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教育室工作计划(共5篇)

工作计划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11-21 19:11:13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未成年教育室工作计划1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_中央_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让学生懂得回报家长、回报老师、回报他人、回报社会的重要意义,从而把感恩之情化为强烈的责任感,并付之于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培养关怀他人、服务社会、道德高尚的有用之才。

二、活动目标:

让学生学会“知恩、报恩、施恩”,从而让他们真正拥有一颗感恩的心,这样他们才懂得去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爱他人;才会勤奋学习、热爱学校、回报社会;才能拥有快乐、拥有幸福、拥有美好的未来。

三、活动内容

感恩父母——感谢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学会孝敬父母长辈;

感恩师长——感谢老师的教诲,尊师重教;

感恩他人——感谢同学、朋友(包括学校等集体组织)爱心相助,促进互助互爱。

感恩社会——感谢社会的馈赠和祖国的关爱,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树立报效祖国思想;

感恩自然——感谢大自然的赐予,热爱自然,增强环保意识;

四、活动时间:

20**年4月—9月

五、活动步骤:

(一)宣传动员阶段:20**年3月底——4月初

1、从4月份至6月份的每周一升旗礼进行的国旗下讲话围绕“感恩”主题,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感恩?为什么要感恩?如何感恩?

2、举行感恩教育启动仪式,向学生发出“知恩、报恩、施恩”倡议。

3、布置爱心家庭作业。利用课余时间经常为家里做四件家务:打扫卫生、叠被、洗碗、洗衣物,体会。学校将下发家长会信息反馈表,检查完成情况。

(二)全面实施阶段:20**年4月至9月。

1、重点开展“三个一”活动。即开展一次“感恩日”主题实践活动,观看一次“感恩”主题影片,组织一次主题演讲比赛,具体活动时间由少先队负责安排通知。

2、“三个一”具体活动时间安排:

(1)开展一次“感恩日”主题实践活动。时间初定:5月—6月(以母亲节、父亲节为契机)。以两个亲情节日为契机,在五月的母亲节和六月的父亲节里布置爱心家庭作业,开展以“孝敬长辈敬爱心,关心社会献爱心”为主题的“感恩日”主题实践教育活动。

(2)组织一次主题演讲比赛。时间:4月份(第十一周)。

以“感恩父母、感谢师长”为主题每班选1位同学进行演讲比赛。

(3)观看一次“感恩”主题影片。时间初定:6月初

利用学校的多媒体教室,组织学生观看以“感恩”为主题的优秀影片,并让学生撰写观后感。

3、积极营造“感恩文化”,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感恩。

(1)充分利用学校的德育基地(校园文化走廊),定期出版以“感恩”为主题的内容,每位同学写一段真情感受,并说给父母听。

(2)利用民乐特色教育,组织全校学生学唱(拉)感恩歌曲,由音乐组推荐并教会学生二首感恩歌曲。每位同学把最喜欢的歌曲,唱给父母听。

(3)各班出一期以“感恩”为主题的手抄报和黑板报,学校将进行评选。(第十二周)

(4)各班要召开一次以“感恩”为主题的队会。(第十三周)

4、通过各种纪念日、节庆日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1)清明节之际,开展“缅怀革命先烈,感恩幸福生活”扫墓活动。

(2)在母亲节、父亲节来临之际,开展“算算亲情账,感知父母恩”为主题的教育活动。

(3)“五一”“五四”节日,开展“感受关爱、勤奋学习”为主题的教育活动。

(4)6·5世界环境日之际,开展“感恩自然、爱我家园”为主题的教育活动

(5)9月份班级开展《我和我的老师》讲故事比赛,说说自己和老师真实、感人的故事。

六、活动要求:

1、各班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

2、各班根据学校制定的方案在第八周前制定一份适合班级的活动计划,

3、活动形式要多样,并及时总结

未成年教育室工作计划2

为全面贯彻落实《_中央_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探索新形势下我校未成年人教育的新路子、新方法,构建全员参与、全员育人的育人体系,全面提高我校教育工作的水平,努力实现学校提出教育教学目标,现根据《惠济区关于进一步深化未成年人教育导师制工作的通知》和学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导师制的含义。

导师制是在“整体、合作、优化”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将学校班级德育的诸多目标、诸多任务分解到担任“导师”的科任教师身上,导师将依据“用心沟通、以德树德;竭诚交流、以情动情;刻意磨练、以志励志;修身垂范、以行导行”的育人原则,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既管教又管导,从而形成整体合作、优化班级教师管理群的一种班级管理新模式。

二、实施导师制的重要意义。

1、它是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

2、它是学校德育创新的重要抓手。

导师制是新形势、新任务下的一种德育制度创新,强调以德育回归生活、关注学生生命成长为理念,通过构建学校教学与德育一体化的管理机制,使学校德育工作更加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学生的知识建构与道德成长同步发展、和谐发展,真正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3、它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

我国新课程提出的三大目标之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目标,单靠课堂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是不可能完成的。因此,探索新模式下的学生学业、生活、品行指导方式和策略,从而有效地推动新课程方案的实施,是当前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导师制的管理模式不失为一种可资借鉴的模式。

三、实施导师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

实施导师制坚持以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为指导,针对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坚持以人为本,通过改变教育观念,探索适应时代和学生发展需求的德育方式。提倡学生导师群体负责制,从教师灌输说教转变为师生平等对话,开展以沟通、理解、帮助为特征的个别教育,进一步有效推进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2、基本原则。

(1)发展性原则。导师的工作必须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指向,在全面了解受导学生的基础上,师生共同讨论协商确定符合学生实际的发展目标。

(2)个性化原则。导师要善于发现、研究受导学生的情感、智能、兴趣、爱好等个性特点,开展个别化的教育,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3)人本化原则。导师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和个性差异,真诚关爱受导学生,努力成为受导学生的良师益友。

(4)渐进性原则。导师要根据受导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道德水平和认知基础,循序渐进地进行教育,逐步提高受导学生的道德修养与学习能力。

(5)保密性原则。导师在施导过程中,要尊重施导学生的个人隐私,不随意泄露、评价受导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问题。

四、实施导师制的组织机构。

为保证导师制实施工作的正常运行,加强对实施“导师制”的组织领导,成立学校导师制实施领导小组,召开教职员工会议,阐明实施导师制的意义和方法,成立导师制实施工作小组,明确导师制工作小组成员职责。

1、组长:xx。

2、成员:xx、xx、xx。

3、成员分工:

(1)组长对未成年人教育导师制工作负全责,统筹安排。

(2)王磊老师负责信息技术方面的未成年人教育活动。

(3)刘丽娜老师负责音乐舞蹈方面的未成年人教育活动。

(4)李华老师负责书法绘画方面的未成年人教育活动。

未成年教育室工作计划3

1、根据各社区(村居)实际,结合村文化大礼堂建设,不断加强基层社区阵地建设,保障社区居民有足够的受教育和开展活动的空间。

2、统筹、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利用社区文化教育力量,提供多样的职业文化教育培训,激发群众参与积极性、创造性,建设基层群众文化队伍,提高基层文化教育的自我发展能力。积极推进企业文化发展,利用社区教育资源,为企业员工进行岗位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中小学要积极组织青少年开展社会公益活动,以及其他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校外文化教育活动。针对专门人群、专项需求,提高早教、特教、外来人口教育、妇女教育、医疗保健、婚姻教育、老龄教育等专门教育以及专项文化活动的水平。

4、认真组织开展好上半年“成教服务地方活动周”以及下半年的“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继续办好“中小学艺术节活动”。深入推进老年教育,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开展丰富文化、体育活动,使他们老有所教,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加强社区教育的研究,积极开发具有福全地域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研究与开发,积极推广应用社区教育“学分银行”,“线上+线下”的学习模式。

未成年教育室工作计划4

一、指导思想

学会感恩是做人的重要内涵。然而,许多学生认为父母对自己的付出是天经地义的,老师对自己的辅导是责无旁贷的,别人对自己的帮助是理所当然的,没有感恩意识 。我们将通过感恩教育系列活动,让学生懂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道理,懂得父母养育了我们,我们应该感谢父母;老师培育了我们,我们应该感谢老师;别人帮助了我们,我们应该知恩图报。在实践中学会感恩,把学生培养成为心地善良、懂得报恩的文明人。

二、 活动主题

懂得感恩,学会做人。

三、 具体活动方案

宣传发动阶段

1、三月初,召开教师会议,部署和落实感恩教育系列活动。

2、利用红领巾广播台、新芽电视台等校内媒体以及集体晨会、班队活动在学生中进行广泛的宣传和发动。

全面实施阶段

(一) 感激父母养育之恩

1、献给母亲的爱活动。“三八妇女节”,学校提出“四个一”的活动菜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进行,但每一名学生至少参加其中的一个项目。“四个一”即:自制一个节日礼物献给妈妈;为妈妈沏一杯茶;多做一件家务事,减轻妈妈的负担;为妈妈洗一次脚。

2、开展征文活动。 每个学生围绕“父母恩重如山”这一主题,自定题目写一篇“亲情作文”或日记,参加校内评比。

3、举行中队主题队会。“算算亲情账,感知父母恩”,将自己的学费、书杂费、生活费、交通费、零花钱等支出加起来,算出家长为自己的投资。 假定自己毕业后的收入,计算自己大致需要多少年才能回报父母。

(二)感激老师的培育之恩

1、利用班队活动课或者音乐课,学唱一首尊师之歌,如《每当走过老师窗前》、《我爱米兰》、《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等。

2、 举行“感念我的老师”小学生电视演讲比赛

3、引领学生积极参加“好习惯伴我成长”活动,让老师们轻松执教、快乐从教。

4、以中队为单位,举办一次“中外伟人、名人尊师故事会”。

(三)感激他人的帮助之恩

1、要求学生回忆对自己帮助较大、恩情较深的1至3个人,然后通过一封信、电子邮件、电话等手段表达自己对他们的感激心情。

2、发动学生为身边的朋友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提升总结阶段

1、四月上旬,学校围绕“感恩教育”面向全市举办一次教育现场会,充分发挥百年名校的示范、辐射作用。

2、学期结束,学校将表彰一批在感恩教育系列活动涌现出来的“优秀少先队员”和“先进班级”。

未成年教育室工作计划5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县“扮靓徐福节、争创园林城”活动实施方案要求,在全县各校进一步营造浓厚的四城同创工作氛围,引导教育广大青少年学生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逐步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并通过学生带动家庭、社会文明风尚的快速提升,现结合全县教育系统实际,特制定本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

本次活动作为全县“扮靓徐福节、争创园林城”系列宣传教育活动之一,以“知荣辱、讲文明、树新风、我行动”为主题。

二、活动时间

20__年9月——11月。

三、活动内容

1、在家庭,开展“孝敬长辈,学会感恩”活动

(1)提倡未成年人在家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

(2)引导未成年人孝顺父母、尊敬长辈。

(3)鼓励未成年人养成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习惯。

(4)提倡父母与孩子共同阅读经典名著、积极建设学习型家庭。

2、在学校,开展“和谐校园,温馨教室”活动

(1)引导中小学生尊敬师长,微笑待人,做到知礼仪、重礼节。

(2)倡导同学之间结对互助,养成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德。

(3)组织中小学生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强化集体观念,增强合作意识。

(4)积极开展建设“温馨教室”活动,营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的班级舆论氛围。

3、在社会,开展“志愿奉献,爱心传递”活动

(1)运用鲜活的事例教育学生,增强民族凝聚力。

(2)组织未成年人走进敬老院、福利院等,帮助他们洗衣做饭、读书读报等,解决老人实际生活中的困难。

(3)为自己身边有困难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做个“爱心小天使”。

(4)积极投身四城同创活动,开展环境卫生义务劳动。

(5)参与“扮靓徐福节、争创园林城”活动,做“文明小使者”。

四、活动要求

1、提高认识,精心组织。各校要充分认识开展道德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把它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具体举措。各中小学可以结合班会、队会、团日组织专题读书活动以及歌咏比赛、演讲会等有意义的活动,重点学习宣传“扮靓徐福节、争创园林城”的意义、内容和要求,大力倡导文明新风尚,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有条件的学校还可组织参观、访问等活动,丰富读书教育活动内容,激发青少年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使教育活动收到更加良好的效果。

2、注重引导,示范带动。将本次活动与“文明学校、文明教师、文明学生”评选相结合,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引导作用。加强学校与家庭、社区的联系,利用家校联系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学生成长记录册等,记录学生参加活动的情况和实际表现,作为学生德育考评的重要依据。各校在组织好宣传教育活动的同时,要将重点落实到“我行动”这一实践环节上来,不断创新实践形式,扩大参与范围,并在实践活动中逐步健全以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为主的文明教育、道德实践网络。

推荐阅读:

产后修复中心工作计划(合集8篇)

土建公司经理工作计划(通用56篇)

温州单位财税统筹工作计划(精选86篇)

眼镜店物流工作计划(36篇)

会上领导对工作计划进行(通用5篇)

企业合伙人工作计划(合集60篇)

标签: 工作计划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