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心存感恩服务大众志愿者活动策划书

实用范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4-06-07 16:31:58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最新“心存感恩服务大众”志愿者活动策划书一

对于这部名著,曹雪芹独特的叙述方式无疑是为其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开卷第一回,以神话的角度,说这本小说原本是刻在石头上的,他只是抄下来而已。而神瑛侍者用甘露细心浇灌绛珠草,绛珠草化为人后要以泪为报的故事不仅为之后宝黛之间悲哀的爱情故事结局作了铺垫,也将这部小说中的“真真假假”表达到极致。

所以从书中的第一回开始,就已经注定了这将是一场令人叹惋的悲剧,而曹雪芹写文章的这种多角度的写法,也使得《红楼梦》这部小说成为了自千古广为流转的,可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代表的四大名著之一。

接下来让我们走进这本书,来领略它独特的韵味。

首先随着林黛玉的眼光,让我们第一次领略到了贾府的繁荣和鼎盛。那宏伟的外观、讲究的布局、华贵的陈设、严格的制度,无不将贾府显赫高贵的社会地位表现的淋漓尽致。而之后贾府的败落更是让我为这个封建贵族的遭遇感到惋惜,也让我真实的感受到了封建社会“盛极必衰”的残酷规律。

而这部作品成功的一点还在于曹雪芹对人物刻画的惟妙惟肖。

先说一下书中的核心人物之一——林黛玉吧。“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这是曹雪芹在书中给林黛玉的评价,说实话,在刚开始阅读《红楼梦》时,我很讨厌这个人物,讨厌她的多愁善感,讨厌她对下人咄咄逼人,讨厌她的弱不禁风,但随着情节的推进,我也被她和贾宝玉纯洁真挚的爱情所感动,也被她优雅绝俗、内慧外秀的气质所吸引,也为她双亲皆逝,寄人篱下的悲惨遭遇而感到怜悯,也为她在贾府中察言观色,言行谨慎而感到她的机智。不仅如此,她的身上还体现着才华横溢的诗人气质。她心地纯洁,在丫鬟面前,毫无主子的傲慢。只有她才懂得贾宝玉不想做官的心思,可谓是和贾宝玉心有灵犀,她和贾宝玉的爱情并非是被对方的样貌所沉迷,而是两人在思想和精神上的高度认同,这也是整部作品的一大亮点。她虽然有时会对旁人心直口快,但她也会在诗会上帮助她人。

作为书中另一核心人物——贾宝玉,作为神瑛侍者转世真身的他,是荣国府贾政和王夫人之子,衔玉而生,自幼便深受祖母贾母的疼爱,一直住在贾母院里,知道十二三岁才入住怡红院。他憎恨男性,更亲近封建社会中受压迫的女性,他曾说过“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让人深有感触,于是他憎恨自己的出身,厌官,并喜欢和一些地位卑微的人亲近。而贾宝玉和林黛玉、薛宝钗之间“木石前盟”、“金玉良缘”的爱情故事更成为贯彻《红楼梦》这整部作品的主线之一。

既然提到了“金玉良缘”便不得不让人想到举止娴雅的薛宝钗了,薛宝钗是我最喜欢的人物之一,她善于为人处世,且识大体。出身于豪门之家,也颇有大家之范。但也由于这个原因,让她在面对看到晴雯的悲惨遭遇时也没有为其发声。她最终与贾宝玉成了婚,成为贾宝玉的妻子,但由于贾宝玉始终放不下对林黛玉的执念,也只是空有其名,也成为了封建贵族家庭中的一位牺牲品。

从思维敏捷却又心狠手辣的王熙凤到内慧外秀却又多愁善感的林黛玉,不难发现,《红楼梦》中每一个人物都并非扁平人物,而是圆形人物,即正反两面多角度皆有的人物,这种描写手法也是文学史上的一个创新。

有人说“《红楼梦》是一部含笑的悲剧”,的确如此,在读这本书时,我的情绪也不禁的跟着情节的推进而变化着,在贾宝玉出家那一刻,谁又未尝没为这悲惨的结局而感到悲哀?但不仅如此,因为这更是曹雪芹对当年曹家的家道败落的真实写照,这其中表达了曹雪芹对自己家族败落的情感,是当之无愧的文学名著!

最新“心存感恩服务大众”志愿者活动策划书二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引起社会强烈反响。陕西围绕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聚焦“四个全面”,落实“五个扎实”,着力推进改革,取得良好效果。我们对陕西公众获得感的调查,主要了解公众对获得感的理解,对自身获得感状况的评价,以及影响获得感的因素和对未来提升获得感的信心。

为获取陕西公众对获得感的整体评价,在调查中,我们使用李克特10级量表来测量公众对获得感的评价。即如果获得感满分为10分,请对您当前的获得感进行打分。调查结果显示,陕西居民20_年的总体获得感得分为6.9分比20_年调查(5.8分)提高了1.1分,上浮19.3%。20_年持正面评价(回答“很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受访者比例(63.2%)显著高出20_年受访者比例(25.4%)37.8个百分点。同样,20_年持负面评价(回答“不满意”和“不太满意”)的受访者比例(30.1%)显著下降至20_年的8.1%。这表明,陕西过去几年实施的系列改革发展举措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受到大多数居民的高度认可和肯定。见图1。

调查进一步发现,观察标准差的值,发现离散程度大,可见整体来说公众内部对获得感的感受不甚一致,不同群体的主观评价存在一定差异。主要表现在,受访者年龄越大,获得感越高,反之亦然。其中,20-29岁青年组和30-39岁中年组受访者在所有年龄段中的获得感打分最低。具体如图2所示。受访者婚姻状况不同,对获得感的打分亦存在显著差别。其中,“离异”和“再婚”受访者的獲得感评价最低。有无住房和医疗保险成为受访者评价获得感的重要依据,有房子和医疗保险受访者的获得感评价均显著高于无房、无医疗保险受访者。

当前,我们以获得感来评价改革成效,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既是改革的目标,也是检视改革成效的标准。然而,获得感并不等同于幸福感,它相对客观,更强调实惠,更具体也更具有实际意义。

1、纵向比较,近半数受访者认为陕西居民的获得感得到较大提升;横向比较,陕西居民的获得感与邻近省份居民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居民获得感的强度和烈度既来自于生活感受,也来自于对既往生活经历的纵向对比评价。基于此,在调查中,我们请受访者对自身获得感做了一个纵向的对比评测,请他们对自己近年来的获得感状况进行评价。调查结果显示,近半数(49.4%)的受访者认为自己近年来的获得感“提升很大”(7.2%)或“有较大提升”(47.2%),另有接近四成(38.0%)的人表示“有一定提升”。相比之下,只有少数受访者认为其获得感近年来“提升不太大”(9.8%)或“没有提升”(2.8%)。见图3。调查进一步发现,若将陕西居民的获得感评价与邻近省份进行横向比较,则发现陕西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差距。调查数据表明,当问及“与邻省居民相比,您认为陕西居民获得感近年来的提升力度”这一问题时,不到四成(39.4%)的受访者认为“很大”(6.1%)或“比较大”(33.3%),近两成受访者认为“不太大”(11.4%)或“不大”(6.1%),另有43.1%的受访者持“一般”模糊态度。依据5级量表赋值方法测量并求取平均值的结果发现,在公众眼中,与邻省居民相比,公众对陕西居民获得感近年来提升力度的总体得分仅为3.22分(标准差:0.942),处于“一般”和“比较大”略偏向“较大”的水平,整体评价比较积极。见图4。

2、居民在生活质量、生活环境、旅游休闲、家庭关系和养老保障等方面的获得感越来越好,但健康状况、教育保障、心态情绪和医疗保障等方面的获得感呈现出明显的恶化趋势

如上表1呈现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涵盖居民个人工作、生活、学习、精神/心理、社会交往、社会感知、社会保障和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十六项评价指标中,相比以前,受访者在“生活质量”、“生活环境”、“旅游休闲”、“家庭关系”和“养老保障”等方面感受“越来越好”,位次排在前五位,超过半数的受访者对此均给予认同,占比分别为58.1%、58.1%、57.9%、56.1%、54.3%。可见,陕西近年来立足实际,强化措施,在全面提升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也得到了居民群众的较高认可。相比之下,不少受访者认为“健康状况”(17.4%)、“教育保障”(14.2%)、“心态情绪”(12.3%)和“医疗保障”(11.0%)等呈现出明显的恶化趋势,表现“越来越差”,已成为备受社会和公众关注和议论的焦点,这值得我们深思。除此之外,受访者表示近年来变得“越来越好”比较突出的还有:“归属感”(53.0%)、“人际关系”(49.2%)、“收入水平”(48.5%)、“住房条件”(48.3%)和“婚姻情感”(48.2%),这意味着随着陕西各项改革发展举措的落实和推进,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

3、对各项政策、举措提升居民安全感社会作用的评价

如表2所示,在本次调查中,我们以近年来陕西推出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方面的改革举措为基础,针对陕西省实际情况,在问卷设计中围绕9个选项分“作用很大”、“作用较大”、“有点作用”、“作用不太大”和“没有作用”五个评价等级就陕西省在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文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建设等领域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访问。在数据分析中,我们将“作用很大”赋值为5,“作用,较大”赋值为4,“有点作用”赋值为3,“作用不太大”赋值为2,“没有作用”赋值为1,从而得到综合加权比例,并据此对各项改革发展举措进行排序。见表3。如表3所示,在所列出的9项政策、举措中,影响力位居首位的是“省内多条高铁线路开建”,逾八成(83.1%)的受访者认为“作用很大”(49.4%)或“作用较大”(33.7%),只有极少数人(0.4%)认为“没有作用”。“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被受访者认为是对提升居民获得感产生较大影响的另外两大举措,受访者认为两者“作用很大”或“作用较大”的比例分别为72.7%和73.3%。接下来是“加快教育改革”和“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受访者认为其对提升居民安全感“作用很大”或“作用较大”的比例分别为71.2%和69.5%。尽管受访者认为近年来上述两个领域的改革举措对提升居民获得感有所贡献,但相较前述政策举措的社会效能仍然偏小,距老百姓的需求和预期尚有较大差距。此外,不少受访者认为“完善五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一带一路建设”、“整治秦岭违建”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政策举措对提升陕西居民获得感也有不小的作用,认定这些政策、举措“作用很大”或“作用较大”的比例依次是:67.7%、64.5%、65.2%、63.4%。

调查结果显示,当问及“近年来,您在如下哪些方面的获得感较为突出”这一问题时,“生活质量”和“交通出行”的呼声最高,提及率分别高达53.0%和52.1%;被受访者排在第三位的是“城市绿化、环境建设”,47.1%的受访者提及此项;接下来是“医疗、卫生、养老等基本保障”、“收入水平”和“人际关系”等三项,受访者提及率均在三成左右,分别为32.3%、31.3%和29.3%;受访者对“教育”、“住房”、“婚姻情感”、“食品卫生安全”、“个人就业及事业发展”、“旅游休闲”的提及率也在两成以上,分别为26.8%、23.5%、22.8%、22.1%、21.8%、21.2%;被受访者排在末位的是“政策性补贴、大病救助等福利性保障”,只有16.9%的受访者提及此项,折射出受访者在该方面的获得感处于最低水平。见表3。

影响人民获得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涉及物质、精神、分配、安全以及体制机制等多个方面,实现公众获得感该如何用力?又该从哪些方面/领域入手开展工作。受访居民在本次调查中也表达了他们的感受和想法。对于“要增强居民获得感,当前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在所列出的24項各类问题中,位居首位的是提高“收入水平”,选择比例为47.8%,高出第二个选项14个百分点;其次是“教育公平”,选择比例为33.8%。这表明,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促进教育公平是陕西增强居民获得感必须予以重点强化和关注的领域。接下来,“食品安全”、“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环境污染”等直接关乎百姓生活与尊严的民生问题依然被重点提及,提及率分别为32.8%、32.5%、30.6%和29.9%。其他选择率较高的政府应重点关注的工作领域/方面还包括:“社会风气”(23.3%)、“贫富差距”(22.6%)、“就业创业”(22.5%)、“政府作风”(22.0%)。相比之下,如下工作领域/方面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在居民心目中则均较低:“心态情绪”(8.6%)、“科技转化”(6.3%)、“发展动能”(5.4%)、“治理创新”(5.1%)、“国企改革”(3.1%)、“军民融合”(1.0%)。见表4。总体而言,“民生”议题依然持续升温,并呈现出日趋严峻的态势,成为陕西下一步社会治理和社会建设的重点领域和提升居民获得感的主要推动力。

最新“心存感恩服务大众”志愿者活动策划书三

看完《做自己的心理医生》这本书后,我觉得这本书讲得非常好,内容通俗易懂,也令我有许多感慨。

其实由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一些人的盲目无组织行为明显增加,加之又过分地追求短期效益而忽视局部利益,导致失败的几率较高,内心易失去平衡,容易产生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许多心理专家们都一致认为:“一个的心理状态常常直接影响他的人生观、价值观,直接影响到他的某个具体行为。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讲,心理卫生比生理卫生显得更位重要。”其实,一般的心理问题都可以自我调节,每个人都可以用多种形式自我放松,缓和自身的心理压力和排解心理障碍。面对“心病”,关键是自己如何去认识它,并以正确的心态去对待它。虽然这比找心理医生看病起来,还不能象看感冒发烧那样方便,但只要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学会自我调节,学会心理适应,学会自助,每个人就可以在心理疾患发展的某些阶段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

首先是掌握一定的心理科学知识,正确认识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其次是能够冷静清醒地分析问题的因果关系,特别是主观原因和缺欠,安排好对己对人都负责任的相应措施;另外,恰当地评价自我调节的能力,选择适当的就医方式和时机也很重要。日常生活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处世观,拥有正常睿智的思维,避免走入心灵的误区。

首先要加强修养,遇事要泰然处之。要清醒地认识到生命是由旺盛走向衰弱直至消亡,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应养成乐观、豁达的个性,平静地接受生理上的种种变化,并随之调整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节奏,主动地避免生理变化而对心理造成的冲击。事实上,那些拥有宽广胸怀、遇事想得开的人是不会受到灰色心理疾病困扰的;其次是要合理安排生活,培养多种兴趣。人在无所事事的时候最容易胡思乱想,所以要合理安排工作与生活。适度紧张有序的工作可以避免心理上滋生失落感,令生活更加充实,而充实的生活可以改善人的抑郁心理。同时,要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广泛者总觉得时间不够用,生活丰富多彩就能驱散不健康的情绪,并可以增加生命的活力,令人生更具有意义。

还有几点也是很重要的:

一、尽力寻找情绪体验的机会。一是多想想你所从事的事业,时时不忘创新,做出新的成绩,跃上新的台阶;再者要关心他人,与钦佩、同事同甘共苦,无论悲欢、离合,都是对心理的撼动,它会使人头脑清醒,心胸开阔;三是多参加公益活动,乐善好施,为子孙造福。最好是学会一门艺术,无论唱歌弹琴,还是写作绘画、集邮藏币,都会人进入一种的新的境界,产生新的追求,在你的爱好之中寻找乐趣。

二、持心理宁静。面对大量的信息,不要紧张不宁,焦急烦躁,手足无措,要保持心情宁静,学会吸收现代科学信息的方法,提高应变能力。最后,要尽量多地设想出获取它们的可行途径,并选择一个最佳方案行动,从而减轻个人的心理负担,又能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适当地变换环境。一个人在一个缺乏竞争的环境里容易滋生惰性,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过于安逸的环境反而会更容易引发心理失衡。而新的环境,接受具有挑战的的工作、生活,可以激发人的潜能与活力,变换环境进而变换心境,使自己始终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避免心理失衡。

四、正确认识自己和社会的关系要根据社会的要求,随时调整自己的意识和行为,使之更符合社会规范。要摆正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正确对待个人得失、成功与失败。这样,就可以减少心理失衡。

stephenson总结的11条保持心理健康的的方法,可以给各位朋友参考下:

1、当苦恼时,找你所信任的,彼此谈得来,同时头脑也较冷静的知心朋友倾心交谈,将心中的抑郁及时发泄出来,以免积压成疾。

2、当遇到更大的刺激,或遭到挫折、失败而陷入自我烦闷的时候,最后离开你所面临的环境,转移下注意力,暂时回避以便恢复心理上的平静,将心灵的创伤填平。

3、当情感遭到激烈震荡是,宜将情感转移到其他活动上去,忘我地去干你喜欢干的是,如写字、打球等,从而将你心中的苦闷、烦恼、愤怒、忧愁、焦虑等情感转移或替换掉。

4、对人谦让,自我表现要适度,有时要学会当配角和后台工作人员。

5、多替人别人着想,多做好事,可使你心安理得,心满意足。

6、做一件事要善始善终。当面临很多难题时,宜从最容易解决的问题入手,逐个解决,以便信心十足地完成自己的任务。

7、性格急躁的人不要做力不从心的事情,并避免超乎常态的行为,以免紧张的、焦躁,心理压力过大。

8、对别人要宽容大量,不强求别人一定按你的想法去办事,原谅别人的过错,给别人以改过的机会。

9、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

10、自己多亲自动手,破除依赖心理,不要老是停留在观望阶段。

11、制定一份既能使你愉快,又切实可行的修养身心的计划,给自己以盼头。

读《做自己的心理医生》有感心得2

最新“心存感恩服务大众”志愿者活动策划书四

常常记起中央电视台公益广告中的一句话“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而我却要说“目标有多大,成就就有多大”。

作家周国平也曾说:“在为自己的人生确定目标时,第一目标应该是优秀;成功最多只是第二目标,不防把它当做优秀的副产品。”

鸡和雄鹰都认为自己拥有着世界上最伟大的目标。可人们最终赞美的总是在蓝天中展翅高飞的雄鹰,都不屑于墙角咯咯直叫的鸡。为什么呢?那是因为它们的志向不同:鸡只希望能给主人多下几个蛋,得到主人的赞赏,闲暇之余最多能够飞到矮矮的短墙上,看看外面的世界;可雄鹰不同,它的目标是飞向天空,飞向遥远的世界,尽情地展翅高飞,探索世界的奥秘。两者每天都是同样的努力,可结果却不同,鸡还是普通的鸡,整天在围墙中觅食,雄鹰却在天空中展翅飞翔,接受着人们仰视的礼赞!

可见,确立一个“优秀”的目标是何等的重要啊!

贝多芬,矮小、臃肿、丑陋,但是他却坚强,执着。他,面对疾病的一次次折磨,命运的一次次捉弄,矢志不渝。他,丑陋的外表下面却有一颗金子般地心,因为他有征服苦难世界的宏伟目标。

在遭遇病痛折磨的情况下,贝多芬仍然不放弃对音乐的执着追求,一直坚持创造。正如贝多芬自己所说“谁也无法战胜我,我要死死地扼住命运的咽喉。”正是因为他心中有远大的目标,他在生命的末日还写出了不朽的佳作《欢乐颂》。他赢了,赢得了整个世界,完成了自己优秀的人生。

同样身处逆境,而这对于目标卑微的乞丐来说,他们的目标却足以让他们庸碌甚至是沉沦。因为他们每天想的只是如何博得别人的同情,如何维持自己一天的生活,”活下去”就成了他们的唯一追求。

“优秀”的目标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石。好男儿志在远方。让我们从现在开始重新修订自己的人生目标,向着蓝天奔跑,自会收获雄鹰的天空!

最新“心存感恩服务大众”志愿者活动策划书五

现在对责任感的重要性几乎无人怀疑,但对责任感的解释和说明则众说纷纭。也许正因为如此或许是难以定义,被认为是我国最具权威性的兼有字典、语文词典和百科词典功能的大型综合性辞典《辞海》,对责任感这一反映人类最基本特性的词语竟然没有收录。倒是一些中小型词典收入了“责任感”一词,但释义都只有简单的一句话,如“自觉做好分内事的心情”、“自觉地把分内的事做好的心情”和“想做好应该承担的事情的心情”等等。可能是因为《辞海》没有收入这一词语和上述释义的限制,学界其他对责任感的定义也往往词不达意,如有学者将责任感定义为:“责任感是指一个人对国家、集体和他人能自觉地承担和完成应当做好的分内之事的心情。”由于“分内事”、“分内之事”和“应该承担的事情”这类副词的限制,以及将责任感定义为一种“心情”,故目前无论相关工具书还是我国学界的其他论著对责任感这一词语的定义或解释均未反映其本质,没有说明“责任感”的内涵与外延。

那么究竟什么是责任感呢?责任感是一个人对自己、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包括国家、社会、集体、家庭和他人,主动施以积极有益作用的精神。责任感是一种自觉主动地做好分内分外一切有益事情的精神状态。把责任感定义为一种精神是恰当的,精神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其范围要比表示情绪和感情状态的“心情”一词广泛得多,能够涵盖“责任感”的丰富内涵。作为心理学概念,责任感与一般的心理情感所不同的是,它属于社会道德心理的范畴,是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人责任感的形成和增强除受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外,主要靠教育,包括自我教育。

一个人如果没有责任感,会从各方面出问题:作为公民注定不会正确行使宪法、法律赋予的权利并履行宪法、法律规定的义务,作为工作者注定不会取得应有的业绩,作为经营者注定设法损人利己,作为家庭成员注定使这个家庭不幸福,作为朋友注定是个损友,作为同事注定不好共事,作为公共场所的一员或路人也注定会常常惹人厌、讨人嫌。没有责任感,甚至能使人发生异化,人的个性片面甚至畸形发展,为自己赖以生存的社会所不容,最后走向沉沦、颓废或者成为社会的异己力量,反社会、反人类直至毁灭。如果缺乏责任感具有的普遍的社会性时,则这个社会无法凝聚力量促进社会的长期繁荣和持续发展,社会的和谐程度更会受到损害,严重时甚至会使公平、公正、正义的现代社会核心价值观体系崩溃,给国家和社会造成灾难。责任感是人的基本道德规范,在责任感的基础上才能架构整个道德体系的各种元素,没有责任感也就没有道德。因此,责任感在人的素质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

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真善美四有新人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全面成才的必备素质,是就业上岗的必要条件。鉴于社会责任感,对大学生成才、就业、服务于社会的极端重要性,我认为,大学生应该通过以下几方面去努力,加强自身修养,自觉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意识,为竞争上岗,及时就业,敬业奉献打好坚实基础。

一.用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精神激发社会责任感。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应该正确判断世界发展趋势,深入了解中国国情,深切关爱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不负时代重托,肩负历史使命,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祖国的需要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把力量用在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上,建设祖国,报效祖国,这是我们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而具体的体现。

二.从远大理想着眼,从养成教育入手,培养社会责任感。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是社会责任感的源泉和精神动力,社会责任感是实现理想的条件。理想与责任是互相联系的,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能激励我们自觉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认真搞好本职工作和学习。

培养社会责任感就要从具体工作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在具体的活动中培养。

三.以诚信做人的要求,督促社会责任感的树立。诚信属道德范畴,是一条做人的基本原则,是人与人进行社会交往的重要砝码,也是单位招工用人的重要条件。诚信能够有效地督促大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继而帮助大学生立足于社会。

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正确的社会责任感。大学生要把个人前途与祖国的命运联系起来,把个性的发展与社会要求联系起来,把职业的选择与祖国需要结合起来,使自己的成才目标符合社会发展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把振兴祖国、强国富民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在利国利民的前提下,实现个人事业的最大价值,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我们的共同使命。

五.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使大学生中社会责任感向高境界发展。集体主义能够培养青年学生的人生态度,能够激励人的社会责任意识。

六.艰苦奋斗,艰苦创业。使社会责任感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为了明天的事业,我们大学生应该抓紧在校学习机会,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各种专业技能,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使自己成为一个既有本领,有责任,又有实干精神的人。

最新“心存感恩服务大众”志愿者活动策划书六

《花田半亩》是偶然之时在书店一个小角落里翻出来的,最初的原因是因为喜欢它那淡蓝色的外包装,那国画特有的优美的图案和那引人遐想的美丽的标题《花田半亩》。

这书摆在书桌上很久,都没有看过,我似乎是已经把它当做装饰品的一部分了,将它遗忘在了那个时间的角落里。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却又寒冷刺骨的黄昏,无所事事的我便拿起了这本被遗忘了的书,却不知这是一次如此动人的与文学与生命的邂逅,这本日记一样的文集记叙了作者的生命历程和对生命的感悟。

作者田维15岁时身患绝症,开始书写博客,追问生命与青春的意义。20xx年考入北京语言大学中文系,20xx年8月13日田维离开人间,去世前一天,仍在写作……

书前面有田维照片的插图,那是一个有着一张干净的娃娃脸和大眼睛的女孩。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有一种相识很久的感觉,不仅仅是因为她温暖的感觉,更是因为她的文字,就像她给人的感觉一样平静、温馨,丝毫没有绝症患者对生命的恐惧,甚至只是每天平静地记录一天的感悟,没有抱怨,只有感激,感激生命中的每一天。

田维的文字像是一汪深不见底的潭水一样,外表平静,平静的没有一丝波澜,但在那不见底的水平之下却是那充满对生命、青春的渴望和炽热的感情。没有华丽的词藻的堆砌,没有空虚的感悟,田维的文字就像一剂治伤的良药却又像撒向伤口的盐,读着她的文字会被她的坚强和泰然所感动,但却又因为她的泰然和坚强而难过;她为什么不呻吟,为什么不抱怨生命的不公,为什么她平静的文字这么地让人心痛?那是一种让人窒息、让人掉泪的美。

你说过:“心存感激地生活吧。我们来自偶然,生命是最宝贵的礼物。爱你所爱的人,温柔地对待一切,不要因为不幸而抱怨和悲戚。无论前途怎样凶险,都要微笑着站定,因为有爱,我们不论恐惧。”你说:“我愿意幸福,我只愿幸福。”我赞同你对生命的纯粹与执着,“好好生活”这四个字并不慈悲,我现在知道,这样四个字是这么艰难、深邃。让人迷惑,让人痛苦,甚至让人绝望,你对我说,是怎样的一种生活。日子纷落,竟让我无处躲藏。

田维的文字就像一把刀,一刀一刀让人心痛,于是我开始痛恨起那些被荒废的日子,那些无所事事、胡思乱想的日子。生命如此脆弱,却又如此美丽。看着一个21岁的柔弱女孩,面对死亡的那份宁静,让人感叹生命是这个宇宙间最美丽的东西,同时生命也是如此的让人敬畏。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抱怨生命的不公呢?

倘若,这世上从来未有我

那么又有什么遗憾

什么悲伤

生命是跌撞得曲折

死亡时宁静的星

归于尘土

归于雨露

这世上不再有我

那又无处不是我

想必临终的田维,总有许多的不舍罢。那么多未曾实现的梦想,那么多想要去爱的人,想要去经历的事。你说,想在山脚砌屋,红砖的花坛,种上蔷薇、雏菊与硕大的葵花。还有亲手漆上天青色的木门。你希望有一位安静的爱人,在寒冬与你共饮一炉,或者,一同去往山坳,寻一树红梅灿烂。这些人间如此卑微的愿望,却是你毕生难以企及的梦想。那些用泪水筑成的文字,教我学会了如何无悔地生活,生命弥足珍贵,青春如此疼痛。

欣赏田维的老师写给所有读《花田半亩》读者的一句话:一个故事尚未开展就突然结束,一首乐曲刚刚奏响便嘎然而终止,这意味的并不是什么短暂,而恰恰是永恒,因为永恒根本不是时间的漫长延续,而正是那一瞬间对于时间无限锁链的毅然挣脱。

迎接所有安排,而无所怨恨和悲戚,从容淡定。

这样的生命,将是骄傲而尊贵的。

我于是拒绝狼狈,拒绝一切忧伤。

虽然,我落下了眼泪。

那是因为切肤般感同身受的疼痛,因为太多的深爱。

我要记得

我要遗忘。

我合上书,夕阳落到了地平线之处,看着漫天的红霞如生命的晚唱般喷涌而出,但我却不再害怕夕阳西下后的黑暗,因为我知道,短暂的沉默之后,迎接我的将是华烟初上的光芒,正如田维短暂的一生。

最新“心存感恩服务大众”志愿者活动策划书七

现在对责任感的重要性几乎无人怀疑,但对责任感的解释和说明则众说纷纭。也许正因为如此或许是难以定义,被认为是我国最具权威性的兼有字典、语文词典和百科词典功能的大型综合性辞典《辞海》,对责任感这一反映人类最基本特性的词语竟然没有收录。倒是一些中小型词典收入了“责任感”一词,但释义都只有简单的一句话,如“自觉做好分内事的心情”、“自觉地把分内的事做好的心情”和“想做好应该承担的事情的心情”等等。可能是因为《辞海》没有收入这一词语和上述释义的限制,学界其他对责任感的定义也往往词不达意,如有学者将责任感定义为:“责任感是指一个人对国家、集体和他人能自觉地承担和完成应当做好的分内之事的心情。”由于“分内事”、“分内之事”和“应该承担的事情”这类副词的限制,以及将责任感定义为一种“心情”,故目前无论相关工具书还是我国学界的其他论著对责任感这一词语的定义或解释均未反映其本质,没有说明“责任感”的内涵与外延。

那么究竟什么是责任感呢?责任感是一个人对自己、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包括国家、社会、集体、家庭和他人,主动施以积极有益作用的精神。责任感是一种自觉主动地做好分内分外一切有益事情的精神状态。把责任感定义为一种精神是恰当的,精神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其范围要比表示情绪和感情状态的“心情”一词广泛得多,能够涵盖“责任感”的丰富内涵。作为心理学概念,责任感与一般的心理情感所不同的是,它属于社会道德心理的范畴,是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人责任感的形成和增强除受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外,主要靠教育,包括自我教育。

一个人如果没有责任感,会从各方面出问题:作为公民注定不会正确行使宪法、法律赋予的权利并履行宪法、法律规定的义务,作为工作者注定不会取得应有的业绩,作为经营者注定设法损人利己,作为家庭成员注定使这个家庭不幸福,作为朋友注定是个损友,作为同事注定不好共事,作为公共场所的一员或路人也注定会常常惹人厌、讨人嫌。没有责任感,甚至能使人发生异化,人的个性片面甚至畸形发展,为自己赖以生存的社会所不容,最后走向沉沦、颓废或者成为社会的异己力量,反社会、反人类直至毁灭。如果缺乏责任感具有的普遍的社会性时,则这个社会无法凝聚力量促进社会的长期繁荣和持续发展,社会的和谐程度更会受到损害,严重时甚至会使公平、公正、正义的现代社会核心价值观体系崩溃,给国家和社会造成灾难。责任感是人的基本道德规范,在责任感的基础上才能架构整个道德体系的各种元素,没有责任感也就没有道德。因此,责任感在人的素质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

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真善美四有新人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全面成才的必备素质,是就业上岗的必要条件。鉴于社会责任感,对大学生成才、就业、服务于社会的极端重要性,我认为,大学生应该通过以下几方面去努力,加强自身修养,自觉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意识,为竞争上岗,及时就业,敬业奉献打好坚实基础。

一.用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精神激发社会责任感。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应该正确判断世界发展趋势,深入了解中国国情,深切关爱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不负时代重托,肩负历史使命,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祖国的需要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把力量用在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上,建设祖国,报效祖国,这是我们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而具体的体现。

二.从远大理想着眼,从养成教育入手,培养社会责任感。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是社会责任感的源泉和精神动力,社会责任感是实现理想的条件。理想与责任是互相联系的,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能激励我们自觉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认真搞好本职工作和学习。

培养社会责任感就要从具体工作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在具体的活动中培养。

三.以诚信做人的要求,督促社会责任感的树立。诚信属道德范畴,是一条做人的基本原则,是人与人进行社会交往的重要砝码,也是单位招工用人的重要条件。诚信能够有效地督促大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继而帮助大学生立足于社会。

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正确的社会责任感。大学生要把个人前途与祖国的命运联系起来,把个性的发展与社会要求联系起来,把职业的选择与祖国需要结合起来,使自己的成才目标符合社会发展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把振兴祖国、强国富民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在利国利民的前提下,实现个人事业的最大价值,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我们的共同使命。

五.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使大学生中社会责任感向高境界发展。集体主义能够培养青年学生的人生态度,能够激励人的社会责任意识。

六.艰苦奋斗,艰苦创业。使社会责任感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为了明天的事业,我们大学生应该抓紧在校学习机会,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各种专业技能,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使自己成为一个既有本领,有责任,又有实干精神的人。

推荐阅读:

精选大学生餐饮业创业策划书怎么写(8篇)

最新推普周活动方案推普周活动策划书如何写

最新届大学生毕业晚会活动策划书范文通用(二篇)

最新小学六一活动策划书模板(三篇)

精选母亲节活动策划书格式及范文范本(9篇)

推荐校园市场营销策划书汇总

标签: 志愿者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