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如何融资3篇

实用范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06-14 15:14:53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融资,英文是financing,从狭义上讲,即是一个企业的资金筹集的行为与过程。从广义上讲,融资也叫金融,就是货币资金的融通,当事人通过各种方式到金融市场上筹措或贷放资金的行为。《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对融资的解释是:融资是指为支付超过现。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国有企业如何融资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国有企业如何融资1

  【摘要】随着我国的经济不断的发展,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中,国有企业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一直以来,我国的国有企业的数量一直都是庞大,把握着我国国内经济的主导方向,是我国经济主体的“动脉”。在国有企业之中做好投融资管理是提升国有企业社会占有度,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步骤。但是在目前我国的国有企业之中,投融资管理做的还不是很好,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不利于国有企业的发展改革与整体经济的发展。所以,本文分析了目前國有企业的投融资问题及对策,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促进国有企业的长效发展。

  【关键词】国有企业 投融资 问题 对策

  长久以来,国有企业依靠国有资产的稳定性,一般都缺乏竞争意识,这就导致了国有企业对于投融资的管理程度没有充分的重视起来。国有企业一般来说都是控制着我国各个方面的关键领域,国有企业的发展好坏直接关系到这一行业之中企业行业的发展,甚至是影响着我国社会整体经济的发展。所以,在国有企业未来的发展中,就对企业的投融资管理提出了更为全面的要求。国有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为了满足资金的庞大需求,可以通过不同方式获取资金。当下,国有企业一般都以为有国家投资的背景,缺少一定的市场竞争意识,国有企业的相关投融资制度还处于建设期,同时,国有企业的投融资决策流程也存在着很大的矛盾。

  一、国有企业的投融资问题

  (一)缺失健全的融资市场

  国有企业可以使用许多种融资方法进行企业的融资,但是长久以来,我国的国有企业融资方式相对来说比较单一,缺乏多元性,而且,目前的融资形式并不健全,直接融资比重不高。从目前来看,我国的国有企业融资形式主要是通过银行贷款的这一形式,这种不具备多样性融资模式非常容易给国有企业带来融资风险和隐患。主要体现在这个方面,银行的贷款能力与国家对经济政策的宏观调控,主要是根据市场的发展环境以及社会的经济情况而变化的,然而,国有企业过度的依赖于银行的贷款,非常容易受到大环境的经济问题的影响,从而出现影响国有企业的融资活动的情况发生。由于资本市场的体制还不完善和政府部门的投资冲动,会造成融资风险较大、成本偏高等融资风险,这种情况下不利于国有企业的经济发展。

  (二)缺少合理的融资结构

  有企业融资一直都有不合理的情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来:首先,在国有企业的内部融资能力的缺失。国有企业在面临资金短缺问题的时候,加之企业内部的资金链不能做到良好的运用,导致企业不能够顺利的渡过资金匮乏期,企业内部的财务资金数量与资金积累的发展不能够很好的被支撑起来;其次,在国有企业面临资金问题时,普遍的过分依赖银行贷款。这一部分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即银行与国企之间的相互利用。银行普遍喜欢给国有企业进行贷款,我国普遍来看,人们喜欢把资金存入银行,银行再将这部分财款给国企进行贷款,为国企实现融资,而且银行贷款的很多特殊政策与优惠也是对国有企业进行开放,而国有企业也要向银行进行贷款,主要是由于国企的融资渠道由过去的政府财政拨款变为向银行进行贷款;另一方面,股权融资多而债权融资较少。通过实施发行债权而实现融资不太受到重视。投资者在国有企业实际企业经济增长不明显时,往往会对长期没有利润分成而出现对国有企业的失望和不满,国有企业的融资结构缺乏合理性,会直接使国有企业的融资投入资金数目大幅度提升,不利于国有企业的发展。

  (三)欠缺科学的投资行为

  目前,我国的国有企业发展借助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潮流都在不断扩大,然而在国有企业进行投资的时候,却没有合理的投资方案制定,对准备投资的项目进行合理的未来目标规划、决策分析制定、项目收益评估等一系列的举措。一般情况下,政府部门都会干预国有企业的投资,而没有经过系统评估的投资往往都会失败,从而使企业的投资出现失误。很多国有企业特别的看中短期效益,为了追求短期效益常常会出现过渡投资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投资分析,没有对产生的效益高低,出现的经济危机,带来的风险与损失进行一个全面的评估,造成了国有企业的投资行为缺乏科学性与可行性,给国有企业的经济带来了损失。

  (四)缺乏投融资决策体系

  国有企业的投融资普遍的缺乏决策体系,很多情况都是先有任务后续有决策。所以在投融资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投融资的项目结构不是非常适合企业,出现结构不合理的现象,这就会给国有企业带来债务危机与财政危机。企业没有针对企业的投融资渠道进行风险评估,没有科学合理的分析,没有把投融资的项目依据决策体系进行规定的流程分析,对于决策建议也否定。国有企业的投融资项目的审批过程也不规范,有时草草进行决定。这些决策体系方面的失误,都会影响国有企业的投融资项目的正常进行,非常使企业的投融资项目出现决策失误,从而让企业的投融资走向失败。

  二、国有企业的投融资管理对策

  (一)完善国有企业的融资市场,同时加大国家政府部门的支持

  完善国有企业的融资市场是国有企业融资的基本,实现这一目标,可以使国有企业的融资具有多种可以选择的方式,避免单一的融资选择,提升国有企业的融资效益。国有企业要充分的重视资本市场并且运用,逐步实现国有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融资,从而实现更多的投资者对国有企业进行投资,让国有企业的融资变得具有多样化。同时,为了避免国有企业出现贷款难、收益低,银行审批较慢的问题频发,需要国家政府部门对企业的项目、未来规划以及企业信用较好的国有企业进行贷款保证,让政府用地方财政资金为国有企业提供增信服务,保证国有企业的融资顺利进行。

  (二)优化国有企业的融资结构,提高国有企业的融资管理工作质量

  国有企业的融资结构需要及时的调整,不断的优化,合理的进行分配。在国有企业选择融资方式的时候,要充分的考虑评估融资风险、融资成本、融资效益等等因素影响,然后选择最为合理的融资形式,避免出现融资失败的情况发生。国有企业要合理的选配股权融资与银行贷款等融资方式的配比,利用资本市场,逐渐优化国有企业的融资结构。例如,采取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的方式,外部融资又可以选择债务融资和权益融资两种形式;也可以采取股票融资的方式,通过公募或者私募的形式等等方式方法来获取资金,采取不同种类型的方式,所需承担的成本与风险都是不同的。在国有企业进行融资管理工作时,要保证工作的质量,国有企业需要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的内部融资融资制度,提升企业内部的融资资金的利用效率,合理的分配资源配置,确保国有企业的融资顺利进行。 (三)规范国有企业的投资行为,并且强化企业相关投资法规建设

  对国有企业的投资行为进行规范化指导,非常有助于降低投资风险以及保证投资效益。国有企业在投资前需要根据市场的产品走势以及市场投资环境做出合理的评估,制定合理、科学的投资预案和目标规划。对投资的项目从项目的建立到预期收益做一个全方位的科学评估。在投资的过程中,要及时的规范国有企业的投资行为,积极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投资项目。确保国有企业的投资顺利进行,有效的规避投资风险,提高投资的安全程度,从而得到一个高额的投资收益。国有企业要建设一系列的企业投资管理法规,这样做不但能够降低投资失败的风险,更能约束国企员工对企业投资出现中饱私囊的行为,明确相关的法规,避免投资出现诸多的项目资金问题,提高企业的投资成功率,保证国有企业的项目能够真正实现盈利。

  (四)建立国有企业投融资决策体系

  行之有效的国有企业投融资体系的建立,对国有企业的融资与投资收益都是有积极影响的。一般情况下,国有企业在对投融资项目确定时,会对投融资的项目进行系统、合理的计算,通过合理的考量,选择适合企业并且是优质的融资形式、融资成本与风险较低的方式,通过一些列的分析之后选择合理的融资形式。国有企业更要切实自身,结合目前国有企业的投融资能力和实际经济效益,做出一套可行的投融資方案。积极探究国有企业的投融资出现的问题,及时找出对策,对于国有企业的投资回报的提升程度是非常大的,并且,同时可以降低投融资带来的风险,降低国有企业的损失,提升企业竞争力,拉动社会整体经济的发展是非常具有意义的。建立国有企业投融资决策体系的重点就在企业做到高质量的投融资,降低融资成本以及融资风险,提升企业的投资效益,提高企业的内部经济,拉动国有企业逐步向好的方向发展,并且提高社会整体经济。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一直是我国整体经济的支撑结构,在当代的发展过程中,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投融资管理这一项目,一直都是国有企业日常经济工作的重点。在当今的社会整体经济体制发展情况下,国有企业必须要重视投融资管理这一项工作,从根本上明确目前国有企业投融资存在的问题,根据国有企业目前的实际运转情况,对企业的效益做出评估,明确在国有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实质性问题,使用科学性、规范性、严谨性的正确投融资管理模式。正确对待国有企业的投融资管理工作,提升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益,推动国有企业迈向正确的发展道路,为我国的社会整体经济做出贡献,更为了实现我国的百年计划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刘明.企业投融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财会学习,20_,(01).

  [2]郭立.国有企业投融资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财务管理,20_,(07).

国有企业如何融资2

  [摘要]本文以国有企业为研究对象,以融资为主,投资为辅进行研究,结合现代企业的投融资理论分析国有企业的投融资的问题和成因,主要是内源融资不足、靠银行贷款、偏重股权融资以及委托代理等问题,并从重塑银企关系、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完善股票市场以及委托代理关系方面提出优化对策。

  [关键词]国有企业市场导向型融资银行导向型融资

  一、国有企业融资主要存在的问题

  1.内源融资严重不足。“内源融资匮乏,对外融资严重依赖”是国有企业融资的主要特点,这与我国政策倾向以及国有企业经营效益低下,国家、企业分配关系未理顺,企业的自营资金严重不足有关。国有企业的资本金近年虽略有增加,但占企业资产总额的比率仍不到20%,国有企业总体业绩相对偏低,盈利能力不稳定。近几年国有上市公司的年度平均每股收益,始终在0.20元左右徘徊;净资产收益率则自20_年显著下降;

  国有企业内源融资不足的原因:

  (1)企业利润水平低是内源融资匮乏的首要原因。内源融资最主要的资金来源是企业的利润,但目前部分国有企业资金运作能力较差,不仅缺乏资金生成能力,甚至存在资金消耗机制,使资金经过生产过程后,不仅没有增加反而有所减少。

  (2)国有企业能够获得低成本的外援资金,因而缺乏内在融资动力。由于银行在贷款时,往往采取向国有企业倾斜的政策,国有企业是获得资金最多的部门,较之非国有企业更易获得廉价贷款,因而缺乏内在融资动力。

  2.过度依赖银行贷款。国有企业融资结构不合理导致银行资产负债运作存在严重缺陷。由于国有企业发行债券和

  股票受到严格限制,使企业固定资产的60%和流动资金的90%来自银行贷款。企业对银行信贷资金的高度依赖,扭曲了银企关系,导致国有企业融资结构严重不合理。主要表现为:

  (1)国家资金供给制度由以前的财政无偿供给逐渐转变为“拨改贷”制度,使银行取代财政成为企业资金供给的主渠道。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政府收入与储蓄的减少,以使其不能继续承担弥补企业资金不足、自有资本比例过低的重任,因此,企业资金不足的必然由高储蓄的“居民部门”来补足,由于当前资本市场还不完善,“居民部门”大部分的储蓄表现为持有银行的金融工具,从而国有企业资金最终只能由银行来补足。

  (2)银行贷款明显偏向于国有企业。国有商业银行是从人民银行中分离出来的,承担着历史遗留的大量的政策性业务,对国有企业的贷款表现出明显的优惠与偏向性。

  3.偏重股票融资,债券融资有限。企业在正常经营中,对于以债权方式融入的资金,其本息支付所面临的时间约束是“刚性”的,如企业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债权人有权启动破产诉讼程序。而股权融资方式在支付、清偿方面的时间约束相对较“软”,回旋余地较大,股息支出的成本很低,而且,投资者一旦认股后,除非由占相当比例股份的股东发起,并经法定程序对企业进行清算,否则,任何股东都无权要求退股,只能转售股权来变现,再加上上市公司普遍盈利不高,股息率很低。而债务的还本付息则是“刚性”的,如果公司不能在规定的期限内还本付息,不仅信誉受损,还可能导致破产的危险。所以,在我国资本市场上股权融资的成本要低于债权融资。股票融资实质上是“零成本”资金,这便是我国上市公司首选股权融资的主要原因。

  二、国有企业投资主要存在的问题

  1.产权不清。国有企业产权不明晰,首先是将由政府出面作整体性管理的政府资产与国有资产没有分离开来,让具有国有资产的所有权性质的产权和政府资产的所有权性质的产权都掌握在政府手里。其次,没有明确国有企业的产权性质。国有企业作为国有资产的经营者,本身不是资产的所有者。但被赋予法人财产权以后,它便得以借助法人占有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和发展。国有企业一方面对国家的整体经营负责,不可完全独立,另一方面又必须对自己负责,依靠自身经营生存与发展,不能由于有国家整体经营存在而依赖于国家的保护和维持。如果企业搞不好经营,造成损失,企业就要负责,就要自己承担后果。如果企业服从国家的安排造成损失,国家要负责赔偿企业的损失。

  2.委托代理政企不分。政企不分首先表现为股东控制机制的行政化。在许多企业里,股东控制实际上仍旧是政府控制,能够规范运作的股东机制无从形成,政企不分问题在实质上并没有得到解决。在企业中,股东大会作用的发挥仅限于制定分红方案。在选举董事会方面,不少公司的股东大会还未召开,董事会便己宣告成立。至于董事会成员则往往由公司原经营班子和几个政府部门的官员组成,董事长、总经理自然也由政府委派任命。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对股份制公司选举的董事、董事长随意指派调离。政企不分使国有企业外部治理机制虚化。在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中,委托人难以有效发挥其监督作用,无法对内部人控制进行积极有效的监控与约束。

  政企不分使内部治理机制弱化。名义上国有企业经过改制后的内部治理机制比较严密,但是企业领导人的“行政化”“首长负责制”,把政府部门的公共事务管理程序、办法运用到企业的经营活动之中。职工没有有效的途径参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难以形成来自职工方面对经营者的监督与约束。

  3.委托代理权责不对称。现时条件下,国有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在选择和委任国有企业经理人员时,所行使的权力和承担的责任是不对称的。因为,国有企业不同于私人企业的地方,在于国家是它的委托人。国家通过政府任命、监督和约束企业经理,并为企业项目提供融资。由于国家是虚拟参与方而非实际参与方,国有企业的委托权通过各层组织授权给政府官员并由他们实施。政府官员的行为具有5个特点:一是由于国有企业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权益主体的非人格化,政府官员成为这种权益的代表;二是企业组织的激励规则主要董事会或经理层制定,在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尚未建立的情况下,由行政主管部门任命的董事长或总经理确定自己的年薪标准,或确定自己与企业绩效挂钩的提成比例时,不可能忽视行政组织的评价,因而他们确定的年薪标准和提成比例比其他所有制形式的企业经营者低。在可预见性的行政性目标激励面前,国有企业的经理人员的工作和待遇基本上不是由他们经营企业之业绩的好坏来决定,而由他们本身的行政级别和政府的相关政策决定的。在这里,利润、产值等经营指标只是实现经营者和其上级主管部门的社会性、政治性目标的手段。因此,国有企业的经理最看重上级主管部门的评价,而不把心思与精力放在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上。

  三、若干主要原因分析

  1.国企信贷通病,靠银行贷款,银企关系不分。我国的商业银行虽然与国有企业联系密切,但商业银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对于运作效率低下的国有企业,商业银行完全有能力对它们的贷款说“不”。但是,商业银行却选择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道路,大量的资金流向低效率的领域。

  银行缺少强有力的债权保护手段。由于目前我国整体执法环境欠佳及地方政府的干预,偿债判决很难执行。由于破产企业债权清偿率低,企业破产的直接后果是银行信贷资产总量的明显减少及由于坏账损失的冲销而引起的银行经营收益的减少或亏损的增加,也反应出了我国银企关系担保制度的问题。

  国有企业经过股份制改造建立的公司治理结构,没有触及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深层次的体制矛盾,政企不分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国有企业仍然保持着行政化的运行模式。尽管国有企业按现代企业制度进行了改组、改造,但按法律规范建立起来的公司只是一个形式上完美的框架,在内部治理结构上并没有形成真正体现现代企业内涵的机制,更多地表现为一种行政化的操作规程,导致外部治理虚化,内部治理弱化,内部控制人得到了进一步强化。

  然而,政府与企业的信息不对称性。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的行为主体,直接参与市场活动,具有显著的信息优势;政府部门及管理者,由于不直接参与市场经济果冻,不能准确把握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相关信息,同企业及经营者相比,处于信息劣势。在信息不对称的状态中,如果让政府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而不是面对着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系统安排的条件下,再直接去进行微观经济活动决策,由于信息的劣势位置,就会导致决策失误。

  2.股权融资方面的问题。因为股权融资是无需偿还,通过资本市场筹集的股权资金属于企业的自由资金,不用偿付本金,只需支付红利,中国的上市公司,很少甚至不进行分红,导致股权融资的成本进一步降低。企业的形象,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资本市场的投资这很可能认为企业股权融资是一种“圈钱”行为。此外,因为我国股票市场的不健全,我国的上市公司在股权融资时,不会考虑资金的用途。同时,由于监管及内部人控制的问题,股权融资得来的资金的使用情况及用途,很可能成为部分人士自我资本积累的资金。

  存在”一股独大”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在其经营管理中必然会存在国有股权代理人(国家授权投资机构或国有企业集团)对公司事务的垄断现象,把上市公司看作是股票市场这一高效融资平台上的”自动提款机”,千方百计配股、增发募资后,利用关联交易与其共享股权融资的果实。内部人控制和一股独大两者叠加在一起,就演绎出了中国股市中很多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至于公司融资决策时要本着有利于优化资本结构的原则根本就不在决策者的视野之内。

  参考文献:

  [1]陈很荣.西方现代企业融资理论评述[J].财经问题研究,20_(8)

  [2]胡晓东.发达国家企业融资模式的比较与借鉴[J].价值工程,20_(4):150-152

国有企业如何融资3

  从银行入国企已有半年之久,在此之前国企给人的印象是制度沉旧,机构臃肿,工作节奏缓慢。但是真正到了国企之后发现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和转型发展工作取得巨大的进步和明显成效,国有企业基本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和市场运营机制得到明显的改善。但是当前的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存在不少问题,企业的改制工作还不够彻底,尚未成为市场主体,这制约了国有企业获得充足的发展资金。当前国有企业存在负债过高,制约了国有企业的发展和投融资管理。

  国有企业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存在产权不明的情形,国有企业的出资人干预国有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尤其是国有企业的重大决策和投融资决策方面,存在许多的问题和矛盾,制约了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国此,研究探讨国有企业的投融资管理问题,改善国有企业投资模式,降低国有企业投融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以下为完善国有企业融资和投资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推进产权制度:

  国有企业虽然不断的加强自身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推动产权制度改革,但是,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和落后的体制因素依旧制约着国有企业的快速发展。因此,为了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不断的完善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国有企业应该重视加强自身战略发展,不断的完善企业的产业结构,加强对高产出,高收益和科技含量高的产业投入,充分提高国有企业的投资回报率。最后,应该积极的完善国有企业的激励机制和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和投融资策略的落实,促进国有企业投资和融资质量提升。

    二、加强国有企业融资决策分析

  科学的融资决策分析,对于提高国有企业的项目融资水平,降低融资成本和融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国有企业在通过不断的考察、学习和规划进行投资项目确定之后,应该进行科学的融资决策分析,探讨企业融资的方式、途径,融资成本以及存在的融资风险和债务风险等。企业应该对项目资金的筹集途径进行科学的比较分析,对企业的债务责任和融资规模以及融资期限进行综合的评价分析,从而确定企业的融资目标和融资方案。企业应该充分认识自身的融资能力,提出建设性的融资方案,降低融资风险和融资成本。

  三、大力发展融资渠道,优化融资结构:

  国有企业在进行项目融资中应该主动发展多元化的融资。首先,国有企业应该重视利用资本市场,积极融资上市,健全国有企业的金融市场机制,改善国有企业的资本结构,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投资国有企业。其次,国有企业可以通过发行公司债券方式融资。国有企业虽然可以利用银行贷款的形式解决短期的资金需求问题,但是无法满足企业长期的资金需求。债券融资是一项稳定的投资方式,能够有效的满足企业长期发展的资金需求,改善国有企业的融资结构,推动国有企业融资渠道的创新,有效降低企业的融资风险和融资成本,提高国有企业的融资效率。国有企业在融资的过程中应该合理的控制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保证良好的社会形象,稳步扩张,促进国有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四、优化国有企业投资结:

  国有企业在开展投资活动的过程中,应该明确企业战略发展目标,树立科学的投资决策意识,防止国有企业出现短视行为,应该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完善企业的项目投资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国有企业应该充分的进行深度的调查分析讨论,制定完善的企业投资分析报告,充分论证国有企业投资项目的科学性、可行性和经济性,注重对技术含量高、投资规模大、投资回报率高的行业和领域的投资。国有企业应该充分优化企业投资结构,促进企业资金得到充分、高效的利用,促进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和战略发展目标实现。

  综上,国有企业需要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改革,不断完善企业内部治理机构,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树立科学的投融资理念,加强对企业投资融资决定的科学分析,充分的利用资本市场和多种金融工具,拓宽国有企业的融资方式和融资渠道,将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结合起来优化国有企业的资本结构,不断优化国有企业投资结构,从而有效的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资本实力,促进国有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实现。

推荐阅读:

正规的入团志愿书1000字3篇

关于社区巡察反馈会表态【四篇】

嘉奖个人主要事迹【十二篇】

民主生活会会前学习情况【七篇】

关于政治忠诚方面自我评价【十四篇】

关于民族团结模范家庭事迹材料【十二篇】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