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防治年内工作计划(优选6篇)

工作计划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11-14 14:56:52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大气污染防治年内工作计划1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成立以局长为组长的专项监督检查小组,并制定实施方案、责任制。

二、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系统营造浓厚的氛围。利用会议、宣传栏、张贴标语等形式,大力宣传“无烟日”活动。各科室和单位在活动日期和宣传栏张贴标语和横幅,营造良好的“无烟日”活动氛围。

三、加大监管力度。通过宣传活动,使广大职工明确活动目标和责任,营造良好的“无烟日”活动氛围

四、加大检查力度。各科室和单位要加大对辖区范围内无烟日的检查力度,发现有吸烟的单位及时通知吸烟单位,并按相关规定给予一定的罚款或降级处分。

五、建立“无烟日”活动台账。将“无烟日”工作情况和“无烟日”活动结合起来,将工作的开展情况向群众公布,接受群众的监督。

通过这次“无烟日”活动,不仅使广大职工充分认识到“无烟日”活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也使我县各部门和单位充分认识到了“无烟日”活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为今后开展创建无烟单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全体职工创立了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大气污染防治年内工作计划2

(一)持续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结合美丽乡村精品线路,统筹省级涉农资金,积极申报地方政府新增债券,集中资源,持续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美丽乡村风貌带)。完善大崀镇“湖光山色▪诗画田园”乡村振兴示范带和岭背镇“天南峡谷•康养吾乡”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每个风貌带打造1个以上产业体验节点,打造2家以上精品民宿和开办两家以上农家乐。申报并启动阳山县(七拱镇)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示范带项目建设。

(二)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样板区项目。继续完善提升第一批(阳城镇)乡村振兴样板区,申报并开展第二批(七拱镇)乡村振兴样板区建设。

阳山县农业农村局

20_年9月30日

20_年,我们将砥砺前行,乘势而上,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以及上级安排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通过开展各项专项整治,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好城市管理工作。

(一)党建工作

1.扎实开展“最强党支部”创建活动。各党支部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国^v^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中国^v^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依托“组织工作提升年”,着力深化落实“五化协同,大抓基层”工作要求。根据建设“最强党支部”推进计划,继续评选“最强党支部”,通过有序创建,进一步带动基层各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2.从严从实落实好党内政治生活制度。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执行“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制度,丰富党支部主题党日形式和内容,进一步提升“主题党日”活动质量,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3.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做好经常性的发展党员工作。各党支部要尽快按程序报备发展对象人选,并指导党支部全国党员信息系统平台做好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信息数据录入工作,进一步提高发展党员工作信息化管理质量。

4.全面加强意识形态各项工作。认真贯彻x市、x市委关于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严格落实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对标市委大督查半年意识形态工作督查评价表,扎实做好意识形态工作。

5.压紧压实机关党建责任。贯彻《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坚持党建联系点制度,完善分级负责、分层管理、分类指导抓机关党建的工作运行机制。牵住责任制这个“牛鼻子”,党组、党总支要定期研究、通报机关党建工作,并接受党员评议监督。积极同步跟进中心工作,各支部设立党员先锋岗、突击队,发挥党支部的核心引领作用。

6.加强对党建工作的督导指导。持续加强对各支部党建工作的督导指导,特别是“最强党支部”创建活动的检查指导,督促创建进度,并及时组织初步验收,确保今年创建工作计划扎实推进、圆满完成。

(二)城市管理

1.开展各类专项整治行动,推进行政处罚工作

将继续按照“分街施策”精细化管控模式,常态化开展各类专项整治行动,加大违法行为执法力度,强力打击各类有碍市容秩序的违法违规行为,大力查处各类违法建设,全面完成城市建成区存量违法建设的治理任务,争取实现新增违法建设零增长,依法依规推进行政处罚形成长效管理机制,力争实现违法行为基本趋零,确保市容环境明显改善。

2.加强环境保护,杜绝各类污染

开展扬尘污染治理,严查运输车辆遗撒、露天焚烧垃圾等违法行为,严查乱倒垃圾等违法行为。严格按照在建工地六个百分百的标准,开展建筑工地专项整治。

(三)市容环境

满怀丰收的喜悦,我们送走辉煌的,迎来崭新的。值此辞旧迎新之际,我代表市公路局党委向广大干部职工及家属拜年,致以新年的问候!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20,我局公路建设驶入了快车道,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全年共计完成公路建设总里程480公里,完成计划投资达到亿元,基本实现了乡乡镇镇通油路、水泥路建设目标。建成省级青年文明号4个,国家级青年文明号1个,省级园林单位2个,80%的基层道班建成了文明   道班。荣获^v^、人事部先进集体、中华全国总工会“模范职工之家”、省级文明行业、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一系列成绩的取得,既有我市经济发展的因素,也是全局广大干部职工奋力拼搏,再创辉煌的结果,更离不开广大干部职工家属的支持、理解!

20是全面实施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进一步保持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的关键一年,这一切都为公路事业谋求更快更好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们将以宜春经济发展、全民创业为中心,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力争完成 公里公路建设目标任务;紧紧抓住公路养护、公路建设两个支点,强化六条措施,主攻二十项工程,办好十件实事,实现公路跨越式发展。

同志们,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在新的一年里,我们有一种情感叫责任,有一种行动叫奋进,有一种追求叫超越,有一种发展叫创新。只要我们循着鸡年扬眉吐气的辉煌足迹,沐浴着狗年力争上游的春风,我们就一定能把平凡的事情做经典,把简单的事情做精彩。把公路的未来书写得更加美好,更加辉煌!

市公路局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总结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总体部署,我局根据市委、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集中人力、物力积极参与。在 “除陋习、树新风、提素质”、市直机关“创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示范市奋战100天” 、市区四大门城市进出口道路环境整治活动中,全局干部职工上下一心,克服重重困难,努力奋战,使机关环境焕然一新,公路环境脏、乱、差现象得到了彻底的改善,城乡环境各项整治工作,于2月20日全面完成,各项工作进入常态维护保洁和完善阶段。

一、健全机构,明确职责

为加强领导,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有力推动全市道路环境整治工作,市公路局成立了由局长王汉勇同志任组长,副局长贾险峰,李麒麟为副组长,机关各科室负责人,局属单位负责人、各县(市、区)交通运输局分管负责人,公管所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公路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市公路局还专门成立了由局长王汉勇同志任组长,副局长贾险峰、纪委书记袁久莲、副局长李麒麟为副组长,机关各科室负责人,局属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示范市活动领导小组,落实了各项工作具体责任人和联系人,制定了市公路局《城市进出口道路环境整治》、《“除陋习、树新风、提素质”集中治理“三乱”》、《“门前五包”责任制》、《“创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示范市奋战100天”》、《环境治理城乡结合部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等工作的专门意见和实施方案。

二、分解任务,落实责任

(一)按照属地原则,依据“谁主管、谁负责”落实各项整治工作。市公路局组织召开全市公路系统主要负责人会议,要求局属单位、各县(市、区)公管所必须成立相应的机构,落实管养路段具体责任人,对照整治目标任务,把管养路段分解落实到分管领导,落实到每个管理人员和班组,落实到具体岗位,管理人员要参与到整治第一线。

(二)对照标准认真梳理机关环境存在的不足,由局办公室提出整治方案,并负责各项具体任务落实。

(三)12月20日,公路局召开专门会议贯彻落实《交通环境治理城乡结合部专项治理工作方案》,会上强调要抓好城乡结合部专项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和监督检查,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管养单位严密部署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责任具体到人,使治理工作有序进行。

三、加强宣传,认识到位

机关、局属单位、各管养单位通过报纸、宣传栏、发放宣传资料、黑板报等形式广泛宣传,使整治活动深入人心,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形成全体人员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局面。一是通过局务会议、职工大会层层动员,明确整治活动的具体目标、任务;二是悬挂横幅标语7幅,张贴警示标牌30个,办宣传栏8期,发放各类宣传资料、手册共10000余份;三是制作简报、信息31期向职工展示整治过程和成果,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四是组织女职工积极参与市妇联组织的“巾帼”文明劝导活动;五是坚持每天派出2人到“分片包干”责任区进行巡查、文明劝导活动,对在巡查和劝导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与社区干部交流,并提出整改建议。

坚持每周五参与社区环境大扫除活动,以实际行动参与社会宣传。

四、突出重点,强化整治

一、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

1-11月,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25个,完成项目环境影响登记备案151个,出具环评执行标准44个;完成10个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整顿完成98个环保违法违规建设项目;园区规划环评通过专家审查。

二、加强污染防治工作

三、加大环境监察执法力度

一是重点加大对12家铅锌矿洗选企业,16家铅锌冶炼企业、1家化工企业重点涉重金属企业污染源的监管力度。二是出动监察车辆768趟次,监察人员1866人次,发现环境污染隐患23个,督促整改隐患23个,对10家砖厂采取断电停产措施,立案查处环保违法案件19件,移交涉刑事案件1件,1件正在调查处理中,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17宗,处罚金额162万元。三是抓好污染纠纷调处。1-11月,共处置投诉176件,处理和结案率均达100%。四是抓好排污费征收,全年预计征收排污费150万元。五是是抓好中高考禁噪工作。六是加强环境应急管理工作。七是开展环保专项行动。

四、抓好环境监测工作

一是完成万里工业园区水、大气、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出具监测报告20份。二是落实专人负责,确保空气自动站正常运行。三是对永定桥县级集中饮用水水源地、龙洞湾集中式饮用水源地、39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以及流沙河河西大桥断面等开展了水质例行监测。四是对白岩河下游汇入库前区前100米处区域水环境进行采样分析。五是开展官村坝断面水质采样检测。

五、抓实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落实

一是省环保督察组反馈我县18个点位91个问题,完成整改点位10个,完成率;完成问题整改79个,完成率。二是省督察组交办我县环境保护重点督察专函1个已完成整改。三是省环保督察组交办我县信访投诉2个已及时进行处理。

六、全力以赴做好迎接中央环保督察工作,抓实问题整改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迎接中央环保督察工作全面推进。二是全面收集完善环保档案资料,及时报送中央第五环保督组调阅档案资料。组织指导重点部门集中准备资料59盒,文件1830件,督促指导乡镇和部门收集资料348盒,文件9527件。组织相关单位补充收集资料116盒,文件2551件。按照调阅资料要求,及时组织报送11个批次16个方面的档案资料。三是做好中央第五环保督察组交办信访件办理。我县共接到中央第五环境保护督察组转交信访件32件,32件均已全部办结。四是举一反三,深入推进问题整改。全域全程开展自查自纠,排查点位613个,发现问题1007个,完成整改点位502个,完成率;完成问题整改851个,完成率。

七、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

组织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启动了__县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前期调研,委托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完成我县生态红线划定方案编制,9月通过专家评审。目前,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正在按照专家意见进行修改,最终方案待报县政府审批。

八、加强环境保护宣传

一是开展“”环境日宣传活动。二是参加法制宣传、安全宣传等活动。三是深入企业开展环保宣传。

九、抓好环保能力建设,夯实工作基础

(一)继续积极配合推进工程建设项目。

今年,我局工程建设任务仍然很重,需要合理安排,周密部署各项工作,以谋求最大的工作效益,主要工作如下:

1、加快推进省道248线百芒坳至转溪段一级公路升级改造工程。该项目总投资为11,900万元,20**年计划完成投资6480万元,力争今年5月份完成主体工程。由于20**年上半年工程施工受征地拆迁和管线迁移工作的影响,工程进展缓慢,且今年上半年施工也会受雨水天气影响,工程进度压力大,我局会继续派出专业骨干,支持该工程施工,协助做好安全、质量及施工组织工作。

2、加快省道253线曲江社主至水打赖段路面改造工程建设。该项目是XX区重点工程,也是民生关注的重点,前期受招投标工作影响,工程推迟到10月份才正式开工建设,社会舆论压力大,而且还直接影响我局接受人大工作评议的各项工作,我局更要加强与管理处的沟通,紧密关注施工单位各项工程进度,督促其科学组织施工计划,积极协调包括管线迁移、交通疏导、部队演练等各项工作,确保s253线路面大修工程顺利进行,力争春运前半边路面通车,明年上半年完成电厂至水打赖段主体工程。社主至石堡段公里路面大修工程目前已完成施工招标工作,计划于今年4月份开始动工建设,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根据区政府有关会议精神,拟将k9+000~k12+300段改造为一级公路,并与路面大修工程一并实施,我局会积极发挥主人翁精神,向区政府和市公路局多请示、多汇报,力争把好事办好、办实。

3、省道251线小坑至黄洞段大修工程,该项目已完成施工图设计,并上报省交通运输厅,待审批后便可进行施工招标工作。我局会派出专业技术骨干,专门跟踪落实该项工作,周密安排,科学部署,及时跟进每一步工作,争取早日动工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加强安全和质量管理,争创优质工程。

(二)加强养护管理,提高路面质量。

倡导“把路放在心上,把心放在路上”的爱路、护路理念,创新公路养护管理思路,完善公路养护管理制度,提高养护管理应急服务能力,提升国省道干线公路的服务和保障水平。

一是合理制定养护计划。严格按照《XX市公路局公路小修保养考核实施细则》的要求,根据不同季节合理制定各养护中心、渡口所的工作计划,细化每月检查制度,严抓计划的落实。二是严格完成养护任务。结合市局绩效考核制度,完善基层职工绩效考核制度,充分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确保养护任务的完成。三是提高应急救援水平,加强职工应急教育,组织职工进行应急救援演练,建立畅顺的通信体系,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四是继续加大公路绿化美化力度,推进生态景观林带建设。以文明示范路、旅游景点通道等为重点,做好路树更新规划,逐步完成g106线茨菇塘至转溪段路树更新任务。

(三)规范路政管理,提升服务水平。

加强《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的学习与宣传,创新路政管理手段,加强与区交通综合执法分局的协作,加大路政执法力度,保障公路完好、畅通。加大对路产路权保护力度,全力提升公路保障能力,继续做好路产路权登记和维护。不断强化依法治路、以人为本、以车为本的理念,展现“畅通、安全、绿色、高效”的文明执法形象。以创建文明城市为契机,配合市局开展大规模整治公路两侧违章建筑和乱挖乱埋、乱搭乱建等侵害公路行为,加强公路环境综合治理,加大路政巡查力度,促进路域环境不断改善和提升。

(四)提高服务水平,确保年票费征收。

认真贯彻省、市有关年票征收的会议精神,抓好年票征费工作。一是加强宣传。重点是加强企业和乡镇一级的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缴费氛围,提高实征率。二是强化内部管理,做到应征不漏,确保全面完成市局下达的年票费征收任务和目标任务。三是加强文明窗口建设,根据有关文件精神要求,完善公路文化建设,对收费窗口进行重新统一规划,提高收费服务水平。大力提倡细节意识、完善服务细节,树立良好的服务理念,展现出公路文明窗口的良好形象。

(五)预防为主,保持安全生产平稳态势。

继续坚持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工作指导方针,抓好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的落实,逐级签订“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积极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从公路行业安全生产的重要部位、重点环节入手,加强对在建工程、渡口、危桥、事故多发路段等的检查和督促,进一步把安全生产工作抓实、抓紧、抓细,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乌石渡口所争创连续39年安全渡运无事故单位。

(六)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改进机关作风。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厉行节约,严禁铺张浪费,优化经费支出,严格控制行政成本。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五个一”等制度,深入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和行^v^力公开透明运行机制建设,构建惩防体系,要在找准、找细、找实廉政风险点的基础上,将监督关口前移,不断强化廉政意识,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氛围。领导干部要带头转变作风,坚持密切联系群众,转变文风会风践行开短会、讲短话、发短文,整顿机关作风,坚决整治庸懒散奢,严查和制止行政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行为。对人大代表在评议中提出的意见、建议和批评,我们要认真进行分类梳理,制定针对性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改进工作。进一步完善各种制度,以优良的作风推动工作落实,确保公路事业健康发展。

面源攻坚方面,我市积极落实精细化管控措施,从强化源头防控、日常监管等方面入手,提升管理减排水平。一是加大施工工地执法检查力度,4月以来,住建部门共巡查检查工地7637个次,发现文明施工问题556个,均已督促立即整改,对违规企业实施信用扣分分,移交行政处罚96起;城管部门检查工地2580个次,发现问题工地86个,责令整改问题工地76个,立案调查问题工地10个,检查建筑垃圾运输车辆1541台次,发现问题车辆48台,责令整改问题车辆35台,立案调查问题车辆13台。二是^v^门加强汽车维修行业和停车场执法监督检查,共计开展检查汽修企业1519次,对全市停车场开展全覆盖排查检查,共开展联合督查3次,抽查点位18个。四是城管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餐饮油烟企业全覆盖检查,4月1日-27日,共出动执法人员348人次,车辆157车次,排查餐饮油烟问题12件,均向经营单位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

大气污染防治年内工作计划3

为全面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做好xx年全国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周活动的通知》(卫办环环〔20_〕3号)精神,进一步宣传和普及环保科普知识,普及环保科技知识,提高社区居民环境保护意识和自觉环保观念;结合本社区实际情况,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宣传周”宣传主题活动,提高社区居民防范和减少气候变化和污染的意识。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做好xx年全国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周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我社区积极开展了宣传活动。

1、开展环保科普宣传活动。社区组织了环保科普宣传活动。社区在辖区内悬挂了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主题的横幅;张贴了以“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为主要内容的海报;发放宣传材料30份,宣传了环保科普知识;在居民住宅区设置了绿化标语,并在楼梯间的宣传牌上贴上了禁止吸烟标记。

2、利用宣传栏、宣传单等形式,向群众介绍环保科普知识、科普知识和科普知识,倡导人人关心环境问题,保护环境,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使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增强群众环境保护环境意识和自觉性。

3、利用社区的环保宣传栏,向广大群众宣传有关科技知识、节能科普知识。通过这些形式向广大群众介绍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及环保科普知识,使人们更加重视保护环境。

4、社区组织居民在居民住宅区进行环保科普知识宣传活动。社区组织居民以小区为单位,利用周末的时间对辖区居民进行了环保科普知识讲座,使群众对科学、节能科普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使居民的环保意识得到提升。

通过开展环保科普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了辖区居民科学保护环境知识,提高了社区居民科学保护环境能力,为构建和谐社区、和谐社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大气污染防治年内工作计划4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根据省、市、县的统一部署,我局成立了以分管领导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各股室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分管副局长具体负责,局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

二)制定相关的制度,做到工作目标明确。局办公室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局属各股室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股室单位的职责、工作目标,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并与各股室、各股室、各股室签订责任书。同时,将全局大气污染防治各项工作的目标、重点和工作任务,层层分解到股室、各股室,要求各股室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领导小组成员要切实履行职责,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提高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

三)加强宣传力度,加强宣传教育。局办公室与各股室单位、各股室、各股室单位、各股室单位和各股室单位、各股室单位、各项目部签订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目标责任书》。同时,各单位也制定了相关的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

四)加强对重点行业、领域、重点环境的监管力度。局和各股室单位都按照要求,对辖区内的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环境问题,做到“到位”。同时,对重点区域的大气污染问题,由局办公室负责,局办公室负责监控、督查、指导。

五)建立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预警机制,并做好信息上报工作,对有可能发生大气污染事故的,及时做好预警和控制工作。

二、加大宣传力度

一)加强宣传教育,营造浓厚的气氛。局办公室利用局宣传栏、标语、广播、墙报等形式,通过召开职工会、宣传栏、电视、广播、标语、专题讲座、专项培训、发放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气象、大气污染防治等各项相关政策、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充分利用局办公会、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大力宣传气象科普知识。同时,在局属各单位、各股室单位、各级各部门、各项目部、各单位中广泛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知识宣传。

二)加强检查督查。局办公室根据工作实际,将气象科全体人员的工作情况作为重点检查内容之一,并将检查的情况及时报送县;按季度对局属各单位气象科室单位的气象工作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向县通报;将大气环保科检查的情况和气象信息及时报送县;按季度对局属各单位的大气污染问题进行通报,督促其进一步加大气象信息的上报率。

三、强化监管力度,确保全年气象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一)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根据县《气象科200*年全县气象科200*年气象科200*年年工作安排意见》,结合本局实际,制定下发了《200*年度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计划》、《气象科200*年气象科200*年年工作安排》,将气象科200*年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并以此作为全局的工作目标,全面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一是严格按照“两项”标准和“一规定两公示”要求,开展了“两项”执法检查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二是加大对全县气象、气象、地面气象信息等各项信息报送力度。三是加强对各级气象信息员、气象信息人员的培训。

三)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一是加强了气象科工作人员的理论和业务的学习。二是组织了全县各单位的气象科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各级气象科人员业务素质,提高了气象科的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

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为全面提高全县气候变化的综合利用水平,根据省、市、县气象部门的安排,我局在全市范围进行了200*年气候变化综合利用前期工作准备工作。

四、加大宣传力度

一)进一步加强了大气污染防治宣传教育。一是通过各种媒体,广泛宣传气候科普知识,增强了全民气候科普法教育的感染力;二是通过各种媒体,广泛宣传气候科普知识,增强了全民气候科普法教育的感

大气污染防治年内工作计划5

6号)》

------------------------------------------------------------------------------

公安县环保局

日期:

各市、 州、 县人民政府, 省政府各部门:

为贯彻落实《_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_〕 37 号), 进一步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不断改善全省大气环境质量, 结合我省实际, 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 指导思想

以_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对大气环境保护工作的部署和要求, 立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污染防治的实际, 正确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 综合采取法律、 行政、 经济、 科技等多种手段, 坚持长期达标和近期改善相结合、 标本兼治和综合治理相结合、 政府主导和全民行动相结合, 多措并举, 多管齐下, 形成全社会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常态机制和良好氛围, 切实改善环境空气质量。

二、 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

到 20_ 年, 全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得到改善, 重污染天气大幅减少。

力争到 20_ 年, 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 全省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基本达到或优于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具体指标:

到 20_ 年, 全省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较 20_ 年下降 12%。

其中, 武汉市、襄阳市、 荆门市、 孝感市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较 20_ 年下降 18%; 宜昌市、 荆州市、 随州市、 仙桃市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较 20_ 年下降 15%; 黄石市、 十堰市、 鄂州市、 潜江市、天门市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较 20_ 年下降 10%; 咸宁市、 恩施州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较20_ 年下降 5%; 黄冈市、 神农架林区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不超过 20_ 年水平, 并进一步改善。

武汉市 20_ 年细颗粒物年均浓度较 20_ 年下降 15%以上。

三、 具体措施

(一)

强化规划指导, 制定年度工作方案。

1. 制定实施空气质量达标规划。

武汉市、 宜昌市、 襄阳市、 荆州市应在 20_ 年 6 月底前制定并印发实施空气质量达标规划, 其他城市应在 20_ 年 10 月底前制定并印发实施空气质量达标规划。

规划应确定空气质量分阶段达到的目标、 指标、 重点工作, 明确防治措施和保

障机制。

规划经地方政府批准后实施, 报省环保厅备案, 并向社会公开, 接受监督。(各地方政府负责)

2. 制定大气污染防治年度实施方案或行动计划。

各城市应根据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目标和空气质量达标规划, 制定年度实施方案或行动计划, 作为年度考核的依据。

(各地方政府负责)

(二)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3. 优化空间格局。

强化主体功能区划的约束作用, 以环境容量、 生态承载力、 污染物排放总量及生态安全为约束条件, 科学制定重点行业发展规划, 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优化区域工业布局, 加快推进“两高一资” 产业技术升级改造, 严格禁止过剩产能新增项目用地。

积极推进工业园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发展循环经济, 打造绿色、 环保、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工业园区。

科学制定并严格实施城市规划, 强化城市空间管制和绿地控制, 规范各类产业园区及城市新城、 新区设立和布局, 禁止随意调整和修改城市规划, 形成有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城市和区域空间格局。

结合化解过剩产能、 节能减排和企业兼并重组, 有序推进位于城市主城区的钢铁、 石化、 化工、 有色金属冶炼、 水泥、 平板玻璃等重污染企业环保搬迁或改造, 到 20_ 年底前基本完成。

武汉市应重点研究推进武钢集团等企业的环保搬迁或改造工作。(发改、 经信、 环保、 住建、 国土部门负责)

4. 调整产业布局。

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 合理确定重点产业发展布局、 结构和规模,重大项目原则上布局在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

所有新、 改、 扩建项目, 必须全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并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 制度; 未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项目, 一律不准开工建设; 违规建设的, 要依法进行查处。

加强产业政策在产业转移过程中的引导与约束作用, 严格限制在生态脆弱或环境敏感地区建设“两高” 行业项目。

严禁核准、 备案产能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 新、 改、 扩建项目要实行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

加强对各类产业发展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

全省城市城区严禁新改扩建除上大压小、 热电联产外的燃煤电厂。

城市城区不再新建重污染型企业。(发改、 经信、 环保、 国土部门负责)

5. 强化节能环保指标约束。

提高节能环保准入门槛, 健全重点行业准入条件, 公布符合准入条件的企业名单并实施动态管理。

严格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将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 烟粉尘和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是否符合总量控制要求作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前置条件。

武汉市新建火电、 钢铁、 石化、 水泥、 有色、 化工等企业以及燃煤锅炉项目要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

各地区可根据环境质量改善的需要, 扩大特别排放限值实施的范围。

对未通过能评、 环评审查的项目, 有关部门不得审批、 核准、 备案, 不得提供土地, 不得批准开工建设, 不得发放生产许可证、 安全生产许可证、 排污许可证, 金融机构不得提供任何形式的新增授信支持, 有关单位不得供电、 供水。(发改、 环保部门负责, 经信、 国土、住建、 质监、 安监、 银监、 电力、 水务部门配合)

6. 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加大天然气、 煤制甲烷等清洁能源供应, 积极有序发展水电, 开发利用风能、 太阳能、 生物质能, 安全高效发展核电。

控制煤炭消费总量, 到 20_ 年, 全省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降低到 60%以下。

扩大城市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 逐步由城市建成区扩展到近郊。

结合城中村、 城乡结合部、 棚户区改造, 通过政策补偿和实施峰谷电价、季节性电价、 阶梯电价、 调峰电价等措施, 逐步推行以天然气或电替代煤炭。

严格落实节能评估审查制度。

新建高耗能项目单位产品(产值)

能耗要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用能设备达到

一级能效标准。

积极发展绿色建筑, 政府投资的公共建筑、 保障性住房等要率先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新建建筑要严格执行强制性节能标准, 推广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 地源热泵、 空气源热泵、 光伏建筑一体化、“热—电—冷” 三联供等技术和装备。(发改、 经信、 住建、 物价部门负责)

7. 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

按照《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20_ 年本)》、《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_ 年本)(修正)》 的要求, 采取经济、 技术、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 提前一年完成钢铁、 水泥、 电解铝、 平板玻璃等 21 个重点行业的 “十二五” 落后产能淘汰任务。

制定实施《湖北省落后产能淘汰目录》, 明确地方、 部门责任和淘汰时限, 完善激励政策, 加大考核和追责力度, 对淘汰落后产能任务未按期完成的区域, 实行区域限批制度。(经信部门负责, 发改、 环保、 财政部门配合)

(三)

加强科技研发, 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8. 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基础研究工作。

加强灰霾、 臭氧的形成机理、 来源解析、 迁移规律和监测预警等研究, 为污染治理提供科学支撑。

加强大气污染与人群健康关系的研究。

积极组织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政策、 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增强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的针对性、 可操作性。

武汉市、 襄阳市、 宜昌市等重点城市可率先启动 PM10 和 PM2  5 的源解析研究工作。(环保部门负责, 科技、 卫生、 气象部门配合)

9. 加强科技研发和推广。

加强脱硫、 脱硝、 高效除尘、 挥发性有机物控制、 柴油机(车)排放净化、 环境监测以及新能源汽车、 智能电网等方面的技术研发, 推进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先进技术、 管理经验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科技、 环保部门负责, 发改、经信、 电力部门配合)

10. 全面推行清洁生产。

对钢铁、 水泥、 化工、 石化、 有色金属冶炼等重点行业进行清洁生产审核, 针对节能减排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 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 工艺和装备, 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 到 20_ 年, 重点行业排污强度比 20_ 年下降 30%以上。

推进非有机溶剂型涂料和农药等产品创新, 减少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挥发性有机物排放。

积极开发缓释肥料新品种, 减少化肥施用过程中氨的排放。(发改、 经信、 科技、 环保、 农业部门负责)

11.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鼓励产业集聚发展, 实施园区循环化改造, 推进能源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 废物交换利用、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促进企业循环式生产、 园区循环式发展、 产业循环式组合, 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

鼓励水泥、 钢铁等行业协同资源化处理废弃物。大力发展机电产品再制造, 推进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

到 20_ 年,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_ 年降低 20%以上, 在 50%以上的各类国家级园区和 30%以上的各类省级园区实施循环化改造; 主要有色金属品种以及钢铁的循环再生比重达到 40%左右。(发改部门负责, 经信、科技、 环保、 国土部门配合)

12. 大力培育节能环保产业。着力把大气污染治理的政策要求有效转化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市场需求, 促进重大环保技术装备、 产品的创新开发与产业化应用。

扩大国内消费市场,积极支持新业态、 新模式, 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节能环保企业, 大气污染治理装备、 产品、 服务产业产值大幅增加, 有效推动节能环保、 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鼓励外商投资节能环保产业。(发改部门负责, 经信、 科技、 环保、 商务部门配合)

(四)

深化工业污染治理, 大力推进污染减排工作。

13.

限期完成重点领域污染治理工程。

所有燃煤电厂、 钢铁企业(烧结、 球团工艺)、 石油炼制企业、 有色金属冶炼企业都要安装脱硫设施, 每小时 20 蒸吨及以上的燃煤锅炉要实施脱硫。

除循环流化床锅炉以外的火电燃煤机组均应安装脱硝设施, 新型干法水泥窑要实施低氮燃烧技术改造并安装脱硝设施。

燃煤锅炉和工业窑炉现有除尘设施要实施升级改造。

20_年 7 月 1 日以前, 全省单机装机容量 30 万千瓦(武汉地区为 20 万千瓦)

以上火电燃煤机组全部建成投运烟气脱硝设施, 并同步实施脱硫除尘设施改造;“十二五” 期间, 所有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全面完成低氮燃烧改造并建成投运脱硝设施, 其中, 生产能力 4000 吨/日及以上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须在 20_ 年底前建成投运脱硝设施; 20_ 年底前, 钢铁行业烧结、 球团设备、 石化行业催化裂化装置全部实现烟气脱硫。(环保部门负责, 发改、 经信、电力部门配合)

14. 加强燃煤锅炉整治和改造。

加快推进集中 供热、 “ 煤改气”、 “ 煤改电” 工程(www. congzong. com)

建设, 到 20_ 年, 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基本淘汰每小时 10 蒸吨及以下的燃煤锅炉, 禁止新建每小时 20 蒸吨以下的燃煤锅炉; 其他地区原则上不再新建每小时10 蒸吨以下的燃煤锅炉。

在供热供气管网不能覆盖的地区, 改用电、 新能源或洁净煤, 推广应用高效节能环保型锅炉。

在化工、 造纸、 印染、 制革、 制药等产业集聚区, 通过集中建设热电联产机组逐步淘汰分散燃煤锅炉。(发改、 经信、 环保部门负责)

15. 加强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

在石化、 有机化工、 表面涂装、 包装印刷等行业实施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 在石化行业开展“泄漏检测与修复” 技术改造。

全面开展加油站、 储油库和油罐车油气回收治理, 武汉市应于 20_ 年底前完成油气污染治理工作, 其他地区应于20_ 年底前完成油气污染治理工作。

积极推进石化、 溶剂、 涂料使用类行业和精细化工等行业有机废气回收利用和治理; 全面提高表面涂装工艺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涂料的使用比例;推广使用环保和低毒原辅材料, 推进溶剂使用过程的污染治理。

(环保部门负责, 发改、 经信、商务、 质监、 安监部门及中石油、 中石化湖北分公司配合)

(五)

强化机动车污染防治, 加速黄标车淘汰进程。

16. 出台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政策法规。

20_ 年底前出台《湖北省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管理办法》。(_、 环保部门负责, 公安、 质监部门配合)

17. 促进交通可持续发展。

大力发展城市公交系统, 优化城区路网结构; 推广城市智能交通管理和节能驾驶技术; 鼓励选用节能环保车型, 推广使用天然气、 新能源汽车, 逐步完善相关基础配套设施。

到 20_ 年, 武汉市城区公交车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比例达到 65%以上。(发改、 经信、 公安、 交通、 住建部门负责)

18.

加强机动车排污监控工作。

落实_批复的《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 要求, 20_ 年 6 月底前建成省级机动车排污监控机构, 其他市级机动车排污监控机构于 20_ 年底前建成。

全面推行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管理, 推进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委托工作, 20_ 年底前实现社会化的环保检验机构在地级及以上城市全覆盖。(编办、 环保、 质监部门负责)

19. 限期淘汰黄标车。

加大黄标车淘汰力度, 20_ 年底前基本淘汰 20_ 年底前注册营运的黄标车; 到 20_ 年, 基本淘汰黄标车。

推行黄标车限行措施, 扩大限行范围。

充分利用城市视频监控系统, 强化对机动车尾气污染的监管。

武汉市要率先做好黄标车淘汰...

大气污染防治年内工作计划6

II染治理有一定帮助。最后,根据研究结论,并结合我国现实情况,提出了我国的大气污染治理以及利用环境规制政策的环境协同效应使治污更高效的切实可行的参考意见。关键词: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广义合成控制法,协同效应,PM ,SO 2

III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re are frequent outbreaks of severe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roblems such as haze in various parts of situation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s very severe. Research showsthat haze has significant negative externalities on health. Obviously, thisis a counterattack from nature to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in China formany years, which blindly pursues high GDP and neglects the_extensive_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To realize thecoordination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has become a major strategic goal in the construction of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China. As a result, in 20_, the State Councilissued an Action Plan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Air Pollution inresponse to China_s particularly prominent air pollution problems, whichis aimed at Beijing-Tianjin-Hebei and the Yangtze Delta and Pearl RiverDelta three major urban agglomeration PM pollution put forward aclear control paper uses generalized synthetic control method (GSCM) toquantitatively analyze the effect of the Action Plan of Air PollutionPrevention and Control and possible environmental co-benefits based onthe data of 279 prefecture-level city panels in China from 20_ to 20_with PM concentration and industrial SO 2 emissions as the resultvariables. In addition, considering that there are great differences in the

IV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regions or cities, this paperfurther analyzes the three urban agglomerations of Beijing-Tianjin-Hebei,Yangtze River Delta and Pearl River Delta results ofempirical research show:First, from the overall perspective of the threeurban agglomerations , the Action Plan of Air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Control did not achieve the desired effect on PM governance, but SO 2emissions were significantly controlled, which confirmed the existence ofenvironmental co-benefits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policies. Second,from a regional perspective, there are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the PM effects of the Action Plan for Air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Control, Pearl River Delta has received certain governance results, whileBeijing-Tianjin-Hebei and Yangtze River Delta are _dragging their feet _,in which there are both weather reasons and human factors, while theeffect of coordinated emission reduction in SO 2 is stable, which havecertain help to the future pollution control in China. Finally, according tothe conclusion of the study and the reality of our country, this paperprovides a practical reference for air pollution control control in Chinaand using the environmental co-benefits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policy to make pollution control more Words:theAction Plan ofAir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Control,Generalized synthetic control method,Co-benefits,PM ,SO 2

目录摘 要............................................................................................................ IABSTRACT...............................................................................................III1 引言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国内外研究现状............................................................................. 环境政策评估方法研究........................................................ 环境规制的测度方法研究.................................................... 环境规制的协同效应研究.................................................... 研究内容、思路与技术路线......................................................... 研究内容................................................................................ 研究思路.............................................................................. 技术路线.............................................................................. 创新之处........................................................................................112 我国大气污染现状与环境规制的环境协同效应机理分析 我国大气污染现状....................................................................... 我国雾霾污染现状考察...................................................... 我国 SO 2 污染现状考察...................................................... 环境规制的环境协同效应机理分析........................................... 本章小结....................................................................................... 183 实证模型设定与估计方法 模型设定....................................................................................... 19

估计方法....................................................................................... 本章小结....................................................................................... 224 实证结果分析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数据说明....................................................................................... 指标选择与说明.................................................................. 数据统计描述...................................................................... 模型结果分析............................................................................... 三大城市群整体分析结果.................................................. 三大城市群分析结果.......................................................... 稳健性检验................................................................................... 剔除直辖市.......................................................................... 将安徽省归入控制组.......................................................... 本章小结....................................................................................... 445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主要研究结论............................................................................... 政策建议....................................................................................... 46参考文献....................................................................................................48致谢............................................................................................................55

环境规制政策的环境协同效应——基于《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实证研究11 引言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近年来,我国环境质量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各地频频爆发雾霾等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环境污染形势变得十分严峻,这是大自然对我国多年来一味追求高GDP 而忽视环境质量“粗放式”发展工业的反击。当前,污染范围广、污染程度高是我国环境污染问题的主要特点,环境污染中最主要的污染问题为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与水污染。近年来,大气污染问题尤为突出,其造成的危害涉及了包括人体健康、工农业生产以及气候等在内的多方面。20_ 年我国发布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_),与之前的标准相比,新标准大致有了以下改变:强调以保护人体健康为首要目标、扩大了人群保护范围、调整了环境空气功能区分类方案、调整了污染物项目及限值新标准等,且新标准大体分成了三个阶段来逐一实施[1] 。图 1-1 显示,20_ 年至 20_年我国城市的空气质量超标率有明显的下降,而且 20_ 年超标率甚至低至 10%以下,但这是基于以前的旧标准得到的评估结果,从 20_ 年开始我国便实施了新标准,在现今的新标准下,用旧标准得到的评估结果进行比较显然是不合适的。在实施新标准之后,我国城市的空气质量超标率非常高,20_ 年 74 个新标准第一阶段监测实施城市中仅有 3 个城市达标,20_ 年至 20_ 年间我国城市空气质量超标率一直都在 60%以上,且环保部发布的 20_ 年全国空气质量状况仍旧堪忧,全国共 338 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城市仅有84 个,占比低至 25%[2] 。由此可见,我国的空气质量状况不容乐观,我们应深刻认识到环境保护对我国的重要性不亚于经济发展。如何寻找实现经济发展目标与兼顾资源环境承载力之间的平衡点,已上升为实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战略问题。

环境规制政策的环境协同效应——基于《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实证研究2图 1-1 20_ 年至 20_ 年我国空气质量达标率和超标率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市场机制是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但市场机制在解决外部性方面却存在着“失灵”现象。规制经济学等理论知识的出现使人们逐步认识到在“环境市场”上政府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政府需要通过制定环境方面相关的规制政策对经济主体的某些行为(如违规排放、能源浪费等)加以干预,以实现保持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构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美好愿望。为此,我国自 1996 年“九五”计划起,就开始强调要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自此,环境规制开始上升为政府职能的重要方面,并成为我国建设两型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以及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为进一步治理大气环境,20_ 年我国_针对 20_ 年以来我国爆发的大气污染问题印发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大气十条)这一环境规制政策。本文拟对该政策的大气污染治理效果进行评估。本文具有重要研究意义,首先,改革开放以来,环境污染问题伴随着我国飞速的经济发展而来,我国各大城市的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本文基于颁布于 20_ 年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从提升绿色发展的角度探究环境规制政策对大气污染物之间的协同效应(一种排放物或污染物的减排措施对另一种排放物或污染物的减排效果实物量带来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我国此后环境规制政策的制定。其次,当前...

推荐阅读:

做金融工作计划怎么写(实用15篇)

民航个人工作计划1000(热门18篇)

高一英语科研工作计划(合集13篇)

梦见和领导讨论工作计划(推荐16篇)

学校舞蹈社团主要工作计划(共30篇)

三季度信访工作计划(必备8篇)

标签: 工作计划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