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报告3篇

述职报告 会员上传 下载doxc

更新时间:2023-03-13 09:39:53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乡村是指乡村地区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即村落或乡村聚落),乡村一般风景宜人,空气清新,较适合人群居住,民风淳朴。本站站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报告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报告1篇

  在“美丽广西”乡村活动不断推向深化过程中,按照上级部门与文件的精神要求,我镇及时对生态乡村建设工作进行了部署,重点打造典型的生态示范点,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与挂点单位开展乡村建设活动,上半年沙田镇乡村建设工作已取得一定的成效,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一)、持续宣传,营造氛围

  自从去年底以来,“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升级为生态乡村活动,为了持续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与参与性,我镇开展春节慰问活动的同时,深入各村组开展走村串户宣传生态乡村活动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工作措施和我镇进展成效以及现存在的问题,切实让“生态乡村”活动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入村入户,为推进沙田镇“生态乡村”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节前,我镇把“美丽广西.清洁乡村”图片粘贴摆在沙田政府门口外的宣传栏,利用春节期间镇篮球赛活动的有利契机,组织工作人员引导前来镇政府看球赛的群众观看,使广大干部群众对这活动过程有更加清晰、直观的印象。一幅幅美丽的“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活动图片展示了“山更青水更绿”一派繁荣发展的大好景象,很多群众在看到图片展后,看到美丽整洁的环境、对比鲜明的村容村貌,纷纷感叹“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使我们的家乡已变得如此美丽”,纷纷表示,日后会更加积极主动参与清洁乡村建设,争取把家乡建设得更美丽、更和谐。截止目前为止,观展人数约达700人次。

  结合“春风行动”农民工招聘活动、村级文化广场文艺演出、各村组开展的迎新春、文体活动,我镇组织工作人员到沙田大街、港湾市场、对达村委农贸市场、上新村委大窑市场等人流密集的地区发放《给全县农民工朋友的新年致词》,并采取拉横额,张贴标语、文艺演出、有奖问答等多种形式开展“生态乡村”建设宣传,以激发广大农民工和干部群众在新春佳节期间积极参与乡村建设的热情。目前已发放了《给全县农民工朋友的新年致词》850份,横额5条,张贴标语20张,文艺演出1场。

  (二)实地参观,组织交流

  去年12月份底,我镇组织了各村支书主任、驻村工作组长及镇全体党政领导干部共60多人到我镇美丽乡村活动中的示范村淡水村委上包墩、海脚村小组实地参观,与淡水村干部沟通交流,学习他们推进示范点工作的经验,为推进生态乡村建设活动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为了提高镇村全体干部工作能力,4月初,我镇组织镇村全体干部到曲樟乡进行“取经”,到他们乡的示范点高坡村进行实地参观,镇主要领导希望镇村干部多多与高坡村干部学习经验和方法,结合辖区实际,逐步改善本村的环境卫生,把我镇“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推上新台阶。

  (三)、集中整治,保持整洁

  为了让沙田群众过上一个干净整洁、欢乐和谐的“五一”假期,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我镇广泛组织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消除卫生死角,力求为全镇群众和外来游客营造一个舒适整洁的环境。节前镇党委政府通知各村各单位搞好责任区清洁,务必做到干净、彻底,务必做到保持整洁。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单位集中开展了卫生整治行动,特别对沿街、沿路、市场等重点区域的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在此次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中,全镇出动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和村干部120多人,累计清理垃圾5车20余吨。

  (四)、加强组织,强化责任

  为确保把乡村建设活动落实到位,打造“美丽沙田”,给广大群众营造一个舒适、宜居、和谐的生活环境。我镇乡村办完善了相关的工作制度,不定期派出督查组对各个村委、责任区单位进行暗访督查。截止目前为止,发放整改通知书15份,针对死角盲区整改不落实到位的单位负责人谈话3人,并在全镇实行实名通报。凡是年内被镇上通报3次以上,市县通报1次以上并整改不到位的,年终纳入绩效考评,取消优秀资格考评,实行严格问责制度。通过镇乡村办的暗访督查,我镇乡村建设活动工作水平整体得到了进一步地提高。

  4月中旬,根据上级部门的文件要求,为确保我镇美丽乡村建设活动规范、持久、深入开展,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着力解决在活动中认识不深、为官不为、问责不严的问题,全面构建“横到边、纵到底”的责任体系。我镇对生态乡村工作进行全面动员部署,制定相关工作方案,印发《沙田镇开展“美丽北海”乡村建设责任单位、责任人一览表》,重新科学合理划,分确定了本镇各自然村乡村建设活动的相关责任单位及责任人;同时将市、县挂钩联系单位及负责人、工作队员列入本表,以便于联系,明确责任,确保各部门各单位主动配合,按照职责分工合作开展活动。

  (五)日常清洁,确保洁净

  1、村收镇运、服务外包。我镇将近50%自然村通过召开本村户主大会,均实行以村为单位,由各村按村民自治的方式收取各家各户垃圾服务费,议事联合会与镇环卫站签订服务合同,将本村的垃圾清运进行服务外包,根据各村实际情况实行一天一清或2天一清。

  2、定期组织卫生大清扫大整治活动。各片责任单位、村委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乡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对镇村要道、村中生活垃圾、污水、畜禽粪便进行全面清扫,对房前屋后的沟、渠、水塘等漂浮物进行全面清理,对田间地头农业生产废弃物进行全面清捡,特别是边远的乡村,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加强监督管理,进一步清除卫生盲点和死角。据目前统计,20xx上半年我镇共组织各类环境整治行动达130多次,收运处理生活垃圾1200多吨,清理池塘、沟渠10多处,清捡田园面积达200多亩。通过集中整治,确保环境卫生长期干净整洁。

  3、建章立制、长效管理。我镇把制度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注意运用近年来开展城乡清洁工程探索出来的成功经验,注意学习借鉴外地的好做法,注意总结活动中的新经验和有效做法。把“短安排”与“长打算”结合起来,既着力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取得明显的阶段性效果,又着眼长远、持之以恒,形成制度、长期坚持、不断完善。我镇对照清洁乡村活动建设要求,确保我镇100%的自然村屯组建保洁员队伍,100%的自然村屯成立了村民议事联合会,100%的自然村屯制定了清洁乡村村规民约、保洁制度等长效机制。同时,督促各村委、自然村制度能落实到位,让制度推动清洁乡村建设活动成为常态,促使农民群众建立新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上半年我镇继续投入了100个垃圾桶给各村委,补足之前已破损或丢失的垃圾桶,确保日常生活垃圾的装运与集中收集,方便镇环卫站清理。

  (六)、开展“三化”,有序推进

  1、村屯绿化方面

  为提高村屯绿化水平,改善我镇生态环境,因地制宜,根据群众积极性高、参与率高、配合政府工作好、自愿绿化用地的自然村开展绿化活动,年初,我镇确定了2个重点示范村(淡水村委上包墩、海脚村),一般绿化示范点8个,分别是:上新村委大窑、上高村、新屋村小组,淡水村委北风岭、李屋、杨屋村小组,山寮村委六村、山寮村小组。5月底,我镇各个绿化示范村屯的果苗已全部到位,现进入维护保养成长阶段,全镇累计种植苗木1643株,绿化面积5.5亩。

  2、饮水净化方面

  为进一步实现生活生产用水提质增效,提高群众的饮水安全,结合实际,对我镇5个饮水水源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设立了饮用水源保护警示牌(山寮、上新、对达、淡水、沙田水厂),严禁周边生活污水流入划定范围内,规范群众生活用水处理方式,并要求沙田水厂进一步完善供水基础设施与保障机制,切实提高镇上的饮水安全。

  3、道路硬化方面

  为改善村屯道路基础设施,自去年11月底到目前,全镇通过一事一议、公路大会战、扶贫项目共实现村组道路硬底化7条,共11.63公里,全镇村组道路硬底化得到进一步覆盖,方便了群众的出入。同时,我镇定期发动群众干部一起对道路两边的杂草障碍物进行集中清理清楚,整修平整,确保公路日常疏通。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项目建设资金不足,生态乡村“三化”项目建设需要较多的资金支持,农村经济薄弱,筹资困难,现有资金不足以支撑项目的全部实施,也难以保障后续建设及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转、维修。

  (二)我镇自然村多,目前资金设备等财物的投入只能相对倾向于生产生活条件好、群众基础好的示范村、示范点;部分生产、生活条件相对落后、地处偏远的村落难于投入。村屯绿化等项目只能偏向于部分村组。

  (三)群众的主体性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群众支持与参与度不高,村民长期养成的农村卫生陋习难以迅速转变,部分群众认识不足,参与生态乡村的热情度不高,仍需大力宣传与发动,进一步扩大群众参与面。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深化宣传,发动群众。使清洁乡村成为村民的自觉行为,深入村屯开展政策宣传、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不断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切实把“清洁乡村”活动推向高潮。

  (二)、加强建设,统筹兼顾。对各村进行总体布局和重点规划,与农民群众共同商量制定村屯建设规划,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制定工作方案,分步实施,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三)、建章立制,巩固成果。巩固保持已整治合格的各村各屯清洁环境,防范圩镇、乡村“五乱”现象的反弹。继续抓好以村屯为单位,“村民自治、村貌村管”,制定完善一整套村屯垃圾运行管理模式,确保村屯垃圾有人收、有人集、有人清运。

  (四)、严格问责,确保落实。严格执行市、县关于转变作风、落实责任的相关纪律要求,加强对清洁工作的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四、意见建议

  (一)、因地制宜,整合资源。上级部门的实施方案标准与硬件配套做法要切实结合当地实际,进行考评与推进当地的乡村建设活动,努力整合当地的优势与特色做法进行深化建设,才能让“美丽广西”乡村建设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二)、明确主体,发挥群众。自从清洁乡村活动以来,“脏、乱、差”的环境得到一定改善,群众的意识也得到提高,但总体上来讲,离党、政府和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群众的积极性与参与性不高,陋习还没有得到及时的转变,素质还有一定提升空间,如何能够切实转变群众的观念、提高群众的素质和发挥群众的主体力量应该成为当前推进工作的重点之重,如果群众自觉行为的提高对整个“美丽广西”乡村活动可以说是一个质的提升。

  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报告2篇

  XX乡位于XX县西部,距县城55公里,总面积243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总人口12186人。今年以来,XX乡以“生态美、村容美、庭院美、生活美、乡风美”“五美”为目标,抓规划、抓基础、抓产业、抓民生,把美丽乡村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中。通过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乡村集镇有了新的面貌,农业产业有了新的发展,农民生活有了新的提高。

  1、着力高标准规划,全面提升乡村集镇品位。坚持“低水平的规划是一种落后,低水平建设意味着浪费”的理念,高起点规划集镇。聘请城镇规划专家和县建设主管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土地测量、实地勾绘,并邀请部分村民代表、乡、村干部,县、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规划草案进行会审论证,确保规划既体现现代集镇品位,又符合XX发展实际。

  2、着力镇村联动,全面提升基础设施水平。针对街道窄、乱、差的现状,我们实行镇村联动,把清理违章建筑和完善基础设施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严格把控,对违章建筑绝不姑息,今年共拆除街道违章建筑1800平米,拆除破旧房屋14栋,按照村庄规划新建房屋5栋。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新修水沟1400余米,清理路障几十余处,拆旧房修路600米,街道拓宽3.5米,巷道建设1000米,墙面改造4000平米。加强集镇日常管理工作,实施清洁卫生工程,下大力气整治家禽乱养乱放、乱设摊点等不文明现象,整个集镇面貌有了新的改观。为扩大乡集镇面积,启动保太村新区开发建设,前期测量、规划工作已基本完成,征地工作进入关键阶段,涉及征地村民260余户,210户已签字同意,近期有望全面完成。

  3、着力产业推进,全面提升村级经济活力。产业发展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原动力,只有产业发展、农民富裕,建设美丽乡村的热情才会高涨。主抓特色富民产业,选定井冈蜜柚、高产油茶等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的特色产业,真正给农民找到一条能够快速致富的渠道。同时,高山羊、野猪畜禽养殖等固有的特色养殖产业不断增容,武功山大鲵养殖产业不断壮大,形成了“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的特色产业格局。

  4、着力民生保障,全面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加快推进清洁工程,设立垃圾桶50个,清运车1辆,配备专职保洁员两名,垃圾全部运到垃圾填埋场填埋,有效的保障了XX集镇街道的清洁干净。集镇全部完成了改水工作,新安装路灯12盏,太阳能安装户13家,道路建设不断完善,居民生产生活日趋便利。同时,注重文化服务能力,成立新民村文化艺术团,广场舞等各种新鲜的文体活动在农村不断呈现,丰富了农民业余生活。

  下一步,我们将针对配套资金短缺、基础设施薄弱、集镇建设推进进度不快的问题,集思广益、真抓实干。一是继续争取项目扶持,并加大乡、村自筹资金投入,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资金保障。二是实行乡、村干部包干负责联系户,健全网络化责任体系,通过倒排时间表,推行逆向责任机制。三是优化升级农业主导产业,引导支持发展特色产品和特色产业,改善集镇基础条件和商住环境,促进全乡经济发展。我们相信,在各级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全体XX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扎扎实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一定能使XX焕然一新,让XX人民拥有更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

  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报告3篇

  南王庄村位于冀鲁交界处,南邻卫运河,北倚邢德公路,东临德州,西接县城。全村共有505户,人口2159人。2008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河北省村屯绿化示范单位”和“先进科普示范基地”称号,并被评为首批省级文明生态村;2023年、20xx年先后荣获衡水市委市政府:2023年度平安建设星级创建活动“三星级”村和“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20xx年我们抓住衡水市“美丽乡村”建设的宝贵机遇,与时俱进,将村庄规划改造、道路建设绿化、垃圾收储处理、产业发展与提高村民生活品质列入重要议事议程,掀起了“美丽乡村”建设高潮,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具体做法

  (一)加强领导,明确分工。

  为保证创建工作顺利有序开展,南王庄村成立了以村党支部书记刘振峰为组长,村委主任王洪义为副组长,两委委员为成员的创建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办公室,由村委主任担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全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同时吸收几名村民代表作为攻坚小组成员,在项目实施推进中,及时深入群众,做好动员协调等工作,形成了全村齐抓共管的良好的创建氛围。

  (二)明确目标,稳步实施

  1、因地制宜,制定规划

  根据本村实际,他们制定了“村庄秀美,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谐的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的创建目标,他们对全村进行了科学合理规划,以优美新环境、绿色新产业、高雅新文化、和谐新农村“四大工程”为载体,努力把全村打造成为环境优美、产业发展、文化繁荣的特色村。同时,还确定了“整体规划、区块建设、分段实施”的创建工作思路。

  2、统一思想,全民动员

  自本村被列入衡水市20xx年度“美丽乡村”创建村以来,南王庄村立即召开了全村创建工作动员大会。村两委通过召开两委会、党员干部会、村民代表会等不同层面的座谈会,征求大家意见,共同谋划创建目标和规划思路。通过民主座谈,他们充分认识到村民是创建工作的主体,必须充分调动和发挥好村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群策群力,协力推进。为此,他们在村口、村主干道等处书写标语20余条,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同时,对村干部的职责进行细化分解,实行量化管理。成立党员服务队,充分调动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在创建工作中充分发挥带头示范作用。使全村干部群众全部行动起来,共同投入到创建工作中来,为创建工作营造浓厚氛围。

  3、突出重点,统筹推进

  根据“整体规划、区块建设、分段实施”的工作思路。在创建工作中,他们努力抓好建设与发展两大重点,做到环境、产业、文化建设同步,实现绿色、富裕、和谐并举。一抓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全村新农村建设大步迈进,实施了新农村整治等一系列项目,基本完成了道路硬化、路灯亮化、村庄绿化、环境净化灯基础设施建设,并在村南修建了文化休闲广场,村庄面貌出现了显著的变化,受到了群众的肯定。二抓生态农业发展。通过大力发展设施蔬菜、蘑菇灯生态农业和沼气池建设,初步形成“种植—沼气—粮食”生态模式,积极推广资源化利用的农业生产方式,普及节肥、节药、节水的绿色农业生产技术,不仅使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也使村民富裕起来。三抓优秀文化资源培育。在建设中,我们积极挖掘和培育本村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文化休闲广场、农村书屋、文体器材等项目建设过程中,村民看书、打球等问题兴趣愈加浓厚,同时我村成立的秧歌队也发展壮大起来。普及了农业科技知识,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

  二、取得的成效

  一方面通过“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全村村民的思想发生了改变,生活方式进一步改善,文明向上的村风明显改观。另一方面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村容村貌大为改变,生活环境明显改善,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产业结构更加合理,村民和谐幸福指数显著提高。

  (一)协调美观的整体风格初步形成

  围绕村道硬化、沼气建设、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清洁庭院等内容,深入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大力推进村庄道路绿化和空地绿化建设,见缝插绿,实施道边和空地整体美化。通过创建工程的稳步实施,全村道路得到了全面硬化、绿化和美化,村内沟渠得到全面整治,达到“流畅、水净、岸绿、景美”的整体美观效果。

  (二)精巧细致的内在品位初步展现

  累计投入资金500多万元,用于村庄各种基本设施建设。其中道路硬化投入200多万元,长度6千余米,面积1.8万平方米;投资4万余元,安装路灯40盏;投资16余万元,铺设农田防渗管道2万余米;投资50余万元,铺设主管道3千余米,完成村民饮水改造工程;投资4.3万元,新建垃圾池13个;投资20余万元,修建污水排放设施2座;投资30余万元,完成村庄绿化长度6千多米,绿化面积达6万多平方米;投资5万余元,改造和粉刷墙面1.5万平方米;投资20余万元,新建一处占地9000平方米的文化休闲广场。通过以上各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以及全村“美化、绿化、净化、亮化”工程的全面实施,使得全村村庄建设的总体风格更加协调,村庄内部各项设施构造的更加完善。

  (三)特色鲜明的产业得到培育壮大

  通过创建项目的实施,在美化家园、完善生活环境的同时,通过土地综合利用有效拓展发展空间,大大提高产业集聚水平,为村经济发展和村民生活水平提升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一是产业发展的区位优势明显提高。德商高速公路修建在即,充分利用紧邻德商高速公路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摩擦制动材料、物流运输等行业,以达到增加村民经济收入。二是优势产业得到提升。通过土地综合整理,围绕设施蔬菜、蘑菇种植这两个优势产业,推进规模经营,提高规模效益,加强农业主导产业的集聚水平。三是特色产业成为新增长点。充分利用我村紧邻邢德公路,交通方便快捷的优势,在邢德公路两侧,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协调耕地180余亩,一个以培育国槐为主观赏苗木基地正在筹建中,将成为村民致富的新增长点。

  (四)健康文明的村风民风明显提升

  良好的村风和现代生态文明意识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条件,在建设过程中,村民的文明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生态文明生活方式逐步走进农家。一是积极开展农民素质培训。聘请县宣传部领导和县农牧局专家来我村进行精神文明建设和科普知识的普及,在学习中村民的生态环保理念得到加强,保护生态、爱护环境逐渐成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和生活准则。二是积极开展文体活动。村组建了秧歌队,每逢重大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充分挖掘当地独有的特色文化资源,弘扬健康向上的农村新风尚;三是开展形式多样的业余文化活动。充分发挥文化休闲广场、篮球场、乒乓球场合图书阅览室等文体建设的成果,这些体育设施全天向村民开放,组织开展一系列的文化体育比赛活动,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三、存在的问题

  1.建设资金不足。“美丽乡村”创建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据初步测算投入建设资金至少百万余元以上。由于我村基础设施相对较差、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农民收入较低,现有的资金远不能满足“美丽乡村”建设的需求。

  2.村庄整治难度加大。随着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的不断推进,由于我村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加上整治建设的原材料成本的上涨,致使整治难度逐年加大。

  3.后续管理机制欠缺。随着各项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由于缺乏管理经费等问题,出现了建后无人管理现象,缺乏长效管理机制。

  4.经济发展后劲乏力。随着各级政府对新农村建设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特色产业缺乏技术和资金支持,难以形成规模效益,致使多数农民没有富裕起来,村经济发展后劲不足。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完善工作机制,进一步细化工作方案。探索建立“财政补助一点、村级集体投入一点、受益农户筹措一点”长效管理经费管理筹措机制,切实做到人员、经费、职责、制度四落实。

  2.提升规划水平。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坚持水、田、房、路综合改造。为南王庄村“美丽乡村”建设奠定基础。

  3.壮大村域经济。随着中央惠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大,抢抓机遇,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技术和资金支持,不断培育壮大全村棚室蔬菜、蘑菇种植这两大特色产业,提示规模效益,增强村集体经济,为全村“美丽乡村”建设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

推荐阅读:

2023乡镇班子政治素质自查报告

2023年村主任第一季度疫情防控述职述廉|疫情防控2023年的述职述廉报告15篇

社会实践报告主题乡村振兴

2023年街道纪工委履行监督责任落实情况报告三篇

2023党员组织生活会自查报告

应急管理局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述责报告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