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古诗梅花的格式范文(推荐14篇)

实用范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4-01-28 20:06:09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书写古诗梅花的格式范文 第一篇

1、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杜甫《江梅》

2、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3、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齐己《早梅》

4、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

5、天迥云垂草,江空雪覆沙。野梅烧不尽,时见两三花。——刘基《古戍》

6、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刘禹锡《杨柳枝词》

7、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应酬都不暇,一岭是梅花。——张道洽《岭梅》

8、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犹恨东风无意思,更吹烟雨暗黄昏。——张嵲《墨梅》

9、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陆游《卜算子·咏梅》

10、微雪初消月半池,篱边遥见两三枝。清香传得天心在,未话寻常草木知。——方孝孺《画梅》

11、冰雪林中着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王冕《白梅》

12、和风和雨点苔纹,漠漠残香静里闻。林下积来全似雪,岭头飞去半为云。不须横管吹江郭,最惜空枝冷夕曛。回首孤山山下路,霜禽粉蝶任纷纷。——律然《落梅》

13、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14、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竞奢华。闲庭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曹雪芹《咏红梅花得“花”字》

15、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柳宗元《早梅》

16、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陆游《梅花绝句》

17、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香闻流水处,影落野人家。——道源《早梅》

18、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19、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吕本中《踏莎行》

20、白梅懒赋赋红梅,逞艳先迎醉眼开。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曹雪芹《咏红梅花得“梅”字》

21、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黄庭坚《虞美人》

22、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喜笑东风。魂飞庾岭春难辨,霞隔罗浮梦未通。绿萼添妆融宝炬,缟仙扶醉跨残虹。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曹雪芹《咏红梅花得“红”字》

23、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愁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王维《杂咏》

24、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李商隐《忆梅》

25、吾家洗砚池边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墨梅》

书写古诗梅花的格式范文 第二篇

[关键词] 梅文化;影响;梅句

一、梅在日本古典诗文中

苏轼曾写道:“蕙死兰枯菊亦摧,返魂香入岭头梅。数枝残绿风吹尽,一点芳心雀开”意思是说在冬季,百花凋零,即使是傲霜的,也终于抵挡不住严寒的而憔悴枝头,而梅花就在冰天雪地中傲然绽放,向人间预告春的信息。梅传入日本大概在公元700年左右,据池田彦胜考证,梅花是由初期遣唐使连同大陆文化一起带到日本的,梅传到日本后,欣赏和厚爱梅花的文艺思潮也随之在上层贵族官僚中间传播开来,赏梅、咏梅成了当时日本宫廷宴饮、诗文唱和的主题。良岑安世等人于天长四年(827)编定的《经国集》中,就记载了文武_所写的三首咏梅诗。《万叶集》四千五百多首和歌中,写梅的和歌有119首左右。万叶时代,咏梅的诗篇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占有优势,以至达到“梅”几乎成了“花”的代名词的程度,那时的「花不是指赏樱花,而是中国传去的桃花和梅花。及至《古今和歌集》时代,梅花之花坛翘楚地位渐被樱花所替代。尽管如此,在“四季歌”的134 首咏花之作里,咏梅的和歌仍有24首。江户时代的诗人也写了很多有关梅的诗歌,如俳人松尾芭蕉的俳句“莫忘记,梅花开在草丛里”,以在草丛里的梅花比喻自己。“梅枝作牛鞭,村童哟,请莫折尽”写了村野的情趣,“寒梅折枝响,联想老胳膊”这是与谢芜村用寒瘠的梅枝比作自己的老瘦的胳膊,“白梅正初开,破晓只为看花来。”据说这是与谢芜村临终时吟的三句中的最后一句。

二、俳句中的梅句与中国文化

藤正二指出“日本人的文学趣味和文化意识的是伴随梅的发展变化的,可以说梅的发展、进化反映了日本社会的发展、变化。”自古以来,中日文化息息相关,中国的文化积淀和对梅花的审美意象,深刻地影响着日本诗人的想象力。在他们所写的梅诗歌中,有着我们似曾相识的面影,以下就几首江户时代著名俳人所写的梅句与中国梅文化进行比较。

1、梅一一ほどのあたたかさ。/一朵梅花绽,更添一分暖。(服部雪)

梅在日本的古名叫“春告草”,在中国也被誉为花魁,有“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之美誉,由于梅花开放时并非同时开放,等到花蕾全部开放,历时十到十五天。这首俳句所表达的意思是:春天到了,虽然眼下还是寒气逼人的季节,但每绽开一朵梅花,就令人感到天地间多了一分暖意。这俳句的影响很大,至今仍出现在新年书信以及贺年片上。

2、梅白し昨日ふやを盗れし/白梅开正好,白鹤昨天可被盗?(松尾芭蕉)

这句出自林和靖的典故,这是芭蕉于1685年访谈林派俳人三井秋风的别墅时所写,他见到别墅白梅盛开,清幽雅致,使他联想到有“梅妻鹤子”之称的中国宋朝的大隐士林和靖。三井秋风的别墅虽然没有林和靖喜爱的白鹤,但其风雅之趣甚为相似,芭蕉此俳句也表现了他对林和靖高洁情操的欣赏。

3、青梅に眉あつめたる美人哉/双弯蛾眉颦,美人食青梅。(与谢村)

这首俳句很容易让人想起宋朝梅尧臣的“梅叶未藏禽,梅子青可摘。江南小女子,手弄门前剧。齿软莫胜酸,弃之曾不惜”和李清照《点绛唇》中的“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诗句。中国诗词常把青梅比作美丽的少女,这是因为青梅是成熟的果实,与少女成熟的春相似,青梅在中国诗歌中的这个意象也被日本俳人吸收,这首俳句中的美人形象极像梅尧臣笔下的江南小女子,使我们感受到了生活的情趣与甜美。

4、白梅や墨芳しき/白梅绽放,墨香飘满鸿胪馆(与谢村)

“”是日本仿照中国的寺而修建的国宾馆,分别设在京都、九州、大阪,用来接待外国使节与客商,鸿胪馆的客人大都属于汉字文化圈。主人以诗会友,在梅香中飘溢着墨香中与客人欢聚一堂,别有一番情趣。

5、梅けど、けど、一人かな/梅开莺啼,我一人。(小林一茶)

小林一茶的这首俳句,写于自己与家人死别之时,意为梅花开也罢,黄莺唱也罢,诗人茕茕孑立,人世的春天进不了自己的世界。这首俳句我们可以看到杜甫诗句的影子,杜甫有诗吟道“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俳人和杜甫的浓浓的乡愁深深感染着我们。

三、结语

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学艺术,既有与其他民族相通的东西,又有自己的独特点,在中日两国,咏花诗词成了古典诗歌的一大品类,形成富有民族风味的一大特色。在万叶时代和古今集时代,梅是王谢堂前燕,咏梅的诗人主要是达官贵族,到了镰仓时代末,梅飞入了平常百姓家,在江户时代,梅花以及梅的果实成了日本人平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梅已经逐渐本土化,它与日本的风土紧紧相连,但中国梅文化仍影响着日本的诗人们。

参考文献:

[1]刘德润,日本古典文学赏析[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第1版

[2]彭恩华,日本俳句史[M],学林出版社,第1版

[3]王洪,古代诗歌鉴赏词典[M]北京燕山出版社,第1版

书写古诗梅花的格式范文 第三篇

咏红梅花得“花”字

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竞奢华。

闲庭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

幽梦冷随红袖笛,游仙香泛绛河槎。

前身定是瑶台种,无复相疑色相差。

注释

1.“春妆”句——为红梅花设喻。春妆,亦即红妆之意。

2.“闲庭”二句——通过写景含蓄地说梅花不是白梅,而是红梅。余雪,喻白梅。唐代戎昱《早梅》诗:“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春雪未消。”落霞,喻红梅。宋代毛滂《木兰花·红梅》词:“酒晕晚霞春态度,认是东君偏管顾。”闲庭,幽静的庭院。

3.“幽梦”句——意谓随着女子所吹的凄清的笛声,梅花也做起幽梦来了。以“冷”、“笛”烘染梅花。参见前联句“何处梅花笛”注。以“红袖”的“红”点花的颜色。

4.“游仙”句——意谓梅花的香气使人如游仙境。乘槎游仙的传说,见《博物志》:银河与海相空,居海岛者,年年八月定期可见有木筏从水上来去。有人便带了粮食,登上木筏而去,结果碰到了牛郎织女。泛,飘浮,乘舟。绛河,传说中仙界之水。《拾遗记》:“绛河去日南十万里,波如绛色。”乘槎本当用“天河”、“银河”,而换用“绛河”,是为了点花红。槎,木筏。

5.瑶台——仙境。咏梅诗词多有此类比喻,如杜牧《梅》诗:“掩敛下瑶台”。瑶台种,就是说它是“阆苑仙葩”。

6.“无复”句——不要因为红梅花不够艳丽而怀疑它曾是瑶台所种。

书写古诗梅花的格式范文 第四篇

中国是诗的国度,在我国浩瀚的诗歌长河中,有一股不小的支流就是咏物诗。唐代是咏物诗发展的成熟和繁荣阶段。咏物诗虽说是以物为吟咏对象的诗歌,但这种“物”绝不是单纯的客观存在。所以诗人在选取所咏之物时会注重其审美价值、文化涵养,即它所具有的诗人给它注入的民族精神含量。

梅是花中君子之首,中国人对梅花向来就有深厚的感情,它能傲雪凌霜,是“东风第一枝”,是“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是“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梅花这种独步早春的精神,不畏霜雪的气质,正是我们民族伟大精神的象征。因此百花之中,诗人对梅最为钟情,古往今来咏花的诗作中,以梅为题者最多。这些作品或咏其风韵独胜,或咏其神形俱清,或赞其标格秀雅,或颂其节操凝重。无论哪种,都形象地表现出文人志士们的节操和情怀。因此,文人们往往以梅花作为知己,并且以人格化的手法将梅花的形态特征、节_韵表露得淋漓尽致。

唐代诗人咏梅,常在作品中融入丰富的社会生活和诗人的个人感受,并在艺术上达到一种情景交融、兴象玲珑的境界。往往侧重写梅的精神世界,刻画梅花傲寒的品性,并以此寄托自己的意志。如齐己的《早梅》:“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首联将梅花与“万木”相对照,写梅花不畏严寒、孤根独暖的秉性。第二联诗人用平淡无奇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十分清丽的雪中梅花图:雪掩孤村,孤梅独放,苔枝缀玉,给人以丰富的美的感受。第三联写梅花的姿色和风韵,“递”字写梅花内蕴幽香,随风轻轻四溢;而“窥”字着眼梅花的素艳外貌,形象地描绘了禽鸟发现素雅芳洁的早梅时那种惊奇的情态。鸟犹如此,早梅给人们带来的诧异和惊喜就愈发见于言外。末联语义双关,“望春台”既指京城,又似有“望春”的含义。齐己早年热心功名,颇有雄心抱负,然而科举失利,不为人赏识,故有怀才不遇之慨。“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正是这种心境的写照。自己处于山村野外,只有“风”“禽”做伴,但犹有“孤根暖独回”,颇有点孤芳自赏的意味。又因其内怀“幽香”,外呈“素艳”,所以他不甘于前村深雪的境遇,而是满怀希望:明年应时而发,在望春台上独占鳌头,辞意充满着自信。全诗以清丽的语言,蕴藉的笔触,刻画了梅花傲寒的品性,素艳的风韵,并以此寄托自己的意志。状物清润素雅,抒情含蓄隽永。杜甫《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曰:“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诗作融怀古、思乡、忧国、念民之情于一体,全篇以早梅伤愁立意,前两联就着“忆”字感谢故人对自己的思念,后两联围绕“愁”字抒写诗人自己的情怀,构思重点在于抒情,不在咏物。但诗歌大抵以写情为第一要义,咏物诗也须物中见情,而且越真挚越深且越好。而此诗通篇都体现出一“愁”字,有诗人老去之愁、失意之愁、思乡之愁、忆友之愁,最重要的还是忧国忧民、感时伤世之愁,千愁百感,真切深挚。因此此诗历来被推为咏梅诗的上品,明代王世贞更有“古今咏梅第一”的说法。(仇兆鳌《杜少陵集详注》卷九引)李商隐《忆梅》也堪称咏梅诗的佳品:“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写“寒梅”不能与百花共享春天,早秀先凋,这不正是诗人自己的写照吗?诗人在《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诗中,也曾发出同样的感叹:“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非时而早秀,“不待作年芳”的早梅和“常作去年花”的寒梅,都是诗人不幸身世的象征。咏物诗最好是“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李商隐的这两首咏梅诗正是这样,既生动地描绘出了梅花的形貌,又曲折地传达出内心的感情,两者结合得天衣无缝。文人咏梅,都是将梅作为精神格调的象征。

由此可见梅花作为一种意象,它与中国传统的道德文化相结合,表现出一种不随流俗的品格和坚贞傲岸的精神。何乔新《和梅花百咏序》认为,梅花虽然只是一种花木,但也是一种君子品德的代表:“其花素而不妖,君子淡而不厌似之其气香;远而益清,君子暗而日章类焉;吐花于冰雪之际,敛实于暄妍之时,君子之乐幽雅而远纷华。”因此,在梅身上,可以看出梅之风韵、梅之精神和梅之气节。“梅有‘四德’,初生蕊为元,开花为亨,结子为利,成熟为贞。梅有‘四贵’,贵希不贵繁,贵老不贵嫩,贵瘦不贵肥,贵含不贵开。”(《潜确类书》)“梅备‘五善’,博于济物,仁也;不挠于时,义也;生不相陵,礼也;审于择友,智也;出不衍其期,信也。”(姚涞《梅花记》)由此可见,梅的身上的确集聚着丰富而深邃的中国传统道德文化。

梅花暗香浮动、傲雪凌寒,冰雪为它的节操作证,桃李因它的冷艳失色。梅花虽然有着绝世的风华,但却兼备强者的寂寞。它像冰玉一样的孤清,出尘绝俗。所以,诗人们为自己塑造了理想人格的典型,把各种旷世的孤怀、岁寒的心事,一起倾诉给它。

书写古诗梅花的格式范文 第五篇

梅花诗句集锦

赠范晔

陆凯 南朝 宋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山园小梅

林和靖 唐

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擅板共金樽.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足雪 ,为有暗香来.

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

王安石

华发寻春喜见梅, 一株临路雪倍堆.

凤城南陌他年忆, 香杳难随驿使来.

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李商隐

匝路亭亭艳,非时袅袅香.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梅花绝句(之—)

闻道梅花圻晓风, 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 一树梅花一放翁.

梅花绝句(之二)

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 正是层冰积雪时.

梅花绝句(之三)

雪虐风号愈凛然, 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会飘零去, 耻向东君更乞怜.

南朝·谢燮

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唐·杜甫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 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

唐·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映春台.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唐·王维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心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

唐·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江上梅

唐·王适

忽见寒梅树,花开汉水滨.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庭梅咏寄人

唐·刘禹锡

早花常犯寒,繁实常苦酸. 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阑?

夭桃定相笑,游妓肯回看! 君问调金鼎,方知正味难.

唐·崔道融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技依病看. 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唐·庾信

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 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

树动悬冰落,枝高出手寒. 早知觅不见,真悔著衣单.

雪里觅梅花

唐·萧纲

绝讶梅花晚,争来雪里窥. 下枝低可见,高处远难知.

俱羞惜腕露,相让道腰羸. 定须还剪采,学作两三技.

唐·蒋维翰

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 几家门户重重闭,春色如何入得来?

宋·陈亮

疏技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发,百花皆后春.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冬日杂兴

宋·张耒

空山身欲老,徂岁腊还来. 愁怯年年柳,伤心处处梅.

绿蔬挑甲短,红蜡点花开. 冰雪如何有,东风日夜回.

再和杨公济梅花

宋·苏轼

莫向霜晨怨未开,白头朝夕自相摧. 斩新一朵含风露,恰似西厢待月来.

赠岭上梅

宋·苏轼

梅花开尽白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 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

宋·朱熹

梦里清江醉墨香,蕊寒枝瘦凛冰霜. 如今白黑浑休问,且作人间时世妆.

题杨补之画

宋·楼钥

梅花屡见笔如神,松竹宁知更逼真. 百卉千花皆面友,岁寒只见此三人.

宋·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香.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从张仲谋乞腊梅

宋·黄庭坚

闻君寺后野梅发,香蜜染成宫样黄. 不拟折来遮老眼,欲知春色到池塘.

钓雪舟倦睡

宋·杨万里

小阁明窗半掩门,看书作睡正昏昏. 无端却被梅花恼,特地吹香破梦魂.

宋·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宋·萧德藻

湘妃危立冻蛟背,海月冷挂珊瑚枝. 丑怪惊人能妩媚,断魂只有晓寒知.

宋·张道洽

寒水一瓶春数枝,清香不减小溪时. 横斜竹底无人见,莫与微云淡月知.

苏东坡

年年芳信负红梅, 江畔垂垂又欲开. 珍重多情关伊令, 直和根拨送春来.

早 梅

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新栽梅

白居易

池边新栽七株梅, 欲到花时点检来. 莫怕长洲桃李嫉, 今年好为使君开.

赵秉文

画师不作粉脂面,却恐傍人嫌我直.相逢莫道不相识,夏馥从来琢玉人.

元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元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元·王冕

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 一声羌管无人见,无数梅花落野桥.

立春日赏红梅之作

元·元淮

昨夜东风转斗杓,陌头杨柳雪才消. 晓来一树如繁杏,开向孤村隔小桥.

应是化工嫌粉瘦,故将颜色助花娇. 青枝绿叶何须辨,万卉丛中夺锦标.

元·段克己

姑射仙人冰雪肤,昔年伴我向西湖. 别来几度春风换,标格而今似旧无.

西湖梅

元·冯子振

苏老堤边玉一林,六桥风月是知音. 任他桃李争欢赏,不为繁华易素心.

鸳鸯梅

元·冯子振

并蒂连技朵朵双,偏宜照影傍寒塘. 只愁画角惊吹散,片影分飞最可伤.

题画墨梅

元·陶宗仪

明月孤山处士家,湖光寒浸玉横斜. 似将篆籀纵横笔,铁线圈成个个花.

阳山道中

元·释善住

雨余春涧水争分,野雉双飞过古坟. 眼见人家住深坞,梅花绕屋不开门.

春晚杂兴

元·方回

芳草茸茸没屦深,清和天气润园林. 霏微小雨初晴处,暗数青梅立树阴.

元·郭钰

疏林晴旭散啼鸦,高阁朱帘 地遮. 为问王孙归也未?玉梅开到北枝花.

寄迹武塘赋之

明·夏完淳

逢花却忆故园梅,雪掩寒山径不开. 明月愁心两相似,一枝素影待人来.

题画梅

明·徐渭

从来不见梅花谱,信手拈来自有神. 不信试看千万树,东风吹着便成春.

王元章倒枝画梅

明·徐渭

皓态孤芳压俗姿,不堪复写拂云枝. 从来万事嫌高格,莫怪梅花着地垂.

明·唐寅

雪压江村阵作寒,园林俱是玉英攒. 急须沽酒浇清冻,亦有疏梅唤客看.

明·陈继儒

春风无力柳条斜,新草微分一抹沙. 欲向主人借锄插,扫开残雪种梅花.

宋徽宗画半开梅

明·赵友同

上皇朝罢酒初酣,写出梅花蕊半含. 惆怅汴宫春去后,一枝流落到江南.

明·方孝孺

微雪初消月半池,篱边遥见两三枝. 清香传得天心在,未话寻常草木知.

明·陈道复

竹篱巴外野梅香,带雪分来入醉乡. 纸张独眠春自在,漫劳车马笑人忙.

明·陈道复

梅花得意占群芳,雪后追寻笑我忙. 折取一技悬竹杖,归来随路有清香.

梅花落

明·薛暄

檐外双梅树,庭前昨夜风. 不知何处笛,并起一声中.

明·通润

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 香闻流水处,影落野人家.

丁卯新正三日写梅

明·李日华

檀口粉肋含笑语,春风拂拂为开怀. 酒人得此添狂兴,诗句从天泼下来.

题画诗册页

清·普荷

无事不寻梅,得梅归去来. 雪深春尚浅,一半到家开.

山中雪后

清·郑燮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睛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清·金农

老梅愈老愈精神,水店山楼若有人. 清到十分寒满把,如知明月是前身.

题唐解元小景

清·恽寿平

雪后轻桡入翠微,花溪寒气上春衣. 过桥南岸寻春去,踏遍梅花带月归.

题梅花

清·汪士慎

小院栽梅一两行,画空疏影满衣裳. 冰华化雪月添白,一日东风一日香.

清·宁调元

姹紫嫣红耻效颦,独从末路见精神. 溪山深处苍崖下,数点开来不借春.

清·吴淇

奇香异色著林端,百十年来忽兴阑. 尽把精华收拾去,止留骨格与人看.

题画梅

清·李方膺

梅花此日未生芽,旋转乾坤属画家. 笔底春风挥不尽,东涂西抹总开花.

题画梅

清·李方膺

挥毫落纸墨痕新,几点梅花最可人. 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

梅花诗

清·俞樾内子

耐得人间雪与霜,百花头上尔先香. 清风自有神仙骨,冷艳偏宜到玉堂.

和内子梅花诗

清·俞樾

庭院无尘夜有霜,见来不是等闲香. 寒宵同作罗浮梦,绝胜东坡在雪堂.

雨中元墓探梅

清·宋荦

探梅冒雨兴还生,石迳铿然杖有声. 云影花光乍吞吐,松涛岩溜互喧争.

韵宜禅榻闲中领,幽爱园扉破处行. 望去茫茫香雪海,吾家山畔好题名.

清·律然

和风和雨点苔纹,漠漠残香静里闻. 林下积来全是雪,岭头飞去半为云.

不须横管吹江郭,最惜空枝冷夕曛. 回首孤山山下路,霜禽粉蝶任纷纷.

梅 花 诗

琼枝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绝几回开.

《红楼梦》访妙玉乞红梅

曹雪芹

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 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嫦娥槛外梅.

入世冷桃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 槎桠谁惜诗肩瘦,衣上犹沾佛院苔.

《红楼梦》咏红梅花(红字)

曹雪芹

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已笑东风. 魂飞庾岭春难辨,霞隔罗浮梦未通.

绿萼添妆融宝炬,缟仙扶醉跨残虹. 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

《红楼梦》咏红梅花 (梅字)

曹雪芹

白梅懒赋赋红梅,逞艳先迎醉眼开. 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

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池脱旧胎. 江北江南春灿烂,寄言蜂蝶漫疑猜.

《红楼梦》咏红梅花 (花字)

曹雪芹

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竟奢华. 闲厅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

幽梦冷随红袖笛,游仙香泛绛河槎. 前身定是瑶台种,无复相疑色相差.

赠范晔

南北朝 陆凯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旁傍溪桥. 不知进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穸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 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

真适园梅花盛放

王 鏊

花间小坐夕阳迟, 香雪千枝与万枝. 自入春来无好句, 杖藜到此忽成诗.

《杂诗》之一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欹穸前,寒梅著花未.

初识梅花

江北不如南地暖, 江南好断北人肠. 胭脂桃颊梨花粉, 共作寒梅一面妆.

次韵中玉早梅

黄庭坚

折得寒香不露机, 小穸斜日两三枝. 罗帷翠叶深调护, 已被游蜂圣得知.

十一月后庭花盛开之二

日暖香繁巳盛开, 开时曾达千百回. 春风岂是多情思, 相伴花前去又来.

墨 梅

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 犹恨东风无意思,更吹烟雨暗黄昏.

卜算子【咏梅】_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书写古诗梅花的格式范文 第六篇

写梅花的诗句有很多,古今诗人非常喜欢描写和赞美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 王安石《梅 》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 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 陆游《卜算子·咏梅》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 王安石《梅 》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 黄蘖禅师《上堂开示颂》

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 李清照《懈恋花》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 陆游《卜算子·咏梅》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 王维《杂诗三首》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 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 《卜算子·咏梅》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 王冕《墨梅》

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 朱敦儒《鹧鸪天·西都作》

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黄梅。 —— 杜甫《梅雨》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 杜耒《寒夜》

江南腊尽,早梅花开后,分付新春与垂柳。 —— 苏轼《洞仙歌·咏柳》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流清气满乾坤。 —— 王冕《墨梅》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 张谓《早梅》

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 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 陆游《卜算子·咏梅》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 卢梅坡《雪梅·其一》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 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 陆游《梅花绝句》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 齐己《早梅》

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 —— 冯延巳《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 李商隐《忆梅》

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 —— 道源《早梅》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 崔道融《梅花》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 陆游《梅花绝句》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 马致远《寿阳曲·江天暮雪》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 王冕《白梅》

书写古诗梅花的格式范文 第七篇

1、《朝中措.梅》

幽姿不入少年场,无语只凄凉。

一个飘零身世,十分冷淡心肠。

江头月底,新诗旧梦,孤恨清香。

任是春风不管,也曾先识东皇。

作品赏析

「注释」

①东皇:司春之神。

「评解」

「集评」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首二句咏花而见本意,余皆借梅自喻,飘零孤恨,其冷淡绝似寒梅。但梅花虽未逮秾春,而东皇先识,胜于百花,尽有江上芙蓉,一生未见春风者。放翁受知于孝宗,褒其多闻力学,授枢密院编修。虽出知外州,书生遭际,胜于槁项牖下多矣。

2、《霜天晓角.梅》

书写古诗梅花的格式范文 第八篇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白梅》

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梅》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梅花绝句》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杨柳枝词》

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早梅,匝路亭亭艳,非时裛裛香《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江梅》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杂咏》

清香传得天心在,未话寻常草木知《画梅》

香闻流水处,影落野人家《早梅》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题画梅》

望去茫茫香雪海,吾家山畔好题名《雨中元墓》

和风和雨点苔纹,漠漠残香静里闻《落梅》

入世冷挑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访妙玉乞》

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咏红梅花》

白梅懒赋赋红梅,逞艳先迎醉眼开《咏红梅花》

闲庭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咏红梅花》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赠范晔》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早梅》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杂诗》

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墨梅》

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应诏赋得除夜》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忆梅》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早梅》

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临江仙》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梅花》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虞美人》

应酬都不暇,一岭是梅花《岭梅》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踏莎行》

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疏梅料理成风月《贺新郎》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卜算子·咏梅》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山园小梅》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雪梅》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墨梅》

野梅烧不尽,时见两三花《古戍》

书写古诗梅花的格式范文 第九篇

三九严寒无所惧的梅,色彩艳丽,姿态优美,常被人认为有孤高洁傲的品格。许多古代诗人都吟咏它的这一独特性状,以此来讽喻人事或表达个人情怀。

最早的咏梅诗,当是唐末诗人和凝的《望梅花》:

春草全无消息,腊雪犹余踪迹。越岭寒枝香自折,冷艳奇芳堪惜。何事寿阳无处觅,吹入谁家横笛?

诗的前两句交待了季节,当是冬雪犹余,草木尚未萌芽之时。在诗人的“望”中(也就是想象之中),岭南的梅花已经傲寒独放,并且“冷艳奇芳”了,而眼前尚无处寻觅梅花的踪影,只听到有人用横笛吹奏赞美梅花的乐曲。“寿阳”是梅花的代称。据说南朝宋武帝之女寿阳公主卧于殿檐下休息时,有梅花落在额上,拂而不去,于是妇女争相效仿,称为“梅花妆”,“寿阳”也就成为梅花的代称了。 这首诗既表达出诗人对梅花不畏严寒,香艳无比的赞叹,又表达了他切盼梅花开放的心情。

宋代诗人林逋的《山园小梅》,被称为咏梅的佳作。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诗人把梅花置于水边、月下两个特定的环境中,不仅赞颂梅花不惧寒冷,在小园里独占风情,而且描写出梅花开放时的美景。特别是“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十分形象地概括了梅的体态和芳香,成为众口传诵的名句,“疏影”和“暗香”也成了咏梅的固定用语。诗的后一半写“霜禽”对梅的另眼相看和“粉蝶”对梅花的陶醉,以及诗人不用檀板也不用饮酒就能够面对梅花吟出美妙的诗篇,从侧面烘托出梅花的美,手法很高妙。

宋代词人周邦彦写过一首咏梅词《花犯・小石・梅花》:

粉墙低,梅花照眼,依然旧风味。露痕轻缀,疑净洗铅华,无限佳丽。去年盛赏曾孤倚,冰盘同燕喜。更可惜、雪中高树,香篝薰素被。

今年对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吟望久,青苔上,旋看飞坠。相将见、翠丸荐酒。人正在,空江烟浪里。但梦想,一枝潇洒,黄昏斜照水。

标题中的“花犯”是词调,“小石”是曲调。词的上阕花再开,风味依旧。那盛开的梅花带着露水的痕迹,像刚刚洗去粉妆似的雪白,真是好看。这时他想起去年赏梅的情景,只可惜那时冰雪覆盖在梅花枝上。“香篝”是以烧香的薰炉比喻放香的梅花,“素被”是指盖在梅花上面的白雪。词的下阕叹息今年赏梅时间的短促,不由得久久地看着梅花瓣旋转着飘落。恐怕再来赏梅时,就得就着梅子下酒了。即使如此,在旅途上也会时时想象着梅花开放,梅枝弯曲倒映在水中的美景。诗人写出自己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同样怜惜梅花的感情,不仅赞美梅花开放的美景,更从梅花开落匆匆联想到人的离散也在匆匆间,使全词有了较为深刻的意蕴。

陆游是特别喜欢梅花的,他的咏梅佳作,其数在百首之上。广为传诵的有“梅花吐幽香,百卉皆可屏”(《古梅》);“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落梅》之一);“平生不喜凡桃李,看了梅花睡过春”(《探梅》二绝之二);“子欲作梅诗,当造幽绝境。笔端有纤尘,正恐梅未肯”(《梅花绝句》十首之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梅花绝句》六首之三)。这样的诗句举不胜举,可以看出陆游是爱梅成癖的。

陆游喜欢梅花,同时也喜爱用梅花来比拟自己。《卜算子・咏梅》这首词,可以说是以梅花自比的一个结晶。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书写古诗梅花的格式范文 第十篇

梅花,历来有古雅清逸的名士之誉。你看,万花凋谢,冰封雪飘,“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阵阵清香,沁人心脾,曾有多少风流雅士对之心仪,为之倾倒。据《梁书・何逊传》载:南朝梁诗人何逊在任扬州法曹时,官署后有梅花一株,他常在梅树下赋诗。后迁居洛阳,思念梅花而不得见,因请求再到扬州任职。到扬州之日,梅花盛开,何逊邀请名士饮酒赏梅。南宋诗人张道洽有梅花诗三百余首,其《吟梅》诗云:“村墅苔为径,茅檐竹作篱。神清和月写,香远隔烟知。老树有余韵,别花无此姿。诗人风味似,梦寐也应思。”诗人对梅花的仰慕之情,何等殷切,连做梦都在思念。更有甚者,曾写下千古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北宋诗人林逋,一生不趋荣利,隐居西湖孤山二十年,不入城,不娶妻,植梅养鹤,因而有“梅妻鹤子”之谓,为古代诗坛留下了一段虔诚而浪漫的佳话。在这里,梅花不仅成为古代名士群体仰慕的对象,而且成为他们个人理想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将梅花与诗人的人格形象融为一体的当推南宋诗人陆游。他一生酷爱梅花,曾作《梅花六绝》,有“小亭终日倚栏杆,树树梅花看到残”和“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之句,诗人对梅花的痴迷之情跃然纸上。尤其是他的《卜算子・咏梅》词:“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更让人感受到诗人在遭遇排挤、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时孤傲清高的情怀,成为托物抒情诗中的极致。

自古以来,就深受人们喜爱。屈原在《离骚》中就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佳句。究其原因,恐怕在于那耐寒傲霜的品格。“如端人,独立凌冰霜……高情守幽贞,大节凛介刚。”(陆游)许多诗人从的品格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坐标和价值取向。晋代大诗人陶潜就是其中的代表。他在做彭泽令时,因“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而解职归田,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生活,怡然自乐。他在一首咏菊诗中写到:“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对傲霜倔强的品格作了高度评价,使后人赏菊,也得到很好的启示。为此,人们便不自觉地将他和联在一起,目睹,则心想陶令。

“芙蓉初出水,桃李忽无言。”荷花,亭亭玉立,高洁脱俗。在它面前,妖桃艳李也会自愧弗如。的确,荷花点染的湖光水色,分外秀丽。盛夏时节,碧叶覆水,红花映日,令人流连忘返。南宋杨万里脍炙人口的诗句云:“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而雨后斜阳,花苞湿润晶莹,珍珠似的水滴随着荷盖的摇曳而闪烁滚动,那更是清丽动人了。当秋风萧瑟,荷叶虽已衰败,但诗人李商隐却还有“留得残荷听雨声”的情趣呢!宋代周敦颐在《爱莲说》里赞美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从此,荷花赢得了“花中君子”的美誉,为世人所推崇,并成为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的象征。

“奇花照眼一时红,修竹虚心万年绿。”潇潇翠竹,无牡丹之富丽,也无青松之苍劲,更无桃李之妖艳,可是它刚强正直,宁折不屈。它“根生大地,渴饮甘泉,未出土时便有节;枝横云梦,叶拍苍天,及凌云处尚虚心”,历来被视为中华名族传统美德之化身。苏轼曾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可见其爱竹之深。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最是爱竹,他为人正直,气节刚劲,由于不满政府,鄙视逢迎,而寄情于竹。他画竹苍郁挺拔,“秀劲绝伦”,简直竹如其人。有首《竹石》题画诗,可看作是他为人的真实写照:“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另有《题竹》诗:“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唯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把翠竹写成敢于反抗的英雄,这又何尝不是在写他自己呢?

大自然中能引发诗人情愫涌动、激情勃发之花木比比皆是,在此难以尽述,我们在阅读古诗、体味意蕴时不能仅停留在诗歌的物象上,而应结合诗人的身世、背景、人格、情感,才能准确理解诗人何以会寄情花木、托物明志。

书写古诗梅花的格式范文 第十一篇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白话翻译: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2、《清平乐·年年雪里》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白话翻译:

小时候每年下雪,我常常会沉醉在插梅花的兴致中。后来虽然梅枝在手,却无好心情去赏玩,只是漫不经心地揉搓着,却使得泪水沾满了衣裳。

今年梅花又开放的时候,我却一个人住在很偏远的地方,而我耳际短而稀的头发也已斑白。看着那晚来的风吹着开放的梅花,大概也难见它的绚烂了。

3、《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书写古诗梅花的格式范文 第十二篇

1、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____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2、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____黄蘖禅师《上堂开示颂》

3、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____卢梅坡《雪梅·其一》

4、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____王安石《梅花/梅》

5、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____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6、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____卢仝《有所思》

7、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____陆凯《赠范晔诗》

8、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____王冕《白梅》

9、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____卢梅坡《雪梅·其二》

10、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____陆游《卜算子·咏梅》

11、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____杜耒《寒夜》

12、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____陆游《卜算子·咏梅》

13、冰骨清寒瘦一枝。玉人初上木兰时。____吴文英《浣溪沙·题李中斋舟中梅屏》

14、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____曹组《蓦山溪·梅》

15、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梅花月满天。____唐寅《把酒对月歌》

16、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____曹雪芹《香菱咏月·其二》

17、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____王庭筠《绝句·竹影和诗瘦》

18、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____陆游《落梅》

19、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____张谓《早梅》

20、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____卢梅坡《雪梅·其一》

21、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____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

22、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____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23、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____苏轼《西江月·梅花》

24、陌上风光浓处。第一寒梅先吐。____李弥逊《十样花·陌上风光浓处》

25、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彻。____晁补之《盐角儿·亳社观梅》

26、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____李清照《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

27、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____苏轼《西江月·梅花》

28、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____齐己《早梅》

29、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____姜夔《暗香·旧时月色》

30、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娩香。____苏轼《减字木兰花·春月》

31、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____李清照《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

32、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____王维《杂诗三首/杂咏三首》

33、梅花大庾岭头发,柳絮章台街里飞。____李商隐《对雪二首》

34、江涵雁影梅花瘦,四无尘、雪飞云起,夜窗如昼。____卢祖皋《贺新郎·挽住风前柳》

35、烟霏霏。雪霏霏。雪向梅花枝上堆。____吴淑姬《长相思令·烟霏霏》

36、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____李清照《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37、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____陆游《卜算子·咏梅》

38、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____辛弃疾《临江仙·探梅》

39、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绝。____张孝祥《卜算子·雪月最相宜》

40、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____道源《早梅》

41、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____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42、草秀故春色,梅艳昔年妆。____李世民《元日》

43、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____晏几道《临江仙·身外闲愁空满》

44、可有梅花寄一枝?雪来翠羽飞。____吴锡麒《长相思·以书寄西泠诸友即题其后》

45、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____曹雪芹《咏红梅花得“红”字》

46、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____李方膺《题画梅》

47、窗间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____范成大《喜晴》

48、匝路亭亭艳,非时裛裛香。____李商隐《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49、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____龚自珍《病梅馆记》

50、醉折残梅一两枝,不妨桃李自逢时。____陆游《落梅》

51、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____王旭《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52、入世冷挑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____曹雪芹《访妙玉乞红梅》

53、夜寒不近流苏,只怜他、后庭梅瘦。____毛滂《上林春令·十一月三十日见雪》

54、重唱梅边新度曲,催发寒梢冻蕊。____吴文英《金缕歌·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

55、越梅半拆轻寒里,冰清淡薄笼蓝水。____和凝《菩萨蛮·越梅半拆轻寒里》

56、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____苏轼《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

57、淡黄杨柳暗栖鸦。玉人和月摘梅花。____贺铸《减字浣溪沙·楼角初销一缕霞》

58、宫粉雕痕,仙云堕影,无人野水荒湾。____吴文英《高阳台·落梅》

59、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____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60、春还草阁梅先动,月满虚庭雪未消。____王守仁《元夕二首》

61、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____冯延巳《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

62、去岁江南见雪时,月底梅花发。____张孝祥《卜算子·雪月最相宜》

63、白梅懒赋赋红梅,逞艳先迎醉眼开。____曹雪芹《咏红梅花得“梅”字》

64、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____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其一》

65、烧痕惨淡带昏鸦,数尽寒梅未见花。____陈孚《咏永州》

66、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____刘过《柳梢青·送卢梅坡》

67、候馆梅残,溪桥柳细。____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68、应是夜寒凝。恼得梅花睡不成。____黄升《南乡子·冬夜》

69、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____何逊《咏早梅/扬州法曹梅花盛开》

70、为容不在貌,独抱孤洁。____张炎《疏影·梅影》

71、雪里温柔,水边明秀,不借春工力。____辛弃疾《念奴娇·梅》

72、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____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

73、多谢梅花,伴我微吟。____韩疁《高阳台·除夜》

74、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____张嵲《墨梅》

75、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____陆游《梅花绝句》

76、二月春花厌落梅。仙源归路碧桃催。____晏几道《浣溪沙·二月春花厌落梅》

77、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风飚,徒有霜华无霜质。____鲍照《梅花落·中庭多杂树》

78、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竞奢华。____曹雪芹《咏红梅花得“花”字》

79、星稀河影转,霜重月华孤。____张孝祥《临江仙·试问梅花何处好》

80、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____吕本中《踏莎行·雪似梅花》

81、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____王冕《白梅》

82、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____卢梅坡《雪梅·其二》

83、雪后燕瑶池,人间第一枝。____赵令《菩萨蛮·春风试手先梅蕊》

84、百花头上开,冰雪寒中见。____辛弃疾《生查子·重叶梅》

85、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____王旭《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86、春近寒虽转,梅舒雪尚飘。____阴铿《雪里梅花诗》

87、野桥梅几树,并是白纷纷。____洪升《雪望》

88、千点寒梅晓角中,一番春信画楼东。____杨慎《鹧鸪天·元宵后独酌》

89、今岁早梅开,依旧年时月。____张孝祥《卜算子·雪月最相宜》

90、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____柳宗元《早梅》

91、雪花全似梅花萼。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____王旭《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92、雪似梅花,梅花似雪。____吕本中《踏莎行·雪似梅花》

93、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____汪藻《点绛唇·新月娟娟》

94、花意争春,先出岁寒枝。____辛弃疾《江神子·赋梅寄余叔良》

95、江南腊尽,早梅花开后,分付新春与垂柳。____苏轼《洞仙歌·咏柳》

96、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____李商隐《忆梅》

97、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____史青《应诏赋得除夜》

98、一晌凝情无语,手捻梅花何处。____王之道《如梦令·一晌凝情无语》

99、角声吹彻小梅花。夜长人忆家。____赵长卿《阮郎归·客中见梅》

100、临砌影,寒香乱、冻梅藏韵。____吴文英《花犯·郭希道送水仙索赋》

书写古诗梅花的格式范文 第十三篇

1、《江梅》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

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

2、《梅花》

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3、《忆梅》

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4、《梅花》

崔道融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技依病看。

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5、《咏早梅》

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

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

枝横却月观,花绕凌风台。

朝洒长门泣,夕驻临邛杯。

应知早飘落,故逐上春来。

6、《早梅》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7、《梅花落》

刘方平

新岁芳梅树,繁花四面同。

春风吹渐落,一夜几枝空。

少妇今如此,长城恨不穷。

莫将辽海雪,来比后庭中。

8、《梅花》庾信

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

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

树动悬冰落,枝高出手寒。

早知觅不见,真悔着衣单。

9、《梅》

温庭皓

一树寒林外,何人此地栽。

春光先自暖,阳艳暗相催。

晓觉霜添白,寒迷月借开。

馀香低惹袖,堕蕊逐流杯。

零落移新暖,飘飏上故台。

雪繁莺不识,风袅蝶空回。

羌吹应愁起,征徒异渴来。

莫贪题咏兴,商鼎待盐梅。

10、《雪梅》

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11、《梅花》

蒋维翰

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

几家门户重重闭,春色如何入得来?

12、《梅花绝句·之三》

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会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

13、《咏红梅花得“红”字》

曹雪芹

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已笑东风。

魂飞庾岭春难辨,霞隔罗浮梦未通。

绿萼添妆融宝炬,缟仙扶醉跨残虹。

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

14、《山园小梅》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剪绡零碎点酥乾,向背稀稠画亦难。

日薄从甘春至晚,霜深应怯夜来寒。

澄鲜只共邻僧惜,冷落犹嫌俗客看。

忆着江南旧行路,酒旗斜拂堕吟鞍。

15、《梅花引》

向子諲

同杯勺。同斟酌。千愁一醉都推却。

花阴边。柳阴边。几回拟待、偷怜不成怜。

伤春玉瘦慵梳掠。抛掷琵琶闲处着。

莫猜疑。莫嫌迟。鸳鸯翡翠,终是一双飞。

书写古诗梅花的格式范文 第十四篇

《雪梅》

宋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题画梅》

清李方膺

挥毫落纸墨痕新,几点梅花最可人。

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

《梅花绝句》

宋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卜算子咏梅》

现代_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忆梅》

唐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白梅》

元王冕

冰雪林中着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杂诗(之一)》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早梅》

唐齐已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村前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墨梅》

明张臬

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

犹恨东风无意思,更吹烟雨暗黄昏。

《早梅》

宋李公明

东风才有又西风,群木山中叶叶空。

只有梅花吹不尽,依然新白抱新红。

《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早梅》

唐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回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梅》

宋王琪

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

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

《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杨柳枝词》

唐刘禹锡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请君莫凑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初识梅花》

江北不如南地暖,江南好断北人肠。

胭脂桃颊梨花粉,共作寒梅一面妆。

《十一月后庭花盛开之二》

宋蔡襄

日暖香繁巳盛开,开时曾达千百回。

春风岂是多情思,相伴花前去又来。

《次韵中玉早梅》

宋黄庭坚

折得寒香不露机,小穸斜日两三枝。

罗帷翠叶深调护,已被游蜂圣得知。

《红梅》

宋苏轼

年年芳信负红梅,江畔垂垂又欲开。

珍重多情关伊令,直和根拨送春来。

《红梅》

宋王十朋

桃李莫相妒,夭姿元不同。

犹余雪霜态,未肯十分红。

推荐阅读:

教师诗词讲解活动总结范文共18篇

原创积极诗歌简书范文(通用6篇)

邀请参加古诗比赛文案范文优选8篇

个人诗歌朗诵推荐范文推荐5篇

在下雪的时候诗歌范文优选8篇

诗歌鉴赏评课稿范文(共19篇)

标签: 古诗 格式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