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丽水语文中考范文通用5篇

实用范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4-04-02 12:35:10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20_丽水语文中考范文 第一篇

18.[生活踏浪]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没有什么比亲自参与得来的,更让人满足与快乐。你亲历过什么?你获得了什么?让你感到满足与快乐的是过程还是结果?班史编委会请每位同学写一篇文章,这些文章将辑录在“生活踏浪xxx栏目中。

稿件要求:①聚焦于初中三年的生活;②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可以记叙经历,可以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见解;③不少于500字,不得套写、抄袭。

注意:不得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参考答案

1. 惠 恬

2.A

3.C

【分析】

本题考查重点字。

1)惠及后世:使后人得到恩惠。和“智慧”的“慧”区分。

2)恬静:恬适安静。注意偏旁。

A. 相得益彰:意思是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B. 相形见绌:意思是指和同类的事物相比较显出不足。

“大字与谷中秀丽的景色”应该是配合完美,选“相得益彰”。

故选A。

樊笼:关鸟兽的笼子。比喻受束缚而不自由的境地。结合“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可知是牢笼、笼子。

故选C。

4.拔剑四顾心茫然 醉里挑灯看剑 满面尘灰烟火色 两鬓苍苍十指黑 百草丰茂 山气日夕佳 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详解】

本题中的“拔、尘灰、鬓、茂、垂髫、怡然” 等字词容易写错。

5.示例一;山下阳村 村庄是遵循阴阳五行布局的,有“四方神兽”拱卫,暗藏阴阳五行,又有内外星象遥相呼应,极具历史文化价值。示例二:百廿间 始建于清代,是江南典型的聚族而居的大型建筑,也是目前浙南地区最大的单体古建筑之一,极具代表性。

6.(1)山下阳村/百廿间

(2)采访目的

采访对象

(3)采访问题

山下阳村

示例一:了解山

下阳村的历史。

示例二:了解山

下阳村的设计意图。

示例三:了解村落史、家族搬迁史。

村中老人

示例山下阳村的设计,具有五行风水的特点,您能给我们讲讲这种布局的用意吗?

示例:谁为山下阳村设计了这么奇特的布局?

村里学生

示例:你知道山下阳村同族人迁移的过程吗?

示例:你理解三座大房子门楣匾额的意思吗?

文物专家

示例:研究山下阳村宗族的起源、迁移、发展历史,对研究当地移民史有什么价值?

示例:您是什么时候开始关注山下阳村的?

百廿间

示例一了解“百廿间”的历史。

示例二:了解族人聚族而居的成因。

示例三:了解古代民居对现代民居的影响。

村中老人

示例:松岩村已经不复存在,您觉得遗憾吗?

示例:这么多天居住在“百廿间”,他们相处得怎么样?

村里学生

示例:适合人们聚族而居的“百廿间”有哪些独特的设计?

示例:“百廿间”这么大,你去看过吗?

文物专家

示例:现代住房三室一厅的结构,是否起源于古代的三厅一堂?

示例:“百廿间”大还是九进厅大?

【分析】

7.(1)蓝皮阿五私吞十吊钱(2)两掌柜相争十吊钱

8.示例;掌柜甲和掌柜乙互相推搡,咧着嘴,冒着汗,喘着粗气,带着坏笑;一只手指指少年鲁迅,用眼神暗示方才是在捉弄他,另一只手支在柜台上,表示玩累了;各自向后退,伸出双手表示可以妥协,然后双腿发软,瘫在地上,消失在柜台下。

9.示例:我认为不呆板。首先,鲁迅小时候因家道中落,受尽了人们的白眼和冷淡,看穿了人情的奸诈浮薄,从而形成了冷静、自尊的性格。其次,萧红在这一幕戏中将他们与鲁迅置于同一舞台,使少年鲁迅以冷静、批判的目光来打量自己笔下的文学形象,少年鲁迅的冷静镇定和周围世界的鬼祟形成了对比,使舞台上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丰富。示例二:我认为有些呆板。因为少年鲁迅上场后始终“不言不动不笑”,使得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在两个掌柜的身上,而忽略了鲁迅的存在,少年鲁迅在舞台上的形象显得黯淡。这就难以让观众感受到鲁迅想要根治民族性的愿望和志向。

10.(1)我认为是喜剧。

何半仙、掌柜、孔乙已等剧中人物的出场方武有喜剧效果;两掌柜为了典当的价格相互争执,互相推搡,最后互相协调,结果居然是一个平均数,充满喜剧效果。

(2)我认为是悲剧。

单四嫂子给孩子看病,穷得要拿包孩子的袍皮去典当,可恶的蓝皮阿五摆出一副关心、帮助的样子,却雁过拔毛;两个掌柜毫无同情心,以滑穭的方式决定典费的多寡;孔乙已追着鲁迅讨钱,何半仙争着看孔乙己手中的钱。孩子病了,大人病了,甚至整个社会也病了,令人悲哀。这是他们个人命运的悲剧,也是当时中国社会的悲剧。

11.示例一:《阿长与

示例二《五猖会》(主角可以是鲁迅,可以是父亲,也可以是两个人)七岁那年,小鲁迅听到小姑母要接他去看五猖会的消息,兴奋极了。大清早小鲁迅就起来了。正准备出发,他被父亲留下来背《鉴略》。他长时间痛苦地背诵,心里始终向往着五猖会。母亲和阿长在一旁,想尽力帮助却又无可奈何。工人们在门口焦急地等待着。小鲁迅终于背完了,工人们将他高高举起。在大家的欢呼中,小鲁迅去看五猖会了。他虽然得以成行,但觉得索然无味。这次经历,让鲁迅认识到封建专制的家庭教育理念会戕害孩子的天性。

示例三:《藤野先生》(主角可以是鲁迅,可以是藤野先生,也可以是两个人)青年鲁迅到日本仙台医专学习,遇到了藤野先生。于留学期间,藤野先生关心鲁迅的学习与生活,为他修改讲义、纠正血管图,还向他了解中国妇女裹脚的情况。这一幕有追求享乐的清国留学生,还有歧视清国的日本同学。鲁迅做解剖实验时,日本同学嘲笑他,他深深地体会到弱国国民的辛酸。鲁迅怀着救国救民的抱负去日本求学,但“看电影事件”使他认识到第六要紧的是改变国人的精神,从而毅然走上了弃医从文的道路。

12.C

13.(1)因为竹不为取悦他人而存在,具有独立的气节与品格;(2)因为竹四季不变,凌霜傲雪,具有坚贞的品性;(3)因为文同真正懂竹,能画出竹特别的姿态和精神。

14.不仅是在写竹。苏轼全文对竹以“君”相称,歌颂了竹子不畏严寒酷暑永葆青翠本色的高尚品质,同时借竹喻人,是对文同卓尔不群精神的赞美,也是对坚贞独立人格的歌颂。

20_丽水语文中考范文 第二篇

4.活动二:咏处州瑰宝,叹工艺之妙

龙龙、青青、元元邀你一起来费美家乡瑰宝,请在横线上填人恰当的古诗文名句。

龙龙:宝剑是铁与火的较量,青瓷是土与火的交响。铁在火中淬炼,铸就龙泉剑的锋芒,“停杯投箸不能食,①____________”(《行路难》),剑是李白远游的旅伴;“②_________,梦回吹角连营”(《破阵子》),剑是辛弃疾戎马生涯的回想。土在火中煅烧,炼就青瓷“烈火焚烧若等闲”的气度,而勤劳的古代窑工形象,也许就如《卖炭翁》中所写的老人那样:“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_。”

青青:石雕是石与刀的琢磨。刀在石上游走,石在刀下重生。一方石头,包罗万象,有的刻着“树木丛生,⑤_______”的自然山水,有的刻着“稻花香里说丰年”的农家作物。

元元:廊桥是木与水的守望。过路人在此歇脚,常见“⑥__________,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的美景:老人孩子在此休闲,再现“⑦________,⑧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桃源景象,

(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被列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青田石雕技艺、龙泉宝剑锻制技艺被列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_丽水语文中考范文 第三篇

诗画丽水·欣赏与寻觅,开启一段寻根之旅

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学校将组织开展系列活动,请你参加。

活动一:赏秀山丽水,纳灵秀之气

缙云,是浙江丽水的一座小城。相传,黄帝正是在仙气袅袅的鼎湖峰顶炼丹,驭龙升天;朱熹在云雾燎绕的独峰书院讲学,(huì)(1) 及后世:颜真卿为初阳谷题字,所题的“初阳谷”三个大字与谷中秀丽的景色 。盛名之下,这里却依然保持着一派(tián)(2) 静的小生活。慢行在灵秀的奇景和千年村落里,吃一个缙云烧饼,听一场婺剧小戏……有一种“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惬意。

(仙都祭祀轩辕黄帝典礼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根据拼音写汉字。

(1)(huì)_____及后世 (2)(tián)_____静

2.填入“ ”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相得益彰B.相形见绌

3.与“樊笼”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 )

A.篙笆B.牢狱C.牢笼

20_丽水语文中考范文 第四篇

活动三:访江南秘境,引文明之思

市里将组织评选本市优秀文化遗产项目,请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任务,

瓯江上游,片残存的江南田园

在江南文化的核心地带——苏杭地区,田因牧歌式的生活场景日渐消亡。然而,在浙西南(丽水地区)的瓯江上游,却隐藏着两百多座格局完整的传统村落。

松阴溪畔 隐藏着罕见的古村落群

作为瓯江上游最长的支流,松阴溪还有小支流30余条,两岸阡陌连连、稻浪滚滚、茶桑翠翠,数以百计的古村就隐藏在那大大小小的河谷中。当浙江众多地方早已充满喧嚣时,这里似乎还保持着农耕社会的慢生活节奏。

如果是首次去山下阳村,你一定会迷失方向:它的道路没有一个十字路口,只有数不清的“丁”字路,据说这样意味着“人丁兴旺”;进村之后,一条巷弄就有一个转折,往往连着一座老宅的后门,走过几个转角,又见一条通道。登上后山,可以发现整个村庄是遵循阴阳五行布局的。村南的月池旁边还有一座别致的地坛,周围则有三座宽敞的大房子,门楣匾额上分别刻着“祥纳启明”“瑞映长庚”和“南极照临”,正好对应东、西、南三个方位的星辰。一个看似普通的村落,有“四方神兽”拱卫,暗藏阴阳五行,又有内外星象遥相呼应,让人赞叹设计者的用心良苦,三座大屋是村中张氏的宗祠,祠堂正殿在前,月池居中,香火堂和小宗祠殿在后,村子夹承风水、呼应天地,意在祈来风调雨顺,家族兴旺。

松阳的古村落,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山下阳村张民来自福建泉州,内孟村孟氏是孟子后……松相有百余个村落保留着古代族谱,详细记载了宗族的起源、迁徒、发展脉络。中国历史上几次重要移民活动中,浙西南均是一处重要的避难所,这些多元化的古村落也多由移民繁行而成,极具历史文化价值。只是,他们费尽心思设计出来的家园,给后人留下了太多谜团。

好溪流城乡村中诞生了一座座“广厦”

松岩村①四周被数重青山环艳,村前则是好溪的弧形身躯,这样一个山水交汇地带,数幢大小不一的三合院、四合院组成了一个“藏风纳水”的古村落。

在所有房屋中,最大一幢有120个房间,被主人叫做“百廿间”,是这个村庄的主体建筑,最多的时候同时居住着300多口人。“百廿间”是江南典型的聚族而居的大型 建

筑,始建于清代乾隆六十年(1795年),宽来,长69米,建筑面积3700方水,是日前水市启梦教体古建筑之一。

的确,“百廿间”的空间太大了。谁又能想到,一个不起眼的山村,竟藏着这种堪与贵族宅邸相媲美的大宅!一眼看去,“百廿间”的格局很像微缩版的宫殿:门楼、前厅、中厅、后堂组成一条中轴线,“三斤一堂”的格局十分紧密。

乐在好溪流域行走,最让人惊叹的是:一个个朴实先华的古村落中,常常隐藏着面积、体积庞大的天宅。资料显示,道门游击府、九进厅、卢氏尚书府面积均在20_~4000平方米。

浙西南秘境会慢慢走向消亡吗?

浙东北、浙东南、渐西北、浙中已经快速步入工业文明,大量的古村落在机器轰鸣中倒下。田国牧歌式的农业文明,是古村落继续存在的土壤。而随着农耕社会的逝去,松阳吴弄村的耕读家族不可挽回地败落了,大多数吴弄人迁出了世代居住的老屋、村庄开始变成高敞的躯壳,发生过的往事已无人知晓,让我们不停地慨叹它过往的风流。

瓯江上游、这块江南最后的秘境,未来是否会重蹈苏杭的覆辙?

20_丽水语文中考范文 第五篇

17.成长履痕·阅读与写作,开启一段体验之旅。

《岁月如歌——我们的初中生活》班史编委会向同学们征稿,请完成栏目中的任务。

[名著拾贝]

那些年我们读过的书,总在不经意间被唤起。看到这幅图,你会联想到选项中的哪一本书?请联系名著内容,参考答题要素,用简洁的语言诠释这幅图。

A.《水浒传》

B,《骆驼祥子》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推荐阅读:

2024英语三级范文精选17篇

商业计划书范文资源共20篇

拜访后的宣传简报范文共12篇

年轻人不进工厂范文共7篇

点评美发50字好评范文优选8篇

播放免费的范文电影共8篇

标签: 中考 语文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