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范文(精选3篇)

实用范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06-23 14:23:01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的文章3篇 ,欢迎品鉴!

【篇1】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

  《意见》指出,党中央高度重视廉洁文化建设,强调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党自我革命必须长期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全面从严治党,既要靠治标,猛药去疴,重典治乱;也要靠治本,正心修身,涵养文化,守住为政之本。必须站在勇于自我革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高度,把加强廉洁文化建设作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础性工程抓紧抓实抓好,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意见》强调,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以理想信念强基固本,以先进文化启智润心,以高尚道德砥砺品格,惩治震慑、制度约束、提高觉悟一体发力,推动廉洁文化建设实起来、强起来,不断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会清朗。

  《意见》指出,要夯实清正廉洁思想根基,强化理论武装,增强政治定力抵腐定力;坚定信仰信念信心,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发展积极健康党内政治文化,引领廉洁文化建设。要厚植廉洁奉公文化基础,用革命文化淬炼公而忘私、甘于奉献的高尚品格,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为政清廉、秉公用权的文化土壤,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克己奉公、清廉自守的精神境界。要培养廉洁自律道德操守,引导领导干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把廉洁要求贯穿日常教育管理监督之中,把家风建设作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重要内容。要发挥廉洁教育基础作用,强化形势教育、纪法意识、警示震慑、示范引领。要弘扬崇廉拒腐社会风尚,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传播廉洁文化,丰富廉洁文化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拓展利用廉洁文化资源。

  《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廉洁文化建设的政治责任,把廉洁文化建设纳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布局进行谋划,建立廉洁文化建设统筹协调机制,久久为功抓好落实,推动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深入开展。

【篇2】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

  大家好!

  家乡,一个让人魂牵梦绕的地方,这里有我们儿时的记忆,有我们更改不了的乡音,有我们割舍不掉的浓浓乡愁……自去年以来,在中央和省、市、区委的决策部署下,为进一步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提升广大居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彭城镇在全镇域范围内开展了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建设一个清洁、整齐、优美、舒适的美好家园,需要大家一起努力,依靠每一位公民的参与,因此,镇党委、政府向全镇人民倡议:

  从我做起,主动参与。彭城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广大居民要立即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以主人翁姿态投身到美丽乡村建设中去。大家投工投劳、美化庭院、绿化街道、拆除违章建筑,关心、支持、参与美丽乡村创建,主动为美丽乡村建设献计献策。

  自觉融入,立说立行。美丽乡村建设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大家要把它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做好门前“三包”,保持家居院落、门前屋后整洁,不乱堆乱放,不乱搭乱建,不乱贴乱画,不乱扔乱倒,保障公共空间畅通美观,争做庭院美的践行者、村庄美的倡导者、生活美的引领者。

  倡导文明,模范先行。大家要以文明居民的标准来要求自己,遵守社会公德,保持村容环境整洁,爱护公共设施。主动监督、劝阻损害公共卫生行为,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带动身边的每一个人,形成户户齐参与、人人争美丽的。良好氛围,让脏、乱、差远离我们的生活,用实际行动为美丽乡村建设增光添彩。

  美丽乡村建设,重在参与、贵在坚持,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共建共享“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和谐魅力彭城,让我们的家乡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让我们的家园更美丽、生活更幸福!

  倡议人:

  时间:

【篇3】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

  一、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深入实施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按照结构合理、发展均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原则,统筹推进城乡基层文化建设一体化发展,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进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二、工作目标

  (一)20_年,县文化馆、图书馆达到国家二级馆标准;完成图书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建设。

  (二)20_年,完成全县1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标准化建设及其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建设。

  (三)20_年,完成全县106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活动室达标建设及其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建设。

  (四)20_年,基本建立起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基层文化建设长效机制,构建起基层文化阵地全覆盖、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同保障共发展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基层文化工作队伍建设。县文化馆、图书馆应结合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按有关规定配齐配强工作人员,公开招聘和选拔优秀人才,逐步建立资格准入、全员聘用、优胜劣汰的人才队伍建设机制。乡镇综合文化站要坚持公益性事业单位的性质,每个乡镇要配备1名专职站长(使用乡镇已配备的事业编制),同时,面向社会聘用1-2名专门工作人员。文化站站长享受乡镇中层干部待遇,其任命和变动由乡镇党委征求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和县文体局的意见。综合文化站工作人员实行集中培训、资格准入、聘用管理、目标考核。村(社区)综合文化活动室由乡镇落实1名大学生志愿者兼职管理。

  (二)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经费保障。县文化馆、图书馆常年工作经费和人员经费标准不变、保障渠道不变,并随县级财政经常性收入逐步增长。乡镇综合文化站常年公共文化服务经费从20_年起,按全县常住人口每人每年6元的标准纳入县财政预算(其中2元争取市财政转移支付),并随县财政经常性收入逐步增长。公共文化服务经费由县财政局会同县文体局统筹安排,保障乡镇综合文化站的正常运转。从20_年起,县财政按一定比例安排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经费,保证村(社区)综合文化活动室的正常运转。

  (三)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管理。理顺基层各类公共文化阵地设施产权关系,县文化馆、图书馆产权由县国资局、文体局共同管理;乡镇综合文化站由县国资局、文体局及乡镇共同管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明确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阵地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内容和标准。在依托自身资源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上,按照“以事定费”原则,面向社会采购保障基本文化权益必需的公共文化服务。基本文化权益之外的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由市场主体供给。发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公共文化服务,不断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县级相关部门要研究制定基层文化建设发展规划、工作标准和目标考核办法,并对各级基层文化阵地公共文化服务实行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

推荐阅读:

专题组织生活会会前准备情况汇报(通用4篇)

支部班子对照履行党章规定的职责任务方面范文六篇

对组织生活会的点评范文(通用11篇)

关于成立纪委的请示报告【十六篇】

2023通用适合早上发的早安问候语范文三篇

忧患意识不够强的表现范文(通用3篇)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