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资助典型个人案例范文 第一篇
何龙同志,1988年7月毕业于江西鹰潭师范学校,同年8月义无反顾地投身于乡村教育事业至今。一直在杨溪中心学校工作。29年如一日,在这个农村偏远山区扎根。杨溪乡8所村完小就到过7所,长期一直在教学第一线,从未间断过。现除了处理学校繁杂的校务工作外还仍然兼三、四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全校体育。他非常注重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的更新,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不断学习,爱岗敬业,任劳任怨,赢得大家的赞许。他的个人事迹-----校长访谈在20_年7月26日鹰潭日报教育周刊版刊登。个人报道----教师风采在20_年10月21日余江报教育版发表。
杨溪乡地处余江县城向西30里以外,是个偏僻边远山区,交通十分不便,教学条件非常艰苦,以前学校没有食堂只能每天回家吃饭或到老百姓家搭膳,通往学校的道路是马路,骑着自行车上下班,风里来雨里去,严寒酷暑,一年又一年,晴天一块铜雨天一包脓,遇到雨雪等恶劣天气只能徒步上学,上半年常常遇到洪水还要赤脚驮着自行车趟水过河,下午放学洪水未退还要夜宿学校。现在水泥路直通学校,学校有食堂,自己却调到离家30里之外的璜源小学,工作期间每天往返家与学校之间,早出晚归,风里来雨里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面对如此艰苦的环境,他从未动摇过进城,依然钟情于农村山区教学,留恋乡村教育,凭着他的教学水平,定能选调进城,但数次放弃进城机会,一次也没参加过选调考试。在市场经济的诱惑下,在那个工资乡镇统筹的年代,教师几年没发工资的情况下,许多老师纷纷外出打工,挣钱养家糊口,他仍然没有外出打工,默默忍受依然坚守工作岗位,甘当平凡的农村边远山区的小学教师。
何龙同志多次承担乡级、县级公开课、观摩课的教学。其中:1990年12月执教的《求最大公约数》,1991年12月执教的《9的乘法口诀》、1993年12月执教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均为余江县县级观摩教学,获得教研室专家一致认可,并颁发了荣誉证书,其中《9的乘法口诀》、《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被余江县教研室汇编成教案,在整个余江县推广使用,获得同行的好评。自己面对这些成绩更加虚心好学,与同事之间共同探讨数学教学。他的教学成绩一直在全乡名列前茅。多次在单学科学生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均遥遥领先,在培养优秀学生方面,他善于发现人才,培优补差,牺牲自己课余休息时间利用现有的学生资源,亲自辅导学生的奥数知识,苍天不负有心人,他辅导的一批学生中在20_年上半年参加第十三届小学‘‘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其中我校四年级学生陈逸涵同学荣获全国铜奖,汪若玲同学获余江县一等奖,他被评为‘‘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组委会数学竞赛优秀辅导员称号。20_年10月何龙独自担任教练,带领8个学生参加江西省首届小学生口算练习活动。其中学生陈秋伶获得’希望之星’奖, 他本人也获得优秀辅导教师奖。
何龙利用自己的特长代表我校甚至我乡参加县级篮球比赛,每次打主力中锋,团结同事,主动带领队友,球艺高超,表现突出,为我校篮球比赛数次获得前五名的佳绩,其中1996年全民健身国庆篮球比赛获全县第五名(城乡不分,全县参与),同时获体育道德风尚运动队称号。1997年11月的全县教育系统篮球比赛中获城乡不分组第二名,同时获得体育道德风尚运动队称号。20_年9月参加全县教育系统职工篮球赛(小学组),获得全县第三名佳绩。20_年下半年全县教育系统比赛率队荣获乡镇组第二名。每到一处学校就把学校体育课上的有声有色,积极推广早操、课间操、眼保健操。体育兴趣小组多种多样,开展得丰富多彩,学校体育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学校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生机勃勃。历年担任学校体育运动会的策划筹备工作,工作进展一切正常。每次运动会都亲自担任教练,屡屡在比赛中创造佳绩,多次获得个人总分、团体总分第一名。正因为这样,在1996年10月11日—13日余江县小学生运动会上,亲自担任主教练,所带学生左小琴获得女子甲组60M的第一名和200M第四名的好成绩,自己还多次在全县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担任裁判。在20_年9月12日中小学生运动会会上被评为“优秀裁判员”。他为杨溪中心学校的小学体育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积极推广体育,普及体育知识。每到一个学校学校体育都有显著进步。
20_年9月担任塘井小学校长以来,处处以身作则、团结同志,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为人谦和,带领全体教师克服教师缺乏的困难,共同拼搏,其中他一人独教四门功课(即三、四年级数学、三、四年级英语),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就甩掉了多年倒数第一的帽子,这不得不佩服他的管理水平。第二学期跃居全乡第四,处在全乡中等成绩,这在塘井小学教学历史上,乃至杨溪中心学校教学历史上是一个质的飞跃,更是一个重要里程碑。20_年9月,他应组织的需要,调到璜源小学担任校长职务。初到璜源,了解当时的实际情况,团结同志,以身作则,统观全局。从校风、教风、学风抓起,因地制宜制定了适合学校稳步发展的长效机制----制定了学校安全管理责任制、教师值日制度、教学奖励制度、班级卫生奖励制度、学校文明班级评选制度、教师教学比武考评制度,少先队工作考评细则,教师辅导学生奖励条例,教师评优评先条例等制度。并在实际工作中层层落实,稳步推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制度约束人,以身作则影响人,以实际行动改变了校容校貌。教学工作稳步推进,教学成绩有明显的提高。学校从此步入正轨,学校工作井然有序,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对内练素质,对外树形象,从严治校,严谨教学,学生人数稳中有增。学校校容校貌焕然一新,在老百姓的心中知名度大大提高。
香港斯图特基金会3名义工于20_年11月30日来我校的捐赠5个火车头牛皮篮球, 2个打气筒,捐赠实物表爱心。如果说用这些体育器材为的是强健学生体魄的话,那怎样武装学生的头脑,提供学生精神食粮,何龙也联系到了相关爱心人士,早在20_年6月1日,市三特书店献出爱心-----为我校捐赠200余本儿童图书。20_年11月21日由香港斯图特基金会江西项目部联系共青团省委、21世纪出版社为我校爱心捐赠适合儿童的图书1059本,价值14604元,江西电视台5套有跟踪报道过。20_年9月23日市泰康旅行社为我校捐赠价值4000元的儿童文学书籍200本。如果说体育器材、图书惠及每个学生的话,那还有市泰康旅行社今年3月28日为全校学生每人捐赠一个书包,价值5000余元。20_年5月3日市泰康旅行社为全校教师免费组织仙女湖二日游,关爱乡村教师,情系农村教育。相关的活动还有今年的5月30日,在璜源村委会办实体的鹰潭市一龙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市汉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二位老总来校情系农村教育,爱洒贫困生捐献书包活动。32名学生直接受益。20_年6月14日鹰潭农商银行余江支行来我校献爱心活动,每个贫困学生获得2块橡皮、4支铅笔、一副三角板、4本作业本等学习用品。去年何龙用自己微信联系的南昌志愿者西西联系到益路阳光公益爱心人士为我校学生孤儿陈洪亮获得赞助每学期20_元,愿意以后陆续解决其初高中的学习费用。获得同样赞助的还有陈怡婷,20_年11月20日联系南昌志愿者西西,冬天来了他们送来温暖,而后的日子陈洪亮陈怡婷每人获得一双保暖鞋。20_年2月15日陈逸涵、汪若玲、陈苏也已经确定资助。每年此项活动都有我校登记建档造册。20_年9月8日鹰潭市泰康旅行社周总一行4人为学校全校学生每人送来了一件斩新的衣服,为全校老师每人送来了教师节日礼物-----青花商务套装。内有一本笔记本,一个u盘。20_年12月23日,一个微信朋友告诉我;鹰潭市政府驻上海招商引资办公室愿与我校5名贫困女生一对一结对帮扶,她委托我全权处理好此事,于是通知班主任找出并联系好贫困女生,照相拍视频等一系列的工作,几天下来把拍出来的照片和视频发送到上海,得到该单位领导的高度赞扬,每一位学生得到500元人民币的资助。为此受助学生家长自发捐赠一面锦旗以示谢意。
为了全体学生的健康成长,特别是留守儿童,他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于20_年5月29日由市妇联、市教育局牵头邀请我校20多名师生来到鹰潭市第九小学,举办了‘‘城乡手拉手、互爱互助共成长,关心农村留守儿童’’活动,同时,我校还与市九小成为“手拉手学校”。学生之间互留联系方式进行一对一结对子活动。这次活动得到全国少工委的肯定。为了方便留守儿童学生与外出务工家长的沟通,长期保留联系。他总是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在每个学期开学全体师生大会上宣读,让学生记住,上学期学生陈媛、陈姝俩姐妹的妈妈从外地赶回来,买了一些水果来校感谢他,被拒绝了,他强烈要求把所有水果分给她的孩子。这样的例子在他身边发生过好多次。每每孩子们想外出的亲人,他总是让手机给学生,便于家长沟通。从不厌烦,从未收费。孩子们有什么话都会意愿向他倾诉。他严然就是一个“家长”。
他为学校教育事业奔波,忙碌着,长期超工作量的教学、管理,四十出头的他已是满头白发,身体还患有严重的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咽炎,去年下半年劳累过度,为了学生他却牺牲了自己太多太多的休息时间,以致于去年12月14日下午住进县人民医院,确诊为重度高血压,轻度脑梗等心脑血管疾病,四天后病情加重,血压急升到230/120后,马上转院到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为期12天抢救治疗,但一个月后他又投入工作岗位,至今仍为学校为学生忙碌着,操劳着。
小学资助典型个人案例范文 第二篇
在学校里,郭宗娟负责国家助学金、宏志奖学金、校内助学金、临时困难补助和叔蘋奖学金的管理工作。工作中,她不仅重视对学生的物质帮助,更关注受助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她曾参与组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座谈30多次,向学生普及“自我心理状态评估”“积极情绪培养”“心理健康资源推荐”等心理健康知识,并设置“心灵港湾”,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心理健康辅导工作。她还参与组织了四届“感动八十”年度人物评选和颁奖活动。
郭宗娟注重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通过组建爱心社团、组织学生毕业捐赠、参加学校开放日志愿工作、到学校食堂担任志愿者、到养老院探望老人等活动,让学生在行动中回馈社会。六年来,郭宗娟负责资助的学生达160余人次,学生高考一本率达到100%。她的工作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学生的尊重,家长的认可。
小学资助典型个人案例范文 第三篇
他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教育各项学生资助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思想政治素质高、业务素质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观念;认真参加业务培训,全面掌握资助工作实施过程的政策、规定、办法,履行职责,服从安排、听从指挥,秉公执纪,坚持原则,勇于担当,业绩突出,在本单位从事学生资助工作中表现突出。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款是国家专项资金,涉及到千家万户,是一项惠民工程,各校领导必须保证补助款的专款专用,不得降低资助额度或减少资助人数,更不能按人平均分配,对资助款不得截留、挤占、挪用和拖延支付,也不得抵扣为学生上交的学费等,如出现此类情况,他都没有发生。
评选推荐工作要严格坚持评选条件,认真审核把关,确保评选质量,要以思想表现、工作成绩和贡献大小作为衡量标准。要坚持群众路线,采取自下而上的办法,由学校推荐,逐级审核上报;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推荐对象上报前要在其所在单位进行公示5天。公示期间,群众对公示人员有疑议的,经查属实,取消资格。
小学资助典型个人案例范文 第四篇
王静,女,我校20_级计算机专业学生,20_年参加太原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得图文混排与电子图表一等奖,20_年考入吕梁学院。她在学习的道路上,面对一道道难题,流下一滴滴汗水;在成长的道路上,她不断地挑战自我!
在学校领导、老师的关怀和帮助下,她迈着坚实的步伐,奋发进取,努力学习,树立了坚定的政治观、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备了良好的道德观、牢固的群众观和劳动观。学会了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遵守学校的校规校纪,响应学校的各项号召,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挫折,积极主动地锤炼和提高自己“自知、自立、自制”的能力,使自己不断地取得成功,真正的成为生活的强者。
一、看清形势、加强学习,树立坚定的、正确的人生观
从进入校门的那一刻起,她便认识到:一个想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必须具有与时俱进的崇高理想,一个人的理想决定自身的成长方向。因此,只有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才能正确地审视一切,使自己不断走向成功。在刚刚入学的时候她就给自己定目标,并以实际行动严格要求自己。作为一名共青团员,她乐观上进,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生活中艰苦朴素,在同学中起着表率作用。
二、牢记使命、努力学习,做适应社会的复合型人才
作为一名中职学生,学好专业是第一要务。她积极进取,主动思考,认真学习,从未放松过对知识的渴求,她喜欢和老师、同学广泛交往,相互交流学习。在校期间,曾多次荣获优秀学生称号,看着自己用汗水换来的成绩,收获的硕果,甚是欣喜。同时,在专业知识方面,积极参加各项实践训练和比赛活动,为了继续深造学业,她选择参加学校对口升学班,为知识能力、技能水平的提升再度努力。
三、适应环境、努力工作,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在学校,她一直积极进取,从班干部到学生会干部再到团委,她积极协助学校老师工作,热心为同学服务,责任心强,踏实主动,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所获得的成绩在学校有目共睹,受到师生一致好评。
四、注重细节、积累点滴,培养自己良好的生活习惯
学校生活给予了她获得“自知、自立、自制”能力的机会,这种能力,不仅是她今天学习的需要,也是明天走向社会,适应快节奏生活,成为开拓创新人才必备的意志品质。为了加强自立能力的培养,她积极投入到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中。通过这些活动,使她懂得了生活的艰辛,明白了生活的意义,拓宽了她的知识面,增强了她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了自身综合素质。
在生活中,她积极乐观、诚实守信、乐于助人,在她的心里,有着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助学政策传递着国家的责任感和社会的公德心,更催生出她感恩的心。在学校爱心社的'组织下,她参加了走进养老院送温暖活动,用实际行动带给老人阳光温暖。
王静同学说她今天取得的成绩要感谢国家的资助和学校的培养,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一定严格要求自己,以实际行动回报母校和社会,绝不辜负学校和社会对她的殷切希望。
小学资助典型个人案例范文 第五篇
华菁,女,尧口初中七年级(4)班学生。黄三河资助对象,自受资助以来,她成了一名积极进取,不断追求更大进步;学习上刻苦钻研,勤奋踏实;工作上积极负责,注重团队合作;生活上作风简朴,严于律己的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干部。其主要事迹如下:
一、品德上:开朗善良,尊师爱友,孝顺长辈
华菁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家庭以务农为生。从小她就随着父母一起参加务农劳动,一家人生活很是拮据,从小的经历让她体会到生活的艰辛,艰苦的生活也锻炼了她的意志。父辈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身影,让她永远铭记在心。她也发自内心地尊重与敬爱老师。她知道是老师们给予了她知识,帮助她成长,没有老师的辛勤付出,就没有她的健康成长和进步。她还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同学,对学习和生活上遇到困难的同学,总是能及时地伸出援助之手,助人为乐,尽自己所能地帮助他们。以一颗真诚的心,换来了同学们的信任和支持。
二、思想上:积极进取,严格要求,不断进步
自受资助以来,华菁始终贯彻党的先进思想,努力学习的党的知识。作为一名光荣的共青团员,她始终不忘要严格要求自己,始终坚持用一个共青团员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一言一行,不断求知,不断进步,不断学习,处处发挥着先锋模范的作用。
三、学习上:乐于探究,勤奋刻苦,成绩优秀
知识改变命运,自受资助以来,她深知一个生在偏僻农村的孩子只有努力学习,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于是,在学习上,她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勤于钻研的学习习惯,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不懂就问的学习作风,加上谨慎谦虚的良好习惯,使她成绩一直名列第一。多次获得表彰,每学期都荣获学校“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的称号。她深深的知道:山外有山,楼外有楼,必须不断努力,追求更高的标准。她始终坚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四、能力上:扎实肯干,以身作则,工作出色
入学以来,华菁一直担任班长,职务意味着责任。自从担任此职以来,她尽心尽力,以身作则,在搞好自己学习的同时主动和同学们一同分享她的学习经验,共同探讨新的学习方法,与同学们共同进步并配合班主任老师一起搞好同学们提高学习成绩的工作。面临繁重的学习任务和忙碌的服务工作,她都尽量协调好学习和工作两不误,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做好老师的小助手和同学们的好朋友。一直以来,在工作上她认真负责,严格要求自己,得到了老师的好评和同学们的信任。
五、生活上:勤俭节约,互帮互助
自受资助以来,华菁同学日常生活节俭,乐于助人,努力发挥一个优秀学生干部应有的素质,与同学加强沟通与交流,融洽同学间的关系,促进同学间的学习和合作,使同学间形成一个互帮互助的友爱圈子。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面对初三的中考,她将带着自己的梦想,持之以恒,以更高的要求和满腔的热情投入到新的学习中去。追梦的路上充满艰辛、布满荆棘,追梦的路上有苦有累,但她相信自己,会用汗水和努力为自己铺出一条通往梦想的五彩路。带着老师的鼓励和同学们的支持,将再接再厉,为做好一个名副其实的“优秀学生”而努力奋斗!
小学资助典型个人案例范文 第六篇
20_年3月,李话梅顶着巨大的压力将一名因家庭特殊原因连续失学三年的儿童安排在自己的班级中。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为了孩子能尽快的适应学校的学习与生活,李话梅付出了很多的心血。
食堂里,宿舍里,课间休息时,都能看到李话梅熟悉的身影。她说“孩子的身世已经很不幸了,一定要让孩子在班集体里健康快乐的成长。”每天的谈心成了李话梅的必修课,课间主动的给孩子补习文化课成了家常便饭。为了减轻孩子家庭的经济困难,她多次与学校领导沟通交流,在落实北京市义务教育“三免两补”资助政策的同时,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为孩子减免了伙食费和校服费。
如今,孩子已经来到学校学习生活训练有半年的时间了,从一开始的胆怯不敢说话、不与同学交往,到现在成为了一个身心健康、阳光积极的少年。孩子中断三年的学业也有所进步,孩子的成长变化与李话梅的默默付出和奉献是分不开的。
小学资助典型个人案例范文 第七篇
近年来,应县学生资助服务中心主任贺君义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资助政策,建立并形成国家、社会和学校共同资助、帮扶贫困学生接受教育的爱心助力团队,扎实开展“为你点灯,照亮前行”的爱心解困助学活动,让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像一束束阳光照进每一个贫困家庭,点燃他们的希望之光,鼓起他们前行的勇气,重塑他们改变贫困命运的信心,使一大批濒临失学的困难家庭学生得到应助尽助,使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实现人生理想,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受到了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赞誉。
托起全家的希望
这是一个来自老少贫弱组合的特别困难家庭的孩子。
唐凯凯,应县三中初二(301)班学生,今年15岁。三岁时丧父,无助的母亲带着伤痛带着儿子回到年迈无子的娘家。仅靠种着自家有数的几亩地的收入维持生活,但好在两位老人节衣缩食的呵护下,唐凯凯渐渐长大,而且从小失去父爱的唐凯凯很懂事也很争气,顺利地读完小学。
20xx年秋季,唐凯凯就要进城读初中了。这时姥爷唐醒文老人年已81岁丧失劳动能力,姥姥患有高血压、轻度脑梗常年吃药,母亲自从父亲去世一直体弱多病,仅靠打零散工挣钱聊补家用,全家四口人只能勉为其难维持日常生活,进城上初中需要一定的经济支撑,对于这样的家庭显然无法继续,一家人一时陷入了束手无策的无助之中。
阳光总会在人生艰难跋涉的黑暗中升起。时值新学年开学之际,县教育局资助服务中心贺君义主任正带领中心人员下乡宣传国家资助政策,听到情况后,及时深入家中走访了解。当走进大黄巍乡北湛村唐家的两间破旧房院,见到情绪低落的一家人时,贺主任当即从自己身上掏出1500元交给唐凯凯母亲,让其为孩子置办上学用品,表示全力为其争取享受国家助学金政策,勉励孩子振作起来努力学习,为全家争光。
不久贺主任通过与应县三中学校领导及班主任的沟通、向上级申请为其办理了助学金,解决了唐凯凯迫在眉睫的上学难问题。之后,心系家庭困难学生的贺主任每在工作闲暇便到唐家家访,与唐醒文老人成了忘年交。
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就像阳光照耀大地一样,使唐醒文一家充满了希望和生机。如今已年届83岁、身体还挺硬朗的唐醒文老人信心满满地说:“我一定要再活十年,看到唐凯凯念大学,找上好工作,有个好前途,改变孤儿寡母的不幸命运,我们老两口也就安心啦!”
助学圆梦颂党恩
“像我这样的孤儿,能一步不落地念书,还顺利地走进大学门,实现人生梦想,这离不开党的扶贫助困好政策,离不开贺主任的热心帮助。在这里我衷心感谢党和政府!衷心感谢贺主任!”这是笔者了解资助情况时,正在天津中国民航大学读大二的乔慧琳发自肺腑的感言。
乔慧琳是应县下社镇新堡村一个普通农家的女儿。她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和充满梦想的童年。但天有不测风云,在镇一小读三年级时,父亲不幸意外离世,母亲遭受打击不堪重负出走他乡杳无音讯,一个美满的家庭突然支离破碎。之后,成为孤儿的乔慧琳与年过花甲成为五保户的爷爷乔振天相依为命,生活一时陷入困顿,念书也成为奢谈。
乔慧琳回忆说,幼小心灵遭受重创的她整天以泪洗面。之所以能回归校园成就梦想,是贺主任亲自上门做心理安抚和思想疏导工作,主动送资助上门,特别是热心的贺主任领来了爱心人士、应县联想电脑公司经理刘汉栋叔叔,解决了我们爷孙两人的生活问题和念书困难,使我扬起理想的风帆,重返校园。从小学、初中、高中直到大学,刘汉栋经理经济帮扶共计4万多元,持续无私的帮助和支持,圆了我的大学梦,改写了我的.人生。
听着这个神采飞扬的新时代大学生回顾不幸而又幸运的成长历程。我们相信常怀感恩之心、胸有家国情怀的乔慧琳一定会成长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栋梁之才!
爱心踏平坎坷路
这是发生在一个身残志坚男孩子身上,在应县职中校园里广为传颂的国家资助、学校帮扶、老师关爱、同学互助、学有所成的真实故事。
程佳威,应县臧寨乡帖庄村人,应县职中(118)班计算机专业学生。是一个患有先天性小儿麻痹症的残疾孩子,被专业医疗机构鉴定为一级残疾。父母务农,上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由于自身身体缺陷和家庭贫困,程佳威在村里上完小学就很少离开过家。眼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逐渐年老的父母心里非常着急。长期待在家里的程佳威常常沉默不语,闷闷不乐。
路在何方?程佳威的前途命运成为父母兄妹的焦虑。
机遇总是在渴望中出现。20xx年暑期,贺主任亲自带队来到帖庄村程佳威家里,经过耐心的说服动员,程佳威终于走进了应县职业中学,并为他量身定制了学习计算机专业。
三年爱心接力帮扶书写了一曲动人的奉献之歌。为了帮助程佳威顺利走完三年的校园生活、学习之路,贺主任带领工作人员给他送来了崭新的联想台式电脑,上门为他办理了贫困资助;为了方便起居,贺主任又亲自联系学校为其“开绿灯”,在公寓一楼专门为他腾出一间宿舍,安排一位同学陪住照顾。一有空,他就深入学校与他谈话,鼓励他努力学习,立志成才。
三年来,在贺主任的积极帮助激励下,程佳威自强不息,在学习上异常刻苦,克服了各种困难,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努力。专业技能不断提升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20xx年全市技能大赛上荣获计算机类优秀奖。同时,他坚持磨砺自己,每天早晚在操场上锻炼走路,利用课余时间练习口语。功夫不负苦心人。如今的`程佳威走路越来越平稳了,说话越来越清晰了。
20xx年7月,程佳威如期毕业,顺利考入了朔州陶瓷学院。
小学资助典型个人案例范文 第八篇
在繁峙县城有条马路叫“万里路”,全县有9所小学叫“万里希望小学”。在繁峙县,有个妇孺皆知的人,他就是——沙万里,一个致富不忘乡亲,“自从姓了党,就停不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脚步”的好党员。
捐资助学回报社会
沙万里出生于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16岁那年因交不起5元钱的学杂费被迫辍学,这成为他内心深处最大的伤痛,也成为致富后资助教育、回报社会的最大动力。
1974年,他走出农村,在外打拼了9年,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积累了财富,也萌生了回去发展家乡的念头。1983年,他返乡成立了繁峙县第三建筑安装工程公司,并担任经理至今。
1984年,沙万里将自己承揽县烟草公司基建项目所赚下的1000元捐给村里用于修建学校,开始了捐资助学之路。30多年来,他捐资助教、扶贫扶智,在全县建起9所“万里希望小学”;累计为兴学助教、扶助贫困学生捐款1200万元,为光彩事业先后垫资8000多万元,为社会公益事业捐款683万元。
特别是近5年来,作为繁峙县民间捐资助学的第一人,沙万里在兴学助教的道路上大踏步向前。从20xx年到20xx年,他每年资助10名中考成绩优异的贫困生每人每学年20xx元;20xx年,捐资40余万元为繁中教职工宿舍硬化路面;20xx年,无利息垫资2400余万元为实验小学新建一幢教学楼,一次性为繁峙中学和繁峙二中520名贫困学生每人发放助学金200元;20xx年,资助繁城中学100名贫困生每人300元助学金。在当前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沙万里再次主动向县委请缨,承诺结对帮扶一个500-1000人的贫困村,确保其20xx年前整体脱贫。
诚实守信带动致富
靠着艰苦奋斗、拼搏奋进,沙万里成了远近闻名的优秀民营企业家。一直以来,他崇尚“讲信誉、重承诺”的实干作风,坚持“先做人、后做事”的价值标准,凭着“宁舍利、不舍质”的经营思想。
20xx年,他承接了经济适用房建设任务,由于县财政资金紧张,需要施工方全额垫资。他用自己的全部资产抵押贷款,筹集资金,按时保质完成了建设任务。
20xx年6月初,他承接了县实验小学、第一职工幼儿园两所学校教学楼的改扩建任务,时间紧、任务重,要赶在9月份开学前完成。从工程机械进场的那一刻起,整整3个月,他吃住在工地,按时保质完成了按常规需要8个月才能完成的施工任务。
在沙万里的心里总装着“三不欠”:不欠党和人民的帮扶钱,不欠亲朋好友的感情钱,不欠受苦人的血汗钱。30多年来,不仅自己率先致了富,累计上交国家税金1600万元;而且帮助上万名农民工解决了就业问题,扶持上百名商户入驻自己的万里装饰城,带领60多名本村、本县乃至于外省农民工共同走上了富裕道路。
俭以养德成就大美
“我不做守财奴,有钱还要有德,做好一个_员的本分,我愿意做,更乐意做。”30多年来,沙万里从一名普通群众成长为一名优秀_员,风华正茂时跻身优秀群体,年届花甲了仍然奋进不已。
作为一名来自基层农村的“草根”劳模,沙万里始终秉持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不贪图个人享受,不愿意过奢侈生活,挣下的钱不是拿来捐给学校,就是用来扶贫济困。
在沙万里看来,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无关贵富贫贱,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融入生活的点滴之中。他的自行车骑烂了一辆又一辆,廉价西服穿烂了一身又一身;为了方便跑工地,几年前咬牙花8万元买的一辆小轿车成了唯一的“奢侈品”。在他平凡的名字、平凡的面容背后,是不平凡的坚持和“虽富巨万,服食粗弊”的平常心。他以一己之力、节衣缩食,为这个社会带来融化在手心里的温暖,流淌在身边的感动,也感染、带动更多的_员去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是党和人民的培养造就了我厚善博爱的人格,教我懂得了创富的真正意义。我将继续勇担社会责任,守护世道人心,永葆_人本色。
小学资助典型个人案例范文 第九篇
担任学校资助工作总负责人5年来,张淑敏协调四校区资助老师在工作程序规范、档案完整、账目清晰等方面,获得了上级部门的高度认可和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
工作中,她为了让同事少走弯路不出现错误,总是把问题排除在实施之前。同时,完成《北京国际职业教育学校奖助资金实施方案》,该《方案》是对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免学费项目的一种有益补充,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作为国家政策的实施者,张淑敏深知这项惠民政策关系到学生学业的完成和学生家庭的利益,因此她认为学生资助工作不只是把钱发下去,还要做到对受助学生给予一定的关注,把扶困与扶智、扶志相结合。在资助过程中,张淑敏通过课题研究等多种方式,注重学生思想品德、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服务意识、人文素养的提升,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小学资助典型个人案例范文 第十篇
20_年11月从部队转业至北京工商大学学生处工作。担任学校学生资助中心主任,目前任学生处副处长。
16年的军旅生活培养了许峰对党对国家的无限深情,他也一直将“有思想、有温度、有情怀”作为从事学生工作的基本要求,特别注重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工作。他曾多次带领学院资助专项辅导员,远赴宁夏、新疆、贵州等地走访慰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20_年,许峰提出了“资助前置”计划,在新生入学前就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物质帮助和精神支持,将“绿色通道”向前延伸一公里。很多在入学前就得到学校资助的学生对学校的情感非常强烈,培养了他们爱校、感恩的意识。为保证资助对象认定精准,他带领资助团队独立研发出8大项、22小项的北京工商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份认定指标体系,并在20_年底转化为信息系统应用于实际工作。另外,他还多方筹措资金,让贫困学子有了到牛津出国培训的机会。
小学资助典型个人案例范文 第十一篇
小菁,女,尧口初中七年级(4)班学生。黄三河资助对象,自受资助以来,她成了一名积极进取,不断追求更大进步;学习上刻苦钻研,勤奋踏实;工作上积极负责,注重团队合作;生活上作风简朴,严于律己的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干部。其主要事迹如下:
一、品德上:开朗善良,尊师爱友,孝顺长辈
小菁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家庭以务农为生。从小她就随着父母一起参加务农劳动,一家人生活很是拮据,从小的经历让她体会到生活的艰辛,艰苦的生活也锻炼了她的意志。父辈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身影,让她永远铭记在心。她也发自内心地尊重与敬爱老师。她知道是老师们给予了她知识,帮助她成长,没有老师的辛勤付出,就没有她的健康成长和进步。她还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同学,对学习和生活上遇到困难的同学,总是能及时地伸出援助之手,助人为乐,尽自己所能地帮助他们。以一颗真诚的心,换来了同学们的信任和支持。
二、思想上:积极进取,严格要求,不断进步
自受资助以来,小菁始终贯彻党的先进思想,努力学习的党的知识。作为一名光荣的共青团员,她始终不忘要严格要求自己,始终坚持用一个共青团员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一言一行,不断求知,不断进步,不断学习,处处发挥着先锋模范的作用。
三、学习上:乐于探究,勤奋刻苦,成绩优秀
知识改变命运,自受资助以来,她深知一个生在偏僻农村的孩子只有努力学习,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于是,在学习上,她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勤于钻研的学习习惯,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不懂就问的学习作风,加上谨慎谦虚的良好习惯,使她成绩一直名列第一。多次获得表彰,每学期都荣获学校“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的称号。她深深的知道:山外有山,楼外有楼,必须不断努力,追求更高的标准。她始终坚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四、能力上:扎实肯干,以身作则,工作出色
入学以来,小菁一直担任班长,职务意味着责任。自从担任此职以来,她尽心尽力,以身作则,在搞好自己学习的同时主动和同学们一同分享她的学习经验,共同探讨新的学习方法,与同学们共同进步并配合班主任老师一起搞好同学们提高学习成绩的工作。面临繁重的学习任务和忙碌的服务工作,她都尽量协调好学习和工作两不误,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做好老师的小助手和同学们的好朋友。一直以来,在工作上她认真负责,严格要求自己,得到了老师的好评和同学们的信任。
五、生活上:勤俭节约,互帮互助
自受资助以来,小菁同学日常生活节俭,乐于助人,努力发挥一个优秀学生干部应有的素质,与同学加强沟通与交流,融洽同学间的关系,促进同学间的学习和合作,使同学间形成一个互帮互助的友爱圈子。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面对初三的中考,她将带着自己的梦想,持之以恒,以更高的要求和满腔的热情投入到新的学习中去。追梦的路上充满艰辛、布满荆棘,追梦的路上有苦有累,但她相信自己,会用汗水和努力为自己铺出一条通往梦想的五彩路。带着老师的鼓励和同学们的支持,将再接再厉,为做好一个名副其实的“优秀学生”而努力奋斗!
小学资助典型个人案例范文 第十二篇
自20_年至今,王静一直兼任石景山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在学生资助工作上,她认真钻研,注重把资助工作与育人紧密结合,并主动联系街道、社区,东到鲁古西到广宁,取得了当时在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的一手资料,确保把资助工作落到实处。
不仅如此,她从学生提出申请、证件审核,到资料汇总、评审小组确认,再到结果公示、发放资助经费,所以流程全部按规定程序办理,工作有章可循,力争让所有符合资助政策的学生都能受到资助,确保资助工作“阳光”进行。
有一次,一名学生一直不愿意领取助学金。得知是学生存有心理包袱后,她亲自去给家长做思想工作、宣传资助政策,承诺对学生家庭困难情况保密。最后,她成功打消了学生心中顾虑,助其顺利申领了助学金,完成学业。
小学资助典型个人案例范文 第十三篇
学生资助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从接手这项工作的那一天起,杨宗阔就下定决心,要努力为房山区的学生资助工作多做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杨宗阔不断更新学生资助工作理念、拓展功能、创新方式,努力实现从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的转变。同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培育受助学生的思想品德、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开展房山区学生资助形象标识、资助宣传标语征集、评选,“学生资助在我身边”微故事征文等活动,杨宗阔积极宣传国家资助政策,取得突出效果。工作中,他努力强化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强励志教育、诚信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帮助他们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
小学资助典型个人案例范文 第十四篇
xx在管理上有思路,工作上有方法,理论上有探索。他熟政策钻业务,将个人的成长与资助工作的开展紧密结合。起草约20项校内制度,不断健全校内资助工作体系;被选为市属高校第7组组长,积极配合市资助中心进行片区管理。
实施月度项目化管理,提升资助工作管理水平。拓平台展渠道,提升资助工作影响力。xx精心策划、组织近几年暑期家访慰问和政策宣传活动,走进几十户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将国家和学院的关爱带到了每一个被访学生家庭。
勤总结多思考,理论研究有成果。近几年,xx在RCCSE级核心期刊发表资助方面论文四篇、市资助中心论文集发表论文一篇、北京市高职院校德育论坛论文获奖一篇。
小学资助典型个人案例范文 第十五篇
在从事学生资助工作5年来,他始终以昂扬饱满的工作热情,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做好学生资助管理工作,赢得了领导、同事、学生与家长的一致好评。可以说在学生资助工作中他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同时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其先进进事迹如下:
一、 热爱学生资助管理工作,努力提高自身素养
学生资助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惠民政策,要做好这一项工作,首先要深刻领会政策精神,做到心中有数。每年上级下达学生资助任务后,庞珍坠同志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利用闲暇时间认真学习有关文件,深刻领会政策精神,做到心中有数,克服人手少、时间紧、任务重等困难,加班加点,领牲了大量的休息时间,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资助工作。同时,以召开学生会、家长座谈会、发放宣传材料、宣讲咨询等形式,进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的宣传教育。另外在各村街道进行资助政策的张贴工作,并做好政策宜传工作,使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二、档案管理规范,信息管理数据准确
日常工作中,他严格按照区局文件要求,对档案分门别类,规范管理。同时按要求填报资助系统数据,加强了资助工作的后期管理,使得数据的使用更加的快捷,档案的保存更加的完整。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创新工作,以上这些成果的取得是他一手完成的。目前我校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一套资助工作体系,并高效运作着。
三、深入细致开展学生资助工作
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通过多种方式尽力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1.成立东王明德小学学生贫困认定领导小组。本着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先由班级内部成立评议小组进行班级内部评议,将评议结果上报东王明德小学学生贫困认定领导小组进行复议,然后进行公示,无异议后上报上级单位。
2.利用假期进行了贫困生走访。在假期开展贫困生家庭走访工作,在结合我校贫困生情况的基础上,对困难生进行了走访,此次走访活动为今后进一步提高我校贫困生帮扶工作水平、完善资助工作体系提供了宝贵经验。
3.庞珍坠同志经常深入班级,了解困难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积极为学生的成才创造条件。同时通过广泛的宣传,使学生了解了国家的资助政策;深入的调研,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为资助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例如我校王璐,董改梅家庭特别困难,他利用工作之余联系社会热心人士为其送来衣物等生活用品,受到群众广泛好评。
东王明德小学的资助工作开展到今天,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从管理和制度上都是相当完善的。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与庞珍坠同志在工作中不断奋斗、进取是分不开的。如今他仍然在这平凡的工作岗位默默地奉献着辛勤的汗水,为陈仓区教育事业抛洒自己的一腔热血。
小学资助典型个人案例范文 第十六篇
这是一个来自老少贫弱组合的特别困难家庭的孩子。
唐凯凯,应县三中学生,今年15岁。三岁丧父,无助的母亲带着伤痛带着儿子回到年迈无子的娘家。仅靠种着自家有数的几亩地的收入维持生活,但好在两位老人节衣缩食的呵护下,唐凯凯渐渐长大,而且从小失去父爱的唐凯凯很懂事也很争气,顺利地读完小学。
20_年秋季,唐凯凯就要进城读初中了。这时姥爷唐醒文已81岁,丧失劳动能力,姥姥患有高血压、轻度脑梗常年吃药,母亲自从父亲去世一直体弱多病,仅靠打零散工挣钱聊补家用,全家四口人只能维持日常生活,进城上初中需要一定的经济支撑,一家人一时陷入了束手无策的无助之中。
阳光总会在人生艰难跋涉的黑暗中升起。时值新学年开学之际,应县教育局资助服务中心主任贺君义正带领中心人员下乡宣传国家资助政策,听到情况后,及时深入家中走访了解。当走进大黄巍乡北湛村唐家的两间破旧房院,见到情绪低落的一家人时,贺君义当即从自己身上掏出1500元交给唐凯凯母亲,让其为孩子置办上学用品,表示全力为其争取国家助学金。
不久,贺君义通过与应县三中学校领导及班主任沟通、向上级申请为其办理了助学金,解决了唐凯凯迫在眉睫的上学难题。之后,心系家庭困难学生的贺君义每在工作闲暇便到唐凯凯家家访,与唐醒文老人成了忘年交。
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就像阳光照耀大地一样,使唐醒文一家充满了希望和生机。如今身体还挺硬朗的唐醒文老人信心满满地说:“我一定要再活十年,看到唐凯凯念大学,找上好工作,有个好前途,改变不幸命运,我们老两口也就安心啦!”
助学圆梦颂党恩
“像我这样的孤儿,能一步不落地念书,还顺利地走进大学门,实现人生梦想,这离不开党的扶贫助困好政策,离不开贺主任的热心帮助。在这里我衷心感谢党和政府!衷心感谢贺主任!”这是笔者了解资助情况时,正在天津中国民航大学读大二的乔慧琳发自肺腑的感言。
乔慧琳是应县下社镇新堡村一个普通农家的女儿。她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和充满梦想的童年。但天有不测风云,在应县下社镇一小读三年级时,父亲不幸意外离世,母亲遭受打击不堪重负出走他乡杳无音讯,一个美满的家庭突然支离破碎。之后,成为孤儿的乔慧琳与年过花甲成为五保户的爷爷乔振天相依为命,生活一时陷入困境,念书也成为奢谈。
乔慧琳回忆说,幼小心灵遭受重创的她整天以泪洗面。之所以能回归校园成就梦想,是贺君义上门做心理安抚和思想疏导工作,主动送资助上门,特别是热心的贺君义领来了爱心人士解决了他们爷孙两人的生活问题,使乔慧琳扬起理想的风帆,重返校园。从小学、初中、高中直到大学,爱心人士共计帮扶4万余元,持续无私的帮助和支持,圆了乔慧琳的大学梦。
听着这个神采飞扬的新时代大学生回顾不幸而又幸运的成长历程。我们相信常怀感恩之心、胸有家国情怀的乔慧琳一定会成长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栋梁之才!
爱心踏平坎坷路
程佳威,应县臧寨乡帖庄村人,应县职中学生。是一个患有先天性小儿麻痹症的残疾孩子,被专业医疗机构鉴定为一级残疾。父母务农,上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由于自身身体缺陷和家庭贫困,程佳威在村里上完小学就很少离开过家。眼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逐渐年老的父母心里非常着急。长期待在家里的程佳威常常沉默不语,闷闷不乐。
路在何方?程佳威的前途命运成为父母兄妹的焦虑。
机遇总是在渴望中出现。20_年暑期,贺君义带队来到帖庄村程佳威家里,经过耐心的说服动员,程佳威终于走进了应县职业中学,并学习了计算机专业。
三年爱心接力帮扶书写了一曲动人的奉献之歌。为了帮助程佳威顺利走完三年的校园生活、学习之路,贺君义带领工作人员给他送来了崭新的联想电脑,上门为他办理了贫困资助;为了方便起居,贺君义又自联系学校为其“开绿灯”,在公寓一楼专门为他腾出一间宿舍,安排一位同学陪住照顾。一有空,他就来到学校与他谈话,鼓励他努力学习,立志成才。
三年来,在贺君义的积极帮助激励下,程佳威自强不息,在学习上异常刻苦,克服了各种困难,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专业技能不断提升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20_年全市技能大赛上荣获计算机类优秀奖。同时,他坚持磨砺自己,每天早晚在操场上锻炼走路,利用课余时间练习口语。功夫不负苦心人。如今的程佳威走路越来越平稳了,说话越来越清晰了。
20_年7月,程佳威如期毕业,顺利考入了朔州陶瓷学院,为今后的生存发展打下了良好基基础。
小学资助典型个人案例范文 第十七篇
20_年,张冬梅开始接触学生资助工作至今,她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踏实的.工作作风和认真的工作态度面对这项工作,赢得了领导、同事、学生与家长的好评。在张冬梅所在的学校,每学年受资助的学生有110余人,她一直严格执行学生资助文件精神,把专项资金发放到每一位学生身上。为了确保资助金及时准确地发放到每位学生手中,她联系银行后为受资助的学生每人办理一张银行卡,让受到资助的家庭感受到关怀与温暖。
在从事学生资助工作的同时,张冬梅还担任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她充分认识到,面对特殊儿童群体,创造条件帮助解决经济问题的同时,更要注重思想教育工作。平时工作中她经常与各班主任沟通,了解困难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有困难的学生与家长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
小学资助典型个人案例范文 第十八篇
自分管朝阳区学生资助工作以来,赵勇亲自负责成立区教委财务科、朝阳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和相关业务科室协同配合的区级组织机构;引导建立以校级德育主管校长牵头的基层组织领导机构;指导推进学前、义务教育、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学校资助机构建设。
同时,他倡导借力市级平台,搭建区级展示平台,挖掘筑梦圆梦价值合力与立德树人核心价值内核。20_年,在市级资助典型经验宣传片中,他全力推广朝阳区丽景幼儿园、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和求实职业学校,精准定位审核沟通机制、民族融合特色和职高统筹管理经验。
此外,他组织推动区资助中心联合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共同开展“中国梦格桑情”以人为本资助育人主题教育活动,提升活动定位,融合育人与民族团结,助力打造朝阳区资助工作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