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荐(7篇)

实用范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12-27 17:04:06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有关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荐一

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级上册p3《小数乘整数》例2

1、正确进行小数乘整数的竖式计算。

2、通过转化、对比的方法理解小数乘整数竖式计算的算理。

3、培养转化的思想方法和探究新知的本领。

正确进行小数乘整数的竖式计算。

理解小数乘整数竖式计算的算理。

多媒体课件等。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经常到超市买东西吗?会算价钱吗?今天也有两个小朋友到超市买了一些东西,我们来替他们算一算所买物品需要多少钱,行吗?

多媒体出示:

1、口答 :

(1)一个风筝3.5元,小红买两个这样的风筝,一共需要多少钱?

(2)橡皮每块0.8元,小刚买3块这样的橡皮需要多少钱?

学生思考后,指名学生说说答案。

师:这两道题和我们以往的题目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

师:小数乘法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板书:小数乘整数

二、新授

探究一:推导小数乘整数的计算原理。

1、7.2×3=?

师:你是怎么想的?(小组讨论)

待学生思考后,指名回答。

师引导学生复述:先将7.2扩大10倍得到72,72×3=216,再将216缩小10倍(缩1小到它的)得到21.6 10

2、师: 0.72×3=?又该怎样转换呢?

指名回答。出示答案。比较两道题的异同。

小结:计算小数乘整数时,先将小数转化成整数,再计算。

3、0.072×3=?

探究二:小数乘整数的竖式计算。

如果用竖式计算,该怎样列式呢?

1、尝试练习

竖式计算:7.2×3=?

(学生可能的答案:

2、学生尝试竖式计算:0.72×5=?

教师巡视,学生独立完成,反馈时教师给出完整板书。重点:让学生结合板书讲清算理,)

(整体板书:7 2 5 1 × ) 3.6 3 6 0 0.7 2 5 × 扩大到它的100倍 (集体纠错,教师板演。) 7. 2 2 1. 6

师:关于小数乘整数的竖式计算,你还有什么疑问?你认为哪个地方最容易出错?

不计算你能判断出积是几位小数吗?你是怎么判断的?(随机出示几道题让学生判断如:1.2×12,0.023×34, 76×2.04 )

归纳:小数乘整数的竖式计算。先把小数扩大到它的n倍,使它成为整数,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把积缩小n倍,点上小数点。小数末尾有“0”可以去掉。

三、学生分层练习

四、小结:

小数乘整数的竖式计算。先把小数扩大到它的n倍,使它成为整数,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把积缩小到它的1/n,点上小数点。积的末尾有“0”可以去掉。

有关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荐二

一、说教材。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内容。新教材是分成两步来深化学生对小数的认识。第一步就是今天所上的内容,第二步则是在四年级下册比较系统地学习小数,沟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联系,将小数的认识提升到理性的层面上来。因此本节课内容的安排是建立在学生上学期所学的分数的知识以及学生丰富的生活经验基础之上,让学生去初步地感知小数。

二、说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2、使学生认识到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情感。

三、说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围绕着这样的教学目标,我进行了教学方案的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我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

1、为什么要产生小数?在初步认识小数的这节课里,是否有必要让学生体会到小数产生的意义?

思索了之后,我觉得可以让学生初步地体会到这点。虽然在四年级下册中,教材上将明确地提出:“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但因为这节课是学生第一次认识小数,小数留给学生头脑中的印象也将是最深刻的,因此,我安排借助长度单位,并采用直观手段将1米长的纸条平均分成10份来理解其中的一份用什么来表示,促进学生更容易地理解接受,同时也为小数是十进制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作下铺垫。

2、把握学生学习起点,珍视学生原有经验。

学习起点,可分为逻辑起点与现实起点。从逻辑起点上来说,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小数,但从现实起点来说,大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小数已有了一定的认识,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感性认识。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我充分考虑了学生的现实起点,体现在:一是让学生自己来认读、写小数,在尝试的过程中,再给予指导。二是,对于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含义,让学生借助生活经验,在说的过程中,自己总结出小数点左边的数表示几元,右边第一位表示几角,右边第二位表示几分等。

3、联系生活,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

作为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参上明确指出应注意把握三点,其中的一点就是本单元不要求离开现实背景和具体的量,抽象地讨论小数。

的`确,小数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从儿童的年龄特点来看,联系生活实际来认识小数,学生将更易于接受。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素材都来源于生活实际,从走进超市,感受商品价格上小数的具体含义到借助一米长的纸条来理解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含义,都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这一理念。同时,由于一位小数、两位小数这一知识点比较抽象,为此,借助长度单位,并采用直观手段将1米长的纸条平均分成10份来理解其中的一份用什么来表示,促进学生更容易地接受。

当然,在设计这节课的过程中,也碰到了很多的困惑:如在这堂课上,是否有必要向学生讲明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怎样才能使学生联系长度单位更轻松、更扎实地去理解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含义?还有待思考。

有关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荐三

1、使学生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切实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

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

多媒体课件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文具超市吗?你们在文具超市买东西时遇到什么数学问题没有?老师在文具里遇到了一个数学问题,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解决吗?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

文具盒:元彩色笔:元钢笔:10元订书机:元转笔刀:元一个文具盒比一盒彩色笔贵多少钱?师:能列出算式吗?一起说。

生:xxx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关于计算的知识——小数加减法。

(1)试一试:请你试着算一算。(列出竖式)

(2)想一想:列竖式时应注意什么?

(3)说一说:把你的想法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2、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1)如何列竖式计算指名学生板演。

师:咦,你们以前做过许许多多的加减法吧,无一例外的都是将末位对齐,怎么这次你没有把末位的两个数字对齐呢?是怎样对齐的呢?

生:小数点对齐。师生交流算理。

(2)你能提一个小数加法或小数减法的问题,并解决吗?试试看。师巡视后,提取不同情况的问题与学生交流。例如:钢笔比彩色笔贵多少钱?10-师:我们又遇到了新的情况,整数减小数怎么办?学生自主计算后,和同桌交流。学生说想法。

师追问:10没有小数点怎么对齐的?计算这道题我们还要注意什么?

生:退位。

(3)师提取出计算结果末尾有“0”的指明要简化。

(4)学生互查。

(5)师小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练习1:计算下面各题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 = += +3=

练习2: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懂得了什么?

有关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荐四

1.通过回顾,进一步理解小数加、减计算的算理,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2.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熟练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结合现实情境,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一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能正确熟练的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一)口算热身

学生完成练习八的第7题

学生直接把结果写在书本上。

学生完成后,指名交流得数,

同桌互批, 全对的打一颗星。

(二)自主练习,巩固算法

学生独立完成, 练习八第8题

0.45+2.85= 17.6+3.9=

6.1-5.78= 143.9=

集体校对,分别订正。

说说计算时的注意点。

提醒: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时一定把小数点对齐后加减。

(三)分层练习

练习单

1.练习八第9题。

学生独立练习

说说如何思考的过程。

如何求王晓芳比李明跳的低的高度,数量关系式怎样?

2.练习八第10题。

(1)读取题中表格中的信息。

(2)完成书中的三个问题。

提醒:正确找到他的最高体温和最低体温,开始时的体温和一天结束时的体温。

3.练习八第11题。

(1)独立解答前两个问题。

(2)同桌互相再提一些问题进行解答。

点拨:妈妈付出40元,求找回多少元,可以用付出的钱减去物品的价钱。

提醒学生提出问题时不要随意增加条件,符合用加减法计算的意思。

4.练习八第12题。

学生独立练习

全班交流,说说如何思考的。

点拨:要求这一天一共耕地多少公顷,要知道上午耕地数和下午耕地数,根据书本上的两个条件可以求出下午的耕地数。

5.创编题

① 修一条公路,已经修好了136米,比剩下的少86.4米,这条公路全长多少米?

点拨:先求出剩下的米数,再求出公路的全长。

②一桶油连桶重10.5千克,用了一半后,连桶还重6千克,原来的油和桶各重多少千克?

点拨:先求出半桶油的重量,然后乘2求出一桶油的重量,最后求出桶的重量.关注学生不同的方法。

6.智力迷宫(练习八中思考题)

(1)学生自己独立审题,小组交流想法。

(2)请学生自己解答,再次说说想法。

教师提示:引导学生先写出5.1一( )=2.76,利用已有经验算出减数,然后再用5.1加上算出的这个数。

(四)课堂作业

《补充习题》第38页的第1、3、5题。

《补充习题》第39页6、7.

提高题:

小马虎在计算3.42加一个一位小数时,由于错误地把数的末尾对齐,结果得到了4.25。正确的结果应当是多少?

(五)家庭作业

《课课练》44页。

有关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荐五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根据这一理念,结合本节教材内容,我从学生已有的经验水平出发,充分利用学生自主搜集的数学资料和信息,为学生创设一个“数学就在我身边”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

(一)学情分析

百分数对于学生来说,在日常生活中多少已有过接触,比如:出勤率、投篮命中率、酒精浓度、含糖量等等。所以对于百分数学生在生活中已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如何激活学生的相关经验,适时地进行数学化,让学生完成百分数意义的建构,是本课教学的关键。同时学生在学习本节课内容之前,已经对分数的意义有了一定的理解,在教学中及时引导学生理解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会较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二)、教材分析:

百分数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小数、分数以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一内容是学习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互化和用百分数知识解决问题的基础,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在本课内容中,教材十分重视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设计了“议一议”“说一说”、“练一练”等活动。在充分研读教材后,我对教材进行了再创造,结合实际设计了通过交流学生在生活中收集到的百分数引入,让学生在生活实例中感知并能正确地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真正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新课标的要求是“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结合本节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知识现状和年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初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2.使学生经历百分数意义的探索过程,体会百分数与分数、比的联系和区别,体验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会用百分数分析,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使学生在用百分数描述和解释生活现象的过程,体会百分数的现实意义,体验数学的价值,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教学难点:

体会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一)教法:

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通过认真分析教材,贯彻新课标的精神,并结合小学六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创设有数学思想的情境,体现数学价值。本节课的引入选择学生最为熟悉的生活小常识——篮球队选拔队员,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引出百分数的意义。在交流同学们收集生活的百分数时,充分感知生活与数学的密切相关。

2、拓展学习空间,体现教育的广泛性

课前要求学生查找生活中有关“百分数”的资料,引发学习兴趣,扩大数学素材的信息量。课中设计生活中的百分数,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将生活中鲜活的题材使数学小课堂延伸到社会的大课堂,将学生的学习范围延伸到他们力所能及的社会生活中,教育与生活与数学学习融为一体。

3、重视数学知识身后的现实意义,发展学生的积极情感

出示有关百分数的信息,让学生关注数学应用,关注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结合实例培养学生情感。课尾设计的“送上一句话(成功=1%的灵感+99%的汗水),与学生共勉的情境,以产生课堂总结的韵味,增强学生学习信心。

(二)学法:

现代教育要交给学生方法,交给他们终身受用的知识。因此在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新课标理念下,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1、注重数学学习的情感化

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我尊重并引导学生大胆表达自已内心的想法,营造了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质疑,乐于交流合作。在学习活动中尝到成功的喜悦,建立自信心。

2、注重数学学习的活动化

生活的中心是活动,课堂教学的本质应该是活动的,要让学生“活”起来,必需先让学生“动”起来。小组活动是学生喜欢的学习活动形式之一。把数学教学与活动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激发学习动机。

3、注重数学学习的自主化

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有效的学习方式,主动进行学习,学生学得积极,教师教得轻松活泼。这样实实在在地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使其参与新知的认知过程。

有关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荐六

(1)教材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88-89页的内容。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熟练地掌握了亿以内的四则运算、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课内容包括认识一位小数和它的读、写法。认识一位小数是小数的初步认识中最基础的知识,它的学习,不仅为学生准确清晰地理解小数的含义,也为今后系统地学习小数的知识打下初步基础。同时,小数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较广泛,利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来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二)学情分析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对小数并不是全然不知,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有所接触,但由于小数是十进分数的特殊表现形式,其意义具有一定程度的抽象性,学生要深刻理解小数的意义,还有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一现状,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找出生活与数学知识的契合点,利用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重视直观、引导、注重启发,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三)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景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读、写简单的小数。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各种具体的生活情境的创设,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数的发展,感受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激发他们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

(1)理解小数的意义。

(2)使学生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突破点:结合日常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小数,认识小数,并结合日常生活中的长度单位和元、角、分,掌握小数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的方法。

教法:按照《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学习数学的实际,选择了创设情境法、谈话启发法、发现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

学法:在学法方面,新课标倡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因此让学生用观察法、小组讨论法、迁移类推法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教师方面:多媒体课件、几种常见的实物图片

学生方面:

1、测量自己身高,并以几米几厘米的形式记录下来。

2、搜集生活中的小数。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多媒体课件出示逛超市购物的情景,出示各类商品的价格。让学生把这些数分成两类。通过让学生看一看,再分一分的形式,引出生活中的小数,揭示出本节课的课题:《初步认识小数》。让学生发现和挖掘身边的数学,体现学习数学的现实意义,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2、联系经验,学习读写

从刚才的情景得出的数中,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两组数,比一比它们之间有什么不一样,表示商品的价格的小数有什么特点?学生先分组讨论,然后再汇报。后教师小结这样的数叫小数,中间都有一个小圆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前面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后面是小数部分。

接着指名学生读,学生之间相互补充、纠正。然后同桌互相读,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读,并多让几个学生起来读一读。引导学生发现整数部分的数和小数部分的数在读法上不同,整数部分跟我们平时读的一样,是几就读几是几十就是几十。小数部分与整数部分读法不同,只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是几就读几。学习写小数,师示范写,学生学着写。让学生注意小数点的位置和写法。

3、理解生活中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1)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意义。由于学生平时逛超市的购物经验,所以孩子们对小数尤其是表示价格的小数并不陌生。所以通过课件展示商品价格,放手让学生试着填写价格表,再说说自己收集的商品价格表示多少,最后引导学生知道小数点左边的数表示“元”,右边第一位表示“角”,右边第二位表示“分”。让学生产生对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意义的感受。以“元”为单位的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也是放手通过“做一做”形式让学生自己去感知。

(2)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意义。由于1分米、1厘米用分数表示是几分之几米是在第五册已经学过的知识,不是本课的重点,把分数写成小数是一种规定,不需要孩子们去探究。因此本环节在教学用“米”作单位的一位小数时采取接受性的学习方式,而在教学用“米”作单位的两位小数时采取探究性的学习方式,通过一步一步引导,让学生明白小数点左边表示“米”,右边第一位表示“分米”,右边第二位表示“厘米”。学生就会很快明白小数在长度单位中的实际含义,以及初步感知小数与分数的联系。

4、实践应用,巩固提高

为了使课内的练习起到促进掌握知识,锻炼能力的双重效果,我在组织练习的时候注意了以下两点:一是练习的形式多样,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是练习的难度逐步加深,不断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1)找找身边的小数。让学生体会到小数无处不在,激发了学生学习小数的兴趣。

(2)出示小数卡片,让学生读出上面的小数。进一步巩固并加深学生对小数的读写的认识。

(3)你能用米作单位的小数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身高吗?猜老师的身高,既是巩固小数读法与意义,同时也培养学生的数感,形式活泼,吸引学生。

5、总结评价,促进发展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如果满分为10分,你给自己打多少分?用我们今天学的小数给自己打一个合适的分数。

用小数的形式评价自己的学习行为,既关注了学生情感的需求,让学生体会到学会知识的快乐,又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求知欲。

本课在教学中,充分的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探究,自主地建构起小数与分数的联系,让学生经历比较、举例、验证、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认识了小数,明白了小数的含义。通过读、想、议、说等活动,使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中参与了学习过程,为学生营造了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对于难点知识,教师积极有效地引导学生去完成,真正起到了“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作用,不仅把学习的时间、空间、展示机会留给了学生,而且教学内容得到了多次的反馈强化,拓展了知识的宽度,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强了教学效果。

有关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荐七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是在学生三年级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装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今后学习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明确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小数与分数的联系,小数的计数单位,从而对小数的概念有更清楚的认识。

教学难点是:抽象小数的意义。

1、使学生了解小数的产生;

2.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3.掌握小数的计算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米尺、课件.

1.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2.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为达到上述目标,我在这节课的主设计中采取了以下方法。

一、采用“一引、二扶、三放”三层次教学,促使学生眼、脑、手同时作用,获得丰富表象,引发学生理解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意义。 第一层次是让学生通过观察米尺图,在教师启迪下,学生积极思维,根据严密的逻辑性,探索出规律。第二层次先出示米尺让学生感知,然后提问,不直接回答,留 给学生思考余地。再通过填空的形式把思考过程反馈出来。第三层次的教学是通过教师点拨和学生观察、讨论、语言叙述,将规律灵活运用的过程,达到进一步清晰 表象的目的。

二、运用分数的有关知识作迁移,类推出小数的意义,揭示其本质特征。如再次引导学生观察米尺,结合板书讨论问题:把1米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1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然后结合板书讨论出小数的计数单位,以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三、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利 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文字、图片、声音、音乐、动画等直观形象地展现给学生,以调动学生的视听觉等多种感观,使学生的内心体验推向高潮,使他们产生一种学习的冲动,求知的欲望。如一开始让学生听课件中的读一读。小数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是有体验的。这样设计就可以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初步的认识,消除抽象的数学与学生的距离感。

1、猜一猜,量一量,这两条带子有多少长,不能得到整“米”数时,须用其它数来表示,教学小数的产生。

3、结合课件教学一位小数、二位小数、三位小数……,教学小数的义意。

4、完成填一填,教学小数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进率是10。

5、完成连线题,

6、学生阅读课本内容,提出问题。

7、学生进行全课小结。

8、练习“思维训练”。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推荐阅读:

关于班主任新生欢迎词汇总(五篇)

精选医院意识形态工作的实施方案(精)

有关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工作社康和感想

推荐高中历史自主学习实用(8篇)

描写内部控制情况汇报及感悟(四篇)

如何写信用卡培训心得范本(七篇)

标签: 小数 意义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