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财政部门工作年度标题如何写(八篇)

实用范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12-28 17:35:50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关于财政部门工作年度标题如何写一

为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积极稳妥地促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由中宣部牵头,会同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税务总局等相关部门对原国办发[20xx]105号文件进行了修订,形成了新的《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规定》和《文化体制改革中支持文化企业发展的规定》,并以国办发[20xx]114号文件印发给各地方和各部门。与原文件相比,新文件在注重保持政策连续性的基础上,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更加突出了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认真学习、深入了解相关规定,对于贯彻落实文件要求,加快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取得新的实质性进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财政部门一定要认真学习,准确把握文件规定的内容和实质,不折不扣地抓好贯彻落实。根据培训班的安排,上午欧阳坚同志就文件出台的总体情况进行了说明,一会儿税务总局的同志将就税收优惠政策问题进行讲解。我主要讲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两个规定中相关财政政策予以解释和说明,帮助大家理解和把握好几个重点问题;二是对财政部门进一步支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谈几点体会和建议。

一、关于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支持文化企业发展两个规定中相关财政政策的解释和说明

与原国办发105号文件相比,就相关财政政策而言,现国办发114号文件的两个规定中分别对加强国有文化资产管理工作和完善文化企业投融资政策两个方面进行了重点修订和完善,增加了一些具体条款。为便于大家准确理解和把握,我将对这两个问题进行重点阐述和说明。其他基本为延续性政策,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一)关于加强国有文化资产管理

长期以来,我国国有文化资产管理相对薄弱,政府和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之间资产管理界限不清晰,国有文化企业产权主体模糊,缺乏权威的、法定的出资人机构。在文化体制改革试点阶段,如何切实加强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过程中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如何建立健全国有文化企业资产管理体制,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xx]14号)中明确提出“按照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要求,抓紧制定《国有文化资产管理办法》,加强对国有文化资产的监督管理。” 20xx年4月,中央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纪要提出“由财政部牵头,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国有文化资产管理办法”。经过广泛调研和充分协商,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20xx年,财政部、中宣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印发了《关于在文化体制改革中加强国有文化资产管理的通知》,明确了财政部门对国有文化资产的监管职责和党委宣传部门、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的相应职责,强调通过完善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以加强对国有文化资产的监管,实现管人、管事、管资产的结合。为加快中央出版单位的改革步伐,加强中央出版单位转制和改制中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今年,财政部会同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制定下发了《关于中央出版单位转制和改制中国有资产管理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中央出版单位转制和改制时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要求以及相关部门的职能。

在制定出台相关文件的基础上,修订《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规定》时,单独增加了“关于国有文化资产管理”的内容。要准确理解和把握这部分内容,我认为,主要应明确以下几点:

1.明确由财政部门履行国有文化资产监管职责。

国有文化资产按照经营属性可分为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一般来说,前者主要指文化企业所属的资产,后者指文化事业单位所属的资产。关于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问题,20xx年,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制定下发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第36号令),明确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行“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体制,由财政部门对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实施综合管理。文化事业单位资产应按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统一进行管理。关于国有文化企业资产管理问题,一直以来,尚未有针对性的政策法规。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职责是根据国务院授权,履行中央所属企业(不含金融类企业)国有资产的出资人职责,目前所监管企业为146户。金融类企业资产则由财政部门负责监管。与一般经营性企业不同,文化企业生产的文化产品和提供的文化服务具有商品和意识形态双重属性,从而决定了文化企业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国有文化企业资本结构变更、经营者业绩考核和任免等事项都不同于一般企业,有其特殊的要求。国有文化企业资产监管也应区别于一般企业,而采取特殊的监管办法。20xx年,在批复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和中国出版集团公司组建方案时,国务院授权财政部对两家公司经营性国有资产进行监管。《关于在文化体制改革中加强国有文化资产管理的通知》(财教[20xx]213号)文件明确规定,财政部门要切实履行对国有文化资产的监管职责。今年,财政部“三定方案”中进一步明确由相关司局“负责中央级国有文化企业资产和财务管理”。

2.要理顺财政部门与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党委宣传部门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关系。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和相关文件规定,财政部门、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党委宣传部门等要加强沟通和协调,共同做好国有文化资产管理工作。财政部门是国有文化资产的综合监督管理部门,应负责牵头制定国有文化资产管理办法,按规定办理相关资产变动、产权管理等审批事项。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应负责对本部门所属企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实施监督管理。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在党委宣传部门的指导下,按照部门职责对所属企事业单位的国有文化资产实施具体管理,此外,可根据法律规定,对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涉及的相关行政许可事项进行审批,如出版单位合并或分立等行政许可事项应报同级新闻出版主管部门审批等。党委宣传部门应负责做好宣传文化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文化体制改革的组织协调和宣传业务的指导工作以及重大国有文化资产变动事项(包括国有文化企业重组、股份制改造等)的审查把关。各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应负责对本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实施具体管理,确保国有文化资产的安全和保值增值。

3.切实加强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工作。

具体要抓好两个环节,一是转制过程中,一是转制后。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应认真做好资产清查、资产评估等基础工作,有关结果应按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规定,报同级财政部门批准或审核备案,涉及国有资产划转的,应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或改制方案中涉及国有资产事项,应报财政部门审核同意后方可批复。按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方向要求,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后应尽快实现政企分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原党政机关直属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后,应与其主管主办单位脱钩,资产财务关系在财政部门单列,由财政部门直接履行国有资产与财务监管职责;而原企事业单位所属的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后,其国有资产隶属关系可按国家规定保持不变,相应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也维持不变。举个例子,如教育部所属高等教育出版社转制为企业,就应该按照党政机关不得办企业的要求,与教育部脱钩,由财政部直接履行其资产和财务监管职能;而教育部直属高校的出版社转制为企业,其隶属关系可保持不变,由财政部按照事业单位所属企业资产和财务管理的规定,对其进行监管。国资委归口管理的中央企业所属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则应按照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办法,由国资委进行监督管理。据了解,在文化体制改革试点过程中,各地方对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也进行了一些探索,相关政策不尽一致。各地方应按照国家的统一规定,结合本地实际继续探索实践,逐步调整、完善和规范。

(二)关于完善文化企业投融资政策

由于文化企业特殊的文化及意识形态属性,资本的准入问题使得文化资本市场管理较之一般的资本市场管理更为复杂。投入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文化企业发展的“瓶颈”。针对我国文化企业发展面临的投资渠道不畅、文化企业融资困难和投资的盲目性等问题,迫切需要国家财政从资金和政策方面进行扶持,发挥示范性和导向性作用,推动建立文化企业投融资平台,从而带动社会资本投入,加快实现文化企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文化体制改革中支持文化企业发展的规定》中就此方面问题进行了修订和完善。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文化企业发展。

在我国,直到20 世纪90 年代,文化才被作为产业纳入经济发展轨道,文化产业这一概念才被普遍接受。长期以来,国家财政对文化的投入主要是支持事业发展,并没有专门的文化产业专项资金。20xx年,按照国务院要求,中央财政设立了“扶持动漫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当年安排2亿元,重点支持了动漫市场监管、优秀动漫原创产品创作生产和动漫公共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等关键环节。20xx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10亿元,除继续支持动漫产业发展外,还将重点支持新闻出版、电影等文化产业发展。另外,近年来,北京、上海、深圳等地也相继设立了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目前,各级财政部门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力度正在不断加大,需要强调的是,文化产业专项资金的分配和使用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弥补市场失灵的原则。我国文化产业正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在公共技术平台、公共信息平台以及人才建设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市场缺陷,特别是从市场投资的角度,文化产业的投资无论是用于形成固定资产的文化基本建设投资,还是用于形成流动资产的文化知识产权投资和用于培育文化战略后备资源的投资,其建设、创作、培养周期和成型期都比较长,而且风险比较大,因而常常存在市场失灵的情况。按照经济学理论,公共财政此时要介入产业的发展,以弥补市场失灵和市场缺陷,推动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因此,文化产业专项资金使用的第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弥补市场失灵,这将直接决定专项资金的功能、目标以及资助的对象与范围。反过来说,对于那些不存在市场失灵的领域,专项资金就不应该参与,否则会干扰或扭曲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二是发挥杠杆效应的原则。文化产业专项资金的数额毕竟是有限的,要想放大资金的效果就应该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利用财政资金的杠杆撬动社会资本进行文化产业投资,促进投资主体和渠道的多元化,构建完善的文化产业投资的资本市场和投融资体制。也就是说,文化产业专项资金的目标不应只是扶植具体的文化项目,而是要通过财政投入的示范和杠杆作用,培育规范的市场主体与市场环境,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文化产业领域,最终建立完善的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机制。

三是注重效率考核的原则。文化产业专项资金的设立与管理应该围绕财政管理与改革,坚持以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为导向,要加强管理和监督工作,特别是要实现监督方式从集中性、临时性的事后检查逐步向事前审核、事中监控与事后专项检查相结合转变。要建立覆盖申报立项、资金流向、管理活动、制度运作、资金使用、效益产出等环节的全过程、全方位的绩效责任制,使每一个环节都成为提高绩效的责任中心,并构建相应的的激励机制。同时,要针对文化产业的特殊性,设置合理的评价程序和评价指标,使文化产业专项资金的绩效考核纳入科学化与规范化的轨道。

2.创新财政投入方式,提高文化企业融资能力。

按照上述财政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所应坚持的基本原则,针对当前文化企业融资困难、投资主体缺乏的主要问题,财政部门应切实转变财政资金直接投资于文化企业的方式,积极探索通过贷款贴息、设立投资基金等,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企业,利用资本市场拓宽文化企业融资渠道。

一是研究制定文化企业贷款贴息、信用担保等办法,引导商业银行给予贷款支持。我国文化企业发展时间不长,还处于市场培育期,尚未形成相对成熟的运营模式和持续盈利能力,其风险很难评估。而且文化企业的主要资产形式是品牌和无形资产,这类资产的市场价值评估缺乏权威的标准和方法,难以得到银行认同,其他资产中可拿出作为贷款抵押的则屈指可数。为扶持文化产业发展,近年来,很多国家在拓宽文化企业融资渠道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以发展电影产业为例,法国财政部与文化部共同成立了电影与文化产业融资局,以提供贷款信用保证方式为文化企业贷款融资进行金融担保,并为中小文化企业提供一系列专业服务,帮助其从商业银行那里获得金融支持。借鉴世界其他国家扶持文化企业的经验和做法,针对我国文化企业的特点,各级财政部门应进一步加强研究,积极采取贷款贴息、信用担保等方式,鼓励商业银行加大信贷支持,鼓励发行企业债券,鼓励担保和再担保机构开发适应文化产业的贷款担保服务。另外,在支持文化出口方面,可采取保险费用补贴、绩效奖励等方式,鼓励我国文化企业“走出去”,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二是探索设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培育文化领域的战略投资者。设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是借鉴成熟资本市场“创业投资基金”的运作方式,通过向多数投资者发行基金份额设立基金公司,由专业机构管理基金资产,按照投资收益分成并从事实业投资的金融创新工具。由财政部门发起设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与大型金融机构合作,面向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大型企业等机构投资者定向募集,可以充分发挥财政预算资金的引导作用,发挥资本市场的优势,通过金融机构自身良好的融资平台,调动社会闲散资金,建立多渠道的社会投入机制,更好地扶持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作为文化领域的战略投资者,应主要对重点领域,如影视、出版、动漫等领域的文化企业进行投资,推动相关产业链条中最重要环节的价值增值,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和投资基金收益最大化。目前,财政部正在会同相关机构研究设立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地方财政部门也可以积极开展相关研究,支持和促进区域内文化产业发展。

二、关于财政部门进一步支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推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举措,对于加快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促进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协调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党的xx大报告中,站在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高度,向全党发出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号召,提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的政策,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为我们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指明了方向。今年4月份召开的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对文化体制改革作出全面部署,强调要加大力度、加快进度,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取得明显进展。这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各级财政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指示精神,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支持改革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创新支持方式,更好地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向纵深发展。

文化体制改革涉及方方面面,时间紧、任务重,必须善于抓住重点,在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从而带动各方面改革的不断深化。借此机会,我想就此方面谈点认识和体会,供大家参考。

1.要围绕培育合格文化市场主体,努力在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支持文化产业发展上取得新的进展。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业发展离不开健全的市场机制和体系,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是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的正确选择,体现了中央重塑文化市场主体的要求,符合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要积极创造条件,制定相关财税优惠政策,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逐步转制为企业,面向市场,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生力量。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和中央领导同志指示精神,当前重点要在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和人员安置等方面做出具体规定,支持做好人员分流安置和社会保障等工作。要借鉴经济体制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的经验和做法,通过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保障平稳过渡,“扶上马送一程”,帮助其培育成为新的文化市场主体。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同时,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或股份制改造,力争打造一批有实力、有活力的国有或国有控股的文化企业,使之成为文化市场上的主导力量。在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当前,要以扶持我国动漫产业发展为重点,通过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和完善相关财税优惠政策,支持一批战略意义大、有市场发展前景的文化资源项目产业化;要加强针对文化产业的高新技术研发,支持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提高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催生新的文化业态,培育新的文化产业生长点,推动我国文化产业不断升级,增强国际竞争力。同时,要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市场监管,努力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2.要围绕改善服务、增强活力,努力在支持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上取得新的进展。

国家兴办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群众艺术馆、美术馆等为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单位,属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要根据其发展目标、规模和标准,核定此类文化单位正常运转和实施项目的支出,并予以必要的经费保障,重点支持公益性文化设施的内容建设、功能建设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同时,按照“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方针,把加大投入力度与改进投入方式有机结合起来,以规模定岗位、定人员,以向公众提供服务的质量和数量确定财政补助数额,建立和完善奖励机制,逐步提高具有激励性质的经费投入比例,促进文化单位深化内部机制改革,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社会效益。

按照长春同志指示精神,今明两年财政将重点支持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并要以此为契机,实现“三个结合”:一是与文化体制改革中公益类文化事业单位改革要求相结合,进一步加大博物馆经费保障力度;二是与构建公共财政体制相结合,进一步完善财政投入方式,激励博物馆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三是与博物馆运行规律相结合,推进我国博物馆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博物馆是保护、展示历史文化遗产和人类环境物证的文化教育机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宣传其文明成就和发展水平的重要窗口。因此,我们建议将博物馆按照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播的重要程度科学界定和分级,将代表中华民族历史文明的重点博物馆确定为国家级博物馆,由中央政府承担更多的投入和管理责任。省级和省级以下博物馆也要按此原则,进行科学的分级,加强资源整合。市级和县级应重点发展特色博物馆,避免重复投资。为支持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中央财政设立了专项资金,重点补助地方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所需资金,支持各省市国家级博物馆提升服务能力,鼓励地方博物馆改善陈列布展和举办临时展览,对免费开放工作突出的省份给予奖励等。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加强调研和论证,研究制定图书馆、美术馆等其他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政策,支持提高我国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3.要围绕完善投入保障、创新运行机制和服务方式,努力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上取得新的进展。

随着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国家财政实力的不断增强,各级财政必须进一步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同时,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突出支持重点:一是向基本公共文化需求倾斜。在积极配合做好文化事业发展规划、清晰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区分基本公共文化需求与非基本公共文化需求的基础上,优先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二是向农村文化倾斜。继续切实将新增文化经费主要用于农村,不断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逐步建立农村公共文化投入机制。积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重点解决农村文化建设中最为迫切的问题,加快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三是向保障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转变职能倾斜。按照文化体制改革的精神,要理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与所属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强化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的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当前,重点是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围绕创新体制机制,把加大投入力度与改进投入方式结合起来,探索建立稳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财政保障机制,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公共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今年2月5日,在文化部《关于湖北等十省市文化建设调研报告》上批示:请文化部、财政部在调研的基础上,联合下发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保障机制问题(政策性文件)。为落实中央领导同志批示精神,做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财政保障机制相关政策研究制定工作,考虑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广泛,涉及文化、文物、广播影视、新闻出版、体育健身等多个领域,我们提出由财政部牵头,会同中宣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广电总局、体育总局和新闻出版总署组织建立联合工作制度,通过开展联合调研、召开座谈会和工作会议等方式,共同研究制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财政保障机制。

总体来看,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了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具备了向人民群众提供一定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能力。但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依托的仍然是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体制框架,在整体上已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在现有体制框架下,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转变、文化单位的运行机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设施、人才、管理现状均不大能够适应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难以很好地发挥作用,人民群众真正的公共文化需求得不到充分地重视和满足。因此,制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财政保障机制必须与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紧密结合,与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紧密结合,要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满足日益增长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为宗旨,以投入促改革、以保障促发展,逐步构建以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供给、设施网络、资金人才技术保障、组织支撑和运行评估为基本框架的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考虑,在研究制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财政保障机制的过程中,有三个问题需要重点把握和思考:一是要科学合理地界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内容,要立足于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因为中国是个大国,人口众多,无论是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还是文化发展,都呈现出不平衡性。作为政府,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首先要在文化的各种多元选择当中找出适应现阶段经济社会政治发展要求的、人民群众普遍需要的、而且又易于构建机制来保障的基本的文化服务。二是要详细了解公共文化需求,把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和目标任务。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最终受众是社会公众,必须体现他们的意愿。任何政府部门都不能替公众决定他们有什么“公共”文化需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布局以及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提供应与公共文化需求相吻合,应更加注重使用效益。三是要研究制定财政公共文化服务经费投入的范围、标准和方式。要明确中央和地方公共文化服务支出责任,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目前,我们正在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开展调研,力争在摸清情况的基础上,尽早制定出台相关文件。

当前,我国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各级财政部门要以贯彻落实国办发114号文件为契机,切实按照中央的要求,积极主动地研究和落实文化体制改革中的有关财税政策,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探索创新,大力支持和推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

关于财政部门工作年度标题如何写二

今年以来,我县强农惠农补贴工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明确工作任务、夯实工作职责、落实工作措施、健全工作机制、强化资金管理,较好完成上半年工作任务。20--年市人民政府为民办实事工作任务中,由财政部门牵头主要是强农惠农补贴工程中的实施惠农补贴和农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

一、20--年财政涉农惠农工程开展情况

(一)各项惠农补贴工作开展情况

今年截至到9月,我县财政涉农惠农政策惠及全县10个乡镇,142行政村,主要有:全县兑现涉农惠农补贴项目4个、补贴资金2994.28万元,其中:退耕还林工程(现金)补贴资金492.25万元,家电下乡补贴421.87万元,摩托车下乡补贴229.2万元,农资综合直补1850.96万元,4月初已全部通过一折通发放完毕。

(二)20--年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开展情况

今年以来截至到9月,批复实施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154项,建设资金1595.75万元,其中:村(巷)道硬化安排93条84公里,投入奖补资金1239万元,于20--年7月批复到乡镇,目前正在建设中;综合楼安排4栋:分别是黄茆尚文(扩建)、武宣草厂、东乡王道、通挽尚满,投入奖补资金86万元。村内公共厕所57座,投入奖补资金270.75万元。村内水渠20--年度资金目前尚未批复。

二、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武宣县财政局成立了为民办实事工作强农惠农补贴工程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实施方案,落实分解工作任务,各相关股室按职能分工,分别负责本股室财政涉农惠农政策落实工作,确保各项惠农政策按时、按规、有序开展。

(二)严格规范操作。

一是建立基础信息数据库,在搞好补贴信息化发放的基础上,我们建立了一个完整农村动态基础信息数据库,将全县农户的基本情况及相关数据全部输入计算机,并不断完善数据库项目,充实数据库内容,提高了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时效性。

二是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对照每一项政策要求,结合实际都出台了相应的工作方案,明确了具体的工作细则,该到现场检查到现场核实,该公开的公开,该审核的审核,严格按政策按程序、按步骤办事,层层把关。

三是严格了资金拨付程序,一般先由具体实施单位申报,报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审核,审批后,才可拨付,其中具体发放到农户的各种补贴资金,100%通过“一折通”发放到农户手中。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实行专户管理,有立项的村屯,群众筹资款项全部存入财政专户与县级划拨的专项资金由乡镇财政所统一管理,所有开支均需要村级向乡镇填报资金使用申请书,经乡镇主要领导签字后,才由财政所根据项目建设进度拨付资金。

(三)加强监督检查。为把各项惠农资金足额发放到位,杜绝挤、占、挪等现象发生,年初县财政局组织有关人员到有关单位进行专项检查、核实。特别是对一事一议专项资金,县委、县政府专门组成了督导组,每周对各项目实施进行了专项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了整改,更好的督促工作顺利开展;项目竣工后,由县审计局对项目资金的申报、立项、分配、使用、验收等环节进行严格审计,确保专项资金的高效安全。

三、存在问题

(一)存在多头管理,影响基层行政效率。目前,惠农补贴项目多,资金来源渠道多,管理的部门多,缺乏统一规范管理,增添了基层工作的难度和压力。如粮食直补和水稻良种补贴,基础数据基本是相同的,但两项工作则由县农业局和县财政局分别管理,要拆分成几套数据进行报表审核,影响工作效率。

(二)部门职责不清,影响工作整体合力。惠农补贴发放工作需要政府统一组织和领导,各相关部门分工负责、共同努力。如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涉及到项目多、需要财政、农业、水利、文体等部门共同负责。在实际工作中,我县出现脱钩现象,一些项目主管部门对项目建设不闻不问,仅由组织部、财政局、一事一议办、农发办负责项目管理,导致项目建设质量差等现象发生。

(三)补贴范围确定难度大,影响实际操作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如每年粮食实际种植面积的统计核实是靠村组干部和财政干部一起完成,粮食种植面积不可能逐户实地丈量,主要凭土地承包证的数据、估算和农民自己申报,有的甚至是村组干部坐在屋里按照年报数据“照搬”下来的,可能造成面积不准,加上村组干部素质不一样,对一些全户外出打工而丢荒的田地仍然计算种植面积,容易出现“人情面积”,易引发纠纷矛盾和不公平。

(四)项目整合力度不够,项目效益发挥较差。

一是由于强农惠农政策涉及部门多,部门的条条框框多,“越位”与“缺位”同时存在,影响项目建成的管护。

二是一些项目在前期申报时,未充分尊重群众意见,造成管护责任、管护措施不到位。

三是乡镇和部门在意识上“重建轻管”,加上村集体经济薄弱,对村内公共事务缺乏有效的支出保障,没能形成“建设——管理——使用——维护”的长效运行机制,项目效益没有得到很好发挥。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提高发放工作透明度。加强对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几项具体政策精神的宣传和部署,要利用宣传手册、宣传资料、横幅标语、墙报专栏、电视媒体等多种形式,对每一项惠农政策进行了原原本本宣传,使各项惠农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

(二)加强对支农资金统计、信息及各类业务材料的报送工作。及时全面了解财政支农资金使用动态,统计汇总分析情况,总结经验,发扬推广。

(三)进一步健全制度,强化资金管理。我们要以管好资金为己任,把资金管理作为实施项目的重点环节来抓,严格落实财务管理制度、跟踪问效制度、项目招投标和前期审查制度、项目竣工验收等工作制度,严格按照制度规范操作,确保专款专用、高效安全运行。

(四)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的汇报、沟通工作,争取更多的项目建设资金。尤其是跟踪落实700万元现代农业项目资金,同时加强前期工作确保20--年农业综合开发640万元项目顺利实施余下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的实施。加强与项目主管部门的配合,共同完成建设任务。

(五)实行项目整合,统筹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在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中,我们加强支农项目资金的整合,根据建设规划,将人畜饮水、新农村建设、扶贫整村推进等项目建设,尽可能与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建设配合起来,相互补充,拾遗补缺,统筹协调推进,集中投向积极性高、条件具备的自然村,各计其功,充分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

关于财政部门工作年度标题如何写三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在财税工作进入年终冲刺阶段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目的是针对当前全区财税收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分析形势,查找不足,动员各级 各部门统一思想,强化措施,立足超收,全面完成全年财税工作任务,确保实现财政收支平衡。下面,就当前全区财政收入工作,我讲三点意见。

一、正确把握财税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进一步增强加快收入进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今年以来,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x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年初确定的各项任务目标,克服困难,扎实工作,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在此基础上,财税工作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维护全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做出了积极贡献。一是财政收入进度较往年有所好转。截至11月底,全区地方级财政收入累计完成16266万元,占预算的88.9%,同比增长35.4%。进度和增幅情况都是近年来较好的。二是工资等重点支出得到了较好保障。各级将保工资放到财政工作的首要位置,千方百计筹措资金,确保工资发放,对重点建设、社员股金兑付等事关全局的重点支出也给予了有力保证。三是财税改革有了新的进展。“票款分离”改革全面实施,农村税费改革后的农税征管工作扎实有效,政府采购、会计委派制改革等也取得了新的进展。四是全社会的依法纳税意识有了新的提高。各级财税部门深入学习、宣传新的税收《征管法》,有效维护了财经纪律的严肃性,增强了全社会的依法纳税意识。应当讲,在今年大的经济环境并不宽松,财政收支矛盾比较尖锐的情况下,全区财税工作能够取得这样好的成绩是相当不容易的。特别是财政、税务、行政收费部门的同志们,在任务重、压力大的情况下,自我加压,勇挑重担,努力克服困难,狠抓收入计划落实,将任务分解量化,责任到人,努力均衡入库,以扎实细致的工作,为地方财政增收做出了突出贡献。对此,区委、区政府是满意的。实践充分证明,财税收入征管干部队伍是一支敢打硬仗、善打硬仗、能打胜仗的队伍。在此,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向全区广大财税征管战线的干部职工表示亲切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

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我区 收入完成预算进度依然滞后,与兄弟区市相比差距依然很大。对照差距,目前收入的关键在区级,攻坚在区级;区级的关键在地税、国土两个“大块头”上。要实现区委、区政府制定的目标,全区尚需组织收入2684万元,区级需要组织2277万元,其中:地税局和国土资源局尚需组织收入分别为1484万元和823万元。而12月份有效工作日只有20天左右,平均每天需组织收入134万元。时间相当紧迫,任务十分艰巨。如果不努力完成任务目标,就无法完成保工资、保稳定、保改革的任务,财政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财政平衡也无从谈起。如果不迎头赶上,我们与兄弟区市的差距会越拉越大,就会严重影响新一届区委区政府领导班子的整体形象。实现今年财政超收任务,当前关键是要克服畏难发愁,无所作为的情绪,解决“无税可收”的思想。一是从我区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来看,远远低于全国、全市平均水平,全国的比重为17.5%,全市的比重为9%,我区的比重为4.9%,差距明显。二是从目前正在进行的财税收入质量联合检查情况看,仅仅20天的检查已查补260多万元,偷逃漏税收的现象普遍存在,个别企业偷漏税数额大,问题严重。这些都说明收入还是有潜力可挖的,只要我们统一思想,下定决心,加大力度,确保全区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5%以上,是完全有可能的。保不了,就是认识问题、工作问题。因此,作为财税干部职工,每一位同志都要在征管上多动脑筋;多想办法,最大限度地堵塞财税漏洞。要针对税源变化的新情况和财税工作遇到的新问题,认真研究对策,积极探索有效征收的新途径,千方百计把收入抓上去。

全年财税收入攻坚战已到了最关键的时候,确保全年财税收入任务完成是当前最紧迫、最重中之重的工作任务,关键要抢时间,赶紧度。各征收部门、各镇(街)从今天起,就要算好时间帐、任务帐,周六周日不休息,把所剩的任务分解到每一天,并制定措施,明确责任,一天一天的抓调度、赶进度。各征收部门部门主要负责人、各镇(街)镇长、主任,要拿出主要精力抓收入;特别是地税、国土部门要将任务压死,措施定硬;各征收分局要加大征收力度,强化征管措施,集中精力、全力以赴抓征收。

二、千方百计强化措施,加大力度,克服困难,确保实现全年财税工作目标

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事关全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今年,从中央到省市,都对财税任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区委、区政府确定的今年财政收入的目标要确保增幅达到25%,这是综合考虑各方面需要与可能确定的,是一个硬指标,没有商量的余地,必须不折不扣地确保完成。各级党政和财税部门都要把抓收入、赶进度、保指标作为当前财税工作的第一要务,拿出有针对性的对策,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要多在找准征管薄弱环节上下功夫,多在清欠堵漏上加力度,多在强化征管措施上抓落实,努力挖掘增收潜力, 最大限度地堵塞财税漏洞,狠抓及时入库,确保组织收入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全力以赴增加财政收入。

一是思想认识要到位。财政、财政,无财难以施政。只有强大的财政作后盾,改革、发展、稳定才有可靠保障,否则,一切无从谈起。区委、区政府提出完成25%的财政增幅,这是区委、区政府在全面审视当前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特别是薛城区的经济现状认真分析后作出的重大决策。对我区来说,这一调整后的任务目标,不仅切实可行,而且也符合客观实际,只要开拓思路,努力工作,完全可以按时完成任务。目前,我们在财政税收工作上有许多优势和有利条件。一方面,我区经济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孕育着潜力、孕育着增收。另一方面与兄弟区市相比,1—10月份我区在全市完成预算进度位居第六位,同比增幅位居第四位,形势不容乐观。更为重要的是,今年是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一年,是新一届区委区政府的开局年,我们只有在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切实搞好财政税收工作,才能向党和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才能不辜负全区人民对我们的信任和重托。综上所述,完成调整后的收入任务,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政治指标任务。因此,各级党政和广大干部群众,一定要看到财政形势的严峻性、艰巨性,切实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同时更要坚定信心和决心,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区委、区政府的决策和部署上来,从讲政治、讲大局、讲稳定的高度出发,认清形势,振奋精神,鼓舞士气,强化措施,不折不扣地圆满完成调整后的财税增收目标。

在这里我特别强调,要做到“四个不”,即今年区委区政府确定的全年财政收入任务目标、部门之间收入任务不作调整,任务再重指标不减少,为保证收入质量任何部门的收入都不能空转。不论困难多大、任务多重、时间多紧,我们必须确保财政收入质量的提高,绝不空转税收或搞“数字收入”“数字游戏”,对此不要存有任何幻想。严禁弄虚作假,严禁搞"空转"。这一问题,我们强调过多次,今天我再一次重申,绝不允许任何单位、任何个人,欺上瞒下、弄虚作假。否则,长此以往,将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和恶性循环。对这一危害我们切不可低估,大家一定要把功夫用在抓征管上,用在组织收入上,用在堵塞偷税的漏洞上,使我区的财税收入实实在在、没有水份,真正起到支持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作用。财税部门要以讲政治、讲大局、保稳定的高度,从维护党委、政府和部门自身形象的高度以对组织、对全区人民、对事业和对自身负责的态度去积极主动地强化征管,组织收入。尤其是地税、国土部门任务相当艰巨,但是没有任何余地,必须确保完成。这方面国税、财政、水务等部门带了好头,相信其他部门经过近二十多天的努力拼搏一定会迎头赶上,完成或超额完成今年收入目标。

二是依法征收要到位。要坚持依法治税。这是组织收入工作中必须牢牢把握的原则,也是财税工作的立足点和灵魂。只有依法治税,才能避免有税不收问题,真正实现应收尽收。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区还有很多税源还没有收上来,还没有完全达到应收尽收。据金库提供的数据表明,1—11月份我区应纳地方税企业269户,完税企业205户,占应税企业76.2%,有接近四分之一的企业今年以来没有纳一分钱的税。例如,枣庄购物中心薛城分店销售额占薛城市场三分之一,今年前11个月纳税4.3万元,平均每月不足4千元,简直不可想象。利民矿业、闫布煤矿前11个月分别纳地方税42万元和40万元,而在年底联合检查中分别查补出39万元和42万元的应纳税额,偷、漏税问题还非常突出。说明我们在抓收入方面,方法还不够灵活,力度还不够大,措施还没有到位,还存有相当多的税收空白点。不是无税可收,而是潜力巨大。税收征管机关要贯彻落实国务院“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惩治腐败、清激欠税”的方针,坚决发扬“铁石心肠、铁面无私、铁的手腕、铁的纪律”的“四铁精神”,发扬“拣芝麻不怕多弯腰”的精神,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执法、依率计征、应收尽收,切实抓紧抓好税收收入。

首先,强化税源监控,向管理要收入。要坚持税源普查和排查的制度化、经常化,适应经济结构和所有制结构变化的新形势,进一步改进征管方式和征管手段,建立健全有效的税源动态监控机制,对纳税户实行跟踪管理、动态管理,随时更新增减对象和税收数额。尤其要及时把握重点税源、主体税种的变化情况,健全协税护税网络,扩大税收覆盖面,形成全社会支持财税工作的良好局面,保证税款足额入库,确保完成全年任务。

其次,加大执法力度,向清欠要收入。各级要把清欠作为增收的主攻目标,区别情况,分类排队,责任到人,采取罚款,扣交,加收滞纳金等强制手段,毫不手软地加大清欠力度。对实现税收不能及时入库的要按照征管法规定,落实税款预储,以票控税措施。从现在开始企业欠税只能减少,不能增加。对于有意拖欠税收的,实行银行直接扣款,并且给予相应处罚。要严历打击税收领域的各种违法行为,严肃税法,防止收入流失。要搞好税法宣传,督导引导企业转变观念,增强纳税意识,积极主动交欠税。无论哪一个企业,资金再紧张,也不能靠无偿占用税款来解决自身经营过程中的困难。要通过《薛城周讯》公布欠税企业名称、法人代表和所欠税款情况,对欠税“钉子户”强制执行,同时要在电视台新闻栏目予以曝光,通过媒体的震慑力促进清激欠税。要把企业纳税情况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一项重要内容,同干部的任免、使用和岗位轮换相结合。在全社会树立照章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偷逃、骗、欠税是违法行为的观念。

第三、规范纳税秩序,向稽查要收入。集中精力,集中时间,集中人员认真开展好财税收入质量联合专项检查。坚决查处偷、漏税行为,该曝光的曝光,该处理的处理,切实维护国家税收 政策的统一性和严肃性。要通过对重点行业,重点税源和纳税大户进行全面检查,对一般行业,一般业户及零散税源进行重点检查,真正把联合检查的过程作为宣传税法,组织收入的过程,作为堵塞

漏洞,打击偷逃骗税行为的过程,切实把偷漏税款追回来。对偷漏税款严重的单位,纪检、监察部门要对其法人代表依法处理。各执法部门要继续通力合作,实施社会综合治税,坚决打击偷、逃、骗、抗税行为,确保大税、小税全额入库,切实把查补的成果反映到财政收入上来。要严格税收入库级次,绝不允许转移税收、混淆级次入库的问题,一旦检查发现,要依法追究当事人和领导人的责任。

第四、加强预算外资金的征收管理,向政策上要收入。预算外资金是财政性资金,应当成为政府实施宏观调控,促进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财力。特别是在当前预算内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更经重视发挥预算外资金在保工资,弥补事业经费不足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财政部门要通过严格审查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加强对预算外资金收入、支出,使用的监督,提高综合财力,增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各单位必须将纳入预算管理的行政性收费和罚没收入,及时定额上缴国库,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借口截留,坐支、挪用。否则,一经查出将按有关法律、法规从严处罚,并责成财政部门相应扣减其经费指标。特别要抓好“以地生财”的大文章,实行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引入竞争机制,大力推行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招标、拍卖,坚决杜绝任意减免土地收益的现象,实现国有土地收益的最大化,确保土地增值收益任务的全面完成。

三是责任落实要到位。实现全年目标仅有20天多一点的时间,已到了最后的攻坚阶段。各镇街、各征管部门要认真按照这次会议的要求,切实把财税工作放在当前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做到精力到位、征管措施到位,组织领导到位。对收入缺口部分,要认真研究具体的征管措施。实行一把手责任制,在座的都是落实双过半任务的第一责任人,一定要亲自抓,亲自管,亲自调度。从现在起,要天天一调度,随时掌握收入进度。各征管部门、镇(街)都要组织强有力的工作班子和队伍,要发扬不怕千难万阻,历尽千辛万苦,走遍千家万户,说尽千言万语的四千四万精神,深入到每一个企业,每一个生产经营单位,一户不漏地搞好税收征管工作,确保不漏一分一户。各经济主管部门都要从全市发展的大局出发,在抓好企业生产的同时,积极督促企业依法纳税,经济发展是政绩,纳税多少更反映政绩和贡献。 在完成任务上提倡“三讲三不讲”,即:讲效果不讲过程, 讲内因不讲外因,讲主观不讲客观。完不成任务的,星期天、节假日不休息。一句话,要钱不要“理由”,要钱不要“困难”。

四是年底严格考核到位。进一步强化收入调度。12月份上、中旬实行按旬调度,下旬实行一天一调度。同时对收入完成进度进行排名,在薛城电视台和薛城周讯进行通报。没按计划完成当期收入任务的征管部门,其主要领导要于期中和期后一天内向区主要领导报告原因和对欠计划的任务所采取的补救措施。 要坚持对“责任人不放过、偷逃税不放过、征管部门不放过、征管人不放过”,严格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实行收入完成情况一票否决制的有关规定,切实把收入进度与征收部门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干部使用挂起钩来。凡未完成收入任务的单位,一律取消其部门和主要负责人评先树优资格,对区管干部实行诫免。对双管部门要实行收入任务与提退业务费、财政拨款、工资经费挂钩制度,如不能按规定进度比例及时入库的,则相应缓办或缓拨、抵减财政拨款及其经费。

五是节支措施要到位。大力压减非工资性支出,想方设法保障重点支出。各部门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厉行节约,从简办事,各方面的支出都要严格按预算安排和进度执行,已经安排的支出要精打细算,尽可能节俭,绝不允许超出预算。区政府决定,从现在起,除救灾支出外,各部门不要再打追加报告,政府不再签批追加预算。对此,各方面要理解,财政部门要把好关。压减下来的资金,要严格用于保证今年的增资、社会保障和救灾等关系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的支出。

三、加强领导,密切配合,确保圆满完成全区的财税工作任务

做好当前财税工作,完成今年财政增收目标,任务十分繁重,必须各方面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切实加强对各征管部门的领导,区领导牵头,成立税收督导组,对各征管部门分头实行责任帮包,督促动员各部门立足大局,认真履行职责,切实按收入计划按时间进度完成任务。

各部门、单位都要树立全区一盘棋的思想,充分理解、积极支持财税工作,把财政困难当做自己的困难,主动分担。银行、工商、审计等部门,要积极配合财税部门,加强监督管理,保证各项财政收入的及时足额入库。公、检、法、司等部门,要充分运用法律手段,严厉打击经济领域的犯罪活动,从严查处偷、逃、骗税行为,为财税部门组织收入保驾护航,在全区形成良好的治税环境。新闻宣传部门要加强财税宣传,不断增强全社会的依法纳税意识。广大纳税人要强化“依法纳税光荣,偷税漏税可耻”的观念,及时足额缴纳税收,认真履行纳税人应尽的义务,带头做依法纳税的标兵。

同志们,完成全年财税收入任务目标是当前最大的政治,时间紧迫,意义重大。大家一定要讲政治、顾大局,以对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只争朝夕,超常规工作,认真组织好当前的财政收入,确保按进度全面完成既定的财税工作目标 ,为全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关于财政部门工作年度标题如何写四

一年来,我在财政局的正确领导下,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20_工作目标责任书,以科学经济发展观、服务于人民群众为宗旨,认真履行职责,现就一年来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一、提高自身素质、贯彻惠农政策

财政所做为支农服务的基层窗口,和广大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为此,我们严格要求自己,从我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规范道德意识,强化服务态度,每周进行财政资金安全管理的教育和培训,不定时与资金管理人员进行交流,及时了解并掌握资金收付管理工作人员的思想动态,以及可能对资金安全构成潜在风险的不良嗜好,把一切不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在工作中,对来我单位办理业务的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从实际出发,及时办理,尤其是对农户百姓,更是讲究文明用语,热情服务,既是遇到不能办理的业务,更是做到耐心解答,说明原因,真正做到来有迎声,去有送声,使老百姓深切体会到财政部门良好的工作作风。

二、贯彻惠农政策,输送国家温暖

一年来,为了_补贴能及早下发到群众手中,我们针对_农业人口多,相对工作量也就较大的实际问题,安排专人值守,确保补贴及时申报。工作中,由于农户忙于农活,一般都在上地之前和收工之后办理补贴手续,也只好是下班时间,并且他们从不分什么节假日,所以来办事的农民对我们会造成误会和不良影响,为此,鉴于此情况,讨论决定,必须保证单位随时有人值班,受理补贴业务,不受时间限制,确保全天轮流值班,从而解决了农户实际问题,为农民提供了方便,对一些农户补贴手续不健全证件姓名不一致等问题,做到耐心解答和政策宣传,尽可能服务于农户,使百姓真正体会到党的温暖。

三、加强财务管理,确保惠农资金专款专用

1、高了专款专用能力,有效地防止截留挪用、乱收滥支。

我镇核算中心制定了资金流程图,各种资金根据用途,定向拨放,避免了中途的截留挪用。对收费也进行了规范,规范了票据的领销制度等,从源头上制止了乱收费。

2、收支平衡,缓解了乡镇财政困难,遏止了债务的增加。

通过实施_工作,我镇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财政收入及时缴入国库,严格控制支出及支出顺序,先保工资发放,再保运转和重点支出。严格职务消费,严禁随意举债,管住了收入的“袋子”,扎严了支出的“口子”。

3、制了乱收费行为,减轻农民负担得到保证。

以上所述这些实际上还是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应该做得本职工作,工作成绩不必多论,只是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克服解决,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自加压力,提高工作效率,力争各项工作上台阶,还请领导和同志们给予批评指正。

关于财政部门工作年度标题如何写五

一、 充分认识政府采购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20xx年全国政府采购工作会议以来,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围绕“推动政府采购管理从程序导向型向结果导向型的重大变革”的思路,不断向纵深推进,取得显著成效。采购规模不断增加,20xx年全国采购规模达到1.7万亿元,占全国财政支出和gdp的比重分别为11.4%和2.7%;采购结构不断优化,政府购买服务有序推进,20xx年服务采购实现1934亿元,连续四年保持25%以上增长;法规体系不断健全,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颁布实施,政府采购法制建设迈出重要一步,竞争性磋商采购方式、ppp项目采购等适应改革需要的有关管理制度相继出台;政策功能不断显现,强制和优先采购节能环保产品、支持中小企业等政策不断完善,政府采购支持信息安全、监狱企业发展等工作取得新进展;改革创新不断推进,批量集中采购成效明显,公务机票管理改革取得积极进展;监督检查不断加强,在取消代理机构资格认定行政许可的同时,全国联动的专项检查等事后监管有力推进;开放谈判不断深入,向世贸组织提交了加入《政府采购协定》(以下简称“gpa”)第6份出价,出价水平已与参加方大体相当。自贸区、投资协定等多边、双边政府采购谈判稳步推进。

同时,我们必须看到,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贯彻党的、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十三五”发展规划建议,加快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政府采购工作面临的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

(一)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新定位对政府采购执行和管理提出新的要求。从党的十四大以来的20多年间,对政府和市场关系的定位,一直在按照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深化。党的xx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政府采购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市场,必须按照这种定位,认清主攻方向、找准工作的着力点。第一,完善政府采购交易规则的要求更加突出。在政府采购工作中发挥好市场决定性作用,必须按照加快完善市场体系的要求,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原则,着力完善采购活动中的公平交易规则,推动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政府采购市场体系。第二,政府采购的领域范围更加拓展。政府购买服务、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即ppp等相关改革,实际上都是将原本由政府直接提供的公共服务,转为向社会力量购买或合作提供。这既形成了政府采购面扩量增的新格局,也要求政府采购积极探索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和执行机制,进一步提高执行和监管的专业化水平,保障采购过程顺畅高效和公共服务有效提供。第三,强化政府采购市场监管的要求更加紧迫。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求政府在经济活动中,不是要当“运动员”上场比赛,而是要制订和落实好比赛规则,当好“裁判员”,维护好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财政部门作为政府采购监管部门,要适应简政放权放管结合的要求,在构建规范透明、公平竞争、监督到位、严格问责的工作机制方面下更大功夫,在治理政府采购领域“天价采购”“豪华采购”“黑心采购”等乱象方面拿出更加有效的措施。

(二)深入推进依法行政的新任务对政府采购法治化建设提出新的要求。党的xx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做出战略部署,明确了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等重大任务。政府采购作为公共财政管理的重要内容,必须围绕贯彻落实四中全会《决定》,全面推进法治化建设。第一,完善政府采购法规体系的任务更加艰巨。只有完善硬的制度约束,才能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的颁布实施,衔接了上位法和部门规章,健全了基本法律法规框架,但还有大量的清理修订和细化完善工作需要完成。同时,制度建设的科学化、精细化要求也进一步提升,需要落实公开征求意见、合法性审查等程序要求,增强制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第二,加强采购活动中权力制约的要求更加明确。缺少约束的权力更容易被滥用和失控。这就要求我们贯彻落实四中全会加强政府采购内控建设的有关要求,大力推进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将过度集中的权力科学分解到多个岗位、多个层级,定期轮岗,强化内部流程控制,看住采购中乱伸的“权力之手”。同时,要适应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现代预算制度的要求,建立健全政府采购全过程信息公开机制,进一步提高政府采购的透明度和公信力。第三,提高采购行政执法能力的要求更加迫切。在国家法治化水平不断提升、市场主体维权意识不断增强的大背景下,政府采购各类信访、举报、投诉、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数量持续上升、情况日益复杂、处理难度越来越大,要求我们进一步强化依法行政意识,不断提高政府采购行政执法水平和能力,切实防范行政执法活动中的法律风险。

(三)“十三五”发展的新理念对政府采购政策功能提出新的要求。“十三五”规划建议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政府采购是实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调控工具,要主动贯彻、落实这些新的理念,不断提升工作层次。第一,政策支持领域要有新突破。目前,我国的政府采购政策主要针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目标。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既要注重支持产业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也要更加关注和改善民生,并加强与政府职能

推荐阅读:

2023纪律作风剖析在守纪律方面范文

2023年学习委员的竞选稿汇编(精)

对于内部控制体系工作怎么写

关于公安民警反腐败建设讲稿和方法

2023能力作风建设年能力短板清单实用(四篇)

2023年尊老敬老活动主持词范文(精)(3篇)

标签: 如何写 年度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