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五言名句书写范文 第一篇
1.“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译文:事情都有个开端,但很少能达到终始。多用以告诫人们为人、做事要善始善终。
mǐ bù yǒu chū, xiǎn kè yǒu zhōng .
2.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诗经·氓》
译文:当满枝桑叶未曾飘落,叶片青翠润泽。嗟叹无知的雀鸟呵,怎能为桑椹的香美迷惑。嗟叹善良的女子呵,怎能被男子的甜言蜜语中迷惑。
sāng zhī wèi luò, qí yè wò ruò. yú jiē jiū xī , wú shí sāng shèn; yú jiē nǚ xī , wú yǔ shì dān .
[未完待续]
楚辞五言名句书写范文 第二篇
《诗经·卫风·木瓜》
原文:
投我以木瓜,
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
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
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
翻译:
你将木瓜投赠我,
我拿琼琚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
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桃投赠我,
我拿琼瑶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
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李投赠我,
我拿琼玖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
珍重情意永相好。
注释:
1.木瓜: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蔷薇科,果实长椭圆形,色黄而香,蒸煮或蜜渍后供食用。按:今粤桂闽台等地出产的木瓜,全称为番木瓜,供生食,与此处的木瓜非一物。
2.琼琚(jū居):美玉,下xxx琼玖xxx、xxx琼瑶xxx同。
3.匪:非。
4.木桃!果名,即楂子,比木瓜小。
5.木李:果名,即榠楂,又名木梨。
【赏析】
《诗经·大雅·抑》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之句,后世“投桃报李”便成了,成语,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比较起来,《卫风·木瓜》这一篇虽然也有从“投之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生发出的成语“投木报琼”(如托名宋尤袤《全唐诗话》就有“投木报琼,义将安在”的记载),但“投木报琼”的使用频率却根本没法与“投桃报李”相提并论。可是倘若据此便认为《抑》的传诵程度也比《木瓜》要高,那就大错而特错了,稍微作一下调查,便会知道这首《木瓜》是现今传诵最广的《诗经》名篇之一。 经典之作,不是名句怎么进中学课本
楚辞五言名句书写范文 第三篇
《诗经》 :旨酒欣欣,燔炙芬芬
释义:美酒醇香人陶醉,烤肉溢香增胃口
《楚辞》:五音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
释义:乐声交杂,鼓瑟丝弦齐响,天帝欣喜,快乐安康
《诗经》:《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原称“诗”或“诗三 百,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05篇,其 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 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楚辞》: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采用楚国方言创作了一种新的诗 歌体裁--楚辞。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 作,楚辞因此又称为xxx离骚体xxx。
楚辞五言名句书写范文 第四篇
1、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2、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总芳之芜秽。
3、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
4、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6、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7、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忽反顾以流涕兮,哀高丘之无女。
9、思九州之博大兮,岂唯是其有女。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
10、及年岁之未晏兮,时亦犹其未央。恐鹈鴂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
11、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12、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13、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
14、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15、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
16、虎啸而谷风至兮,龙举而景云往。
17、悲兮愁,哀兮忧!
18、心絓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
19、愿岁并谢,与长友兮。
20、青春受榭,白日昭之。
21、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22、昔君与我诚言兮,曰黄昏以为期。羌中道而回畔兮,反既有此他志。
23、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24、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罗。
25、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26、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
27、青春受谢,白日昭只。春气奋发,万物遽只。
28、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29、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30、魂茕茕兮不遑寐,目眽眽兮寤终朝。
11、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萧艾也。邅吾道夫昆仑兮,路修远以周流。
12、涉开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予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
13、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14、时不可兮再得,聊逍遥兮容与。令飘风兮先驱,使涷雨兮洒尘。
15、老冉冉兮既极,不亲近兮愈疏。固人命兮有当,孰离合兮可为?
16、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悲莫悲兮生别离,喜莫喜兮新相知。
17、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为!出不入兮往不返,平原忽兮路超远。
楚辞五言名句书写范文 第五篇
1、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周南·桃夭》
2、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魂兮归来赋》
3、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楚辞·卜居》
4、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5、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楚辞·九章·哀郢》
6、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楚辞·九章·涉江》
7、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楚辞·九歌·少司命》
8、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楚辞·离骚》
9、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淮南小山《楚辞·招隐士》
10、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楚辞·离骚》
11、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楚辞·九章·涉江》
12、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诗经·王风·黍离》
13、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
14、山之石,能够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15、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小雅·鹿鸣》
16、有茝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楚辞·九歌·湘夫人》
17、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用君之心,行君之意。龟策诚不能知事。——屈原《卜居》
18、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湛奥》
19、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20、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楚辞·离骚》
21、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楚辞·卜居》
22、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23、兰被径兮,斯路渐。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悲痛悲。魂兮归来,哀江南。——宋玉《楚辞·招魂》
24、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楚辞·九歌·国殇》)
25、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26、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楚辞·九歌·湘夫人》
27、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离骚》
28、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29、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卫风·木瓜》
30、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宋玉《楚辞·九辩》
31、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九章·抽思》
32、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渔父》
33、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
34、孙兮归来,山中兮不能够久留!——淮南小山《楚辞·招隐士》
35、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国殇》
36、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楚辞·九章·涉江》
37、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楚辞·离骚》
38、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39、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楚辞·九歌·东皇太一》
40、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楚辞·离骚》
41、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42、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楚辞·离骚》
43、关雎鸠,在河之舟,窈窕淑女,君子好求。——《诗经·周南·关雎》
44、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楚辞·九章·怀沙》
45、浪之水清兮,能够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能够濯我足。——《楚辞·渔父》
46、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楚辞·九章·涉江》
47、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楚辞·渔父》
48、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楚辞·离骚》
49、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50、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楚辞·离骚》
51、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楚辞·九歌·湘夫人》
52、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楚辞·离骚》
53、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诗经·郑风·风雨》
54、不由外来兮,名不能够虚作。——《楚辞·九章·抽思》
55、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团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涉江》
56、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对楚王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