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减贫案例范文大全 第一篇
优先解决饮水问题,这是最紧迫的民生工程!
刚驻村时,吃水是最大的难题。当地井水碱性大,直接饮用闹肚子。就算水烧开了,工作队队员只有往水里加茶叶或加点盐,才能压住碱味。
唐巴勒村位于乌伦古河河畔,虽然挨着水源地,但由于地势较高,要把水引进村子,必须建一级提升泵站。
孙景超认为,凡事都相通,找水也一样:最清洁的水源、最合理的造价。要解决饮水问题,还得实地调查,用数据说话。
工作队和村“两委”商议后,请来县水利局工作人员,会同施工方一起选择线路,大家边走边议,预算成本。经过两天的实地考察,水利局工作人员对相关数据做了测算,取水点最终选在了离村子3公里处的乌伦古河河畔。
20_年11月,村里230余户村民家通上了自来水。看着自来水哗哗地流出来,村民们顾不上水温冰凉,大口大口往嘴里送。
告别饮水难,对唐巴勒村来说,好比美梦成真,这个美梦是合力完成的。20_年3月,福海县启动实施了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攻坚决战行动;水利、交通、畜牧各单位倾尽全力帮扶;对口单位和部门派专班进驻;村里成立了维护队;工作队和村“两委”拿出了扎实的可行性报告。
孙景超说,看着没路的地方,走着走着,也就有了。
20_年以来,唐巴勒村先后有7人担任“访惠聚”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7年间,带头人在换,但服务村民、造福一方的初心始终没有改变。
蝶变
健康扶贫是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任务。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做好乡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多重保障措施,积极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进全民体检等工作,是村里工作的重中之重。
阿勒泰地区卫健委下派到唐巴勒村第六任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钱治江,抽空也回到村里帮着开展相关工作。
“我们跟唐巴勒村村民是有感情的。村里面需要我们参与什么,我们都支持。”钱治江说。
相互慰勉、接续奋进,在历任工作队的接力跑中,唐巴勒村的发展一步一步迈上新台阶。如今的唐巴勒村,已经换了新颜。
“充满活力和希望!”11月12日,作为唐巴勒村第七任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王进胜感慨地说。
行走在唐巴勒村由村民出工出力、政府出资修建的乡村道路上,干净整洁的现状让人很难想到,这里曾经牛羊粪便遍地。
“过去,年轻人在家待业不稀奇,现在谁家有个吃闲饭的,就会让村民们看笑话。”说这话的人叫热依别克·毛提汗,他初中毕业后曾经一直在家“宅”着。前两年,通过村里举办的烹饪培训班,他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经营起餐馆,现在月收入有5000多元。如今,村里还有170多名像热依别克一样的村民,通过参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以及其他各类培训班,实现了转移就业。
改变不仅如此。在村里的创业园区里,20间商铺错落有致、依次排开。年轻人紧跟潮流,参加完电商培训后,他们一步步实现着自己的梦想。这20间商铺是工作队和村“两委”多方争取、投入资金350万元的结果。“全部作为村集体固定资产。”王进胜说,仅这一项每年就能给村集体经济带来12万元的收入。
昔日的贫困村蝶变成了幸福村。20_年唐巴勒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收入元;20_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万元,20_年村集体经济收入有望达到28万元。
“唐巴勒”哈萨克语译为“印章”。“印章是责任、信用的体现。”王进胜说,希望村子如同一枚醒目的“印章”,刻下乡亲富裕安康。这一点,在各级扶贫干部和村民们的汗水中已然变成现实。(张婷)
新疆减贫案例范文大全 第二篇
讲述人:色勒克江 · 拜散巴依
记录:宋雅文
我叫色勒克江 · 拜散巴依,今年44岁,是精河县托里镇乌拉斯塔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说起我以前的生活,只能用“穷”字来描述。
我患有小儿麻痹症,不能正常行走。我以前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每天干的最多的就是躺在床上,生活依靠家中20多亩地的承包费维持。
20_年,我被村里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得知这一消息后,我感到很羞愧,尽管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补助能让我过得更好一点。
精河县社会保险服务中心驻乌拉斯塔村“访惠聚”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刘永立经常到我家走访,帮我打扫庭院,还常常送来大米、食用油等生活用品。他给我详细讲解了扶贫政策,告诉我要树立信心,勇敢面对困难。
听了刘永立书记的话,我意识到美好生活是需要勤劳的双手创造,从那时起,我就暗暗发誓,一定要努力,争取早日摘掉那块挂在门头上的“贫困户”牌子。
为了提高我的收入,工作队和村“两委”想了很多办法,建议我去就近的工厂打工、发展种植养殖业,但最终都因我的身体条件不允许而放弃。最后,工作队和村“两委”为我量身定制了脱贫方案,鼓励我从事电商。
货源和资金又成了大问题,工作队和村“两委”积极帮我协调货源,又帮我申请扶贫贴息小额贷款,并不断鼓励我把电商这件事坚持下去。正是大家的支持与鼓励,才让我坚定了发展电商的信心。
不仅如此,我还享受到安居房政策,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子,日子越来越滋润。
新疆减贫案例范文大全 第三篇
1.产业扶贫要因地制宜选好产业。7村工作队坚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既着眼于短期收益、又考虑长期增收,找准了适合当地自身发展的脱贫产业。各地资源禀赋千差万别,在选择产业时,不可急于出成绩,凭一腔热情行事,而要立足当地实际情况。
2.产业在广泛推广前需要试验种植和示范引领。试验是推广的基础。在适合项目选择的环境,选择2—3家有5—8年果树果园的贫困户,进行黑木耳项目试种。试种结束后对推广价值进行综合评估,研究确定黑木耳能否在当地推广种植。在试种成功的基础上,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建设菌棒厂,广泛宣传黑木耳种植前景及经济效益,扩大种植面积,打造黑木耳种植示范基地,培育黑木耳种植示范户,让更多村民直观感受黑木耳带来的经济效益,为大面积推广做准备。
电话:0086-10-88824926 传真:0086-10-88828200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26 品牌推广:0086-10-85926735
新疆减贫案例范文大全 第四篇
7村驻村工作队通过深入调研、反复论证,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禀赋,选择林下黑木耳作为7村精准扶贫的产业。同时,通过示范引领、技术支持、市场运作等方式,充分调动贫困户参与种植、就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真正的脱贫致富。
1.通过深入调研、反复论证,选择黑木耳作为精准扶贫的产业
工作队通过实地走访调研,了解贫困户实际需求和村里的实际资源情况。调研发现,7村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农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林果业以核桃为主,但由于地下水位高、土壤盐碱大,导致粮食作物收成不好、林果品质产量不高。7村地处中纬度、中高海拔、气候凉爽、水资源丰富、林果业面积大,非常适合各种菌类种植,为此,工作队把菌类种植作为产业精准扶贫的主攻方向。工作队引进蘑菇、木耳等菌种,经多次比对试验,最终选定浙江黑木耳A3、A9两种品种作为精准扶贫产业推广种植品种。
工作队引进林下黑木耳种植项目
2.整合各种资源,各参与主体明确各自职责
驻村工作队积极争取上级财政及企业支持,投资200万元(万美元),建设村办扶贫企业黑木耳菌棒厂。同时,结合核桃种植产业,争取上级财政及企业支持,投资200万元(万美元)建设核桃深加工企业。项目实施主体为驻村工作队和村委会,资金由县财政局统筹管理,县住建局负责立项审批等事项,县审计局负责资金监管。
工作对建设7村黑木耳菌棒厂
3.改变观念,让群众逐步接受黑木耳产业
由于很多村民不了解黑木耳,而且文化水平偏低、面对新生事物缺乏认识判断能力,所以怀疑当地根本不可能种出来黑木耳。为此,工作队从改变思想观念入手,向村民广泛宣传黑木耳的良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市场前景。
同时,为了得到群众对种植黑木耳产业进一步的认可和支持,20_年,驻村工作队选择6家贫困户进行试点种植黑木耳,2个月就户均增收8500元(美元)。20_年年初打造了亩的黑木耳林下种植科技攻关示范基地,一方面由技术员进行指导和数据测试,另一方面作为其他种植户的示范学习基地。通过召开现场会、示范户现身说法、村民参观等做法,全面介绍黑木耳的种植技术,做好黑木耳种植动员工作,按照先贫困户、后一般户的顺序进行推广。
工作对组织村民参观学习,讲解黑木耳种植技术
4.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农户参与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针对部分贫困户主动脱贫内生动力不足、动手不够的问题,驻村工作队发给农民育好种的菌棒,让农民在家只需定时浇水、转棒、覆膜、除草、晾晒等简单操作,后期采摘销售就有收入。
针对部分村民参与积极性不高、管护措施不到位的问题,驻村工作队采用“奖勤罚懒”的方法,为积极申请种植黑木耳的贫困户发放电视机,提高村民参与的积极性。同时,每月评选黑木耳种植管理先进户,奖励化肥、地膜等生产物资,提高黑木耳种植管理效率和质量。
5.技术支持、合作运营增加效益
为保证黑木耳的质量和收益,驻村工作队从浙江引进黑木耳种植农民专家。一方面培育当地技术骨干,另一方面让驻村工作队队员和村干部首先掌握技术,为黑木耳推广种植提供技术保障。同时,成立黑木耳种植技术服务队,组织技术骨干每天走访查看情况、教授技术、解决难题。而且,根据黑木耳种植阶段性需要,定期举办种植技术培训班。
新疆减贫案例范文大全 第五篇
1.提高家庭收入,贫困人口内生动力显著增强。种植黑木耳亩均收入1万元(美元),分别是小麦、玉米亩均收入的25倍、倍。通过产业扶贫,7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20_年人均收入达13258元(美元),同比20_年增长了倍。群众生产生活方式明显改变,精神面貌大大提升,内生动力显著增强。
2.多渠道增加贫困人口就业机会。驻村工作队引导100余名村民(其中贫困人口36名)到村办企业菌棒厂、核桃深加工厂打工,月工资2500元(美元)。组织56名村民(其中贫困人口28名)组成施工队承包村里的黑木耳拱棚建设项目,月工资3600元(534美元)。同时,建设7村农民培训学校,举办菌类园艺工、核桃加工、黑木耳种植技术等培训班,累计培训村民4400余人次,实现劳动力培训全覆盖,全面提高村民就业技能,为长期脱贫致富奠定良好基础。
吸纳贫困户到黑木耳菌棒厂就业
真实故事
贫困户图妮萨汗·居麦家有4口人,13亩玉米、小麦,家庭年收入不足1万元(美元)。丈夫几年前去世,她一个人带着三个上学的孩子,生活举步维艰。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20_年图妮萨汗·居麦在自家院子种植黑木耳,短短的四个月增收万元(美元),同时,她在村里的核桃厂打工,每月增收2200元(美元),家庭年收入达到3万多元(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