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医学就业前景简短(4篇)

实用范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4-05-08 14:38:12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关于中医学就业前景简短一

在护理部和科主任的领导下,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在科室工作尤其是护理工作中身先士卒,大胆管理,认真落实医院和科室的各项工作制度,保证了科室工作稳步进行。积极配合主任做好医护协调工作,大家做好医护沟通;及时发现并解决一些摩擦和矛盾,增强了科室凝聚力,使中医科成为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让医生护士在身心愉悦的状态下工作,也为病人营造了温馨、和谐的病区住院环境。

1、办公班护士真诚接待新入院患者,把患者送到床前,主动向患者和患者家属做入院宣教及健康教育。

2、要求责任护士每天与患者和患者家属沟通,包括健康教育、了解患者的病情转归、生活需求、用药后的效果及反应等,护患沟通能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是做好一切护理工作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3、认真执行临床处置前后的告知程序,尊重患者家属的知情权,解除患者家属的顾虑。

4、每月召开工休座谈会,发放病人满意度调查表,对服务质量高的护士给予表扬鼓励,对服务质量差的护士给予批评教育。

对科室病床、人员进行了更科学明细的分组,分责任护士4名,责任组长一名。责任护士固定分管床位6—8张,每天至少保证3名责任护士和1名责任组长在班,责任护士上班不仅要管好自己的病人,还要管好本组的病人,认真做好基础护理、健康宣教、治疗等工作;责任组长每天对本组病人基础护理、健康宣教等进行督导,抓落实。

严格按护理级别对病人施行等级护理。对生活不能自理者给予完成生活护理;对生活部分自理者,给予协助完成生活自理;对生活能够自理者,提醒和指导完成生活护理。为更好为危重患者服务,今年还特购床上洗头盆1个。

开展以来优质护理以来,我科责任护士每人口袋里都放着一个记录病人的小本子,随时记录病人的10知道、及其反映和诉求。现在很多病人愿意找自己的责任护士解决一些生活上的问题,病人满意度一直呈上升趋势,

1、充分发挥护理质量控制小组的作用,每周进行质量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

2、每月对质控小组、护士长质量检查、护理部质量检查反馈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查找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并检查整改落实情况。

1、对各级护理人员按三基三严培训计划进行培训,每月组织理论考试和技术操作考核。

2、护理查房时提问护士,内容为基础理论知识、专科理论知识、院内感染知识等。

3、利用科晨会提问医院护理核心制度,使每个护士都能熟练掌握并认真落实。

1、护理人员的环节监控:对新调入护士以及有思想情绪的护士加强管理,做到重点交待、重点跟班。切实做好护理安全管理工作计划,减少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隐患,保障病人就医安全。

2、病人的环节监控:新入院、新转入、急危重病人、有发生医疗纠纷潜在危险的病人要重点督促检查和监控。

3、时间的环节监控:节假日、双休日、工作繁忙、易疲劳时间、交接班时均要加强监督和管理。

4、护理操作的环节监控:输液、输血、注射、各种过敏试验等。虽然是日常工作,但如果一旦发生问题,都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作为护理管理中监控的重点之重点。

培养护理人员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观念,把病人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病人的需要作为第一需要,把病人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病人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加强主动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在进一步规范护理操作的基础上,提高护患沟通技能,从而促使护理质量提高,确保护理工作安全、有效。

关于中医学就业前景简短二

新加坡中医学院教务处文件 统一编号:jwc-jxgl-050520_-01

新加坡中医学院中医学士学位课程纲要

1.《中医基础理论》(120学时)《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属于中医学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本课程中有关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包括中医学的思维方法(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体质)、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病因、发病、病机、防治原则),为继续学习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经典著作和临床各科打好基础。

2.《中医诊断学》(120学时)

《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的基本理论,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疾病、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它是中医学各专业的基础课,是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是中医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习者熟悉中医诊断的含义与内容,症、病、证等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中医诊断的原理和原则;掌握问、望、闻、切四诊的基本技能和知识,八纲、病性、脏腑等辨证的基本内容及辨证统一体系;熟悉病情资料的综合处理,主症诊断的思路、疾病诊断的思路、辨证诊断的思路,病历书写的内容、格式和要求。

3.《中药学》(140学时)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本课程是中医药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常用中药的性能、应用理论知识及技能,为学习方剂学及中医药各专业课奠定基础。

4.《方剂学》(140学时)

《方剂学》是研究和阐明治法与方剂的理论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学各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通过方剂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150首基础方、代表方、常用方的组成、用法、功用、主治、配伍意义以及加减运用,引导学生掌握方剂的组方原理、配伍的基本规律及技巧,从而培养学生具有分析、运用成方和临床遣药组方的能力,为学习中医学临床课程奠定基础。

5.《内经学》(120学时)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它比较全面地阐述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学术思想和思维方法,不仅对中医学术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至今仍有学术研究和临床指导的重要价值,是学习中医学的必读之书。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对原著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系统地掌握中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熟悉《黄帝内经》的学术思想、理论体系的学术特点及思维方法;了解《内经》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研读古典医籍的能力,为其今后开展中医学的研究和临床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6.《伤寒论》(120学时)

《伤寒论》是以中医经典著作《伤寒论》以及历代医家研究与发展《伤寒论》的学术成就为研究对象,以六经辨证论治体系的内涵、外延与理法方药综合运用的基本规律为主要研究内容,以提高临床辨证论治水平与临床疗效为最终目的的一门学科。本学科既有基础学科特点,又有临床学科属性,既是学习和研究临床学科的重要基础,又是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的桥梁,是中医专业的主干课程。

page 1 of 12 新加坡中医学院教务处文件 统一编号:jwc-jxgl-050520_-01 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在内经、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课程基础上,以六经辨证为核心,将理、法、方、药连贯起来,并紧密结合临床,通过课堂讲授、见习等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六经辨证理论体系,相关汤证辨证论治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临床辨证论治原则、思维方法与技能,为提高临床各科辨证论治水平打好基础。

7.《金匮要略》(100学时)

《金匮要略》是我国现存最早诊治杂病的专著。它既有中医的基础理论,又兼具中医临床学科性质,是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主要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讲授,掌握《金匮要略》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技能;掌握杂病辨证论治的规律,拓宽临床思路,提高对疑难病症的综合分析与处理以及阅读古典医籍的能力,为提高临床各科诊治疾病的能力和水平打好基础。

8.《温病学》(100学时)

《温病学》是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重要课程,它研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诊治和预防方法,对指导温病的诊治有很强的临床实用性,同时,温病学的理论和诊治方法在中医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临床各科发热性病证的诊治也有指导意义。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 使学生掌握以“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为核心的温病理论体系和常见温病的诊治技能,培养学生治疗温病注重病症结合、以证为主的临床思辨能力;了解明清时代主要温病医家的学术思想及近代本学科的学术动态。它的任务在于揭示温病的本质、研究对临床各种发热性病证的辨证论治方法。

9.《中医内科学》(240学时)

《中医内科学》是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研究人体内脏疾病,采用中医药治疗方法为主的一门临床学科。它以中医学前期各门课程为基础,阐述内科所属病证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系统反映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因而也是临床其他各科的基础,在中医专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是必须学好的一门临床主课。

本课程内容主要介绍内科疾病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常见病证的基本知识及辨证论治规律通过教学使学生能系统掌握中医内科常见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处方用药等内容,以了解部分疑难危重病症的治疗法则。

10.《中医外科学》(120学时)

《中医外科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研究以人体体表症状为主要外科疾病证治规律及预防保健的一门临床学科。是高等中医药院校五年制中医专业主干课程之一。

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课堂和临床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中医外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常见的辨证论治规律及预防知识;熟悉中医外科疾病的主要内、外治法和操作技能以及急诊处理原则;了解某些疑难病的诊治要点,达到应用型人才标准。

11.《中医儿科学》(80学时)

《中医儿科学》是一门中医临床学科,它以中医学基本理论为指导,中药、针灸、推拿等中国传统疗法为手段,以儿童为研究对象,是中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

本门课程的教学,要求掌握中医儿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会儿科临床基本操作技能;学习小儿生长发育、生理病理、保健预防、疾病诊治的系统知识;使学生能运用中医学认识论认识儿童和儿科病的特点,以辨证论治原则处理儿科临床各类常见疾病。

12.《中医妇科学》(80学时)

page 2 of 12 新加坡中医学院教务处文件 统一编号:jwc-jxgl-050520_-01 《中医妇科学》是运用中医学基础理论与方法,认识和研究妇女解剖、生理、病因病机、诊治规律,以防治妇女特有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它是中医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中医药院校主干课程之一。

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通过课堂和临床教学,使学生能掌握、熟悉或了解中医妇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常见妇科疾病的定义、病因病机、诊断、鉴别诊断以及辨证论治。并能了解、熟悉西医妇产科的基础理论和诊疗新技术。重点掌握中医妇科学在调经、治带、种子、安胎、产后调治等方面的特色和优势,以保证中医妇科为主体的教学质量。

13.《中医骨伤科学》(60学时)

《中医伤科学》是一门研究骨关节及周围筋肉损伤与疾病的课程。讲授本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在学过中医学各门基础课程的基础上,了解与掌握中医伤科的基本理论与伤科疾患诊断、治疗的基本方法。

14.《中医眼科学》(40学时)

《中医眼科学》属中医学外科系统的临床学科。根据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中医眼科学》教材竭力体现“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用性),力求概念准确,内容精炼和实用。

通过该门课的教学,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临床工作必需的知识,达到正确地诊治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目的,同时提高学生分析和运用眼科知识的能力。

15.《中医耳鼻咽喉科学》(60学时)

《中医耳鼻咽喉科学》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与方法研究耳、鼻、咽、喉生理、病理和疾病现象及其防治的一门临床学科。《中医耳鼻咽喉科学》教材着重阐述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的基本理论,以及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的中医辨证论治原则。要求了解耳鼻咽喉的生理、病因、病理特点,掌握耳鼻咽喉病辨证原则、常用的诊查方法和疾病的防治原则。

16.《中医老年病学》(40学时)

本课程主要介绍中医老年病学的基本理论、老年人的生理和病理特点,老年疾病的诊治概要,以及呼吸、循环、内分泌等系统常见老年病的辨证治疗及其它综合疗法,使学生能运用中医药知识诊治常见老年病。

17.《针灸学》(240学时)

《针灸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经络、腧穴及刺灸方法,探讨运用针灸防治疾病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本科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经络、腧穴、刺灸法与治疗。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针灸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针灸防治常见疾病。

18.《推拿学》(推拿手法学)(120学时)《推拿学》主要包括推拿学理论渊源、推拿学的特点、推拿的作用机理和治疗原则、中医学和现代医学基础知识、基本手法、有代表性的临床各种推拿适应症的治疗等内容。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习者熟悉推拿学的理论知识;掌握推拿的适应范围、副反应和禁忌症;了解推拿手法的操作特点,并能掌握其中基础性手法的操作技能,对部分的常见病症进行适当治疗;为进一步掌握推拿学的理论和实践打下基础。

《推拿手法学》是研究推拿临床防治疾病的主要手段——推拿功法与手法的术式结构、技能训练方法、动作原理、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规律的一门学科。

page 3 of 12 新加坡中医学院教务处文件 统一编号:jwc-jxgl-050520_-01 通过《推拿手法学》的学习及功法、手法技能训练,要求学生掌握、熟悉和了解推拿功法、手法技术的发展简史及其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推拿功法基本操作技能与实验研究方法和临床辨证应用规律,为学习《推拿治疗学》与日后从事推拿临床工作奠定理论与技术基础。

19.《医古文》(80学时)

《医古文》是研究古代医药文献语言文化现象的一门学科,是高等中医药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课程,也是对中医药从业人员进行终身教育的重要课程。

通过古代医药文选与古汉语基础知识的学习以及阅读实践的训练,使学生在中学文言文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古医籍常用词语1200个以上及其主要义项、古汉语基础知识以及句读、今译与文意理解的基本技能,能比较顺利地阅读中医药古籍,为学习后续的古典医著课程,毕业后钻研古代医籍,掌握文章主旨,清除文理上的障碍。

20.《中国医学史》(40学时)

是研究中国医学起源、形成发展过程和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中医学的历史过程和历史成就,理解中医学特色形成的原因和本质,以及医药实践与医药理论的辨证关系等问题上提高思维能力和水平。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会怎样揭示中医学的发展规律。

21.《中医各家学说》(60学时)

是一门研究性、提高性的课程。学习本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在已经学过中医学各科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与掌握中医历代著名医家的学术理论、治疗经验,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拓其思维、使之深入认识中医学的丰富内容,为今后从事中医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打下扎实基础。

22.《中医病案学》(60学时)

《病案学》是让学员学习现代中医病案的写作基础,书写规划,管理和运用的基本知识以及了解传统中医医案的源流和分类、传统中医医案的学习和整理研究等病案学知识。

23.《中医文献学》(20学时)

本课程主要介绍中医文献学的基本知识,图书、期刊等常用中医文献的检索途径和方法,常用的检索工具和参考工具,主要的中医药数据库等,以提高学生运用中医文献的能力。

24.《中医养生/康复学》(选修)(40学时)

本课程主要介绍中医养生康复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常用的养生方法,常见疾病的中医康复方法,使学生能运用中医养生康复的理论和方法预防和治疗常见病,多发病。

25.《中医营养/食疗学》(选修)(40学时)

本课程主要介绍中医营养食疗学的基本理论、常用食物的功效、常见疾病的食疗与药膳,使学生能运用中医营养食疗学的理论与方法预防和治疗常见病,多发病。

26.《中药鉴定学》(选修)(40学时)

介绍药用植物学、药用动物学、药用矿物学的基本知识,讲解常用中药的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的特点,以传统经验为主结合现代分析仪器等检测手段鉴定中药的真伪、优劣,使学生能对常用中药的真伪、优劣作出初步鉴别。

27.《中药药剂与炮制学》(选修)(80学时)

page 4 of 12 新加坡中医学院教务处文件 统一编号:jwc-jxgl-050520_-01 介绍中药药剂学和中医炮制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讲解中药常用的炮制方法和炮制工艺,讲解中药丸剂、散剂、膏剂、片剂、合剂等常用剂型的制作方法,使学生初步学会常用的炮制方法和常用中药剂型的制作方法。

28.《正常人体解剖学》(100学时)

《正常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本课程的教学内容除阐明中医学对人体结构的论述之外,在运动系统中另立人的“体表标志”一节,一一介绍这些骨性、肌性、皮纹等标志的位置,为以后针灸、推拿等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在内脏各系统中,重点突出各主要脏器的体表投影,为中医内科等打下基础;在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中,强调血管和神经的体表投影,对循环系统的主要动脉,注重于动脉干的摸脉和止血点,这些均将对临床各科有很大帮助。此外,增加了“几个‘危险穴位’的断面解剖”,这部分内容是解剖学与针灸腧穴相结合的新边缘学科,使学生掌握解剖结构的同时,了解到易引起针刺意外的原因。

29.《生理学》(100学时)

人体生理学,简称生理学,是研究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医学教育必修的基础理论学科之一。

学习生理学的目的是掌握正常人体生命活动的规律,从而为进一步学习后续的中西医基础和临床课程奠定必备的基础知识;为学习和研究中医药理论提供人体功能活动规律的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为日后的临床医疗实践提供健康人体功能的检测标准及诊治依据。

30.《免疫学》(20学时)

《免疫学》是生命科学前沿学科,是紧密联系实际的应用科学,可广泛应用于医学各个领域,发展快,知识更新迅速,初学者有一定难度,其中免疫学基础是每位医学院校本科生所必须掌握的内容,主要包括机体免疫系统组织结构、免疫应答反应,并运用免疫学理论和方法对有关疾病作特异性预防、诊断和治疗。

31.《微生物学》(20学时)

《微生物学》主要研究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人体相互作用的规律性、致病性与免疫性,寻找掌握消灭、控制传染病及相关疾病的措施和方法。

32.《病理学》(60学时)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化规律,阐明疾病本质的医学基础学科,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

病理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病因学),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发病学),以及机体在疾病过程中发生的形态结构、机能代谢改变(病理变化),及其引起的临床表现(临床病理联系)和结局。

33.《药理学》(60学时)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也是药学与医学之间的桥梁。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可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理论根据,为中医药学发展、阐明生命活动的本质、揭示疾病的原理、促进生物科学发展提供研究方法和中药新药研究开发。

34.《西医内科学及诊断学基础》(100学时)

本课程包括《西医诊断学基础》和《西医内科学》两部分内容。

《西医诊断学基础》课程是中医学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西医诊断学基础》是研究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课程。诊断疾病是临床医学的最基本任务之一,是预防和治疗疾

page 5 of 12 新加坡中医学院教务处文件 统一编号:jwc-jxgl-050520_-01 病的基础。《西医诊断学基础》课程的基本任务是研究各种临床表现的发生发展规律、机制及建立诊断的临床思维程序,从而以科学态度在各种情况下去认识疾病。《西医诊断学基础》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内容包括搜集临床资料的步骤和方法,对症状、体征和各种检查结果的评价、分析和推理等,这些是任何临床工作者都必须学习和掌握的,因而也必然成为各临床学科的基础。

《西医内科学》是临床医学中的一门重要的临床专业课。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在全面掌握中医学理论和技能的基础上,系统地掌握现代医学内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防治,熟悉内科急症的处理原则和方法,从而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中医临床工作中更好地发挥中医优势,促进中医药学及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

35.《急救医学》(40学时)

本课程主要介绍人工呼吸、胸外按摩等心肺复苏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介绍呼吸衰竭、心力衰竭、休克等危重病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处理原则,使学生能掌握心肺复苏技术,了解危重疾病急救处理的基本原则。

36.《预防医学》(20学时)

《预防医学》的教学目的是:使学习者熟悉基础医学、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受到卫生检测技术、疾病控制的基本训练,具有卫生防疫、控制传染病与职业病、改进人群环境卫生条件、实施食品卫生监督等工作的基本能力。

37.《遗传学》(20学时)

本课程主要介绍遗传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以及近代遗传学的发展。使学生了解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分离定律、独立分配定律、连锁遗传、数量性状遗传、近亲繁殖和杂种优势、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细胞质遗传和雄性不育、基因突变、染色体结构及数目的变异、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遗传工程等内容。

38.《医学心理学》(选修)(20学时)

本课程主要介绍医学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康复中的重要作用,常见心身疾病的诊治,常用的心理疗法等,使学生能运用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指导疾病的诊治。

39.《营养学》(选修)(40学时)

本课程主要介绍营养学的基本理论、常用食物的功效、常见疾病的食疗,使学生能运用营养学的理论与方法预防和治疗常见病,多发病。

40.《综合训练课程》(选修)(100学时)-根据学员学习情况,毕业前给予一定时间的中医实习医师综合能力训练,作为针对性教学,重点传授中医师门诊工作常规、临床技能及诊所营运管理等方面的培训课程。

page 6 of 12

关于中医学就业前景简短三

尊敬的院领导:

您好!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垂阅我的自荐信,为一个充满激情,斗志昂扬的大 学生开启了一扇希望之门,相信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我叫李明,是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针灸推拿的学生。在校期间,我非常注重自己全面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担任了校社团——青云社的社长,校招生就业处的学生助理,班级学习委员以及寝室长,还参加了大量的课外兼职工作。通过这些锻炼,我现在已收获了与他人良好合作沟通的能力,过硬的心理素质,广泛和谐的人际关系,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老师,同学对我的充分肯定和赞扬。 在学习方面,我不仅很好的掌握了针灸推拿的理论知识和动手操作技能,以及中药方剂等知识,也很好的培养了我强大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思维习惯,能很快的接受新思想,新知识。对针灸推拿具有浓厚的兴趣。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医技和积累相应的临床经验,在校期间曾参加了多次对怀化广大市民进行颈肩腰腿痛的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也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为了能在实习期间尽可能多的锻炼自己的针灸推拿能力,本人在岳阳市中医院针灸推拿科实习了长达5个月之久,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更高难度的颈肩腰腿痛的治疗,也很好的掌握了岳阳市中医院针灸推拿科的一些特色疗法,比如说“颈椎病穴治疗颈椎病,深刺关元俞治疗腰突症等。

本人深知自己积累的临床经验与贵院要求的临床经验有一定差距,但请相信:我自信我的自学能力和勤奋好学,吃苦耐劳的精神,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为贵院的康复理疗科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 如果贵院能接纳我,给我一个机会,我将努力工作,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奉献给贵院,为贵院更辉煌的明天贡献自己全身心的力量。 如果贵院能接纳我,给我一个机会,我将与贵院苦乐与共,兴衰与共。 静候你的回音。 祝领导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合家幸福。 祝贵院的明天更加辉煌灿烂。

此致

敬礼

者:李

20xx年

关于中医学就业前景简短四

骨折不愈合是骨科临床常见病症,其中以四肢长骨多发,例如胫骨,股骨,肱骨等,针对四肢长骨骨折不愈合二次手术我院多才用植骨术配合lcp重新内固定。自体髂骨作为植骨材料具有较多的优点:如取材简单、组织相容性好、无移植排斥反应、骨诱导作用强等,这些优点使得髂骨成为一种最佳的植骨供材,这在临床上已形成共识。植骨是治疗骨折不愈合的重要方法,其机制是爬行替代所引起的支架作用与供给矿物质的作用,爬行替代顺利进行的条件要求准确的复位、充分的植骨和坚强的固定。为达到充分的植骨,及早促进骨折愈合,我们采用髓内外36°植骨的方法,外用钢丝环扎,配合lcp坚强内固定,术后3~1个月内进行随访,根据愈合情况和功能恢复情况分析手术的临床疗效。选题目地在于探讨治疗四肢长骨骨折不愈合的手术改进方法和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本课题以导师多年的临床资料为依据,通过对骨折不愈合手术治疗的国内外文献进行系统整理,结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病房对四肢长骨骨折不愈合患者的随访调查及回顾性分析,根据骨科特殊生物力学特点和导师治疗骨折不愈合的多年临床体会,分析治疗效果,并对手术中的细节问题做初步探讨与论述。同时也希望可以通过对导师的临床实践的研究、总结,能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一些帮助和指导。

治疗骨折不愈合,可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其中手术治疗最重要的就是植骨术加更改断端内固定。骨折不愈合应用自体骨移植治疗效果显著,已经形成共识。 植骨是治疗骨不连的重要方法,植骨方式临床多采用髓内外联合植骨。沿肌间隙进入, 骨膜下小心剥离显露骨折部位, 取出内固定器械, 清除骨断端间瘢痕, 咬除硬化骨, 打通髓腔, 修整骨折端, 手法复位, 按照骨缺损情况取骨。髓内植骨以比髓腔稍粗的骨棒,贴紧髓腔骨质;髓外上盖植骨宜用螺丝钉固定植骨块;骨碎屑充分填充残余的空隙,这样才能确实达到植骨的目的和要求。自体皮— 松质骨植骨的爬行替代缩短了骨折愈合过程,新鲜的自体骨具有生物活性,不存在免疫排异,无传染疾病的风险,同时存在骨传导和骨诱导能力。

内固定物更换得坚持以下原则,原钢板内固定者,可更换成交锁髓内针或更长的钢板置于张力侧;原交锁髓内针内固定者,可选用更大号髓内针或钢板内固定;原先短钢板内固定者,可改成较长的钢板。所有病例均需植骨。更换内固定物后,,术后石膏外固定者,应及早进行肌肉收缩锻炼活动,骨痂生长良好后,去石膏开始关节屈伸功能锻炼。但是临床上医师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可以根据骨痂生长情况酌情处理,出院时务必详细医嘱病人注意事项,配合医生,直到骨折完全愈合。lcp钢板内固定适用于四肢长骨骨折不愈合,可用拉力螺钉固定碎骨块及移植骨块, 并对断端行轴向加压锁定。手术关键是将骨折端的瘢痕结缔组织全部切除, 骨端硬化骨全部咬除, 露出正常骨质, 钻通髓腔, 植入的骨块必须牢固的嵌入缺损区, 间隙用松质骨填满,。应积极正确指导术后功能锻炼, 严格定期随访及指导。避免过早的不正确的负重。综上所述,对于骨折不愈合的治疗,自体骨移植疗效确切,安全稳妥,技术成熟,应用广泛,值得提倡。

1临床资料

11病例来源

本研究病例均采集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病房

(二)采集时间

9年5月~1年1月

(三)病例选择

1诊断标准[]

(1)病史:明确的外伤史,骨折后6个月没有愈合,并且没有进一步愈合倾向已有3个月。

()症状:患者骨折端成角、旋转、侧移位、短缩畸形或者节段性骨缺损、持重疼痛或不能持重、局部在应力下疼痛等。

(3)体征:局部窦道形成、流脓、假关节形成或伴有局部软组织瘢痕、缺损等

(4)辅助检查:x线表现:骨端硬化,髓腔封闭;骨端萎缩疏松,中间存在较大的间隙;或骨端硬化,相互成为杵臼假关节等这三种形式中的任何一种就可以定为骨折不愈合。

纳入病例标准:

(1)符合本病诊断标准;

()骨折平均愈合时间超过半年以上,有假关节形成;

(3)骨折平均愈合时间超过半年以上,多次复查x线拍片显示,骨折线

清晰可见,未见内外骨痂或内外骨痂极少;

(4)拍片显示骨折线增宽,骨折端骨面致密性硬化,骨髓腔封闭,骨质疏松,骨痂间无骨小梁形成,或伴有明显的骨缺损;

(5)临床表现有骨的感染、缺损、畸形、肢体不等长、局部窦道形成、流脓等。

3排除病例标准:

(1)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

()患者有严重的内科疾病,不能够耐受手术者

(3)精神疾病患者

(4)资料不全影响判断者

疗效观察方法

对骨不连愈合的评价应包括骨愈合和功能恢复双重评价:

(1)骨愈合评价标准:本评价结果决定于四项指标:骨愈合、感染、畸形和肢体长度,其中骨愈合标准为x线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骨痴通过骨折线,拆除或试行松动外固定物后骨折无异常活动,下肢可无痛行走,上肢持物骨折处有稳定感。 评价标准:

优:骨折愈合,无感染,断端畸形°,双侧肢体不等长 cm。

良:骨折愈合及其他三标准中两项。

可:骨折愈合及其他三标准中一项。

差:骨折未愈合或再骨折或虽愈合但不具备其他三标准中任何一个。

()功能评价标准

功能的评价分上肢与下肢的不同,上肢主要考虑其灵活性,而下肢主要功能为负重行走。

将下肢评价指标定为以下五项:①明显跛行;②踝或膝任何一关节僵硬(完全伸膝或踝完全背伸时,活动范围较正常或对侧丧失15°以上):③软组织情况不良;④有限制活动或影响睡眠的疼痛存在:⑤丧失工作能力或生活不能自理。

优:存在工作能力且无其他四项指标。

良:存在工作能力且具以上四指标中一至二项。

可:存在工作能力并具以上指标中三至四项。

差:丧失工作能力或生活不能自理,不考虑是否具备其他指标。

对上肢功能评价参照“seu和hdlly对上肢功能评价标准”[3]

观察指标为三项:疼痛、关节活动范围、日常活动能力。

l:上肢功能评价标准

分数 痛疼 任一关节活动受限 日常活动

用力或疲劳后持续性 °~4°4° 完全不受限

轻微受限严重受限

5课题进度及安排:

9—5——1—1 收集病例及随访

1—1——1—1 资料汇总及数据分析

11—1——11—3 撰写论文、定稿

本课题通过搜集整理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9至1年期间的患者临床资料,对于自体骨移植治疗骨折不愈合的相关性问题进行临床研究与总结。应用统计分析评分进行术前、术后及相关方面比较,对自体骨移植治疗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疗效获得客观、真实、准确的评价,并进一步指导临床工作。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是山东省中医管理局评定的重点学科、重点科室,在省内知名度较高,病人来源广泛。导师王明喜主任医师从事临床工作3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治疗骨折不愈合做过大量研究、临床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课题搜集整理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近几年的临床资料,并在导师指导下对这些一手资料进行研究与总结。

四肢长骨骨折不愈合由于并发症较多,治愈比较困难,手术后功能恢复过程漫长,因此在治疗过程中,经验的总结是非常必需的,也是可行的。本课题主要研究山东省中医院近年应用钢丝环扎36°植骨配合lcp内固定治疗四肢长骨骨折不愈合的治疗效果分析情况,因此在选题上可行性较强。课题的研究也得到了学校、附院等各部门、科室的大力支持。相信可以圆满地完成课题。

[1] 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等实用骨科学[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王亦璁,等骨与关节损伤[m]人民卫生出版社,

[3] 夏和桃组合式外固定器简介[eb/ol]北京骨外固定技术研究所,5

[4] 蒋协运骨科临床疗效评价标准[m]人民卫生出版社, 5

[5] byd hb, lipinski sw, wiley jh j bne jin sug a, 1961; 43():159—168

[6] audige l,giffin d,bhndi m,e l ph nlysis f fs f delyed heling nd nnunin in 416 peively eed ibil shf fues [j]ohp rel res, 5; 438:1~3

推荐阅读:

精选圣诞节活动策划方案模板通用

推荐文献检索心得体会简短(二篇)

关于重庆解放碑的导游词如何写(六篇)

2024年学校学生宿舍管理制度内容(14篇)

精选青春励志诗歌朗诵稿(精)(3篇)

2024年演讲时应该怎样开场简短(6篇)

标签: 简短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