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议论文素材:关于“律己”的典型论据

初中作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xc

更新时间:2023-05-05 19:12:17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贺老总付钱吃西瓜

——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1946 年,贺龙同志路过一个部队种的西瓜地时,他和随行人员都爽快地吃了战士们送上的西瓜。但临走时,他坚持要按市价付钱,战士们不肯收。贺龙说:“官兵平等,官长不侵占士兵们的利益是我军的光荣传统。你们要是不收钱,就是叫我犯错误。”这样,战士们只好按价收了钱。

朱德退画

——领导人要严于律己

1975 年,朱德同志到青岛市工艺美术厂视察,当他看到《三峡夕行 》这幅贝雕画后,赞不绝口。工厂的同志于是趁朱德委员长去车间参观的工夫,将这幅画装好,放到了轿车上。朱德同志回到住地才发现这幅画,他立即要康克清同志退了回去。

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高尚的品德从律己开始

宋元之交,世道纷乱。一天,学者许衡外出,天气炎热,口渴难忍。路边正好有棵梨树,行人都去摘梨,惟独许衡不为所动。有人便问:“你何不摘梨解渴 ? ”他回答:“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 ? ”那人笑其迂腐:“世道这样乱,管它是谁的梨 ! ”许衡正色道:“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天下廉吏第一”的于成龙

——律己是为百姓谋福利的第一步

清朝官员于成龙在生活上极其俭朴,江南百姓遂给他起了个外号为“于青菜”。他在任两江总督期间,有一知县给他呈送“中秋节礼”,被他严词拒绝,并特发《严禁馈送檄》。于成龙为了警诫自己,勉励下属,在大堂上悬联一副:“累万盈千,尽是朝廷正赋,倘有侵斯,谁替你披枷带锁;—丝半粒,无非百姓脂膏,不加珍惜,怎晓得男盗妇娼。”因此,他为官几十年,真正做到了“清介自持,誓不受属员一毫馈送。”

蘧伯玉夜半过皇宫

—— 律己就是慎独

半夜,卫灵公跟南子对坐长闲谈,听见王宫外面的马路上,一辆马车远远驰来,从车轮跟路面接触震动发出的声音,可以推断车上坐着一个人。

马车一步一步来到王宫门外,车声稍稍停顿一下又响了起来,现在的声音跟刚才的不同,车上的人显然已经下车。马车走过王宫大门以后,重新又恢复了较为深重的响声,马车的主人又回到了车上。

卫灵公对南子说,车上的人一定是蘧伯玉。第二天一问,果然不错。南子问卫灵公是怎么知道的,卫灵公说,依照规定,坐车的人经过王宫门外要下车步行。当时深更半夜,路上连一个行人也没有,除了蘧伯玉这样的君子,谁还肯守这个规矩?

两则战胜诱惑的小故事

——律己要拒绝诱惑

一则讲的是,春秋时,宋国的子罕执掌重权,有人献玉给他,遭其拒绝。献玉者说,这可是罕见的宝贝啊。子罕回答说,你以玉为宝,我以不贪为宝。我若收了你的玉,你我两人岂不都失去了宝 ? 另一则故事是,明代官员曹鼐一次捕获一名女盗,二人独处一室,女盗屡以色相诱之,曹不为所动,书一横幅“曹鼐不可”贴于墙上。在这里,子罕和曹鼐都把自己的名节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严于律己的徐匡迪

——不能为亲友“帮忙”

党的高级干部,必须严于律己,才能取信于天下。上海市长徐匡迪在刚任副市长时,曾把他的一些家属和亲戚请来吃顿饭。席间,徐匡迪说:我觉得很难办的一件事,就是我的地位变了,周围人对我的要求也变化了,认为你帮我一下忙也是合情合理的。但是我想这是不公平的,如果我这个市长帮了周围的人,其他老百姓怎么办 ? 我们这个家族,大概我的职位是的。以前,我们这个家族都是科技人员、教书先生,没有当“官”的。现在,我当了领导,这既是党和人民对我的信任,也是家庭成员的光荣。做得好大家光彩,做得不好你们也要承担耻辱。因此,在我任期请大家一定支持我。

松下以身作则

——责备不如示范

作为日本的企业家,松下幸之助是一个“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人,而他自己也将“以身作则”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他曾经这样讲述说:

“ 1918 年,我考上了日本的一所高中,住进了学校宿舍,开始了集体生活。当时自修教室的清洁卫生工作,应该由包括我在内的几个同学共同负责。可是,每天做卫生工作的时候,都只有我一个人干活。我觉得这不公平,就向同乡的一位学长告状。当时我说得慷慨激昂,觉得公理应该在自己这一边。

可是那位学长等到我情绪稳定之后,只是慢悠悠地说了一句‘只要你自己尽到了责任和义务,不就好了吗 ? 你又何必去责备别人呢 ? '

于是从第二天早晨开始,我就默默地独自清扫自修教室。其他的同学虽然仍旧没有参加,可我已不放在心里了。不久,那些同学看我一个人忙,又没怨言,便有些看不过去了,于是,他们也逐渐加入到了清扫教室的队伍之中。

这件事情使我终生难忘。步入社会后,我也一直抱着这种‘责备不如示范'的信条,时时严格要求自己,才使自己有了今天这些成就。”

周恩来严于律己

——不能搞特殊

1958 年,周恩来去十三陵水库劳动,出发前有人建议带个医生去。他说:“到了工地,一点也不能特殊。参加水库建设的,有工人,有农民,有解放军,有干部,他们就不生病 ? 即使有点毛病也应该和大家一样,请工地的医生看看就是了。”工地的负责人叫他首长,他马上纠正说:“在这里只有普通的劳动者。”他在工地劳动了一个星期,从不早退、迟到;下班后与别人同在一个食堂吃饭,同在一个澡堂洗澡,一点也不特殊。惟一不同的是,人们睡觉时他还在工作,有时工作到半夜。

记住什么,忘掉什么

——记住做错的事情

经济学家孙冶方和舞蹈家资华筠都是第xx届全国政协委员,常在一起开会。一天,孙冶方得知资华筠是学者陈翰笙的学生,便主动告诉她:“你的老师是我的引路人。我是在他的影响下,参加革命并且对经济问题发生兴趣的,所以我很感谢他。”后来,资华筠把这件事告诉了陈翰笙,翰老却说:“不记得了。”资华筠以为老人年事已高,记忆模糊了,嗔怪地说:“人家大经济学家称您是引路人,您倒把人家忘记了 ?! ”不料,翰老十分认真地说:“我只努力记住自己做过的错事——怕重犯。至于做对的事情,那是自然的、应该的,记不得那么多了。孙冶方选择的道路和成就,是他自己努力的结果,我没什么功劳。”

一个铭记着自己的引路人,念念不忘别人对自己的恩典;一个却不记得自己做过的好事,而只努力记住自己做过的错事。这种情怀与境界,非同寻常。

“同志,您的通行证?”

——领袖也不能搞特殊

十月革命胜利后,人民委员会设在斯莫尔尼宫。有一天,在宫门前站岗的是新战士洛班诺夫。到斯莫尔尼宫来开会和办事的人很多,有工人,有士兵,有农民,还有学生。新战士认真地检查了他们的通行证。人民委员会主席列宁来了,他一边走,一边思考问题。“同志,您的通行证 ? ”洛班诺夫挡住了他。“通行证 ? 我就拿。”列宁急忙把手伸进衣兜里,洛班诺夫接过证件一看是列宁同志,非常不安,举手行礼说:“列宁同志,请原谅,我耽误了您的时间。”列宁握住这位年轻战士的手,高兴地说:“你做得很对,小伙子 ! 你对工作很负责任,谢谢 ! ”

一次,列宁去理发室理发,很多人坐着排队。列宁进去后,大家连忙请列宁先理。列宁说:“应遵守公共秩序,按照先后次序理发。”随手搬了一张椅子,坐在最后一个位置上。

被挡驾之后

——领袖也不能违反法律

有一次,刘少奇主席在中南海散步,不经意地走进了军事保卫区。哨兵出来制止。警卫员看到这是个新兵,便上去说明情况,可哨兵坚持说:“上面有命令,不让进。”少奇同志听了,立即上前对警卫员说:“人家执行命令是对的,我们走吧 ? ”转身走了一段路,少奇同志又特别嘱咐警卫员说:“以后不要批评这个战士,人家忠于自己的职责,是个好战士。”

王象晋一生律己

——律己重在坚持

明代有位坚持几十年严于律己的王象晋。他是万历年间的进士,官至布政使。他一直到 90 多岁时仍然律己十分严格,坚持每天读书写作,即便是盛夏酷暑,也是衣冠严整,正襟危坐,丝毫不敢有所懈怠。在他的客厅里,挂着一副对联,上写:

绍祖宗一脉真传,克勤克俭;

教子孙两行正路,惟读惟耕。

书斋中又有一联,上写:

容人所不能容,

忍人所不可忍。

90 岁的时候,王象晋给自己写了一篇《自祭文》,有几句是这样写的:不敢丧失仁义之心,不求达到一切满意,能自甘清静淡泊,能忍受别人闲气。 90 年来,他于心无愧,可以和众人一起同游同乐,也可独自含笑长逝。这祭文,正是对他一生严于律己的真实写照。

林则徐自勉

——律己为政,造福百姓

林则徐升任两广总督后,实行查禁鸦片。这时,他亲自在府衙题了一副堂联: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上联告诫自己要广泛听取各种不同的意见,下联则砥砺自己杜绝私欲,做刚正不阿、挺立世间的清官。

“做官即不许发财”

——为官律己,不为发财

1920 年 5 月,吉鸿昌的父亲吉筠亭身患重病,语重心长地对吉鸿昌说:“孩儿正直勇敢,为父放心,不过我有一句话要给你说明,当官要清白廉正,多为天下穷人着想,做官即不许发财……”父亲去世后,吉鸿昌把“做官即不许发财”七个字写在瓷碗上。交给陶器厂仿照烧制。瓷碗烧好后,他用卡车把碗拉到部队,举行了严肃的发碗仪式。他说:“我吉鸿昌虽为长官,但我绝不欺压民众,掠取民财,我要牢记父亲教诲,做官不为发财,要为天下穷人办好事,请诸位兄弟监督。”说完,他亲手把碗发给全体官兵。当时吉鸿昌年仅 25 岁,在西北军冯玉祥部任营长。

徐溥投豆

——严格律己,贵在坚持

明人徐溥在求学时期,为了不断检点自己的言行,便别出心裁地想了一个妙法。他在书桌上放了两个瓶子,每当自己做了一件坏事,说了一句坏话,想了一个坏念头时,就在一个瓶子里放一粒黑豆。开始时,黑豆颇多,黄豆寥寥,他便深刻反省;过了一段,黑豆黄豆已各占一半,他再接再厉,律己更严;久而久之,瓶中黄豆半满,黑豆则屈指可数。徐溥就凭着这种持久约束,不断修炼自我,完善品德,终于成为明朝一代名臣。




推荐阅读:

家乡的秋天初二作文500字10篇

初三2023开学第一课作文素材:创新的人生格言

有关感恩的初二作文(5篇)

初中作文素材大全:关于坚持不懈的名言名句【三篇】

中考作文素材:关于“沟通”的哲理材料

作文素材积累:《功勋》袁隆平感人事迹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