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风问题查摆整改红色台账报告一
(一)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实现社会和谐,一个重要前提是政通人和,有好的政治风气和社会风气。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只要我们党的作风完全正派了,全国人民就会跟我们学。党外有不良风气的人,只要他们是善良的,就会跟我们学,改正他们的错误,这样就会影响全民族。”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的骨干力量,他们的良好作风本身就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巨大力量,就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如果领导干部在坚持党的优良作风方面以身作则,作出表率,给群众做出好榜样,群众就会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形成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力量,为党和国家的事业而努力奋斗。反之,如果领导干部作风不好,就会损害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甚至激化社会矛盾,动摇党的执政基础,削弱人民群众跟党走的信心。
(二)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需要。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关系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长期执政的党要不断保持先进性,就必须全面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我们党自创立之日起就一直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形成并坚持发扬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和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以及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等一系列优良作风。正因为我们的领导干部有了这样的优良作风,才能使我们的党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永葆先进性。当前,我们正面临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形势,各种诱惑也就随之而来,如何使领导干部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坚定的政治立场,这就更加需要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牢固树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领导作风,切实按照胡***的要求,大力发扬八个方面的良好作风,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党群干群关系,永葆党的先进性。
(三)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需要。领导干部作风是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的外在反映,是干部党性修养、政治品质、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准的具体体现,也是抵御消极腐败现象和保持清正廉洁的重要保证。综观我党的许多优秀领导干部都非常注重加强自身作风建设,严以律己,俭朴无私,一身正气,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但反观极少数腐败分子的蜕变轨迹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大多数是因为在作风上放松了要求,被人从作风上打开“缺口”,进而降低甚至丧
失拒腐防变的能力,解除了反腐倡廉的思想武装,最终滑入腐败堕落的深渊。所以,越是改革开放,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要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使各级领导干部自觉抵御腐朽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侵蚀,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有效防止领导干部腐败变质,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引向深入。
(二)工作作风不实,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有的领导干部开展工作往往是以会议传达会议、以讲话学习讲话、以文件落实文件,喜欢做表面文章;有的领导干部工作主动性不强,喜欢座在办公室里听汇报,做指示,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不够,有时即使去了也是“走马观花”,致使第一手资料欠缺,对基层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拿不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有的领导干部事业心、责任感不强,“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缺乏争先创优的精神,工作上得过且过;有的领导干部对群众反映的情况和百姓的冷暖疾苦态度冷漠、应付了事;有的领导干部为了追求政绩搞脱离实际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三)生活作风不正,不适应廉洁从政的要求。有的领导干部受腐朽思想文化和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热衷于赌博且赌资较大;有的领导干部讲排场、比阔气,用公款大吃大喝及进行高消费娱乐、健身、旅游等活动;极少数领导干部思想道德滑坡,经不住“权力、金钱、美色、利益”的诱惑,以权谋私、腐化堕落。
(一)少数领导干部对自己要求不严以及评价学习方式的欠缺,导致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部分领导干部对理论学习缺乏正确的认识,对学习政治理论兴趣不浓,把学习当成额外负担,总认为认为自己受党教育多年,为党工作多年,大大小小的事经历了不少,学不学都差不多,甚至有个别的领导干部认为学习政治理论又苦又累,枯燥无味,学的好也不如关系好,理论学习与职务的升迁没有直接的关系,从内心厌倦学习。其次,我们对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情况缺乏科学的评价方式,没有对领导干部学习情况作出定性、定量的规定和要求,导致领导干部理论学习效果与理论学习的程度无从把握,尤其是没有将理论学习情况纳入干部考核中,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自觉性不高的问题。
(二)外部因素的影响以及对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导致工作受到消极影响。由于当前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社会经济和政治环境进一步复杂化,各种社会思潮和一些腐朽外来文化对人们的道德观念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不可避免地会对领导干部的价值取向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使少数意志薄弱的领导干部受到消极影响而无心工作。其次,对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少数领导干部有既不愿当“鸡头”,也不愿做“凤尾”的思想,缺乏争先创优的意识,工作上得过且过;有的领导干部自感人到马头,车到岸,政治上升迁无望,于是工作上消极应付;少数领导干部没有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为了追求政绩,急功近利,大搞劳命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三)监督不到位,导致少数领导干部容易出现生活作风问题。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干部监督管理的规章制度,并且这些制度对加强领导干部的监督工作都作出了硬性规定,但在执行上缺乏应有的力度。在实际工作中,对领导干部的日常监督较弱,
忽视对领导干部事前、事中的教育和监督,领导干部犯了错误,往往用“秋后算账”的方法处理,使监督的功能不能充分发挥,致使少数领导干部容易出现生活作风问题。
四
(一)加强廉政教育,筑牢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思想道德基础。教育是作风建设的基础,有扎实的教育才会有良好的作风,深入开展作风教育,是全面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一项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一是扎实开展“加强作风建设,促进廉洁从政”主题教育活动。要充分利用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中心组学习、工作研究会、巡回宣讲报告、专家学者专题讲座、知识竞答等形式,组织领导干部深入学习胡锦涛***关于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指示特别是积极倡导八个方面优良作风的重要论述以及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的重大意义,全面加强对领导干部科学发展观教育、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教育、廉洁自律的人生习惯教育,“教育和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转变作风,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二是要建立作风建设教育的保障机制。要充分利用“大宣教”工作格局的优势,调动成员单位宣传教育的积极性,形成加强领导干部作风教育的强大合力。要把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列入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教育培训、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和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等的重要内容。三是要实行理论学习考核。要采取述学、试卷考试、撰写专题调研报告等形式,全面了解掌握领导干部有关作风建设的理论学习情况,把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理论学习情况纳入到本地(本部门、本单位)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中,并将其作为提拔重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二)完善制度机制,建立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加强制度建设,是推进领导干部作风转变的治本之策,要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努力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一是健全规范权力运行制度。要针对容易发生权力滥用和腐败问题的重要权力部门、重要岗位、重要环节建立健全权力约束机制。要坚持“一把手”不具体分管人、财、物的制度,对直接掌管人财物的岗位,要建立严格的行为规范和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完善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具体制度和办法,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保证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民主议事和科学决策。二是健全有关工作制度。要建立完善领导干部定期下基层调研、领导干部群众接待日、领导干部帮扶蹲点等制度、推动领导干部深入基层,了解实情,转变作风。三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要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要求,切实把那些思想作风好、工作能力强的高素质干部选进领导班子。要通过公开评议、个别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范围地组织知情群众公开评价领导干部,充分了解群众对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情况和实绩的认可度和满意度,测定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和实绩的“含金量”。要探索建立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和实绩公示制度,将考核结果向广大群众公示,接受社会公众监督。要逐步加大调整不胜任领导干部力度,努力在干部“能下”方面取得新突破。
(三)强化监督惩处,确保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取得实效。只有加强对领导干部作风状况的监督检查,才能有效促进领导干部作风的转变。一是加强监督检查。坚持完善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述职述廉、民主评议制度,及时发现纠正领导干部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良风气。加强对领导干部日常审计监督,从重离任审计到重届中审计,变事后监督为事前、
事中监督。要建立领导干部思想作风情况报告制度,要求领导干部定期将个人的作风情况及时向上级纪委和干部群众报告,接受组织评议和群众监督。上级纪委要通过派人参加下级党委(党组)的民主生活会和班子会、走访座谈、明查暗访等形式及时了解干部的思想动态,根据发现的领导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督促改进。二要拓宽监督渠道。要在充分运用好上述监督方式的同时,调动人大的监督、政协的监督、检察机关的监督、人民群众的监督和社会舆论的监督等方方面面监督的积极性,形成合力及时发现问题,把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三要严肃追究和惩处。对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力、在选拔任用干部中失察错用以及不作为、决策失误的领导干部要加大责任追究力度,促使领导干部谨慎用权,防止滥用权力。对无所作为、好大喜功、弄虚作假的领导干部,要加以批评和惩戒;对思想政治素质较差、工作责任心不强,在实绩方面存在严重问题,给党的事业造成重大损失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干部,要进行严肃处理及时调整,进而促进党风和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好转。
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领导干部是关键。只有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真正起到表率作用,坚决纠正不正之风,才能把党的作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领导干部能否在作风建设中做表率,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领导干部起着主导和决定性的作用。领导干部作风正派,深入群众、深入实际、体察民情,反映群众的意见,集中群众的智慧,正确分析矛盾,就能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本地区、本单位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动员和组织群众,以表率作用影响群众,使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成为亿万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反之,领导干部自己的作风不正,就难免教条主义、本本主义滋长,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盛行,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弄虚作假、虚报浮夸,独断专行、软弱涣散,就会干扰破坏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就会贻误党的事业。
领导干部能否在作风建设中做表率,直接关系到党的形象,关系到人心向背。我们党力量的源泉在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人心向着党,党就有力量,就会无往而不胜;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损害了,失去了民心,党就会失去生机与活力,甚至丧失政权。人民群众总是通过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言论和行动、形象和风貌来认识和评价党的。历史经验充分证明,当各级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的时候,党就能得到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支持,党的事业就蓬勃发展;反之,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就会受到损害,党的事业就难免遭受损失和挫折。
领导干部能否在作风建设中做表率,直接影响到良好的党风乃至社会风气的形成。党是整个社会的表率,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又是全党的表率;党风在客观上是民风的楷模,对民风起着引导、制约和决定的作用。领导干部作风正派,党员在群众中威信高,人民群众就会跟着学,良好的社会风气就会形成;领导干部作风不正,就会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使社会道德水平下降,败坏社会风气。因此,欲正民风必须先正党风,欲正党风必须先搞好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加强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充分发挥他们在党风建设中的模范带头作用,是实现党风和整个社会风气根本好转的关键。
关于作风问题查摆整改红色台账报告二
[摘要]为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着力解决机关干部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实现机关作风的进一步转变,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的部署和要求上来,把力量和智慧凝聚到实现人民富裕的事业上来,为建设开放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机关干部思想作风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d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_)12-0093-01
(一)坚持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升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在学习活动工作中,要重点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中央和省市领导的讲话精神,掌握精神实质,提高理论素养,增强工作中的理论武装和理论指导。同时,还要按照县委提出的“大发展、快发展”的总体要求,不断丰富做好岗位工作的知识武装和知识储备。要深入调查研究,大力提倡理论联系实际,着眼于解决社会发展稳定中的实际问题,把学习成果转化为科学决策、推动落实、领导发展的能力。
领导班子要把全面加强新形势下机关干部作风建设纳入学习的重要内容;要健全完善干部学习制度,有计划有组织地抓好干部学习教育。要采取集中组织学习和自学相结合,要求做到有读书笔记,有心得体会,有学习交流。
(二)认真解决突出问题,实现领导干部作风明显转变。在学习活动工作中,要紧密结合各部门的实际,保持党的优良作风,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实实在在地解决群众意见大的问题。
一是在思想作风方面,认真检查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和优良作风情况,切实解决主观世界改造、理想信念动摇、价值追求错位、思想僵化保守、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等问题。
二是在学风方面,认真检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情况,切实解决不愿用心学习、一知半解、浅尝辄止、敷衍了事,把学习当做装点门面等问题。
三是在工作作风方面,认真检查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情况,切实解决漠视群众、脱离实际、形式主义,文山会海、急功近利、弄虚作假、虚报浮夺、不作为、乱作为、侵害群众利益等问题。
(三)抓住作风建设关键,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在主题教育工作中,要采取各种有效形式,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切实做到心系群众,服务群众。各科室干部要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履职尽责,集中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扎扎实实地为群众办实事。
(四)充分发挥表率作用,推动学习活动深入开展。在学习活动工作中,要认真开展“和谐班子”创建活动,以班子和谐带动党风和谐。一是切实改进学风,努力在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机关和学习型社会中走在前列,做勤奋学习、学以致用的表率;二是带头深入基层、体察民情,实实在在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做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的表率;三是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利益、影响和谐发展的突出问题,做求真务实、狠抓落实的表率;四是勇于开拓,勤于实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做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的表率;五是带头贯彻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形象,做艰苦奋斗、严格自律的表率。
开展加强机关干部思想作风建设学习活动,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和针对性很强的工作。必须按照学习动员、查摆整改、建章立制、总结验收、巩固提高五个阶段,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取得实效。
(一)学习动员。认真进行思想发动,搞好动员。要组织好学习培训活动,学习培训以***精神为基本教材。同时,结合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立足实际,突出工作重点,有选择地搞好学习活动。
(二)查摆整改。重点抓好三个环节。一是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切实查找作风方面存在问题的具体表现,剖析思想根源,明确努力方向,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目的。二是认真进行整改。对于查摆出来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改措施。三是向群众公布整改情况。制定的整改措施和进行整改的情况,要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充分听取群众意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在查摆整改阶段,重点应突出“六查六看”:一查思想作风,看理想信念是否坚定,进取意识是否衰退;二查学风,看学习是否联系实际,是否持之以恒;三查工作作风,看贯彻县委决定是否雷厉风行,效果是否明显;四查领导作风,看是否独断专行,是否各行其是;五查生活作风,看生活是否正派,情趣是否健康;六查整改措施,看措施是否着实,方向是否明确。
(三)建章立制。要结合实际,根据机关干部工作的特点,深入研究作风建设的本质及规律,逐步建立健全完善的、科学的、管用的规章制度。在建立完善的民主生活会制度、学习制度、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及群众评议领导干部等制度的同时,注重制度的针对性、实效性、可操作性。
(四)巩固提高。在机关干部中深入开展加强机关干部思想作风建设学习活动,不是一时一事的问题,而是一项需要不断面对、不断提高的系统、长期的工作。要不定期督促检查、抽查学习活动工作,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随时处理。对那些问题明显、严重的,上报党委研究,进行处理。认真总结经验,把握工作特点,探索工作规律,建立长效机制,把学习活动工作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始终,常抓常新,常抓不懈,抓出实效。
关于作风问题查摆整改红色台账报告三
6月18日党的群众线路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糜之风这“四风”的问题。会议上****指出:“工作作风上的问题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关任由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那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民心,失去群众的信任、拥护和支持,从而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 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抓好机关作风建设,对于集团公司度危求进,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下面我就机关作风问题做一个简单的剖析:
从总体上看,机关作风主流是好的,作风建设的成效是显著的,群众反响也普遍较好。但是,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机关干部作风还很不适应形势和任务的要求。一些老的问题以新的形式重新抬头,一些新问题冒了出来,有些方面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尤其是一些深层次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基层、群众对此反应强烈。机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集中在三个层面。
(一)领导干部层面作风问题。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1.思想不够解放,观念不够创新。表现在思想不够解放,服务大局、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意识淡薄。有的满足于于既有成绩,抓发展缺乏动力,争先进没有锐气;有的部门利益至上,本位主义比较严重;有的工作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乐于搞形象工程,做表面文章。
2.官僚主义不同程度存在。表现在民主意识不强,主观臆断,听不进下属的意见;搞“一言堂”,独断专行,强迫命令;不负责任,说了不办,定了不干,对基层群众要求解决的问题答复时讲的很好,却迟迟没有解决。
3.关心下属不足和不敢管、不敢抓并存。有干部反映,有些领导不好接触,不易交流,除了要求下属工作外,对他们其它方面的情况漠不关心,没有进行很好的交心谈心,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另一方面,有的领导对下属的一些不正之风是听之任之,规章制度形同虚设,抓严了怕得罪下属,“老好人”思想严重。
(二)机关干部层面作风问题。突出表现在六个方面:
1.学风不浓。有的干部缺乏学习紧迫感、自觉性和主动性,脑子空空,素质平平。有的知识结构老化,学用结合不紧,造成与实际工作脱节,能力不适应岗位要求。有的把大部分业余时间忙于应酬,玩风太盛。
2.精神不振。部分机关干部感到提拔无望,缺乏奋发向上的动力,放松对自己的党性修养,人生观出现偏差,利己思想严重,见好处就争、见好事就上,个人利益高于一切;有的对全局不关心,对大局不热心,对发展不尽心;有的有思想情绪,上班混日子、出工不出力;有的工作标准低,做工作差不多即可,干事业不创一流、过得去就行。
3.观念不新。主要表现在开拓创新意识不足,思想因循守旧,缺乏锐气,满足于贯彻上级指示精神,习惯于依样画葫芦,不善于根据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善于适应新形势的变化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有的业务不熟,难以提供有效服务。
4.责任心不强。有的同志不珍惜自身岗位,缺乏爱岗敬业精神,怕担责任,动辄拿制度规定推诿了事。有的对工作热情不高,行政不作为,遇到矛盾不是积极主动去解决,而是能推就推,能拖就拖,能躲就躲。
5.作风不实。表现为缺乏民本观念,服务态度生硬,作风松懈散漫。有的习惯于生搬硬套、“文山会海”,以文件贯彻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存在“三多三少”现象:文件发得多,具体落实少;会上讲得多,会后落实少;限制“不准”多,监督处理少。
6.效率不高。有的机关干部打着按程序办事的幌子不作为,形成“领导急,群众急,一些办事人员不急”的现象。群众办一件事要往返跑几趟还没有着落,感觉工作效率太低。
(三)机关层面作风问题。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
1.会议多、文件多、检查评比多。忙于参会,忙于发文,忙于应付检查成为许多机关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日常工作的主要内容。检查评比接二连三,内容大同小异,基层忙于招架。
2.行政行为随意性大。依法行政的理念不强,讲关系不讲制度,曲解政策规定。有些职权部门监管就是罚款,且处罚弹性大,存在着随意性。只懂得用足权力,不懂服务指导。
3.铺张浪费比较严重。有些干部节约意识淡薄,在用水、用电、办公用品等方面仍存在极大的浪费。会议规模越办越大,行政成本越来越高。
4.机关纪律比较松懈。有的机关考勤制度形同虚设,上下班迟到、早退现象比较普遍,脱岗、虚岗、串岗问题纠而不绝。有些同志不务正业,上班时间上网玩游戏、聊天、看股市行情。
机关工作作风存在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一)体制机制弊端。由于机关工作人员吃的是大锅饭,工作上做多做少一个样,工资上做好做坏一个数,甚至是做多了还会惹来麻烦、引来是非、招来矛盾,从而产生了对工作上的事情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躲就躲,能溜就溜的不负责任思想。
(二)管理考核疲软。机关工作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激励考核制度,没有一套“奖优罚劣,褒勤贬懒”的奖惩考核体系,没有形成“能者留,平者让,庸者走”的机关人员流动制度。机关工作忙闲不均,苦乐不平,做事的人是少数,议论事的人是多数,工作上没有紧迫感危机感,没有目标追求,没有精神寄托。有的机关人员在一个岗位十几二十年不变,工作年年打不开局面,但仍然稳坐钓鱼船,可谓是“铁打的军营不动的兵”,严重影响并挫伤了想干事者的积极性。
(三)主观思想被动。有些人长期在机关工作,过惯了按部就班的、老调重弹的稳定日子,平时不注重加强学习和世界观的改造,养成了懒惰拖拉的工作作风,组织观念淡薄,组织纪律松懈,我行我素,拜金主义思想严重,过多地考虑计较个人得失。有的对工作心不在焉,人在曹营心在汉,影响了机关工作的秩序,败坏了机关工作风气。
机关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不仅涉及面广,而且要求越来越高。要以高度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创新思路和手段,持续改进机关作风,不断提升机关效能。为此,必须坚持与时俱进,按照反“四风”的要求,集中研究和解决机关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抓住以下几个环节,把机关作风建设推向新的高度。
(一)把重点锁定在强化思想作风建设上。思想作风建设是机关作风建设的根本和基础。要始终坚持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贯穿于机关作风建设的全过程,使机关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更加符合现代企业的要求和职工群众的意愿,以机关好的思想作风建设,促进集团现代化的进程。
(二)把突破点选择在提升机关效能上。效能效率是机关服务水平的直接体现。抓效能效率,就是抓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抓效能效率,就是抓党、政的执行能力。机关各部门要把效能效率建设作为作风建设的永恒主题,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1.要确立机关效能建设的标准,就是“群众满意、基层满意”。机关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如何,要由群众来发言,由基层来评议。要通过年底民主评议、综合考评等方式,结合平时考评情况,对机关部门进行分类综合评估,评议结果要同奖惩机制及干部选拔机制挂钩。
2.要突破机关效能建设的难题,就是“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不作为是最大的失职,慢作为是最大的弊端,乱作为是最大的腐败。各部门都要进行自查自纠,纪检监察要加大对不作为、乱作为人员的查处力度,追究当事人及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3.要狠抓机关效能建设的重点,就是“优化流程、简化环节、强化监管”。一是进一步优化行政管理流程。机关各部门要对行政管理流程进行梳理、优化和再造,全面理清各部门内部的关系,对管理过程或办事程序进行重新设计和安排,落实并公开各岗位的办事项目、内容、程序、期限,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优化工作程序,提高效率和质量。二是进一步推进效能监管体系建设。切实加强过程管理,认真执行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负责制、效能考评制、责任追究等制度,用健全的制度规范机关干部行为,保证机关工作有序运行。
(三)把着力点放在增强机关工作人员素质上。机关服务能力强不强、服务水平高不高,关键在队伍,关键在素质。机关各部门要进一步强化队伍管理,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过得硬的干部队伍。
1.切实增强服务发展的本领。当前,我们机关干部面临最大的挑战是能力的挑战,最大的危机是本领的危机,最大的恐慌是知识的恐慌。机关各部门要认真学习新理论、新法规、新知识为重点,切实增强各级干部服务发展的本领。每位机关干部都要牢固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切实加强专业知识、政策法规和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学习,为服务发展奠定知识基础。
2.切实增强争先创优的活力。要按照奖优、治庸、罚劣的原则,进一步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将作风和效能建设情况列入绩效考核、年度考核。要强化考评机制的激励作用,创新干部考察考核办法,把争先创优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提高干部考察的全面性和系统性,进一步优化选人用人机制,努力形成“工作争先、干部进位”和“有为就有位、无为就退位”的新局面,不断增强干部队伍的生机和活力。
3.切实增强勤政廉政的意识。廉洁和高效是机关运作的基本要求,是机关工作人员的从业规范。不廉政是腐败,不勤政也是腐败。全矿机关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名位观,不断强化服务发展、乐于贡献的宗旨意识,始终做到潜心于政、精心于业,服从大局,忘我工作,使管理体现在服务中,奉献落实到行动上,为职工群众多做好事、多做实事。要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深化廉洁文化进机关活动,强化对权力运行的有效制约和监督,加快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使各级干部在制度约束下干事,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经营的顺利健康发展。
(四)把根本点建立在健全机关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上。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加强和改进机关作风建设不能一劳永逸,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项长期性任务,因此,必须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制度,坚持以效能建设为核心,细化量化考核标准,探索一套能够真实反映干部绩效的考核和评价办法,形成稳定、长效的作风建设监督、评价运行机制。
总之,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加以探索,并切实推进。
关于作风问题查摆整改红色台账报告四
整改: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职责制,做到党委书记亲自抓,班子成员严格履行“一岗双责”,层层签订职责书,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常抓常严。深化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梳理查找廉政风险点,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做到抓早抓小、防微杜渐。乡纪委强化监督职责,突出监督针对性,拓宽发现问题渠道,把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腐败和作风问题作为重点,加大执纪监督问责力度,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加强纪检干部队伍建设,纪委书记不再兼任其他职务,增配专职纪委副书记和纪检专干,深化“三转”,突出主责主业,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
整改: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严格执行中央治疆方略,坚决贯彻落实总目标各项决策部署。严格落实维稳值班工作,加强维稳安保硬件设施建设。加大督查问责力度,对落实总目标认识不到位、职责不到位、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干部,坚决严肃追责,确保职责到人、措施到位。
整改:健全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职责制实施细则,严格落实意识形态领域各项工作制度和措施。发挥基层阵地作用,加强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宣传,提升民族宗教事务管理本事,坚决清缴“三非”物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工作主动权。
问题:乡党委书记履行“第一职责人”职责不到位,基层党建工作弱化。
整改: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党章及其它党内法规,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履行好“第一职责人”职责,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七个一”工作机制。不断健全完善基层党建职责制,层层签订党建目标职责书,确保党建工作任务有效贯彻落实。严格落实村干部和“访惠聚”驻村工作队队员ab岗工作机制,整合村级组织各支力量,合理分工,发挥互帮、互带、互学、互补作用,增强合力,夯实基层基础。督促各党支部做好自查整改工作,制定发展党员工作计划,健全发展党员规章制度,严把党员发展关,规范党员档案。定期对各党支部工作进行督查指导。
整改:精简文件会议数量,在提高质量和效率上下功夫,以事可是夜的作风抓好工作落实。加强对涉农重点工作和项目的分析研究,制定计划方案、明确标准要求,压实职责时限、严格追责问责,确保工作落实落细。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工作,进取排查稳定隐患,及时架设边界围栏,有效解决与邻乡放牧纠纷问题。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教育引导各族群众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加强交流交往交融,守望相助、共建完美家园。
问题:思想建设抓的不紧,制度建设抓得不严。
整改: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把党的理论方针、惠民政策、法律法规等列入学习计划,认真落实党委中心组学习、党员干部团体学习等制度。深入开展“学转促”专项活动,加强干部作风整顿,严肃处理学习笔记、心得体会抄袭代写等问题,做到真学真信、真懂真用。坚持民主集中制,严格落实重大事项党委会会议团体决策制度,确保决策科学民主。严格党内政治生活,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双重组织生活、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推动党内政治生态风清气正。
关于作风问题查摆整改红色台账报告五
为切实解决作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坚决狠刹“四风”,严防反弹回潮,经研究决定,4月至11月在全县组织开展作风建设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始终保持对违反作风建设规定“零容忍”的鲜明态度,坚持稳中求进、严肃治标、标本兼治,以各级领导干部为重点,坚决整治作风建设突出问题,以“抓常、抓实、抓细、抓深”为原则,一体推进“三不”机制,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地生根、化风成俗。
全县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群团组织机关及工作人员;国有企业,公办的教育、科研、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单位,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及从事管理的人员;授权或者受委托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及从事公务的人员。
(一)吃喝上的不良风气。重点整治:在工作期间和明令禁止的特殊时期饮酒;以公务接待或者工作餐名义搞变相吃喝;超标准超范围接待;到隐蔽场所公款吃喝;不吃公款吃老板;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宴请,把吃喝费用拿到服务对象或者下属单位报支;以办公用品、会议费等虚假名义报销餐费,将违规吃喝费用混入食堂正常开支;公款购买酒水茶叶香烟,在公务接待中使用酒水等突出问题。
(二)交往上的不良风气。重点整治: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礼金、电子红包、烟酒、消费卡、土特产、有价证券、股权、其他金融产品等;向上级或者有关单位送钱送物;利用地方特殊资源谋取私利;对分管领域存在的不正之风不敢管、不愿管;政商交往不清,向服务对象借贷、放贷牟利,利用职务之便或者职务上的影响,委托特定关系人充当掮客,向服务对象入股、推销业务、介绍工程、低价购买产品或者服务;干预执法、司法活动,说情打招呼甚至站台撑腰等突出问题。
(三)车轮上的不良风气。重点整治:违规使用公务用车,超标准配备车辆,违规借用下属单位或者其他单位(个人)车辆;公务加油卡管理不规范,违规使用公务加油卡,违规报支加油费用;私车公养,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在下属单位或者其他单位报销应由个人承担的汽油费、修理费、保险费等;社会化租赁用车不规范;酒后驾车等突出问题。
(一)重申纪律禁令。县纪委监委会同县政府办、财政、机关事务服务中心等部门,全面梳理公务接待、公务卡使用、内部食堂管理、公车管理使用等方面制度规定,针对薄弱环节开展专题调研,进一步完善制度,重申“同城不得接待、公务接待不得饮酒、工作期间不得饮酒、公共场所不得酗酒”等禁止性规定。
(二)开展约谈提醒。各镇(区)、各部门单位分层分级开展专项整治约谈提醒,强调纪律要求,造浓整治氛围。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对班子成员进行约谈提醒,县纪委监委派驻(出)机构负责同志对驻在(联系)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和财务、办公室、人事等重点岗位的分管领导、负责同志进行约谈提醒,班子成员对分管范围内人员进行约谈提醒。首次约谈提醒须在4月25日前全部完成,并留存备查;国庆中秋、元旦春节等重要节点前还应分别约谈提醒一次,必要时随时约谈提醒。
(三)组织专项督查。县纪委监委派驻纪检组对驻在单位食堂不间断开展督查;各派出监察员办公室、镇(区)纪(工)委对所在镇(区)范围内的单位食堂及饭店不间断开展督查;县纪委监委(作风办)不定期组织对全县范围内单位食堂和饭店进行抽查。县政府办、县级机关工委、公安、财政、审计、机关事务服务中心、税务、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要主动开展专项督查,对发现的作风问题线索及时移送纪委监委扎口管理。
(四)从严查处问责。对违反作风建设规定的行为坚决“零容忍”,对发生在党的十九大之后的作风方面顶风违纪问题,一律从严从重、一律通报曝光,并督促责任人在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上作深刻检查。各级党组织要履行好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对本镇(区)、本部门发生的问题严肃查处问责。纪检监察机关要建立作风问题线索快速查办机制,突出“关键少数”,严格“一案双查”,既追究当事人责任,同时追究相关领导责任。
(五)强化教育宣传。各镇(区)、各部门单位要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和媒体宣传作用,通过网站、公众号、电视栏目等渠道,对开展专项整治进行广泛宣传,公布举报邮箱和举报电话,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形成全县上下深入推进专项整治的浓厚氛围。在“清风响水”公众号设立监督举报热线,在响水电视台设立监督曝光台,加大作风问题通报曝光力度。
(一)强化组织领导。专项整治工作在县委统一领导下组织实施,县纪委监委具体负责。成立县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县纪委监委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县纪委副书记、县监委副主任担任副组长,县政府办、县级机关工委、公安、财政、审计、机关事务服务中心等部门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县专项整治办)设在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各成员单位抽调骨干力量参加日常监督检查工作。各镇(区)、各部门单位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加强领导,有序推进,狠抓落实。
(二)强化协作配合。各级党组织要坚决扛起主体责任,扎实抓好专项整治的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工作。纪检监察机关要推动形成主体责任与监督责任贯通发力的工作格局。县政府办、财政、机关事务服务中心等部门要主动发挥职能优势,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扎紧扎牢制度笼子,铲除作风突出问题滋生土壤。县专项整治办建立定期会商制度,适时召开协调调度会,推动专项整治工作深入开展。
(三)强化跟踪问效。各镇(区)、各部门单位要加大督查推进力度,定期开展监督检查,层层传递压力,营造强势组织推进专项整治的浓厚氛围。要严防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搞花拳绣腿、不搞繁文缛节、不做表面文章,解决具体问题。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交办督办,对推进专项整治工作敷衍塞责、问题多发易发的镇(区)和部门单位,一律从重严肃惩处并予以通报曝光。
关于作风问题查摆整改红色台账报告六
当前干部作风问题,集中表现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突出,奢靡之风这四种不良风气。
***以来,各级对“四风”问题能够交出具有治理成效的答卷,主要是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的整治,这类问题具有“看得见、抓得着、治理效果明显”的特征,目前已收到让干部“不敢”违反的治标效果,只是还存在“明面上减少了,暗地里仍存在”的问题,将是下一步的治理重点。对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整治,因具有“看得见、抓不着、治理效果不明显”的特点,治理办法不多、收效不大,一时没有做到让干部“不能、不想”违反,成为走向治本目标瓶颈。这一现状符合中央以治标为治本赢得时间的治理要求,应当正确理解把握,继续下大力气,分层次进行治理。
问题表现
一是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看得见、抓得着,不断隐形变异。当前常见的问题和主要表现有三种。
1.“吃喝风”有抬头升温趋势。主要表现是面上问题似乎消除了,私底下仍存在。一些公款吃喝转移阵地,出现打“游击战”现象,公职人员私人请客,也很少公开到大酒店吃喝,表面上是吃喝风刹住了,其实是转移到不易发现的小餐馆或家居去了,而且参与人员的范围更小了,支付方式更巧了,监督变得更难了。
2.滥发补贴福利问题较为突出。主要表现是以“加班补助”、“误餐补助”等方式,在节假日突击普发补助,无论是否真加班、真误餐,干部职工一律享有;有的以各种检查考核、评比达标为幌子,向本单位工作人员滥发补助,同时,被表彰的单位和个人又以此为借口,滥发奖金和补助。违规发放津贴补贴或福利问题,是一种变相将国有资产私分给个人的行为,违反了财经纪律,破坏了收入分配秩序。
3.个人事项仍有大操大办冲动。新的变化是:婚丧事项公开大办的变少了,化整为零发生了;大操大办没有了,小操暗办批量了;礼桌礼薄不见了,现场信封预备了;现场规模变小了,包间人员爆满了;城市闹区的不大办了,郊区僻静的张扬了。个别地方还存在以其他风俗习惯名义扩大操办范围设宴收礼现象。
二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看得见、摸不着,仍是隐疾难除:当前典型是新出现的“工作先留痕、检查看留痕、整改再留痕”的工作推动管理模式,看似狠抓严管,实则是十足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做派。
1.工作推动“重留痕轻落实”。工作推动落实重点都在听汇报、看材料、查留痕上,有的对工作安排没安排、落实不落实、效果好不好不怎么关注,要求必须要有留痕记录;特别是扶贫检查中对痕迹管理要求很严,帮扶工作先看纪实书写有没有错误、照片全不全、贫困户签字够不够,轻则批评,重则问责。使得基层出现一种错误倾向,认为资料越完善代表工作越好,每次迎检都要准备大量的材料。
2.工作落实“重纸质轻实质”。一些干部把工作落实简单理解为工作留痕,安排部署重点围绕留痕开展,在留痕中花样翻新、相互攀比、层层加码。典型问题是扶贫工作的资料是要求一套资料多处保存。比如,贫困户帮扶纪实资料、危房改造户资料等都要一式几份,分别在贫困户家中、村委会、镇政府、县级职能部门多处复制留存。还有干部反映,单位发了三四个本子记不同内容的笔记,每个本子都要应付不同的检查。
3.工作总结“重形式轻成效”。因为检查考核指挥棒出现偏差,基层干部普遍把重心放在完善工作汇报和美化留痕资料上,一些单位迎接检查考核,为了追求资料美观效果,变相对留痕提出各种规定。有的要求图文并茂、格式统一,有的要求统一资料封皮、文件盒外观,有的要求制作微信美篇、ppt课件,等等。有的还出现干部因未做微信美篇汇报工作而被问责的情形。
原因探析
以上无论是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不断隐形变异,还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依然隐疾难除,都表现出“四风”问题顽固性、反复性的特征,它不仅存在淡化务实精神、疏远干群关系、增加行政成本等问题,还会助长催生新的“四风”问题。我们有必要对以往工作进行反思。
从干部角度反省反思,主要是在“四风”愈演愈烈的过去,部分公职人员已习惯过逍遥自在的生活,已经把“四风”视为公职人员的一种特权。如今从上到下猛药治“四风”,有些人一下子不习惯了,但摄于目前整治的压力,不敢公开搞“四风”,于是偶尔私下变相地过过“四风”瘾。
1.特权思想、官僚习气没有消除。少数领导干部长期脱离群众,宗旨意识淡薄,受特权思想的影响,对奢侈到节俭的变化、对从老爷到公仆的变化、对从审批到服务方式的改变显得不适应,思想上一时转不过弯来,还在想方设法法规漏洞、钻政策空子,“沾公家的光”。
2.侥幸心理、观望心态作祟作怪。一些干部对于当前的反腐和整顿“四风”的重要性和持久性估计严重不足,对中央治理腐败问题的决心存在疑虑,存在有挺一阵子就过去的想法,总觉得山高皇帝远,不会有事的,总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总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万全之策,不可能轻易就被查出,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
3.惯性思维、旧有习惯没有改变。受传统文化、封建思想、不良习俗长期影响,一些干部习惯了过去的工作方式和制度,习惯了用旧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旧有经验方法虽然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发展要求,但是仍然将其奉为“宝典”和“精华”沿用至今;还有些干部习惯于以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应付工作,生活中追求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长期沉迷、养痈成患,缺乏反省精神和自我革新的勇气,脱离旧有的工作方式和生活状态便无所适从,有逃避监督、迷恋旧习的冲动。
从工作角度反省反思,主要是我们前期干部作风建设工作中出现的三个没有解决好:
1.在领导方法上,我们的“以上率下”问题还没有解决好。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有什么样的班长,往往带出什么样的队伍。群众的问题往往在干部,干部的问题往往在机关,机关的问题往往在班子,班子的问题往往在一把手。所以说,抓干部作风建设,就是要从“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的政治站位、思想作风、领导方法和工作作风抓起,真正解决问题。
2.在正确的政绩观上,我们工作中的“急功近利”问题还没有解决好。急功近利,就是重眼前的利,而忽视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急功近利的另一个突出表现,就是急于报功,遨功推过,报喜不报忧,不实事求是,名不符实,有的甚至欺瞒中央。急功近利就是不注重平常监管、不注重经常监管,搞“大呼隆”、运动式监管,时紧时松、时管时不管,忽视事前监管、放松事中监管,致使老问题死灰复燃,新问题不能得到有效過制,有了问题再搞急功近利的事后监管。
3.在工作作风上,我们干部队伍中的“庸懒散慢虚”问题还没有解决好。干部作风之所以出现反弹反复,是出在工作作风不实、不深上。有对明显存在的问题熟视无睹、置若罔闻的;有对情况只知一些皮毛,当“大概”先生的;有执行任务领导不到场,隔空喊话的;有没有给上级提供客观的、真实的、可能产生变数的信息,有的自己不出主意,等待领导拍板,导致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决策的失误,导致领导演戏、下面看戏、责任住领导身上推的。
应该说,这三个没有解决好,是新时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恶风起于毫末,危害却十分大。为政施政者需要下大力气,认真分析、研究、解决问题。
关于作风问题查摆整改红色台账报告七
作风关乎全局,作风决定成败。一个单位要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不容易,但是,一旦形成了优良的作风,就是不能轻易撼动的软实力,就是单位的核心竞争力。
近几年来,我县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开展了一系列关于加强作风建设、下基层、联系服务群众的活动,机关作风建设取得一定成效,呈现了较好的局面。但是对照党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盼,机关干部作风建设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和不足之处。
(一)办事效率不够高。少数干部职工办事拖拉,把今天的事拖到明天办,本月的事拖到下月干;把“急件”拖成“平件”、“快件”拖成“慢件”、“易事”拖成“难事”。对来办事的服务对象,有的干部职工只说“不能办”,不说“怎么办”,有的把审办要求不一次性告知,让服务对象跑了冤枉路,“卡壳”、“拖拉”等不良现象还时有发生。上班时间懒懒散散,不思进取,不专心干工作和钻研业务;在工作上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干工作应付了事;抓工作缺乏攻坚克难和开拓创新的精神。
(二)担当意识不够强。一些党员干部服务大局、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服务发展的意识淡薄,不敢担责、不敢担当的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为:一是“二传手”现象。有的干部缺乏干事勇气,面对复杂矛盾、棘手问题时,不敢硬碰硬,不敢担当,对基层出现的难题、群众反映的问题,不去研究解决,不敢拍板定夺,只是一级转一级,一转了事。还有的中层干部对基层、职工请示的事项,职责范围内的事不拿主意,职责范围外的事不提解决意见,只“请领导阅示”,层层上传。二是“踢皮球”现象。一些负责人和干部职工之间缺乏沟通,不相互配合,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遇到难事往往是“踢”字当头。三是“绕道走”现象。有的干部只满足当太平官、守摊子、保位子,怕承责任,怕担风险,工作缩手缩脚,对待损害发展环境和群众利益的行为,不敢正面回应,而是睁只眼闭只眼。
(三)大局意识不强。个别党员干部对需要联办、协办的事项总是强调自己的难处,怕犯错,怕增加自己的工作量;相互之间沟通、协作还不力,遇到稍难一点的事情,就报请局领导召开党委会或局务会协调。个别存在对国家政策和上级规定,有利(益)的就执行,无利有责的就放一边。
(四)学习风气不浓。有的党员干部以工作忙为借口,整天陷于文山会海,忙于迎来送往,学习兴趣淡化,没有抽时间、挤时间进行学习,导致理论水平不高;有的党员干部学习不够深入,满足于一知半解,不在用心领会精神实质、研读理论原著上下功夫,导致思想觉悟不高,理论功底不深,处理复杂问题能力不强,业务上只能靠吃老本;有的党员干部学习不联系本单位的实际,只会照搬照套书本上的经验做法,导致工作效果不佳。
(五)工作作风不实。有的中层干部开展工作往往是以会议传达会议、以讲话学习讲话、以文件落实文件,喜欢做表面文章;有的党员干部工作主动性不强,喜欢坐在办公室里听汇报,做指示,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不够,有时即使去了也是“走马观花”,致使第一手资料欠缺,对基层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拿不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有的党员干部事业心、责任感不强,“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缺乏争先创优的精神,工作上得过且过;有的党员干部对群众反映的情况和百姓的冷暖疾苦态度冷漠、应付了事。
(六)苦乐不均匀。一是人浮于事。现在机关里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三个“三分之一”的工作现象,即三分之一的人在埋头实干,三分之一的人在边看边干,三分之一的人只看不干,还有极少数的人在“捣乱”。二是苦乐不均。股所之间、干部与干部之间苦乐不均。处于一线的非常辛苦,而个别的股所非常清闲;有的干部“5+2”、“白+黑”,有的干部“无所事事、无所用心”,“混日子”、“不作为”。
(七)监督不到位。近年来,从中央到省、市、县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党员干部监督管理的规章制度,并且这些制度对加强党员干部的监督工作都作出了硬性规定,但在执行上缺乏应有的力度。在实际工作中,对党员干部的日常监督较弱,忽视对党员干部事前、事中的教育和监督,党员干部犯了错误,往往用“秋后算账”的方法处理,使监督的功能不能充分发挥,致使少数党员干部容易出现生活作风问题。
通过对干部作风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干部缺乏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政绩观的正确认识,找不准自己的位置,认为端的是铁饭碗,坐的是铁交椅,淡化了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公仆意识,造成职业道德缺失;另一方面,不注重学习提高,只是停留在老经验、老方法上,没有开拓创新和敢想敢闯敢干的思想意识。二是加快发展的责任心不强。一些干部长期在机关工作,过惯了按部就班、老调重弹的稳当日子,养成了懒惰拖拉的工作作风,过多地考虑、计较个人得失,缺乏创新发展意识和工作激情。三是廉洁自律意识差。社会转型期个别方面出现了一些不合理、不规范的地方,使一些干部感到迷惘,思想失衡,分辨不出正确的方向,以致于产生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思想和腐化堕落行为。四是绩效考评机制软。由于缺乏严谨科学的绩效考评机制,“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甚至出现了“干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捣蛋的”及“做假出成绩、实干出问题”等现象。五是监督机制不健全。管理制度和工作准则的落实不到位,执行制度的随意性、领导者的特权行为、监督职能弱化和制约措施不力,是造成机关作风问题长期得不到根本解决的主要原因。
干部作风问题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主观因素;既有历史原由,又有现实因素;既有干部队伍群体自身的原因,又有与整个社会风气相互影响的原因。但从解决问题的需要深入分析,干部队伍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思想观念落后、学习提能风气不浓和行为习惯消极,是产生作风问题的两大主要因素或根本原因。干部队伍在创新意识、责任意识、法治精神、职业操守等方面存在诸多的问题,是这两大因素的集中表现。
(一)牢记宗旨,夯实思想基础,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观念,是干部作风建设的前提条件,也是正确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的重要保障。一是要强化党员干部理论学习。把理论学习作为加强思想作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着重加强宗旨教育。集中精力学好《党章》、《准则》、《条例》等党规党纪,掌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个精髓,增强党性和全局观念。同时,还要加强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业务知识,促进思想观念的转变。二是要注重理论学习实效。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干部教育培训、学习考核评价等制度,将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推动学习和教育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把党员干部用理论指导工作和搞调研、解决问题的实际效果,作为评定干部学习、掌握和运用理论好坏的标尺,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各种不良作风。只有不断改进和加强自身作风建设,防范和剔除不良作风的侵蚀,才能逐步形成“脚踏实地、勤勉敬业、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养成雷厉风行抓落实、深入群众重调研、求真务实严管理的工作作风。
(二)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促进干部作风根本好转。作风不实的问题,归根到底就是不负责任,既是对党和人民不负责任,对群众不负责任,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解决这些问题,要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和岗位责任意识,领导干部责任心的强弱,能力的大小,绝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是自己所负责部门的平安和发展的事。因此,转变干部作风就要解决责任心的问题,必须下大力气解决责任意识教育和责任制的落实问题。
(三)发挥好教育与管理的作用,促进干部作风根本好转。实现干部作风的根本好转,同样需要“两手抓”,要强调教育与管理的结合。因此,全面加强新形势下干部作风建设,必须深入开展作风教育。作风教育的重点是做好“四个结合”,即: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正面典型教育与反面警示教育相结合;坚持灌输与疏导相结合,以疏导为主;表扬与批评相结合,以表扬为主。作风教育的根本要求是为民、务实、清廉。在管理方面,关键是要抓规范,抓落实,要把教育渗透到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机制。要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完善并严格执行党委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述责述廉、民主评议、诫勉谈话、民主生活会等党内监督制度,进一步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进一步完善实施逐级负责制、岗位责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