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采访稿对话式范文(优选6篇)

实用范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12-11 17:21:42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老师采访稿对话式范文1

老师姓名:廖海彬(女)

所带年级:高三20_级

所教科目:政治

所带班级:1108班

1、问:老师,您从事政治教学工作多少年了呢?

答:差不多20年了。

2、问:老师,您觉得高一、高二、高三的政治教学有什么特点?哪个阶段比较难呢?(之前写成了“您觉得高一、高二、高三的政治教学哪个阶段比较难?难在哪?”难度没有调整好,一开始过难)

答:这个问题太笼统了,挺难回答的。高一、高二、高三政治学科的特点?(旧教材,因为这位老师一直以来都是叫旧教材,还没有接触过新教材的教学)也就是分三个板块,分别是经济常识、哲学知识、政治常识吧,经济方面最难,哲学方面最容易,但却是学生觉得难的部分。

3、问:老师,为组织教学,或者说上课之前,您会做什么准备工作呢?能否把备课工作说得详细点?

这个没有问老师

4、问:老师,现在很现实的.一个说法是学生的升学率、成绩是评判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呢?

答:这个怎么说呢?学生的成绩高与低,的确是反映着这个老师的教学过程是否被学生所接受的情况,也是老师的教学水平表现的一个体现。而且在同一水平素质的学生之中,班级平均分最好不要超过五分,超过五分就不正常了,就说明老师要多注意自己的教学方法。

5、问:老师,您觉得旧教材存在着哪些优缺点呢?

这个问题没问。

6、问:老师,您能否给我这些初步接触教学工作的师范生一些建议呢?

答:作为新老师呢,就是要多听课,在听课中学习教学的方法和技巧,还有就是一定要熟悉课本教材,尤其是理解教材到位,多看书多做题,注重自己的学科知识补充理解。

老师采访稿对话式范文2

浅谈品德学科的对话式教学

对话,是由教师就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提出话题,然后由学生各自发表自己看法的一种教学模式.对话中,有时针锋相对,各执一词;有时交换看法,以理服人;有时求同存异,形成共识.对话式教学,昭示着民主、平等,凸现着创造、生成,张扬着个性、人性.现代教学是一种合作的艺术,和谐的`教学.在品德教学中,对话式教学日益得到重视.教师应在学生跑题时引一引,搁浅时推一推,当好平等对话中的首席.现就品德课对话式教学谈一点粗浅看法:

老师采访稿对话式范文3

1、问:老师,您当班主任多少年了?都是从高一到高三吗?

答:当了十几年了,大部分都是从高一到高三。

2、问:从您高一接手这个班级,您有过什么设想吗?(班风、学风之类的)比如初步如何建设这个班级?高一阶段会有什么做法?高二呢?高三呢?

答:设想?设想?(老师显得很惊讶,很惊讶)这个是书上的理论,现在现实当中就不讲求这么多了。就是做好班主任的常规工作就行了,比如早上6点40来看他们是否到齐早读、晚上也来巡视一下,而且现在班主任要管好晚睡纪律,总之就是每天做好每天的事情,每周做好每周的事情,每月做好每月的事情,就可以了的。

3、问:您的班级有什么特别的规定吗?比如每个月有什么特别的活动?比如制定了什么班规制度?

答:这个······除学校的规章制度外,班级会视自己的情况来定吧。而一般来说班级出现什么问题了就制定相关的规矩,不然,班级制定太多规矩,学生也会烦,如果做不到或不顾学生、现实情况,则会使学生厌恶及减弱班规的执行力。

4、问:您是如何看待您现在所带的班级呢?面对不断加进来的新学生,您又如何对待呢?

答:如何看待我班级的学生?(老师转过头来很惊讶地看着我),这个问题,怎么说?(老师好像不知从哪里说起,也似是老师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然后我立刻转话题,“就是不断加进来的新学生,您怎么看待?怎么让他们尽快融入班级和同学熟悉?”)怎么说呢?其实这一届学生比较特殊,每个学期班级人员都在变人数也在变,一开始是四中合并过来,人员多了,然后是明瑞高中成立,分了一部分学生过去,人员少了,然后就是现在艺术生零零星星地回来几个,所以很难说怎么看待。如果是新加入的学生,或者说艺术生久不久地回来一两个,我就会让新同学跟着班级一些同学,同学们做什么,就让他们做什么,尽快让他们跟上学习进度,尽快融入这个班级。面对新加入的艺术生,等到他们(差不多)全部回来之后,我就会召开一个小会,跟他们讲清班级的一些规矩。

(而从平常听课时跟老师到班里的观察情况来看,面对略难管理的男生,廖老师会在男生中找一个男生当“亲信”,即一个和老师关系较好并且在男生中有一定的友好关系、有“威信”的学生来做“督促员”,来督促其他男同学遵守纪律,比如冬天的中午比较寒冷,就让男生督促员来及时叫其他男生起床。)

5、问:老师,您能给我在班主任工作方面的一些建议吗?

答:因为老师比较忙,一上完课就走了,所以很多时候并不能问老师很多问题。

采访稿:

老师采访稿对话式范文4

对话式教学语文论文

一、“对话式”教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1.正确理解对话概念,科学开展阅读对话

2.合理运用现代化技术,拓展阅读对话范围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语文阅读教学更应该如此。教师要综合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和教学仪器,为“对话式”阅读拓展平台,拓宽学生阅读范围,让阅读学习渠道多元化。比如在学习《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这篇课文时,教师课前可以先让学生搜集一些关于火星的图片和科普知识,课堂上为学生播放一段有关火星的科研宣传片,然后让学生对火星的认识进行交流沟通,找出他们所能发现的火星与地球的异同,并结合所学知识解答相关课后习题,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完成语文课堂阅读的学习任务,还可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课外知识、探索新事物的积极性,达到教学目的。

3.创建和谐对话环境,促进阅读对话实施

“对话式”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是要通过师生以平等、互学的心态交流,以强烈的求知欲力争创新,以包容谦和的态度多思善学来创设一个和谐的对话环境,保证生生交流、师生沟通无障碍、无束缚、畅所欲言,让学生的创新观点和发散性思维得到充分尊重和发挥,保证阅读对话的顺利进行。

二、注意问题与反思

一方面,“对话式”阅读教学容易犯以我为中心、强制灌输思想的错误,这需要师生共同意识到合作学习中“我们”的重要性,剔除个人情绪的影响,要努力实现思想的沟通和融合,保证阅读的质量和水平。另一方面,“对话式”阅读教学不应该仅仅是师生之间的对话,还应该是生生之间的对话,学生之间由于生活阅历、学习能力、成长背景等大体一致,所以他们之间的交流更方便、更容易、更有效。师生和生生互动是实现阅读“对话式”交流的重要途径。

三、结语

“对话”在解读、感受阅读文章方面的作用不可小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语文教学理念,能够很好地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

老师采访稿对话式范文5

论初中英语对话式教学策略

江苏淮安●钱锋

对话教学是一种与传统的独白式的教学方式相区别的新型的教学方式,它的特点在于强调教学活动中双方之间的相互沟通与交流,同时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平等,充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比较符合初中英语教学的特点。笔者在分析对话式教学作用的基础上,探讨了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对话式教学方式。

一、对话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与传统的独白式的英语教学方式相比,对话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有着其突出的作用,笔者对此作了总结,认为其作用主要表现在:

1. 为学生口语的练习提供了机会

传统的独白式教学的特点主要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很难有锻炼英语口语的机会,所以在初中出现了很多“哑巴英语”的现象。但是,语言主要的目的就是在于应用与交际,显然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难以跟上时代发展对高素质英语人才的需要,毫无疑问,口语是学生总体外语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话式的教学方式强调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直接对话,这无疑给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机会,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英语思维的形成。

2. 适应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英语课程进行了全面改革,与素质教育的理念相适应。当前初中英语所使用的教材主要是牛津版的英语教材,这套教材的主要特点就是在教材中设置了大量的对话,几乎每一个单元都设置了一个对话,对话式的教学方法无疑适应了初中英语新课程改革内容的要求,突出了教材内容的特点,适应了我国改革的要求。

3. 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活动中,只有教与学相长才能够实现效果的最大化。在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当中,学生一直是处于被忽视的地位,教师则一直处于知识的权威者,教学的方式也一直是范读为主,教学方式缺乏生气,使学生很难将所学到的语言知识灵活的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当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肯定。对话式教学的方式在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双向沟通的基础上,充分地肯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使得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增加,增多了学生将所学到的英语知识及时应用到交际中的机会。

二、在英语教学中贯彻对话式教学方式的策略探讨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知道,对话式教学在初中英语的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笔者根据相关的从业经验总结,认为要将对话式的教学方式贯彻到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方法主要有:

1. 注意对英语对话教材的`组织和分析

对话式教学的方式是提高学生口语能力的重要方法,随着对英语口语教学的重视,发展和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越来越被提到了教学日程。而贯彻对话式教学方式的关键就在于话题的设计与组织,教材的对话材料是课堂对话教学重要的支撑,因此,一定要注意加强对教材内容的分析与研究,根据教材的特点进行相关的对话训练。如在学到“天气”相关的句法、词汇时,教师就可以根据教材将对话应用到生活当中,可以这样设计对话:A:It looks like it´s going tobe sunny (今天看来像是个晴天);B:Yes,it´smuch better than yesterday (是的,比昨天好多了);A:They say we´re going to get some rain later.(据说待会儿要下雨)B:Oh,let´s just hope it stayswarm(。 哦,我只希望一直暖和下去)教师可以只给出当中的A 句,然后让学生根据老师说出的句子进行对话,加强学生对对话的把握能力。

2. 教师要调整在对话教学中的角色定位

在对话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可以说已经完全发生了变化,已由传统的单纯的“教”的角色向着多元化的角色方向发展,其在教学活动中可以说具有多重的身份,可以是指导者(conductor)、组织者(organizer)、监管者(monitor),也可以是督促者(stimulator),因此教师必须要转变传统的角色定位,以适应不同的对话需要。如在教授新知识的时候,学生对新知识点把握不到位,尤其是在发音不准确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扮演好指导的角色,在设定新的话题的时候要充当好组织者的角色。

3. 结合其他的教学方法

世界上没有包治百病的药,同样在英语教学当中也不可能存在适合所有教学内容的方法,因此,在对话教学中必须还要融入其他的教学方法,才能够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比如情境教学法、任务教学法等。情境教学法的主要特点就是为教学的内容创设具体的语言情境,使英语教学生活化,为对话提供了重要的情境支撑。而任务型的教学方法在于使学生能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有意识地训练,教师在进行对话训练的时候,可以先提出相关的话题,然后设置相关的任务,将话题设计的内容交给学生,两种方法结合,将更好地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知道,对话式的教学方式有其自身的特点,在初中的英语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为初中英语口语的教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也为中学生口语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机会,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的课题。

(江苏省淮安市实验初级中学)

老师采访稿对话式范文6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进行互动对话的过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也要积极构筑平等对话的交流环境,让学生在共生式课堂中更好地成长。学者黄厚江总结提出了语文共生教学法,认为共生的课堂是“活”的课堂,学生、教师都要处于“活”的状态,而在多维度对话中,语文课堂才能变得更灵活。

一、遵循文脉,层层深人

在共生式课堂中,要生成对话必须建立在文本的基础上,因此教师要根据课本的特点找到能促进共生教学的切入点。而后教师要以此作为生长点,不断深入地提出问题,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依循文章的脉络进行讨论。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文本的内容,同时也掌握了文本的脉络。

教师要依循文章的脉络,不断地将学生的学习引入细处和深处,最终向着文章的核心进发。这样能促使生成对话时,对话都建立在真阅读、深入阅读的基础上展开,这样的对话才更加高效。

二、聚焦语言,细读人物

学者黄厚江提出要用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这才是语文的本色。文本最大的特点便是其语言特色、人物特色,教师在组织学生对话时也要聚焦文本的语言,让学生细致地分析文本的人物特点,在对话中剖析人物形象,进而感知文本的主题。

在学习《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聚焦文本的语言,分析文中的人物性格特点。有不少学生认为菲力普夫妇面对于勒一点都不顾惜亲情,因此性格中有丑陋的一面。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人物细读: “菲力普夫妇的内心中是否只有邪恶的一面呢,难道就不存在善良的一面吗?”这话引发了学生思考,有学生在阅读了菲力普夫妇给孩子购买牡蛎的情景后提出: “菲力普夫妇其实也只是想要让自己的家人过得好一点,好像贵族一样体面,受到他人的尊重,因此其人格中也有善良的一面。只是但是社会是一个金钱至上的社会,因此菲力普夫妇如果不适应社会,便会让自己的家人遭到社会其他人的鄙夷。菲力普夫妇不想这样,因此才会如此对待无家可归的小叔子。”在这番分析中,学生对文本中的人物形象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对菲力普夫妇不顾亲情的行为有了更客观的评价。

在引导学生关注文本语言、人物时,教师可以采用设疑问的方法以促进学生思考,还可以采用让学生换位想象的方法,促使学生和文本进行深度交流。这样的对话才会更加深入,更为丰富多彩。

三、顺势引导,巧妙点评

学者王尚文提出在语文教学中的对话和普通的对话不一样,这是一种具有导向性的对话,带有控制性和目的性。由此可见真正高效的生成式语文课堂中,教师要在引导学生进行对话的过程中对其进行顺势引导,通过巧妙点评等方法让学生有所感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孔乙己》一文中展现了一个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在学生分析文章内容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一定的点评和顺势引导。如有学生提出: “文章中的孔乙己似乎和阿Q有类似的特点,都喜欢使用精神胜利法。”但是学生的思考到此为止,并未深入下去。此时教师就可以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下去: “能否讲讲有什么具体的例子能证明这一点?”有学生提出从孔乙己指出茴香豆的“茴”有几种不同的写法就能看出其迂腐,想要展现自己的学问,以体现自己的清高,让自己觉得高人一等。教师引导学生尝试从其他角度入手分析问题,如: “能否从孔乙己穿着的长衫方面入手分析一下呢?”学生受到启发后提出: “孔乙己就算穷困潦倒也不愿意脱掉长衫,这表明孔乙己认为长衫代表读书人的尊严,所以一直都不肯将它脱掉,这也体现了其运用精神胜利法想让自己得到解脱。”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更加全面。

教师可以在学生有所感悟时用语言推学生一把,引导其进行更深入的感悟,也可以在学生的理解发生偏差和错误时拉学生一把,将学生引入正确的轨道。若能根据课堂生成情况灵活运用对话,则能起到顺势引导的效果,令课堂教学效果更好。

教师要重视课堂生成效果,注意创设对话、引导对话方向,点评学生的想法,在这样平等互动的对话中,学生能感受到文本的深层次意味。

推荐阅读:

邀请函复函的格式及范文(汇总5篇)

港口通讯报道范文(必备4篇)

发布性通知范文(合集18篇)

场地租赁延期申请书范文(汇总9篇)

征文启事的正确格式范文(汇总17篇)

公司员工入党自传范文1000字(合集37篇)

标签: 老师 范文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