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编导故事编写范文(精选5篇)

实用范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12-12 19:53:50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广播电视编导故事编写范文1

毕业实习在第七学期和第八学期之间进行,共10中。其中,第七学期安排毕业创作,学生自编、自导、自拍、自做一部5至10分钟的DV短片,并进行DV短片展映,由专家考评打分。每人必须交一盘DV带和一碟光盘。第八学期毕业创作考试为DV短片,必须有分镜头剧本和完整的拍摄策划书。近几年来,学院积极创设条件,一方面与凤凰卫视、地方电视台签订培养协议,每年向内地、疆内基层电视台输送优秀毕业生。另一方面,以校园电视台为学生实习实践的重要平台,强化学生专业技能,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学生毕业后面向电视台、影视公司、文化传播公司、各地企事业单位宣传部门等单位就业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2.规范校园电视台体制建设,培养学生专业意识

3.将教学与电视栏目相结合,提升学生专业素养

按电视语言规律进行组织、教学、管理,将课程和校园电视台的栏目建设结合起来,是在实践中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和动手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为此,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程体系中,于大学一年级下学期开设实践技能课《摄像技术与创作》,将开设一学年的《摄像技术与创作》课程与《新艺新闻》结合起来。第一学期强化学生电视基本语言训练,强化固定镜头实验课、运动镜头实验课、综合镜头实验课,打牢“远全中近特,推拉摇移跟”等基本功,要求每周一个10分钟的拉片,拍摄一个5~10分钟的短片,切实加强学生镜头解构、拍摄手法运用能力。在实践作业中,要求每个学生一个学期拍摄、采访、撰写、后期制作一条《新艺新闻》。在评价方式上,学生在校园电视台实践的分数占该课程的30%。两年来学生制作完成《新艺新闻》50余期,近300条新闻采编。在第二学期的《摄像技术与创作》课程中,要求每个学生拍摄一部10~15分钟的纪录片。在《纪录片创作》课程中,实施项目教学,对学生进行纪录片创作训练。将学生拍摄制作的纪录片与校园电视台打造的《优秀作品展播》栏目结合起来。在学生拍摄的纪录片题材来源方面,积极与社会建立合作渠道,通过自治区妇联、自治区团委、自治区党员远程教育中心提供的各类先进典型、专题资源,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专业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学生每年拍摄制作纪录片将近60部。完成纪念中国_成立90周年《新疆艺术教育》17集纪录片录制。将专业实习实践与毕业创作相结合,由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毕业生创作拍摄的6集情景喜剧《赤橙黄绿青蓝紫》在新疆电视台《新疆羊肉串》节目播出。同时,让学生接触、尝试不同类型电视栏目。近几年来,由学生制作的天气预报、musicshow、校园文化宣传专题片、优秀教师、两个民族一家亲、民族团结综艺节目“西域七天乐”等节目,不仅营造团结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也进一步拓宽了学生专业视野,使学生了解熟悉不同的影视语言。

4.推广学生优秀作品,增强学生专业自信心和自豪感

现代知识观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多种视界的交融过程,学生只有在教师传授、自我体验、相互交流的视界中,才能获得知识的主观生成和意义建构的过程。结合每年学校举办的“光影盛夏”DV、摄影大赛,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创作的优秀作品教学展播评比,积极推选优秀学生作品参加全国比赛。从而让学生开拓视野,将课堂中的相互交流推向业界交流。近几年,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的纪录片荣获部级奖项15部、省级以上46部。在第二、三届全国大学生DV大赛、自治区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中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的DV作品先后多次荣获DV类一二三等奖。在20_年12月举办的“CCTV9青春中国纪录片比赛”中,新疆艺术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作品《飞翔的十指》、《唐布拉人家》获“评委会特别奖”,新疆艺术学院影视戏剧系获“突出贡献奖”。我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在《摄像技术与创作》课程_同拍摄完成的反映民族团结的微电影《吐鲁番的冬天没有雪》荣获了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网络新闻宣传局主办,中国网络电视台、人民网、新华网承办的“十年发展点滴印记”网络作品征集活动“十年发展点滴印记”一等奖、“最美中国”全国大学生摄影及微电影创作大赛最佳网络人气奖、最佳编剧奖、最美奖(最佳影片)优秀指导老师、金鸡百花奖微电影单元展播等奖项。通过专业学习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专业作品与各类比赛相结合,一方面加强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树立坚定的专业信念起到积极作用;另一方面通过作品展示,不仅得到学校师生认可,获得各类奖项,近几年学院毕业生还得到各基层电视台的高度评价,业界许多单位认为近几届毕业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专业动手能力较强。

5.积极探索,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广播电视编导故事编写范文2

关键词:广播电视;编导;人力资源;现状;评价

1 广播电视编导的存在基础与历史发展

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和《小逻辑》中都曾提及“凡合乎理性的即是真实的,凡真实的即是合乎理性的。”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存在即为合理”。存在是现象,而我们要透过现象洞悉其本质。广播电视编导人力资源保有量的数据形成,是一个相对客观的数据,我们透过这个数据,能够看到这一现象的成因。作为现代汉语普通话的重要支撑,往往与其核心发音区域的方言有着最为直接的方言从语法、词汇方面与华北官话保持高度相似。现代汉语普通话,是“我国国家通用语言,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在延安播音,标志着新中国广播事业的开端;1958年的5月1日,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实验播出,标志中国电视的起始;1985年8月,我国正式通过租用国际通信卫星向全国传送中央电视台的第一套节目,开始了我国卫星广播电视的新纪元;1987年2月1日,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面向全国播出,并实现了向经济信息频道的转变,标志着中国专业化频道的诞生;1990年4月18日,全国第一家省级有线电视湖南有线广播电视台开始试播;1993年5月10日,《一丹话题》在央视首播,这预示着主持人品牌的“栏目化发展”;2000年,中国三大门户网站搜狐、新浪、网易先后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并开始尝试流媒体节目播出;20_年1月13日,_总理主持召开_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广播电视和互联网三网融合。根据20_年国家_社会科技和文化产业统计司的《中国社会统计年鉴(20_年)》显示:截至20_年12月,全国共有广播节目2587套,全年共播出节目万小时;电视节目3274套,全年共播出节目万小时。中国的广播电视事业从无到有,从两级办台、四级办台到制播分离,再到流媒体、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为广播电视媒体从业人员特别是为准播音员、主持人提供了广阔的施展才能的空间。

2 广播电视编导人力资源的教育与储备

3 广播电视编导人力资源的评价

近些年来,一些崭新的媒体形式如雪片一般走入百姓的生活之中,从历史悠久的为您服务、东方时空等电视栏目的出现,到RealPlayer、暴风影音等播放软件的应用,再到土豆网、优酷网等网站的建立,直到今天手机电视、楼宇电视、高速广播、隧道广播、流媒体、自媒体、付费电视……媒体样态的纷繁入眼,让我们感受到媒体的变化。归结起来,无外乎是传播对象的细致化,传播内容的专业化,传媒定位的服务化,传媒方式的互动化。事实上,就是传统形象的转变,从广播到窄播、从共性化到个性化、从泛业化到专业化、从政府媒体到新媒体、从单向传播到互动传播。媒体的分众化的加强,要求主持人要达到相应能力,制作出各具特点的节目,以满足受众口味的需要。基于此,媒体行业的市场关切,就要求其自身形象的转变,从原有的单向传递,向“服务行业”倾斜。进而,精心设计多种多样的新视听业务,提供更丰富的内容、更加个性化、更高质量的“视听盛享”。从高校教学、人才培养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努力培养学生能够达到“招之即来,来则能战,战则能胜”的境界。建立创新人才“方向能力拓展通道”,创设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良好环境和条件。同时,采取各种措施,增加学生自主学习和进行艺术实践的时间和空间,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着力培养艺术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如:综艺晚会主持群拓展通道、动漫配音拓展通道、广播剧演播拓展通道、体育赛事转播解说拓展通道等,是一个极具个性化的媒体从业职业,它是与广播电视媒体的时展律动的脚步相统一的,个性化、专业化、分众性、互动性等特质都是这一行业本质属性。因此,高校教育的任务并不仅仅是进行知识层面的教育。换言之,并非是简单的培养基础的、专业的、相关知识层面的等等……表层的、技术性的能力,也并非是学生浅层次的观察力、判断力、注意力等一般能力和流于形式的创作力等专业能力,而应该是培养在校学生的情绪、情感、意志、性格、气质、兴趣等方面的个性品质的教育。这样的塑造才是可以伴随一位合格的广播电视编导健康成长、可持续发展的培养策略。

参考文献:

[1] 黄鑫.“编导型”主持人培养目标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_.

[2] 毕一鸣.关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科定位的思考[J].现代传播,20_(12).

广播电视编导故事编写范文3

九岁的时候,我家在乡村里,紧挨着一条土路,离其他的人家很远。七月的一个中午,烈日当头,大地仿佛要着起火来,我正在院子里的树荫下玩耍,这时路上走来了一个和我差不多大小的男孩子,他停在了我家门口向我要水喝。我就去屋中的缸里给他舀了满满一大瓢。他两手捧着瓢,咕咚咕咚使劲喝起来~看样子是在哪儿野够了渴急了。满头汗水。亮晶的水流从他嘴角两旁像小溪一样淌进晒得黑红的脖子里面,仍毫不在意。很快他喝光了一瓢,还要。我就又给他舀一瓢。他喝了一半,喝不下了,但双眼还是贪恋地盯着凉津津的水不放。始终不肯把瓢放下,最后,他勉强喝光了它。哎,实在太热了!然后我提议我们玩一会儿,他欣然应允,玩嘛,八九岁孩子都是专家,我们俩就疯玩起来。

可是还没过十分钟,鬼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俩就打起架来了。~反正不怨我。我们先是互相恐吓,拼命瞪大眼睛看对方,结果没能分出输赢;接着我们用肩膀互相撞击,仍然没能见出高下;最后我俩扭在一起,但是谁也弄不倒对方,雌雄莫辩,就这样,大约战了几十回合吧,他害怕了,挣脱开,跑掉了~这里毕竟是我家,他难免没底气。我仗势欺人,追了一段没能追上,便捡起一块石头掷出去,哈!正好打在他的脚后跟上。他一瘸一拐地逃走了。

老子撇石头贼准!我得意非凡,四处吹嘘,用来吓唬那些胆子小的伙伴。后来在学校我又看到了那个男孩子,原来和我同一个年级,一见我就躲。

许多年以后,我为了生活,去了一座遥远而陌生的城市工作,听同学说,有个家乡的同学也在那里,我便去找。一见面才知道原来是他!他乡遇故知,他高兴不得了,弄了一桌子好吃的款待我。我们聊着家乡的人,家乡的事,感慨时光飞逝,世事寒凉,生活不易,酒酣耳热,我忽然想起了那次打架的事:

那一石头让你痛够呛吧?我问,带点负疚,更多的是戏谑。

什么石头啊?他一脸茫然。

就是你跑了以后,我撇你脚跟~~

“哦,忘了。好像痛了一小会。”他说。看着我:“可那两瓢水我倒记得清清楚楚,真的,那么好喝的水,真解渴,真好喝!我再也没喝过那么好的水!真的。真好喝”他悠然地,无心地看我笑。

我的心竟一下被深深地触动了。我看着他,忽然就觉得这个人非常非常地可爱。他这句毫不经意的话,简直要比他花钱弄的酒菜更让我感动。这个人打那以后就成了我最要好的,最信任的朋友,许多的别的朋友多少有些不解,只有我自己知道,不过是一瓢水。

坚硬的石头打在柔软的水面,只不过溅起一点点微小的涟漪,很快,温存的水将石块包容在自己的怀中,就这样遗忘了石头对自己的伤害,忘掉伤害,最博大的爱心,莫过如此吧。忘掉石头,只记得水的人,一定是真朋友。

广播电视编导故事编写范文4

论文题目:新闻娱乐化现象探析

摘 要:本文首先简单讲述了新闻娱乐化的现状,接着从四个方面分析了新闻娱乐化现象出现的原因,然后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新闻娱乐化对新闻媒体本身、对受众、对社会有哪些影响,最后结合新闻娱乐化出现的原因和对社会各个方便的影响对新闻娱乐化的健康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新闻节目;娱乐化;价值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观众关注社会信息的各个方面也随之加深。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新闻娱乐化也呈进一步发展趋势。新闻娱乐化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观众的原则,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电视媒体近年来制作出了许多新颖独特的娱乐节目,给人民生活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因为媒体有着重要的舆论导向作用,太多的不良节目容易导致媒体整体风格的下降,还会导致媒体的公信力缺失。所以,我在本文主要分析一下电视新闻节目娱乐化的利弊问题,为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好的建议。从而为受众选择性的观看新闻娱乐节目提供一点帮助。

为什么娱乐新闻节目这么受欢迎呢?因为新闻娱乐化的同时也为人们创造出了乐趣,在信息传播的同时,满足了大众的精神享受。在编制新的电视节目时,编导们为了吸引更多的注意力再新闻节目中增加了许多娱乐化元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所以这种现象的出现绝非偶然,这是适应大众需求的必然结果!

一、 新闻娱乐化现状

新闻娱乐现象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主要是一些关于政治上、经济上独立出现的报纸,其内容主要是短的,流行的,政治色彩比较弱。到了19世纪,这种大众化报纸伴随着耸人听闻之风达到最高点,其次是黄色新闻的泛滥。被称为新闻娱乐化的三大标志性作品的是美国媒体疯狂炒作的辛普森杀妻案、前英国王妃戴安娜之死、前美国总统_的绯闻案。《凤凰早班车》是我国新闻娱乐化现象的开端。主持人的口语播讲方式非常独特,给观众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说新闻成为当时普遍受关注的方式。

我国的娱乐新闻现状主要分为哪两种呢?

(一)硬新闻减少,软新闻增多

这类新闻主要强调新闻的内容,它试图从一个严肃的政治事件中寻找其娱乐化因素,使硬新闻软化。从国外上看,美国三大新闻网1990年一年花在娱乐性新闻上的时间比前两年增加了一倍多。我们再看国内的新闻节目。中央电视台全国电视媒体中,我们看到中央二套《生活》栏目原本是关心人民和解决各种问题而进行报道,并在每年的“ ”举行晚会,而现在它却关注某个地方一个大的蟒蛇洞穴或其它神秘的问题,除了在内容变化外,其制作方式也和以前有所不同,几乎所有的节目都将制造所谓的悬念,多问几个为什么,才能引导观众看下去。这样做的确可能实现的很好的收视效率,否则也不会有这么多的地方栏目模仿。也许,这只是一些个例,这些娱乐化至少没有让新闻失真,没有误导观众的判断。然而在20_年初“非典”来袭之际,媒体把大量精力投入到香港影星张国荣失去的“哀思”之中;在公众最需要媒体来告诉他们发生的“流感”究竟是什么?该如何让预防的时候,媒体却不知道干嘛去了。

(二)硬新闻软化

将严肃新闻娱乐化,也就是硬新闻的软化。例如河南卫视《打渔晒网》对伦敦奥运会的特别报道,首先是美国延时播出开幕式的消息,他是这样说的:“伦敦奥运会开始两天了,美国人民看奥运的热情却降至历史低点,为什么呢?拥有转播权的美国为了获取更高的收视率,赚取更多的广告费故意推迟三小时放在黄金时段播出。吃全世界人民剩饭的感觉确实不爽。”这种语言的使用,语气的调侃,把一件重要的信息轻松地播放出来。奥运会是受世界瞩目的重大事件,但是美国却不以为然,他们的这一做法,颠覆了全世界人民对奥运盛会的看法。这种对重大事件的报道,采取这种看似不认真,却是精心安排的手法,这就是所谓的硬新闻软化。

二、 新闻娱乐化出现的原因

传媒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新闻娱乐化在大众传播活动中越来越普遍。然而透过娱乐化现象的表面,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这种情况出现的呢?

(一)市场因素是新闻娱乐化的根本原因

随着媒体进入市场经济后,很多媒体机构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获取更多的利益,他们不得不制作出更好的产品以满足观众的需求。观众愿意看到什么,媒体就必须创造出什么,否则不管你有多好,只要观众不认可,还是没有收视率,还是无法盈利。所以什么娱乐内容更容易为观众所接受,什么才能有更多的市场。电视媒体为了使自己传播的信息为观众所接受,有意识的针对受众进行信息传播。不管是媒体还是广告商,都把能否吸引更多的受众作为目标。所以,媒体便更坚定了新闻娱乐化的发展方向,同时也制约了媒体的其他功能。

在一个成熟的通信技术面前,下一秒消息已经成为旧闻,及时性不再是媒体关注公众的焦点。因此,一些新闻媒体在新奇方面曾试图吸引更多的观众,可是很多媒体为了增加节目的趣味性报道了很多耸人听闻的消息。更有人说新闻建立在3个W之上―女人(women)金钱(wampum)和坏事(wrongdoing)上,新闻媒体在对新闻趣味性的追求上可见是越来愈严重。

例如:《打渔晒网》当中的一条新闻“马路上走,可当点心吧”,首先从标题上来看,他就已经打破了传统新闻的报道理念,带着警醒的字眼,充满着调侃的语气,首先就吸引了观众的眼球,再加上主持人说书一样的点评—“其实幸福像花儿这句话的意思是迟早会凋谢,除非你是假的。”颠覆传统的理解,紧跟时代潮流,“尾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给受众带来强烈的观念转变。现代社会关于“老词新用”的情况还是很多的,例如“二”这个字,本身就是一个数字,没什么特别的地方,可是从什么时候起,这个“二”就被赋予上了新的内涵—办事不靠谱。当然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这里不再敖述,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就是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给人们的心理接受范围造成的极大改变。

(二)受众的需求是新闻娱乐化的直接原因

今天的社会是一个复合型的社会,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呈多元化趋势。所以人们渴望得到涉及各地的信息变化,以满足自身的需求。人们不再仅仅需求以前过分政治性的信息,他们也需要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各方面的信息,以此来满足在工作压力大之外的娱乐心里。但只是寻求感官上和视觉上的刺激而不注重深入思考。

现在,中国正处于转型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快速发展的经济不相匹配。另一方面,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大家的精神压力普遍增大,急需精神上的解放和休息。媒体抓住这一点变加大报道力度。例如《打渔晒网》中,主持人韩佳用机智幽默的语言说:过去,我们有了困难得着警察叔叔,现在,我们有了困难,得先注册一微博,现在没有微博,那就是没有阵地啊!调侃当中,顺理成章的引出接下来的话题,可谓是大大吸引了观众的眼球!

而另一方面,中国媒体是国家控制之下的产物,政治宣传意味占很大比重。受众都有点排斥。随后,政府放宽了对媒体的管制,这样媒体就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媒体把政治色彩浓厚的硬新闻转化为富有的个人色彩,戏剧性和叙事性强的软新闻,从而引起观众的共鸣,并进一步拉近了观众的心理距离。这些内容与受众自身息息相关。受众的主体意识得到加强,对于娱乐化新闻的关注也就随之增加。

此外,大众文化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对于电视新闻节目而言,怎样才能实现更好的传播大众文化的效果呢?那就是通过娱乐化的方式来刺激受众的视觉、听觉等。大众文化存在也为新闻娱乐化提供了基础,城镇居民在观看新闻节目会要求看到关于自己的广告信息,而新闻节目是电视媒体常见结构形式,受大众文化的影响也比然后做出新的调整。如今,电视媒介新闻传播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为新的节目形式更容易让观众接受。实践证明运用口语化的语言与观众交流,会让新闻的表达效果更加强烈,这实际上也是大众文化的需要。比如《打渔晒网》中,主持人就经常会用到一些灵活、新鲜的词语,例如“艺术细菌”、“学艺术果然不需要是正常人”、“一边倒拍砖”、“有人过年烧纸祈福,有人过年直接烧钱”等等。另类的表达,每时每刻都在刺激着观众。

(三)媒介控制的放松是新闻娱乐化的推动因素

政府在近年来进一步放松了对媒体的管制,中国传媒行业所处的环境相当轻松。但是中国的新闻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很多制度还不成熟,也没有相应的政策措施进行有效地管理,就使得中国对新闻界的管理处于一种相对缺失的状态。这种自由状态导致我国新闻娱乐化愈来愈严重。

同时,不可否认的是,政府仍然对一些媒体的的报道有一定的控制力。对于重大的政治事件都要严格审批。媒体对重大政治公共事务的减少报道,直接导致人们对公共事务的漠不关心。而公众对公共事务的冷漠又导致媒体进一步减少对公共事务的报道, ③

近年来,各大地方电视台为吸引不同的受众,纷纷推出故事性的新闻,例如河南卫视的《打渔晒网》,辽宁卫视的《说天下》,其中《老梁故事汇》主持人点评幽默风趣、语言通俗易懂,很受大家欢迎。

例如《老梁故事汇》从老梁的角度,给大家提供了一个解读世界、社会的另类观点,“觉得有道理就琢磨琢磨,没道理就图一乐,不落俗套,不那么沉重,目的就是让大家放松,增添点生活情趣。”老梁说话没有架子,没有说教,如拉家常般的对话,与观众面对面的交流,直接拉近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同时不乏娱乐效果,更容易为受众所接受。

(四)新闻媒体形式的多样化是新闻娱乐化的重要因素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新闻媒体已经打破了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形式,互联网和手机媒体作为第四媒体,已经大大超越了传统媒体。此外,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新闻节目形式越来越多,也开始了一天24小时的不间断播出,面对如此多的新闻娱乐节目,观众也必然会有选择的挑选一些对自己有利而且又娱乐身心的节目,所以很多电视媒体会根据不同时期受众的不同喜欢制作出受众需要的电视新闻节目,这就使得新闻娱乐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据CNNIC统计,截至20_年5月,中国的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13%,中国网民数量已经达到亿,仅次于美国的亿,居世界第二位。大部分都是使用互联网来获取跟多的信息。互联网传播信息速度快,信息量大,易于搜索,所以成为受众媒体传播信息,受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但是互联网上的很多信息都是道听途说,很多信息的真假难以辨认,有些信息更是没有经过仔细核实就胡编乱造进而发布的。极大的危害了受众的利益,正是互联网新闻功能的大发展,使得新闻娱乐化的大潮风起云涌。

三、 新闻娱乐化现象的影响

新闻娱乐化既有积极影响,也有很多负面的影响。而它的影响又是多方面的,我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一下新闻娱乐化对媒体,社会,受众有哪些影响。

(一)新闻娱乐化对于新闻媒体的影响

首先,新闻娱乐化是新闻媒体顺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结果,也是受众需求越来越大的必然要求。在这个商业化的社会,新闻媒体的娱乐化做法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物质是新闻媒体发展的基础。只有经济实力提高升级,业务能力才可能会提高。

但是我们不能否认,新闻媒体娱乐化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对媒体最为严重的影响是媒体风格的庸俗化和虚假新闻的泛滥导致媒体在公众面前的公信力缺失。在利益的驱动下,原来是一个正规的的新闻节目已经成为了娱乐节目。④ 比如20_年十大假新闻,其中“金庸在香港尖沙咀圣玛丽亚医院去世”、中国作协作家团入住总统套房”等轰动一时的假新闻都是一些不符实际的消息,这些新闻都会让受众对媒体越来越不信任。如果这样长期下去的话,媒体的公信力在受众面前将无从谈起,后果将是极其严重的。

(二)新闻娱乐化对受众的影响

为什么娱乐新闻对受众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呢?因为受众是娱乐化新闻的最直接的对象,新闻媒体为了吸引受众,制作的电视节目通常容易理解,大多都是表面上的东西,受众接受起来很容易,几乎不用怎么思考,就能够轻松地获得,与此同时,受众在强大的压力下能够娱乐身心,能够缓解一定的压力。然而不要认为新闻的娱乐化满足了观众的需求就觉得软新闻对受众有益,恰恰相反的是这是对受众的精神上的麻木。受众如果长期的无思考的接触此类新闻,会导致大脑的麻木,缺乏对事件原有的思考和判断,甚至会断章取义,这种危害是非常大的。与此同时也会让观众接受新闻的品味降级,觉得搞笑的就是好新闻,殊不知这已经让受众精神上更加迷茫。新闻娱乐化的目的太过单一,仅仅是为了取悦受众,提高收视率。可以说是专门针对城市居民而量身制作的。对于这种局面,大部分新闻都被商业广告所取代,而有关城镇居民生活方面的新闻则大大减少,明星的私生活,明星的各种绯闻,谁谁谁在韩国整容,哪个明星有出轨了等反而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真正需要媒体解决的民生问题一点没得到解决,这样做直接造成了大众信仰的缺失和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歪曲。对公众造成的伤害的极大的。

(三)新闻娱乐化对于社会的影响

新闻娱乐化对社会造成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新闻媒体为了吸引受众眼球,提高收视率大量增加了犯罪、暴力、甚至是黄色内容,这些内容的增加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有些新闻也可能造成社会恐慌,引发不可控制的事件发生,尤其对恐怖主义滋生提供了有利条件,比如新疆暴力事件,东莞大规模扫黄等等。这对于正在成长时期的青少年来说,大量的黄色、暴力报道可能引起其走上犯罪道路,同时也可能损害青少年的思想健康。对没有思考和判断力的青少年来说危害是非常大的。

其次,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化发展程度还不够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任重而道远。过度的新闻娱乐化会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到阻碍作用,电视媒体的舆论引导功能非常强大,媒体舆论引导是否正确,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电视新闻节目娱乐化建议

新闻娱乐化现象是时代的产物,也是经济全球化发展必然结果。从客观方面说,新闻娱乐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所趋,我们不能强制性的抑制新闻节目的娱乐化的发展,然而我们也不能放纵新闻节目娱乐化的发展,要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度,更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管理。在电视新闻节目娱乐化转变的同时,我们应该做出哪些努力呢?

(一)政府

政府要加大电视媒体的监管力度,完善相应的新闻管理条例,加大审核力度,同时也要给新闻一定的自由。确保新闻媒体发挥其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国家广电总局要严格执行监管,对节目的播出内容严格把关。国家广电总局作为我国广播电视媒体的总指挥,应该一直坚持引导、监管的重要职能。⑤近年来电视媒体中盛行的娱乐化的不正之风,广电总局果断采取措施进行制止和改善,很好的发挥了监督职能。例如,江苏卫视的相亲节目《非诚勿扰》就是因为女嘉宾马诺的一句“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被认定为内容格调低下而被广电总局叫停整顿。虽然如此,中国电视节目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相关部门还应加大管理力度,确保中国媒体电视节目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新闻媒体

新闻媒体要吸引观众,提高竞争力,同时新闻媒体也应该从自身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准自身的优势,发展有自己特色的电视节目,避免和其它电视节目大同小异,最好有自己比较明确的目标受众。同时作为新闻人应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素质,以及社会责任感。

尤其是新闻节目的直接传播者—节目主持人更要注重新闻叙述,在新闻节目的阐述过程中应坚定客观的立场,让新闻节目看起来更具有真实性、可看性的同时对新闻内容进行语言上的处理;新闻媒体不能只注重新闻节目的包装,而是要注重新闻节目内容的表现形式,更要注重解说词和画外音的运用,使节目更具特色,也要使节目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以满足受众需求。当然,新闻节目也需要包装,重点在于片头的制作,在节目包装的同时要结合地方特色,融入一下细节,不能单纯的模仿别人,要注重形式的表现力,充分调动受众的收视兴趣。⑥

我们不能单纯的说严肃的新闻一定没用,而娱乐新闻就一定有用,每种新闻形式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必须有意识的对节目进行分类,因为我们的目标受众不同,我们要根据不同的年龄,阶层来制作电视节目,也就是节目的专业化,这样才能满足不同受众对新闻的需求。因为我国现在电视节目还比较大众化,电视媒体的收入主要靠广告收入,而能否得到广告商的投资主要是看这个电视节目能否有很高的收视率,这就使得我国的很多电视媒体不得不为了迎合观众而制作电视节目,所以娱乐节目愈演愈烈便不足为奇了。我们要想真正改变这种局面只能寄托于电视频道的专业化以及受众的多元化。

(三)受众

受众在接受电视节目的同时,也是提高其自身审美水平的过程,大众的审美认知能力是需要电视媒体来培养的,受众接受的电视节目的审美水平高,受众的审美水平自然会提升,反之,受众的审美水平必然下降吗,在这个过程中,媒体却丢点了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一味的迎合观众,忽视了电视节目本身的质量。虽然使他们轻松娱乐的获得了信息,但是也造成大众自身审美能力降低,造成其审美能力的倒退,更进一步说是阻碍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⑦所以受众要提高自身涵养,有选择的阅读一些有知识涵养的新闻,比如科技新闻。而不是追求精神上的享受为目的,要提高自身的审美情操,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媒体报道的娱乐新闻迷失方向!

五、结语

综上所言,新闻节目娱乐化为人们提供各类信息。也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电视媒体再制作新闻节目的同时也应该有选择的制作,尽量消除对受众的不利影响的节目,为中国电视媒体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但在新闻节目由硬新闻向软新闻转变的过程中,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辨别是非的能力,注意娱乐化所造成的不利影响。电视媒体再制作新闻节目的同时也应该有选择的制作,尽量制作一些对受众有益的电视节目,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电视媒体应树立起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剔除庸俗、低俗的内容,制作内容丰富而且有深度的电视节目。引导受众接受积极健康的文化教育,使受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建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来感染受众,倡导正确的电视娱乐观,提升受众审美品位。与此同时,电视传媒应该在一定的限度内娱乐化,发挥娱乐大众的功能,向受众传达积极向上的娱乐信息,满足受众对娱乐心理的满足,避免“泛娱乐化”的蔓延。

广播电视编导故事编写范文5

1转变观念,势在必行

社会需求是大学培养人才的目标归宿,人才有人才的结构,大学培养人才也要有适当的定位,办学理念不转变,办学模式不转变,就会与社会需求脱离的越来越远。对于相当一部分地方高校来说,开办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理念模式,确需认真反思,进行转变。

确立自己应有的地位

准确把握广播电视传播领域职业分类实际情况

广播电视编导虽然作为一个大学教育的专业,但在就业时又可以分为相当多的实际职务,这与其他许多专业是不同的。文科专业如中文、历史等本科生从业时一般不会要求专业内的特长,理工科的物理化学专业也大体如此。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实际就业时又可以划分为许多实际业务部门,如策划、发行、导演、编剧、摄像、主持人(现场)、撰稿、剪辑、制作、包装、播音、字幕、剧务、技术、外联等等,即使每人身兼两职,也需要十来个职务。在教学中,高校大都是把教学计划的所有课程开设一遍,考核合格,发毕业证,就完成了教学任务。有的高校在推介自己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毕业生时声称,“本校毕业生能在广播电视传播系统、文化部门、机关企业宣传部门从事广播电视编导、策划、制作、播音、主持以及摄影、摄像、音响、撰稿、编剧、广告、社教等方面的工作”,“大”而“全”是最突出的特征,什么都会就意味着略知皮毛,没有特长。任何一所高校都不可能把学生培养成如此全才,地方高校更要立足于自己的优势资源,针对社会需求的实际职位培养学生的特长。比如原为理工科院校的,可以重点在制作和数字化视音频技术、传输技术等方面首先获得突破,师范和综合院校可以在撰稿、主持、评论方面体现特长,然后根据师资、设备积累情况进行拓展。

准确把握社会对有关人才的需求

从从业量来统计,目前我国广播电视传播领域已经基本实现了市场化运作。市场化运作,就是用人单位要按照供求关系、按照成本核算的原理来聘用人才。作为一个劳动力来说,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大学毕业生首先要能胜任某种工作,要能为所在工作机构带来利益,也即是说要“来而能战、战而能胜”,然后才能扎根、成长,做出更大的事业。大学生“天之骄子”的桂冠正在急剧褪色,这也是高校普遍的认识,但在人才培养的理念、模式上,转变的速度远远跟不上认识的速度。当前,大学生“精神贵族”的幽灵总是驱而不散,实际上很多大学生就业困难或从事与专业无关的业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性强,既要求毕业生具有较高的理论视野,也要求具体的业务操作能力,当前高校可能更倾向于前者,而社会显然更倾向于后者。何去何从一目了然,高校没有选择的余地。

难以突破的教学模式

随着国家教育政策的调整和全社会对高等教育观念的转念,当前大部分地方高校都认识到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与市场接轨,招生量稳中有降,正在从“扩大招生到提高质量”进行转变。但这个转变更多地停留在认识上而没有落实在行动上。有关教学改革、加强实践教学、加强教育实习等文件不断下发,但课程设计没有改,教师考核机制没有改,学生学习成绩考查办法没有改,实习基地徒有虚名,教育实习走过场,教学设备不足等情况还相当普遍,足以说明落实实践教学的难度,远远比认识它更加困难。这种情况显然与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有关,但站在人才培养的高度上,任何理由都不能成立,高等教育体制的转变,也需要社会的推动。

2脚踏实地,努力实现模式创新

创新一个教学模式,其实并没有什么难度,困难的是能够摆脱现有束缚,认真去实践它。

当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的基本状况

推荐阅读:

申请购买设备的请示范文(实用9篇)

公益性岗位续聘申请书范文(合集35篇)

国家助学金申请书2000字范文(精选7篇)

健康家庭申报范文简短(精选8篇)

妇科会诊意见书写范文(12篇)

个人劳动仲裁答辩书的范文(实用5篇)

标签: 故事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