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业互联网工作计划1
(一)“工赋引擎”增能行动
1.加强新技术导入。集中突破工业软件、数字孪生、边缘计算、工业智能、工业知识图谱等关键核心技术,组织“揭榜挂帅”。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与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深度融合,打造10个“5G+工业互联网”先导应用,工业APP和微服务组件有效下载不少于2万个。建设10个以上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深化创新应用。(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化委、市科委、市通信管理局)
专栏1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工程
聚焦工业互联网关键核心环节,积极推进产业化进程。通过“揭榜挂帅”机制,加快突破工业软硬件、工业智能算法、工业知识、工业机理模型、微服务组件等关键核心技术,实现产业化部署。围绕生产流程优化、质量分析、预测性维护、智能排产等应用场景,推进工业仿真、数字孪生、工业大数据应用软件研发与产业化。
推进工业互联网5G芯片、新型网络互联、标识解析、工控安全等新兴技术研究与应用,依托市工业互联网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搭建技术测试验证系统,支持技术、产品试验验证。
围绕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关键领域,加快研制具有自感知、自控制、自决策、自执行功能的智能制造单元、工业机器人和仓储机器人,加大自主机器人推广应用力度。
2.促进新主体涌现。实施国资国企数字化转型提升,加快组织一批重点项目,市属国企集团工业互联网覆盖率不低于60%,集团核心业务板块覆盖比例不低于80%,打造一批平台型龙头企业。加大工业互联网应用力度,培育壮大民营中小企业,实现15万企业上云上平台。通过应用场景牵引,促进新模式新业态加速涌现,培育20个以上工业互联网综合解决方案“单项冠军”。(责任单位:市_、市经济信息化委、各区政府)
专栏2国资国企数字化转型工程
发布市国资国企工业互联网促数字化转型专项计划,围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按照“一企一策、分类推进”原则,因地制宜做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促数字化转型行动。
着力推动国资国企工业场景深度开放。开展多场景应用协同创新,打造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工业软件;鼓励围绕本行业需求,建设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推动工业大数据联合实验室建设,打造工业知识高地。支持国资国企加大对于民营企业产品和解决方案的购买力度。持续推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
构建工业互联网标杆载体。加快培育国资国企工业互联网龙头企业,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集团组建数字化转型新主体,推进与优势企业的合资并购,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打造数字经济新型龙头企业。推动有条件的企业集团打造工业互联网标杆园区,支持建设开放型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面向产业链上下游和中小企业提供需求撮合、转型咨询、解决方案等服务。
3.夯实新人才基础。联合科研院所、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等,建设“新工科”,打造10个以上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教育和实训基地,全力打响“工赋学院”品牌。鼓励企业面向高校和职校开放实践岗位。工业企业首席信息官(CIO)或首席数据官(CDO)制度在本市重点产业领域推广。(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化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教委、市_)
(二)“工赋载体”提质行动
4.打造工业互联网龙头企业。聚焦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头部企业,显著提升在全国的影响力,推动行业两化融合贯标提升、数字孪生、知识赋能的覆盖广度和应用深度,建设20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面向重点产业、重点环节,打造行业级和通用型在线平台,优化供应链资源配置,提升数据、资金等生产要素流通效率。培育集成服务供应商,支持行业领军企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向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支持以工业知识为核心的云制造、柔性制造、共享制造、C2M、D2M等新制造模式,强化柔性化生产能力和数字化基础支撑,建设百个无人工厂、无人生产线和无人车间,加快重点企业智能化转型提升。(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化委、市_、各区政府)
专栏3龙头企业培育工程
做大做强工业互联网平台型企业。培育和引进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型龙头企业,聚焦设备联网、云化MES、协同制造、超大规模个性化定制、产业链金融、开发者社区、技术解决方案等方面提升运营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着力构筑“平台+”服务,打造资源配置优化、多方参与、共赢互信的高质量生态圈。
打造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标杆企业。在基础条件较好的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汽车、钢铁化工、航天航空等领域,打造覆盖全产业链的企业深度应用标杆;在生物医药、纺织、建筑、能源、军民融合等领域,打造行业特征鲜明的企业创新应用标杆。推动工业场景持续开放,助力企业业务流程再造和组织模式创新,并逐步向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的“四化融合发展”升级。
建设百家以上无人工厂、无人生产线、无人车间,加快高端装备、汽车、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电子信息、钢铁化工等离散型、流程型行业智能化转型提升。
5.建设工业互联网标杆园区。全面推动产业园区开展5G内外网升级改造。重点推动松江临港科技城、嘉定新城工业互联网产业园、金桥5G产业生态园、普陀桃浦智创城建设工业互联网产业集聚区;推动金山和宝山工业区建设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示范区。探索推动工业互联网赋能乡村振兴,打造工业反哺农业新型样板。(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化委、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上海化工区管委会、各区政府)
6.推动长三角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长三角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任务。搭建长三角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建立长三角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创新体验中心。推动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上海)扩容增能,支持长三角企业“建标识”“用标识”。建设开放共享的工业APP和微服务资源池,动态完善区域供应商推荐名录,形成“一体化”和“高质量”协同发展的新格局。(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相关区政府)
7.加快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工业互联网创新赋能。聚焦航天航空、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区域重点产业,面向全球开放工业场景,培育工业互联网标杆平台和龙头企业。建设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上海)国际枢纽,打造功能展示区。打造工业互联网全球开发者社区,举办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开发者大赛。(责任单位: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市经济信息化委、市通信管理局)
(三)“工赋服务”创优行动
8.推广云网普惠服务。深化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综合赋能,支持企业和园区建设公专结合、宽窄融合、云边协同的立体网络体系,推动集设计、制造、服务等全链在线。(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化委、市通信管理局、各区政府)
9.建立工业大数据服务体系。推动工业数据集、工业算法、算力的综合布局,打造10个高质量工业大数据集,成立工业大数据联合实验室;组建工业智能算法研究院,建立行业级工业机理模型和微服务组件库;聚焦高端装备、钢铁化工等领域建设工业算力中心。(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委、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各区政府)
10.强化工业互联网安全基础服务。建立健全企业工业互联网安全主体责任和管理体系,运用安全技术防护手段,切实保障工业互联网安全稳定运行。做强工业控制系统安全创新功能型平台,联合长三角搭建工业互联网安全监测及态势感知平台,提升重点行业和领域本质安全水平。培育3个以上具有核心竞争能力的工业互联网安全企业,形成5个以上创新实用的安全产品和综合解决方案,提供重点领域监测、分析、追踪、评估等安全产品和服务。创新基于共识的多方计算安全,打造多领域、多层次的工业互联网安全底座。(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委网信办、市通信管理局)
11.提升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能级。优化国家工业互联网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综合测试床,建立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的“中试场”;组建国家工业互联网系统与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委、市市场_)
专栏4“新基建”融合创新工程
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5G独立组网建设,持续推进重点区域深度覆盖。聚焦智慧港口、航天航空、装备制造、电子制造、钢铁化工等重点行业,建设20个“5G+工业互联网”内网改造样板工程。加快形成“5G+云端机器人、机器视觉、远程控制、智能检测”等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工业应用场景。
推进融合基础设施建设。聚焦重点行业,推动工业数据大范围、深层次的集成汇聚与互通共享。面向钢铁、高端装备等行业建设大数据联合实验室,打造高质量大数据集,建设工业算力中心。支持龙头企业打造工业算法库、知识库、模型库等工具包,为中小企业提供便捷、优质、低成本的数据服务。
推进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工业互联网与5G公共服务供给,突破5G在工业复杂场景下的能力瓶颈,形成面向工业互联网应用的研发验证测试环境。依托上海工业控制系统安全创新功能型平台,强化平台安全、工控系统安全、数据安全、5G安全等核心技术研究,加强攻击防护、漏洞挖掘、态势感知等安全公共产品研发。
(四)“工赋生态”营造行动
12.完善标准规范体系。推动国家工业互联网标准在上海先行先试,在电子信息、军民融合等2-3个领域,探索建立工业互联网建设导则;开展基于5G、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标准化试点,综合运用政府标准、市场标准等,增加标准有效供给,形成百项工业互联网系统与产品测试(评价)标准;鼓励工业互联网龙头企业和“隐形冠军”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活动。(责任单位:市市场_、市经济信息化委)
13.加强产融精准对接。支持商业银行、保险机构与工业互联网企业深度对接,创新融资租赁、供应链金融、质量保险等金融产品;发挥市工业互联网创业投资基金杠杆作用,提升“基金+基地+孵化”联动效应,形成“生产服务+商业模式+金融服务”数字化生态。鼓励投资并购,做好工业互联网重点企业与科创板对接。(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地方金融_、各区政府)
14.筑牢两化融合基础。引导1万家以上企业开展两化融合自评估、500家以上企业通过贯标评定,提升企业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竞争能力,夯实工业互联网创新基础。聚焦重点产业,制定两化融合细分标准并推广应用。(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化委、市_、各区政府)
上海工业互联网工作计划2
上海错过了BAT,但在BAT的高光时刻,上海潜心于底层创新突破,目标规划十分明确且执行力强。
20_年,上海首次跻身全球金融中心前三,仅次于纽约、伦敦,基本完成了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目标。上海科创中心已形成基本框架体系,AI是重点赛道,商汤、依图等公司陆续登台。岁末年初上海又提出国际数字之都的建设计划:到2025年,上海国际数字之都建设形成基本框架,到2035年,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
这座国际金融之都的另一重身份是百年工业城市,这并不应该成为上海前进的包袱,于是国际数字之都目标提出之前,上海早已踏上了工业互联网的赛道。
20_年6月,上海全面实施“工赋上海”20_—20_年三年行动计划(下简称上海新三年计划),这比国家提出的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提早了一年。
到20_年,上海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规模将从800亿元提升到1500亿元人民币。
上海新三年计划提出,加快建设一批与AI、5G深度融合的工业互联网平台,3年内打造100家无人工厂;布局一批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节点,年底注册量达到4亿;发展一批工业大数据联合创新实验室,推动高端装备、船舶、航天等行业机理模型创新;夯实一批枢纽型服务设施,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及检验检测等功能型平台。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信息化推进处副处长山栋明在解读上海新三年计划的发展趋势与路径时表示,上海想要在全国率先探索知识化、质量型、数字孪生的工业转型之路。“数据不用、用错,都会让它成为消耗成本的负资产,机器没有自知之明,知识才是问题的核心。”山栋明认为,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不能像以前一样先开枪后瞄准。
上海杨浦区在滨江画了一条“工业绣带”,曾几何时,远东最大的毛条生产厂、火力发电厂、煤气厂,中国最早自来水厂、外商纱厂、机器棉纺厂等都散落于此,被称为世界仅存的最大滨江工业带。
杨浦滨江 图源:IT时报
最大规模的工业遗存如何转化?
除了改造成人们打卡的网红胜地、文创园区外,杨浦滨江还要向数字化转型。1月19日,正值上海20_工业人嘉年华系列活动尾声,杨浦区政府与上海联通共同启动了“上海(杨浦)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这是辐射周边工业转型的服务平台,也是杨浦区数字化转型的一大落脚点。
上海工业互联网工作计划3
(一)优化组织架构
在市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形成由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市教委、市科委、市财政局、市委网信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_、市市场_、市地方金融_、市通信管理局、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上海化工区管委会、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各区政府、重点企业等共同参与的工作协调机制,统筹全市工业互联网发展。加强对国资国企工业互联网和数字化转型的考核评价。发挥市工业互联网协会作用,推动完善跨领域、跨行业的产学研用生态,形成利益共享、合作共赢的新格局。
(二)强化规划引导
加强工业互联网前瞻研究,统筹编制工业互联网“十四五”规划,完善与产业、功能、空间相适配的工业互联网生态布局。做好年度推进计划的滚动编制与重大项目的组织,着力提升存量企业能级,持续加大增量招商力度。建立完善考评督查制度,加强对标全球的工业互联网成效动态评估。(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化委、各区政府)
(三)创新制度供给
进一步发挥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专项资金作用,支持工业互联网平台和专业服务商做大做强,支持对民营企业解决方案提供商的服务购买力度。推进工业互联网人才队伍建设,系统开展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和评价,支持企业组织开展相关培训,并按照规定予以享受培训费补贴。建设工业互联网重大项目资源池,强化与国家级和市级重大项目衔接。(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市_、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教委、各区政府)
(四)推动开放合作
加强国际交流,建立国际组织、产业联盟、知名企业等多层次沟通对话与协同合作机制,打造工业互联网标准规范和国际规则合作的试验田。深化部市合作,共建一批枢纽型、网络化、功能性的重大节点项目。增强区域联动,立足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推动工业互联网要素流通、设施融通、人才互通、机制畅通。高水平举办工业互联网展会,搭建国际合作交流平台,打造全球创新资源的重要通道。(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化委、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