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是位于朝鲜北部长津河上游的人工湖。修建了一座重力坝,坝高55米,坝顶长度700多米,用于切断长金河,面积54.2平方公里。按平均水深3米计算,库容超过1.6亿立方米。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长津湖心得体会的文章20篇 ,欢迎品鉴!
第1篇: 长津湖心得体会
昨天晚上我看了电影《长津湖》,它让我知道了当时的解放军战士打仗的时候有多么的惨烈。里面讲的是一名解放军战士伍千里,在当连长的时候去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后来在战争发生之前,他弟弟也在他不知道的情况下偷偷参了军,首长知道后把他弟弟安排到了他们连。
当伍万里在车站第一次看到死人的时候非常的紧张和恐惧,并且他们在去向前线运送电台的半路上遇到了兄弟部队正在遭受美军的攻击,他们便前去辅助他们的兄弟部队。他们的神枪手平河拿着枪打对方的基地,并且伍千里也在此发现了他弟弟伍万里的优点,那就是他弟弟投手榴弹投的非常的准,一下子就炸掉了对方的一辆坦克。同时神枪手平河拿着一把机关枪跟对方的机枪手在那里打来打去,后来由于平河的枪法非常准,一下子打死了那个敌人。炮兵雷排长衬着这个机会拿着大炮发射了一发炮弹,轰隆隆那座塔倒了,并且上面的通信器也被损坏掉了。这下美军的电联系统就被破坏掉了。
看到雷排长移动标识弹的那一幕,雷排长被标识弹的那种热量烫伤了许多地方,他的双手已经没法摸方向盘了,可是为了移动标识弹,他仍然在开着车。这时一枚炸弹飞来,炸弹的碎片崩到了他的上嘴唇上,瞬间他的上嘴唇就被灼伤了,紧接着又一枚炸弹飞来,他的车被炸飞,它被压到了车子底下,看到他最后牺牲时的样子,我的心痛极了!
抗美援朝战争最后获得了很大的胜利,但是这却是依靠着许多战士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完成的,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和平和美好,缅怀先烈!致敬英雄!做热爱祖国的好少年,努力学习,建设强大的祖国。
第2篇: 长津湖心得体会
今天我和爸爸在电脑上看了一部电影,名叫《长津湖》。电影主要说的是,1953年的一天,在朝鲜人民过着平静的日子时,美国的轰炸机炸掉了他们的房子,中国志愿军叔叔来抵抗外国侵略者的故事。
在早上,他们埋伏在靠近美国军队营地的雪山上,那时气温是零下40度,志愿军叔叔衣服单薄,冷的时候用哈气来暖和。到了晚上9点,志愿军的队长吹起了冲锋号,所有的志愿军叔叔从四面八方开始进攻,他们拿着炸药包赶来,有的打开炸药包和敌人同归于尽。在枪声中,志愿军叔叔一个个倒下,鲜血撒满战场,他们是为了抵抗外国侵略者才流下的。
队长使用了电报,要求派兵支援。美国军队打不过中国志愿军了,坐飞机到了长津湖,我们的志愿军叔叔们包围了美国侵略者,用手榴弹炸开冰面,美国军队沉了下去,中国志愿军赢得了胜利。
在电影中有个支援队叫“北极熊”,在领导看着搬运伤员时,发现有一位志愿军叔叔举着红旗,站在美国废弃的坦克上,他已经冻死了,领导和两位战士向他敬了军礼。
我看完这部电影后,又想哭又生气,哭的是英勇的志愿军叔叔们,生气是恨美国侵略者。要是没有志愿军叔叔,就没有现在这美好的生活,志愿军叔叔,谢谢你们!我们有困难时会像你们一样坚强,克服困难,勇往直前。我们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以后,会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不被欺负!
《长津湖》观后感心得【篇二】
长津湖战役发生在1951年11月27日,当时,陆战一师前进到长津湖西侧,这里连绵的山地。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已经陷入了十万大军的包围中。影片中一张战场形势图,显示了双方战场态势。蓝色为陆战一师的位置和突围路线。湖东侧是陆战一师的1团和5团共8000人,湖的南头是陆战一师师部和部分工兵,有3000人。湖东侧是陆军第7师31团在担任右翼掩护,有4000人。合计总兵力有18000人左右。另外,在战斗中陆战一师还得到第一航空联队的空中支援。红色为另一方部队,形成一个包围圏,为9兵团的20J,27J和26J共三个军,最终投入兵力计15万人。中间浅蓝色是长津湖,它是截流长津江的水库,长津江流入鸭绿江。《长津湖战役》
这部影片,以老兵的视角回顾那场惨烈的战斗,无涉胜败。零下40度的严寒,使战斗变得更加悲壮。健在的老兵在讲述这个故事时,充满感情。离开战场就不再敌对,他们对敌方军人流露同情和敬意。六,七十年过去了,当年爱吃冰激凌的年轻人,都垂垂老矣,但他们依然可爱。
陆战一师师长,作为主角,在影片中一带面过。史密斯将军是个富有经验而且非常谨慎的指挥员。陆战一师深陷重围未被歼灭,很大程度得益于他的指挥。
陆战一师最终突出重围,一路撤到兴南港,乘船离开了。同时带走了9万多北朝难民。此役美军伤亡5000人,其中第7师31团占到3000多人。战役双方共伤亡数万人。
陆战一师1941年2月1日成立,在太平洋战争中,参加了瓜达尔纳尔岛战役、格洛斯特岬战役、贝里琉岛战役‘冲绳岛战役,对日作战屡建奇功。二战后,参加了越南战争、海湾战争和在索马里进行的“重建希望”人道主义救援行动。
这部影片中除了几个历史学家外,其他的解说都是老兵们的语言,即使他们不出现于画面。他们心里没有仇恨,会拥抱昔日的对手。老兵们有自己对胜败的诠释他们觉得,虽然没有胜利,但是南韩还在,值得去战斗。此生无悔,一点也不!
第3篇: 长津湖心得体会
看了最近刚出的电影《长津湖》,我感慨万分。七十多年前,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去进行一场守护正义的战争。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最英勇的人,最可敬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生命筑起一道墙,阻隔美帝主义的侵略,保卫了中朝两国的和平与安宁。
是战争无疑是残酷的。《长津湖》里,中国人民志愿军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他们吃不饱穿不暖,许多人甚至被冻到截肢,但他们仍旧坚持在抗战的一线,只是因为那保家卫国的决心。电影中有一幕火车上路过长城的场景,而他们就是长城,用生命筑起长城换来和平。
《长津湖》里,看到美国的飞机轰炸我们最可爱的人,看到我们最可爱的人不到最后不放弃,看到他们用尽一切力量去反抗美军,我抑制不住地哭了。我在想,如果没有他们,我们现在会是什么样。所以我们应该一直铭记他们,缅怀他们。
先辈们用鲜血写下的历史,用青春和生命换来的和平,人们不会忘记,更不敢忘记。《长津湖》的上映让人们对抗美援朝战争有了更多的了解,让人们对这来之不易的和平更加珍惜。
惟愿硝烟不会再弥漫,和平不会再消逝。
第4篇: 长津湖心得体会
一部叫《长津湖》的电影,让数亿观众为之“入戏”,让这个国庆节多了份“英雄气”。
多年来,以《英雄儿女》《上甘岭》为代表,抗美援朝主题的电影佳作迭出,成为一代代人的历史记忆和精神食粮,鼓舞全国人民大力弘扬抗美援朝精神,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之中。
今天,《长津湖》站在一个新的视角,以一个志愿军连队为人物群像,真实地再现了那场战争的细节,重新诠释了战争的残酷、军人的勇敢和精神的伟大,在当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这部作品显示了特有的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
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精神;一部电影,也不能缺少精神。《长津湖》所带来的观影热潮,并不是单纯依靠广告宣传力量,而是影片本身传递的情感力量,彰显了艺术作品的巨大精神感召力,并转化为票房数据、上座数量和好评度。
有位女观众说,昨晚看完了长津湖,出来之后,老公问她怎么样,她红着眼圈说,深受震撼、深受教育。电影场里,她的背后一直有抽泣声……不少观众特意选择国庆观看,他们把观影当作一次向祖国的“精神献礼”,电影的真正价值就在于此。
精神是电影的“内核”,但也离不开技术的支撑。有人评价,这部电影战斗戏,无论是场面调度还是战术指导,都堪称国产战争片的新标杆,堪称国产电影史诗级的战争片。电影艺术的境界,正是精神与技术的水乳交融,让精神在艺术中得到倍增和升华。
《长津湖》火了,精神的力量“无价”。对于电影人来说,拍出一部爆款“大片”,获得更多的市场效益,是他们的梦想和追求。时下,有不少的所谓大片,并不缺少高技术、高投入,更不缺少大场面、大明星,但缺少了最关键的“精神”,一部没有精神的影片,即使金玉其外也是败絮其中,难以获得观众的青睐和市场的认可。
第5篇: 长津湖心得体会
今天下午妈妈带着我和妹妹去看了一部爱国电影——《长津湖》。
这部电影刚开始是一名叫伍千里的战士回家探亲,他手捧一个骨灰坛,里面装的是他的哥哥—伍百里的骨灰,可是探亲假还没结束,他就接到了归队命令,感觉是十万火急,因为是战士打着火把骑马传达的命令。
紧接着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名叫宋时轮的指挥官做战前讲话,他的话铿锵有力,鼓舞士气,听完讲话后战士们高唱,“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听的我也热血沸腾。随着歌声响起,把我们拉到了抗战现场。1950年10月,由于美国军队出兵朝鲜,在毛主席的指导下,我国军队跨过了鸭绿江,抗美援朝开始,当时我们才建国一年,物资短缺,每个战士只能一天一个土豆,装备也差,没有空军和坦克等厉害的武器,能用的子弹也很少,保暖的衣服都不足,但是他们仍然在艰苦的坚持着,靠的是志愿军顽强的意志和必胜的决心。
耳边仿佛又听到临别时伍千里对他弟弟说的话,“我和大哥把仗都打完了,你就不用再打仗了。”这句话说出了当时很多战士的心声,现在不打,后代就得打了,所以他们才如此奋勇,如此拼命的战斗,都是为了后代的幸福,为了后代美好的未来和生活着想。
最终凭借着战士们顽强的意志,我们用极其落后的武器战胜了当时很厉害的美国,扬我国威。我妈妈告诉我让我们勿忘过去,珍惜现在,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作为一名小学生,我的首要任务就是好好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做好新时代的接班人!
第6篇: 长津湖心得体会
看完国庆档《长津湖》电影后,心里有许多的感想。
长津湖战役发生在1951年11月27日,当时,陆战一师前进到长津湖西侧,这里连绵的山地。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已经陷入了十万大军的包围中。影片中一张战场形势图,显示了双方战场态势。蓝色为陆战一师的位置和突围路线。湖东侧是陆战一师的1团和5团共8000人,湖的南头是陆战一师师部和部分工兵,有3000人。湖东侧是陆军第7师31团在担任右翼掩护,有4000人。合计总兵力有18000人左右。另外,在战斗中陆战一师还得到第一航空联队的空中支援。红色为另一方部队,形成一个包围圏,为9兵团的20J,27J和26J共三个军,最终投入兵力计15万人。中间浅蓝色是长津湖,它是截流长津江的水库,长津江流入鸭绿江。
《长津湖》这部影片,以老兵的视角回顾那场惨烈的战斗,无涉胜败。零下40度的严寒,使战斗变得更加悲壮。健在的老兵在讲述这个故事时,充满感情。离开战场就不再敌对,他们对敌方军人流露同情和敬意。_年过去了,当年爱吃冰激凌的年轻人,都垂垂老矣,但他们依然可爱。
陆战一师师长,作为主角,在影片中一带面过。史密斯将军是个富有经验而且非常谨慎的指挥员。陆战一师深陷重围未被歼灭,很大程度得益于他的指挥。
陆战一师最终突出重围,一路撤到兴南港,乘船离开了。同时带走了9万多北朝难民。此役美军伤亡5000人,其中第7师31团占到3000多人。战役双方共伤亡数万人。
陆战一师1941年2月1日成立,在太平洋战争中,参加了瓜达尔纳尔岛战役、格洛斯特岬战役、贝里琉岛战役‘冲绳岛战役,对日作战屡建奇功。二战后,参加了越南战争、海湾战争和在索马里进行的“重建希望”人道主义救援行动。
这部影片中除了几个历史学家外,其他的解说都是老兵们的语言,即使他们不出现于画面。他们心里没有仇恨,会拥抱昔日的对手。老兵们有自己对胜败的诠释他们觉得,虽然没有胜利,但是南韩还在,值得去战斗。此生无悔,一点也不!
第7篇: 长津湖心得体会
今天我和爸爸在电脑上看了一部电影,名叫《长津湖》。电影主要说的是,1953年的一天,在朝鲜人民过着平静的日子时,美国的轰炸机炸掉了他们的房子,中国志愿军叔叔来抵抗外国侵略者的故事。
在早上,他们埋伏在靠近美国军队营地的雪山上,那时气温是零下40度,志愿军叔叔衣服单薄,冷的时候用哈气来暖和。到了晚上9点,志愿军的队长吹起了冲锋号,所有的志愿军叔叔从四面八方开始进攻,他们拿着炸药包赶来,有的打开炸药包和敌人同归于尽。在枪声中,志愿军叔叔一个个倒下,鲜血撒满战场,他们是为了抵抗外国侵略者才流下的。
队长使用了电报,要求派兵支援。美国军队打不过中国志愿军了,坐飞机到了长津湖,我们的志愿军叔叔们包围了美国侵略者,用手榴弹炸开冰面,美国军队沉了下去,中国志愿军赢得了胜利。
在电影中有个支援队叫“北极熊”,在领导看着搬运伤员时,发现有一位志愿军叔叔举着红旗,站在美国废弃的坦克上,他已经冻死了,领导和两位战士向他敬了军礼。
我看完这部电影后,又想哭又生气,哭的是英勇的志愿军叔叔们,生气是恨美国侵略者。要是没有志愿军叔叔,就没有现在这美好的生活,志愿军叔叔,谢谢你们!我们有困难时会像你们一样坚强,克服困难,勇往直前。我们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以后,会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不被欺负!
《长津湖》观后感心得【篇二】
长津湖战役发生在1951年11月27日,当时,陆战一师前进到长津湖西侧,这里连绵的山地。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已经陷入了十万大军的包围中。影片中一张战场形势图,显示了双方战场态势。蓝色为陆战一师的位置和突围路线。湖东侧是陆战一师的1团和5团共8000人,湖的南头是陆战一师师部和部分工兵,有3000人。湖东侧是陆军第7师31团在担任右翼掩护,有4000人。合计总兵力有18000人左右。另外,在战斗中陆战一师还得到第一航空联队的空中支援。红色为另一方部队,形成一个包围圏,为9兵团的20J,27J和26J共三个军,最终投入兵力计15万人。中间浅蓝色是长津湖,它是截流长津江的水库,长津江流入鸭绿江。《长津湖战役》
这部影片,以老兵的视角回顾那场惨烈的战斗,无涉胜败。零下40度的严寒,使战斗变得更加悲壮。健在的老兵在讲述这个故事时,充满感情。离开战场就不再敌对,他们对敌方军人流露同情和敬意。六,七十年过去了,当年爱吃冰激凌的年轻人,都垂垂老矣,但他们依然可爱。
陆战一师师长,作为主角,在影片中一带面过。史密斯将军是个富有经验而且非常谨慎的指挥员。陆战一师深陷重围未被歼灭,很大程度得益于他的指挥。
陆战一师最终突出重围,一路撤到兴南港,乘船离开了。同时带走了9万多北朝难民。此役美军伤亡5000人,其中第7师31团占到3000多人。战役双方共伤亡数万人。
陆战一师1941年2月1日成立,在太平洋战争中,参加了瓜达尔纳尔岛战役、格洛斯特岬战役、贝里琉岛战役‘冲绳岛战役,对日作战屡建奇功。二战后,参加了越南战争、海湾战争和在索马里进行的“重建希望”人道主义救援行动。
这部影片中除了几个历史学家外,其他的解说都是老兵们的语言,即使他们不出现于画面。他们心里没有仇恨,会拥抱昔日的对手。老兵们有自己对胜败的诠释他们觉得,虽然没有胜利,但是南韩还在,值得去战斗。此生无悔,一点也不!
第8篇: 长津湖心得体会
近日,电影《长津湖》在人们的期待中上映了。
千里刀光影,万里赴戎机。电影《长津湖》以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之战为背景,讲述了志愿军7连官兵为了争取胜利,用青春和热血捍卫军人荣耀的感人故事。
长津湖战役是中国“钢铁军人”与美国“钢铁部队”的较量,结果“气多”战胜了“钢多”。连长伍千里、指导员梅生、狙击手平河、炮兵排长“雷公”、火力排排长余从戎、战士伍万里……一个个有血有肉的志愿军官兵英勇无畏、浴血奋战,用血肉之躯、无畏斗志、胜战智慧、牺牲奉献展示了“最可爱的人”的壮美形象,彰显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书写了中国军人不可战胜的英雄传奇。
透过影片,我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71年前长津湖之战的残酷与伟大、牺牲与不朽。1950年10月底,长津湖地区遭遇50年不遇的严寒,白天气温零下20多摄氏度。参加长津湖战役的志愿军,大部分是从华东调来的部队。由于紧急入朝,有的官兵连过冬的服装都未换上,大部分官兵穿着华东地区的薄棉服(装1斤半棉花),充饥解渴的是冻成冰疙瘩的土豆和漫山遍野的冰雪。当时,志愿军第9兵团物资供应极其困难,平均下来每个班只有两三床棉被,夜间官兵们只能互相搂抱着取暖,有的人冻得耳朵一碰就掉。而美军不仅有军大衣、鸭绒袋,还有棉帐篷、热火炉、营养丰富的热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志愿军第9兵团全歼美军一个3191人的整建制团——“北极熊团”,打垮了美国王牌陆军第10军,迫使美军经历了有史以来“路程最长的退却”。
战后,人们才知道,志愿军战士在水门桥旁高地上埋伏的那一夜,温度低至零下54摄氏度,我军由此产生了一个震撼天地的英雄称谓——“冰雕连”。可以说,长津湖战役的胜利,是我军钢铁意志的胜利,是志愿军战斗精神的胜利。正如冻死的上海籍战士宋阿毛在一首诗中所表达的:“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经此一役,美军惊呼:“他们不再是同一批中国人了!” 英国牛津大学战略学家罗伯特·奥内尔战后评价道:“中国从他们的胜利中一跃而成为一个不能再被人轻视的世界大国……如果中国人没有于1950年11月在清长战场上稳执牛耳,此后的世界历史进程就一定不一样。”
不管是现实中的长津湖之战,还是艺术化的电影《长津湖》,都深刻地告诉我们:“没有冻不死的英雄,没有打不死的英雄,只有军人的荣耀。”的确,中国军人的荣耀永远不死、永远不可撼动。电影《长津湖》的历史顾问王树增认为:作为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的重要组成部分,志愿军面对的最大考验就是严酷的气候,“他们在没有完整御寒装备的情况下毅然奔赴战场,面对美军最强悍的部队,用血肉之躯作战,最终取得胜利,靠的是不怕强敌的民族风骨,是前赴后继的英雄主义精神,影片展现的正是这种精神,至今依旧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也正是无数英雄的血性拼杀,让侵略者懂得,“现在中国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
昨天,志愿军官兵用热血和胜利,为中国军人赢得了荣耀。今天,作为新时代革命军人,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用顽强的作风、不屈的斗志、胜战的本领来捍卫军人的荣耀。
中国军人的荣耀不可撼动,不靠说,而靠做;不靠表态,而靠实力。当前,我国国家安全进入高风险、高承压期,战争风险现实存在,对我军有效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捍卫中国军人的荣耀,我们必须始终坚持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各项工作向打仗用劲,努力锻造打赢制胜的硬核能力,保持全时待战、随时能战的高度戒备状态,确保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拉得出、上得去、打得赢,切实以更强大的能力、更可靠的手段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第9篇: 长津湖心得体会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句歌词唱出了志愿军战士的雄壮气魄。这个国庆我观看了电影《长津湖》,在这部电影中志愿军战士用自己的钢铁意志战胜了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联合国军,获得了长津湖战役的胜利。
“我要让我哥瞧得起我”
在影片中主角伍万里得知二哥伍千里要去朝鲜,便偷偷找到了哥哥的师长并参军入伍。在路上,老同志问千里为什么要参军,千里回答道:“我要让我哥瞧得起我。”最后伍千里做到了。
“让我哥瞧得起我。”这句话看似就像哥哥弟弟争吵一样,其实它的内涵是千里想比哥哥更厉害,想要超越哥哥。在我们的学习中也应该要有上进心,超越比自己厉害的人。
“我们不打这一仗,
就是我们的下一代打!”
在影片中七连的指导员梅生知道要出战朝鲜时,本来可以不用去的他,骑了12个小时的自行车火速回连队报道。在火车上,伍千里问他,都已经回家了,能够与妻女相伴,为什么还要去打仗呢?梅生回答道:“我们不打这一仗,就是我们的下一代打!”是的,志愿军战士蹲防空洞,我们就可以不用蹲防空洞。志愿军战士不打这一仗,就是我们打。我们生活在这个幸福的时代是用战士们的鲜血换来的,所以我们要饮水思源。
火鸡还是土豆?
在影片中还有一段让我印象深刻,当时正值感恩节,美军那边吃的是火鸡、罐头、大鱼大肉,还可以喝到咖啡,各种食物应有尽有。反观志愿军战士们只能掏出又小又黑的冻土豆来吃,但是就连土豆也分不够。能有今天的生活,我们应该感到万分庆幸!
第10篇: 长津湖心得体会
最近刚刚上映的影片《长津湖》让不少人看完后,眼泪浸湿了自己的眼眶。电影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当时战士们为了保家卫国而所奉献出的自己的力量。但是时隔71年,放在现在的年轻人眼中,人人家中有暖气,有着自己的厚厚棉衣,不禁要发问在当时那么冷的天,长津湖志愿军战士为什么没有棉衣呢?
在1950年的10月1日,当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了自己刚成立一周年的纪念日,正当全国人民在举国欢庆这个特殊的日子的时候。我们隔壁的邻居正在饱受着战争的折磨,因为美军的介入并很快通过邻国将战争的硝烟蔓延到了我国领土附近,为了保家卫国,当时的领导者很快作出决定派出了我们最可爱最敬重的人——抗美援朝的志愿军战士们。
1950年10月19日,志愿军部队进入朝鲜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但是志愿军战士入朝后遇到了三个困难:第一是与当时的美国相比,我们作为一个百废待兴的国家,武器装备还有弹药问题全部处于劣势;第二个是吃的问题,特别是热食供应困难;最后就是棉服的紧张问题。
但是在当初入朝之前,中央就已经开始为了这场战争做准备了,我们的后援组织者其实在战士们入朝之前就已经在做着准备,对战士们的冬天保障其实绰绰有余。
但是伴随着入朝部队的不断增加,以及在当时的形势紧张,许多部队都来不及将已经准备好的棉服配备到每一个战士手中。我们部队的战士入朝的时候遇到了朝鲜50年间气温最低的冬天,长津湖战场更是处于朝鲜北部的高寒山区,海拔更是在1000米到20_米之间,夜间温度更是能达到零下40℃以下。
当时的中央军委在第二批志愿军战士入朝前派遣东北军区副司令贺晋年到车站去看战士们的情况。但是当他到达目的地后看到战士们的着装震惊了,当即要求列车可以停车两小时,但是军情十万火急,大多数部队基本没有怎么停留就直接开赴朝鲜进行战斗准备,只有少数部队在间隙间拿到了少量的棉服物资。
在部队入朝后,虽然中央军委从国内给入朝的战士运送了棉服等物资,但是因为我们没有一定的制空权,运到前线战士手里的物资可能连十分之一都没有。而当时的志愿军第九兵团部队,由于进入朝鲜国境时间太赶,时间紧张,接受命令需要立即赶赴前线,所以第九兵团战士都没有配齐冬季御寒棉服,只穿着当时我国南方人穿的军装,单薄的军装根本无法抵御当时朝鲜的那种酷寒的天气,但是我们坚强的志愿军战士为了守护我们祖国的疆土,哪怕遭受了来自大自然寒冷的袭击,也在冰天雪地中苦苦坚持了许久许久。他们成为了烈士,成为了“冰雕”,成为了我们应该牢记的榜样。
电影《长津湖》美国军队在逃亡的时候,在一处逃亡路途遇见了一个连队的志愿军战士,这些战士都被冻成了冰雕。可能有的人认为这只不过是电影为了吸引眼球而所展现出来的一种制作泪点的效果,怎么可能人会活活被冻死而不求生,但是在当时抗美援朝的时候这绝对不是一个只存在于人们的口口相传中而是活生生的真实发生的事情,在当时众多伟大事迹这只能算是冰山一角。在当时所变为冰雕的队伍甚至达到了三个连队之多。当时我们志愿军战士战士们所面对的不仅仅是陌生国家那残酷严寒的天气的斗争,更是要面对在当时全世界拥有最精良装备,拥有丰富作战经验的侵略者。
作为一个刚刚将外国侵略者从自己的家园赶出去,正准备恢复生产,建设家园的时候,这次的援助行动将,犯我中华者,虽然必诛的永不屈服品质体现得淋漓尽致。
根据抗美援朝老战地记者,亲自参与了长津湖战役的张崇岫老战士每每回忆到:"当时美军被我志愿军分割包围,夹着尾巴从包围圈里落荒而逃时,我志愿军部队有一个连队隐藏在他们逃跑撤退的道路上,准备在敌军撤退时进行全面阻击。但是当敌人经过的时候,却并没有枪炮声响起,只有漫天冰雪的声音。当师长得知阻击战并未打响,十分生气,认为我们志愿军贻误了战机,错失了歼灭敌人的最佳机会。当他赶赴埋伏现场,发现在那里的一个连队一百名志愿战士都被活活冻死了在了规定的伏击地点。他们死时仍处于埋伏状态,手中的枪正面对着敌人撤退的路口,哪怕是牺牲了,也不擅自撤退而是坚定不移的坚守着自己的岗位遵循着上级的命令。师长看到趴着地上已经冻成冰块的我军志愿军战士,蹲着地上号啕大哭,后悔自己错怪了战士们,同时也为国家拥有这样坚定信念英勇的战士骄傲。"
就是这种情况下,当时的美军侵略者更是在1951年7月起对志愿军战士们展开了所谓的"绞杀战",对于我军从后方运往前线的物资进行了更为残酷地损坏行动,1951年为了解决即将来到的酷夏战士夏装问题,后勤保障部队把新生产的夏装往前线运输,但由于运输路途遥远,中间停留环节多,物品到达指定地点后就遭受到了敌军空中敌机的狂轰乱炸,好不容易运送到前线的夏季服装在敌军的轰炸中几乎全毁,其他物资也毁坏过半。据统计仅三登存放物资库区,在受到其中一次轰炸就损失数十万计的物资。在经过这样的敌军破坏,又迎来了夏日的到来,朝鲜的夏日烈日的炎热,但英勇完全的我们志愿军战士不惧困难,没有了夏装,就亲自动手将自己的冬装改为了夏天的单衣,继续投入到前线的作战中。
这对于我们有着坚定信仰的志愿军战士来说,不管是遇到多么艰苦的环境,多么匮乏的物资,哪怕是敌人发动"绞杀战",我们的志愿军战士都能克服。面对敌军的阻挠,我军志愿军紧张而有秩序的展开了抢运冬装工作。终于,在我们英勇的志愿军战士抗美援朝进入朝鲜的第二年冬天,拿到了后勤部队给前线战士的属于自己的冬装,让过冬的棉衣不再是属于当时的志愿军战士眼中的一件奢侈品了。
议和前,战士们在敌人还穿着秋装的时候就已经穿上了刚送到自己手里的冬装。在当时准备议和时,敌人代表看见我们的志愿军队伍的着装时更是诧异极了。他们说:"没预料到在我们布防这么严密,空中轰炸得这么狠的情况下,你们还能穿上冬天的棉衣,而且比我们还早。我们与你们战斗失败看来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作为我们最可爱的人,哪怕在艰苦的环境下,哪怕在还算不上精良的装备下,为了保家卫国为了祖国与人民也能够坚定的战斗下去。当时面对装备精良、有制空权的美军,我们的战士打出了让敌人不可思议的胜利,让当时的世界人民都为之震撼。借着最近刚刚看过的影片《长津湖》,谨以此文献给我们最可爱的人,没有他们,哪有我们现在和平幸福的生活。
第11篇: 长津湖心得体会
抗美援朝战争可以说是上世纪50年代中国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几十年来的和平起到了关键作用。形象地说,抗美援朝出国作战就犹如一颗照明弹或者一颗信号弹,升上了时代的夜空,照亮了国家的前途。
在朝鲜东线有一个巨大的山脉叫狼林山脉,这个山脉基本上是没有人烟的,长津湖战役就是在这个基本上没有人烟的地方,志愿军与美军展开了惨烈的生死战斗。长津湖战役改变了整个朝鲜战争的态势,让我们的部队在东线站稳了脚跟。
《长津湖》就是要把革命先烈的精神传递出来。一部战争电影,说到底是讲关于“人”的故事。一部好的战争电影,一定要从人物开始,倘若对一个人物没有足够的感情,观众就很难跟着他上战场,去经历这种生死的考验,对他有莫大的关心。在这样的条件下,这个电影才可能成功;否则的话,就变成了只有战斗的场面,如果只能看到战斗场面的话,非常容易让人疲劳。
第12篇: 长津湖心得体会
近日,电影《长津湖》在全国热映,该片以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志愿军连队在极度严酷环境下坚守阵地奋勇杀敌,为长津湖战役胜利作出重要贡献的感人故事。作为党员干部,追片之余,我们也应该从剧中汲取精神食粮,扎牢“信念之根”“奋斗之根”“忠诚之根”,以更加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在新时代“赶考路”上书写新华章。
扎牢信念之根,让“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红色经典激励心扉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走进抗美援朝纪念馆,初入红色展厅,一组鲜明对比的数据十分引人注目,我国在钢产量、武器装备、后勤补给等方面都远远落后,简而言之为“气多钢少”。看似可怕的敌人,有着强大的装备和制空权,实则却钢多、气血不足,这些致命弱点在近战、夜战中暴露无遗。然而,正因为志愿军有着“气壮长津湖”般崇高的信仰,才能做到眼中有光、心中有磅礴力量,以顽强的意志信念,击退敌人一次又一次的冲锋,守住一座又一座高地。虽然当下我们不必过度担忧寒冬,但是我们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前进之路势必坎坷曲折,坚定信仰是新时代的迫切呼唤,“强国有我”更是每一位青年人奋臂高呼的应有之音。
扎牢奋斗之根,让“战严寒、斗风雪”的红色基因浸润心田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零下40度的长津湖,寒冷比敌人的炮火还要可怕,在缺衣少食的情况下,志愿军饥寒交迫,却依然热血沸腾,他们以炙热的奋进精神投入战斗,真正做到了摆脱“冷气”。被誉为“中国式保尔”的幸存者周全弟,在长津湖战役中因冻伤失去了四肢,但他坚决不屈服于命运,以钢铁般的意志力啃下硬骨头,几十年如一日,坚持用断肢续写奇迹,其书法颇有造诣,屡次获奖。当今的青年人要拿出干事创业的激情和热情,扎根沃土向上生长,不畏外部条件的重重阻碍,汲取艰苦奋斗的精神给养,赓续红色血脉,真正做到为民服务有温度、为民谋事有高度、为民办事有态度。
扎牢忠诚之根,让“只留清气满乾坤”的梅之芬芳沁人心脾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走近抗美援朝纪念馆红色展厅出口,鲜红的凯旋门映入眼帘,不禁感慨当今之和平来之不易,那是千千万万最可爱的人用鲜血换来的胜利。为了死守长津湖,志愿军时刻保持战斗姿势,瞄准敌人的方向,等待吹响进攻的号角,即使在极端条件下也坚决不撤退,“高傲”地耸立在阵地上,坚冰不能损其骨,风雪不能摧其志。这种弥足珍贵的革命忠诚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发扬,并根植于内心深处,付诸于实践行动。党员干部在任何时刻都要坚定立场,涵养精神傲骨,才能在大风大浪面前毫无畏惧、毫无退缩,才能在利益诱惑下更加坚定自我、傲骨胜梅,才能在攻坚克难中傲雪凌霜,彰显英雄风骨。
第13篇: 长津湖心得体会
今天是国庆节的第二天,我们去看了著名的影片《长津湖》。
长津湖之战是抗美援朝的一大战役。因为美帝国主义在我们解放战争之后悍然对朝鲜进行了侵略,打到鸭绿江附近了,危机国家安危。
于是,毛泽东坚定的说:“如果仅仅为了今天,我们可以不打;如果考虑到明天,我们必须得打!”于是,长津湖之战便开始了。
电影一开始放映了长津湖里的坦克,钢板都变形了,暗示着这场战争打得非常惨烈。电影中有一段情节让我记忆深刻:美军战机丢下一颗标识弹,滚烫滚烫的,电影中的角色“雷公”抱住了它,丢上汽车,他加大油门,敌人一直往他边上打,他冒着枪林弹雨把车开进来第二年的坦克队,让敌机把敌方的坦克都打没了。可是,一发炮弹打中了“雷公”的车子,把车子掀翻了,“雷公”的下半身被车子压住了,全身抽搐。他牺牲之前,人们都围着他……,看到这里,我不禁哽咽起来。
最后,当美军司令看到我们的战士被成雕像的时候,说“面对有如此决心的人,我们永远不可能取得胜利!”
第14篇: 长津湖心得体会
国庆节假期,我们一家人一起去看了《长津湖》这部电影,它给我带来了很大的触动。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主人公伍千里带着他的弟弟——新兵伍万里上战场前线与美军战斗的故事。战场上的情景很惨烈,深深触动着我的心灵。
看完电影回到家,妈妈将一个土豆在热水中煮熟,把它放进了冰箱的下层冻了起来。冻好后又把它给了我,让我尝尝,我咬了一口,根本就咬不动,像石头一样硬邦邦的。我一脸疑问地问妈妈这是干什么,妈妈说:“你想想,志愿军战士们在冰天雪地中,只吃这种土豆,却没人喊苦,还打了胜仗。你也要像他们一样长大后为祖国做贡献。”说完妈妈又给我们讲解了长津湖这个真实故事: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发生在长津湖地区的一场战役。长津湖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3个军,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与武器装备世界一流、战功显赫的美军第10军,于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在朝鲜长津湖地区进行了直接较量,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全歼美军一个整团的纪录,迫使美军王牌部队经历了有史以来”路程最长的退却”。这次战役,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
志愿军在东西两线同时大捷,一举扭转了战场态势,成为朝鲜战争的拐点,为最终到来的停战谈判奠定了胜利基础。听到这里,我想到了电影上那副画面,那副最让我印象深刻的画面:一个美军侦察兵发现一队中国军人,赶忙去查看却发现是一尊尊蓄势待发的冰人。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被冻上了一层霜,脸上结了厚厚的一层冰。其中有一位军人趴在一块大石头上,一只眼紧闭着,另一只眼死死地盯着枪口,似乎只要一个不注意,子弹马上就会飞出去。还有一位军人也趴在石头,手里拿着对讲机,一副随时奉命带军队冲出去的样子。美军队长看到了,郑重地给这群冰人敬了一个军礼,他说:“面对这样的敌人,我们是打不赢的。”这群冰人是谁?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他们这种大无畏的牺牲精神赢得了对手的尊重。当我看到这里的时候,我觉得我的心都被揪了起来,零下几十度,那么冷的天,这是怎样的一种意志呀?拥有这种钢铁意志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怎能不胜利呢?和他们相比,我真是渺小的不能再渺小了。以后,无论怎样的困难,我都要克服。
现在,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硝烟的时代中,我们应该感谢那些革命战士们,是他们奉献出了生命才换来了现在的和平,才让我们拥有了现在的幸福生活,让我们可以安静地坐在教室里学习。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努力学习,建设我们的祖国,不辜负革命前辈的期望。
第15篇: 长津湖心得体会
长津湖战役发生在1951年11月27日,当时,陆战一师前进到长津湖西侧,这里连绵的山地。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已经陷入了十万大军的包围中。影片中一张战场形势图,显示了双方战场态势。蓝色为陆战一师的位置和突围路线。湖东侧是陆战一师的1团和5团共8000人,湖的南头是陆战一师师部和部分工兵,有3000人。湖东侧是陆军第7师31团在担任右翼掩护,有4000人。合计总兵力有18000人左右。另外,在战斗中陆战一师还得到第一航空联队的空中支援。红色为另一方部队,形成一个包围圏,为9兵团的20J,27J和26J共三个军,最终投入兵力计15万人。中间浅蓝色是长津湖,它是截流长津江的水库,长津江流入鸭绿江。《长津湖战役》
这部影片,以老兵的视角回顾那场惨烈的战斗,无涉胜败。零下40度的严寒,使战斗变得更加悲壮。健在的老兵在讲述这个故事时,充满感情。离开战场就不再敌对,他们对敌方军人流露同情和敬意。六,七十年过去了,当年爱吃冰激凌的年轻人,都垂垂老矣,但他们依然可爱。
陆战一师师长,作为主角,在影片中一带面过。史密斯将军是个富有经验而且非常谨慎的指挥员。陆战一师深陷重围未被歼灭,很大程度得益于他的指挥。
陆战一师最终突出重围,一路撤到兴南港,乘船离开了。同时带走了9万多北朝难民。此役美军伤亡5000人,其中第7师31团占到3000多人。战役双方共伤亡数万人。
陆战一师1941年2月1日成立,在太平洋战争中,参加了瓜达尔纳尔岛战役、格洛斯特岬战役、贝里琉岛战役‘冲绳岛战役,对日作战屡建奇功。二战后,参加了越南战争、海湾战争和在索马里进行的“重建希望”人道主义救援行动。
这部影片中除了几个历史学家外,其他的解说都是老兵们的语言,即使他们不出现于画面。他们心里没有仇恨,会拥抱昔日的对手。老兵们有自己对胜败的诠释他们觉得,虽然没有胜利,但是南韩还在,值得去战斗 。此生无悔,一点也不!
第16篇: 长津湖心得体会
在庆祝新中国72华诞的重要时刻,电影《长津湖》上映可谓恰逢其时,意义重大。71年前,新中国刚诞生一年,百废待兴,百业待举,全国人民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努力争取国民经济的根本好转,全力治理长期战争造成的创伤,恢复疲惫的国民经济,重建美丽的家园。但是,美国政府从维护其全球霸权出发,武装干涉朝鲜内战并派其海军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不顾中国政府的严正警告,将战火烧到鸭绿江边,给我国东北边境地区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我国国家安全受到严重挑战,国家利益受到严重损害,应朝鲜党和政府的要求,党中央坚决抵抗美援朝,做出保护家庭国家的历史决定。
电影《长津湖》讲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某部参加长津湖战斗的过程,表现了人民军队热烈的爱国感情,对党和人民非常忠诚,生动地解释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电影开篇以简洁的篇幅和生动的故事告诉观众,抗美援朝战争是抵抗侵略的正义之战,是保护家庭的正义之战。在家休假的连长队千里接到命令立即返回队伍,本复员的领导梅成长途自行车终于与北上集结的队伍相遇,领导的儿子毛岸英绝对要去前线战场……为了保护家庭和国家,为了保护和平,中国军人没有选择,流血牺牲也不辞职。在电影中,风景如画的鱼米之乡浙江湖州,拍摄着庄严的万里长城,与美军飞机滥炸的边境城市安东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不要把战火烧在祖国的大地上。不要让敌人夺走我们的土地。不要让敌人夺走困难的胜利果实。电影借梅生说中国人民志愿军士兵的声音。这场战斗如果我们不战斗,我们的下一代就会战斗。
长期沐浴在和平阳光下的我们恐怕很难想到,今天的和平安宁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不畏强敌拼死较量换来的,也很难想象抗美援朝战争的交战双方力量是怎样的悬殊。正如电影《长津湖》所反映的,志愿军第9兵团的武器装备与美海军陆战第1师差距甚大。美海军陆战第1师约2.5万人,下辖3个陆战团、1个陆战炮兵团,并在作战时加强大批炮兵、装甲兵、工程兵等,可直接得到1个陆战航空兵联队(70余架飞机,最多时150架飞机)的空中支援。而志愿军第9兵团是紧急入朝,他们从温暖的华东地区进入冰天雪地、极度严寒的盖马高原,战地是海拔20_米以上的大山区,一无村庄二无粮食,很难就地补给,随身携带的粮食为了防空也往往不能烧熟,有时把好不容易煮熟的土豆送到阵地上很快就会冻成冰块,没有热水喝只能吃冰雪。“吃了三个地蛋(土豆)打一次冲锋”,在部队是普遍现象,有时几天几夜粒米未进,只能以雪充饥。然而他们始终保持高昂的战斗意志,爬冰卧雪,克服衣着单薄、粮弹缺乏、冻伤减员严重等难以想象的困难,打败了美军王牌部队陆战第1师和步兵第7师,创造了以弱胜强、以劣胜优的战争奇迹。
《长津湖》拍出了中国人的精气神!由于没有空军掩护,运输条件又差,第9兵团的重武器无法前送,有时甚至连重机枪也不能用了,作战中的主要“重武器”就是手榴弹。这丝毫没有减弱他们的战斗意志和必胜信心。第172团第3连连长杨根思,奉命率该连3排坚守位于下碣隅里东南的1071.1高地东南侧小高岭,他指挥3排打退数倍于己的美军的8次进攻,直至弹药耗尽。在美军冲上阵地的危急时刻,杨根思抱起仅有的一个炸药包,拉燃导火索冲入敌群,与敌同归于尽,用生命守住了阵地。在追击作战中,许多冻伤的指战员只要还能走,就坚决要求参加追击,有的人说:“我们就是爬也要爬到前线去”。《长津湖》以令人目不暇接的战争戏,客观真实地再现了现代战争的残酷无情,更生动诠释了志愿军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血性胆魄,让人看了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长津湖》拍出了中国人的智慧和胆识!志愿军取胜靠的是发扬自己的优长专找敌人的弱点来打,靠的是勇敢加战术、勇敢加智慧。朝鲜战场上的美军“钢多气少”,步兵怕近战、夜战,他们离开飞机大炮的支援,战斗意志就会大减。志愿军则大胆地实施近战、夜战,大胆地实施穿插、迂回和包围,经常将美军步兵和坦克的联系割断,经常组织小分队直捣敌人指挥所和炮兵阵地。《长津湖》艺术化再现了作战过程,塑造的人物形象有血有肉、有胆有识,令人印象深刻。伍千里、雷公排长等基层指挥员贯彻“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作战指导思想,指挥机动灵活。新兵伍万里,在老兵们的言传身教下,在激烈的战斗中迅速成长,勇敢又灵光。伍百里、伍千里、伍万里,伍家三兄弟象征着红色基因在中国军人中永续传承。
志愿军的流血牺牲、无私奉献,换来了今天的山河无恙、家国安宁。《长津湖》以史诗般的电影艺术呈现长津湖战役这一战争史诗,让观众在大气磅礴、悲壮深情的叙事中,深刻体悟当年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作出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重大决策的高瞻远瞩,深刻感受志愿军指战员扛在肩膀上沉甸甸的家国责任。
可以告慰志愿军英烈的是,新中国成立72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一改近代以来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命运,走上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
生逢盛世,我们享受着新时代的和平阳光,书写着新时代的奋斗华章。电影《长津湖》应运而生,值得庆贺。我们相信,新时代一定会孕育更多像《长津湖》这样写正史、颂正义、扬正气的优秀作品。
第17篇: 长津湖心得体会
黑云压,城欲摧。
一张老照片令人扼腕叹息: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京城不少百姓麻木围观,有的竟帮着侵略者扶梯攻城。
花如潮,歌如海。
另一张老照片则使人欢欣振奋:凯旋的志愿军英雄被群众簇拥在中间,脸上挂着自信和骄傲的军民在为胜利欢呼……
民族觉醒,全民抗争,是战胜一切侵略的首要条件。抗美援朝战争所激发的中华民族自尊、自信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凝聚民族之魂,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巨大动力。
这是一场真正全民参与的正义之战。
半个世纪岁月流转。很多人都没有想到,曾经一盘散沙的古老民族,面貌竟然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旧社会“抓丁拉伕”的恶习无影无踪,全国城乡到处出现父母送儿女、妻子送丈夫、兄弟争相入伍的感人场面,“征兵就像挑女婿”,“最可爱的人”成了人人向往、人人仰慕的英雄。
——“扶梯助敌”这样亲痛仇快的现象被扫入历史垃圾堆,“成千成万的铁路职工、汽车司机和民工纷纷到朝鲜前线去担任战地的各种运输与勤务工作,保证了战斗任务的胜利进行”。
——“妥协退缩”的思潮早已成“过街老鼠”,知识分子为支援前线的爱国事业鼓与呼,医务工作者组织大批医疗队奔赴前线,“为最可爱的人购买飞机大炮”的捐款热潮席卷了每一个社会层面、每一个社会角落……
28岁的豫剧演员常香玉带领剧社,踏遍半个中国,通过178场义演,捐献了一架价值15亿旧币的米格-15战斗机。
一年两个月后,常香玉随第二届赴朝慰问团到战场慰问演出。此时,由祖国各行各业捐赠的战机,正在他们的头顶飞翔。
这是令人震惊的捐款数字:截至1952年5月31日,全国捐款总额达55650.6亿元旧币,可购买战斗机3710架!
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志愿军老兵朱宪臣回忆,在部队分发炒面时,分到他手里的炒面袋上,竟赫然写着中央首长邓子恢的名字。
“湘水之岸,英木苍苍。身在异域,魂归故乡。凤凰涅槃,人天共仰。为国舍命,日月同光。”
彭德怀在战争总结报告中写道:抗美援朝运动所引起的祖国面貌的重大而深刻的改变以及人民政治觉悟和组织性的空前高涨,又转而成为鼓舞全军勇气百倍、愈战愈强的最重要的力量。
从“男女老少齐动手,家家户户做炒面”,到工人兄弟喊响“工厂即战场、机器即枪炮”的战斗口号,开展爱国主义劳动竞赛;从一封封如雪片般飞往前线的慰问信,到一个个装满纯真童心的储钱罐……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硬的力量,和平是最强的渴望。
“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民族,用了不到3年时间,付出难以想象的巨大牺牲,荡涤了旧世界的污泥浊水,使饱经磨难的东方古国焕发了气冲霄汉的热情,展现出万众一心的团结,“联合为一支巨大的洪流,冲破了一切困难,把抗美援朝斗争引向伟大的胜利”,这就是响当当的正义。
一个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民族,仅仅用了70多年的时间,以超越想象的努力,团结亿万人民胼手胝足、共同奋斗,不仅创造了人类发展奇迹,更让发展成果惠及全球,这就是响当当的正义。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弘扬和光大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革命精神,锻造出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以及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71年过去,这些精神已经深深融入几代中国人的血脉灵魂,成为中华民族直面挑战、敢于斗争、战胜一切困难和敌人的宝贵精神财富。
新中国不是被吓大的,“伟大的担子要由伟大的人民一起挑”。
如欲奋一战而胜万战,必须联万心而作一心。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成立一年后被迫进行的一场全局性、大规模、反侵略自卫战争。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响了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一次战役。这出其不意的当头一棒,把敌人打得晕头转向。从此,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一起进行了为期两年零九个月的浴血奋战,从中朝边境鸭绿江开战,连打三次战役,把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赶回了三七线,攻占汉城,将战线向南最远推进了五百公里,最终在朝鲜中部三八线实现了停战,达到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争目的。
新中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取得了完全的伟大胜利。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对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组织及其领导人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他们纷纷走上了争取民族独立、民主解放的革命道路,从而动摇了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改变了世界的战略格局。
从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签订之后,有许多国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新中国真正迈开了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坚实步伐,这也为1971年美国总统特使基辛格访华和第三世界广大国家把新中国“抬进联合国”奠定了重要的政治基础。
总之,抗美援朝战争对我党来说是夺取全国政权之后的立足之战,对我军来说是走向世界战场的立威之战,对我国来说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功德无量,永彪史册。
第18篇: 长津湖心得体会
《长津湖》围绕伍千里、伍万里兄弟俩展开,真实还原了七十多年前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那段激情历史,至今依旧令我们热血沸腾。
新中国刚刚成立,伍千里一家刚刚吃上团圆饭,一声军令就再次重披军服上战场。当感恩节到来,美军在阵营享受山珍海味时,中国战士们却在山崖下,仅能吃到硬如石头的土豆;雷公为了战友安全将标识弹运送,而自己却因此牺牲;杨根思为守阵营抱起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冰雕连的战士们坚定不移的信念使一位美国军官心生敬意。这些战士们,名字许多不为我们所知,但他们都是英雄。
什么是英雄?这是年方十九的新兵伍万里曾所疑惑的。当他听到打二十名敌人才算英雄时感到有些遥不可及。毛岸英“上了战场就是英雄”一句触动了我。无数名朝鲜战场上勇当先锋的中国志愿军怀着理想之光和信念之光,以保家卫国的民族气节与敌人战斗,他们心中都存在着这样一种信念:“不相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抗美援朝的每一位中国志愿军以平凡,显示出了他们的英雄本色。平凡铸就伟大。
抗美援朝最终胜利,离不开这些平凡英雄。他们用生命换来了现在这个没有硝烟的年代。176分钟之长的《长津湖》,看完仍意犹未尽。
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历久弥新。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永垂不朽。
致敬为我们的幸福而奋斗的抗美援朝志愿军。
第19篇: 长津湖心得体会
国庆日,我的朋友圈就被两样东西霸屏了,一是大家晒出来的我和国旗合个影的照片,二是大家分享关于电影《长津湖》的观后感。两件事情,让我不由自主的想到了爱国这个话题。爱国,永远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这是一场捍卫五千年文明古国的保卫战,也是通向世界和平的序幕战。若没有一种为国奉献的信念,就不会有今日之灯火中国。
观看影片《长津湖》,由始至终,眼里一直含着热泪。本片历史顾问王树增在其名著《朝鲜战争》中说道,长津湖战役发生在朝鲜半岛东北部的盖马高原,是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为遏制美军“钳形攻势”,在东线阻击其向鸭绿江推进的一次极其艰苦的战役。
一个落后的到连温饱都解决不了的农业国家,硬杠武装到牙齿的世界第一强国,明眼看,都是以卵击石的屠戮,而我们硬生生地把美帝的钢铁洪流打回了谈判桌上,最后不得已撤军。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伟大的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坚强斗志。靠的是以身作则,毛主席爱子毛岸英就是牺牲在最前线。靠的是亿万中华儿女血肉之躯,明知道会一去不返,却为了同胞的安定幸福,舍弃自己或者骨肉的生命。那时候的年轻人,也许大字不识一个,也许从未见过城市里的万家灯火,也许从不知道大爱人间的道理,他们只知道:“共产党给我们分了田地,而有人又要把它抢走,我就要和他们干!”他们只知道:“帝国主义看不起我们,这场仗迟早要打,我们不打,子孙就要打,为了下一代生活在和平世界,我们必须要打”,他们只知道:军人的使命就是荣誉”。
无数普通人民的子弟,一呼百应,前赴后继,才有了我们国庆举国同庆的日子。当我们凝视这一抹中国红冉冉升起之时,不要忘记无数在硝烟滚滚中壮烈绽放的烈士和前辈!神州大地繁华似锦,祖国长空乐曲如章!我们迎来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年华诞!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一路筚路蓝缕,带领中国人民谱写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史诗。如今,我们有幸见证并切实感受祖国的繁荣昌盛与人民的安居乐业。
第20篇: 长津湖心得体会
近日,电影《长津湖》在全国热映,电影以长津湖战役为背景,展现了人民军队的爱国情怀、对党和人民的无比忠诚,生动诠释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百年间,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风雨兼程、砥砺奋进,团结带领人民战胜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创造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我们要从百年党史中感悟思想伟力,深刻理解党的理论、信仰和宗旨,从抗美援朝精神中汲取“三力”,永葆“三心”。
汲取信仰力量,坚定理想信念,砥砺忠诚之“心”
《长津湖》体现了共产主义是我们的最高理想,传承抗美援朝精神的重点就是要以共产主义作为坚定信仰。在风雨飘摇的年代,共产主义成为了激励中国共产党人英勇奋斗的指路明灯,也成为了中国人民奋起革命的精神支柱。一路走来,无论身处何种阶段,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都是激励人们不断奋斗的美好信念。百年之间,伟大的建党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等等,已经成为融入我们的信仰之魂。我们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做到对党忠心,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砥砺忠诚之“心”。
汲取真理力量,强化理论学习,激扬奋进之“心”
《长津湖》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是党的根本血脉,传承抗美援朝精神的前提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将思想武装起来。在过去百年的革命建设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国情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在此基础上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了党对马克思主义的代代传承,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实践书写。我们要赓续红色血脉,把握好理论学习这个前提,坚持品读原著、细学原文、深悟原理,系统地掌握党的理论。通过深入思考、融会贯通,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真正提高自身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通过强化理论学习,激扬奋进之“心”。
汲取初心力量,厚植为民情怀,永葆赤子之“心”
《长津湖》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传承抗美援朝精神的基础就是做到“以人民为中心”。只有深深扎根于人民、依靠人民,才能获得无穷的力量。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岗位,从事何种工作,都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人民放在心上,用心用情做好人民的勤务员,做到厚植为民情怀,永葆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