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祠堂重建落成碑文范文1
尊敬的葛氏族亲:
木有本,水有源,寻根问祖人之常情。氏始祖仲山公来吾村立基发源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经世代繁衍,生生不息,人丁兴旺。
前辈曾修建祠堂一座,逢年过节,上香进礼,缅怀先人,激励后代,成为我族神圣的殿堂。
只可惜现在年久失修,后墙已崩,如不及时修缮,我们的列祖列宗就无栖身之地,饱受风雪之苦;追先贤念祖德,只能面对遍地瓦砾,倾听断墙残壁在向世人倾诉自身的不幸遭遇,上愧对先祖,下愧对子孙!
“衣食足而知荣辱”,逢盛世百废俱兴,居安思祖之情顺势陡升,敬仰先人,光宗耀祖乃天经地义,无可厚非,许多热血族人寝室难宁,“葛氏祖屋修建理事会”已经成立并开始工作,全面的集资动员正式启动!
抚养子女可朝朝夕夕,孝敬父母可岁岁年年,然建祠安祖百年难遇,它是先祖神灵的召唤,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
经多次预算修建祠堂需要资金100万元以上,由于资金有限,故此正式向族人发出倡议:恳切希望葛氏子弟积极行动起来,能力不分大小,捐款不分多少,出钱出力,齐心协力,我们都将在重修之中刻石留名,以告后人。
不论捐赠多少,款项用于何处,都将张榜公布。希望广大族人共同努力,众志成城,完成修建祖屋之大业。
捐款人请留下您的详细地址,姓名及捐款数额。
谢谢您的支持!
137______26523 葛健民 0563-8______730葛广甫
0563-______0829葛泽-民
捐款账号:1008969110______000049葛金宝
开户行:安徽省绩溪县农村合作银行家朋支行
绩溪县家朋乡汪家店村葛氏祠堂重修理事会
二00九年十二月一日
祖祠堂重建落成碑文范文2
在韩氏祠堂落成典礼暨祭祖仪式上的讲话
各位尊客、来宾,韩氏众亲人:
大家好!
在这春和景明的美好时节,我们韩姓家族择良辰吉日在这里隆重举行“韩氏祠堂”重建竣工典礼暨请祖祭祖仪式,首先我谨代表韩氏宗亲会对各位尊客、来宾的光临表示衷心的感谢!对热情支持和踊跃捐资捐工的韩氏众亲表示真挚的谢意!下面我就一年来祠堂筹建情况向大家做一说明。
韩氏一族居住韩寨历时永久,史有祠堂(祖先堂),曾
先后几次迁址修缮,由于受客观条件所限,一直以来将就维持。韩氏众亲早有重新修建祠堂的心愿,以光先祖圣德,缅怀先祖圣恩,惠泽乡里,庇(bi)佑子孙。时值国泰民安,惠风和畅,得天地人和之利,从20xx年农历3月开始,xx等人在家族中率先说开重建韩氏祠堂一事,得到了本县境内韩姓家族的广泛赞同和热情支持。在祠堂重建初步策划设计中,得到了xx等人的大力支持。
20xx年农历12月在XX召开了重建韩氏祠堂第一次家族
协商会议,经讨论研究同意由xx等人组成韩氏祠堂重建筹委会,就祠堂建筑设计、所需资金等事宜进行了协商。协商会上,在XX等人的提议下,所有与会人员进行了现场承诺捐款,为祠堂重建启动筹措了一定资金,同时发放《倡议书》近1000份。协商会后,与会人员到祠堂修建选址现场进行
祖祠堂重建落成碑文范文3
周日下午,妈妈带我去参观了范大夫祠:一个为纪念范蠡先生而建造的祠堂。
范大夫祠坐落在古城绍兴府山南麓幽静的山脚下,是绍兴城一座家喻户晓的祠堂。步入祠堂前的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巨大的影壁,影壁上刻的“中华商祖”四个大字,让我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文化。
沿着台阶拾级而上,缓缓来到了范大夫祠的正殿。正殿又称“商圣殿”,屋顶弯曲,四个屋角向上翘起,犹如展翅的大鸟,每个屋角下面雕刻着四大神兽。门前红色的柱子上刻着一副对联:“功高才大越人永缅,德广财多青史朗然”。顺着深红色的大门进入正殿,正前方耸立着一尊很大的雕像,原来他就是中华商祖——范蠡。雕像上的范蠡身穿官服,面容庄严肃穆,一看就知道是一个做事严谨的人。解说员阿姨介绍,在春秋时期,他辅佐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最后帮助越国复仇雪耻,称雄中原;他提倡的筑城立郭、南池养鱼、重建军队、铸造兵器等政策对越地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范蠡也有了“商圣”的美誉。
绕过大殿,两侧是东西厢房,正面是一座寝殿,寝殿的正上方挂着一块匾额,上面题写着“旷世风范”四个金色的大字。寝殿里陈列着许多春秋时期的各种文物:有制作精美的腰牌、闻名遐迩的青铜剑等。看看这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仿佛在向我述说一段段难忘的历史。
出了范大夫祠,顺着青石板台阶慢慢而下,我的心久久不能平复。这次参观不仅让我增长了见识,感受到了祖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也激发起了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公众号: 活力作文
祖祠堂重建落成碑文范文4
祠堂文化的意义
祠堂是一种纪念性的建筑,具有重要的文化象征意义。一方面,由于中国社会传统的宗族观念的影响,祠堂成为同族人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场所,可谓收族敬宗的宗教意义上的引力场;两一方面,祠堂是族长行使族权的地方,更是家族的重要社交场所。典型的汉族祠堂,多为四合院式的院落结构,根据族人繁衍人口的多少,以及权势的大小来确定祠堂的规模。祠堂内多搭有戏台和比武场,逢年过节时常有一些仪式上演。
祠堂以宗氏家族为基础,多系一姓一族,也有一姓数族。解放前,家族主要以宗祠维系,乡民聚族而居,旺族多修建宗祠(俗称祠堂)。家族有族规,为先代祖先制订,族人须遵守。族内公推德高望重者为族长,以总理族事,并选一办事公证、有能力者为族正,辅助族长办理族事。宗祠均有宗中公产,出租以备开支。清明节办“清明酒”,冬至办祭“冬酒”,供族人聚会祭祖时享用。除祭礼外,对族中子孙入学或升迁者奖励,对不肖者处罚。家训或戒条多载于族谱,要求公众遵守。其内容多以忠孝节义、遵纪守法、勤俭持家、和睦乡邻为主。 堂内多树立堂号,匾额等,作为族人炫耀自己,光宗耀祖的重要资本。
清朝,国家对宗族的重视表现在国家直接支持、保护民间修建祠堂。祠堂建成后,须有族规,清朝承认族规的法律效力,承认祠堂的审判权,甚至对祠堂族长依据家法处死族人,清政府也曾公开给予法律上的支持。此外,为了稳定宗族的经济基础,清律还禁止盗卖盗买义田祠产,并给予族田赋税方面的优待。
祖祠堂重建落成碑文范文5
祖祠倡议书
全体管氏子弟们:
始祖管万公祖,原籍江西庐陵(现吉安),明朝初年,始祖从江西庐陵迁入祁阳定居,至今历六百余年。经世代繁衍,生生不息,已延续二十五世矣。始祖一系管氏后代,现大多定居祁东县官家嘴镇,人口千余。可谓祖德广远,佑我管氏子孙后代人丁兴旺、事业宏达。
前辈有识之士为纪念祖先的丰功伟绩,于清朝乾隆年间,在先祖安息之地修建管氏宗祠,塑像立碑,臵田定制,彰先祖之功德,延管氏之文脉。曾几何时,逢年过节,族人洁衣正冠入祠,鸣炮奏乐,上香进礼,瞻仰缅怀先人,教育激励后代。从晨至昏,祠内人声鼎沸,礼乐不绝。既庄重肃穆,又热闹喜庆,场面恢宏壮观。作为祭祀祖先的家庙宗祠,管氏祠堂对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弘扬先祖美德,提高后代文化礼仪素质、激励族人团结向上努力进取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它既是神圣的殿堂,又是育人的学堂,还是乡村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只可惜,神圣可亲的管氏祠堂于_**年月几番蒙受损毁,及至荡然无存。数十年来,管家子弟无不哀之痛之惜之,且深深自责吾辈未能保护好祖先的宝贵文化遗产之罪过。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当前我国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社会和谐,百废俱兴。早在八、九十年代,我国不少地方就设法修复了_中被毁损的祠堂家庙。近年来,随着“构建和谐社会”口号的提出和实施,人们对宗祠在和谐社会建设和文化传承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清楚明确。祖国东西南北,到处可见金碧辉煌、修葺一新的.宗庙祠堂,有些甚至成为当地旅游文化的一个重要元素。国家倡导忠孝文明,世人居安思祖之情顺势陡升。人之肤发生命,授之于父母,根之于祖宗。吃水不忘挖井者,丢本忘祖枉为人。无祖宗骨血生养,哪有我辈化人入世?没先人开基创业之功,哪有后代承业立身之地?无论斗转星移、朝代更替,缅怀敬仰先人,光宗耀祖皆天经地仪、无可厚非也。有鉴于此,在重修祠堂受挫多年后的今天,许多热血族人坐立不安,寝食难宁:身为管家子弟,不能让祖宗的神灵有一个体面的安息之所,是我辈奇耻大辱也!现在天时地利人和,如不抓紧重修祠堂,可能就再也没有这样好的机会了!大伙理当集思广益,踊跃献计出力。 春节,重建管氏祖祠再次提到管姓家族的重要议事日程上。经过充分的民主协商,“管氏宗祠重建领导小组”已经产生并开始工作;通过审慎勘察,宗祠地址已经选好;宗祠的总体设计程式正在征集筹划;全面的集资动员正式启动!
子孙孝则祖祠兴,祖祠兴则宗族荣。祠堂是宗族团结和力量的重要体现与象征。重建管氏祖祠上敬祖宗,下贻子孙,既神圣、庄重、光荣,又艰巨、艰难、艰苦。祠堂是全族之圣殿,修祠安祖靠大家,必须充分动员和凝聚我们全体族人的力量和智慧方可毕其功。改革开放以来,依靠国家的富民政策和祖宗的荫庇,耕耘于祖宗故地及战斗在天南海北各条战线上的管姓子弟,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勇于开拓,奋力拼搏,争做时代的弄潮儿,不仅处处家业兴旺奔小康,而且还涌现了一批社会公认的创业成功人士。这是我们重修祖祠的力量和底气,是我们管氏的台柱和脊梁!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富裕起来的管氏后人都在问:“我是谁?根在那里?”不少人回乡祭祖的同时,产生疑问,面对文明社会高楼大厦遍地林立的时候,我们的列祖列宗却无栖身之地,饱受风雪之苦;追先贤念祖德,只能面对遍地瓦砾,倾听断墙残壁在向世人倾诉自身的不幸遭遇,愧对先人,子孙不孝!是我们的共同心声。祖德堪追想当年垂训贻谋原志在范围百世,云礽咸集虽此日分支别派休忘了骨肉一家。因此,为了弘扬民族文化,使管氏族谱忠孝文明发扬光大,我们倡议重建管氏祠堂。
修建尚需资金,对此我们呼吁不论海内海外的管氏族人都要慷慨解囊,为重修管氏祠堂,抢救族谱文明献一点孝心,进一份力量,同时企盼提供本支族谱及与老族谱的接续资料。诸位同族子弟:照应子女可随时随地,孝敬父母可年年岁岁,修祠安祖百年难遇,今生今世仅此一次而已。它是先祖神灵的召唤,更是我辈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今天,我们正式向大家发出倡议:恳切希望官家咀所有管家子弟及在外子弟,精神抖擞起来,积极行动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热情踊跃参与建祠工作。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钱多的多出,力大的多使;不分高低穷富,不计均等得失,尽心倾力诚孝。万众一心,苦干实干,千方百计,共同完成重建祖祠大业!
我们保证:所有的建言献策都会受到应有的重视,所有的捐献都会得到有效监管与合理使用。我们相信:全族同胞一定能深明大义,管氏祠堂一定能建好!
重建保方管氏家祠领导小组
祖祠堂重建落成碑文范文6
祠堂複修紀傳
人群進化,滋生繁昌。以世論之,人各有種;以鄉論之,人各有族。同種未必同族,同族自必同種。由是而倫常之事起,親親報本之義生焉。
始祖仰公 延續迄今 已十三世
友輩四子 興隨友治 稱老四股
老宅巷下 上院祠外 各居一方
子孫恒昌 後繼有人 為防亂輩
豐民奠基 祠堂修成 志道値桂
清明冬至 祭祖鳳盛 年代日久
後輩太民 如眾夙願 不惜钜資
安順承頭 勇挑重擔 艱辛勞作
鄉鄰捐資 真情可鑒 精誠團結
劉姓一脈 心系一統 組建班子
詳查細調 力求完善 若有謬誤
附Ⅰ:分排行(40輩)
忠、義、全、信、仰,
孝、友、漢、民、章,
永、毓、錫、志、德,
安、培、福、壽、長,
智、普、強、剛、禮,
興、稷、建、家、邦。 後代滿村 分居橋村 共用天倫 修祠排倫 畫龍點睛 祠堂變形 重新修繕 祠堂貌變 遂祖心願 家譜編撰 請予高見
久、世、傳、吉、慶,
昌、盛、遠、名、揚。
附Ⅱ:修繕祠堂暨編撰家譜人員名單
發起人:劉太民
承建人:劉安順
修編組:劉志禮
劉德幫
劉安華 劉志根 劉德博 劉安鵬 劉德強 劉德存 劉安傑 劉德林 劉德鵬 劉德發 劉安興
祖祠堂重建落成碑文范文7
重修槎溪易氏祠堂募捐倡议书
尊敬的槎溪易氏族亲:
木有本,水有源,寻根问祖,人之常情。易氏始祖来吾村立基发源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经世代繁衍,生生不息,人丁兴旺。前辈曾于八十年代初在易氏宗祠的原址上重建祠堂一座,前辈们的义举和功德,光耀后人。只可惜现在易氏祠堂年久失修,历经风雨,已成千仓百孔,破烂不堪,急需修缮。
“衣食足而知荣辱”,逢盛世百废俱兴,居安思祖之情顺势陡升,敬仰先人,光宗耀祖乃天经地义,无可厚非,许多热血族人寝室难宁,尤以族人易教顺同志身体力行,积极动员和组织。“槎溪易氏祠堂重修理事会”已经成立并开始工作,全面的集资动员正式启动!
通过理事会多次和议,预计修缮工程款达70多万元。前期理事会成员已从易氏家族以男丁50元∕人标准筹集款项二万多元,在这期间,族人易教顺同志千里迢迢亲临广东、深圳等地,号召我们槎溪易氏族亲的创业者们伸出援手。族亲们踊跃响应,捐款场面十分热烈。在深圳经营餐馆老板易文有捐款三万多,在东莞办厂老板易文彬也捐款二万余元,甚至一些低收入的打工者,也慷慨解囊,你一千元,我八百元,这次筹的款项共计十四多万元。这是我们槎溪易氏族亲的骄傲,在此,我们理事会代表槎溪易氏的父老乡亲表示对他们深深谢意!但即便如此,我们修缮工程的资金缺额仍十分大。
祖祠堂重建落成碑文范文8
马鞍石王氏宗祠致辞落成庆典
各位来宾、各位王姓宗亲:
天高云淡,气候宜人,祖国到处是太平盛世,歌舞升平;在党的十八大召开后的金秋时刻,在《中华王氏大成总谱》三槐王氏大总谱竣工出版之时,首先代表莲花三槐王氏东沙支全体宗亲,向潘二公后裔马鞍石王氏宗亲问好.热烈祝贺潘二公后裔马鞍石王氏宗祠胜利落成.你们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耗费近50万元人民币(其中王冲个人捐款30万元)建成了气势雄伟、金碧辉煌、雕梁画栋、富丽堂皇、规模宏大,古典且文雅的马鞍石王氏宗祠,使马鞍石王姓子孙祭祀有所,体现了马鞍石王氏后裔对祖宗的孝敬之心,也加强了宗族之间的往来和团结,其意义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孙氏宗祠落成庆典上的讲话
大家人好!
今天,我们西叶孙氏举行祠堂落成庆典,祠堂落成庆典是我们合族欢庆的一大喜事, 预示着宗族的兴旺发达,更是为西叶地方增添了一道亮丽的文化景观,我们身为典瑞公(西叶始祖约15)后人,无不欢欣鼓舞,拍手称快.在这里,我受西叶孙氏族人的委托,代表全体西叶孙氏宗亲,向前来参加祠堂落成庆典的各位宗亲、各位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此刻,我们自然要追根溯源,缅怀列祖列宗.宋英宗赵曙(公元1032年2月16日-公元1067年1月25日)年间,乐清大港孙氏始祖如昊公从浙江富阳迁徙到大港.而我西叶孙氏,大约于15左右(明朝嘉靖皇帝年间,距今约500年),大港十三世典瑞公从乐清大港迁徙到永嘉西叶,我们西叶孙氏都是典瑞公后裔.典瑞公,开基创业,至今已有五百余年.五百年来,典瑞公的子孙后代,弘扬祖宗之德,继承祖宗之业,文昌武盛,方兴未艾.
由于过去这里交通不便,经济相对落后,孙氏子孙虽然有心愿想建祠堂,但由于经济原因,心有余而力不足,今天,随着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我们有能力实现多年来留下的愿望,终于建成了孙氏大宗祠堂,在这里,我要向那为建祠堂付出辛勤的汗水和一直支持理事会工作的族人讲一声感谢.族中每件大事情成功的背后,都会有心血和汗水的付出.建祠堂过程中,理事会(孙光强、孙红兵、孙青云、孙林春等)不负众望,联络宗亲,制定方案,筹措资金(感谢孙平),督促建造,劳心劳力;出丁费,捐财资,无怨无悔.同时我们更要感谢大港、沙角、瑞安、密川、潘家羊、沙角滩头、七里、乐城仓桥、洞头等等各位宗亲,以及西叶叶氏和西叶王氏的鼎力相助.在这里,我们还要感谢国家政治清明,因为政通人和才能百废俱兴,才能成就我们的愿望,才有了今天这一空前的盛况.
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以尊祖敬宗、敦亲睦族为核心的宗祠文化,反映了中华民族血脉相承的执着信念,折射了传统文化合群和众的基本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
首先,宗祠文化凝结着深厚的乡情亲情,宗祠以姓氏为线索,以宗亲为纽带,只要有一种尊祖敬宗的心愿,同姓宗亲的人们,哪怕远隔千山万水总会想起它,哪怕散居四面八方总会挂念它,以此成为凝聚海内外华人乡情亲情的神圣殿堂.
其次,宗祠文化综合了多种艺术门类,它总是伴随着建筑艺术、书画艺术、楹联文化、族谱文化等一起展现在大家人面前,在感受历史、缅怀祖先、和睦宗亲的同时,还能让人探寻先祖先宗的来龙去脉,观赏地方特色的建筑,领略纯真朴素的民风,受到书画雕刻艺术的熏陶.所以说,是弘扬中华民族尊祖敬宗、敦亲睦族文化传统的具体表现.
各位宗亲、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宗祠文化在人类社会曲折前进的脚步声中逐步形成,不断扩展,极具传统特色,广泛流传民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富矿藏,需要我们去开采,去提炼,去发扬光大.正因如此,我们在建设好宗祠的同时,更有理由、有责任、有义务保护好、利用好祠堂.作为典瑞公的子孙后代,我们任重而道远.今天的落成庆典,也是一个动员大会.我们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在延续传统文化特点和优势的同时,不断创造着新颖鲜活的内容和形式.
古话说得好:创业难,守业更难.作为我们孙家的后代子孙,应有不忘祖宗的责任,祠堂的落成是我们孙家人的喜事,也是我们亲如一家、血脉相连的象征.新建的祠堂将成为我们朝拜祖先、兴办喜事的场所,将成为我们聚会议事的场所,更将成为我们文化活动的场所,这样才对得起我们新建的祠堂,才对得起全村老少和各位宗亲、各位嘉宾、各位朋友的一片心血.
各位宗亲、各位嘉宾、各位朋友!西叶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前有南山做屏风,后有大尖、方岩尖做靠山,村里还保留解放前留下的正月划龙船的风俗,即使经历了“”,也是一年也没停过的,村后边山还有一个在唐天宝年间(距今1265年)兴建的寺院----麻谷寺.我们西叶还保存着很多原始风味,他好比是一颗未经雕刻的明珠,我们再次盛情邀请在座的有志之士多到西叶来走走,来看看,来谈谈,共谋我们西叶的发展大计.
最后我提议大家人把杯里酒加满,共同举杯,我们大家人一起庆祝西叶孙氏宗祠顺利落成,祝愿我们孙氏宗族繁荣昌盛,永世兴旺,祝愿我们大家人身体健康,生意兴隆,官运亨通,生活幸福!!!
谢谢大家人.
宗祠竣工典礼演讲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都氏宗亲:
都氏同源北头村,千里有缘姜格庄。在这春和景明、生机盎然的美好时节,全国各地的都氏宗亲不远千里回到家乡,一同见证都氏宗祠的落成典礼,这既是都氏家族的一件大喜事,更是家乡故土的一件大盛事。在此,我代表姜格庄人民向都氏宗祠的竣工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参加这次典礼的四方来宾、朋友和都氏宗亲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家乡发展的各地乡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都氏宗祠是都氏宗亲光前裕后、永不断裂的根脉。子孙孝则祠堂兴,祠堂兴则宗族荣。都氏宗祠建设耗资300多万元、耗时一年多,新落成的都氏宗祠不仅施工精良、结构精巧,而且外观典雅、美轮美奂,不仅是缅怀先人、祭祀祖先的场所,而且是聚族议事、交流互信的平台,更是留给都氏后人宝贵的家族财富和共同的精神家园;不仅是都氏宗亲勤劳智慧的结晶,体现了都氏子孙尊宗敬祖、继往开来、昌隆兴旺的家族面貌,更标志着全国都氏宗亲血脉的重新凝聚,值得所有都氏宗亲骄傲与自豪。
北头村是都氏宗亲血脉相连、日新月异的故乡。北头村是姜格庄的北头村,更是都氏宗亲的北头村。近年来,随着姜格庄台湾工业园的快速发展,位于园区内的北头村,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村容村貌越来越美,经济发展越来越快,村民生活越来越好。在此,希望勤劳朴实的北头村人特别是都氏族人,能够继续弘扬先辈高尚美德、优良作风,开创后辈伟业、构建和谐社会,在勤劳致富奔小康征途中把北头村建设得越来越美好!
姜格庄是四方宾客投资兴业、一展宏图的沃土。作为中韩(烟台)产业园建设的主战场,烟台东部海洋经济新区的主核心,姜格庄街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承载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希望,担负着前所未有的发展重任。我们坚信,依托在外游子的鼎力支持,依靠家乡人民的拼搏实干,姜格庄“一城两翼”的规划布局的蓝图一定会变成美好现实,低碳环保产业先行示范区的发展前景一定会转化成强大红利!
各位都氏宗亲,这里是你们魂牵梦萦的第一故土,这里是我们干事创业的第二故乡。故乡山水远,两情总相依。我们热切期盼各位都氏宗亲常回家看看,多为家乡摇旗呐喊,多帮家乡牵线搭桥,多回家乡投资兴业,合力把我们共同的家建设好,聚力把我们共同的根维系好。我们坚信,只要大家携起手来,同心合力、齐心发力,家乡的明天一定更美好!
最后,预祝这次“都氏宗祠落成典礼”圆满成功!顺祝各位身体健康,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