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三则

高中作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05-13 09:06:16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高考作文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之一,i乐德范文网整理了几道高考作文预测题。同学们细心模拟,一定能够更好地把握近年来高考命题方向。快来看看吧。


  考题预测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篇文章中有这样的话语:在人生的路上,要多把自己看轻些。看轻自己是一种人生哲学,看轻自己才能“飞”起来。


  请结合你的体会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习惯以自我为中心,总是把自己看得很重,而偏偏又把别人看得太轻。材料正是对这种常常以自我为中心的一种忠告。相信高中生会有感而发,有料可写。


  本文题旨在给同学们更多励志、温情的教育,帮助其培养积极、乐观、谦逊的心态。关注自己的内心,关心爱护他人,才能更好地解决生活道路中遇到的问题。参考立意如下:


  (1)看轻自己,绝不是贬低自己。看轻自己并不等同于贬低自己,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它们之间没有交集。


  (2)看轻自己,生活中就多了几分快乐。在家庭中,不妨看轻自己,不要把自己当成“一言九鼎”的家长,才能更好地与孩子沟通,与爱人和谐相处。在事业上,即使春风得意,也不妨看轻自己,不要把自己当成众人之上的“楚霸王”,这样才能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盟友,听取更多有益于事业的建议。在同学中,不妨看轻自己,这样才能跟其他同学更加和谐地相处。考试第一皆大欢喜,否则就不高兴,牢骚满腹,这是不可取的。


  (3)看轻自己是一种风度,一种境界,一种修养。其实,把自己看轻,这是光明磊落的心灵折射,是无私无畏的自然反映,是正直坦诚的自然流露。看轻自己的人总是很知足,对获得的成功珍惜有加。看轻自己,能够成就人的操守,闪烁出灵魂的美丽。只有看轻自己并不断否定自己的人,才能够不断汲取教训,加强修炼、净化灵魂、提升品质,才会为别人的成功而欣喜,为自己的善解人意而高兴。看轻自己而不妄自菲薄,才能实现人生价值的化。


  考题预测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①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杜甫)


  ②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孟郊)


  ③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陆游)


  ④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海子)


  ⑤地球上的生灵中,唯有人会微笑,群体的微笑构建和平,他人的微笑带来理解,自我的微笑则是心灵的净化剂。(刘心武)


  读了上面五句诗词名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思路点拨】


  五句分别来自古代、近代和当代不同时期的名句,从唐代孟郊到当代刘心武,本身就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有序与生生不息,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写照。


  命题要求“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实则是引导考生结合自己的感触与思考,在充分理解名句内涵的基础上自主进行组合,激活名句的内在生命力。参考立意如下:


  (1)如以①②为基础,探讨无论何时身在何地,家都是我们永远的港湾,家人都是我们的依靠。


  (2)如以③⑤为基础,讨论寂寞与微笑、任何事情都是相辅相成的、自信与正视问题的关系。


  (3)如以④⑤为基础,谈谈不管遇到了什么困难与挫折,我们还是应该笑对人生,做一个幸福的人。


  当然,同学们也可根据“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带给人们的感触与思考,而由此出发立意行文,对名句作者及其时代进行历史分析,个性化地阐发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考题预测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威廉•梵高:一生名利皆空,情爱亦无,贫困交加,受尽冷遇与摧残。在生命最后的两年,他与巨大而暴戾的病魔苦苦搏斗,拼死为人间换来了艺术的崇高与辉煌。如果说梵高的奇迹,是天才加上精神病;那么,梵高至高无上的价值,是他无与伦比的艺术和为艺术而殉道的伟大的一生。


  20_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40多年来,科研人员与外面的世界交流不多,可供查找的文献很少,在相对简陋的条件下,做出了重要的原创突破。她在发现青蒿素和治疗疟疾上的卓越研究,显著降低了疟疾患者死亡率,为促进人类健康和减少病患痛苦做出了无法估量的贡献。而实验室里千回百转柳暗花明那一刻的惊喜和满足,或许比不曾奢求的荣誉更恒久。


  人的内心世界,各有不同。请从材料中选择一位,尝试走进其内心世界,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


  本题立意空间广泛,充分考虑了不同兴趣爱好的考生的特点。


  作为高中生,想必对梵高并不陌生。他热爱生活,但在生活中屡遭挫折。他献身艺术,大胆创新,在广泛学习前辈画家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至今享誉世界。在他的身上,充满了苦难,充满了抗争,在他身后,却是大红大紫,仿佛这一切都与他无关。


  有些人还在怀疑“诺贝尔奖有没有照顾中国人”,这种缺乏信心的表现已经不合时宜——科学大奖不会照顾任何人,只要有了足够的资格,自然就会被关注到。屠呦呦代表中国科学家“破冰”诺贝尔奖,也是对那些希望毕其功于一役的速成论者的提醒。科学有自己的规律,最忌的就是急功近利。科学的通途有很多走法,无论头衔和身份,无论领域和方法,“科学家”才是的、纯粹的标签。有人描述得很形象:真正钟情于科学的人出发点并非想去拿奖,也许一辈子不会有重大的成果,也许用毕生精力,也只是在科学的某个关口书写了四个大字:“此路不通”。


推荐阅读:

2023年浙江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已出炉

高考优秀作文素材:最是书香能致远

2023年广东高考作文题目点评

2023高考优秀作文时评素材三篇

2023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涵养格局,推恩四海

2023高考关于疫情正能量人物作文素材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