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记录范文(合集22篇)

实用范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12-08 16:43:05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记录范文1

精品文章

《医疗不良事件科内讨论记录及改进措施》

事件名称事件发生科室事件发生时间时间讨论时间事件简要经过:

科室讨论和存在不足:改进措施:科主任签名:第二篇:医疗不良事件奖罚机制及措施雷州宝石康复医院医疗不良事件奖罚机制及措施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应坚持非惩罚性,主动报告的原则。医院鼓励全体员工主动、自愿报告不良事件,包括报告本人的或本科室的,也可报告他人的或其他科室的,可以实名报告也可以匿名报告。对主动报告的科室和个人的有关信息,医院将严格保密。一、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的内容:医疗不良事件是指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损害,包括诊疗的失误及相关的设施,设备引起的损害等(如:输血、输液、诊疗处置、医技检查、康复治疗、药物治疗、饮食、转运、住院、门诊、公共服务设施、洗浴、卫生间、清扫、采集标本、服务项目不明或其他等)。按医疗不良事件发生后对病人或家属的影响程度,从小到大分别为:潜在不良事件、无伤害、轻度伤害、中度伤害、重度伤害,极重度伤害。其中潜在不良事件是指由于不经间或或实时的介入,使可能发生的事件并未真正发生于病人的身上。

精品文章

二、惩奖原则:以奖励为主,为报告者保密为原则(一)奖励1.鼓励自愿报告,对主动报告或对积极提供不良报告的科室给邓表扬。2.对积极提供不良报告的科室给予表扬。3.对定期及时整改和持续改进的科室和个人给予表扬。4.对阻止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的报告者予50~200元的现金奖励。(二)惩罚1.不良事件发生后,及时报告,最终未形成医患纠纷的,不予处罚。2.不良事件发生后,及时报告,最终形成医纠纷的,处理时视情节重轻,可以酌情减轻处理,扣罚现金50~100元。3.不良事件发生后,不及时报告,虽然最终未形成医疗纠纷,但被职能部门检查发现的,给予处罚现金100~200元。4.不良事件发生后,不及时报告,最终形成医疗纠纷,处理时视情节重轻加重处罚200~500元。并由医院领导决议处理,结合卫生行政管理规定加以行政处罚。三、整改措施办公室每季度对收集到的不良事件报告进行分析,内部通报处理结果及有关的好建议,跟踪处理、整改意见的落实情况。附件:医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分类

精品文章

提供医疗服务时发生的。诊疗处置、医技检查、康复治疗、药物治疗、饮食、运转、门诊、住院、公共服务设施、卫生间、清扫、采集标本或其他服务项目。根据医疗不良事件所属类别的不同,划分为21类内容,涵盖医疗、护理、医技、行政、后勤四大部门。

1.医疗沟通事件。因医疗信息沟通过程或沟通信息失真导致的不良事件,包括检验检查结果判读错误或沟通不良。

2.病人辨识事件。诊疗过程中的病人或身体部位错误,包括错误诊断,严重漏诊等。

3.医疗处置事件。诊断,治疗,技术操作等引起的不良事件。4.治疗,检查后异物留置体内。5.药物事件:医嘱,处方,调剂,给药,药物不良反应等相关的不良事件(如:错用药、多用药、漏用药、少给药、拿错处方、配伍禁忌等)。6.特殊药品管理事件。病人在院内自行服用或注射管制药品。7.烧烫伤事件。治疗、理疗或其他原因发生的烧、烫伤事件。8.意外事件。包括跌倒、坠床、自残、自杀、失踪、猝死等。9.管路事件。管路滑脱,或出现病人自拔事件。10.院内感染相关事件。可疑特殊感染事件。11.检查,治疗或骨折复位而致神经受损。12.辅助检查问题。包括报告错误、标本丢失、标本错误、检查过程中出现严重并发症等。13.医疗设备事件:设备故障而导致的不良事件(如:氧气吸入

精品文章

装置、吸引装置、电疗装置、康复装置、心电图仪、电解质、生化检测装置、其他医疗装置等)。

14.公共设施事件。医院建筑,通道,其它工作物,天灾,有害物质外泄等相关事件。

15.治安事件。偷窃,骚扰,侵犯,暴力事件。16.伤害事件。言语冲突,身体攻击,自伤等事件。17.病人不满。病人或家属对工作人员不满。18.非预期事件。非预期延长病人的住院时间。19.病人约束事件。不适当约束或执行合理约束导致的不良事件。20.针扎事件。包括针刺,锐器刺伤等。21.其它事件。非上列之异常事件。雷州宝石康复医院202x年12月8日第三篇:不良事件分析、讨论、持续改进不良事件分析、讨论、持续改进事件类别事件时间、过程改进措施及建议配换药(及时性、准确性)1、202x年5月25日22床病人手术当日有医嘱5%gs500ml+kcl10ml+胰岛素8uivdrip,换液体时责任护士发现没有加药者签名,经询问才知道kcl10ml已加,胰岛素未加药。2、202x年7月14日摆药时错把多西紫杉醇摆成紫杉醇,查对时发现。

精品文章

1、加强责任心。2、特殊药物、非常规剂量在输液卡上做标记。3、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尤其是操作后查对。4、认真执行操作规范,加药后及时签名。发放口服药(及时性、准确性)1、202x年6月20日64床出院带药发给34床病人。1、改进工作流程,出院带药打出院带药清单,按清单给病人发药。2、认真执行“三查八对”输液(及时性、准确性、部位外渗)1、202x年5月13日为病人输液时未挂巡视单,病人主观反映少输一瓶液体,值班护士未做任何求证核实,就根据病人意见补输一瓶,经核实确定病人确实多输了一瓶。护士不考虑后果又去找病人及家属理论。2、202x年6月1日输液过程中发生药液外渗,面积5×7cm无坏死。3、202x年7月6日7月4日57床王某医嘱5%gns250ml、欣维,值班护士微机录入5%gs250ml、欣维,打印输液单错误执行2天,7月6日大对医嘱时发现,及时纠正。4、202x年7月10日24床病人医嘱甘露醇q6h,9:00-15:00-21:00-3:00实际到10:10分更换第二代液体时才给病人输上。5、202x年7月20日患者输液拔针后,发现还有一瓶液体(ns100ml+先舒)未输,患者未能得到及时治疗。

精品文章

6、张某常规输液10%gs50ml+多索茶碱60mg未输即拔针,给病人家属耐心解释后重新穿刺。

7、202x年7月24日1床病人换瓶,实习护士错把第二日常规液体甘露醇换上,患者家属发现,护士及时更换当日液体,20%甘露醇滴入约3ml,患者无不良反应。

1、输液时及时悬挂巡视单,更换液体及时签名。2、及时查看输液管路及输液部位情况。3、临时医嘱及时处理到巡视单上。4、当日用药、明日用药明确标示。5、加强对实习学生的培训,认真查对。6、增加医嘱查对次数,除每周两次大查对外,建议科室每天进行医嘱大查对,周一护士长必须参加。注射1、202x年5月10日医嘱vitb1、b12500vgimqd,责任护士从治疗单抄治疗卡时错抄为低分子肝素5000uih,病人怀疑以前并未打此针时才发现用错药,观察病人情况未述不适。1、每天打印注射卡,根据注射卡做各项治疗。2、认真执行医嘱查对制度。手术准备及交接1、202x年7月5日病人手术做完后未及时计费,夜班统一计费时,因内固定材料较多(三个),计费时少输入一个“0”,导致费用

精品文章

少计10倍;第二天查账时发现,立即补记了漏收金额,未造成不良影响。

1、加强责任心,及时计费。2、加强与手术医师的沟通,明确收费项目查对医嘱1、202x年6月20日一病人医嘱为头孢呋辛,护士处理医嘱为头孢呋辛、认真执行医嘱查对制度,加强医嘱自查。管路护理1、202x年6月17日产妇行剖宫产术后第一天,大夫医嘱停导尿,下午交接班时发现没拔尿管。1、及时执行各项医嘱。2、责任护士加强责任心,工作忙时可将当班各项工作按时间顺序一一列出,执行后划掉。压疮202x年6月20日早交班发现病人背部有水泡形成。1、危重患者增加翻身次数、必要时每小时翻身一次;勤观察皮肤、必要时卧气垫床。2、认真执行压疮评估、上报流程,有压疮危险者严格交接班。第四篇: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处理措施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处理措施职业安全防护措施总则①首先要规范操作行为,培养良好的操作素质,及时处理使用过的锐器,同时要禁止双手回套针帽。②护士静脉穿刺、输血、采血时应戴手套。③建立医院医疗锐器伤登记表,对

精品文章

使用锐器物的目的、种类有详细记录。1、医护人员针刺伤的防护。提高防护意识,如果医务人员意外

接触乙肝病毒感染者的血液和体液,或在诊疗时意外刺伤皮肤或黏膜后,应立即检测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和血清转氨酶等,并在3~6个月复查。如该医务人员过去曾接种过乙肝疫苗,且已知乙肝病毒表面抗体阳性,可不进行特殊处理。如未接种乙肝疫苗,或接种过乙肝疫苗,但乙肝病毒表面抗体阴性,或者不清楚,则立即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400iu,同时在另一部位接种1针20ug乙肝疫苗,并于其后1个月时和6个月时分别接种第2次和第3次各20ug乙肝疫苗。因此,医护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操作常规,安全处理针头,用过的针头及时浸泡消毒,统一销毁。一旦针头刺伤,立即用肥皂和流水冲洗伤口,挤出伤口的血液,并用2%的碘酒、75%的酒精消毒,包扎伤口。

2、手术室护士自我防护。手术室护士经常与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物及放射线等接触,因此,工作中应注意自我防护。尤其要加强相关知识培训,提高知识水平和自我防护能力。规范操作,正确合理使用防护用具。手术中传递锐器,要严格规范动作,避免传递过程中误伤医生或自己。凡上台参加手术,均应采取皮肤黏膜的自我保护措施。必要时穿防水手术衣,使用x光机时穿铅衣。在进行穿刺、介入性操作时,为每个病人操作完都要更换手套,在为特殊感染者实施手术操作时,必须戴防护眼罩,处理此类器械应穿防护衣。

①接触患者的血液和体液,在进行血管穿刺或介入性操作时应戴

精品文章

手套,而且接触每一个患者均应更换手套,操作完毕脱掉手套后均应洗手。②进行特殊感染患者手术操作时,必须戴防护眼罩,处理此类器械时应穿防护服。③被血液或血性液体污染的废料及其他物品,应放在无泄露、无遗失的清洁袋内密闭,运送至洗衣房消毒或清洗处理。④锐利器具和针头、刀片等用后置于防水耐刺的容器内,再安全运送到有关部门进行无害化处理。⑤环氧乙烷灭菌时,应严格控制空气中环氧乙烷气体的浓度,以防引起中毒。

3、窥镜室医护人员的防护。任何一种消毒剂对人体都有一定影响和危害。工作人员在清洗、消毒内镜时应当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具,如防渗透围裙、口罩、帽子、手套等。操作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戴双层手套。盛放戊二醛的水槽要加盖,房间要有良好的通风设施,工作人员应戴防护眼镜。被血液或血性液体污染的废料及一次性材料,应放在无泄露、无遗失的清洁袋内密闭,运送到定点处处理。

4、其他类防护措施①麻醉废气的管理包括加强麻醉废气排污设备及工作人员的自身防护,降低麻醉废气污染。如选用密闭性能好的麻醉机并进行定期检测,防止气源管道漏气;加强工作人员的自身防护,特别是孕期和哺乳期妇女。②噪声预防对科室使用仪器、设备定期进行普查、检修,如对器械台、麻醉机、推车等活动部件上润滑剂,减少异常噪声。

第五篇: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分析讨论记录表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分析讨论记录表

科室:时间:地点:主持人:参加人:

精品文章

本月发生例数:例分析讨论(必须有发言人姓名及发言摘要):改进措施:

内容仅供参考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记录范文2

发现医疗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保障患者安全,按照^v^《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细则(20_ 年版)》要求,我院制定了非处罚性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主动报告制度》,鼓励医护人员主动上报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现将 20_ 年第二季度医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进行分析,以利于消除安全隐患,防范医疗事故、不断提高医疗质量。

1、20_ 年第二季度共计上报 32 例不良事件。其中护理不良事件为 15 例, 占所有不良事件的 47%; 设备不良事件 2 例,占 6%;医疗不良事件 12 例,占 38%; 药事不良事件 3 例,占9%。

2、上报科别统计:内科 5 例、外科 3 例、妇科、中西医结合科 8 例、耳鼻喉科 1 例、门诊 1 例、检验科 2 例、口腔科 1 例、手术室 4 例、放射科 1 例、供应室 1 例。

3、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类型(20_ 年第一季度):治疗查对事件 2 例、其他事件 338% 47% 9% 6% 20_ 年第二季度各上报部门不良事件占比图 医务科 护理部 药剂科 设备科 6 3 8 1 3 2 1 4 1 1 012345678920_ 年第二季度不良事件科室上报情况

例、导管操作事件 1 例、医疗技术检查事件 1 例、诊疗记录事件 2 例、药品不良反应事件 1例、基础护理事件 1 例、医疗处置事件 1 例。

4、护理不良事件类型占比。

分析:

1、调查发现上报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均未造成严重不良后果。针对出现的问题对相关科室都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及整改要求,并要求科室积极进行处理。对科室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总结。

2、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占第二季度总不良事件的 47%,其中查对事件、跌倒事件、执业暴露事件问题较突出。护理部针对此类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并采取了相应的整改措施。

3、本季度医疗和护理在查对不良事件上出现问题较多。医务科拟联合护理部等职能部门在平时督导检查中加强对查对制度的督查力度。

17% 25% 9% 8% 17% 8% 8% 8% 20_ 年第一季度医疗不良事件类型占比图 治疗查对事件 其他事件 导管操作事件 医疗技术检查事件 诊疗记录事件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 基础护理事件 医疗处置事件 20% 20% 20% 13% 13% 7% 7% 20_ 年第二季度护理不良事件类型占比图 跌倒 职业暴露 查对错误 管路滑脱 其他皮肤损伤 静脉输液意外 仪器设备故障

4、本季度上报的 12 例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中,出现问题类型最多的为其他事件、治疗查对事件、诊疗记录事件。以超声科的治疗查对事件为代表作根因分析:

具体问题:

①20_2057

患者做心电图检查时将患者性别“男”误写成“女”,病人发现后告知医师,医师技术更换报告

②20_2691

外科医师发现超声科将报告部位的“左”“右”写反。

③20_3207

放射科医师将患者刘 x 与患者蒋 xx 的 DR 片装反。

本季度超声科出现查对事件为 2 例, 20_ 年第一季度为 3 例:

①20_1126

患者行坐骨结节囊肿超声检查后,超声科医师出具的报告将患者检查部位表示“左、右”写反。

②检查医师床旁 C 超定位后出具报告,误将另一患者身份信息录入,导致信息错误。

③患者住院后在超声科检查完毕,在发给患者的报告中未在报告中记录“心包积液”,检查医生发现后及时修正报告并更换报告单,但未追回错误报告单,导致病历内出现两份“心脏彩超检查报告单”。

查找原因:

1 1 、20_ 年第一季度时,医务科调查发现超声科上午病人过多,很多时候科室内部中午都需要加班以出检查报告。并且这种情况下,等待过多的患者容易产生不满、激惹心态。一定程度上对医务人员的工作状态也会造成影响。于是医务科组织超声科、临床科室在 20_ 年3 月中旬进行了沟通协调,调整成住院患者非手术、非急诊情况下不在上午安排检查。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超声科检查负担。

①20_ 年第一季度超声科业务情况:

科室共检查 9277

人次。其中彩超

4504 人次,B 超

1727

人次,心电图 3046 人次 ②20_ 年第一季度超声科业务情况:

科室共检查

10708 人次。其中彩超 5725

人次,B 超

1749

人次,心电图 3218 人次,新技术 16 人次 超声科 20_ 年 1—6 月统计情况如下:

月份 1 2 3 4

彩超 1563 1163 1778 1765

2047

1913

B 超 582 451 694 659

581

509

心电图 1074 829 1143 1016

1179

1023

2、根据我院不良事件上报制度要求,医务科对上报科室人员予 20 元。并做相关要求。要求超声科加强查对制度培训。但实际调查发现科内未严格执行培训,培训未落实到位。

3、超声科主任于 20_ 年 2 月中旬休产假,科室相关管理交由科内骨干汪洋。但调查发现科内运行资料多数由汪洋统筹组织,一定程度上松懈了科室内部管理。

4、科内医师部分资历较科内代为管理的人员较高,易存在“不服管、管不到”情况,实际调查发生科内人员对相关运行、达标资料知晓度较低,也能侧面反映科内运行管理状态不佳。

5、医务科未及时对整改要求的实际情况进行核实,医务科达标资料繁杂、任务重、科内人手不足,未能及时核查科内实际整改情况。

6、超声科 20_ 年第二季度开展了“新技术”,对科内业务发展的重视及关注较高,减少了科内医疗质量运行管理的关注度。

7、超声科 20_ 年第二季度一名高年资医师在外进修学习,科内人员减少,人手不足。

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超声科20_年1—6月检查统计情况 彩超 B超 心电图

持续改进:

1、医务科组织加强对超声科科主任的联系,侧面反映现在科室管理运行状况,科主任返回科室内部注重加强科室人员管理,加强对核心制度的学习及渗透,及时落实好制度的培训。继续学习业务知识,提高专业水平,避免因技术不精等导致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2、超声科科内完善应急风险评估管理预案及防范措施,提升人员风险评估能力及应急处置能力。

3、超声科内明确规范科室的绩效考核制度,奖罚分明,提高人员的工作态度及责任心。

4、定期总结科内存在的沟通协作方面等的问题,通过每月科室例会进行讨论分析,提出科内整改及针对性的举措。

5、医务科科内梳理好资料进度、督查项目,落实好督查的核查工作,同时继续加强对医疗人员进行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制度的培训及宣传。

医务科 20_ 年 7 月 3 日

超声科 科主任休假、人员进修,人手不足 职能科室及其他业务科室的沟通协作方面存在不未进行处罚 未认真落实整改要求 等待过久容易激惹,影响医务人员状态 科室管理及绩效考核制度不够全面 科室人员责任心不强,业务能力及素质水平参差不齐 存在不服管心理 代管人员管理不到未及时核查科内整改落实情况 资料繁杂,人员不足

超声科总是 出现 查对事件 其他 医务人员 医务科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记录范文3

XXXXXX医院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考试试题

姓名 科别 得分

一、单选题(每题5分,共30分)

1、一般不良事件要求事件发生后 内报告。( )

A、24h B、48h C、72h D、1周

2、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分几级?( )

A、2级 B、3级 C、4级 D、5级

3、《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表》最后统一留哪个科备案?( )

A、医务科 B、护理部 C、行政办公室 D、党办

4、下列不属于本制度规定报告得内容就是( )

A、错误诊断 B、辅助检查报告错误 C、输血反应 D、漏用药

5、由于不经意或及时得介入行为使原本可能导致得不良事件并未发生得事件就是( )。

A、Ⅰ级事件 B、Ⅱ级事件 C、Ⅲ级事件 D、Ⅳ级事件

6、下列叙述正确得就是:( )

A、全院年上报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案例,每百张床应≥5例。

B、全院年上报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案例,每百张床应≥10例

C、全院年上报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案例,每百张床应≥15例。

D、全院年上报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案例,每百张床应≥20例。

二、多选题(每题6分,共18分)

1、关于不良事件上报流程,下列哪项叙述就是正确得:( )

A、发生或者发现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时,医务人员除了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损害扩大外,应立即向所在科室主任报告

B、应于事件发生后72h内按要求填写《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表》,上报至医务科。

C、有可能迅速引发严重后果得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应立即电话上报医务科(夜间及节假日应统一上报医院总值班人员)。

D、医务科初步审核后根据不良事件主要责任情况转发给各职能部门进一步处理。

E、各职能部门在接到报告后应登记备案,及时调查核实,做出处理意见,督促相关科室限期整改、落实,消除隐患。必要时上报分管院领导。

2、关于不良事件接收单位,下列叙述正确得就是:( )

A、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由医务科处理

B、护理安全(不良)事件转发护理部

C、药品安全(不良)事件上报药学部,涉及药品质量问题或医护人员违规用药者,由药学部上报医务科

D、器械、设备安全(不良)事件涉及医疗活动得(诊疗过程中发生得)上报医务科,未对病人造成影响得,上报设备科

E、感染相关安全(不良)事件上报感染管理科,涉及院内感染暴发或为特殊感染(多重耐药菌)者,由院感科上报医务科;

3、关于不良事件上报得监管,下列叙述正确得就是( )

A、实行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医务科(或护理部)等相关职能部门、临床科室共同参与得管理体系。

B、职能部门应对科室上报安全(不良)事件及时给予调查及核实,给出改进意见,每月进行汇总,并提交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

C、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应针对各职能部门上报得安全(不良)事件,每半年召开一次评估总结会议,做出奖惩意见

D、将分析结果与整改意见及时反馈各职能部门,保证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E、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应针对各职能部门上报得安全(不良)事件,每年召开一次评估总结会议,做出奖惩意见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

1、发生一般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要求( )小时内报告,重大事件、紧急情况者应在处理得同时( )小时内报告给相关上级部门。

2、临床及相关科室应定期对科室发生得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进行统计、分析,时间为每( )一次。

3、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形式( )( )( )。

4、发生( )应在处理得同时口头或电话上报告科室领导人同时上报有关职能部门,由职能部门核实结果后再上报分管院领导

5、强制报告得就是( )级事件。

6、在疾病医疗过程中就是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得病人机体与功能损害得事件就是( )级不良事件。

7、在不良事件可能迅速引发严重后果得紧急情况使用( )形式报告。

8、不良事件所属类别不同,划分为( )、( )、( )、( )、( )、( )、其她非上列导致医疗不良后果得事件。

四、判断题(每题4分,共20分)

1、各科室必须建立医疗风险登记本,指定专人负责,对发生得医疗风险要详细登记,根据其情节及时上报。( )

2、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在科主任、护士长得领导下,每季度检查医疗服务质量一次。如果发现医疗风险或差错,应认真分析讨论,帮助责任人查找原因,确定改进得事项及重点,制定纠正措施,指定专人跟踪整改。( )

3、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就是指在临床诊疗活动中以及医院运行过程中, 任何可能影响病人得诊疗结果、增加病人得痛苦与负担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以及影响医疗工作得正常运行与医务人员人身安全得因素与事件。( )

4、未造成后果事件就是指:虽然发生得错误事实,但未给患者机体与功能造成任何损害,或有轻微后果而不需任何处理可完全康复。( )

5、《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表》(电子版)统一上报至医务科,由医务科初步审核后及时转发相应职能部门进一步分析处理。( )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记录范文4

信息传递错误医师判定意见护理判定意见医技判定意见口头医嘱书面医嘱其它方式口头医嘱传递书面医嘱传递其它方式传递其它信息与传递药品管理药品准备错误药品用法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静脉注射动脉注射周围静脉滴注中心周围静脉滴注外用口服直肠内用药其它用法调配与管理内服药调配与管理外用药调配与管理注射药调配与管理血液制剂管理其它种类抗肿瘤细胞毒化制剂血液制剂循环制剂糖尿病制剂抗菌制剂抗癫痫制剂镇静制剂麻醉制剂其它输血输血前检查放射线照射实施输血手术开颅心脏四肢内窥镜下眼耳鼻口腔其它麻醉局部麻醉全身吸入麻醉静脉全身麻醉脊髓与硬膜外麻醉全身吸入静脉全身麻醉其它产科经阴道分娩剖腹产会阴切开分娩产钳牵引分娩人工流产人工辅助生殖其它其它处臵血液净化放射线治疗核医学治疗化学治疗康复治疗针灸按摩其它导管插入中心静脉导管插入周围静脉导管插入动脉导管插入静脉导管插入支气管导管插入导尿管插入胸腔导管插入腹腔导管插入膀胱造痿导管血液净化回路导管脑室引流导管插入其它急救处臵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心脏除颤胸外心脏按摩开胸心脏按摩创伤处臵其它诊疗门诊急诊住院健康检查其它医疗设施设备人工呼吸机氧气吸入装臵人工心肺机主动脉反博装臵血液净化装臵内窥镜输血器加压泵输液泵注射泵心电图仪超声诊断装臵吸引装臵电疗装臵康复治疗装臵超声聚焦治疗装臵放射线治疗装臵监护仪床边电解质生化检测装臵血气分析装臵其它医疗装臵导管介入中心静脉导管周围静脉导管动脉导管静脉导管心脏血管介入肺血管内介入神经系统血管介入腹腔脏器血管内介入肾脏血管内介入四肢血管内介入其它口腔口腔义齿根管治疗口腔填充物其它标本采集血标本尿标本便标本痰标本体液标本其它标本检查心电图检查超声波检查脑电图检查负荷运动检查肌电图检查肺功能检查电生理检查其它检查内窥镜上消化道内窥镜下消化道内窥镜呼吸道内窥镜尿道内窥镜腹腔内窥镜胸腔内窥镜关节内窥镜其它内窥镜医学影像线透视一般摄影断层摄影ctmri血管造影上消化道造影下消化道造影泌尿系统造影其它功能检查眼科检查耳鼻咽喉检查口腔检查其它检查普通体格检查核医学检查糖耐量检查病理检查其它护理气管内吸痰口鼻腔吸痰翻身清扫床单位测体温更衣排尿排便康复活动搬运转运沐浴其它进食经口进食经胃管道进食经造瘘管道进食其它方式其它情况院内活动离院不归轮椅平车患者物品搬运电梯自动扶梯放射防护其它诊疗记录文件医师记录文件护理记录文件影像记录文件营养记录文件康复记录文件出院与随访记录文件患者知情同意记录文件患者授权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记录本

科室:

年份:

徐州市中心医院

徐州市中心医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流程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是发现医疗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防范医疗事故、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促进医学发展和保护患者利益的重要措施。为达到^v^提出的病人安全目标,落实建立与完善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缺陷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一、目的规范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主动报告,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及时发现医疗不良事件和安全隐患,将获取的医疗安全信息进行分析,反馈并从医院管理体系、运行机制与规章制度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持续改进。二、适用范围适用于院内发生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缺陷的主动报告;但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输血不良反应、院内感染个案报告需按特定的报告表格和程序上报,不属本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内容之列。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定义和等级划分(一)定义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是指在临床诊疗活动中以及医院运行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病人的诊疗结果、增加病人的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以及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

公开的内容仅限于事例的本身信息,不涉及报告人和被报告人的个人信息。

五、职责(一)医务人员和相关科室:1、识别与报告各类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并提出初步的质量改进建议。2、相关科室负责落实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持续质量改进措施的实施。(二)??护理部:1、对全院上报的护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进行了解和沟通,作出初步分析,并在10个工作日内反馈给相关科室,提出改进建议。2、负责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知识培训。(三)??医务处:1、指派专人负责收集有关诊疗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表》,并对事件进行汇总、统计和分析。2、对有关诊疗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进行了解和沟通,作出初步分析,并在10个工作日内反馈给相关科室,提出改进建议。3、将发生频率较高(每月或数月发生一次)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汇总,组织相关部门或科室讨论并提出改进建议,必要时上报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或院周会)讨论。4、负责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知识培训。5、根据事件的性质、是否主动报告、报告的先后顺序以及事件是否得到持续质量改进等方面,给予报告的个人或科室一定的奖惩建议。六、??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上报(一)发生或者发现已导致或可能导致医疗事故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时,医务人员除了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损害扩大外,应

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及时向相关职能科室报告。

(二)Ⅰ、Ⅱ级事件报告流程1、??主管医护人员或值班人员在发生或发现Ⅰ、Ⅱ级事件时,应及时进行上报。2、??当事科室需在2个工作日内填写《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表》,并上交相关职能科室。(三)Ⅲ、Ⅳ级事件报告流程????报告人在5个工作日内填报《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表》,并提交至相关职能科室。七、奖惩(一)以下所有奖惩意见,经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讨论,形成建议,并以院长书记会决议为准。(二)对于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个人,根据报告的先后顺序、事件是否能促进质量获得重大改进,给予相应的奖励。(三)当事人或科室在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发生后未及时上报导致事件进一步发展的;医务处从其它途径获知的,虽未对患者造成人身损害,但给患者造成一定痛苦、延长了治疗时间或增加了不必要的经济负担的予当事人或科室相应的处理。(四)对于已经进行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的医疗缺陷,院奖惩委员会将根据情况酌情减免处罚。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分类

?1?提供何种服务时发生:手术、麻醉、镇痛、分娩、输血、输液、介入诊

疗(导管)、处置、医技检查、口腔治疗、康复治疗、药物治疗、饮食、转运、

住院、门诊、急诊、留观、公共服务设施、洗浴、卫生间、清扫、采集标本、计

划免疫、服务项目不明、其它2?所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名称:

信息传递错误药品管理

医师判定意见

护理判定意见

医技判定意见

口头医嘱

书面医嘱

其它方式

口头医嘱传递

书面医嘱传递

其它方式传递

其它信息与传递

药品准备错误

皮下注射

肌肉注射

静脉注射

动脉注射

周围静脉滴注

药品用法

中心周围静脉滴注

直肠内用药

滴眼、滴耳、滴鼻

其它用法

输血手术

调配与管理

输血前检查放射线照射实施输血开颅开胸开腹心脏四肢

内服药调配与管理外用药调配与管理注射药调配与管理血液制剂管理其它抗肿瘤(细胞毒化)制剂血液制剂循环制剂糖尿病制剂抗菌制剂抗癫痫制剂镇静制剂麻醉制剂其它

麻醉产科其它处置

内窥镜下眼耳鼻口腔其它局部麻醉全身吸入麻醉静脉全身麻醉脊髓与硬膜外麻醉全身吸入+静脉全身麻醉其它经阴道分娩剖腹产会阴切开分娩产钳牵引分娩人工流产人工辅助生殖其它血液净化放射线治疗核医学治疗化学治疗康复治疗

导管插入

急救处置诊疗

针灸按摩其它中心静脉导管插入周围静脉导管插入动脉导管插入静脉导管插入支气管导管插入导尿管插入胸腔导管插入腹腔导管插入膀胱造痿导管血液净化回路导管脑室引流导管插入其它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心脏除颤胸外心脏按摩开胸心脏按摩创伤处置其它门诊

健康检查

人工呼吸机

氧气吸入装置

人工心肺机

主动脉反博装置

血液净化装置

内窥镜

输血器(加压泵)

医疗设施/设备

输液泵注射泵

除颤装置

心电图仪

超声诊断装置

吸引装置

电疗装置

康复治疗装置

超声聚焦治疗装置

热疗装置

导管/介入

口腔标本采集

放射线治疗装置监护仪床边电解质/生化检测装置血气分析装置其它医疗装置中心静脉导管周围静脉导管动脉导管静脉导管心脏血管介入肺血管内介入神经系统血管介入腹腔脏器血管内介入肾脏血管内介入四肢血管内介入其它口腔义齿根管治疗口腔填充物其它血标本尿标本

检查内窥镜医学影像

便标本痰标本体液标本其它标本??心电图检查超声波检查脑电图检查负荷运动检查肌电图检查肺功能检查电生理检查其它检查上消化道内窥镜下消化道内窥镜呼吸道内窥镜尿道内窥镜腹腔内窥镜胸腔内窥镜关节内窥镜其它内窥镜X线透视一般摄影

功能检查检查护理

断层摄影CTMRI血管造影上消化道造影下消化道造影泌尿系统造影其它眼科检查耳鼻咽喉检查口腔检查其它普通体格检查核医学检查糖耐量检查病理检查其它气管内吸痰口鼻腔吸痰翻身清扫床单位测体温

进食其它情况诊疗记录文件

更衣排尿排便康复活动搬运、转运沐浴其它经口进食经胃管道进食经造瘘管道进食其它方式院内活动离院不归轮椅平车患者、物品搬运电梯自动扶梯??放射防护其它医师记录文件护理记录文件

影像记录文件

营养记录文件

康复记录文件

出院与随访记录文件

患者知情同意记录文件

患者授权委托记录文件

病危、病重、死亡通知

住院病历

门诊病历

急诊病历

留观病历

其它记录文件

有,但未执行

诊疗常规/指南/操作规程

有,过时未更新有,更新未培训未建立

3?所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主要情况:

a)???信息传递与接受

1)?????正确信息,传递与接受错误

2)?????正确信息,信息传递与接受延迟

3)?????正确信息,信息传递与接受不准确

4)?????错误信息/或传递错误

5)?????信息传递与接受其它错误形式b)???治疗1)?????患者选择错误2)?????部位选择错误3)?????器材选择错误4)?????其它选择错误c)???方法/技术1)?????遗忘,未治疗2)?????中止3)?????延期4)?????时间错误5)?????程顺序错误6)?????不必要的治疗7)?????灭菌/消毒错误8)?????体位错误9)?????其它诊疗错误10)????误吸11)????误咽12)????其它d)???药品调剂分发1)?????多给药2)?????少给药3)?????重复发药

4)?????配伍禁忌5)?????发药时机错误6)?????拿错处方7)?????其它8)?????用药速度过快9)?????用药速度过慢10)????其它用药速度错误11)????用法/途经错误12)????取药对象错误13)????用药剂量错误14)????未核对药品15)????其它16)????调剂管理17)????重量错误18)????规格错误19)????包装错误20)????数量错误21)????违规调剂22)????其它23)????与说明书不一致24)????发药时错误告知患者25)????过期药品26)????血液制剂ABO不符合

27)????其它错误28)????异物混入29)????细菌污染30)????混合错误31)????包装破损32)????其它33)????装错药袋34)????药袋破损35)????药袋说明错误36)????药袋无说明37)????药品丢失38)????其它调剂错误e)???输血1)?????输血前检验项目未执行2)?????未输入3)?????血型错误4)?????配型错误5)?????输错患者6)?????放射线照射错误7)?????记录错误8)?????其它f)???器械使用1)?????设置错误

2)?????无电源3)?????条件设置错误4)?????故障5)??????修理状态6)??????停止运行7)??????操作失控8)??????漏电/触电9)??????未接地10)?????未定期检修11)?????未行剂量检测12)?????违反操作规程13)?????其它g)???导管操作1)?????静点滴漏/渗2)?????导管脱落3)?????导管断裂4)?????连接错误5)?????未连接6)?????错误速度7)?????三通方向错误8)?????导管闭塞9)?????导管内异物10)????混入空气

11)????其它h)???医学技术检查1)?????检查人员无资质2)?????患者识别错误3)?????方法/技巧错误4)?????技术不熟练5)?????有禁忌症6)?????无质量控制(室间质评、室内质控)7)?????使用“计量”检测不合格设备8)?????标本采集时机错误9)?????标本采集储存错误10)????采集标本破损11)????采集标本丢失12)????采集标本不合格13)????未抗凝14)????标识错误15)????部位识别错误16)????非医师检查申请单所要求的检查内容17)????试剂管理18)????分析仪器/准备19)????检查仪表/准备20)????图像编码错误21)????信息记录错误

22)????记录信息丢失23)????计算机系统故障24)????结果传递错误25)????结果报告丢失26)????结果未报告27)????造影剂过敏反应28)????患者病情意外变化29)????无应急抢救药械30)????需有医师随同监护而执行31)????未执行“危急值”报告制32)????其它i)???基础护理1)?????摔倒2)?????坠床3)?????误吸4)?????误咽5)?????误食6)?????其它7)?????禁食/禁水医嘱不执行8)?????行动限制医嘱不执行9)?????其它控制医嘱不执行10)????约束固定无医嘱11)????约束固定未告知

12)????约束固定后未做到观察病情13)????其它14)????错误获取15)????延迟16)????遗忘17)????行动在先,未通告18)????其它错误行动19)????患者自带药品?????忘服?????忘注射?????自带药品用完?????带药未告知医师?????其它20)????患者自动出院21)????患者自行留宿院外22)????未告知院方的其它行动j)???营养与饮食1)?????饮食类别错误2)?????未按医嘱用餐3)?????数量错误4)?????未按医嘱禁食5)?????未按医嘱禁水6)?????未按治疗饮食医嘱执行

7)?????肠道内灌注给食错误8)?????其它k)???物品运送1)?????延迟2)?????遗忘3)?????丢失4)?????破损5)?????未按急需急送6)?????品种规格错误7)?????其它l)???放射安全1)?????放射线泄漏2)?????放射性物品丢失3)?????未行防护4)?????误照射5)?????其它m)???诊疗记录1)?????诊疗记录丢失2)?????应记录而未记录3)?????记录内容失实4)?????涂改记录内容5)?????无资质人员书写记录6)?????其它

n)???知情同意

1)?????知情告知不准确

2)?????未行知情告知

3)?????未告知先签字同意

4)?????告知与书面记录不一致

5)?????未行签字同意

6)?????其它

o)???设备设施

1)?????停止运行

2)?????故障

3)?????损坏

4)?????违规操作

5)?????其它

4?与当事人可能相关的因素:

确认不认真

确认错误

没有执行确认程序

观察不仔细

没有进行观察

诊断/判断

经验不足

知识/经验技能/处置

报告/汇报身体状态

判断有误未执行诊疗常规其它知识储备不足应用知识有误应急经验不足其它技术不成熟技术应用有误未经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的技术未执行技术操作常规无技术操作常规非授权技术不具备资质其它错误报告报告不准确未报告报告时机不当其它睡眠不足体力不足

心理状态人员配合/协调

连续夜间加班服用镇静剂患病其它过度紧张恐惧同事间不和/纠纷思想不集中工作压力过大家庭不和无意识受到威吓其它医师与护理人员之间配合/协调有误医师与医技人员之间配合/协调有误医师与管理人员之间配合/协调有误医师与后勤人员之间配合/协调有误医师之间配合/协调有误护士与后勤人员之间配合/协调有误护士与医技人员之间配合/协调有误护士之间配合/协调有误医技人员之间配合/协调有误

病历等记录

类似/类同服务状态

口腔与其它人员之间配合/协调有误其它字迹不清识别与判定有误字母大小写不一致缩写符号全院不统一记录方法不统一格式不统一记录遗漏错误记录记录者不具备资格其它患者外观相似、姓名、年龄相同药品外观、名称、缩写、读音相似其它类似/类同当班工作超负荷服务中断夜间值班非当班非本岗位脱离岗位

环境状态医疗设备器材药品

临时替班其它常规工作环境自然灾害状态紧急状态突发事件停电停气低暗照明床边抢救/操作就地抢救/操作其它不合格产品发生故障耗材规格不一致配置错误供品数量不足配发错误错误操作气并错混误用其它药品容器/包装类同

辅助用品

药品外观类同药品缩写类同药品名称类同药品配发错误药品剂量错误药品不良反应药品管理错误未进行核对未告知用法非批准药品自制制剂配伍禁忌药品说明书错误超常规剂量其它不合格产品发生故障耗材规格不一致配置错误供品数量不足配发错误错误操作

环境设备/器材

管理系统错误

电气系统

空调系统

升降电梯

自动扶梯

清洁卫生

通讯系统

消防系统

应急照明

中心气体供应系统

中心负压吸引系统

避雷系统

接地不良

教育与培训

继续教育与培训不足

未接受过继续教育与培训

技能操作训练不足

未接受过技能训练

患者与家属知情同意知情同意工作不规范

未进行知情同意工作

患者与家属理解错误

知情同意对象错误

进行告知人不具备资质

徐州市中心医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表

报告日期:

年月日时分事件发生日期:

年月日时分

患者资料

1.姓名:5.临床诊断:

2.性别:男女3.年龄:

4.诊疗时间:年月日时分

6.在场相关人员或相关科室:不良事件情况7.事件发生场所:急诊门诊住院部医技部门行政后勤部门其它8.不良后果:无有(请写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事件经过(可另加附页):

不良事件类别:

信息传递错误事件治疗错误事件方法/技术错误事件药物调剂分发错误事件

输血事件设备器械使用事件导管操作事件医疗技术检查事件基础护理事件营养与饮食事件物品运送事件放射安全事件诊疗记录事件知情同意事件非预期事件其它事件:非上列之异常事件

事件等级:Ⅰ级事件Ⅱ级事件Ⅲ级事件

Ⅳ级事件

导致事件的可能原因:

事件处理情况(提供补救措施或改善建议):

报告部门:医务处护理部保卫科设备科总务科其他____________职能部门处理记录:

报告人签名:

科室: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记录范文5

贾丽萍

一、 一次性注射器、 一次性输液器可疑不良事件报告范例•一次性输液器在临床上应用广泛, 是人们防病治病的重要辅助器具。

全面抓好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的监管是保证人民用药、 用械安全有效的必然要求。• 一次性输液器在生产过程中, 其腔内的微小颗粒(塑料屑), 基本上为肉眼不可见, 它们侵入人体后不能在体内代谢, 因此, 通过静脉输液造成血管内不溶性微粒的污染, 对威胁人类健康已逐步的显现出来。

较大的微粒能造成局部血管堵塞或供血不足, 组织缺氧, 促发静脉炎和水肿、 肉芽肿, 甚至促发肿瘤的形成, 不溶性微粒还可以引起过敏反应和热原反应。

如穿刺橡胶塞带入的橡胶碎屑、 开启安瓿时落下的玻璃屑, 均可引发输液反应。

•一次性输液用品如注射器、 输液器不合格或包装不严、 长时间暴露后使用, 隐裂、 松口, PVC袋漏气, 可导致药物受污染。

一次性输液器只用一枚短而饨的针头同时做通气通液用, 故气体经过时形成翻泡, 外界空气中的各种杂菌及尘粉可在此时被截留在无菌液体内形成污染。在临床医务工作中, 发现输液反应而不能排除输液器因素者, 需要填写《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 向当地监测部门报告。•

二、 骨科植入物医疗器械可疑不良事件报告范例•骨科植入物医疗器械在临床使用过程中, 器械本身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变形、 折弯、 折断、 松动、 脱落、 过敏及磨损等危险性, 并且也可能对周围正常组织产生刺激症状, 导致器械不能达到预期的使用目的。• 在临床医务工作中, 发现以下与使用骨科植入物医疗器械有关的情况需要填写《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 向当地监测部门报告:

•1 、 患者因使用骨科植入物医疗器械导致相关器官功能或者结构的永久性伤害、 损伤, 或必须采取医疗措施才能避免上述永久性伤害或损伤, 例如:① 颈椎间盘手术中椎间隙放置的Cage移位脱落, 压迫损伤脊髓造成截瘫;② 关节产品标签、 产品使用说明书中存在错误或缺陷, 将误导经验不足的临床医生错误使用;③一次性包装产品消毒物残留, 引起肌体组织损伤。•••

•2、 事件发生后未出现上述情况, 但根据临床医生的经验同类事件再次发生时, 有可能出现上述永久性伤害、 损伤情况, 例如:

滑动额头钉治疗转子间骨折, 因为扩髓器械标记失效, 造成扩髓过深, 尽管未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 但再次发生时, 有可能损伤盆腔脏器。3、 由于事件涉及器械、 使用、 个人多个因素, 不能排除与骨科植入物医疗器械有关, 例如:①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不明原因脱位、 松动;② 不明原因钢板、 螺钉折断。••••

三、 宫内节育器可疑不良事件报告范例•宫内节育器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应用已有30多年的历史, 由于宫内节育器具有安全、 有效、 简便、 经济、 可逆、 长效、 不影响生育等优点, 目前正为越来越多的妇女所接受, 是我国育龄妇女的主要避孕措施。由于宫内节育器在我国计划生育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宫内节育器使用的安全性已成为重大生殖健康问题。

宫内节育器使用中也存在着副反应及并发症/不良事件的问题,常见的有疼痛, 出血、 月经改变, 严重的则有贫血、 盆腔炎、 异位妊娠、 子宫穿孔、 宫内节育器嵌顿等。•

•在临床医务工作中, 发现以下与使用宫内节育器有关的情况需要填写《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 向当地监测部门报告:1 、 符合以下标准的, 作为不良事件报告:①月经过多:

主诉月经量比放置前增加2倍或以上, 或经出血量测定为80ml以上, 经治疗、 随访观察3月以上无效而需取器者;②因月经过多而导致中度以上贫血, 需取器者;③经期延长或不规则出血持续2~3月以上, 经治疗无效而需取器者;④严重腹痛治疗无效而需取器者。•••••

•2. 放置或取出宫内节育器常见的并发症/不良事件报告:•有术时心脑综合反应, 术时或术后短期内出血(血量超过1 00ml)

, 子宫穿孔/其它脏器损伤; 术后感染(包括盆腔炎等)

。• 3. 放置宫内节育器其它特殊问题报告:

异位妊娠、 重度贫血; 节育器异位、 断裂、 嵌顿、 变形、 脱结或散架和铜过敏等。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记录范文6

Safety

and

Quality

Assuranee

2079,

( 3

) 125^v^ 质量报告 ^v^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分析报告齐艳艳 , 崔明珠 , 张加强 , 巫春艳 , 杨亚利 , 支慧 , 张伟 ( 河南省人民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 , 河南郑州 450003 )DOI :

10.

3969/J.

ion.

2096

03.

001医疗安全 ( 不良 )

事件 ( 简称不良事件 )

是指在医

疗机构运行和医疗活动中对患者安全 、 医务人员安

全和医疗机构医疗安全造成或即将造成不良影响的

事件 [ 1 ] ( 为了进一步加强医疗安全管理 , 促进医疗

质量的持续改进 , 保障医疗安全 , 20_ 年 , 我院制

定了 )

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和工作流程 》 。

我科为了配

合医院不良事件上报工作 , 制定了科室内非处罚性

不良事件上报制度 。

20_ 年度 , 我科共上报不良事

件 75 例 。

现将我科不良事件进行总结分析 , 以利于麻醉安全隐患 ,

医疗事

, 为医疗质量

20_ 年度不良事件数据汇总 不良事件上报例数20_ 年我科共上报不良事件 75 例 , 每月例数见

图 1 (ifif时间 / 月图 1

20_ 年每月不良事件例数 不良事件分类医疗机构应按照不良事件发生前能否预防 , 分

和不可预防的不良事件 ( 医疗事故处理条

例未提及不可预防的范围严 。

20_ 年不良事件按

进行分类 ( 图 2 )

o图 2 按不良事件能否预防分类■ 可预防不可预防不良事件还应按照事件发生的风险要素 、 管理

范畴 、 机构

进行分类 [ 1 ] ,

医疗类 、 护理%

不良事件 。

20_ 年不良事件按发生的

和管理

进行分类( 图

3 )

。 不良事件发生场所麻醉

分布广泛 , 有手术间 、 预

麻间 、 麻醉恢复室 !

PACU )

、 病房等 。

20_ 年不良事

件按其发

进行分类 ( 图 4 )

o收稿日期 :

20_

-02-13 ; 接受日期 :

20_

20基金项目 :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 ( 182102310167 )

;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项目 ( 20_02227 )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记录范文7

医药卫生 20_ 年 8 月 05

343 妇幼机构 383 例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分析报告

黄世梧

姚秋妹

朱 丽 钦州市妇幼保健院,广西 钦州 535000

摘要:目的:分析妇幼机构医疗质量不良事件发生的特点,提高医疗机构医疗质量安全;方法:对某院 383 例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进行种类、级别、发生时间、根本原因等回顾性研究;对比 20_ 与 20_ 年度不良事件管理率与患者满意度和医疗投诉的关系;结果:顺位第一分别是:护理类(按事件类型);就诊者急剧增加时(按时间分布);人为因素(按根本原因);孕产妇(按患者类型);Ⅳ级事件(按级别);不良事件管理率,患者满意度,医疗投诉率二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χ2 分别是,,;P<)结论:加强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的管理,有利于提高满意度,减少投诉,保障孕产妇和儿童等就诊患者的医疗权益。

关键词:妇幼机构;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Analysis report of 383 medical quality and safety adverse events in maternal and child institutions Huang Shiwu

Yao Qiumei

Zhu Li Qinzhou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 Guangxi Qinzhou 535099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edical quality adverse events in maternal and child institutions, and improve the medical quality and safety of medical institutions;Methods:A retrospec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on 383 cases of adverse events of medical quality and safety in a hospital, including the type, level, occurrence time, root cause and so on;Results:The first was nursing (by event type); when the number of patients increased sharply (by time distribution); human factors (by root cause); pregnant women (by patient type); level IV events (by level); adverse event management rate, patient satisfaction, and medical complaint rate (χ2 = , , ; P < );Conclusion:Strengthening the management of medical quality and safety adverse events is conducive to improving satisfaction, reducing complaints, and protecting the medical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pregnant women, children and other patients. Keyword: Maternal and child institutions; medical quality and safety; adverse events

保健与临床相结合是妇幼保健机构业务发展的方向,妇幼保健机构的医疗质量安全问题与该区域妇女儿童的就医感受密切相关,关系到机构的发展和竞争力。本研究通过对某三甲妇幼保健院 20_ 年度 383 例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的数据进行监测,对收集数据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查找种类、级别、发生时间、根本原因等特点,并对比 20_ 与 20_年度不良事件管理率与患者满意度和医疗投诉的关系,目的是根据根本原因使用 PDCA 质量管理环进行管理,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安全,为保障妇女儿童医疗权益提供相应的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经该院不良事件信息管理系统收集 20_ 年 1-12 月 383例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的数据,对收集数据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共分为 8 大类:医疗类、护理类、院感类、药品类、输血类、医疗机械设备类、后勤类、治安类等。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 4 个级别分别定义如下:Ⅰ级事件(警训事件)—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Ⅱ级事件(不良后果事件)—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病人机体与功能损害,或器械、物品留置体内需手术移除的。Ⅲ级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虽然发生了错误事实,但未给病人机体与功能造成任何损害,或有轻微后果而不需任何处理可完全康复。Ⅳ级事件(临界错误事件)—由于及时发现,错误在对患者实施之前被发现并得到纠正,患者最终没有得到错误的医疗护理服务。Ⅰ级和Ⅱ级事件属于强制性报告范畴,Ⅲ、Ⅳ级事件报告属于自愿报告系统范围。同时,收集 20_ 与 20_ 年度不良事件管理率与患者满意度和医疗投诉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方法

使用福建弘扬电子病历系统和上海今创不良事件管理系统等收集相关数据。采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分析种类、级别、发生时间等特点,查找出根本原因。

统计学处理

对收集到相关数据导入 XLSX 表,统计相应占比,二年度对比的数据用 SPSS 软件进行χ2 检验、Fisher 检验等统计分析,P<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的种类特征

20_ 年 1 月—12 月该院共收集到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 383 例,其中护理类(133/)、医疗类(87/)、药品类(64/)位列前三位(详见表 1)。

表 1

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的种类分布表 不良事件种类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小计 (例数)

护理类 21 57 29 26 133 医疗类 12 33 30 12 87 药品类 8 18 18 20 64 院感类 3 9 13 14 39 后勤类 4 16 10 4 34 医疗器械不良类 4 7 3 5 19 治安类 1 2 1 0 4 输血类 2 1 0 0 3 合计 55 143 104 81 383 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的时间特征

就诊者急剧增加时(110/)、周六、日,节假日(71/)、中午、夜间单独值班时(58/)分别位列时段的前三位(详见表 2)。

病例报告 344

20_ 年 8 月 05 表 2

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的时间分布表 发生时段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小计 (例数)

就诊者急剧增加时 13 47 32 18 110 周六、日,节假日 11 28 21 11 71 中午、夜间单独值班时 9 23 17 9 58 上下班交接班时 10 19 9 8 46 其他时段 12 26 25 35 98 合计 55 143 104 81 383 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特征

人 为 因 素 ( 110/ )、 内 部 制 度 流 程 因 素(75/)、设备设施因素(56/)分别位列根本原因前三位(详见表 3)。

表 3

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分布表 根本原因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小计 (例数)

人为因素 19 38 32 21 110 内部制度流程因素 11 26 21 17 75 设备设施因素 8 25 14 9 56 技术因素 5 8 7 5 25 可控外部因素 3 7 8 6 24 不可控外部因素 2 3 2 1 8 其他 7 36 20 22 85 合计 55 143 104 81 383 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发生在患者类型特征

孕产妇(67/)、5 岁以下儿童(53/)、新生儿(17/)(详见表 4). 表 4

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发生在患者类型的分布表 患者类别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小计 (例数)

孕产妇 8 28 18 13 67 5 岁以下儿童 9 19 14 11 53 新生儿 2 6 4 5 17 其他 36 90 68 52 246 合计 55 143 104 81 383 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的级别特征

Ⅰ级事件为 0,Ⅱ级事件为 ;Ⅲ级事件为 ;Ⅳ级事件为 (详见表 5)。

表 5

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的级别分布表 级别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小计 (例数)

Ⅰ级事件(警训事件)

0 0 0 0 0 Ⅱ级事件(不良后果事件)

1 2 3 2 8 Ⅲ级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

16 21 17 23 77 Ⅳ级事件(临界错误事件)

38 120 84 56 298 合计 55 143 104 81 383 二年患者满意度对比(详见表 6 6 )

表 6

20_ 年和 20_ 年度满意度调查汇总表 时段 满意度 n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满意率% 20_ 年 578 514 16 48 20_ 年 581 545 12 24 χ2 P

P< 二年主动医疗缺陷率和投诉率的关系对比(详见表7 7 )

表 7

20_ 年和 20_ 年度主动报告缺陷率和医疗投诉率汇总表 年度 主动报告医疗缺陷率%

主动报告不良事件数 医疗投诉率%

医疗投诉数 出院人数 20_ 年 (,)

169 69 28739 20_ 年 (,)

383 34 31684 χ2 - - - P

P< - P< - - 3 讨论

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在医疗保健服务质量安全管理方面仍然存在诸多薄弱环节,资源配置不足,人员工作负荷较重,尚需不断持续改进,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1] 。本研究主要分析妇幼机构医疗质量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和特点,对比主动报告医疗质量不良事件与患者满意度、医疗投诉率的数据,旨在为提高患者安全管理和医疗机构医疗质量。

本研究显示:护理类不良事件顺位第一,考虑与护理人员开展护理和治疗等接触患者的时间更多,发生不良事件的机会也更多有关。有研究支持加强护理不良事件管理能够有效提升医疗护理质量与患者安全管理水平[2] ,故对护理类不良事件的管理变得尤为重要。医疗类和药品类顺位第二和第三,也应需要得到关注的重点。输血类不良事件虽然发生率不高,但一旦发生,有可能出现较大的损失和伤害。有学者研究指出,通过 PDCA 循环减少输血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输血质量,保障输血安全[3] ,可见实践中应加强输血相关不良反应的管理,持续改进输血治疗质量对于整体医疗质量安全非常重要。

从不良事件发生的时间分布来看,顺位前三位的分别是:就诊者急剧增加时,周六、日,节假日,中午、夜间单独值班时。组织院科两级管理人员采用根本原因分析法:通过“鱼骨图”、“原因树”和“推移图”等工具找出不良事件发生的近端原因并确认根本原因分类[4] 。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记录范文8

1改进工作流程出院带药打出院带药清单按清单给病人发2认真执行三查八对输液及时性准确性部位外渗1202x13日为病人输液时未挂巡视单病人主观反映少输一瓶液体值班护士未做任何求证核实就根据病人意见补输一瓶经核实确定病人确实多输了一瓶

精品文章

《医疗不良事件科内讨论记录及改进措施》

事件名称事件发生科室事件发生时间时间讨论时间事件简要经过:

科室讨论和存在不足:改进措施:科主任签名:第二篇:医疗不良事件奖罚机制及措施雷州宝石康复医院医疗不良事件奖罚机制及措施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应坚持非惩罚性,主动报告的原则。医院鼓励全体员工主动、自愿报告不良事件,包括报告本人的或本科室的,也可报告他人的或其他科室的,可以实名报告也可以匿名报告。对主动报告的科室和个人的有关信息,医院将严格保密。一、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的内容:医疗不良事件是指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损害,包括诊疗的失误及相关的设施,设备引起的损害等(如:输血、输液、诊疗处置、医技检查、康复治疗、药物治疗、饮食、转运、住院、门诊、公共服务设施、洗浴、卫生间、清扫、采集标本、服务项目不明或其他等)。按医疗不良事件发生后对病人或家属的影响程度,从小到大分别为:潜在不良事件、无伤害、轻度伤害、中度伤害、重度伤害,极重度伤害。其中潜在不良事件是指由于不经间或或实时的介入,使可能发生的事件并未真正发生于病人的身上。

精品文章

二、惩奖原则:以奖励为主,为报告者保密为原则(一)奖励1.鼓励自愿报告,对主动报告或对积极提供不良报告的科室给邓表扬。2.对积极提供不良报告的科室给予表扬。3.对定期及时整改和持续改进的科室和个人给予表扬。4.对阻止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的报告者予50~200元的现金奖励。(二)惩罚1.不良事件发生后,及时报告,最终未形成医患纠纷的,不予处罚。2.不良事件发生后,及时报告,最终形成医纠纷的,处理时视情节重轻,可以酌情减轻处理,扣罚现金50~100元。3.不良事件发生后,不及时报告,虽然最终未形成医疗纠纷,但被职能部门检查发现的,给予处罚现金100~200元。4.不良事件发生后,不及时报告,最终形成医疗纠纷,处理时视情节重轻加重处罚200~500元。并由医院领导决议处理,结合卫生行政管理规定加以行政处罚。三、整改措施办公室每季度对收集到的不良事件报告进行分析,内部通报处理结果及有关的好建议,跟踪处理、整改意见的落实情况。附件:医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分类

精品文章

提供医疗服务时发生的。诊疗处置、医技检查、康复治疗、药物治疗、饮食、运转、门诊、住院、公共服务设施、卫生间、清扫、采集标本或其他服务项目。根据医疗不良事件所属类别的不同,划分为21类内容,涵盖医疗、护理、医技、行政、后勤四大部门。

1.医疗沟通事件。因医疗信息沟通过程或沟通信息失真导致的不良事件,包括检验检查结果判读错误或沟通不良。

2.病人辨识事件。诊疗过程中的病人或身体部位错误,包括错误诊断,严重漏诊等。

3.医疗处置事件。诊断,治疗,技术操作等引起的不良事件。4.治疗,检查后异物留置体内。5.药物事件:医嘱,处方,调剂,给药,药物不良反应等相关的不良事件(如:错用药、多用药、漏用药、少给药、拿错处方、配伍禁忌等)。6.特殊药品管理事件。病人在院内自行服用或注射管制药品。7.烧烫伤事件。治疗、理疗或其他原因发生的烧、烫伤事件。8.意外事件。包括跌倒、坠床、自残、自杀、失踪、猝死等。9.管路事件。管路滑脱,或出现病人自拔事件。10.院内感染相关事件。可疑特殊感染事件。11.检查,治疗或骨折复位而致神经受损。12.辅助检查问题。包括报告错误、标本丢失、标本错误、检查过程中出现严重并发症等。13.医疗设备事件:设备故障而导致的不良事件(如:氧气吸入

精品文章

装置、吸引装置、电疗装置、康复装置、心电图仪、电解质、生化检测装置、其他医疗装置等)。

14.公共设施事件。医院建筑,通道,其它工作物,天灾,有害物质外泄等相关事件。

15.治安事件。偷窃,骚扰,侵犯,暴力事件。16.伤害事件。言语冲突,身体攻击,自伤等事件。17.病人不满。病人或家属对工作人员不满。18.非预期事件。非预期延长病人的住院时间。19.病人约束事件。不适当约束或执行合理约束导致的不良事件。20.针扎事件。包括针刺,锐器刺伤等。21.其它事件。非上列之异常事件。雷州宝石康复医院202x年12月8日第三篇:不良事件分析、讨论、持续改进不良事件分析、讨论、持续改进事件类别事件时间、过程改进措施及建议配换药(及时性、准确性)1、202x年5月25日22床病人手术当日有医嘱5%gs500ml+kcl10ml+胰岛素8uivdrip,换液体时责任护士发现没有加药者签名,经询问才知道kcl10ml已加,胰岛素未加药。2、202x年7月14日摆药时错把多西紫杉醇摆成紫杉醇,查对时发现。

精品文章

1、加强责任心。2、特殊药物、非常规剂量在输液卡上做标记。3、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尤其是操作后查对。4、认真执行操作规范,加药后及时签名。发放口服药(及时性、准确性)1、202x年6月20日64床出院带药发给34床病人。1、改进工作流程,出院带药打出院带药清单,按清单给病人发药。2、认真执行“三查八对”输液(及时性、准确性、部位外渗)1、202x年5月13日为病人输液时未挂巡视单,病人主观反映少输一瓶液体,值班护士未做任何求证核实,就根据病人意见补输一瓶,经核实确定病人确实多输了一瓶。护士不考虑后果又去找病人及家属理论。2、202x年6月1日输液过程中发生药液外渗,面积5×7cm无坏死。3、202x年7月6日7月4日57床王某医嘱5%gns250ml、欣维,值班护士微机录入5%gs250ml、欣维,打印输液单错误执行2天,7月6日大对医嘱时发现,及时纠正。4、202x年7月10日24床病人医嘱甘露醇q6h,9:00-15:00-21:00-3:00实际到10:10分更换第二代液体时才给病人输上。5、202x年7月20日患者输液拔针后,发现还有一瓶液体(ns100ml+先舒)未输,患者未能得到及时治疗。

精品文章

6、张某常规输液10%gs50ml+多索茶碱60mg未输即拔针,给病人家属耐心解释后重新穿刺。

7、202x年7月24日1床病人换瓶,实习护士错把第二日常规液体甘露醇换上,患者家属发现,护士及时更换当日液体,20%甘露醇滴入约3ml,患者无不良反应。

1、输液时及时悬挂巡视单,更换液体及时签名。2、及时查看输液管路及输液部位情况。3、临时医嘱及时处理到巡视单上。4、当日用药、明日用药明确标示。5、加强对实习学生的培训,认真查对。6、增加医嘱查对次数,除每周两次大查对外,建议科室每天进行医嘱大查对,周一护士长必须参加。注射1、202x年5月10日医嘱vitb1、b12500vgimqd,责任护士从治疗单抄治疗卡时错抄为低分子肝素5000uih,病人怀疑以前并未打此针时才发现用错药,观察病人情况未述不适。1、每天打印注射卡,根据注射卡做各项治疗。2、认真执行医嘱查对制度。手术准备及交接1、202x年7月5日病人手术做完后未及时计费,夜班统一计费时,因内固定材料较多(三个),计费时少输入一个“0”,导致费用

精品文章

少计10倍;第二天查账时发现,立即补记了漏收金额,未造成不良影响。

1、加强责任心,及时计费。2、加强与手术医师的沟通,明确收费项目查对医嘱1、202x年6月20日一病人医嘱为头孢呋辛,护士处理医嘱为头孢呋辛、认真执行医嘱查对制度,加强医嘱自查。管路护理1、202x年6月17日产妇行剖宫产术后第一天,大夫医嘱停导尿,下午交接班时发现没拔尿管。1、及时执行各项医嘱。2、责任护士加强责任心,工作忙时可将当班各项工作按时间顺序一一列出,执行后划掉。压疮202x年6月20日早交班发现病人背部有水泡形成。1、危重患者增加翻身次数、必要时每小时翻身一次;勤观察皮肤、必要时卧气垫床。2、认真执行压疮评估、上报流程,有压疮危险者严格交接班。第四篇: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处理措施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处理措施职业安全防护措施总则①首先要规范操作行为,培养良好的操作素质,及时处理使用过的锐器,同时要禁止双手回套针帽。②护士静脉穿刺、输血、采血时应戴手套。③建立医院医疗锐器伤登记表,对

精品文章

使用锐器物的目的、种类有详细记录。1、医护人员针刺伤的防护。提高防护意识,如果医务人员意外

接触乙肝病毒感染者的血液和体液,或在诊疗时意外刺伤皮肤或黏膜后,应立即检测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和血清转氨酶等,并在3~6个月复查。如该医务人员过去曾接种过乙肝疫苗,且已知乙肝病毒表面抗体阳性,可不进行特殊处理。如未接种乙肝疫苗,或接种过乙肝疫苗,但乙肝病毒表面抗体阴性,或者不清楚,则立即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400iu,同时在另一部位接种1针20ug乙肝疫苗,并于其后1个月时和6个月时分别接种第2次和第3次各20ug乙肝疫苗。因此,医护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操作常规,安全处理针头,用过的针头及时浸泡消毒,统一销毁。一旦针头刺伤,立即用肥皂和流水冲洗伤口,挤出伤口的血液,并用2%的碘酒、75%的酒精消毒,包扎伤口。

2、手术室护士自我防护。手术室护士经常与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物及放射线等接触,因此,工作中应注意自我防护。尤其要加强相关知识培训,提高知识水平和自我防护能力。规范操作,正确合理使用防护用具。手术中传递锐器,要严格规范动作,避免传递过程中误伤医生或自己。凡上台参加手术,均应采取皮肤黏膜的自我保护措施。必要时穿防水手术衣,使用x光机时穿铅衣。在进行穿刺、介入性操作时,为每个病人操作完都要更换手套,在为特殊感染者实施手术操作时,必须戴防护眼罩,处理此类器械应穿防护衣。

①接触患者的血液和体液,在进行血管穿刺或介入性操作时应戴

精品文章

手套,而且接触每一个患者均应更换手套,操作完毕脱掉手套后均应洗手。②进行特殊感染患者手术操作时,必须戴防护眼罩,处理此类器械时应穿防护服。③被血液或血性液体污染的废料及其他物品,应放在无泄露、无遗失的清洁袋内密闭,运送至洗衣房消毒或清洗处理。④锐利器具和针头、刀片等用后置于防水耐刺的容器内,再安全运送到有关部门进行无害化处理。⑤环氧乙烷灭菌时,应严格控制空气中环氧乙烷气体的浓度,以防引起中毒。

3、窥镜室医护人员的防护。任何一种消毒剂对人体都有一定影响和危害。工作人员在

推荐阅读:

早会简短范文(实用44篇)

综治维稳信息报送范文(实用6篇)

限期整改通知书范文(合集9篇)

范文澜全集(必备15篇)

个人电子邮件格式范文(热门11篇)

第一审民事判决书范文案例(精选26篇)

标签: 不良 合集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