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心得体会(八篇)

实用范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12-28 17:01:01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20_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心得体会一

20xx年省委作出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以来,我市积极贯彻落实,着力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治理数字化”,取得了积极成效,有力推动xx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强化要素供给,构建发展新体制。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市长为组长的xx市数字经济发展、政府数字化转型工作领导小组,各区县(市)和市级相关部门建立相应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统筹谋划数字经济发展。二是完善政策体系。先后出台《数字xx建设规划(20_-20_年)》、《关于抢抓机遇加快重点领域新兴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及5g、软件、工业互联网、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构建比较完善的数字经济政策体系。市县两级财政三年统筹上百亿资金支持智能制造,加大以数字经济为重点的产业项目扶持。三是着力平台建设。大力实施“栽树工程”,成功引进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浙大机器人研究院等xx家共建研发机构和高能级创新平台。高层次人才集聚创新高,引进全职院士xx名,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创业人才xx名,省领导型创新创业团队xx个。

(二)突出关键领域,积蓄发展新动能。一是突重点。数字赋能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xx家,居全国城市首位。集成电路和光学电子建成一批数字化产业集群,20_年,全市集成电路和光学电子产业实现产值分别同比增长xx%和xx%。二是补短板。积极创建特色型中国软件名城,大力发展服务于智能制造的管理控制类软件、嵌入式软件、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软件,提高软件与产业融合发展水平。三是抓龙头。全面深化与华为的战略合作,xxxx产业园正式开园,着力打造基于xx计算的千亿级5g产业集群,xx为总部的“xx”服务器实现首发首用。与阿里巴巴签署全面合作框架协议,聚焦提升制造产业、港航物流、内外贸易、商业零售、城市治理的数字化水平,滚动实施一批具体项目。

(三)加快融合应用,推动产业新变革。一是工业数字化成效凸显。深入实施智能制造行动计划,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占全部技改项目的xx%以上,全市骨干企业装备数控率超过xx%,数字化设备联网率超过xx%,20_年,全市智能制造指数居全国城市第五位。数字化制造业新产品产值率高于规上工业新产品产值率xx.x个百分点。二是服务业数字化快速发展。电子商务形成多点支撑、多极集聚的产业发展格局,建成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x个,国家级电子商务众创空间x个。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位居全国前列,网络零售额和居民网络消费额快速增长,分别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xx%和xx%,年均增幅都在xx%以上。三是农业数字化稳步推进。以建设省级数字乡村试点示范市为契机,积极探索数字平台、技术应用、发展模式,推动数字技术与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全面融合。全市建成xxxx个农村电商服务站,吸纳农村就业人员x万人。

(四)打造数据平台,拓展政务新优势。一是政府数字化加快推进。在中国社科院发布《20_年中国数字政府建设指数报告》中,我市政府数字化转型工作在xx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四位。“一证通办”省和市定事项窗口端、电脑端、移动端实现xxx%。二是数据共享逐步提升。建成公共数据交换平台和数据开放平台,提高数据交换覆盖面,实现全省范围内批量数据传输交换,落实部门数据共享责任清单,数据共享取得新的进展,共享体系初步形成。三是数字化治理不断拓展。持续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互联网+监管”,深化“无证明办事城市”建设,拓展数字化治理场景应用,进一步提升城市治理、民生服务和政府决策能力。

各级政府在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中主动作为,效果逐步显现。但从调研情况看,我市数字经济发展存在着不少短板和不足,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一)数字经济体实力不强。从总量看,20_年,我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为xxx亿元,与xx的xxxx亿元差距明显。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xx%,低于全省x.x个百分点,低于xxxx个百分点。从占比看,我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全省比重为xx.x%,远低于xxxx%的占比。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x.x%,低于全省x.x个百分点,落后xxxx.x个百分点,列全省第五位。从户均看,特别是数字经济服务业,我市企业户均资产规模、户均收入、户均利润分别仅为xx的xx.x%、xx.x%、xx.x%,企业实力明显偏弱。从效益看,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增速落后全省x.x个百分点,居全省第x位;利润总额增速落后全省x.x个百分点,居全省第x位;亩均税收落后全省xx.x个百分点,处于全省第七位。从区域看,工业数字化改造主要集中于余姚、北仑,两地营业收入占全市比重为xx.x%,数字服务业主要集中在高新和鄞州,两地营业收入占全市比重为xx.x%,区域间数字化改造不平衡,区域内产业集聚度不够高。

(二)数字产业化培育滞后。一是优势企业严重缺少。xx数字服务业已经形成以软件开发、互联网信息服务为主导的产业格局,xx依然以传统的基础电信、广告服务和数字应用为主,缺少新兴领军行业。xx前三强的软件开发、互联网信息服务和信息系统集成,单个行业都超过xx数字服务业全部营业收入,数字服务业总营业收入不足xx的x%。二是软件开发短板突出。20_年,我市实现软件产业业务收入为xx的x/x、xx的x/x、xx的x/x,xx的x/x,xx和xx的x/x,居副省级城市第xx位。服务智能制造的工业软件、嵌入式软件、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等软件开发运营服务企业处于起步培育和产品推广应用阶段,尚未形成较强的集群效应。三是电子商务创新不足。网络零售总额虽位列全省第三,但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居全省第x。作为制造业强市,产品电商占营业收入比例仅为x.x%,居全省第x位。市场主体传统营销模式有待提升,特别对推进电商直播、网红经济等新模式新业态的工作力度需要加强。

(三)产业数字化力度不足。一是带动作用弱。xx制造业体量大于xx,但数字制造业却弱于xx。20_年,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相当于xx的xx.x%,计算机、电子和通信制造业增加值仅为xx的xx.x%。数字化对制造业整体拉动作用不够显著,与xx作为全国先进制造业示范城市的地位不相匹配。二是转型意愿弱。面广量大的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内生动力不足,对新一代数字技术应用认知不够,智能化改造意愿不强。调研中不少企业反映,数字技术投入大、风险高、不确定性因素多,企业投不起、不敢投、不愿投现象较为普遍。三是技术支撑弱。数字化转型重要载体的工业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发展不充分,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技术服务供给能力不足,难以发挥标准化、低成本、广覆盖的支撑优势。据问卷和实地调查,多数企业反映,能够紧扣制造业流程开发应用,深耕于制造业数字化改造,满足企业一体化升级、个性化服务的平台和服务商偏少。

(四)数字化技术创新乏力。一是人才制约极为突出。数字经济归根到底是人才经济。在当前人才竞争呈现白热化状态下,领军型复合型人才引进难,应用型操作型技工缺口大。高层次人才“招引留用”环境不如其他同类城市。以软件业为例,从业人员占全省xx.x%,远低于xxxx.x%的占比。据问卷和实地调查,多数企业认为目前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缺乏数字化改造整体规划型人才和系统运营维护的应用型人才。二是研发投入力度不足。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科研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x.x%,低于全省x.x%的平均水平;新产品产值率xx%,低于全省xx%的平均水平;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明专利数仅为xx的xx.x%。企业创新动力不足,原创性、基础性技术成果少。三是核心技术攻克艰难。近年来引进多家数字经济研究院,在人工智能、物联网、工业互联网领域有一定突破,但在甬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重大研发平台等科技创新“重器”少,后续支撑力和原动力不够。领军研发机构和制造企业高端装备、核心原材料和关键元器件主要依赖进口,无法实现自主可控,存在较大的“卡脖子”风险。

(五)治理数字化亟待提升。一是政策数字化未能有效发挥。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各级政府出台了各类扶持政策,逐步形成政策治理数字化,但针对性、适应性、有效性、稳定性还不够强,特别是迭代式开发和“数字工地”等有些服务平台缺少相应支持政策,个别地方还没有形成系统有效的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工作体系、政策体系和评价体系。二是数据价值化未能充分体现。尚未建立全市统一的大数据平台,企业上云积极性不高,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知识产权安全存在较大风险,数据汇集、比对、分析、利用难以真正实现,数据资源价值化任重道远。三是政务数字化未能全面整合。由于缺乏系统性顶层设计,智慧城市、城市大脑、政府数字化等工作职能分散在若干部门,导致管理职能交叉和重叠。政务服务和治理系统数字化存在碎片性重复性建设,“条块分割、烟囱林立、信息孤岛”等现象仍然存在,在线化、智能化、实时化社会服务有待进一步加强。

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事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切实加强和改进工作,有效解决当前遇到的瓶颈制约和突出问题,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治理数字化、数据价值化”,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聚焦顶层设计,增强发展合力。一要明确发展方向。认真分析研究我市数字经济的优势和短板,充分利用我市制造业基础好、民营经济发达、经济外向度高等特点,谋定发展战略,因地制宜确定数字经济发展的奋斗目标、重点领域和实现路径,提出和打响“消费互联网看xx、工业互联网看xx”的特质品牌。二要强化统筹推进。围绕政府有为、市场有效、企业有利,发挥政府创造市场、服务市场的作用,开展前瞻性研究和系统性政策设计,从产业布局、融合重点、招商引资、设施建设、技术突破等方面统筹考虑、综合谋划,通过差异定位、细分领域、错位发展,有重点、有步骤引进和培育数字经济总部型、领军型和成长型企业,构建xx特色的数字经济企业梯队。三要提升数字素养。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性,拓宽发展数字经济视野和思维,激发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提高数字经济发展服务能力。要着力提升企业家数字素养,积极组织企业家开展集中培训、典型示范、现场观摩、交流学习,增强数字化转型内生动力,更好发挥企业在数字经济发展中的主体作用。

(二)聚焦数字赋能,加快转型升级。一要全面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围绕发展“xxx”万千亿级产业集群,梳理疫情期间制造业发展“堵点”,推动制造业物资生产调度、产业链协同、自动化操作等系列数字化解决方案。发挥龙头企业融合示范作用,搭建行业性数字化平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标杆项目,助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实现企业间的协同倍增效应。发展壮大特色软件产业,围绕产品研发设计、畅通生产循环等关键环节,充分发挥xx软件园作用,积极培育一批软件服务企业,为促进产业升级提供新动能。二要着力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梳理数字经济产业链供应链,做好强链补链工作,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重构,把优势产业提升为产业链优势。支持重大产业项目集聚,鼓励企业按照产业链环节与资源价值区段相匹配原则合理迁移、布局。引导各行业挖掘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做大做强单项冠军,推动数字经济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提升,培育形成若干标志性数字经济产业集群。三要培育提升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加快电子商务发展,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农村电商、传统产业垂直电商,积极实施数字生活新服务,鼓励传统服务业向在线教育、远程医疗、智慧康养、智慧家政、数字文旅等新兴领域拓展转型。推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服务业领域集成应用,打造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在线新经济业态。

(三)聚焦创新引领,攻坚核心技术。一要加快创新平台建设。要多措并举着力引进国家级研发平台“重器”和有影响力的数字经济创新平台,大力支持企业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创新服务综合体,加快产学研共建力度,为数字经济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检验检测、质量认证、人才培养等提供平台支撑。二要加紧各类人才集聚。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健全完善人才引进和培育机制,搭建完善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人才政策体系,坚持引进高层次、领军型人才与培育本土高素质、实干型人才并重,及时解决各层面育才招才引才留才方面遇到的具体问题,营造一流人才创业生态环境。三要加强核心技术攻关。针对美国等一些国家技术打压和控制,组织开展全市“卡脖子”项目梳理和评估,建立对企业重要装备、基础原材料、关键零部件影响的预警和应急机制,积极发挥政府各类投资引导基金作用,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瓶颈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增强“硬核”实力,抢占数字经济竞争制高点。

(四)聚焦综合集成,提升治理水平。一要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以xg为代表的信息基础设施、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强化规划引领,建立跨行业多规合一体制机制,推动数字基础设施科学布局、共建共享。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或产业基金投入,引领和发挥民间资本进入数字基建领域的撬动作用。二要激活各类数据资源。推动构建数据要素有效流通、高效利用的新机制,进一步破解消除数字鸿沟、信息孤岛,加快数据归集、推动数据共享、拓宽场景应用、强化数据安全,有效激活数据资源要素,实现数据价值化。三要提升治理数字化水平。打破惯性思维,创新监管模式,健全治理机制,坚持包容审慎,为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要构建政企数字供应链,以数据流引领带动物资流、技术流、人才流、资金流,有力支撑城市应急、治理和服务,促进形成政企多方参与、高效联动、信息共享的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20_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心得体会二

数字经济是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当前,世界经济加速向以网络信息技术产业为重要内容的经济活动转变,数字经济发展突飞猛进,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成为经济增长新动能。我国经济也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坚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正确认识当前河北经济发展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就要全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为引领,加快推进信息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积极培育形成新动能,实现数字经济推动我省经济转型创新发展。

长期以来,我省经济依赖钢铁、煤炭、电力、建材等传统优势主导产业的规模扩张,产能增加,实现了总量的快速增长。

近年来,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出现新变化,资源和能源需求减少,产能过剩,竞争加剧,资源型产业的扩张发展路子难以为继。由于我省重工业比重大、产业和产品结构相对单一、产业链短和附加值低,加上调结构、转方式和动能转换相对滞后,致使经济发展遇到多年少见的问题和困难。因此,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经济转型发展是实现我省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数字经济异军突起,其核心要素的信息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流等冲破供需障碍,促进资源要素优化配置,从而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强劲势头相对传统产业需求不振、危机四伏的低迷现状,显得异常强劲。20_年我国提出,实施“互联网+”行动和“中国制造2025”,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和政策支持数字经济发展。

许多省市顺势而为,积极推动,取得良好效果。广东省以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核心的数字经济基础部分规模多年位居全国第一,20_年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3.6万亿元,同比增长12.8%;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业务收入9318亿元,同比增长14.2%。浙江省把数字经济作为“一号工程”,大力发展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产业和一批重量级未来产业,20_年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三新”经济增加值实现1.25万亿元,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37.1%。重庆市制定“大数据行动计划”,使大数据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数据枢纽及产业基地。

信息时代和数字经济将改变世界面貌,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我们必须审时度势、顺势而为,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努力实现全省经济转型发展。

新一轮工业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推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持续创新,推动实体经济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进而带动经济发展新体系的形成。

在全球信息化进入全面渗透、跨界融合、加速创新、引领发展的大背景下,发展数字经济是转方式、调结构、换动能的重要抓手,也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创新驱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应有之义。

河北省应全力抓牢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建设雄安新区的历史性机遇,聚焦信息技术和数字经济,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和科技力量的支撑作用,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全省经济创新发展。

一是着力以数字经济推进产业转型。加快推动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融合创新,不断培育和壮大新兴产业,为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提供新动能。要将制造业作为发展数字经济的主战场,大力促进数字技术与整个制造业本身、制造业产业链和智能制造点对点的三次融合,支撑制造业向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全面升级,加快构建以智能制造为重点的新型制造体系。要将发展现代农业与数字经济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建立农业决策系统、农业数据资源系统,不断完善数字农业平台的服务功能。要将数字经济融入现代服务业,以数字技术助力电子商务、金融、教育、远程医疗、智能交通等新业态,促进生产性服务业更好发展,积极推进服务业转型升级。

二是发挥好政府引导和企业主体作用。政府部门要作信息技术应用和数字经济发展的引领者,将发展信息技术和数字经济纳入各类相关规划,每年谋划、发布和实施一批引领性、应用性、支撑性的数字经济发展重点项目。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携手京津,加快培育大数据产业集群、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搭建平台培育大数据技术创新联盟、产业联盟等,建设“京津冀大数据走廊”。要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率先推进政府公共服务和办公系统的信息化。企业作为发展数字经济的主体,要紧密结合各自的实际,瞄准国内外同行业的先进水平,充分运用转换企业模式和商业模式提升企业发展的技术层次和质量效益。

三是充分发挥科技力量的支撑作用。要以行业数字化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为重点,依托京津及我省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人才优势,打造一批本地技术研发创新平台。同时,积极引进国内外著名信息技术企业和科技力量,借力发展和共同发展。强化发展数字经济的人才支撑,加大数字经济人才的培育力度,借力全国智力资源,把数字经济高层次人才纳入全省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库,鼓励科研单位与企业联合探索多元化的产教培养模式。

四是积极破解数字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适应数字经济快速创新发展要求,针对数字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要从体制机制入手,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进一步破解部门分割、力量分散、资源不能共享等问题,加快建立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配套建立政策制定落实机制,加快建立完善数字经济开放合作体制机制,推动数字经济创新创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全面深化改革,努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20_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心得体会三

数字经济是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态,是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为进一步推动我市壮大数字经济主体,提升产业发展能级,7-9月,由市政协副主席林月和牵头,组织部分政协委员组成专题调研组,通过走访座谈、实地调查、民意恳谈等形式,对我市数字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数字经济分为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又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主要包括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信息机电制造业、专用电子设备制造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互联网及其相关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文化数字内容及其服务业等7大类23个中类,前三个归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后四个归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服务业。产业数字化,具体分为融合型数字经济、效率型数字经济、新生型数字经济和福利型数字经济等四类。融合型数字经济的代表业态有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

(一)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近年来,我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总量规模不断壮大。20_年,我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152亿元,占gdp比重12.6%,占比比上年提高了0.3个百分点。其中,规上数字经济制造业企业335家,占规上工业企业数的27.7%;实现工业增加值77.13亿元,占规上工业的比重为26.0%,占比高于浙江省平均水平11.6个百分点;单位数和增加值总量分别占温州市的60.0%和51.0%。

(二)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行业集中明显

根据《浙江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统计分类目录》,我市数字经济制造业企业主要集中在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电线、电缆、光缆及电工器材制造,通用仪器仪表制造,电子器件制造等5个中类行业,属于乐清传统的主导行业,行业集中明显。截至20_年12月全市共有335家规上数字经济制造业企业,其中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业118家,占35.2%;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业87家,占26.0%;电线、电缆、光缆及电工器材制造业52家,占15.5%;通用仪器仪表制造业31家,占9.3%;电子器件制造业23家,占6.9%。

(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研发产出较好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创新投入与成效好于规上工业。20_年上半年,全市规上数字经济制造业研发费用5.5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3.8%,占比高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实现新产品产值69.67亿元,新产品产值率为46.6%,高于规上工业6.8个百分点。产品的更新带来效益的增加,上半年实现营业利润9.05亿元,同比增长10.2%,增幅高出规上工业平均水平4.7个百分点。

(四)制造业数字化进程不断提速

通过“技改新八条”、传统技改和两化融合项目合并备案等举措,加大对智能化技改的扶持力度。同时,立足我市产业基础和县域经济特点,着力培育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启动了乐清市数字化车间(工厂)试点示范项目申报工作,目前已有35家企业提交申报材料并已完成系统初步审查。

(一)核心产业层次不高,能级不强

1.主要产品供给体系仍处于中低端。我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集中在低压电器、电线电缆、电子元器件等基础配套类行业,产品结构多处于中低端,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较低。以低压电器为例,大体上分为四代,施耐德、西门子、abb三大国际巨头已开发出具有网络化、可通信等功能的第四代产品,我市企业却仍以生产二代产品为主,具有智能化功能的第三代产品占比较低,第四代产品更少。正泰、德力西虽然在规模上可以与施耐德、西门子、abb三大品牌相当,但产品仍主要在中低端市场,利润率低于中高端市场。在智能电网产业方面,我市近年来在信号和数据采集、传输、控制、嵌入式技术开发、软件开发等技术的应用积累不够,从事电力电子技术领域的企业较少,与国内同样从中压设备崛起后进入配电自动化设备领域的上海思源电气、石家庄科林电气、江苏大烨智能、南京大全等企业对比,还有不少差距。

2.新兴制造业集聚不足外迁严重。20_年上半年,全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7.2亿元,仅占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608.3亿元的2.8 %,集成电路、物联网传感器、智能硬件等行业发展缓慢。同时,数字新兴产业的外迁现象也非常突出。如上市公司金卡智能早将经营主体搬迁到杭州,万控、曼德瑞等优质企业搬迁到了温州瓯江口产业集聚区。还有一些企业虽在我市有生产基地,也因各种原因依托外地工厂生产智能化产品,如浙江力夫自控技术公司在乐清生产传统的压力开关等产品,而在杭州设立的关联企业则生产更为高端的电子传感器类产品。

3.配套产业链本地化标准化不够。我市智能重合闸、变频器、伺服驱动器等智能电器产品的关键零部件、软件绝大部分来源于外地或者进口,存在严重“卡脖子”现象,整机厂商利润微薄。20_年,我市在产业链供应链断链断供风险点的排摸中,梳理出了40家企业共140条可能存在断链断供的风险点,主要涉及国外进口的高端单片机芯片、晶振、电源芯片、铝电解电容、存储器、光耦和新材料。如正泰仪器仪表生产智能电能表、燃气表所需的晶振、贴片电容需要从日本、美国等地进口。一些非电气行业类如半导体、传感器、柔性线路板等企业缺乏配套企业支撑,所有环节、元器件都是由本公司生产或外地供应商提供,生产成本较高。此外,我市电器配套企业没有技术标准以及产品数据库,生产的零部件标准化程度不高,同一家企业同一个型号产品都会出现尺寸不一情况,容易导致自动化设备卡机,达不到智能制造精度要求。

4.核心产业服务业发展滞后。我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基本以传统的电影院和快递服务为主。20_年全市规上数字经济服务业企业仅13家,实现营业收入3.25亿元,营业收入仅占温州的1.8%,同比增长2.3%,低于温州5.1个百分点。20_年上半年虽增加到14家,实现营业收入3.98亿元,但是营业收入最大的还是一家总部回归企业,目前仅开票,还未对本地数字经济服务业产生带动效应。在建的云谷大数据中心、京东云区域中心等项目投入运营后,虽然可以带动数字经济服务业发展,但是全市至今没有一家真正具有工业软件研发能力、系统解决方案供给能力的本土企业,无法有效支撑我市企业数字化转型。

(二)基础支撑条件缺乏,创新要素供给不足

1.技术创新的关键驱动要素不足,创新基础不牢。我市企业“人才难引、引进难留”现象仍然突出,科技人才总体数量较少,特别是智能电器、智能电网等企业所需的从事综合自动化系统、配电主站软件、芯片、载波模块、线路板等方面的研发人才尤其紧缺,成为制约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瓶颈。作为千亿级电气产业集群,近年来,我市虽以“科创飞地”等形式积极融入长三角,但是仍然处于创新的“困难高地”,承接“溢出效应”并不强,至今还没有建立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全市企业研发机构层级低,省级认定机构仅占17%,一半以上为乐清市级认定机构。

2.区域创新氛围不浓,创新生态有待改善。我市企业专利以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为主,发明专利占专利总数的比率低。截至20_年末,全市累计发明专利4341件,仅占专利总数的7.1%。同时,我市区域内的技术研发共享资源机制不完善,技术专利在区域产业链内传导不够流畅,集群效应发挥不明显。我市企业技术创新被本地企业模仿快,很多企业因此也不得不将新产品的研发放在外地,额外的增加了企业成本。当遭遇专利侵权时,又碰到维权时间长、维权费用高、执行不到位等问题,大大挫伤企业投入研发创新的积极性。还有企业认为,我市知识产权侵权司法赔偿额度低于温州中院,导致其选择在温州起诉。

3.科创平台带动效应不强,运行机制不畅。我市虽已建立各类高能级创新平台、产业创新综合服务体、科技飞地,但在助推我市传统电气等产业转型升级上,作用发挥还不到位。以智能装备科技加速器为例,虽已建成配套功能设施,但其功能发挥与实际需求还存在差距,难以与各高校形成联动,缺乏与大平台机构职能相匹配的沟通协调机制,还未成就真正的“独角兽”企业。而反观宁波的慈溪市,中科院慈溪医工所是其率先引进的综合科创平台,该所与企业共同研发医疗器械,使一批像“广慈医疗”一样的生命健康企业扎根慈溪,在数年之间就获得了快速成长。生命健康产业已成为慈溪经济新亮点,20_年实现产值101.6亿元,成为继三大传统行业后,又一个产值迈入“百亿俱乐部”的行业。

4.扶“小”帮“微”力度不够,扶持政策知晓度不高。一些企业反映,我市在扶幼、扶小、扶微助推科创企业成长方面力度不够,如我市20_年对257家规上高新技术企业给予研发后补助4600多万元,但是该项补助资金的申请对象必须是规上高新技术企业,中小科创企业享受不到该政策。还有企业反映,我市对参与企业技术改造的,按照共同研发设备销售价15%给予技术改造企业补助,但是该优惠政策在我市工业企业中知晓度并不高,导致我市从事“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生产的中小企业的营业额中本地市场所占比例反而不高。

(三)工业互联网落地困难,三大掣肘突出

1.企业数字化改造积极性不高。我市大量设备尤其是中小企业设备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水平较低,需要通过加装传感器、通信模块、控制部件等实现设备联网和数据联接,导致改造难度大、成本高。在信息化软件方面,因我市中小企业较多,大部分软件和信息服务公司的产品价格对企业而言普遍较高。在收益不明确的情况下,先投入巨大资金承担改造费用,是许多企业想要改造却迟迟不改的重要原因。如,20_年我市一家电器公司投资300万对车间和仓库现场进行了数字化改造,但也仅仅只完成了全厂生产区域20%的改造任务,由于短期投资回报率相当不理想,而后续投资还需要支付信息化规划设计费用、咨询费、项目实施费、后期系统维护费等大量费用,导致企业犹豫不决。还有企业反映,我市按第一批数字化车间(工厂)提升试点项目整体投入的6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 50 万元,而各个企业自动化设备和信息化软件应用等实际投入差异很大,建议应按企业实际投资额实行更加科学的梯次补助政策,并合理设定各梯次补助封顶金额,提升企业积极性。

2.公共服务平台和信息基础设施支撑不足。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实体经济全要素连接枢纽、资源配置中心和智能制造大脑,但是我市工业互联网平台起步较晚,目前有乐清智能装备云、电气行业云两个区域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前者刚正式上线,目前仅2家试点企业,后者仅9家试点企业应用,平台商业成熟度低,难以更好服务本地的企业。此外,我市信息基础设施同先进地区相比仍然滞后,如工业互联网等数字技术研发应用需要完善的5g网络支持,但是我市存在站址难以获取、高速光纤铺设遇到管道瓶颈等问题,极大影响5g网络建设进程。

3.企业数字技术应用深度不够。目前,我市一些企业只完成企业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但是企业内部的erp系统只是达成工业互联网目标中的小小一环,还有pdm(产品数据管理)、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mes(制造执行)、wms(仓库仓储管理)等众多企业信息化集成软件配套,才能保障企业工业互联网的顺利运营和开展业务。如德力西集团曾陆续投入4000万元来完成企业信息化项目的改造,在20_年实现erp的上线运营,直到20_年和20_年才陆续安排公司内部的plm、mes、wms等众多企业信息化集成软件配套的辅导上线。同时,已完成工业互联网建设的企业反映,仍存在信息系统之间、机器设备之间、信息系统与机器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严重不足等问题,或者只能实现部分装配车间的制程过程与mes、wms、erp的信息化集成互联,仍处于局部推广阶段,未能真正意义上达到智能工厂水平。

(一)专注产品创新和产业升级,领军国产替代

1.建立产品研发鼓励目录。建议我市设立智能电器产业年度重点产品研发鼓励目录,制订激励政策,鼓励企业开展第三代、第四代低压电器和智能电网设备研发,推动企业产品升级换代,抢占中高端市场,加快实现国产替代。如对已经研发和推广新产品的企业,要在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等方面给予一定政策倾斜;对取得关键技术突破给予奖励;对通过指定检测机构的试验产品给予一定补贴;对年度重点新产品获得国网、南网首次挂网或中标突破的企业给予奖励。同时,以发展新型电子元器件、精密接插件为重点,推动传统电子产业提档升级。

2.精准布局新兴制造业。借鉴温州瓯江口产业集聚区设立阿里云机器人产业园区的做法,在乐清经济开发区、乐清湾港区、柳白新区开辟专门的新兴产业工业园区,打造产业生态系统化、功能服务精准化、基础设施网络化和运营发展智能化的智慧园区。专门建立新兴制造业重点项目库,对投资额在5000万元以上工业投资项目实施监测,针对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新产品产值率、劳动生产率等重点指标,建立以功能区为主体、职能部门为业务指导的联动服务工作机制,精准助力数字经济发展。

3.补强智能电器产业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有针对性的引进一批智能电器供应链空缺环节的配套企业,鼓励龙头企业、终端产品生产企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建设专业园区,加强龙头企业对配套产品质量把控,带动整个电器产业向智能化、数字化方面提升。

4.大力培育“离岸”信息服务企业。针对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知识密集、人才密集的特点,参照“科技飞地”做法,培育“离岸”信息服务企业,实行双线、离岸的模式,问题收集在本地,技术研发在外地,更快更好地服务我市本土制造业数字化智造。同时培养本地几家信息服务企业,着重于数字化改造后日常维护能力建设,为本地制造业企业提供更为优惠、便捷和高效的服务。

(二)营造区域差异化竞争优势,培育创新土壤

1.强化创新财政政策供给。建立统一的市级财政科技投入信息管理平台,解决科技资金投入分散、重复交叉等突出问题。对数字经济基础研究项目、应用研究项目采取事前引导、无偿资助方式支持;对成果转化项目采取无偿资助、贷款贴息方式支持。对于主要生产基地在我市的企业,在域外设立的关联研发机构发生的研发费用,享受我市政策红利。

2.营造知识产权创新生态。积极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争取支持,成立中国乐清(电器)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开辟集快速确权、快速授权、快速维权为一体的直通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绿色通道”,并向研发机构提供专利申请指导。建立完善我市包括商标、专利等在内的知识产权保护奖励制度,合理裁定知识产权侵权司法赔偿额度,保护市场主体的诉讼权益。

3.建立实体化市场化科创平台。借鉴宁波慈溪等地经验,招引科研创新能力强的高校、科研院所,制定出台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更强、力度更大的政策,有效推动科创大平台实体化运作。同时,参照国有企业的运行模式,推动市场化运作和企业化管理融合,理顺我市智能装备科技加速器等一些科创平台的管理运行机制。

(三)提速加档工业互联网发展,重塑产业新动能

1.建立中小企业工业互联网专属扶持政策。用足用好现有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探索建立中小企业工业互联网应用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中小企业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改造项目,引导中小企业“借网”加快转型。经信等部门牵头打通数字化转型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与中小企业之间的沟通和供需渠道,以“团购”形式降低单个企业软硬件采购成本。

2.破解工业互联网建设的平台掣肘。借鉴嘉兴经验,以开放的市场,吸引国内优秀云服务商加大在乐清的产品、服务供给,培育一批电器、电子元件、工具行业云平台,将软件、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等共享到平台,供有需求中小企业使用,解决目前云产品不丰富、实用性不强等问题,为中小企业提供低门槛、便利化的专业服务。对于经省认定,且吸纳、服务本地企业必须达到一定数量的云平台,给予相应奖励。同时,加大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探索打通“最多跑一次”的通信设施建设审批流程,在5g建设中优先利用公共资源空间等,帮助通信运营商加快5g网络nb-iot窄带物联网、ipv6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3.借势推动中小企业兼并重组。以实施工业互联网为契机,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原则,出台企业因兼并重组产生的纳税、过户费用等方面优惠政策,鼓励电器、电子行业内创新能力强、效率高、管理水平先进的优势企业开展兼并重组,解决一些中小企业在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中面临的资金、人才窘境,提速我市工业互联网发展步伐,形成以工业互联网为重要载体的先进制造业发展格局。

20_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心得体会四

数字经济是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态,是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为进一步推动我市壮大数字经济主体,提升产业发展能级,7-9月,由市政协副主席林月和牵头,组织部分政协委员组成专题调研组,通过走访座谈、实地调查、民意恳谈等形式,对我市数字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数字经济分为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又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主要包括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信息机电制造业、专用电子设备制造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互联网及其相关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文化数字内容及其服务业等7大类23个中类,前三个归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后四个归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服务业。产业数字化,具体分为融合型数字经济、效率型数字经济、新生型数字经济和福利型数字经济等四类。融合型数字经济的代表业态有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

(一)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近年来,我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总量规模不断壮大。20_年,我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152亿元,占gdp比重12.6%,占比比上年提高了0.3个百分点。其中,规上数字经济制造业企业335家,占规上工业企业数的27.7%;实现工业增加值77.13亿元,占规上工业的比重为26.0%,占比高于浙江省平均水平11.6个百分点;单位数和增加值总量分别占温州市的60.0%和51.0%。

(二)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行业集中明显

根据《浙江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统计分类目录》,我市数字经济制造业企业主要集中在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电线、电缆、光缆及电工器材制造,通用仪器仪表制造,电子器件制造等5个中类行业,属于乐清传统的主导行业,行业集中明显。截至20_年12月全市共有335家规上数字经济制造业企业,其中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业118家,占35.2%;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业87家,占26.0%;电线、电缆、光缆及电工器材制造业52家,占15.5%;通用仪器仪表制造业31家,占9.3%;电子器件制造业23家,占6.9%。

(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研发产出较好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创新投入与成效好于规上工业。20_年上半年,全市规上数字经济制造业研发费用5.5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3.8%,占比高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实现新产品产值69.67亿元,新产品产值率为46.6%,高于规上工业6.8个百分点。产品的更新带来效益的增加,上半年实现营业利润9.05亿元,同比增长10.2%,增幅高出规上工业平均水平4.7个百分点。

(四)制造业数字化进程不断提速

通过“技改新八条”、传统技改和两化融合项目合并备案等举措,加大对智能化技改的扶持力度。同时,立足我市产业基础和县域经济特点,着力培育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启动了乐清市数字化车间(工厂)试点示范项目申报工作,目前已有35家企业提交申报材料并已完成系统初步审查。

(一)核心产业层次不高,能级不强

1.主要产品供给体系仍处于中低端。我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集中在低压电器、电线电缆、电子元器件等基础配套类行业,产品结构多处于中低端,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较低。以低压电器为例,大体上分为四代,施耐德、西门子、abb三大国际巨头已开发出具有网络化、可通信等功能的第四代产品,我市企业却仍以生产二代产品为主,具有智能化功能的第三代产品占比较低,第四代产品更少。正泰、德力西虽然在规模上可以与施耐德、西门子、abb三大品牌相当,但产品仍主要在中低端市场,利润率低于中高端市场。在智能电网产业方面,我市近年来在信号和数据采集、传输、控制、嵌入式技术开发、软件开发等技术的应用积累不够,从事电力电子技术领域的企业较少,与国内同样从中压设备崛起后进入配电自动化设备领域的上海思源电气、石家庄科林电气、江苏大烨智能、南京大全等企业对比,还有不少差距。

2.新兴制造业集聚不足外迁严重。20_年上半年,全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7.2亿元,仅占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608.3亿元的2.8 %,集成电路、物联网传感器、智能硬件等行业发展缓慢。同时,数字新兴产业的外迁现象也非常突出。如上市公司金卡智能早将经营主体搬迁到杭州,万控、曼德瑞等优质企业搬迁到了温州瓯江口产业集聚区。还有一些企业虽在我市有生产基地,也因各种原因依托外地工厂生产智能化产品,如浙江力夫自控技术公司在乐清生产传统的压力开关等产品,而在杭州设立的关联企业则生产更为高端的电子传感器类产品。

3.配套产业链本地化标准化不够。我市智能重合闸、变频器、伺服驱动器等智能电器产品的关键零部件、软件绝大部分来源于外地或者进口,存在严重“卡脖子”现象,整机厂商利润微薄。20_年,我市在产业链供应链断链断供风险点的排摸中,梳理出了40家企业共140条可能存在断链断供的风险点,主要涉及国外进口的高端单片机芯片、晶振、电源芯片、铝电解电容、存储器、光耦和新材料。如正泰仪器仪表生产智能电能表、燃气表所需的晶振、贴片电容需要从日本、美国等地进口。一些非电气行业类如半导体、传感器、柔性线路板等企业缺乏配套企业支撑,所有环节、元器件都是由本公司生产或外地供应商提供,生产成本较高。此外,我市电器配套企业没有技术标准以及产品数据库,生产的零部件标准化程度不高,同一家企业同一个型号产品都会出现尺寸不一情况,容易导致自动化设备卡机,达不到智能制造精度要求。

4.核心产业服务业发展滞后。我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基本以传统的电影院和快递服务为主。20_年全市规上数字经济服务业企业仅13家,实现营业收入3.25亿元,营业收入仅占温州的1.8%,同比增长2.3%,低于温州5.1个百分点。20_年上半年虽增加到14家,实现营业收入3.98亿元,但是营业收入最大的还是一家总部回归企业,目前仅开票,还未对本地数字经济服务业产生带动效应。在建的云谷大数据中心、京东云区域中心等项目投入运营后,虽然可以带动数字经济服务业发展,但是全市至今没有一家真正具有工业软件研发能力、系统解决方案供给能力的本土企业,无法有效支撑我市企业数字化转型。

(二)基础支撑条件缺乏,创新要素供给不足

1.技术创新的关键驱动要素不足,创新基础不牢。我市企业“人才难引、引进难留”现象仍然突出,科技人才总体数量较少,特别是智能电器、智能电网等企业所需的从事综合自动化系统、配电主站软件、芯片、载波模块、线路板等方面的研发人才尤其紧缺,成为制约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瓶颈。作为千亿级电气产业集群,近年来,我市虽以“科创飞地”等形式积极融入长三角,但是仍然处于创新的“困难高地”,承接“溢出效应”并不强,至今还没有建立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全市企业研发机构层级低,省级认定机构仅占17%,一半以上为乐清市级认定机构。

2.区域创新氛围不浓,创新生态有待改善。我市企业专利以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为主,发明专利占专利总数的比率低。截至20_年末,全市累计发明专利4341件,仅占专利总数的7.1%。同时,我市区域内的技术研发共享资源机制不完善,技术专利在区域产业链内传导不够流畅,集群效应发挥不明显。我市企业技术创新被本地企业模仿快,很多企业因此也不得不将新产品的研发放在外地,额外的增加了企业成本。当遭遇专利侵权时,又碰到维权时间长、维权费用高、执行不到位等问题,大大挫伤企业投入研发创新的积极性。还有企业认为,我市知识产权侵权司法赔偿额度低于温州中院,导致其选择在温州起诉。

3.科创平台带动效应不强,运行机制不畅。我市虽已建立各类高能级创新平台、产业创新综合服务体、科技飞地,但在助推我市传统电气等产业转型升级上,作用发挥还不到位。以智能装备科技加速器为例,虽已建成配套功能设施,但其功能发挥与实际需求还存在差距,难以与各高校形成联动,缺乏与大平台机构职能相匹配的沟通协调机制,还未成就真正的“独角兽”企业。而反观宁波的慈溪市,中科院慈溪医工所是其率先引进的综合科创平台,该所与企业共同研发医疗器械,使一批像“广慈医疗”一样的生命健康企业扎根慈溪,在数年之间就获得了快速成长。生命健康产业已成为慈溪经济新亮点,20_年实现产值101.6亿元,成为继三大传统行业后,又一个产值迈入“百亿俱乐部”的行业。

4.扶“小”帮“微”力度不够,扶持政策知晓度不高。一些企业反映,我市在扶幼、扶小、扶微助推科创企业成长方面力度不够,如我市20_年对257家规上高新技术企业给予研发后补助4600多万元,但是该项补助资金的申请对象必须是规上高新技术企业,中小科创企业享受不到该政策。还有企业反映,我市对参与企业技术改造的,按照共同研发设备销售价15%给予技术改造企业补助,但是该优惠政策在我市工业企业中知晓度并不高,导致我市从事“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生产的中小企业的营业额中本地市场所占比例反而不高。

(三)工业互联网落地困难,三大掣肘突出

1.企业数字化改造积极性不高。我市大量设备尤其是中小企业设备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水平较低,需要通过加装传感器、通信模块、控制部件等实现设备联网和数据联接,导致改造难度大、成本高。在信息化软件方面,因我市中小企业较多,大部分软件和信息服务公司的产品价格对企业而言普遍较高。在收益不明确的情况下,先投入巨大资金承担改造费用,是许多企业想要改造却迟迟不改的重要原因。如,20_年我市一家电器公司投资300万对车间和仓库现场进行了数字化改造,但也仅仅只完成了全厂生产区域20%的改造任务,由于短期投资回报率相当不理想,而后续投资还需要支付信息化规划设计费用、咨询费、项目实施费、后期系统维护费等大量费用,导致企业犹豫不决。还有企业反映,我市按第一批数字化车间(工厂)提升试点项目整体投入的6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 50 万元,而各个企业自动化设备和信息化软件应用等实际投入差异很大,建议应按企业实际投资额实行更加科学的梯次补助政策,并合理设定各梯次补助封顶金额,提升企业积极性。

2.公共服务平台和信息基础设施支撑不足。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实体经济全要素连接枢纽、资源配置中心和智能制造大脑,但是我市工业互联网平台起步较晚,目前有乐清智能装备云、电气行业云两个区域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前者刚正式上线,目前仅2家试点企业,后者仅9家试点企业应用,平台商业成熟度低,难以更好服务本地的企业。此外,我市信息基础设施同先进地区相比仍然滞后,如工业互联网等数字技术研发应用需要完善的5g网络支持,但是我市存在站址难以获取、高速光纤铺设遇到管道瓶颈等问题,极大影响5g网络建设进程。

3.企业数字技术应用深度不够。目前,我市一些企业只完成企业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但是企业内部的erp系统只是达成工业互联网目标中的小小一环,还有pdm(产品数据管理)、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mes(制造执行)、wms(仓库仓储管理)等众多企业信息化集成软件配套,才能保障企业工业互联网的顺利运营和开展业务。如德力西集团曾陆续投入4000万元来完成企业信息化项目的改造,在20_年实现erp的上线运营,直到20_年和20_年才陆续安排公司内部的plm、mes、wms等众多企业信息化集成软件配套的辅导上线。同时,已完成工业互联网建设的企业反映,仍存在信息系统之间、机器设备之间、信息系统与机器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严重不足等问题,或者只能实现部分装配车间的制程过程与mes、wms、erp的信息化集成互联,仍处于局部推广阶段,未能真正意义上达到智能工厂水平。

(一)专注产品创新和产业升级,领军国产替代

1.建立产品研发鼓励目录。建议我市设立智能电器产业年度重点产品研发鼓励目录,制订激励政策,鼓励企业开展第三代、第四代低压电器和智能电网设备研发,推动企业产品升级换代,抢占中高端市场,加快实现国产替代。如对已经研发和推广新产品的企业,要在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等方面给予一定政策倾斜;对取得关键技术突破给予奖励;对通过指定检测机构的试验产品给予一定补贴;对年度重点新产品获得国网、南网首次挂网或中标突破的企业给予奖励。同时,以发展新型电子元器件、精密接插件为重点,推动传统电子产业提档升级。

2.精准布局新兴制造业。借鉴温州瓯江口产业集聚区设立阿里云机器人产业园区的做法,在乐清经济开发区、乐清湾港区、柳白新区开辟专门的新兴产业工业园区,打造产业生态系统化、功能服务精准化、基础设施网络化和运营发展智能化的智慧园区。专门建立新兴制造业重点项目库,对投资额在5000万元以上工业投资项目实施监测,针对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新产品产值率、劳动生产率等重点指标,建立以功能区为主体、职能部门为业务指导的联动服务工作机制,精准助力数字经济发展。

3.补强智能电器产业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有针对性的引进一批智能电器供应链空缺环节的配套企业,鼓励龙头企业、终端产品生产企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建设专业园区,加强龙头企业对配套产品质量把控,带动整个电器产业向智能化、数字化方面提升。

4.大力培育“离岸”信息服务企业。针对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知识密集、人才密集的特点,参照“科技飞地”做法,培育“离岸”信息服务企业,实行双线、离岸的模式,问题收集在本地,技术研发在外地,更快更好地服务我市本土制造业数字化智造。同时培养本地几家信息服务企业,着重于数字化改造后日常维护能力建设,为本地制造业企业提供更为优惠、便捷和高效的服务。

(二)营造区域差异化竞争优势,培育创新土壤

1.强化创新财政政策供给。建立统一的市级财政科技投入信息管理平台,解决科技资金投入分散、重复交叉等突出问题。对数字经济基础研究项目、应用研究项目采取事前引导、无偿资助方式支持;对成果转化项目采取无偿资助、贷款贴息方式支持。对于主要生产基地在我市的企业,在域外设立的关联研发机构发生的研发费用,享受我市政策红利。

2.营造知识产权创新生态。积极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争取支持,成立中国乐清(电器)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开辟集快速确权、快速授权、快速维权为一体的直通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绿色通道”,并向研发机构提供专利申请指导。建立完善我市包括商标、专利等在内的知识产权保护奖励制度,合理裁定知识产权侵权司法赔偿额度,保护市场主体的诉讼权益。

3.建立实体化市场化科创平台。借鉴宁波慈溪等地经验,招引科研创新能力强的高校、科研院所,制定出台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更强、力度更大的政策,有效推动科创大平台实体化运作。同时,参照国有企业的运行模式,推动市场化运作和企业化管理融合,理顺我市智能装备科技加速器等一些科创平台的管理运行机制。

(三)提速加档工业互联网发展,重塑产业新动能

1.建立中小企业工业互联网专属扶持政策。用足用好现有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探索建立中小企业工业互联网应用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中小企业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改造项目,引导中小企业“借网”加快转型。经信等部门牵头打通数字化转型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与中小企业之间的沟通和供需渠道,以“团购”形式降低单个企业软硬件采购成本。

2.破解工业互联网建设的平台掣肘。借鉴嘉兴经验,以开放的市场,吸引国内优秀云服务商加大在乐清的产品、服务供给,培育一批电器、电子元件、工具行业云平台,将软件、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等共享到平台,供有需求中小企业使用,解决目前云产品不丰富、实用性不强等问题,为中小企业提供低门槛、便利化的专业服务。对于经省认定,且吸纳、服务本地企业必须达到一定数量的云平台,给予相应奖励。同时,加大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探索打通“最多跑一次”的通信设施建设审批流程,在5g建设中优先利用公共资源空间等,帮助通信运营商加快5g网络nb-iot窄带物联网、ipv6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3.借势推动中小企业兼并重组。以实施工业互联网为契机,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原则,出台企业因兼并重组产生的纳税、过户费用等方面优惠政策,鼓励电器、电子行业内创新能力强、效率高、管理水平先进的优势企业开展兼并重组,解决一些中小企业在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中面临的资金、人才窘境,提速我市工业互联网发展步伐,形成以工业互联网为重要载体的先进制造业发展格局。

20_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心得体会五

20_年至今,秀洲区两化融合发展指数和数字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得分始终保持全省第一梯队。区域数字化新旧动能转换方兴未艾,重点行业企业数控化率、机联网率分别由20_年的44.17%、31.68%提高至20_年的65.42%、48.59%,erp实现重点企业全覆盖。今年1-6月,秀洲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16.85亿元,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22.3%,超全市数字经济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5个百分点,数字经济制造业投资额同比增长28.7%,全市排名第三。疫情期间,通过搭建数字化防疫平台助力复工复产,汉朔、云切等一批企业运用云计算、大数据开展智能智造,产值逆势而上。截止目前,共获国家级、省级、市级数字经济类荣誉称号112项。

(一)强化组织领导实保障,构建要素支撑体系

一是顶层设计科学精准。先后制定出台《秀洲区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_-20_)》、《秀洲区建设高质量制造强区实施方案》、《秀洲区加快推进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建立区数字经济强区建设领导小组和专项工作组,并将数字经济列入党政目标责任考核和区“双百”专项行动重点指标,明确了目标,突出了重点,细化了举措,增强了保障,统筹推进区数字经济发展。

二是扶持政策提档扩面。我区数字经济领域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增大,出台《秀洲区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加快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加快推进桃园数字小镇发展的政策意见》、《关于推进秀洲区企业上云的政策奖励办法》等,并就两化融合类项目补助额度提升了10个百分点,增加了数字经济领域示范试点项目补助类别,进一步提升企业在“互联网+”“机器人”+“大数据+”领域的融合应用水平。

三是基地建设稳步推进。充分发挥省级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特色基地(智能家居)1600万元补助资金的杠杆作用,加快提升企业数字化转型水平。截止目前,已完成两个省补专项全部补助工作,补助资金总额为1487.2万元,补助项目达42个。积极推进数字经济示范试点创建,我区获评国家级、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总数均列全省第一,获评省级上云标杆企业总数位居全市第一。

(二)强化产业引领优平台,构建技术创新体系

一是突出招大引强。编制完成《秀洲区数字经济招商地图》,举办了秀洲投资环境(上海)推介会、全区重大项目签约仪式和秀洲经贸洽谈会等大型招商活动,抢抓世界互联网大会、进口博览会等国际性会议机遇开展驻会招商,结合我区产业特点,瞄准数字经济领域龙头大企业,先后引进世界500强日本丰田汽车零部件、全国智能家居龙头企业顾家家居、德沃康智能健康产业园、圆通嘉兴全球航空

推荐阅读:

2023年美化家园心得体会(汇总9篇)

2023初中英语新课标心得体会免费下载精选

推荐网络编辑工作心得体会通用

主题创业创新概论学习心得简短(3篇)

各社区交流学习心得体会(优质10篇)

描写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心得体会及感悟

标签: 心得体会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