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临高铁前期工作计划(4篇)

工作计划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10-17 20:17:48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滨临高铁前期工作计划1

提升交通通达能力。加快济莱高铁项目建设,2023年9月底前建成通车。 积极争取将莱芜至临沂、滨州、聊城高铁纳入山东省铁路网近期建设规划,谋划中心城区联系两区的轨道交通线路。

相信在不远的将来

淄博必定成为山东

重要的铁路枢纽城市

你期待吗?

监制:邢军

滨临高铁前期工作计划2

2022年,市交通运输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五个新泰”建设总目标,以18项重点工作专班为抓手,聚力打造交通强市建设,突出精品抓项目,提高质量抓管理,优化环境抓服务,提升能力抓保障,守牢底线抓安全,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持续推进交通高质量发展,努力再创“大交通、新作为;大畅通、新形象”的良好局面。

一、工作完成情况

(一)突出精品抓项目。围绕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目标任务,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着力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一是加快推进国道205改建工程。总投资亿元,长公里,于2022年8月中旬开工建设,已完成投资亿元,目前路基清表工程已基本完工,正在进行路基挖方填筑及部分桥梁涵洞施工,计划2023年12月底交工通车。二是协调推进京沪高速新泰东连接线工程收尾工作。预计12月底前通车,协调新泰东收费站同步交付使用。三是积极推进国道205中修工程。总投资万元,全长公里,于9月15日开工建设,11月17日竣工通车。四是统筹推进包保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将山东岳华能源泰山内陆港建设项目列入2022年全省多式联运“一单制”试点工程实施范围;龙廷镇7座桥梁、公里农村公路改建工程已于11月初全部完工;山东书豪建材科技有限公司石墨烯装配式材料研发制造基地建设项目一期工程已竣工投产。五是扎实做好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动态跟进滨临高铁设站,跟进协调上级交通、铁路等部门,确保高铁站落户新泰;积极推进泰新高速扩容和董梁高速(沈海高速至新泰段)项目建设,目前正在进行前期工作,计划2023年开工建设;新龙路、莲花山路西延工程等县道重点改造项目已列入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线性工程用地保障项目中。六是全力做好对上争取和固定资产投资工作。积极与上级主管部门沟通协调,坚持盯上靠上,加大争取力度,共完成对上争取亿元,占全年目标任务1亿元的214%;共完成交通建设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占全年目标任务3亿元的%。

(二)提高质量抓管理。牢固树立公路建设是发展,公路养护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断提升公路管理养护水平。一是实施县道预防性养护工程。投资1600万元,对16条县道进行预防性养护,共完成沥青路面坑槽挖补3万平米,水泥路面换板1万平米,灌缝万米,补划路面标线万平米。二是开展普通国省干线养护工作。处理路面坑槽360处8580平米,更换护栏1260米,修复中央隔离栅7处195米,疏通排水沟6620米,更换边沟盖板1640块,施划路面标线2万平米;对辖区内管养的100座桥梁进行逐一排查,集中清理23座大中桥74道伸缩缝、泄水孔,外运桥下垃圾8000余方,修复桥下铺底570方;投资96万元对G342日风线光明河桥至新泰宁阳界段路面病害进行集中处治,完成路面灌缝万米、坑槽挖补6000平米。三是推动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四好农村路”提质增效专项行动,对路况最差的112条共计160公里的村道实施改建,危旧桥梁改造11座,11月底已全部完工。按照省厅和泰安市局安排部署,对全市5660个农村道路平交道口进行精细化提升,11月底已全部完成。四是持续抓好城乡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加大路政巡查力度,规范公路两侧建筑控制区管理,切实维护路产路权。共依法审批穿越公路埋设管线等路政许事案可12件,索收各类路赔费万余元,完成公路指界土地使用证确权8家。五是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和“路长制”工作。制定印发《新泰市深化农村道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和《新泰市农村道路“路长制”实施方案》,20个乡镇街道共设置乡级总路长20名,完成路长公示牌安装975块,有效推进了农村公路“路长制”落地实施。

(三)优化环境抓服务。一是推进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治理。制定印发《关于调整新泰市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机制的通知》,进一步明确县乡村三级地方段长,建立畅通高效的人员联络、信息通报、协调联动整治机制,保障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省挂牌督办案件2处已全部销号。二是开展客运出租市场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威慑非法营运行为,同时加强对运输企业的监管,引导运输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正规出租、客车营运行为规范,共查处出租客运违法违章案件190余起。三是开展驾培市场专项整治。对全市16家驾校业务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随机发放学员调查问卷1200余份,广泛收集学员意见,提高驾培服务质量。严厉打击非法驾培行为,共查处非法驾培行为34起,查扣非法驾培车辆46辆。四是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做好行政审批事项划转和“市县同权”事项承接,进一步优化道路货运车辆年度审验程序,使用网上年审功能,有效提高了服务事项办事效率。共受理道路运输车辆新增业务2201项,年审业务6694项,车辆转籍过户业务308项,车辆注销业务397项。五是加强运输和建设市场监管。开展“互联网+监管”事项动态调整,常态化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健全完善信用评价体系,实施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深入开展道路运输、交通建设领域专项整治,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维护良好市场秩序。今年共发起“双随机、一公开”检查19次,检查企业33家。六是做好民生热线处理工作。切实把12345民生热线作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今年来共处理工单4120件,答复率、群众满意率均为100%。在疫情防控期间,对外公布24小时值班电话,安排专人负责12345、12328热线工作,共处理疫情热线留言2759条,三方通话63个,接听疫情咨询电话7000余次,及时为群众答疑解惑并提供疫情政策咨询,进一步畅通信息沟通渠道,高效解决了有关疫情防控的合理诉求。

(四)提升能力抓保障。一是开展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全面摸排、清理、纠正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伍中存在的各类顽瘴痼疾,对自查自纠出问题建立台账,逐条分析、研判、解决,对存在的问题立行立改,切实保障货车司机合法权益。二是严查运输车辆违法违规行为。依托超限检测站,严厉打击超限超载、危化品运输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共出动执法人员5570余人次,出动执法车辆1430余辆,检查各类车辆19440余辆次。查办各类交通违法违章案件800余起,与交警联合治理超限运输车辆780余辆次,卸载货物3万余吨。三是加快推进科技治超建设。创新执法机制,完善路面监控网络,G342日凤线(蒙馆路)非现场执法治超系统于2022年10月初投入使用,进一步筑牢公路治超防线,有效遏制货运车辆非法超限运输行为和道路运输安全事故发生。

(五)守牢底线抓安全。一是强化责任落实。督促全系统层层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重点监管企业上交安全承诺书;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任务,每月召开例会、专题会议,每季度召开安委会,及时传达上级文件精神,安排部署各项安全生产工作。二是抓好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生产。组织开展了 “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安全生产督导检查”、“燃气运输安全排查整治”、“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集中治理”、“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整治”等活动,共进行专项检查、安全检查45次,暗访暗查2次,查改问题103项,坚决做到先安全再生产、不安全不生产。三是强化安全应急演练。安全生产月期间,各级各单位共开展综合应急演练、交通事故应急救援、防汛专项应急演练13次,参演人员432余人次,突出演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效提升了从业人员应急救援能力和现场处置水平。

(六)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市交通运输局作为疫情防控指挥部交通道路与场站组牵头单位,恪尽职守,全力以赴,把严把实外防输入、行业管控、运输保障三大关口,筑牢疫情防控安全屏障,坚决守好外防输入第一道防线。一是设置交通检查站点,严守“外防输入关”。自3月15日以来,市交通运输局第一时间启动疫情防控应急预案,会同公安、卫健、综合执法等部门,在全市高速公路收费站、国省干线和重要县道设置检查站点,实行 24 小时值班值守,做好来新返新车辆、人员查验工作,累计查验车辆162万余辆,查验人员189万余人。严格落实入新返新报备、“一扫四查”等规定,制定印发《交通道路与场站组工作规范流程》,更好的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负责牵头做好泰安市高铁站、火车站中高风险地区返新人员“点对点”接返转运工作,累计转运接返2713人。二是加强客运场站监管,强化“行业管控关”。督导运输企业、客运场站坚持规范营运,从严从细落实交通场站和公共交通工具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守住“前沿阵地”。加强一线执法人员、高速公路收费站(服务区)工作人员和公交、客运、出租车、网约车驾驶员等重点人群核酸检测管理,全面落实“四早”要求,确保交通运输系统人员核酸检测率100%。三是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做好“保通保畅关”。成立市保障物流畅通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工作机制,建立健全货车司乘人员服务工作专班,先后出台《工作机制任务清单》、《货车司乘人员服务专班组建工作方案》、《货车司乘人员疫情防控实施方案(试行)》等一系列配套操作规范,进一步简化查验流程,打通物流“堵点”,全力保通保畅。

(七)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一是严格落实党组主体责任。每月及时落实市委推送的主体责任项目,健全“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各负其责,班子成员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动态安排部署从严治党工作。二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_精神。10月16日组织交通运输系统全体干部职工收听收看中国_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通过主题党日、集体学习、交流研讨等方式学习党的_精神。三是专题安排部署党建工作。定期召开党组会专题安排部署党建工作,不断巩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四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健全完善党组(支部)议事规则,确保了决策阳光透明、公开公正。五是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成立党员干部志愿服务队,在全市交通检查站点协助执勤人员开展查验工作;积极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到全市客运汽车站点开展义务服务;开展“双报到”楼长“扫楼敲门行动”,协助社区逐楼逐户开展政策宣传、信息登记及核酸检测,以实际行动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六是扎实推进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积极引导推进我市网约车行业党组织建设,申请成立了_新泰市网约车行业支部委员会,强化对网约车行业的政治引领,全面做好服务保障工作。根据《深入开展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双查双亮双结对”行动工作方案》,组织专人统计营运货车、网约车驾驶员信息,目前已统计上报企业信息900余条、驾驶员信息4200余条。

二、2023年度工作计划

以党的_精神为指引,聚力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策应全市“五个新泰”建设总目标,锚定“走在前、开新局”,登高望远、誓争第一,强化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立体衔接,形成通达立体、绿色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系统。

(一)抓好交通重点项目建设。一是打造高速公路骨干网。密切关注滨临高铁莱芜至临沂段建设动向,跟进协调上级交通、铁路等部门,确保高铁站落户新泰;协调推进新泰东连接线项目,确保12月底前通车,协调新泰东收费站同步交付使用;积极推进S31泰新高速新泰段改建扩容项目、S30董梁高速沈海高速至新泰段建设项目,董梁高速争取2023年6月开工建设,工期3年;泰新高速争取2023年12月开工建设,工期3年。二是构筑国省干线支撑网。快速推进G205山深线莱芜新泰界至新汶转盘段改建工程,力争2023年年底前交工通车;争取实施G342日凤线新泰段、S241临徐线董家庄至寺山段中修工程,计划2023年6月开工建设,2023年12月底前交工通车;协调推进S237章新路(原楼放路)升级改建项目,力争2023年11月完成立项、用地等手续批复,12月开工建设,建设工期2年;谋划推动G342日凤线(蒙馆路)南移和S241临徐线北移(莲花山路西延)改建项目,力争2025年开工建设,工期2年。三是畅通农村公路基础网。实施滨河大道至莲花山(迈莱河路)公里大中修改造项目,计划2023年3月完成施工图设计,6月份完成用地手续上报,力争8月份开工建设,12月底前交工通车;实施新泰至龙廷公路(新龙路)公里新建项目,计划2023年7月完成用地手续上报,10月份开工建设,工期2年;实施牛石路(泰和路至泰新路段)大修改建项目,计划2023年3月开工建设,7月底前交工通车;实施牛石路(石莱南大桥至泗水段)大修改建项目计划2023年3月开工建设,7月底前交工通车;实施205国道至342国道连接线(孙村路北延)公里新建项目,计划2023年6月完成新增用地手续上报,力争8月份开工建设,工期2年;实施“四好农村路”专项增效提质行动,2023年计划新改建农村公路100公里,计划2023年4月开工建设,11月底前全部完工;对全市16条县道进行预防性养护和日常保养,计划2023年4月开工建设,7月底前全部完工。

(二)抓好交通运输服务品质提升。推进“智慧交通”建设,优化群众出行服务,进一步整合和深度开发线上线下公共交通出行信息资源,提升公交服务水平。抓好客运出租市场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黑出租”经营行为,规范出租车经营行为,全面提升运输行业服务水平。

(三)抓好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坚持以“平安交通”建设为统领,全面落实行业监管和企业主体“两个”责任,全面构建“六位一体”安全监管格局,努力提升管控重大风险能力、治理突出问题能力、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四)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保持对疫情防控的警惕性不降低、工作标准不降低,因时因势调整、细化和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坚持人物同防,完善疫情防控指挥体系、预案体系、力量体系和物资保障体系。

(五)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抓好交通系统党建工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_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的建设和管理,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严格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坚持强班子带队伍,努力打造一支忠诚担当、务实创新、干净干事的干部队伍。

滨临高铁前期工作计划3

(规划临临线、新临线等)

根据《山东省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 规划,将建设滨莱高铁,淄博设淄博北站、淄博西站、博山西站。

滨莱通道北起滨州、东营,经淄博、到达莱芜,纵贯我省中部,对外连接河北、江苏两省,是华北、华东沿海地区南北纵向的重要运输通道,承担国家沿海综合运输通道的主要功能,有效分流京沪通道,是沿线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滨临高铁前期工作计划4

如今,之前的争取有了结果。山东省发改委已明确提出了增加滨州-淄博-济南(莱芜)-临沂高铁线路的建议,避免了淄博未来被京沪二线(天津—滨州—东营—潍坊—临沂)、济南—临沂高铁、济南—滨州城际环绕的尴尬。新增滨州-淄博-济南-临沂,淄博事实上东西走向有济青高铁,南北方向将不必绕行济南、德州就可北至天津、北京,南连临沂上海。

2018年9月,在支持淄博全国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的意见中明确,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支持淄博建设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积极争取一批重大铁路项目纳入国家相关规划,构建滨淄临高铁通道;支持淄博轨道交通建设;早日开工建设滨淄临南段、济淄潍等高速公路项目。

滨临高速铁路既是济南都市圈规划里的一条重要联络线,也是我国华北、华东沿海地区南北纵向的重要运输通道,承担国家沿海综合运输通道的功能,能有效分流京沪通道,也是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省政协委员、山东省装备制造业协会会长高玲在谈到这条铁路时表示。

结合山东省新一轮高速铁路网规划调整布局方案,委托中铁二院对高铁莱芜北站枢纽进行认真研究,对鲁中通道、滨临通道未来接入疏解方案进行提前研究布局,对其他交通方式的引入、“零换乘”等进行方案研究,确保未来高铁莱芜北站枢纽能够功能完善、布局合理、衔接通畅、规划设计科学。目前,济莱高铁莱芜北站已预留滨临通道、鲁中通道接入条件。

滨淄临高铁项目经由淄博、济南南部区域,这部分区域大都是老工业区和资源枯竭区,临沂北部区域还是革命老区,项目的建设能够对促进和加快这些区域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安全便捷高效的交通运输保障。

滨淄临高铁建成后不仅将打通济莱高铁“断头路”,还将实现省内多条高速铁路,包括沿海大通道、济青高铁、鲁南高铁、济莱高铁的互联互通,优化完善我省高铁路网。与此同时,缩短鲁中地区与长三角、环渤海地区和京津冀地区时空距离,对带动鲁中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作用。

2019年 山东省发改委

到2022年,重点推进济青、鲁南、北部沿海、京九、京沪高铁二通道、滨临、东部沿海通道铁路项目,争取在建和新开工。

2022年以前是山东高铁建设高峰期,四年要增加高铁3260公里。鲁南高铁公里,:济青高铁307公里,潍莱高铁公里,济莱高铁116公里,济滨高铁124公里,郑济公里,石济客专202公里。津滨东潍烟450公里,青连铁路190公里,京九山东段公里,滨临238公里,共2700公里。

推荐阅读:

防恐维稳工作计划方案(合集11篇)

客服怎么制定周工作计划(精选81篇)

论文工作计划中的工作方式(推荐7篇)

棋牌室防控工作计划(通用3篇)

科室工作计划方案怎么写(16篇)

乡村振兴教育保障工作计划(精选76篇)

标签: 计划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