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有限精彩无限一
20xx年五月十二日,在四川省的汶川县,发生了里氏7.8级的大地震。顿时房倒屋塌,无数的人们被压在了废墟下,汽车被压坏了,指示牌被压倒了,电线杆被压折了,连人们住的房子也被震坍了,倒下的房屋压在火车上,列车被压扁了,那景象真是惨不忍睹。人们的心里充满惶恐,整个县城瞬间变成了一片废虚。地震发生后,政府机关、各地民众,纷纷捐款捐物,医护人员和解放军官兵和广大志愿者等,火速赶赴灾区,抢救伤员,营救人员,抗震救灾。
就在暑假前不久的一天,我们学校组织同学们捐款,举行为四川地震灾区人民献爱心活动。站在司令台上的严老师神情严肃失去了往日灿烂的笑容,他的每一句话都感动着在场的师生。整个大操场变得鸦雀无声,就连平日调皮捣蛋的黄子兴,也安静了下来,仔细听严老师讲话。当严老师讲完了一番话后,许多退休老人,学校的师生都把钱放进了捐款箱里。这捐款箱中,可能只是10元、20元,却是我们大家对灾区人民的一颗爱心。
那天晚上,我在家坐在沙发上观看新闻节目,电视里的一篇报道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报道说的是某市广大人民群众,得知汶川发生了大地震后,医院急需用血,就迅速跑到当地医院、献血站,为地震灾区人民无偿献血,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愿灾区人民早日得到医治,重建家园。是啊,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献爱心是无限的。人生在世,只有多为人民、为社会做点好事,人生才会更加有意义。祝愿灾区人民早日康复、重建家园!
生命有限精彩无限二
;摘要:本文指出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一些如何渗透文化意识的可行性措施。
关键词:英语教学;文化意识;教师;学生
一、引言
每个不同的民族由于其发展的历史和地理环境不同,形成了具有各自特点的语言和文化。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能折射出该语言所属民族的丰富文化内涵。同时,文化是语言的土壤和支撑,两者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联系。
二、英语教学渗透文化意识的必要性
1. 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障
语言是文化的符号,文化是语言的管轨。英语学习过程通常被简单地认为是一种语言知识的接受与传承。教师花大部分时间进行语法和词汇的讲解,而忽视了英语文化背景的介绍和具体语言环境的创设,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何学生在使用英语时有“中式思维”的存在了。如20_年高考浙江卷单选第一题:“hey, can i ask you a favor?”“——sure, ”答案为“what can i do for you?”然而,很多学生选择了“how is it going?”他们把这句话理解为“怎么了?”按照中国人的思维,别人向你求助,你热心地问一句“怎么了?”似乎很合情理。其实非也,在英语国家“how is it going?”用于熟人之间的打招呼,类似于“how are you doing?”“ what’s up?”等问候语。所以,在这里使用“how is it going?”很不得体。
2. 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意识有利于英语语言的理解
学习英语语言的过程也是逐渐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的过程。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利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如在英语国家尤其是以“american dream”为立国理想的美国,人们崇尚的是自由主义,朋友交往比较注重私人空间与隐私,因而忌讳年龄、婚姻、收入等话题。这恰恰和中国人推崇的集体主义相反,我们更会关心朋友的私事。例如一个美国人向你打招呼“how are you?”其实他并不是真想知道你的近况,所以一句“fine, thank you.”是最合适的回答。
3. 文化意识的渗透有助于提高文化修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意识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反之,学生会逐渐失去祖国意识,對本国文化也会漠不关心。如20_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的书面表达涉及到中国结的介绍(外观、象征意义、价格等)。据笔者调查,真有不少学生说不清楚中国结的象征意义。所以,要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提高文化修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英语教学渗透文化意识的途径
1. 创设语言环境,引导学生得体地使用英语进行交际
(1)寒暄
中国人朋友见面时喜欢问“吃饭没?”“去哪里啊?”等,然而西方人一句“how are you?”就能表达彼此之间的问候。若是较熟的朋友,多用“hey, how’s it going?”“hi, what’s up?”等。回答用“fine. / pretty good. how about you?”就可以。如果一句“good”就此结束,说明不想回话,或者暂时不方便说话。有时接一句“it’s a fine day, isn’t it?”或“did you watch the football match last night?”之类的话,说明还想继续谈下去。对于课本中“ how do you do?” “i am fine, thank you. and you?”这样的对话,现在在英语国家已经很少出现,也失去了它的实用性。
(2)称呼
笔者经常发现学生喜欢用“good morning, teacher!”来向教师问好。北京外国语大学胡文仲教授就曾经在《语言与文化》一文中提到“在英语国家中teacher绝不可作为称呼语,也不是尊称。”所以,我们要让学生明白,此时要用sir / madam / mr. huang / miss li / ms li等来进行称呼。实际上这种称呼适用于日常生活中的绝大多数情况。
(3)谦虚
谦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受到别人赞扬时,通常会贬损自己以示谦虚。然而,西方人则会欣然接受赞扬。如你请一西方人吃饭后他感谢你时,你可回答“my pleasure.”即可。若你回答“where? where? the dishes are not delicious.”你的朋友会对你的回答感到困惑,这样就必然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
2. 激发学习兴趣,拓宽文化渗透的渠道
(1)课堂教学中注重发掘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
例一:词汇表层意义背后的文化内涵。如“peasant”,我们认为是“农民”之义,而在英国国家被视为“乡巴佬、没教养的人”,含贬义色彩。再如“individualism”(个人主义),在汉语中这被视为“无组织、无纪律”,而在英国文化中,这恰恰体现了“以人为本,崇尚自由”。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观。
例二:含动物词汇背后的文化内涵。英语听力练习中经常听到这么一句“it is raining cats and dogs now.”這句源于北欧神话,传说猫和狗都是掌管暴风雨之神奥丁的随从。他们一出动,就会引起狂风暴雨。再如“a lucky dog”(幸运儿),在英语文化中“dog”一般都具有褒义,然而在汉语文化中贬义居多。
例三:色彩词汇背后的文化内涵。如“he looks blue today.”(他今天看起来很沮丧)、“a blue monday”(倒霉的周一),从中我们发现在英语中“blue”含贬义,有“忧郁、沮丧”之义。而在汉语中蓝色代表着“纯净、安宁”。再说汉语中“红色”代表“喜庆、庄重”。在西方人眼里红色是血液的颜色,代表危险和流血,如“a red battle”(血战),而在老一辈的中国人眼中多了一种特殊的意义——“一场光荣的为了共产主义事业的战争”。
(2)成立学习兴趣小组,开展课题研究与讨论
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成立学习兴趣小组,并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对英语文化进行课题研究。如何选题,制定计划,选择方法,人员分工,信息收集,课题论文撰写以及成果展示(以ppt形式进行班级汇报)。特别是在选题、论文撰写和ppt制作环节做好指导。
通过这样的一个活动学生通过书籍、网络等手段收集信息,拓展英语学习的渠道,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并在完成课题的过程中感受浓郁的文化气息。
教师还可以使用胡文仲教授在《跨文化交际课教学内容与方法之探讨》一文中介绍的一种教学形式。组织学生观看一些含跨文化交际和文化冲突的影片,如《喜福会》《刮痧》等,这些影片凸显了中西文化中的深层冲突。在观看之后,教师可以把影片中的一些问题和想象罗列出来,并仍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讨论,之后小组代表在全班发言,最后教师总结。
3. 循序渐进,从有意识的培养到无意识的感知
英语语言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文化意识的形成更是细水长流的,它贯穿语言学习的整个过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在教授英语语言的同时逐步渗透英语文化,帮助学生理解、思考与本族文化的异同,辩证地接受英语文化,使之内化为自己文化修养中的一部分。这样,学生养成习惯在学习和使用英语时用英语文化进行思维,渐渐地学会捕捉英语语言中的文化气息,最终建立一种无意识的文化感知体系。
四、结束语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是英语语言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英语教师,我们自身就要有文化意识,并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始终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且持之以恒,直到学生能自觉地体会到英语语言中的文化气息。只要能跨出这一步,必将精彩无限!
(作者单位:浙江省慈溪龙山中学 315300)
相关热词搜索:;生命有限精彩无限三
昨天中午,超老师来我校为幼儿园和小学的班主任们作了一场精彩的报告。雷老师是区内的优秀班主任,也是市里名班主任,他原来教过多年数学,最近两年又改成了语文,班主任工作一直做得有声有色,常见到他到学校作报告的新闻报道,于是总是盼望着能够有机会把他邀请来和老师们进行交流,终如愿。
近距离接触到雷老师是在今年上半年去上海培训学习期间,我们同在编辑部,每天晚上都要修改整理文稿到深夜。雷老师负责最终的版面设计,需要在文稿定下来之后,才可以反复编排,每次都会忙到凌晨一二点。我那个时候就想:雷老师真的挺雷的,听话语细软中透着豪迈,看面庞清秀中藏着爽朗,熬夜的本事竟然这么高,比我这个常年写博的人精力都旺盛啊。整整三周,雷超老师硬是撑了下来,在我们这个团队中他的阳光感染着每一个人,他的思想也一次次触动我们的内心。他的发言总是有独特的角度,里面有属于自己的观点,从不委从,从不跟随,你会发现他是一个特别有教育特质的人。常说不跪着教书,雷老师不正是这样的人吗?喜欢与这样有思想的人相处,他能够带给你不一样的感染——关于教育,关于内心,关于一个人的生命姿态。
雷老师的报告都是老师们身边的案例,讲述来娓娓动听,让人有现场感。讲述的力量是如此重要,他带着我们开始思考我们的班主任生活,开始反思如果我们遭遇问题学生该如何面对。倾听的价值不是照搬方法或者做法,而是激发内在的反观,重新审视自己的班主任生活。我看到老师们认真听,认真记,流露出强烈的认同感。我坐在教室一角,也记下自己的感触。
印象最深的案例有两个,一个是学生要把自己获得评价亲手粘贴到宣传栏中,有领导说这样贴的不整齐,雷老师坚持这样做,他说孩子贴出来的意义非凡。他说孩子亲手操作的过程就是教育,而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的成功感是难得的体验。我非常认同他这样的观点——教育本身就是因孩子而存在,也是为了孩子而存在。老师亲手操作的固然整齐划一,那是为了迎接领导检查而作的应景工程,但于孩子有多大的联系呢?是不是错失了让孩子体验升华的机会呢?一个优秀的教育者善于从最细微的工作中寻找到教育的契机,并由此拓展出柔软而真切的教育来,雷老师做到了。在这个案例中我注意到班主任对学生个体的尊重,给学生承担的机会就是教育,给学生尝试的机会就是教育,给学生体验的机会就是教育。我甚至想到当那个孩子拿着自己的粘贴走向宣传栏时脸上一定会别有一番光彩,当然雷老师也会有发自内心的微笑。
另一个案例是对扔碎纸同学的教育。在这个故事里,雷老师的讲述格外入情入境,显然他又一次回到了当时的情境中。我特别注意到他在这个案例中采取了三个重要措施:一是重建现场;二是征得家长支持;三是恩威并济。重建现场的环节可以让学生承认事情的真实,而避免责任的逃脱,他问学生的时候也是特别有技巧的“你不是故意的,对吗?”在认同学生体验的时候,让学生敢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当发现学生依然心存侥幸,而尚有无所谓状态的时候,雷老师的撕地图环节将学生带入一个新的考验。庆幸的是老师已经做好家长的工作,要让这个孩子体验捡报纸的难处——这个环节存有一定的风险,未雨绸缪,雷老师为事情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当这个孩子彻底在捡拾碎纸的过程感受到自己的错误之后,雷老师又适时打出情感牌,使得师生关系和好如初。这样的环节里,我们看到老师并没有情绪化处理们,而是理性对待,始终把自己放在教育者的高度就事论事,保持了专业的教师态度。
在雷老师的报告中,我深切感受他一直在教育孩子如何面对社会中的问题,他开展的教育不是封闭式的思想灌输,而是与社会息息相关的。他告诉孩子如何表达自己的欲望,他告诉孩子如何承担自己的错误,这些都在表明雷老师所关注的是学生从学校人到社会人的变化。如果我们爱学生就不要给孩子一个虚幻的童话世界,忘记了是哪位教育同行说过这样的话,面对纷杂的世界,我们该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值得思考,雷超老师的教育观带给我新的启发。
你听到他讲述学生的故事,也听到他一次次精彩的设计,给孩子一个完整的'教育体验过程是多么具有挑战性的工作。针对班里出现的问题,不是沮丧和泄气而是视其为机会,考虑出新的教育策略,并周密实施。雷老师反复在强调的一个观点是:教师就是要设计出一套策略,来实践自己的教育理念,用扎扎实实的做来改变孩子的习惯,培养孩子的内在素质。我在最后总结的时候说:雷老师的教育经验是做出来的,他的教育智慧和教学勇气正是源于对学生的情话和对实践的痴迷。我在手机的记事本中敲还下这样的文字:思考细节,专业干预;放心犯错,用心改错;积累素材,讲述自己的案例;用“我”的方式表达自己愤怒。
雷老师的评价表格细致而实用,那些蕴含在教育故事里的思想掷地有声,会后有好多老师说这是一场接地气的报告——能够如雷老师这样用研究的眼光来做教育,那么精彩就会在你我身边!感谢雷老师带给我们的“午间大餐”。
生命有限精彩无限四
雷锋,一个平凡、朴实而又伟大的名字!雷锋,一个普通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一个值得让我们骄傲的人!雷峰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悠闲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他做到了,不仅做到了而且还做到了更好。
还记得雷锋助人为乐的`事迹吗?一九六零年八月,望花区召开了大生产号召动员大会,声势很大,雷锋上街办事正好看到这个场面,他取出存折上在工厂和部队积攒的200元钱,当时他的存折上只有203元,接着就跑到望花区党委办公室要捐献出来,为建设祖国做点贡献,接待他的同志实在无法拒绝他的这份情谊,只收下了一半。另外100元在辽阳遭受百年不遇洪水的时候捐献给了辽阳人民。在我国受到严重的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他为国家建设,为灾区捐献出自己的全部积蓄,却舍不得喝一瓶汽水。雷锋的故事我们永难舍去,雷锋的情义我们挂在嘴边,雷锋的精神我们记在心里。
当提起“学雷锋”时,有些人心里不屑:这都什么年代了,学雷锋有什么用?雷锋精神又算得了什么?也许“雷锋精神”在他们眼里算不了什么,但却在一些外国人眼里非常重视,这不得不让我们进行反思,连外国人都知道雷锋的足迹,都知道雷锋精神,都知道全心全意为人服务,敢于钻研探索,不计较个人利益的精神。我们还等什么呢,赶快把“雷锋”这个接力棒相传啊!
一、学习雷锋的奉献精神,在班级中,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积极主动的干好分内工作。
二、学习雷锋的助人为乐精神。在学习和生活中,对待身边的同学,要有爱心,热心帮助身边有困难的同学。
三、学习雷锋的集体主义精神。要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严格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
四、学习雷锋的钉子精神。在日常学习中,要积极专研科学文化知识,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动脑,踊跃发言,主动及时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学习雷锋,让我们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把雷锋精神付诸于行动吧!
生命有限精彩无限五
钢琴师一种孤独的艺术,选择钢琴作为自己的专业,无论做的优秀与否,其实便是选择让自己做一个黑暗中的舞者,努力的过程永远都是孤独的,没有人可以在真正意义上陪伴你,在方向并不明朗的过程中,能够坚持便显得弥足珍贵。有些变化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只有坚持之后回头再看,才会发现有些东西早已进入血液,潜入灵魂,会是你此生再也割舍不下的东西。
对于刚刚结束的毕业考试,我想可以说是我大学学习的一个阶段性的总结。和四年来每一次的演奏会和考试一样,无论是我的主课老师还是我自己都对此倾注了很多的心血。这次音乐会我选择了巴赫十二平均律——序曲与赋格,贝多芬降e大调奏鸣曲“告别”op.81和肖邦降b小调奏鸣曲op.35三首作品。曲目涉及了从巴洛克,古典乐派到浪漫派三个时期的作品。在这里我浅谈一下对于后两首作品从早期练习到后期处理中自己一些简单的理解和感受。
“告别”属于贝多芬的中晚期作品,音乐里强烈散发出一种已日渐成熟的新风格。这首作品除了具有相当华丽的钢琴技巧,还另有由冷静理性所磨炼出来的“透明感”。而且所表现出来的情绪非常细腻。我想也许这才是这首奏鸣曲真正的难度所在。如果说“黯然销魂者唯别尔”,那么在这首曲子中除此之外还洋溢了一种热情亲切,豪迈超群。我想再此之后我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去深入感受作品中更深的内涵,探索更深的情感世界。那种感情应该是一种明丽,但却又隐忍节制;娓娓道来,却又不肯放弃,直到圆满。该要如何把此曲的精神演绎出来,在内敛于外扬之中,让一种从心灵上升的灵魂深处的力量笼罩和渗透到全曲。那种诗性的想象,细腻的情感,是需要时间和生活的沉淀才真正能够从内心深处体会与理解。
与贝多芬的“告别”奏鸣曲相比,肖邦的降b小调奏鸣曲似乎表现了更为奔放洒脱的感情,突破了古典形式的约束。这首作品作于1839年,而第三乐章最著名的“送葬”进行曲则先作于1837年,当时肖邦在马尧卡岛疗养失败,住在乔治.桑的故乡。全曲分为四个乐章,刚才提到过的最著名的第三乐章送葬进行曲,在最初选择要演奏这首奏鸣曲时即是被这个乐章深深吸引,音乐肃穆而不失恬静,幽雅而不失庄严。开头表达了送葬队伍的出动。丧钟的低鸣,中部有一段宁静的仿佛来自上帝的安慰,犹如天籁般甜美,然后再重复送葬队伍,直至远去,留下一片空白。急板的终曲,舒曼曾评述:“这是非旋律,没有欢乐的乐章,像是强有力的手压抑了叛逆的灵魂。”这个乐章除了对演奏者本身手指机能和技术极高的要求外,我想更主要的是一种内心深处的悸动,该如何让自己的呼吸与音乐更内省的情感融在一起。在经过了一次完整地演奏这首作品之后,感觉上似乎较之前又多了一份理解,感受到音乐中充满了怀念,充满了感恩。
生命有限精彩无限六
这是一本看似在讲游戏的书,但却和所有伟大的作品一样,都将世间之普适道理隐喻于其中。无论是生活、工作、学业,都具备相同的特点——在限定范围之下,在限定概念之内,在限定参与者之中的类游戏行为,这与游戏何其类似,作为参与者的我们,究其一生的所有行为,无外乎在这些类游戏中争取更高的排名和成就,究其讨论的出发点而言,是形而上却又十分接地气的。
作者将游戏划分为有限与无限两类游戏,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不同,有限游戏以达到目标为最终结局,而无限游戏以延续游戏为最终目的,意即尽量追求没有结局。
从工作角度而言,完成任务是有限游戏,而从任务中找到提升自身的方向而不断进步,就是无限游戏,在外人看来,其结果是相似的,都完成了任务,但游戏者本身却有着天差地别的心态和做事方法,在一个无限游戏者眼中,任务的挑战度是越大越好的,这有助于不断提高处理任务的能力,因此从心态上来说必然是积极的。然而,有限游戏者的心态必然是消极的,因为他们只期待任务越容易越好。
在有限游戏这个存量世界中,资源是有限的,就他们而言,期待周末和法定假期,已经成为宗教般的救赎,而为了争取在一块不大的蛋糕上切出来比别人更大的一块更是不择手段。因此,在一定任务总量之下,如何公平分配任务,是管理者最大的难题,其解决办法无非是多劳多得,这种鸵鸟式的分配方式囿于工作无法量化和每个人心里的傲慢,效果总是维持着表面和平。
而在无限游戏者眼中,世界是增量的,合作、创新、开荒带来的更大的蛋糕,使切分利益趋向于慷慨,因为合作带来的利益远大于自私,在这个世界中天赋与努力才是得利的标准,而不是切蛋糕的人喜不喜欢你。
就我们的生存环境而言,我们常常被迫于有限游戏中周旋,但我们亦不可忘记虽然我们无力改变他人的参与方式,但我们在任何情况下拥有改变自身出发点的自由。
《失控》的作者凯文凯利说:“这本书改变了我对生活、宇宙和其它一切事情的看法。两种游戏的不同,解除了我下一步该做什么的犹豫。很简单:总是选择无限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