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广东锦绣中华民俗村导游词范文简短(二篇)

实用范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4-05-17 12:23:55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最新的广东锦绣中华民俗村导游词范文简短一

上下九步行街上布满各中、高级百货公司,有永安百货公司,广州服装店,鹤鸣鞋帽店,大陆钟表店,妇女儿童百货商店,广州纺织商场,锦华床上用品店等老字号。食肆则有清平饭店,广州酒家,陶陶居酒家,莲香楼,汇聚了驰名国内外的文昌鸡,清平鸡,陶陶姜葱鸡,以及姜汁撞奶,双皮奶,欧成记云吞面,伍湛记及第粥,广式月饼,糯米鸡,老婆饼等各式各样的名菜小吃。此外,还有皇上皇腊味店,第十甫副食品店,趣香饼家等老牌食品店。附近还有西来初地、华林寺、玉器圩、酸枝街、古董街等历史悠久的传统专业街,全国最大的农贸杂市一条街清平路更是享誉国内外。

上下九路是一幅汇集了西关风情的美丽画卷,广东特有的骑楼在这里得到充分地展现,即使是不买东西,在上下九路走一走,也可以感受独特的岭南商业文化。除了上下九路,附近的华林玉器街有便宜的玉器,也可以逛一下。到西关大屋参观,就对岭南文化有更深的理解。

“十三行商圈”有商机有文化

周亚伟介绍,规划中的“十三行国际商圈”面积约245.6公顷,以上下九为中轴线,规划用地范围北至中山路,南隔六二三路与沙面欧陆风情区相邻,东至人民南路,西至宝华路。“我们希望依托十三行的商贸历史底蕴,把它发展为以商业购物、餐饮、娱乐和特色酒店为主的广州首个都市级游憩商业区(rbd),打造有国际影响的商埠都市形象。”

据了解,在“十三行国际商圈”规划范围内,现已有十三行商贸文化旅游区、上下九步行街、新光城市广场、恒宝广场等成熟商业网点,以及华林玉器街、清平药材市场、西堤电子数码市场一批大型专业市场,还包括华林禅寺、锦纶会馆、西关大屋、百年老店等文化景点。

“十三行国际商业圈要以‘文化’作为核心竞争力,打造一批全新的特色主题项目。”周亚伟说,将重点突出“十三行商贸历史文化”、“禅宗文化”,结合海上贸易文化,打造十三行新天地、复建十三行夷馆区、老广交会博物馆、古董酒店区,与文化公园、海关大楼、西堤、沙面等形成有机联系,展现十三行的丰富文化内涵。

打通和平路连接黄沙上下九

在白鹅潭商圈和十三行商圈交接的黄沙地区,今年将崛起一座“广州太古城”——西城都荟。西城都荟由香港和黄集团投资兴建,位于黄沙地铁站上盖,土地面积71282平方米,商业建筑面积87000平方米,停车位总数1075个,将于年底建成。

据介绍,该项目将引入崭新的“国际化悠乐式”概念,建造集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一站式购物广场,现已引进超级百货公司、各式酒店、娱乐休闲中心等。其中部分商铺和娱乐场所将于今年8月开业迎客。

周亚伟表示,随着和平路断头路的打通、荔湾路南段延长线的实施,西城都荟将有望与上下九步行街实现连接。

立项建广州美食园

位于泮塘一带的西关风情美食街已经初具规模,而一个以美食街为核心、面积达56.5万平方米的广州美食园,已报送市政府立项。

记者昨日获悉,广州美食园以仁威庙广场为中心,通过改造开发泮塘路以东、仁威庙以西两侧地块;连接荔枝湾路以南西关大屋群以及恩宁路骑楼街、泮塘路"泮塘"牌坊以北宜商建筑,整合餐饮、景观、文化、古玩等多个元素,形成环荔湾湖地区片状分布的整体美食旅游体系,面积达56.5万平方米。

目前广州美食园第一期工程基本完成,建成了泮塘路总长200米的西关风情美食街和西关世家园林酒家。入驻的饮食服务企业共计25家、总经营面积约1.6万平方米。

最新的广东锦绣中华民俗村导游词范文简短二

世界各地的华人,对我们伟大的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在中国,许多地方都有为纪念孙中山而修建的建筑物。比如说中山市的翠亨村孙中山故居、南京的中山陵和中国台湾的国父纪念馆等等。广州的中山纪念堂,就是60多年前广东人民和海外华侨为了表达对孙中山先生的敬仰而捐款兴建的。

孙中山先生

孙中山的名字并不是叫“中山”,他是姓“孙”名“文”,号“逸仙”,他的雅号才是“中山”。孙中山生于1866年11月12日,他年青的时候在香港学医,之后在广州和澳门治病救人。在这期间,他受到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影响,开始投身革命。他成立了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同盟会先后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和“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1911年,孙中山做了他一生中影响最大的一件事,就是领导辛亥革命把统治中国20__多年的封建帝制给推翻了。

孙中山在广州曾经三次建立政权:第一次是1917年,非常国会在广州召开,成立一个“护法军政府”,孙中山任大元帅,誓师北伐;第二次是1921年,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总统府就在现在中山纪念堂这个地方;第三次是在1923年,孙中山驱逐了陈炯明之后,在广州又重建了大元帅府。

1924年,为中国革命费尽心血的孙中山病倒了,他患的是肝癌,但是他仍然在为中国革命的前途奔波劳碌。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就在北京不幸病逝,终年59岁。孙中山先生出生和逝世都是在12号。由于孙中山生前喜欢种树,政府便把每年的3月12日这天定为“中国植树节”。

在孙中山死后的第二年也就是1926年,当时的广东国民政府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就拨款100万两白银在广州兴建中山纪念堂,堂址就选在越秀山南麓的总统府旧址。这个总统府,在清朝原是抚标箭道,后来改为督练公所。辛亥革命之后被军阀龙济光占据了。1921年,孙中山在这里当上非常大总统,这里就成了总统府。在1922年,叛军陈炯明的军队用大炮把总统府给夷平了。当时孙中山和家人都是跳墙逃走才避过大难的。后来,广州人民和一些爱国华侨听说要建中山纪念堂,都纷纷慷慨捐资。纪念堂的设计者是我国著名的设计师吕彦直。吕彦直是山东人,他在国内的建筑界很有名望,南京的中山陵也是他设计的。很可惜,他英年早逝,35岁就死了,未能亲眼看到纪念堂落成。纪念堂在1929年1月奠基,1931年10月落成,历时3年。解放后,政府多次拨巨款对纪念堂进行装修。现在,纪念堂的设备都很先进,有中央空调、高级舞台音响、灯控系统、消防监控中心,还有贵宾接待大厅,真是一年比一年漂亮。

中山纪念堂介绍

纪念堂前面的广场分为东、西两部分。东西广场各有一根旗杆和一个云鹤华表,它们是以纪念堂的南北中轴线为轴心分别对称的。这个广场内种着木棉、白兰、桂花、合笑等共70多种花草树木,它们开花的季节各不相同,所以一年四季都有鲜花盛开。这几棵就是木棉树,也叫英雄树。木棉花是广州的市花。在广场的北门,有一棵已有300年历史的木棉树,是广州的“木棉花王”。

堂前矗立着孙中山纪念铜像。在1945年以前,纪念堂只建有这个底座而没有铜像。在1945年春天,中山大学把校内的孙中山铜像借给纪念堂安放在这里。直到1956年,雕塑家尹积昌等人创作了孙中山的全身铜像放在这里,原来的铜像才送还给中山大学。尹积昌所造的孙中山铜像一共有4个,其中3个在广东。除了这一个之外,一个在黄埔军校,一个在中山医科大学,另一个在南京的中山陵。这个铜像的造型是有讲究的——孙中山的左手用三只手指叉腰,代表着“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右手用五只手指拄着拐杖,代表着五权宪法。铜像寓意深刻,可见创作者的心思是非常细密的。底座上面刻着国民政府建国大纲。上面写有三民主义、五权宪法和建党程序的具体内容。

纪念堂的主体建筑是一座八角开宫殿式建筑,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它的堂顶是八角形的,铺着宝蓝色的琉璃瓦,分为高低4层。大堂正面悬挂着孙中山手写的金字牌匾——“天下为公”;大堂四周的基座和阶梯都是花岗石,既庄重又典雅。从整个建筑来看,富有很浓的民族风格和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特色,不愧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经典之作。

纪念堂的建筑结构非常巧妙,很多人都以为纪念堂是全木结构,其实,它是由钢筋混凝土构成。地面到堂顶高58米,南北各宽71米。观众席分楼上楼下两层,有8座楼梯,11个进出口,共有5000个座位。那么各位可能很惊讶,这么大的大堂,怎么会看不到一根柱子支撑顶盖呢?原来这里共有8根柱子,但都藏在周围的内墙里,支撑着顶盖的8个角。这顶盖分3层,上层是一个乳黄色的弧形圆顶,中层开了玻璃天窗,下层是装饰用的云纹色彩的斜形方格。大家看一下,我们现在没有开灯,但整个纪念堂都十分光亮。光线就是通过玻璃天窗射入堂内,使整个会堂不用亮灯也光线充足。由于柱子都藏在墙里,观众无论坐在哪个位置,观看舞台的视线都不会受阻;而且堂内没有回音,即使你坐在最远的角落,都能清晰地听到舞台的音响,这些都是纪念堂设计巧妙之处。

堂内舞台宽19米,深15米。这块便是著名的“总理遗嘱”,是由汪精卫所写。遗嘱之中有一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是大家早已熟悉的名言。

兴建这个中山纪念堂,加上越秀山顶的那个孙中山纪念碑,各项费用总造价超过300万银元。也许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对银元的价值了解不多,但是在当时,一个银元就可以买到40斤大米,而我们现在买40斤大米大约需要60块钱人民币,换算一下,一个银元等于60元人民币,那300万银元就是1.8亿元人民币。可见,这在当时也是很高的造价。

推荐阅读:

2024年研究生开学典礼主持词怎么写(4篇)

推荐大学会计专业毕业生求职信通用(3篇)

最新职场新人励志文章(8篇)

有关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精)(二篇)

推荐七夕情人节活动方案范文(精)

有关出纳员工辞职信汇总(三篇)

标签: 中华 广东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