,德国人却能够与波兰人和法国人大谈友好关系。
今天的德国,富裕,宁静,美丽。但是老一辈的德国人不会忘掉曾经的悲惨记忆。1945年的初春,仅在柏林一个城市,就有市民挖好了的一万一千个坟墓,他们准备埋葬那些还活着但是很难度过春天的亲朋。那年德国的春天,无论在哪一刻想起,都让人心酸落泪。
战争终于结束了,军备闲置下来,德国人在废墟上重建了一个全新的柏林。德国人的质量控制和服务理念被推崇倍至。德国人的制造业驰名世界,我们很快又喜欢上了梅赛得斯、奔驰、宝马的汽车,西门子、博世的电器,汉莎航空,贝塔斯曼的图书服务。德国,很快又成为世界经济极其活跃的一匹黑马。从1949年到1999年的50年间,德国经济平均每年比英国高出一个百分点,也把欧洲的其他大国远远地甩在了身后。德国,一个多么令人敬畏的国家。
走在德国的街头,当我试图真正了解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时,我的心里始终有一份无法抛却的沉重和迷茫。这沉重,源自历史;这迷茫,始于未来。对于这个既带给人类光荣和文明、又带给人类苦难和屈辱的民族,我只能祝福:德国,一路走好!
相关热词搜索:;印象印象为题五
;母亲几年前就和我说,想去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想看看那里的少数民族风情。今年我和家人实现了版纳之行。
2月4日早上从北京直飞版纳,中午到达,2月7日中午离开,恰好是三天。想理解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自治州,或者认识一片1.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三天是不可能的,这一次我对版纳只有一点肤浅的感受,算是一种朦胧的印象吧。
版纳首先吸引旅行者的,当然是自然风光。西双版纳位于我国的西南边陲,处于云南省的最南端,在北回归线附近,与老挝、缅甸山水相连。境内流淌的世界第七长河澜沧江发源于青海唐古拉山脉岗果日峰的扎曲,流至昌都后,开始称作澜沧江。她由版纳流出国境,成为东南亚的一条母亲河。从气候上来说,版纳处于热带北部边缘,终年温暖湿润,没有四季的差别,只有干湿季的区分。地球上与其同纬度的地带,基本上都是稀树草原、荒原和沙漠,被称为“回归沙漠带”,西双版纳的自然保护区内则有我国唯一的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上纬度最高、海拔最高的热带雨林。由于躲过了第四纪冰川南袭的影响,部分古热带因而得以幸存。这里的植物種类十分丰富,西双版纳的土地面积约为全国总面积的五百分之一,但高等植物多达4281种,约占全国的七分之一,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和濒危植物则占了全国的一半,因而享有“植物王国皇冠上的绿宝石”的美誉。
我们住在勐腊县勐仑镇上的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当地人称为勐仑植物园)。这里不仅是重要的热带植物研究基地,也是我国面积最大、收集物种最丰富的植物园,占地1100公顷,有1万多种植物,还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每年吸引数以十万计的游客前来参观。
这里有“空中花园”,因为气候湿热,一株乔木树干上面生出苔藓,鸟粪带来种子,苔藓上又长出各种绿植,在树干上就开出各色鲜艳的花朵。有“植物杀手”——榕树种子掉在别的乔木树干上,一边向上生长,一边下垂气生根,先包住母树,从其树皮下榨取养分,再继续下垂,接地后猛烈生长,竟然使得母树生病、枯萎直至死去。我们就见到一株母树倒下、朽坏了,包围它的榕树随之倒下后继续横向生长,气生根盘错交结成了天然的躺椅,一对双胞胎小兄弟被爸妈放在里面休憩。
最神奇的是龙血树,这可是世界上最长寿的树。1868年,著名地理学家洪堡德在非洲加那利群岛的俄尔他岛考察,见到一棵被风暴折断的龙血树,一数年轮——8000岁!龙血树生长速度十分缓慢,几百年才能长成一棵树,几十年才开一次花,十分珍稀。它的自我保护意识强,受伤后流出的暗红色树脂能敷住伤口,由树脂提炼出的血竭,可以活血袪淤、消炎止痛、止血生肌,非常名贵,被李时珍誉为“活血圣药”。
我们还驱车九十多公里,参观了望天树景区。望天树是热带雨林的标志性植物,高约六十米,树干笔直挺拔,比下一层树林高出二十多米,构成林上林的景观。当地政府专门在高大的望天树之间建设了百米空中走廊,凌空三十多米,成为热门的特色景点。书上说,勐仑植物园的第一任园长蔡希陶教授(1959年-1981年任职)带队发现此树,西双版纳有热带雨林遂成定论,中国也被公认为世界上森林类型最完整的国家之一。
导游吴斌带我们走了雨林栈道。原始热带雨林高大茂密、终年常绿,乔木、灌木以及攀援植物、附生植物层层叠叠、纵横交错,脚下流水潺潺、清澈见底。有一株望天树,是全国之冠,高达八十八米。榕树是最常见的,还有粗大的藤蔓随处衍生,像秋千一样长长地吊着。背母亲的时候,我想随手牵握一条藤枝以稳住身形,吴斌提醒不要攀附,免得引起头顶枯干掉落,砸中自己。
我们在西双版纳的行程比较轻松,我一直在回味,觉得这种感受与所接触到的人很有关系。通过和他们的短暂交往,我体会到虽然是多年的旅游胜地,但版纳的民风是很淳朴的,没有受到太多侵蚀。比如,绝大多数的景区餐馆都没有急切地拉客,客人进入之后服务员才上前招呼。我们在植物园找的实习导游小徐,是哈尼族,正在昆明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读大专,学的客车运输专业,初中毕业后先读中专,已经两年,推算起来相当于高二的年纪,比我们女儿子玉还晚一级。她的家在勐仑,假期来植物园打工,知道很多很多植物方面的知识,还很善解人意。她对我们说:“跳舞草是一种快要绝迹的珍稀植物,对着其唱歌,草的细叶就会跳舞。”于是她轻轻地唱了一曲,可是除了微风带来的摇曳,叶子并没有跳。小徐无奈地说:“这株草已经十几岁了,看到的游客太多,所以今天懒得跳了。”过了一会她又说:“现在是早晨,气温比较低,所以草叶没有跳舞。”后来我查了百度,果真是这样,跳舞草跳舞要求的气温是24度以上。
望天树景区的吴斌是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二年级的学生,学的导游专业。他的父母都在基诺山寨里,姐姐在景洪的服装店里打工。他在交谈中说,寒假勤工俭学不想去做餐馆服务员,一个月只有1800元的死工资,工作时间又长。不像做导游,比较轻松,实行计件制,每一单我们交100元他可以提30元。我们是他今天上午接待的第二单游客。子玉她们去走树上长廊的时候,我和母亲在附近坐等,吴斌远远地站着,向子玉她们的来路不时张望。过了四十多分钟,吴斌建议我问问情况,得知她们还在排队,我便邀请吴斌带我俩走雨林栈道。花了半个小时走完,我们来到一家卖神秘果冰淇淋的小店坐下歇息。吴斌反复表示,要回到长廊下面去接子玉她们。之前曾有游客在这片雨林里自己探索,结果失踪了两天才被搜寻回来。我担心影响他的收入,反复劝说他和我们告别了。过了一会儿,我们往园外走,到了大门附近,正好看见吴斌在和售票处工作人员聊天,请他过来搀扶,他耐心地帮助我把母亲背下了四十级台阶。下了台阶,母亲特意向他要了手机号,约了要买他们寨子的茶叶。
之前我在北京飞版纳的航班上把手机弄丢了。怕耽误工作,下了飞机,我就到景洪市勐泐大道的中国移动营业厅补卡,两位营业员一直耐心地服务,没有因为当天是除夕而面有难色。两个小时的办理过程,她们一直是站着工作的,让人很是感动。
更让人感动的,则是勐仑植物园的创立者蔡希陶教授,以及他所代表的边疆知识分子群体。
蔡希陶,1911年生,浙江东阳人,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担任中科院云南热带植物研究所所长、云南省科委副主任、中科院昆明分院副院长。他1929年进入北平静生生物调查所工作,开始接触植物学。这家民间研究机构是今天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前身之一,所长胡先骕被毛泽东称赞为“中国生物学界的老祖宗”。蔡希陶主动向胡所长请缨,赴云南考察并采集植物标本。彼时的云南经济落后,运输仅靠人背马驮,而且到处瘟疫频发,盗匪横行,就是生活在昆明地区的人万不得已也不轻易到边远地区。蔡希陶和二三同志冒着生命危险,用三年时间走遍云南,采集了21000余号、10多万份植物标本,其中有不少未被鉴定的新物种,揭开了云南这个“植物王国”的面纱。
从1938年受胡所长委托,筹建昆明工作站,在云南安家,蔡希陶扎根西南边陲四十二年,为我国植物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是中国科学院在云南两个植物科研机构的奠基人,参与创建了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和昆明植物园,亲自领导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创建。他注重植物学的应用研究,通过好友陈焕镛先生从美国引进优良烤烟品种“大金元”并驯化成功,随后开设烟草推广培训班、提供烤烟良种,使其成为云南发展烟草生产的当家品种,为烟草成为云南的支柱产业立了头功。他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急国家之所急,组织云南橡胶资源及其宜林地的考察研究,经过半年的跋山涉水,终于在瑞丽发现了两棵橡胶树,进行了扩繁,进而提出西双版纳是发展三叶橡胶最适宜地方的建议,作为主要参加者,其参与的“橡胶树在北纬18~24°大面积种植技术”项目获得了国家科技发明一等奖。他领导科技人员从野生植物资源中发掘或从国外引进了众多的重要药用、油料、香料和珍贵速生树种等经济植物,为我国热带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资源及应用技术。他是青年植物学家的领路人,一生亲贤爱才,善于影响、培养和提携后学,常以“在西双版纳,一屁股坐下就能压倒三棵药草,一打开窗户就可找到研究课题”来激励年轻的科技人员,明确要求“科技人员到工作实践中去边干边学,不断积累和扩大知识,自己闯出一条路来”,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造就了一支多学科的科研队伍。
热带植物园的门户网站上,有一个蔡希陶诞辰100周年专栏,其中收录了上面这篇短文。我把短文下载后,转发在微信朋友圈里。“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蔡希陶“决不能离开科学研究的基本条件而去侈谈其它辅助条件”的精神,一定不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变得黯淡。中国科学院周光召院长曾高度评价蔡希陶,说他是“我国科学界和科学院宝贵的精神财富”。
1981年,蔡希陶因脑溢血在昆明逝世。著名的植物资源与植物化学家周俊教授在纪念蔡希陶百年诞辰时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这些后人不能一味乘凉,要努力研究以告慰蔡老。”周教授曾担任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长,在昆明建立起了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植物化学研究基地,他说这样的话,是有分量、有资格的。
在热带植物园蔡希陶亲手引种的龙血树旁,有一座“树海行”纪念雕塑。“树海行”的雕塑主题,缘于蔡希陶写的一首诗《咏勐仑植物园》——“群峦重重一豁平,万木森森树海行。一江碧水东折西,勾出半岛葫芦形。咖啡茁壮枝叶茂,木瓜行行成列兵。谁说中华无热带,大好河山满金银。”雕塑刻有四个人物,中间是胸前挂着相机、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的蔡希陶,身旁是正在笔录考察成果、拂去额上汗珠、肩挎野外背包的三位青年学者,生动地反映出蔡希陶等人胼手胝足、穿行树海,荜路蓝缕、创建勐仑植物园的艰苦卓绝历程。不爱照相的我,专门在雕塑前留影一张。
责任编辑:索朗卓嘎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