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蚌埠导游词如何写一
“湖上升明月”古民居博览园环境景观和绿化建设,包括堆山、扩湖、筑岛、开河、绿化等七项工程,着力为古民居营造山环水抱、花繁树茂的优美的生态环境。目前,园区山体工程已经完成,累计植树种绿已达3000亩,栽种古树名木500棵,建成2.6公里紫薇长廊。“一大五小”6个湖心岛构筑成型。园区道路硬化完成。山头景观、排水系统全面施工,连接大小岛屿的9座车行桥梁建成。昔日的滩涂鱼塘洼地,呈现冈峦起伏、山道弯弯的“山区”景观。
到目前为止,450栋古民居构件已全部运抵蚌埠。这450栋古民居来自不同地区,是从旧区改造、市政建设的拆迁现场抢救下来的。其中有的是四五百年前的明代建筑,十分珍贵,由于种。种原因,都有不同程度损毁。五年多来,100多名工匠精雕细刻,450栋已全部修复完成。
古民居风情街已率先在主湖心岛全面开工建设,近200栋古民居梁柱框架搭建、墙体砌筑、屋面铺盖完成。紫薇长廊南侧的专题文化景点抓紧建设。
古民居系列文化景点是项目的建设重点和精华所在,计划建设二十个左右。第一批十个,已开工建设或即将开工建设。
景点主要有:
风情老街。位于主湖心岛、占地150亩、由近200栋各式徽派古民居组成、内圈有两圈环岛商铺,经过两年多的建设,轮廓初现,建成后,街巷错落,小桥流水人家,遍布酒楼饭馆、茶坊咖吧、客栈民宿、画廊书店、戏院影城……环岛水系与园区观光河道相连,架设形态各异的石桥24座,形成新“二十四桥”的美丽景观。
古戏台剧坊。位于主湖心岛的古戏台剧坊建成投入试运行。该建筑建于清光绪十四(1888年),是不多见的室内古戏台。20_年5月6日,为纪念明代大戏曲家汤显祖逝世四百周年,上海昆剧团和安徽泗州戏剧院同台汇演《牡丹亭》,传为佳话。市文广新局(旅游局)举行授牌仪式,将这里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鼓灯和泗州戏的传习基地。
尚书故里。坐落于园区龙尾的祁门倪氏大祠堂全面建成。该祠堂原建筑面积800余平方米,建于安徽祁门有“尚书故里”之称的渚口古村,主屋部分构件系明代建筑原物。前进石柱环立,檐廊高畅,天井开阔。修复后,在毁损的后进配建古戏台,两侧加建边厅、客房、庭院等,面积扩至3000平方米,功能齐全,气势恢宏。
红厝圣迹。已开工建设。由颜、蔡两族7栋老宅和一栋500年的颜氏宗祠组成。一栋栋“皇宫起”红砖大厝,抢救自闽南泉州某古村落。泉州是古代东方大港,有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之称。该村第一大姓颜氏,系孔子大弟子颜回后人。500年的颜氏宗祠,记载着古代圣贤的事迹,见证了“一带一路”的遥远起点。
两岸一“家”。已开工建设。一栋距今200多年、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的浙江宁波侯氏大宅门,诉说着两岸同胞生离死别、悲欢离合的沉重往事,和见证了两岸一“家”、割不断的亲情,呼唤祖国统一、民族复兴能够早日梦圆。
深巷酒香。已开工建设。阮社是浙江绍兴三大酒乡之一,以盛产上品黄酒而出名。池湾河畔的酒弄堂,为酿酒世家章氏世居之地,也是善元泰酒坊和章东明酒坊的发祥地。所产黄酒,芳香浓郁,入口甜润,行销省内外。章宅古貌依稀可辨,两侧三板、二板石萧墙,具有典型的浙东水乡民居特色。因旧城改造需要,酒弄堂被全部拆除,所幸老宅木构件、石板及章家后人保存的部分酿酒器具,被抢救收藏。将根据测绘图纸及相关资料,在园中复建酒弄堂。“深巷酒香”将成为展示中国酒文化的一个独特文化景观。
临川寻梦。已完成规划设计。江西临川古民居,清水高墙,建筑风格独特。更因是“东方莎士比亚”、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故乡而名闻遐迩。景点根据相关历史资料,用一栋临川明代古宅重建“玉茗堂”,同时配建四梦台、金柅阁以及花园、池塘等景观设施。形成园林式的“牡丹亭”景观,并可以进行《牡丹亭》实景演出。
督军府邸。木构件已移交我方,正在修复规划中。倪公祠部分梁架木构件收藏于蚌埠市博物馆。倪嗣冲是中国近代史上特别是北洋政府时期的一个重要历史人物,曾“驻蚌治皖”十年。该祠建于1921年春,后因年久失修,损坏严重,在城市改造中被拆除。倪公祠迄今已逾90余年,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征,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蚌埠市博物馆合作,筹建蚌埠历史民俗展示馆,打造具有皖北特色的古民居建筑文化景点。
双塔映湖。已开工建设。位于园区北侧山头的七层龙脊宝塔已木结构封顶。该塔高45米,建筑面积340平方米,二层是宽大的观景平台。游人登临,倚城望月,园区美景尽收眼底。远处位于人工湖中央的湖心阁,木结构也已封顶。湖山相依,塔阁遥望,双塔映湖,成为古民居博览园具有标志性的建筑。
东方神木。园中将建有专馆,安放神州“乌木之王”。乌木是三千年至上万年之间,在特定的水流和地质条件下形成,有“东方神木”之称。该乌木长十多米,需数人合抱,如此体积巨大,十分罕见,弥足珍贵,堪称镇园之宝
此外,还精心打造高品质的文化设施和文化项目。修复重建的古民居,不仅观赏,而且让市民和境内外游客走进古民居、享用古民居。以古民居为平台,重点引进一批有影响的文化项目,打造一批高品质的文化设施。
最新蚌埠导游词如何写二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来到美丽的珠城——蚌埠。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的家乡——蚌埠。
俗话说“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蚌埠正是这样一个坐落在中国南北分界线、淮河中游、安徽北部的城市。蚌埠市是安徽省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皖北中心城市、交通门户、淮畔明珠。气候宜人,景色秀丽,是一个宜居宜游宜业的山水园林城市。
1947年1月1日,蚌埠正式设市,直属安徽省,为安徽省第一个设市的城市。现辖怀远、五河、固镇三县和龙子湖、蚌山、禹会、淮上四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经济开发区两个功能区。全市总面积为5952平方公里,总人口368万,其中,市区建成区面积11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27万人。
近年来,蚌埠市委、市政府提出了“重振雄风、再创辉煌,重返安徽第一方阵”的奋斗目标,这是我们蚌埠人民的共同梦想。在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全市人民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团结奋斗、不懈努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城市面貌日新月异。20_年,蚌埠市的gdp达到了1007.87亿元,财政收入达到182.82亿元,城乡人均收入达到22397元,增量和增速在全省前列。
蚌埠市的市树?——雪松和中槐,蚌埠市市花——月季花,市歌——《美丽珠城》,蚌埠市城市形象标志——《蚌埠之珠》,当代蚌埠城市精神主题词——禹风厚德、孕沙成珠、务实开放、创业争先。
蚌埠是座美丽的城市。古乃采珠之地,因盛产珍珠而得名,素有“珍珠城”的美誉,所以还有一个别称“珠城”。
蚌埠两个字可拆开而解,蚌,即河蚌;埠,码头。
说到蚌埠这个城市,我觉得可以用几个词来描绘,分别是“文化摇篮”、“帝王故里”、“歌舞之乡”、“火车拉来的城市”。
“巍巍涂山兴华夏,滔滔淮水母亲河”,淮河流域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同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7300年前的文明曙光。1985年蚌埠北郊吴郢乡双墩古遗址发掘出士了大量的陶器、石器、蚌器和骨器等,陶器上刻画符号近600多种,刻画图像线条流畅、造型生动,纹面陶塑人头像为国内罕见。经鉴定该处为7300年前新石器早中期文化遗址。中国科技大学古文字研究所所长王昌燧在《光明日报》上撰文说,双墩遗址出土的刻画符号可能是我国文字的最早起源。在过去的多年里,学术界大多认为,淮河流域在中国古代文明发展过程中,起着沟通黄河、长江流域两大文明中心的桥梁作用。淮河上游的史前文化遗存只被认为是黄河文化影响的结果,而淮河下游的文化依存更多被证明为长江文化的磁力吸附,从而使淮河文化丧失了自我存在和命名的机会。中华文明史被简单地描述为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组成的文明史,淮河流域的史前文化的独立价值和地位被这种既定的文化定论遮蔽了,再加上史载淮河流域自古不断的战乱和洪灾,淮河流域在朝代的历史更替中始终处于历史的沉寂和无名状态,“黄淮”、“江淮”的名称也表明了淮河、淮域的较低地位。然而近年来对先秦典籍和以双墩文化为代表的淮河流域多处的典型的考古发现均揭示并证实了淮河流域存在着独立发展的史前文化体系,且水平较高并极富个性,为进一步研究中国古代文明起源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历史学家一般认为,处于淮河中游的这一新石器文化与中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新石器文化之间的关系是独立发生、平行发展、逐步融合的,同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安徽境内明清文化看徽州,汉以前文化看蚌埠之说。
夏文化的诞生地:“夏之兴也以涂山”(《史记》),明确指出了涂山是我国第一个朝代夏文化的诞生地。《左传》说:“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从涂山里走出“繁华的夏后氏部落与夏朝”即“华夏”,渐渐扩散到全国各地,“华夏”二字便成了代表整个国家的名称,华夏族也就成了我国各民族的总称。所以应当说蚌埠这块土地是中华古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夏朝是中华民族第一个王朝,它的缔造者禹和启皆出自以涂山为中心的蚌埠地区。蚌埠是我国中华民族原始社会最后一个首领大禹的第二故乡,是他结婚、生子、会诸侯的地方,蚌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帝王启的家乡和诞生地。
蚌埠是汉高祖刘邦决战项羽成就帝业的历史重地。今固镇县壕城境内的垓下遗址史称霸王城,是楚汉垓下决战时的古战场。《后汉书?李贤注》:“垓下,高祖破项羽也。”经此一战,项羽乌江自刎,刘邦彻底战胜项羽,随后即建立了伟大的'汉朝。
蚌埠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龙兴之地。蚌埠在1947年前归凤阳县管辖。凤阳是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出生生长,出家,投军的地方。
蚌埠花鼓灯源远流长,是淮河文化的典型代表,它以粗犷、欢快、恢谐、优美的舞蹈语汇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东方芭蕾”。曾参加北京奥运会开幕前的展演,展示了无穷的文化魅力。作为汉民族原生态歌舞,花鼓灯已经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花鼓灯已成为蚌埠市文化旅游品牌。花鼓灯第一村——禹会区冯嘴子村,是淮河古老文明的生态旅游文化村。现有灯场、博物园等多项旅游设施,游客不但可以观摩精彩的花鼓灯艺术,还可与演员一道共同起舞,尽享欢快之悦。中国非物质文化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专家一致认为:花鼓灯歌舞艺术是淮河中游地区人民的杰出创造,它是汉族民间歌舞的典型代表;是世界上最丰富、系统、完整的民族民间舞蹈。
从此,古渡渔村的蚌埠,在淮河流域的豫东、皖北、苏北、鲁南等一带,成为水运和现代铁路相连的交通枢纽,安徽向京津和宁沪开放的门户。蚌埠作为近代因修建铁路而产生的商埠从此兴起。所以说,蚌埠是火车拉来的城市。
伴随着新中国60多年的光辉历程,蚌埠在商贸重镇的基础上,建成为新兴的工业城市,安徽省的老工业基地。历经改革开放30多年的风雨洗礼,勤劳勇敢务实的蚌埠人民又创造出无愧于先辈的辉煌业绩。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蚌埠,早已从沿淮的“蚌埠街”,发展为跨越淮河两岸的现代化大城市。它现在已经成为华东地区的交通枢纽,皖北地区的商贸中心,京沪铁路上一等客站,千里淮河第一大港。
蚌埠,依山傍水,自然风光优美。历史文化名山——荆涂二山,隔河相望。天下第七泉——白乳泉,泉水纯凉甘洌。龙子湖、四方湖、天井湖、沱湖、天河,风光倚丽,神奇秀美。大巩山森林景色宜人,鸟语花香。三汊河湿地,曲径通幽,野趣盎然。香雪度假村,环境幽雅,花果飘香。现在正在兴建的大明文化产业园、中华古民居也即将开门迎接八方客。初步形成了“历史名山、兵家要地、帝王之乡、山水城市”的格局。
蚌埠土特名优产品独具特色,怀远石榴、固镇花生、五河螃蟹远近闻名,蚌埠皖酒享誉全国,淡水珍珠、古玩玉器更是蜚声海内外。
在这里,南方人说它是北方,北方人说它是南方。南米北面,南蛮北侉,南茶北酒,南甜北咸,都自然的融合为一体了。如果您能领悟其中的真趣,那可是胜过山海万里游呢。这是一个生长传说和神话的地方;一个用淮河之水书写文明的地方;一个豪放与婉约可以相融的地方;一个造就定国安邦人物的地方。
最新蚌埠导游词如何写三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来到美丽的珠城——蚌埠。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的家乡——蚌埠。
俗话说“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蚌埠正是这样一个坐落在中国南北分界线、淮河中游、安徽北部的城市。蚌埠市是安徽省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皖北中心城市、交通门户、淮畔明珠。气候宜人,景色秀丽,是一个宜居宜游宜业的山水园林城市。
1947年1月1日,蚌埠正式设市,直属安徽省,为安徽省第一个设市的城市。现辖怀远、五河、固镇三县和龙子湖、蚌山、禹会、淮上四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经济开发区两个功能区。全市总面积为5952平方公里,总人口368万,其中,市区建成区面积11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27万人。
近年来,蚌埠市委、市政府提出了“重振雄风、再创辉煌,重返安徽第一方阵”的奋斗目标,这是我们蚌埠人民的共同梦想。在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全市人民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团结奋斗、不懈努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城市面貌日新月异。20__年,蚌埠市的gdp达到了1007。87亿元,财政收入达到182。82亿元,城乡人均收入达到22397元,增量和增速在全省前列。
蚌埠市的市树?——雪松和中槐,蚌埠市市花——月季花,市歌——《美丽珠城》,蚌埠市城市形象标志——《蚌埠之珠》,当代蚌埠城市精神主题词——禹风厚德、孕沙成珠、务实开放、创业争先。
蚌埠是座美丽的城市。古乃采珠之地,因盛产珍珠而得名,素有“珍珠城”的美誉,所以还有一个别称“珠城”。
蚌埠两个字可拆开而解,蚌,即河蚌;埠,码头。
说到蚌埠这个城市,我觉得可以用几个词来描绘,分别是“文化摇篮”、“帝王故里”、“歌舞之乡”、“火车拉来的城市”。
一、“文化摇篮”是指蚌埠城市虽然年轻,但是历史却很悠久。
“巍巍涂山兴华夏,滔滔淮水母亲河”,淮河流域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同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7300年前的文明曙光。1985年蚌埠北郊吴郢乡双墩古遗址发掘出士了大量的陶器、石器、蚌器和骨器等,陶器上刻画符号近600多种,刻画图像线条流畅、造型生动,纹面陶塑人头像为国内罕见。经鉴定该处为7300年前新石器早中期文化遗址。中国科技大学古文字研究所所长王昌燧在《光明日报》上撰文说,双墩遗址出土的刻画符号可能是我国文字的最早起源。在过去的多年里,学术界大多认为,淮河流域在中国古代文明发展过程中,起着沟通黄河、长江流域两大文明中心的桥梁作用。淮河上游的史前文化遗存只被认为是黄河文化影响的结果,而淮河下游的文化依存更多被证明为长江文化的磁力吸附,从而使淮河文化丧失了自我存在和命名的机会。中华文明史被简单地描述为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组成的文明史,淮河流域的史前文化的独立价值和地位被这种既定的文化定论遮蔽了,再加上史载淮河流域自古不断的战乱和洪灾,淮河流域在朝代的历史更替中始终处于历史的沉寂和无名状态,“黄淮”、“江淮”的名称也表明了淮河、淮域的'较低地位。然而近年来对先秦典籍和以双墩文化为代表的淮河流域多处的典型的考古发现均揭示并证实了淮河流域存在着独立发展的史前文化体系,且水平较高并极富个性,为进一步研究中国古代文明起源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历史学家一般认为,处于淮河中游的这一新石器文化与中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新石器文化之间的关系是独立发生、平行发展、逐步融合的,同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安徽境内明清文化看徽州,汉以前文化看蚌埠之说。
夏文化的诞生地:“夏之兴也以涂山”(《史记》),明确指出了涂山是我国第一个朝代夏文化的诞生地。《左传》说:“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从涂山里走出“繁华的夏后氏部落与夏朝”即“华夏”,渐渐扩散到全国各地,“华夏”二字便成了代表整个国家的名称,华夏族也就成了我国各民族的总称。所以应当说蚌埠这块土地是中华古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二、帝王故里是指在蚌埠这块热土上,曾经走出过三位历史上有名的帝王。
夏朝是中华民族第一个王朝,它的缔造者禹和启皆出自以涂山为中心的蚌埠地区。蚌埠是我国中华民族原始社会最后一个首领大禹的第二故乡,是他结婚、生子、会诸侯的地方,蚌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帝王启的家乡和诞生地。
蚌埠是汉高祖刘邦决战项羽成就帝业的历史重地。今固镇县壕城境内的垓下遗址史称霸王城,是楚汉垓下决战时的古战场。《后汉书?李贤注》:“垓下,高祖破项羽也。”经此一战,项羽乌江自刎,刘邦彻底战胜项羽,随后即建立了伟大的汉朝。
蚌埠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龙兴之地。蚌埠在1947年前归凤阳县管辖。凤阳是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出生生长,出家,投军的地方。
三、“歌舞之乡”是指汉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之一花鼓灯艺术在这里代代传承。
蚌埠花鼓灯源远流长,是淮河文化的典型代表,它以粗犷、欢快、恢谐、优美的舞蹈语汇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东方芭蕾”。曾参加北京奥运会开幕前的展演,展示了无穷的文化魅力。作为汉民族原生态歌舞,花鼓灯已经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花鼓灯已成为蚌埠市文化旅游品牌。花鼓灯第一村——禹会区冯嘴子村,是淮河古老文明的生态旅游文化村。现有灯场、博物园等多项旅游设施,游客不但可以观摩精彩的花鼓灯艺术,还可与演员一道共同起舞,尽享欢快之悦。中国非物质文化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专家一致认为:花鼓灯歌舞艺术是淮河中游地区人民的杰出创造,它是汉族民间歌舞的典型代表;是世界上最丰富、系统、完整的民族民间舞蹈。
四、“火车拉来的城市”是指1912年蚌埠铁路大桥建成,津浦铁路全线通车,蚌埠火车站加入津浦铁路正式运营。从此,古渡渔村的蚌埠,在淮河流域的豫东、皖北、苏北、鲁南等一带,成为水运和现代铁路相连的交通枢纽,安徽向京津和宁沪开放的门户。蚌埠作为近代因修建铁路而产生的商埠从此兴起。所以说,蚌埠是火车拉来的城市。
伴随着新中国60多年的光辉历程,蚌埠在商贸重镇的基础上,建成为新兴的工业城市,安徽省的老工业基地。历经改革开放30多年的风雨洗礼,勤劳勇敢务实的蚌埠人民又创造出无愧于先辈的辉煌业绩。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蚌埠,早已从沿淮的“蚌埠街”,发展为跨越淮河两岸的现代化大城市。它现在已经成为华东地区的交通枢纽,皖北地区的商贸中心,京沪铁路上一等客站,千里淮河第一大港。
蚌埠,依山傍水,自然风光优美。历史文化名山——荆涂二山,隔河相望。天下第七泉——白乳泉,泉水纯凉甘洌。龙子湖、四方湖、天井湖、沱湖、天河,风光倚丽,神奇秀美。大巩山森林景色宜人,鸟语花香。三汊河湿地,曲径通幽,野趣盎然。香雪度假村,环境幽雅,花果飘香。现在正在兴建的大明文化产业园、中华古民居也即将开门迎接八方客。初步形成了“历史名山、兵家要地、帝王之乡、山水城市”的格局。
蚌埠土特名优产品独具特色,怀远石榴、固镇花生、五河螃蟹远近闻名,蚌埠皖酒享誉全国,淡水珍珠、古玩玉器更是蜚声海内外。
在这里,南方人说它是北方,北方人说它是南方。南米北面,南蛮北侉,南茶北酒,南甜北咸,都自然的融合为一体了。如果您能领悟其中的真趣,那可是胜过山海万里游呢。这是一个生长传说和神话的地方;一个用淮河之水书写文明的地方;一个豪放与婉约可以相融的地方;一个造就定国安邦人物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