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育公益项目报告范文 第一篇
“教育是立国之本,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其实在塔卧镇几个村走访教育情况的时候,我们就已经看到了一些问题的端倪,在这一部分里,我们将从整体的角度来对永顺县的教育提出一些问题,并给出一些初步的建议解决办法。
第一,贫困,阻碍了孩子们进一步深造的机会。在走访农户的过程中,我们深深地意识到,当地农民非常愿意他们的孩子能够好好读书,将来读高中,进大学,走出家乡,去看外面的世界,然后回来报效家乡。但是,由于贫困,他们不得不让家里学习较差的学生放弃进一步的深造,让他们改上中专或直接外出打工。没有能力同时供养两个孩子上大学的,只能忍痛让其中一个孩子暂时牺牲自己,打工挣钱来维持家里的生活。
我们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短期办法是,各级政府设立一定的助学金提供给因贫困而不得不放弃深造机会的孩子们,帮助他们完成学业。从长远来看,应该通过多种渠道来使孩子们的教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农村要发展,要致富,最重要的就是发展教育,科教兴国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只有教育上去了,村子才能富起来。
第二、教育投入资金的缺乏,制约了教育的整体发展。
永顺的教育投入力度近些年来已经在逐步加强,但由于教育底子薄,基础差,还需要在未来很多年持续性的投入,并尽可能地加强。因此,我们希望各级政府能加大对教育的投资,最好多设立一些教育基金等,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多提供一些帮助。
第三、人才外流对这里的教育和经济发展雪上加霜。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由于贫穷,这里的学生大都发奋读书,把考取大学作为拥有新生活的跳板。考取大学后一般都会在大城市里找到一份良好的工作,极少回到家乡。这样就导致大量人才外流,使得永顺缺乏振兴经济的各类人才,进一步阻碍了教育发展和经济发展。
xxx村子里太苦,能到外面去,干嘛回来?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过点好日子!xxx 现在不管城里、乡下,做父母的谈起儿子女儿,都以能在北京、上海、深圳工作为荣,出国留学的更不用说,那是父母的骄傲,乃至亲戚朋友的骄傲,也是师长们劝勉后辈努力学习的典范。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认为,应该加强在校学生的责任感,加深他们在读书的同时能感受到振兴家乡的使命感。同时,永顺县应多制定一些鼓励本地学子毕业后回乡振兴家乡经济建设的政策
乡村教育公益项目报告范文 第二篇
一、目的明确,准备周到细致。
为了做好这次社会实践活动,学部王主任亲自和实践基地商讨活动事宜,经过多次协商后,与学生处、少先队、年级组一道制定了详细可行的活动方案,并赢得了学部家长委员会的鼎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下发了《致家长的一封信》,让全体学生及家长都明确了这次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意义和要求。
活动前,学部召开师生大会,强调了此次活动的目的、纪律,进行了活动安全教育。各班主任及带班老师下到班级,根据学生性别、性格等特点分成十人小组,每组选出一位组织能力强的学生担任组长,并对每一项活动提出了具体的注意事项,从安全到纪律到礼仪,细致到如何与农户打招呼,共同进餐……大家思想上的重视,是本次活动得以圆满完成的首要前提。
二、加强管理,恪尽职守为范
进入营地,虽然学生们都被农户接到家中,并配有专职的辅导员,每日活动安排得合理、有序,但我们仍然不敢大意,所有的带班老师与学生一道住进农家。
每天清晨6:00,老师们就和学生一起早早起床,整理内务,和学生们一道在乡间的水泥路上晨练。晨曦中,师生修长的身影,路旁新耕的田地,碧绿的菜畦,各色的野花组成的一幅美妙的图画。晚上,等到学生就寝后,老师们才结束一天的工作,让自己放松下来。
年轻的陈琳老师对学生的指导耐心细致,手把手地教孩子们洗衣,整理内务,炒菜,师生其乐融融的情景,让农户们啧啧称赞。因为一个班级的学生入住到了好几个农户家,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状况,老师们得不停地穿梭于各农户家中。年*六十的唐利兰老师也跟着老师们一起奔波,不慎摔了一跤,闪了腰,伤了脚踝,但她一声不吭,贴上药,又和大家一起工作。曾喜云和张小兰老师为了照料生病的学生,一夜都没睡好觉。学部王主任更是亲自督阵,和孩子们一起劳动,一起开展活动。每次活动前,王主任都要对师生提出相关要求,活动后及时进行小结,表扬先进,指正不足,使每次活动都开展得有声有色,取得实效。
三、活动多样,精彩学农生活
本次活动的目的并不只是单纯地看看农村、感受农家生活,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零距离地亲*自然,接触生活,锻炼自理能力,培养集体合作的精神和班级荣誉感。鉴于此,我们安排了丰富多样的活动:参观农户,干农活、河滩野炊、拔河比赛、听犯人现身说法,联欢晚会,参观酒埠江地质公园博物馆……
第二天早晨,同学们亲自动手做起了早餐,有的是包饺子,有的是煮面条,有的是做包子,品尝着自己做的早餐,孩子们心底美滋滋的!上午,学生们到农户菜地了解作物的栽培及生长过程,还采摘了蔬菜。有的小组还采摘了艾叶,伴上了糯米,做起了攸县特产——艾叶糌,虽然蒸出来的样子不怎么好看,但味道还挺不错的!下午三点半,同学们带着锅碗瓢盆,排着整齐的队伍去河边野炊。21个小组在河滩一字排开,一声令下,比赛开始。打灶的,准备柴火的,打水的,洗锅的,煮饭的,炒菜的都行动起来,那场面好不热闹。夕阳西下,田间小路上又响起了叮当叮当的锅碗瓢盆悦耳的撞击声。晚上,同学们在基地举行了别开生面的“拔河”大赛,经过激烈的角逐,16班获得了第一名。充实的一天,在同学们的欢呼声中结束了。4月10日,校车在大雨中驶向酒埠江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到达目的地后,同学们在这个集科学、科普、娱乐、观赏性于一体的博物馆中了解了酒埠江地质公园的产生、发展、现状和优美神奇的地质景观,以及丰富的自然生态、动植物、人文民俗等景观。
陪伴孩子们的三天,看着这一颗颗幼小的心或喜悦,或思索,或奋勇拼搏,我们感受到了生命拔节的`美妙无比。
四、文明自律,尽展长鸿风采
三月的文明礼仪之花开遍了长鸿,也盛开在长鸿学子的心中。孩子们住进农户家中,与接待户相处如家人:尊敬长辈,爱护幼小,以礼相待;餐前摆好碗筷,扶老人入座;餐后抢着洗刷餐具,清扫地面。我们的学生大多在家里过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可在这里,他们从最基本的整理内务、洗衣、扫地开始,体验生活,全身心投入地干好每一件事情。他们告诉农家的叔叔阿姨:我们能做的“家”事,都让给我们来做吧!活动之余,孩子们还成群结伴到乡间小路上捡拾白色垃圾,一张张灿烂如花的笑脸,成了乡村四月最亮丽的风景。
“孙子长大了,我要把他送到长鸿去!”“这些孩子,怎么就这么懂事呀!”农家大姐、大娘茶余饭后的攀谈,传到我们的耳中,心里欣慰至极。七十挂零的老支书,在致长鸿学校的信中写道:长鸿的师生是我们学*的榜样!老人是谦逊的,但也是发自内心的,这朴素的话语是对我们的认可,也是对我们的勉励。
五、总结表彰,延伸教育
活动前,我们就要求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要用一双明亮的眼来观察农村生活,用勤劳的双手体验劳动的艰辛和快乐,用生花的妙笔记录活动感受。活动中,每个同学都写下了自己的活动日记,《酸甜苦辣的农村生活》《罗家坪,我还会再来》《团结力量大》等等一篇篇文章记录下了孩子们三天学农生活的点点滴滴,稚嫩的文字,却掩盖不了那份激动、自信、坚定。年级组、班主任对这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对表现突出的小集体,个人进行表彰,更凝聚了班级的向心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时在学*上不怎么出众的孩子,但在这一次活动中却大展身手,我们借这个机会,对他们进行褒奖,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树立信心。
第一次举行这样的实践活动,不免留下些许遗憾,这都将成为我们以后工作中最宝贵的经验。三天的实践生活也让我们思考:生活,真的是一本活的教科书,*时在家被奉为“小皇帝”的孩子们,在这里却能团结一心,自理自立。远离了父母的关爱,他们却少了任性,更多地为别人着想,让自己生活得快乐而丰盈。它告诉我们,要努力创设教育环境,扎根于生活、贴*学生生活的教育才是最有效的教育。
大学生乡村教育社会实践报告3篇(扩展2)
——教育社会实践报告5篇
乡村教育公益项目报告范文 第三篇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广大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绝大部分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农村的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都获得了空前的发展。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党领导广大农民进行社会主义实践和改革探索的结果。短短三十年走过的历程让*感到振奋,让世界感到震惊。但是,我们应当看到,随着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城市和农村的差距在不断扩大,相比较而言,虽然农民手中有了余粮,有了可支配的零花钱,可广大农民在整个社会生活中仍然处于弱势,他们在知识构成、经济地位、社会关系、寻找就业机会、子女接受教育、医疗保健、市场竞争等方面仍然处于弱势。长期以来,他们的状况得不到明显的改善,挫伤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影响了整个*社会的稳定,影响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如何帮助农村弱势群体摆脱困境是我们当前需要研究的一大课题。为增强学生党员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研究能力,学校开展了六看六想六教育寒假社会实践活动,针对自己本身的特点,我利于业余实践对农村弱势群体进行了一番调查,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一、农村弱势群体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这一群体的状况如何,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状况如何。如果我们纵向比,确实感到农村的变化可喜,过去的农民完全依附在土地上,面朝黄土背朝天,终日劳作,却得不到基本的生活保障,而现在的农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了,而且还有不少农民走上了致富之路,过上了小康生活,但是大多数农民仍然仅仅是解决了温饱问题,生存的保障十分脆弱,发展的希望非常渺茫,大部分农民在社会活动中无优势可言,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部分农民一直在温饱线上徘徊。*农村的改革是成功的,二十多年的时间,农民能够吃饱穿暖了,这是党的政策在农村的成功。可我们应当到农户去看看,农民在最低的生活保障解决之后,却一直很难再向前发展一步,土地利用到了极限,无论再勤劳,有限的土地不可能产生再高的效益来,特别是一些偏远山区的'农民,在风调雨顺的年境,解决温饱稍有节余,到了灾害年境,基本生存问题又摆在了面前。农民面对有限的土地,除精耕细作,科学种田之外,想不出别的出路来,农忙时忙一阵子,农闲时坐在南墙根太阳底下晒暖,夜里想的千条计,白天还是眼巴巴地看着两亩土地,想不出什么绝招来。农民面对看似无风险的庄稼活,看不到发展的希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顺其自然,在温饱线上徘徊。
2、天灾人祸使一些农民生存问题受到危胁。在温饱问题刚刚解决之后,农民应对其他风险的能力还很低,特别是在面对天灾、疾病时,总是显得孤立无助,山东济南市一山区乡某村,有一家因孩子患白血病而将所有积蓄4万元花完,另借亲友2多万元,病还没有治好,在付不起医疗费的情况下,无奈从大医院将孩子拉回家中等待奇迹出现。这个家庭,本来刚刚解决温饱,可因疾病使这个家庭一下子又回到了贫困线以下,若依靠自身力量重新富裕真起来,恐怕十年内没有可能。另外一些农民,因残致贫、因伤致贫,或因养殖业经营不善致贫,在这些天灾人祸面前,一些农民抵御风险的能力很弱,常常是手足无措,破罐破摔,给农村稳定带来潜在的隐患。
3、知识构成偏低,无致富门路而致贫。不少农村一个共同的问题是农民的知识构成偏低。多年以来,一些农民总认为庄稼活,不用学,人家咋着咱咋着,重复着古老的耕作方式,特别是边远山区,仍沿用着老祖先的刀耕火种耕作方式,对一些新知识,新的技术,因文化水*低,难以接受。即使有些农民有一点文化知识,也试图应用新技术,可由于需要投资,且有风险,而不敢去实践,其结果是越贫越胆小,越胆小越贫,形成了恶性循环。
4、观念落后,思想保守,小农意识很浓,影响致富。农民很容易满足,越是落后地区,农民的满足感越强,只要有饭吃,有衣穿,有些零花钱,和以前相比就十分满足了。一个人只要感到满足了,就没有什么进取心了。我走访了不少贫困地区的农民,家中人气很旺,田园气息很浓,可进到屋里,家徒四壁,除几把小凳子和吃饭的方桌子之外其他没有什么东西了。但这些农户显得十分满足,他们围着小桌子一家人招呼呼地喝着糊涂饭,或者与亲朋好友弄两杯劣质酒对饮一番,显得十分惬意。如果与其谈到今后有什么打算问题,他们会提出一大堆困难,面对困难,有些是无力克服的困难,有些是可能克服的困难,可是无论大小困难,都不愿去克服,目前有吃有喝就行了,况且往前跨一步是要担风险的。
5、惰性思想严重,失去发展机会。我走访的不少农村,无论是城市*郊或是偏远农村,一到农闲季节,大家都聚在一起闲聊,或喝酒,或打牌,其乐融融。而农闲时节,好多事情需要做,比如,房前屋后,可以将荒地开垦一下种些菜,解决一年的吃菜问题,可是,眼看地荒着,而不愿动手。有一次,我到一农民朋友家吃饭,正值夏天,青菜很多,然而饭桌上只有几根咸菜和稀饭配馍。我吃了他家这顿饭之后,心里很不是味,我想如果这户人家稍勤快一点,屋周围荒地里洒些菜籽,一年就有吃不完的菜。几天之后,我带着菠菜籽、香菜籽、小油菜籽等好几种菜籽,亲自帮他家开荒种菜,几个月后,再去他家时,看着满院绿色,主人很不好意思地说,几十年了,为什么不知道种点菜呢?
由于惰性思想严重,导致了家庭状况不能有大的改观,即使有了发家致富的机会,也总是持观望态度,不愿去带头往前跑,再加上缺资金,缺技术,缺信息,不少人有畏难情绪,在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下,还是感到躺到南墙根晒太阳好。
二、如何帮助农村弱势群体走出困境
农村问题是我们国家整体发展需要解决的大问题,而农村弱势群体,更需要我们去拉他一把,使他们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给他们提供一个起跑线,让他们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共同去为农村发展做贡献。我通过对不少农村情况的考察,认为帮助农村弱势群体走出困境,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1、帮助其理清思路,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自强,自立是关键。在广大农村,我们根据抽样调查,感到一个严重问题就是一些因病等致贫的农户,精神一个子垮了下来,面对巨额外债,依靠几亩庄稼,一辈子也还不清,也就是俗话说的躺倒一身泥,起来泥一身,前途没有什么希望,再折腾也没什么结果,在这种情况下,还不如躺着舒服,彻底失去了进取思想。鉴于此,乡村干部要不失进机地给予关怀,帮助其理清思路,找出从新站起来的切入点,帮助其制定*期远期的发展计划,使这些弱势群体看到希望。人有了希望才有信心,才有盼头,才能够坚强地站起来,这是内因,这是弱势群体走出困境的关键。
2、给其必要的扶持,使其能够站立起来。一些弱势群体,在遭受打击之后,完全依靠自身的力量是无法站起来的,我们在帮其理清思路的同时,还要给予必要的扶持,比如资金扶持等,应当把一些特困户登记造册,时刻关注他们的情况,并帮助其联系小额贷款,帮助其寻找项目,帮助其培训技术,使他感受到党的关怀和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使他们敢于面对现实,使他们感受到希望就在脚下。这样以来,在乡村的帮助下,才能逐步走出困境。否则纯粹的思想引导是不行的,要双管齐下,要给其提供一个站起来的支点。
3、政策帮扶和农村互助相结合,引导弱势群体走出困境。对一些贫困乡村来讲,财力有限,对农村弱势群体的帮助往往是杯水车薪,难以从根本上奏效。面对这种局面,需要走政策帮扶的路子,并且将政策帮扶与村民互助相结合,这样才能真正帮助他们摆脱困境。所谓政策帮扶,要根据特困户的情况给予政策倾斜,比如资金支持和就业帮助等,为他们提供尽快站起来的机会。所谓农村互助,就是动员广大村民伸出援助之手,给特困户的尽可能的帮助,这种帮助可以是无偿的,也可以是有偿的,目的是帮助特困户度过难关。
综上所述,农村弱势群体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群体,他们是我们的兄弟姊妹,他们目前的状况是由于社会分工和历史原因等诸多因素造成的,他们替我们承担了痛苦,所以,关心他们,就等于关心我们自己,农村是整个社会群体的母体,农村弱势群体是母体的一部分,我们要采取一切措施去帮助他们,使他们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只有这样,我们社会才会稳定,经济建设才有后劲,社会各项事业才会健康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够实现。
乡村教育公益项目报告范文 第四篇
一、课题的提出
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也是一个崇尚仁义、知恩图报的民族。知感恩,懂回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孟子说:“谨痒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就是教育人们要懂得孝顺父母,敬重兄长。“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知恩图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等众说周知的古语,都体现着报答知遇之恩、养育之恩、培养之恩、提携之恩、救命之恩的情愫。事实上,从今天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过程来看,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一种受恩的情形下生存着,生活着。大至宇宙万物给了我们生存的空间和条件——阳光、雨露和空气等来,小至社会中任何一个人对你有形或无形的服务和支持,如果没有来自方方面面的或大或小的“恩”的施与,我们就很难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然而,当前,感恩意识的缺失非常普遍,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和多元文化的碰撞之下,人们在物质享受得到极大的满足的同时,精神的因子却逐渐从灵魂和肉体中消失。人们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阳光雨露,却肆意破坏朝夕相处的环境;面对父母的哺育之恩,孝心和赡养观念却异常淡漠,只知受惠,不知感恩;享受别人带给自己的快乐,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在人际交往中以“自我”为中心,只懂被爱,不知回报;在祖国的滋养中成长,对国家、社会给予的关爱认为理所当然,只会接受,不知责任??感恩意识在逐渐淡化。孩子们不知感谢自然的滋养之恩,不知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不知感谢老师的教导之恩,不知感谢祖国、社会对自己培育之恩。
感恩教育是一种以人格完善为目的的人性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有了感恩之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也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亲切,学生自身也会因为这种感恩心理的形成而感到愉快,更加健康,这也是学生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等健全的主体人格的构建。学会感恩,能够呼唤人间真情,抒发美好情感,树立崇高追求,陶冶高尚情操,进而营造和谐社会。
《*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指出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要“坚持贴*实际、贴*生活、贴*未成年人的原则”,要“从他们的具体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深入浅出”,“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正是鉴于当前现实,根据这种指导思想,我们提出本课题的研究。
二、概念的界定:
“感恩”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解释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感恩是人类精神生活中的重要课题,是一个人正常的、被世俗社会所认可的一种思想情感状态。有学者提出所谓感恩,就是“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给自己的恩惠和方便由衷认可,并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感恩犹如心灵的泉水,它源源不断地滋润着心田,让生命充满生机,遍洒阳光,享受社会的美好和幸福。
感恩教育就是通过有效的方法与手段引导学生培养感恩意识,开展感恩教育活动,使学生知恩图报,不忘国之恩,党之恩,社会之恩,老师之恩,养育之恩,帮助之恩??使“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之情生根、开花、结果。
三、研究内容
我们这个课题研究的重点在于对小学生开展感恩教育,从生活入手,让学生意识到父母、老师、同学和身边的人对自己的关爱和帮助,教育他们知恩图报,从而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然后通过一些具体活动,让学生推恩及恩,进而爱自然,爱生命,爱祖国,逐步使感恩成为一种态度,一种美德。
1、感恩意识的培养途径研究
具体内容有:
①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②对父母亲人的报答之心;
③对师长的敬重之心;
④对社会的仁爱之心;
⑤对祖国、人民的热爱之心。
2、感恩活动的开展研究
具体内容有:
①感恩教育调查;
②感恩意识的培养(案例、报告);
③学校感恩活动开展(案例、报告);
④感恩行为品质的养成教育;
⑤感恩教育论文。
3、感恩行为的规范研究
具体内容:
①对待父母及亲人的态度与行为;
②对待师长的态度与行为;
③对待学*态度与行为;
④对待社会的态度与行为;
⑤对待自然的态度与行为。
四、研究目标
本课题的预期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懂得心存感激和知恩图报。树立学生的感恩情怀,懂得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祖国,爱自然,爱生命,对给予自己关爱和帮助的人怀有感恩之心。通过一系列感恩教育活动。使学生的感恩情怀化为美好的品德。
五、研究方法
感恩教育,以小见大,由此及彼。横向辐射,纵向延伸,造福家庭,服务社会。以主题活动、学科渗透、课外延伸为载体,以角色换位、实践体会为行动策略
根据课题性质,类型,主要采用:
1、行动研究法,在一系列具体活动中,对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和改正,最终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感恩教育的体系和机制。
2、辅助采取调查法。
3、文献研究法和观察法等。
六、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xxxx年10月—xxxx年11月)
1、建立课题研究组,明确分工。
2、制定研究方案。
3、学*相关理论资料。
第二阶段:研究阶段(xxxx年12月—xxxx年6月)
1、各种感恩活动方案的制定与开展。
2、阶段总结。
3、关于各种感恩活动的理论研究。
4、形成一些有价值的阶段性的成果加以完善。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xxxx年7月—xxxx年9月)
1、课题组成员完成研究成果,进行资料整理。
2、完成课题论文、研究报告,申请结题。
七、研究过程及成果
(一)、开展问卷调查,了解感恩现状
为了解小学生感恩意识的现状,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在我校小学3-6年级16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160份,收回调查问卷160份,其中男生86人(占75 %)、女生74人(占25%)。整套问卷共设计20道选择题,分别涉及学生的感恩认知、感恩情感和感恩行为。
由调查可知,25%的学生在公交车上经常主动给他人让座,25%的学生不会让座;对于参加公益活动,50%的学生愿意参加,这说明小学生参与意识强,绝人多数愿意参加公益活动。目前针对小学生开展的公益活动少之又少,多组织适合小学生参加的公益活动也有利于他们感恩意识和行为的培养。
由调查可知,只有5%的学生经常随手乱扔垃圾,25%的学生经常践踏学校草坪。这说明目前针对小学生在保护环境、感恩自然方面的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对学生进行感恩必要性教育,让学生知恩,懂恩
1、营造良好的感恩教育氛围,让学生知恩。
我们针对大多数学生感恩教育缺失的现象,首先在全体学生中进行感恩知识专题讲座。通过这次讲座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感恩,感恩就是回报,就是感激,让学生明白我们需要感恩,把生活中的一些感恩故事与学生产生共鸣,在学生情感上激起浪花,最后明白感恩就在身边,离自己很*,触手可及,动手可做,有时只是一个表情,有时只是一个简单的动作,只要心存感激,那么就会成为一个会感恩的人。
2、了解身边的感恩故事,让学生懂恩。
学生在对感恩有了初步的认识后,这还不够,我们让学生进一步去观察去发现身边的感恩故事,比如了解你的同学,你的老师,你的父母,你的周围环境,你的祖国,认真去感受,更进一步地加深学生对感恩的了解。以此为契机,我们准备了一些活动。
在“今天我当家”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节假日里当一天家,让学生体会父母的辛苦,感受父母的付出,从而获得了真实的感受,理解到当家的不易,明白了孝敬父母的道理,学会为父母分忧,学会了感谢,学会了关心,增进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在“同伴对我的帮助”的主题班会活动中,让学生敞开心扉,在班会上通过对*时生活中点滴小事的回忆,重温温馨的友谊,让每一位同学都认识到同学朋友的真切关怀,懂得对别人的帮助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让学生懂得关心、爱护、帮助别人,使学生懂得珍惜友谊,学会宽容谦和的态度与人相处,学会感激人,关心他人。
我们还开展观看爱国影片活动来对学生进行爱国注意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激励小时真系幸福生活,树立感恩意识。在观看了《闪闪的红星》、《小兵张嘎》、《火烧圆明园》之后,学生们认识到了落后就要挨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的革命先烈和革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我们只有现在好好学*,长大了报效祖国,中华民族才能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对于个人而言,我们不但接受老师、父母、社会的恩泽,还在享受着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各种赐予。但是我们中的很多人却毫无感恩意识,认为理所应当,在无节制的挥霍的同时,还在肆意破坏着大自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迫在眉睫,正是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我们组织了“祖国在心中,环保在行动”,观看环保影片、召开绿色主题班会、征集环保标语系列活动。让学生了解破坏环境的危害,从内心深处打动学生,使同学们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懂得了环保的知识,了解环保的一些措施,并顺势引导号召全体学生: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动动手,让校园环境更温馨;弯弯腰,让校园环境更洁净。在征集环保标语中,同学们积极响应,搜集设计了许多标语,这些标语有的辞藻优美,琅琅上口:“留住草的美,体现你的美”,“一花一草皆生命,一枝一叶总关情”;有的振聋发聩,引人深省:“别让我们的眼泪成为世界上的最后一滴水”,有的语言朴实,充满童趣:“还地球妈妈一张干净的脸吧”,“天空是小鸟的家,河流是鱼儿的家,地球是我们的家”。生动有趣的标语不但易记,而且对学生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三)开展感恩行为活动,让学生报恩、施恩。
在对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知恩、懂恩教育后,我们适时组织学生利用学校和社会这个大熔炉,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会感恩会报恩的品质。
1、利用节假日开展感恩教育活动
在清明节,人们都有纪念祖先或缅怀先烈的*俗。为纪念这个有着深远意义的日子,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们利用清明节,组织我校师生代表到叶县革命烈士陵园进行了扫墓活动。
活动自始至终,各位参加队员都严肃对待。首先由少先队员代表献了花圈,将代表着纯真、热忱的花圈放在烈士纪念碑前。然后全体少先队员默哀三分钟,向这些为了我们今天幸福生活而英勇捐躯的英雄和先烈致敬、默哀,感受着记载在历史的长河中英雄的事迹。之后请叶县革命烈士陵园余主任给师生们讲革命烈士们的历史故事,让我们真正了解了各位烈士的英雄事迹,理解**的艰辛和伟大,我们懂得了和*的来之不易,接着再由少先队员代表讲话,她代表学生表明了决心。随后由大队辅导员带讲话,要求队员们要向向烈士致敬,烈士学*,好好学*,为建设美好家园而努力学*。
回校后,各班召开了班队会,参加扫墓的师生代表介绍了本次扫墓的过程,使全体同学都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随后,经过同学们的精心准备,我校召开了“感恩英雄先烈,弘扬民族精神”的演讲活动,通过这次演讲比赛,使全体师生们受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增强了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大地激发了师生们热爱祖国、热爱新生活的情怀,真正让同学们认识到:今天我们悼念革命先烈,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就是要以先辈为榜样,为我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使自己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材。正如一位同学在演讲里讲到:“我们应该记住千千万万的烈士们,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刻,他们抛弃了家庭和个人的一切,毫不犹豫,勇往直前,把宝贵的生命无私的献给了祖国和人民,把满腔的热血洒遍祖国的大地。他们的英明将与日月同辉,与江河共存。唯有记住他们,我们才能更强烈的感到,中华民族的心崛起需要我们每一个后来者奋发图强,沿着英雄们的足迹前进、前进、再前进!
我们利用三八节开展“我为妈妈洗脚”感恩活动,在“三八”节这一天为辛苦的妈妈洗脚,在洗脚的过程中可以学着给妈妈按摩脚部,跟妈妈聊天、讲笑话,让妈妈的身体和精神得到放松,感受自己的行动给妈妈带来的愉悦。此次活动培养了学生感恩父母、孝敬父母的道德意识和行为*惯。许多家长也反应这次活动后,好多学生在家里比以前懂事多了,不再任性了,有的开始抢着做家务了,这样的活动和教育应该多做几次,
我们在元旦开展了“感恩老师,我为老师送贺卡”活动,通过这一次自制贺卡的活动,让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表达对老师深深的爱。每一张精致漂亮的贺卡都凝聚着同学们对老师深深的祝福,饱含了浓浓的爱意,一句句感人肺腑的话语都饱含着一份沉甸甸的爱与感恩:“小小贺卡,虽不华丽,但这是我的一份心意,送给我最亲爱的老师。”“献给敬爱的老师:象天空一样高远的是您的胸怀,象大山一样深重的是您的恩情!老师!请接爱我诚挚的祝”,“亲爱的老师,您就象那春天的细雨,滋润着我们的心田。您给予我们的爱和关怀将鼓舞着我们走过艰难困苦。”本次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达到了使学生学会向老师感恩,感恩老师的爱心,感恩老师的劳动,感恩老师的教诲的目的。同时通过这次活动加强师生交流,增进师生感情,改善师生关系,让学生懂得学会感恩,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从而激励学生更加热爱老师、尊敬老师!
在植树节开展植树活动,给我们的家园增添一点绿色,为给学校发展作点贡献,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美丽。在父亲节里我们开展“放歌六月,感恩父亲”活动等等,向辛苦劳作的父亲说
一声谢谢,道一声辛苦了。为长辈送上一个温馨的祝福,让父亲享受一份感动。同学们在活动中感悟到长辈的恩情,也体会到爸爸妈妈也需要我们的关心,一个简单的动作会让他们露出笑脸。做个心中有爱、心中有情、懂事的好孩子。
2、让学生走进社会,走进农家,通过社会实践,感恩社会,回报社会,不断增强感恩思想,不断提高社会公德意识。
我们特别组织学生在三月份开展了知恩、感恩、关爱孤寡老人活动,让学生走进孤寡老人家中,给他们送去温暖,送去爱心,送去欢声笑语,在给孤寡老人的孤寂的晚年送去一份关爱的同时,也给学生们心底种下学会施爱的种子。
(四)知恩、懂恩、报恩、施恩,不能仅限于一次次的活动中,还要作为学生的一种品质修养常抓不懈,持之以恒,把感恩的行为经常化,把学生的感恩行为养成*惯,变成自觉的行为。
我们号召学生不管校内校外一个样,对人对物一个样,心存感恩意识,常怀感恩思想,伸出友爱的双手,撒播爱心的种子。通过我们的努力宣传教育,我们看到了学生之间礼貌待人、互帮互助蔚然成风;学校里脏乱差现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干净整洁环境优美的校园环境;见了老师主动打招呼的比比皆是;向灾区捐款,每个同学都是踊跃参与,正如一个同学在“感恩老师,与爱通行”现场作文竞赛里写到:老师,您的付出无法衡量,您的爱像一盏明灯,引领我们走向灿烂的明天,您的爱像一叶小舟,承载着我们,在书海里尽情遨游??还有一个同学在“感恩父母”手抄报活动中写到:是谁不分昼夜地操劳?是谁在半夜为我掖好被角?是谁在风雨中接送我上学放学?是我的父母!他们把源源不断的爱播撒在我心间,而无怨无悔。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绝不辜负他们的期望。
(五)、对学生进行感恩实践教育后测调查
我们的课题从09年10月开始,历时一年,通过开展大量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跟踪调查,深入研究分析,在学校的大力支持和各位老师的共同努力下,课题得以圆满完成。在教育活动即将完成时,我们进行了后期调查。
调查以问卷形式进行,比较前期调查问卷,以活动期间时间为限,在我校小学3-6年级16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160份,整套问卷共设计20道选择题,分别涉及学生的感恩认知、感恩情感和感恩行为。学生的感恩情感得到了明显的升华,学生对感恩的认识增强后,更能体会到感恩。
在活动期间,78、75%的学生经常表达对父母的祝福、感谢,只有1、25%的学生没有表达过,在父母劳累或不舒服时,56、25%的学生会主动做家务,有5%的学生没有做。
调查还可知,教师节有91、725%的学生给老师送出了礼物,别人遇到困难会主动帮助的学生有95%,老师伤了学生的自尊心,有98、75的学生会原谅。所有的学生都愿意参加公益活动。只有3%的学生会经常随手扔垃圾,1%的学生会践踏草坪。
从测试问卷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经过一系列感恩教育活动,学生的感恩意识明显增强,感恩情感得到了升华,感恩行为明显增多,并在生活中初步养成了感恩*惯。
(六)通过*一年的课题研究,我们在小学生感恩教育及培养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获得了显著的教育效果,产生了较深的社会影响。
1、学生的感恩意识增强
通过对学生感恩教育与培养的研究,唤醒学生的感恩意识,懂得心存感激和知恩图报。树立学生的感恩情怀,懂得爱父母和爱老师,爱同学,爱自然,爱社会,对给予自己关怀和帮助过自己的人抱有感激之心,使学生的`感恩情怀内化为良好的品德,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学生懂得了“赠人玫瑰,留有余香”蕴含的感恩思想;领悟到“感恩”的深刻含义:“只有心怀感恩,才能滋润生命”的人生真谛!
2、教师的能力得到提高
教师通过对感恩教育与培养的研究,促使教师不断地学*相关理论,更新教育观念,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使教师意识到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积极参加到教学科研中来;教师理论学*主动性将大大提高,并勇于把新理念体现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在课题完成之际,参与课题的教师根据自己亲身体会和经验总结,每人都完成了一片质量甚高的小学生感恩教育论文。这都为教师今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促进我校的教师逐步走向科研型。
3、促进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协作沟通、和谐发展。
八、不足之处
感恩教育不但要体现在各个活动中,更应体现在我们日常的学科教学中,这一点我们有待加强。
乡村教育公益项目报告范文 第五篇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渴望知识,寻求最单纯的梦想;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用最纯真的心期待你能为他们播撒希望的种子;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远离父母留守在家,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以最真挚的情企盼你能帮助他们打开禁锢理想的大门,放飞梦想的翅膀……
他们就是农民工的子女,他们就是一群被我们称作“留守儿童”的孩子,他们就是长期留守在大山深处的一群活泼可爱、聪明好学的孩子。为了使留守儿童能够健康成长,为了能使爱的正能量得以传递,山东科技大学爱起航支教团暑期来到菏泽市定陶县留守儿童学校,进行了为期10天的义务支教活动,以丰富他们的课余和学习生活,用我们的热情与责任来感染他们,用我们的青春与梦想来引导他们,用我们的爱心与努力来关爱他们,使他们重燃对生活的信心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向他们传播一种全新的生活理念:“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用拼搏和努力换来的未来更美好,现在的一切都是暂时的,要敢于为了自己的梦想和追求而抗争,让他们的生活更有意义,更有动力,更有追求!
“爱起航”12位志愿者一起亲历了这段难忘的历程。出发时,大家怀着对那片土地深深的憧憬,带着知识、爱心和激情;归来时,大家带着阳光雨露的气息,带着不尽的感慨和宝贵的收获。
心灵之旅开始启程
XX年7月13日下午12名志愿者正式动身出发,满载着志愿者的一腔热情和赤诚,穿越城市与村庄,渐渐远离美丽的海滨。7月14日早晨七点多在经历了十个多小时的颠簸之后顺利抵达菏泽定陶。一路上,队员们虽然饱受长途奔波的劳顿和疲惫,但内心的期盼与渴望就仿佛汽车走盘山公路般一点点上升,大家早已在想像学校的样子,学生的表情……
这里的孩子大多都是留守儿童,他们多少都有许多心理问题,他们非常羞涩内向、自卑,非常叛逆、倔强,还存在攻击性,喜欢打架,这一切的留守儿童特有问题又向义教队员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山区交通不便、讯息滞后、经济落后等种种客观因素也导致了异常艰苦的生活现状,而来自各大高校的支教团队之间的协调性是我们面临的又一大难题,这样的情况对队员们10天的义教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万事开头难,一切刚刚开始,陌生而新鲜,虽然会有许多问题和困难,责任担子也很重,但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一言一行,尽显真情
大家对各项工作都进行了周密的安排,同时团队还制定了严格的纪律:上午五点起床做早操,七点吃饭,八点到十一点二十;下午两点到四点二十上课,四点二十到六点为兴趣班,晚上六点半到七点二十是晚自习时间,八点之后则是每天的例会,对一天的活动进行总结、寻找得失,并对第二天的授课内容进行安排。根据大家的专长和学生的水平,开设了音乐、美术、体育、弟子规、文明礼仪、趣味数学、英语、地理、安全常识等课程。刚到学校时,刘校长就告诉队员们,10天的义教时间或许增加不了孩子们多少知识,但大家应该给他们传播一种全新的理念,一份对贫困生活不折服的信念。“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队员们也试图通过不同的方式,为他们打开一扇了解外部世界的窗户,为他们播撒希望的种子,插上放飞梦想的翅膀。
在讲课过程中,队员们还告诉他们外面生活的多姿多彩和大学生活的快乐,同时给他们讲了很多和诚信、责任、立志、成才等有关的故事,让他们谈谈自己的看法,结合他们的实际教育他们,希望能给予他们一种意识:积极向上的、健康的人生态度,百折不挠、乘风破浪的勇气和信心,面对艰难困苦永不言败的心理承受能力。
到达菏泽的第一天,首先面对的一大难题就是协调好跟其他团队的分工,最终我们争取到了负责四年级的主动权。而晚上就遇到了班里的一名小女孩因与一名男生产生纠纷却一定要让男生跪下给她道歉才肯罢休,我的队友们经过长达两个小时的谈话才终于说服小女孩回去睡觉。那天晚上我们都很惊讶一个十二岁的小女孩怎么会想到以这种方式来接受别人的道歉,甚至怀疑她是否心里有问题,后来才了解到原来他们的老师平常就是这样来惩罚犯错误的学生的,呵呵,真是应了琳姐那句话“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孩子”,每个孩子的每句话每个动作都是由他们的家庭环境和成长经历决定的,怨不得孩子,像那个小女孩不正是以他们的老师为“榜样”去解决问题的吗?隋叔叔说这个社会是利合同均,而非平均分配,或许我永远也理解不了这句话所涵盖的深层社会规则,我也永远都理解不了这种所谓的资源分配不公合理存在的必然性。
在菏泽的每一天几乎无时无刻不在经历这各种视觉和听觉的冲击,直至麻木了我的神经。crystal,是琳姐给她起的英文名字,意为水晶。一个十岁的小女孩,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瘦小的身体,柔弱的肩膀上承载着本不该属于她这个年龄该有的担子。那种承担,让人心疼。初到学校,这帮孩子的调皮捣蛋让我不自觉的就拿他们跟甘肃的孩子相比,脑子里满是甘肃的孩子如何如何懂事,如何如何听话,全然忽略了孩子的性本善啊。如果一定要找一个改变我对这些孩子调皮捣蛋看法的理由,那么就是crystal吧。一个十岁的小女孩,妈妈因为腰间盘突出做不了重活,刚满十八岁的姐姐也因为受伤的缘故胳膊不能用力,家里唯一的支柱爸爸也在前几天不小心跌入井中,几乎不能用力,一个家庭几乎所有的重担都落到了这个小女孩身上,洗衣、烧火、做饭。承担着本不属于这个年龄该承担的一切,我想我永远都体会不到她的感受。这些孩子给我们这群大学生老师上了深刻的一课!
点燃希望,收获阳光
对参加支教活动的队员们来说,这段经历真的是终生难忘、受益非浅的,从活动中得到的感动和收获真的是无法衡量,而我们从孩子们身上学到的远远比付出得多得多。支教使大家爱心涌动、激情燃烧,青春在二十天的爱心中得到了灌溉。十天的支教生活虽然清苦,但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它改变了大家的人生态度,有人说孩子们的那份天真和淳朴让他的心变得更加纯净了,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或许是因为支教地点的特殊性,让我感觉这次菏泽支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短期支教,而我去年的甘肃之行只能算是一次夹杂着少许支教成分的旅行吧!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天,但那十天里我们经历的阻碍和困难丝毫不亚于其它团队的二十天。闷热不堪的天气,每天五点起床,晚上十一二点睡觉的节奏在严重挑战着每位队友的身体极限。也正是这次,我才真正体会到了作为老师的不易,每天要处理班级各种小矛盾,小纠纷,一会儿这个肚子疼,一会儿那个头疼,中午要看着孩子们午休,晚上一次次地到宿舍维持纪律直到他们安然入睡。每天想的是这个孩子为什么会说出这句话,那个孩子为什么会有这种举动,这个孩子为什么好,那个孩子为什么不好,每晚例会的内容除了孩子还是孩子,我终于体会到了什么叫一切为了孩子。相对于这次支教,我去年的甘肃支教更多的或许是初次支教的志愿者那种温馨浪漫的队友情节和对支教的无限空想和憧憬吧!
从风雨中走过,与同伴的感情更深了;在艰苦中团队在成长,大家也有了归属感。的确,这10天并不是一帆风顺,我们有过争吵,有过摩擦,也发生了许多的小插曲,好多事情大家都没曾预料到,也是第一次遇到,但不管遇到什么问题,大家都能团结协作,冷静对待,一起讨论,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支教活动已经临近尾声,那朗朗的读书声,那一张张调皮可爱又充满希望的小脸,那崎岖蜿蜒的山间小路,那面积不大却承载孩子希望的学校,那一切不可磨灭的景象,那一份不言而喻的感动,却已经深深映在了每一个队员的脑海中,永远铭刻在队员们青春的天空里,永远记在XX年的夏天。
我知道,十天的时间太过短暂,我们的力量太过微薄。但是,我也知道,我们的感情不会完结,我们的故事不会又终点,我们的爱会继续延续下去,然后收获更多的爱。在了解孩子们之后,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感悄上心头,我们不能随便给他们什么承诺,但是想要让他们相信自己会营造一个光明温暖的未来,贫穷即使是与生俱来的,也绝不会伴随一辈子。
当我能亲身经历过支教中的种种,我明白爱的传递是一种职责,我们无权要求什么回报,宁愿把这看作一种情缘。而那短短十天的支教生活,更多的,是我们从孩子们身上学会了什么是爱,如何去爱,然后把这份爱和感动带回我们生活的地方,带给我们身边的人。
乡村教育公益项目报告范文 第六篇
农村教育的社会实践报告
【摘 要】村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低,失学率高,教育水平落后的状况,我所发现的问题及感想。
【关键字】留守儿童问题,教学质量,资源分配不均,解决方案。
【正文】20_年7月22日至7月28日,我在郑州柳林村做一个星期的社会实践。通过走访调查和与家长的沟通,我发现农村的教育状况不容乐观。经过这次调查,我对农村的现况有了比较“感性”的了解,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才发现三农问题,远非媒体上的一个点报道,而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话题。走在乡间的小道上,看着那些斑驳的泥墙,房顶上破碎的黑瓦,农村真的是很落后,很落后。农村的落后表现在许多方面,无论是经济、文化还是教育,都远远跟不上城镇的水平。
人们在形容农村的教育状况时总是用适龄儿童入学率低、失学率高、教育状况落后等短语一言概之。这就模糊了教育落后的根本原因,甚至误导读者进入边远地区人们不重视教育这一误区。
经过这一段时间与乡亲们的接触,我深深地感到:农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比起城市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越是贫穷地区的人们对教育的渴望越强烈。教育滞后的根源不在于观念的落后而在于经济的落后.让我们来看一组调查结果,在我们调查的家庭中有80%的家庭的三分之二家庭收入用于孩子的教育,绝大部分的家长非常希望孩子能上到大学.我依然清楚地记得乡亲们朴实的话语,搞调查时,当问及孩子们的学习情况时,他们总说:我的孩子能像你们一样就好了.其实我们这么辛苦,啥也不图,就希望他们多学点东西,找一条好的出路.还记得有个老汉对我们说:俺孩子能上到哪,我供到哪,就算砸锅卖铁也得上.由此,我们转过头来想一想,一个地区是否重视教育能单凭入学率或人口文化水平来衡量吗?答案是否定的。对于农村来说,判断人们重视教育程度的标准应是他们用于教育的开支所占家庭收入的比重。
虽然农村地区经济落后,但也正因为落后,他们比城里人更渴望受到教育、更渴望个个都能考上大学!当你看到周家村的乡亲省吃俭用供孩子们上学的时候;当你听到老汉说砸锅卖铁也得上的时候,你还会说他们不重视教育、还在扳着指头数有几个失学儿童吗?
教育,是个沉重的话题。但只有正视教育,而非遮盖问题,才能抓住教育发展的症结所在.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虽然飞速发展,但离发达地区还有很大一段距离,而且经济发展阻碍了教育发展速度,而教育又反作用于经济,但最终还得抓住教育是基础,经济是关键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此我们又该做些什么呢?
通过几天的走访,我所发现的目前农村教育目前面临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留守儿童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进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农村与城镇经济的差异导致了人口的迁移,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镇,真正呆在农村的人口数实际上并不多。大量民工子女不是被带入城镇,就是被荒置在农村的某个角落。农村计划生育工作不及城镇有力,每户农村家庭几乎要抚养两个或两个以上孩子,加重了家庭负担,而农村家庭收入较少,经济来源贫乏,根本没有足够的能力把孩子送去接受教育。虽然这些费用数额不大,但对于农村经济困难的家庭来说,却是个很大的难题。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阶级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观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二、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师问题多多。
综观农村学校,基本上出现了教师欠缺现象。并且农村学校教师素质普遍较低,主要体现在学历上,有的教师甚至本身只有小学或初中毕业。教师分布不合理,教师素质偏低,教育教学设施落后。农村小学教师工作生活的环境相对于城市小学来说非常差,条件也相当困难,老教师不断退休,新教师不愿意到条件艰苦的农村小学任教,造成农村小学教师紧缺。教师应付正常教学尚且力不从心,更谈不上推行素质教育了。造成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的原因,最根本是由于经济因素决定的,具体来说是农村经济的落后。农村生活水平较低,以至于处于农村任教的老师待遇也较低,且生活艰苦。这一方面的因素促使了正规师范院校毕业的学生一般不愿到落后的农村任教,而已经就职于农村教育事业的正式教师又不甘
心留在农村,他们总是千方百计设法转入到城镇学校任教。这种情况导致了农村学校教师只出不入局面的出现。而残留在农村的教师不仅数量上趋减,而且质量上也不断趋于下降。
三、家庭生活水平
各家庭生活水平普遍偏低,大部分年收入低于三千圆人民币。许多家长外出打工,仅留老人和小孩在家。收入来源要么只是务农所得,要么再外加打工获得。在问及年收入时,许多家长模糊不清或不愿透露,似有隐瞒。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特别是家长,对当地的教育水平不是很了解,大部份学生并没有明确自己的理想,也没有听说过知名大学。值得庆幸的是他们都知道读书很有用处,并且都表示是自己愿意读书的,并非父母所逼。
四、没有将教学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有些甚至连孩子的成绩都从不过问,有些把对孩子的教育全权托付给学校,没有做好家庭教育。经过分析和结合当地实况,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当地经济水平落后,教育水平低下,交通和消息闭塞。在这么一个文化水平低,经济落后,教育落后,交通欠发达的地区,许多新科学文化知识,新时时代教育科学模式,日新月异的新消息并没有很好的有效的输入。虽然说国家贯彻的两免一补政策已经落到实处,但家庭贫困依然存在,特别是同时供两个或两个以上子女上学读书的较为困难。
单纯的以学校为主要场地的单向教育模式,使学生缺少接触,了解,认识,适应社会的机会。学校,家庭,社会是广大青少年的生活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的三大组成部分,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学校教育,而影响最广泛的是社会教育。通过社会教育这一途径,能够培养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能力,能够扩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开阔学生的视野,发展潜力,丰富课余生活。然而农村教育却忽视了社会教育这一有机组成部分。
五、教育环境
农村落后的经济,阻碍了农村与其他各地的交流与合作,使农村教育处于封闭状态。农村学校常常地处偏远山村,所处的地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它阻碍了先进文化的吸收和重要信息的及时传入。农村学校的特殊地理位置还使学校缺少了一种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人才与人才之间的交流,信息与信息
之间的共享。形成一种完全的自我学习状态,没有借鉴,也没有提高。农村落后的经济,无法为农村学校提供先进的教学设备,如多媒体技术、多功能阅览室等。即使农村孩子有刻苦奋斗的学习精神,现实的残缺、闭塞的文化使他们无法开拓眼界,增长知识,突破创新。
农村经济的落后使得农村教育发展不起来,农村教育的落后又反作用于农村经济,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从而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经济的落后无法给农村的孩子提供优良的师资和良好的教育环境,相应的难以培养出杰出的人才。没有杰出的人才,即使出了不少的人才,也没有多少人愿意回到贫苦的农村,因为农村没有吸引人才的条件,因此大部分人才都往城镇里面涌去。农村缺少了人才的引入,也就没有新鲜血液,根本没办法给农村带来质的飞跃。
解决教育问题的策略:
(一)加大政府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社会多方面的筹措经费,保证农村教育经费投入是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根本性保证。正想工作做不好,农村教育将很难有重大进展。
(二)加大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逐步提高教育队伍的整体素质,要使农村教师队伍稳定,整体素质提高,必须解放思想,加大力度增加农村教师的山区补贴额。另一方面要制定科学的教学体系,还应注重农村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应制定科学的农村教师的教学评价体系,对于师德,教学质量高的老师予以重奖。
(三)使开设部分农村职业教育的课程,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高等职业教育,有计划,有重点,分步骤开展农村人才转岗培训,开发相关课程和教材。
【社会调查的意义】
我们应当清楚地看到造成农村教育落后的根本是经济因素,是农村落后的经济阻碍了农村教育的发展。要发展农村教育,必须以发展农村的经济为前提。同时,发展农村经济又必须以发展农村教育为动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是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最能体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是教育。社会最突出的不和谐现象是贫富差距拉大。用尽一切办法,政策倾斜甚至不惜调用全国的人力物力去帮助农村发展经济,缩小贫富差距;千方百计让贫困家庭子弟享受平等的受教育
权利。
我们通过大学学习后,要想尽快的成为现代化建设的人才,适应社会的需要,就要在学习期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社会位置,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锻炼意志和毅力,为适应以后的工作做一定准备。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调查活动,我们从与人名群众的广泛接触,了解,交流中感受到真切的感染和体验,受到了深刻的启发和教育,使思想得到升华,社会责任感增强。在实践中,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得到进一步的强化,提高了认识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真正懂得了,只有到实践中去,才能迸发出炽热的社会责任感来,才能为社会做贡献。
学号:0905124001 学院:外国语学院姓名:王亚楠
乡村教育公益项目报告范文 第七篇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为期两个多月的教育实践已经拉下了帷幕,踩着时光的脚印,我们在这个实践的旅途中学*并成长了许多,沉淀下来的也许是这一辈子都无法摒弃的一笔财富。实践期间发生了太多的第一次,第一次走上了讲台,第一次走在校园里有学生喊我“老师”,第一次为了写好一份教案而通宵达旦,第一次觉得当一位教师实在不易,第一次感受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第一次在食堂的教职工窗口打饭。这些美好的第一次,更加坚定了我将来努力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决心,我渐渐地爱上了教师这个行业,我爱校园里的“同事”,我也爱这里可爱的学生。
从自己走上讲台这么多次之后,我进而思考了一个问题:教师有“一桶水”就够了吗?在某种程度上,我是一只没有装满水的水桶,那些欠缺的需要我今后不断地去学*不断地去充电完善自己。以前要求教师具备的.知识曾将有一个形象的比喻“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教师之所以有资格当教师,有“一桶水”是必然的,然而在当今这个信息日益发达的社会里,“重复昨天的事情”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应该注视时代的发展,认识到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在教育上跟着时代的脚步一起更新。“一桶水”如果不与时俱进,就只是一桶“死水”了。
这两个多月,整个实践小组的成员每天呆在一起,我们之间的感情也在时光的年轮里沉淀下来了,一起改教案、一起写反思、一起作总结、一起讨论、一起吃饭。这些生活与实践上点点滴滴终将铭记于心,跟着他们,我收获的不仅仅是教育经验,更多的是深厚的友谊。
两个多月,看着班里的学生在不断地成长,自己也在与指导老师、学生交往的过程中学会了许多,沉淀了许多,也学会了如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思考每一个问题,也学会了如何成为一名优秀且有威信的班主任。在这个过程中,我才真正的体会到:凡事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只有用心准备了,结果如何也是需要顺其自然。在跟学生相处的日子里,我也深刻的体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能因为成绩而不同对待学生,成绩只是每一位同学的一部分,诚心的帮助每一位需要帮助的学生。这也许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前提吧,这一条路很长,我需要不断的努力不断加油!
乡村教育公益项目报告范文 第八篇
时光飞逝,转眼间,寒假就要过去,新的学年就要来了。在这个寒假里,我尝试到了生活的现实和不易,或许,是这种真实,才是我最宝贵的收获。 寒假期间,我利用此次难得的机会,来帮助了我们的社区。过年前的一周,我每日都去居委会服务,帮那里的工作人员整理资料和文件,走访人民群众,了解社区居民的生活情况。刚开始,我并不适应那里的工作,觉得很无聊,很没用。但是,通过与当地居民和工作人员的接触,我逐渐了解到了这个社区服务的乐趣。我知道了如何整理资料,如何照顾老人,如何体贴他人,也知道了成年人的艰辛、努力——这一切的一切,若是没有走出家门,参与服务,就不会体会到的。
通过这次社区服务,我提高了社会适应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扩大了视野,对自己有了清醒的定位,不仅发现了自己知识结构中欠缺的一面,也感受到了现实和理想的差距,这对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启发。
第一天
居委会的资料总是井井有条,分类整齐,通过居委会大妈的言传身受,我知道了学习应该也像整理资料一样,每天都应该按门按科地把知识梳理一遍,这样,不仅有利于查找,而且还有利于记忆。不只是学习,家里的一切也应当是这样,书籍、衣服、玩具等等。 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我们作为21世纪大学生,有着较高的文化素质,应当积极参加劳动。劳动改造人。通过这次社区服务劳动,我明白了不少道理。我想应该是我们在劳动中明白了不少平时不懂的道理。慢慢的长大了,改变自己。劳动中,我知道了不少自己的不足之处。平时,在家的时候爸爸妈妈都把我们当宝一样的伺候,这次我们算是亲身实践了,而且我们都努力的去做了。我们做了将近半天的活,包括拖地、扫地、擦窗等。最后当事情全部完成的时候,我们松了一口气,嘴角露出一丝笑意。刚开始劳动是有点累,但很高兴,有种成就感。就像一群人坐在一起吃着你做的菜,心里会很幸福高兴。我感触深的是万事都不是那么容易的,只有自己不断克服困难才会成功,做事要认真踏实。假如我不去认认真真地做一遍,就发现不了自己的不足。工作也一样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自己体验了才会知道。自己付出了多少,就得到多少回报。只有认真做了,才能有所得。认真学习了,会有好成绩;认真工作了,会有成就。通过自己的努力付出,不管结果如何,那个过程自己肯定是受益的。这次劳动并不是很难,想想父母每天都要工作,辛苦挣钱供我们读书,而我们只要坐在教室里学习,没有负担,我们没有理由不认真学习。我们应该珍惜眼前的生活,想到父母小时候连吃都吃不饱,更别说读书,比起父母来,我们幸福多了。或许赚钱这么辛苦,甚至比这样更辛苦。一想到父母,我真的觉得好愧疚。因此,我在心底暗暗的下决心,以后一定要让父母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让父母以我为骄傲。从这次劳动中,我还明白了我们应该尊重和珍惜他人的劳动成就。这样的一次劳动对我的身心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想不管以后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得认真承担责任,以主人翁的态度来对待,这样所得到的和所收获的经验和价值是值得学习和珍藏一辈子的。
第二天
刚放假的时候,就下起了大雪,地面积起了厚达十几厘米的雪,小区里面的路都被雪覆盖了,社区里的人都无法出行,看到一些保洁阿姨在雪地里辛辛苦苦的扫雪,而且天公不作美,还依然下着大雪。看到此景,心里感觉作为一个大学生的我,应该做点什么,所以我去社区,也拿了工具,来帮助她们,一起把路上的雪往两边扫,让小区里的车子可以进出,让路面在第二天不会结冰而滑。 通过这次的社会实践,让我学会了很多东西,我深深地感受到一个人在工作岗位上的那份热情。正因为如此,我才渐渐地懂得了一个道理:要创造自己的事业,就必须付出加倍的努力,凭着一个人对工作的执,坚定的信念会指引着他走向完美的事业之路。在实践的这段时间里,我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体会到了工作中的酸甜苦辣,这时才发现自己是最幸福的。因为我还在学习的阶段,还没能真正地接触事业,没能真正地了解到工作的难处和辛苦。想起来,还是觉得自己现在还是不错的了,能在这么好的环境下读书,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只是,我觉得个别惭愧,都怪自己不够争气,不珍惜这好的时间和机会去好好读书,整天都无所事事,在家里一点事也不会做。是这一次社会实践给了我学习的机会,同时也给了我一次记忆深刻的经历。在实习的过程中,我认真、负责地做好每一件自己该做的事,对自己产生,都得到了一个满意的答案。原本以为自己已经学会了一些基础的知识就够用了,可到了实习的时候才知道原来自己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以后自己要走的路还很长,不能只安于现状,一定要奋勇直前。人是在不断前进中成长起来的,虽然会有很多坎坷,但总是会有办法解决的。做人不怕失败,最怕失败后永远不能站起来。一定要相信自己,因为我总是对自己说“勇敢点,挫折?怕什么,风雨过后一定会有彩虹的”。于是,我便有着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克服自己在成长中的困难,坚定不移地朝着自己奋斗的目标前进。我相信,自己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第三天在过年的前两天,政府为了帮助贫困的家庭和年老的老人,给每个社区发了贫困金,让社区慰问贫困家庭和老人,我也随同我们社区的主任一家一家的走过来,一家一家的拜年过来,当把一个个红包给他们时,他们的眼中含有泪,满是对政府的感谢,而且也可以让她们都过个开心年,希望在20_年都可以快乐! 我们还帮助了一些孤独老人,打扫房子,帮他们洗洗东西,整理下屋子!那些老人都很开心,虽然有点累,但是看到他们的笑容,再累都不觉得累了! 希望他们感受到社会还是充满爱的,感受到过年的气氛!这一次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我明白大学生实践活动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在校大学生更新观念,吸取新的思想与知识。社会实践拉近了我和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阔了视野,曾长了才干,虽然是短短几天的社区实践,一晃而过,却让我从中领悟到了很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将让我一生受用。这是我第二次经历社会实践。对于一个大学生而言,敢于接受挑战是一种基本的素质。虽天气严寒,寒风呼啸,我毅然踏上了社会实践的道路。想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想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学校是一个小社会,我们不再是象牙塔里不能受风吹雨打的花朵,通过社会实践的磨练,我们深深地认识到社会实践是一笔财富。社会是一所更能锻炼人的综合性大学,只有正确的引导我们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于社会,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才能使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为今后走出校门,踏进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才能使我们学有所用,在实践中成才,在服务中成长,并有效的为社会服务,体现大学生的自身价值。今后的工作中,是在过去社会实践活动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社会实践活动范围,挖掘实践活动培养人才的潜力,坚持社会实践与了解国情,服务社会相结合,为国家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出谋划策。坚持社会实践与专业特点相结合,为地方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为社会创造了新的财富。这次亲身体验让我有了深刻感触,我感觉到了政府对老年人的关怀,我感觉到了社会之间人与人的爱,我感觉到了在实践中我得到的快乐和学到了知识!这不仅是一次实践,还是一次人生经历,是一生宝贵的财富。在今后我要参加更多的社会实践,磨练自己的同时让自己认识的更多,使自己未踏入社会就已体会社会更多方面。
总结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我们锻炼了自己的能力,提高了社会适应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扩大了视野,对自己有了清醒的定位,在实践中成长;另一方面,我们为社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表现出
了经验不足,处理问题不够成熟、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我们回到学校后更加应该要珍惜在校学习的时光,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识,并不断深入到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锻炼自己的能力,为今后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我们只有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拿出百尺竿头的干劲, 胸怀会当凌绝顶的壮志,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与社会的接触过程中,减少磨合期的碰撞,加快融入社会的步伐,才能在人才高地上站稳脚跟,才能扬起理想的风帆,驶向成功的彼岸.
乡村教育公益项目报告范文 第九篇
20xx年3月28日至4月18日,对石堆镇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四个城市”建设进行了调查研究,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石堆镇位于安丘市东部,面积67*方公里,辖47个行政村,万户,人口万,耕地面积*万亩。今年以来,石堆镇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着力点,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目标,以开展“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创建活动为主线,加快推进“四个城市”建设,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突破。
一、基本情况
(一)全面摸排,掌握第一手资料。全面摸清每个村底数,包括人口、房屋、基础设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村规民约制定、在外能人、矛盾纠纷、村霸村痞等情况,进行深入分析研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四个城市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突出重点,开展“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创建活动。
一是产业兴旺方面。开展“带富增收富民”活动。
1.培育一项致富产业。各村结合实际,突出特色,确定一项或多村确定一项能够有带动性的增收产业项目,增加群众收入。
2.培训一套致富技能。通过外出参观学*、举办种养业、务工知识等培训班,确保有劳动能力的群众培训达到90%以上,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的新型农民。各村帮助留守人员联系工艺品加工、农产品粗加工等项目,最大可能的增加家庭收入。
3.探索一条融资渠道。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扶持,金融信贷单位,对有意向发展项目缺少资金的家庭,特别是返乡农民工、复退军人、回乡创业大学生创办项目,帮助落实贷款方案,最大限度的提供金融服务。
二是生态宜居方面。开展“乡村环境整治”活动。
1.全面开展农村环境和卫生整治,通过落实门前三包,完善村规民约,加强宣传教育等手段,引导村民树立良好的生活卫生*惯和爱护环境的意识,确保村庄环境卫生长期清洁。坚持“应绿尽绿,能绿则绿”,对村内主要街道进行绿化、亮化,房前用竹篱、围栏围起,房前屋后规范栽种瓜果、绿化小品,全村形成“植物自然,乡土浓郁”的景观。
2.加快美丽村庄建设,全镇打造西莲池、前留晃、阿洛、西河洼、董家下坡、马家亭子、梯门、娄戈8个示范村。
3.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镇驻地村、社区中心村利用好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引导农村居民向镇区、社区集中居住。
三是乡风文明方面。开展“倡树新风正气”活动。
1.开展先进典型评选活动,每月确定一个评选主题,在“阳光议事日”活动中开展“移风易俗标兵”“石堆好青年”“种养殖能手”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利用电视、报纸、微信等形式,对先进典行大张旗鼓的宣传,激发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干事创业的热情和积极性。目前已评选巾帼标兵117名、移风易俗标兵121名、石堆好青年92名。
2.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各村成立红白理事会,增强群众简办婚丧嫁娶事宜、远离不良*俗的自觉性。
3.开展系列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开展广场舞大赛、消夏晚会、农民趣味运动会、书画展等系列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4.每村打造1条文化长廊,重点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律法规等多方面知识,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引导观念,让大家感受到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风尚。
四是治理有效方面。
乡村教育公益项目报告范文 第十篇
社 会题目: 学号:实 践 报 告农村社会实践 班级:体教13-120_102924姓名:苏剑峰实践时间:20_/7
为了响应学校的号召,也为了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为将来的就业打好基础,了解我们村里的一些民情和现状,为乡亲们服务。
我是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在我考上大学的时候,村里很多人都来向我道贺,直到现在我都很感动。我当时在心里就暗暗下定决心,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回报村里的人们。
现在的我已经要大三了,虽然每年都回家,但是我感觉我们村的经济还是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虽然我们也十分勤劳,村里很多人出去打工了,可是还是没有很大的改观。我想我应该更好的学习,将来回到家乡,为改善村里的经济状况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
作为一个在校大学生,能够在农村中参加社会实践,深入到农村基层,这对我以后的人生道路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通过这次活动,我既开拓了眼界,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能力,而且还丰富了许多工作和生活上的经验,自己的认识和理论水平也明显有了较大提高,也让我对以后的生活和工作充满了信心,我会用饱满的热情去迎接即将到来的大学新学期的生活和未来的挑战。
从进入大学以后,就业就成为了我们的主要话题,但是面对几乎所有职位都“有经验者优先”的条件,我们大学生往往无所适从。而如何将我们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便成了大学生的重中之重。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锻炼与提高自身的能力,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机会,以便在毕业后能够真正的融入社会。今年的暑假,为了响应学校的号召,也为了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为将来的就业打好基础,我在我村的村委会进行了将进一个月的实践锻炼活动,通过此次在村里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不仅在实践中深化了知识,而且学到了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和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了解了我们村里的一些民情和青年的一些现状。通过我的观察,我感受到了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务实的工作态度和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无私奉献精神。此外在这次实践中,据自己亲身所感、亲眼所见、亲耳所听,我对村上的现状有了更多的认识,进而进入了更深入的思考。
放暑假后,我立即联系我村村委会,表明希望参加和帮助村委会的日常工作,以期锻炼自己,同时为乡亲们服务的诚意。村主任经于部分村干部商量后,同意我在村委会挂名并开展工作,主要负责基础的日常工作。听到消息后,我异常的兴奋,不仅因为自己可以顺利的参加社会实践工作,完成学校指定的任务,还因为自己找到了一个能够很好的锻炼自己、提高自己能力的机会,更主要的是终于可以运用自己的能力为家乡的人们服务了,这是我20多年来的一个梦想!
在接到村委会通知的第三天,我按照村主任的安排,走进了村委会的办公室,正式开始了我的第一次社会实践。第一天“上班”,难免有些激动和紧张,接手的工作完成的都不是很顺利,但并没有批评我的“错误”,反而对我进行了鼓励,并告诉了我一些他的工作经验和教训,这让我受益匪浅。一天下来,我深感工作的不易,但是我学会了怎样调整自己的心
态,学会了怎样尽快的融入到新的环境当中去。
接连几天,我一直做着整理文件,清洁卫生,接打电话等一些较容易较轻松的工作,但是即使从这些不怎么起眼的工作当中,我也总结出了不寻常的经验,小事情也不能马虎,一页文件整理错了,到需要它的时候就会很难找到;卫生打扫的不干净,就会给上级领导和人民群众留下不好的印象;接电话的语言不得体,传达事情表述不准确,就会影响到工作效果。我加强了对自己的要求,不放过一个微小的细节,每件事都做到出色和完美。村委会的干部们都对我的表现大加赞赏,我也深深的感受到自己肩上的责任越来越重。我明白,以后我的工作内容将会提升一个档次,我暗暗地对自己说了声:加油!
通过实习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但同时我也看到了自己的长处。更清楚在以后学习的日子里我应该怎样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才会更有利于以后的就业。通过这次实习我的文字录入速度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而自动化办公设备也能熟练地使用,如:复印机、打印机、打孔机等,而整理档案方面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但计算机方面尚有欠缺有待进一步提高。如制表由于操作较少不是很熟练。对有些设备掌握不够。并且,我对办公室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和了解。也认识到了我的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计算机应用、文字表达能力和熟练使用各种自动化办公设备的技能需要提高,今后我会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加强世界观和对社会的认识,在我参加实践的最后一段时间,村委会召开了一次“关于我村未来发展方向问题的讨论”重要会议,参加会议的除村干部外,还有处在不同生活水平的村民代表和部分邻村村委会的主要负责干部。在讨论会上,大家都积极发言,为我村的积极健康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会议重点讨论了怎样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两大问题。会上还作了一篇名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出一条有自己特色的新农村道路》的报告,详细叙述了怎样结合我村的实际情况发展自己的特色产业,搞活我村经济,增加就业,完善农业和农村生活基础设施,提高人们生活水平。通过这次会议我深感到自己作为一名农村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所肩负的责任:我应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回报家乡,回报社会。
最终,我在村委会完成了我将近一个月的社会实践,这些天下来,我收获了太多太多的东西,许多都难以用语言来形容和表达。而通过这次实践活动,让我感受最深的除了我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外,就是农村在这几年里的发展,农民生活的不少改变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回到学校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需要更多的努力来帮助村里的人实现他们的梦想,现在我们的想脱贫致富的心情十分的强烈,我们需要的只是一个机会,一个给我们投资的机会,我想我应该作出自己的努力。毕业后,我会回到农村,回到家乡,开始我的农村致富道路!
当我们在社会实践后重新走进课堂,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学到的将不仅仅是理论知识,而是与实践结合起来的一种升华,是能被我们直接拿来直接用的知识。总之,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我们真真正正学习到了宝贵的社会经验,这将在我们的人生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将影响我们一生的足迹。
乡村教育公益项目报告范文 第十一篇
农村社会实践报告 农村社会实践调查报
农村社会实践报告(一)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广大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绝大部分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农村的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都获得了空前的发展。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党领导广大农民进行社会主义实践和改革探索的结果。短短三十年走过的历程让中国感到振奋,让世界感到震惊。但是,我们应当看到,随着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城市和农村的差距在不断扩大,相比较而言,虽然农民手中有了余粮,有了可支配的零花钱,可广大农民在整个社会生活中仍然处于弱势,他们在知识构成、经济地位、社会关系、寻找就业机会、子女接受教育、医疗保健、市场竞争等方面仍然处于弱势。长期以来,他们的状况得不到明显的改善,挫伤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影响了整个中国社会的稳定,影响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如何帮助农村弱势群体摆脱困境是我们当前需要研究的一大课题。为增强学生党员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研究能力,学校开展了 六看六想六教育 寒假社会实践活动,针对自己本身的特点,我利于业余实践对农村弱势群体进行了一番调查,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一、农村弱势群体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这一群体的状况如何,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状况如何。如果我们纵向比,确实感到农村的变化可喜,过去的农民完全依附在土地上,面朝黄土背朝天,终日劳作,却得不到基本的生活保障,而现在的农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了,而且还有不少农民走上了致富之路,过上了小康生活,但是大多数农民仍然仅仅是解决了温饱问题,生存的保障十分脆弱,发展的希望非常渺茫,大部分农民在社会活动中无优势可言,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部分农民一直在温饱线上徘徊。中国农村的改革是成功的,二十多年的时间,农民能够吃饱穿暖了,这是党的政策在农村的成功。可我们应当到农户去看看,农民在最低的生活保障解决之后,却一直很难再向前发展一步,土地利用到了极限,无论再勤劳,有限的土地不可能产生再高的效益来,特别是一些偏远山区的农民,在风调雨顺的年境,解决温饱稍有节余,到了灾害年境,基本生存问题又摆在了面前。农民面对有限的土地,除精耕细作,科学种田之外,想不出别的出路来,农忙时忙一阵子,农闲时坐在南墙根太阳底下晒暖,夜
2 里想的千条计,白天还是眼巴巴地看着两亩土地,想不出什么绝招来。农民面对看似无风险的庄稼活,看不到发展的希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顺其自然,在温饱线上徘徊。
2、天灾人祸使一些农民生存问题受到危胁。在温饱问题刚刚解决之后,农民应对其他风险的能力还很低,特别是在面对天灾、疾病时,总是显得孤立无助,山东济南市一山区乡某村,有一家因孩子患白血病而将所有积蓄4万元花完,另借亲友2多万元,病还没有治好,在付不起医疗费的情况下,无奈从大医院将孩子拉回家中等待 奇迹出现。这个家庭,本来刚刚解决温饱,可因疾病使这个家庭一下子又回到了贫困线以下,若依靠自身力量重新富裕真起来,恐怕十年内没有可能。另外一些农民,因残致贫、因伤致贫,或因养殖业经营不善致贫,在这些天灾人祸面前,一些农民抵御风险的能力很弱,常常是手足无措,破罐破摔,给农村稳定带来潜在的隐患。
3、知识构成偏低,无致富门路而致贫。不少农村一个共同的问题是农民的知识构成偏低。多年以来,一些农民总认为 庄稼活,不用学,人家咋着咱咋着,重复着古老的耕作方式,特别是边远山区,仍沿用着老祖先的 刀耕火种 耕作方式,对一些新知识,新的技术,因文化水平低,难以接受。即使有些农民有一点文化知识,也试图应
3 用新技术,可由于需要投资,且有风险,而不敢去实践,其结果是越贫越胆小,越胆小越贫,形成了恶性循环。
4、观念落后,思想保守,小农意识很浓,影响致富。农民很容易满足,越是落后地区,农民的满足感越强,只要有饭吃,有衣穿,有些零花钱,和以前相比就十分满足了。一个人只要感到满足了,就没有什么进取心了。我走访了不少贫困地区的农民,家中人气很旺,田园气息很浓,可进到屋里,家徒四壁,除几把小凳子和吃饭的方桌子之外其他没有什么东西了。但这些农户显得十分满足,他们围着小桌子一家人招呼呼地喝着糊涂饭,或者与亲朋好友弄两杯劣质酒对饮一番,显得十分惬意。()如果与其谈到今后有什么打算问题,他们会提出一大堆困难,面对困难,有些是无力克服的困难,有些是可能克服的困难,可是无论大小困难,都不愿去克服,目前有吃有喝就行了,况且往前跨一步是要担风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