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调查报告九篇

实用范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06-26 15:56:36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调查报告是反映对问题、事件或方面的调查和研究结果的文章。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脱贫攻坚调查报告的文章9篇 ,欢迎品鉴!

脱贫攻坚调查报告篇1

  一、全镇基本情况

  镇属半山半圩乡镇,全镇辖8个村(社区),总人口30722人,耕地面积3.25万亩,山场面积2.97万亩。20_年建档立卡贫困户1550户4324人,有星旗和岳山2个贫困村。通过动态管理,目前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1416户4135人。截至20_年底,已脱贫1339户4003人,两个贫困村均已出列。20_年拟脱贫104户215人。

  二、近期工作开展情况

  1、聚焦项目推进抓落实。20_年全镇实施项目48个1419.8万元,其中基础设施项目19个255.5万元,就业扶贫项目2个30.87万元,教育资助和雨露计划项目5个72.23万元,产业扶贫项目11个281.11万元,危房改造项目1个98.4万元,社保兜底项目1个304.9万元,健康脱贫项目5个179.68万元,其他项目4个37.74万元。截至9月底,工程类涉贫项目完工率达100%,涉及扶贫资金515万元,已拨付495万元,拨付率96.1%。

  2、聚焦巡视整改抓落实。自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整改工作启动以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整改方案,按照“三单四定”要求,制定问题整改台账,定期调度,实行销号管理。20_年7月我镇作为样板镇在全县巡视整改推进会上作经验交流。20_年9月18日市扶贫办对我镇开展检查督导后,镇党政主要负责人根据反馈的问题,立行立改,于9月21、23日主持召开了巡视整改碰头会、党政联席会、村级调度会,对镇村两级整改台账逐字逐句进行斟酌、完善,镇、村两级台账分别结合镇、村实际进行了修改完善。9月24、25日镇上抽调精干力量分两个组对8个村巡视整改工作进行指导,与村两委共同研定村级台账和佐证资料,并对村书记进行了模拟访谈。9月26日县扶贫办对我镇两个村巡视整改工作进行了验收。截至9月30日,全镇整改台账重新梳理29条问题,其中专项巡视反馈问题12条,形式主义、官僚主义10条,举一反三查摆问题7条。

  3、聚焦大排查和回头看抓落实。全镇共排查8833户,其中贫困户1416户,一般农户7417户。此次排查,共查找问题280条,已整改280条。在镇、村二级大排查中,针对排查出的问题,形成问题清单,明确整改措施、整改时限和责任人。由村分片干部、户帮扶责任人对单整改、销号推进。各村均实行早碰头晚会商机制,定期研究工作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问题发现及时、整改及时。同时,村级分片干部、帮扶责任人和镇及复查核查责任人在大排查工作中,做到随身一支笔,立改一分钟,问题一日销。

  4、聚焦20_年拟脱贫户验收抓落实。20_年县下达我镇拟脱贫任务215人,年初我镇上报计划脱贫228人。截至9月30日,通过村级自查、镇级核查,全镇已确定20_年拟脱贫户215人名单。国庆期间,镇主要负责人牺牲休息时间,对拟脱贫户进行走访核准,逐户逐项把脉问诊,针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户档不规范、贫困户口述不准等问题形成问题清单,当场反馈,限期整改。通过预验收,拟脱贫户“两不愁、三保障、一达标”等核心指标均未发现问题,贫困户政策知晓率和满意度得到了有效提升。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在强化理论学习下功夫。利用党委会、中心组理论学习、党政联席会等形式,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脱贫攻坚巡视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第一时间传达上级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会议精神,坚决把抓好脱贫攻坚工作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作为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的具体举措,把脱贫攻坚工作放在全镇工作的突出位置,重点谋划,首位推进。

  (二)进一步压实脱贫攻坚巡视整改责任,在提高整改效果上下功夫。巡视反馈问题整改是一项常态化工作,坚持把整改工作与脱贫攻坚重点工作统筹谋划、统筹推进。压紧压实工作责任,把压力传递到村包片干部“神经末梢”。镇主要负责人逢会必提,进一步统一镇、村干部思想,提高政治意识。组织开展对所有班子成员、村书记以及其他两委干部进行访谈,防止上紧下松,提高镇、村干部对巡视整改工作的熟悉度。同时,镇、村两级就市级检查和县级验收反馈的问题,对整改台账再完善,佐证资料再充实,无关资料再剔除,确保问题查摆精准、档案资料完备、整改成效显实。

  (三)进一步核准20_年拟脱贫户情况,在完成年度任务上下功夫。实行分级负责推进制,镇党委书记、镇长分别负责四个村,扶贫专职副书记实行8个村全覆盖,其他班子成员负责所联系村,各村书记负责本村,对20_年拟脱贫户全面开展走访,进一步梳理帮扶措施,核算家庭收支,填写收支表和信息采集表,确保高质量完成年度脱贫目标任务。

  (四)进一步开展全面走访,在提质提效上下功夫。结合“回头看”、大排查工作,在每月一次走访基础上,增加走访频次,要求每户走访时间不少于20分钟,提高贫困户对帮扶人的识别度。加强宣传培训,面对面宣传今年的各项扶贫政策,特别是宣传好今年调整的各项政策,如产业奖补、教育资助、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提升贫困户对相关政策的知晓率和满意度。进一步完善户袋资料,确保资料精简到位、规范存档。

  (五)进一步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在协同推进脱贫攻坚上下功夫。坚持书记抓扶贫,管行业必须管扶贫。主要负责人亲自抓,镇分管扶贫负责人统筹协调,其他党政负责人负责分工分管涉贫工作,九大工程部门负责人具体负责本部门涉贫工作的推进落实。对分工分管部门工作排名倒数,导致镇级在市、县年度脱贫攻坚绩效评价排名倒数的,分管负责人和部门负责人纳入负面清单管理,与年度考核挂钩。进一步落实村为主和帮扶责任人考核办法,压实镇村、各级帮扶责任人责任,提高履职意识。

脱贫攻坚调查报告篇2

  201X年,我局承担的扶贫攻坚重点目标“16个扶贫专项方案”中的目标任务:一是农村贫困户危旧房改造7200户;二是城乡环境综合治理“7+1”工程和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三是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四是定点精准帮扶柳林镇过街楼、桅杆垭、双柏垭三个贫困村。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目标及开展情况

  1.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8955户,并已全部录入至《全国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农户档案管理信息系统》。

  2.加强对各乡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7+1工程的督查,有效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和长效治理达到国家验收标准,并通过国家十部委联合验收。

  3.完善20_年、20_年度申报的传统村落后续资料,积极推进20_年度传统村落的调查,并收集、上报相关资料。

  4.精准识别贫困户共159户,贫困人口578人,制定了精准扶贫相关规划和措施。

  二、主要措施及工作成效

  (一)农村危房改造工作。

  1.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建立了各乡(镇)、街道办事处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同时明确责任,细化措施,强化督查,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当年年底前完成年度农村危房改造及数据录入工作目标任务。

  2.深入调研,科学计划。制定并印发了《恩阳区20_年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实施方案》(恩住建发〔20_〕56号)。建立了按家庭住房困难程度排出危房改造先后顺序的原则和措施。督促和不定期抽查各乡镇的前期工作开展情况;在全面、准确掌握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情况的基础上,坚持“分期分批推进、分户分类实施”的原则,依据农村困难群众“安全、适用、经济”的居住标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制订危房改造工作的总体规划及年度计划。

  3.严格程序,全面公开。严格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及时、全面、真实、准确地做好危改对象档案的信息采集、录入上报及纸质档案的管理工作。严格按照“个人申请-村委评议-村公示-乡(镇)审查-乡(镇)公示-区复查核准”的程序实施,严格执行公示、监督制度,将竣工验收合格的危房改造资金通过“一卡通”直接支付到农户,保证了专款专用,把危房改造政策真正落实到最困难的群众中。

  4.严把质量,确保进度。具体施工中,由于村庄多,困难户分散,点多面广,我们要求各乡(镇)择优选择施工人员,全权负责工程现场管理,对困难户建房的防震抗震措施进行指导,认真组织施工,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工程进度。现改造房屋已全部竣工。

  (二)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7+1工程。

  一是强化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宣传。开展了多次提升居民文明素质的各种主题宣传活动,在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交通要道设置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宣传标语20处;广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文化宣传10次,在各乡镇设置宣传栏25个,先后张挂宣传标语25幅,组织街头宣传2500人次,印发各类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宣传资料共计10000余册。

  二是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督查。采取明察暗访、曝光通报等方式,有力促进“7+1”工程的扎实开展;加强相关部门与挂联乡镇的协调配合,落实措施,确保全区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7+1”工程圆满完成。

  三是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全区所有乡镇(登科街道办事处除外)基本完成“一条示范街、一个农贸市场、一个汽车站、一批生态村、一批垃圾收集设施、一座标准公共厕所、一套长效管理机制”的建设任务。同时,恩阳区90%以上行政村的生活垃圾有效治理和长效治理达到国家验收标准,并于20_年6月18日通过国家十部委联合验收。

  (三)积极开展传统村落申报。

  首先,积极加强传统村落的申报。我局认真落实相关文件精神,抽派专人指导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对照传统村落评价认定指标体系,对符合申报条件的村落进行全面普查,对村落基本信息、村落传统建筑、村落选址和格局、村落承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村落人居环境现状等资料进行了全面收集和整理。由我局逐一审核、包装,并及时申报。目前,青木镇黄桷树村取得“中国传统村落”称号,下八庙镇凤凰包村、青木镇成城村、兴隆场乡玉皇村成功取得“四川省传统村落”称号。20_年,我区又申报了16个村,省住建厅督办组于20_年5月20日至23日到我区进行了专项督导。目前,上报资料正在接受国家级的评定。其次,增强传统村落保护意识。在新村建设中,建设、开发若涉及到保留较好的传统村落,不随意动传统村落,即便确实要动,必须有度。同时,注重改善传统村落人们的生活条件,确保人们能留在村里,实现“就地就近城镇化”。

  (四)积极推动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局党组成立了帮扶工作领导小组。按照“责任到人,挂包到户”的帮扶模模式,帮扶队长由局党组成员担任,每月驻村不少于13天,局党组成员均任帮扶组长,定点帮扶3-5户。局党组经深入征求帮扶村的意见,选派了3名政治素质过硬、有思想头脑和精干务实的年轻党员干部,全脱产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同时组织了20名党员干部分别帮扶3-5户,且每月驻村不少于5天。经过一年的帮扶,解决了帮扶村100%的贫困人口饮水安全,建设32.8公里的通村路路基,其中硬化路面7.8公里,改造农村危房90户,通过拉赞助等形式,争取社会扶贫基金10万元/村。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个别村社的农村危房改造有超面积现象。个别农户危房改造时,亲戚朋友帮忙,有子女即将结婚及家中三代人等不同原因,面积超大到80-90平方米,验收过程中,定为不合格将会引起上访事件,定为合格将与政策有偏差。

  二是传统村落保护主体责任有待加强。主要表现在个别乡镇、村落领导重视不够,对人员、经费配备不足。其次,修缮维护资金欠缺。国家、省市只对申报成功为历史文化名村、文物保护单位的古村落、古民居安排少量经费,甚至未安排。由于新区本级财力短缺,传统村落无专项经费保障,很多村落因得不到及时维修而毁坏。第三,群众的保护意识有待提高。绝大多数居民认为古民居破旧难看,而且现实中存在光线不足、阴暗潮湿、房间窄小、布局不合理等情况,不适合现代居住生活要求。为改善居住条件,相当一部分居民在原址进行改建,甚至乱搭乱建,严重破坏了古建筑和古村落的整体性。

  三是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有待巩固提升。我区所实施的“7+1”工程是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再提升、再细化的民生工程。大力实施“7+1”工程为以后创建“环境优美示范城镇乡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在开展过程中,部分乡镇管理常态化不够。

  四是精准扶贫难度大。受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历史原因等诸多因素制约,我局定点帮扶的过街楼、桅杆垭、双柏垭三个贫困村贫困涉及地域面积大、人口多,贫困程度深,产业发展、地域因素、交通条件等制约因素多,要彻底解决三个村的脱贫问题,工作任务异常艰巨。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进一步做好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复核修改完善档案资料,做好纸质资料整理归档工作,确保档案信息真实、准确、完整。二是强化乡(镇)、村职能。加强调研,科学编制危房改造规划,将精准扶贫与农村危房改造相结合,确保“十三五”期间完成全区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让我区困难群众彻底告别住危房的历史,真正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真正构建农村和谐社会。三是用真情出真力,保精准扶贫见实效。结合实际,实行“责任到人,挂包到户”的责任机制,合理发展扶贫项目,务实帮扶柳林镇过街楼、桅杆垭、双柏垭三个贫困村,圆满完成扶贫攻坚各项目标任务。

脱贫攻坚调查报告篇3

  通过深入村组,听汇报、召开座谈会、走访农户等形式深入调研。对全县贫困人口现状,致贫原因等有了进一步了解,初步形成了帮扶策略和脱贫思路。

  一、贫困现状

  (一)贫困人口数依然庞大。人均收入低2500元涉及全县17个乡镇239个村30634户114570人。

  (二)村级集体经济破零达5万元不足50%。据统计截止20-年底,村集体收入全部破零且达5万元以上的仅114个村,占全县村47。7%,不足50%。

  (三)村基础设施较差。村庄内部道路多为泥面土路,逢雨泥泞不堪。有些村庄虽然通上了自来水,但未经净化处理,有许多河塘沟渠坑未被利用,灌溉水渠质量差,效益低。

  (四)滞留村中劳动力少。年轻人大多到外地打工,家里仅剩的村民文化水平不高,且大部分是妇女和老人。

  (五)村中人居环境比较差,村容村貌不尽如人意。村民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环境卫生差,无下水道和污水处理系统及垃圾处理设施,农户仍然使用传统的家庭粪坑,没有集中的化粪池对粪便做无害化处理。村内乱搭滥建乱堆放比较普遍。

  二、贫困原因

  (一)历史和地理因素。泗阳县历史上处于黄泛区,是遭受自然灾害较多的地区;除靠近洪泽湖的地区,其他区域优质自然资源较少;没有工业、特*手工业的基础;加之以前交通不便利,接收不到经济发达地区的辐*,这些都造成当地经济欠发达,*生活不富裕,且一遇自然灾害就会减产歉收,甚至给农民生命财产带来损失。

  (二)人多地少,农业经济结构单一,农作物成本高。以省定45个经济薄弱村为例,人均只有一亩耕地且水田少,旱田多,粮食用物成本高。水稻亩产1000斤,毛收入700元/亩,成本包括化肥、农*、水电费、栽*、收割、刨地、种子在内达357/元亩,实际纯收入仅有343/元亩。小麦亩产600斤,毛收入有360元/亩,各类成本在内达186元/亩,实际纯收入仅有174元/亩。即使全部实行低产田改造,平均每人1亩水田,每年栽种两季水稻,农作物人均纯收入也不过700多元。

  (三)村民文化程度偏低。由于素质低,农村劳动力向非农行业转移的机会十分有限,只能在一些工作环境差、劳动报酬低的岗位上从事简单劳动,这样不仅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深层次转移,而且降低了转移的稳定率。前几年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目前劳动力转移基本处于一个相对稳定、调整阶段,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缓慢,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劳动力技能素质、年龄*别结构、文化层次难以满足劳动力市场日趋*化、技能化的需要,劳务输出技术含量低。

  (四)村民合作化经营程度低。村中蘑菇种植、粉丝加工、板材加工,以及鸡、鸽、猪、羊等家禽的养殖,多为一家一户分散经营,规模小,效率低。农户土地经营规模小而分散,土地产出率和农民收入水平不高。

  (五)农村基础设施差。基础设施建设落后,造成农副产品、各种农村资源等无法运往市场,使农民生产的农副产品运不出来、卖不出去,直接影响农民收入。

  (六)缺乏资金,技术和市场信息不畅。通过交谈,发现制约贫困户发展生产,扩大经营的首先是缺少资金。家里没积蓄,信用社贷款难,让他们事业起步艰难,如养殖、扩大企业规模等,这些项目少则要投入万余元,多则几十万元。其次是缺乏科技指导。新品种植和特种养殖不仅投入多,对技术的要求也高,包括种养技术、病虫害防治、保存、加工、运输等方面的技术,这些技术,村民没有固定的渠道去获得,只能在实践中慢慢摸索。市场信息不畅,农民获得信息的渠道单一且速度慢,主要靠电视和电话联系,没有互联网。由于对新品种、新事物以及市场行情的了解滞后,使农民不能及时根据市场来主动、超前地调整生产经营品种和规模,不能及时发现商机,种养基本处于盲目和跟风的状态,非常容易吃市场变化的亏。

  (七)教育卫生等费用高,一些村民因病教而致贫。在村中,许多农民得了病,由于缺钱进不起医院,因病致贫比较普遍。同时,农村初中生平均学杂费每年800元左右,高中生学杂费高达1200元,有的家庭有二个甚至三个孩子在上学,教育负担过重。

  (八)其他原因。也有部分村民因为好吃懒做,超生被罚而导致生活窘迫。另外社会治安的好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一些地方的盗抢案件和小偷小摸的频发使农民不敢、不愿投入。

  三、脱贫攻坚思路和策略

  更新村民观念,汇聚村民人心,夯实农业基础设施,培育村民自主创业平台,逐步达到八有、力争3-5年时间实现人均纯收入超2500元的脱贫目标。

  (一)分类实施,多种渠道地进行扶贫。要充分相信我们*和群众,做好整村发展规划,从发展产业、改善条件、提高素质等方面整体推进。适度开展一些群众看得见的项目,首先让村民理解扶贫工作,然后支持扶贫工作,最后参与到扶贫工作中来。针对不同贫困户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扶贫办法,提高针对*和实效*。对于不同项目,要齐头并举,分类实施。对于有能力的,实施采取救助式扶贫。同时将整村推进与加强发展乡镇特*产业、支柱产业和可持续发展产业,壮大乡镇经济,带动农村特别是经济薄弱村和低收入农户的发展和致富。

  (二)点面结合,积极鼓励村民自主创业。要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我们要学深刻领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只有真正领会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扶贫工作才能够做得更好,走得更远,成效更大。要努力营造农民创业的氛围、环境和条件,为农民创业致富提供良好的气候和土壤,从而对传统的农业生产和小农意识形成强烈的冲击波,实现农村民营经济大发展。要大力扶持村中能人大户,在资金、技术金融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鼓励村中的优秀分子跳出农村,有胆略的优秀商人进入农业,形成城乡资源的对流融通。农村经济向现代化发展的一个最大的障碍,是想方设法加快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步伐,加大劳务输出力度,加大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力度,提高劳动力素质,增加农民收入。

  (三)标本兼治,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治标就是让贫困户脱贫,让他们摆脱因贫带来的困扰。治本就是要解决残留在村民观念中的对传统扶贫的一种等、靠、要观念,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扶贫工作中来,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要通过宣传引导农民发展*协会、同业联合体等,或通过经纪人和能人牵头兴办中介组织、创建*服务组织等方式,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根据各村的实际可逐步形成水产养殖支柱产业、养鸽产业、养牛产业、同时,还要加快农产品销售队伍的建设,搞活农产品流通,大力培育市场中介组织,支持各种农民*运销联合体、合作组织,积极发展经销大户和农民营销队伍。

  (四)内生外联,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内生就是要结合我县特*经济和优势资源,探索一条长久的经济发展之路。加快经济薄弱村的发展和低收入农户的脱贫致富步伐,根本在于形成内生发展机制,激活内生动力。外联就是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渠道,招商引资、用好政策、用好外来人才,从而可以使本镇村的发展驶上一条跨跃式的发展之路,这也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扶贫工作的一条有途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化经营是农业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农业内部挖潜增收的主要方式。要结合各村实际,大力优化种植业结构,扩大优质与特*农产品生产,在农业内部加快养殖业和林业内部要适当减少粮食面积,大力发展一些高效经济作物,提高经济作物比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一批周期短、门槛低、见效快的增收项目。适当推进农户规模经济,把土地向会种地、爱种地的农村经济大户集中,帮助这部分农民解决持续增收的问题。

  (五)结合实际,加强乡村社会公共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要充分调查研究、对症下*,结合各村的实际,从小处着眼,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入手。在具体的项目实施上,要与该村的贫困实际结合起来,与具体的村情结合起来,与村干部的工作*结合起来。针对各村科教文卫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低收入贫困人口思想观念落后、劳动技能和经营发展能力较弱的特点,既要以经济发展为重点,着眼提高低收入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又要兼顾各村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到经济与社会、经济与*文化协调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提高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和发展能力,为自我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创造更加*的条件。同时,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和完善乡村各项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包括村内道路、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文化科技教育设施、农田水利设施等的建设,为生产发展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要按村容整洁的要求,整治村容村貌,改善村民生存环境,当前要重点对庄内部道路、村庄供水设村庄排水设施、村庄垃圾集中堆放点、村内乱搭滥建、人畜混杂居住、村庄废旧坑塘与河渠水道等进行集中整治。

  四、帮扶重点和项目

  (一)帮助强化基层组织和双强班子建设。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强化宗旨观念和服务意识,加强党员的先进*教育,增强村级组织服务功能。

  1、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对村组干部和党员的教育管理。规范他们的做事行为,激发调动其热爱新农村,建设新农村的责任感和自觉*,共同建设一支带头致富,带领致富能力强的领导班子。

  2、完善村里的致富行业协会组织,积极培养年轻党员干部,充分发挥他们在扶贫攻坚中的主力*作用。

  (二)帮助树立文明村风,加强村容整洁建设。广泛开展各类群众*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塑造一个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

  1、加强对村民的教育和引导,进一步组织和发动群众,树立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和自力更生意识,教育村民树立市场经济观念,做社会主义的新型农民。定期举办农民经纪人培训班和农民技能培训班。

  2、利用适当的时机开展新农村文明农户的评选活动,组织发动群众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清洁家园,综合整治村庄环境,打造一个环境整洁优美,具有乡村特*的新农村。

  3、利用省委驻泗阳县扶贫队员和后方单位的智力优势,在适当时候开展如科技大篷车等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

  (三)帮助规划整村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1、帮助制定发展规划。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围绕乡镇整体规划和各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村庄建设,与乡村干群一道制定一个思路清晰、重点明确的新农村五年发展规划。

  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从扶贫的角度来讲,主要是争取资金。争取资金又分为两种:一是请求扶贫后方单位和其他单位进行无偿资助;二是通过逐级上报,向省交通、水利等各主管部门争取政策支持,列入全省建设规划。由于历史的旧债,苏北的镇村交通有待提高,从扶贫角度来看,无偿资助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很大的资金缺口靠政策争取。目前有待解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立和完善村级服务中心。二是公路建设。要想富,先修路,大多数村民已充分认识到公路对他们的重要*。想办法筹资,结合投工投劳方式,修通村内公路。在形成全村纵横连贯的村内公路框架沙石化。彻底改变经济薄弱村的交通状况,让农产品拉得出去,农资和日用品拉得进来。三是造桥。道路修好了,但如果没有桥或只有危桥,那么道路的作用就不能充分发挥出来,村民的致富之路也就会受到影响。

  四是兴修水利,确保农田旱能灌涝能排,成轻自然灾害冲击力。

  (四)大力发展村级物*产业。

  目前各村主要单一种植水稻、小麦和玉米,而要致富,除了改造低产田外,还要发展特*业,加大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一是结合我县种植实用菌的基础,发展菌类种植。可以让农户通过小额贷款获得启动资金,免除他们贷款利息。按要求科学管理,当年种植当年见效,力争2-3年形成村内支柱产业。二是积极扶持养殖业。通过目前的分析,现阶段养猪、养鸡赚钱不多,养鸽和养牛的收益较高,因此可以发展一些贫困户养鸽、养牛。通过扶贫贴息贷款,资助养鸽户和养牛户,形成规模养殖。三是继续鼓励支持劳务输出。在鼓励劳务输出的同时吸引能人回村投资企业,加强对返乡打工人员的技能培训,使他们掌握1-2门技术,成为脱贫致富有带头人。

  (五)帮助完善社会保障事业,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利民特征。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特征之一就是让农民生活宽裕。建立健全新型合作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等制度要,构建一个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对实在没有自救能力的村民实行救助式扶贫,让广大村民享受到社会主义国家的温暖。

  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是一项长期、艰巨而意义深远的事业,是省委、省*赋予我们的一项艰巨而光荣的历史使命。在扶贫开发工作中,我们一定要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字标准,围绕有双强领导班子、有科学规划、高效农田、有特*产业、有配套设施、有保障机制、有整洁村容、有文明村风的整村推进八有目标,围绕道路通达、教育培训、农民健康、环境整治、文化建设等农村新五件实事工程,在省委、省*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方资金和技术的大力支持下,锐意进取、大胆创新、踏实工作,为广大农民兄弟做好产业引导、政策支持、资金扶持、信息传递、市场开发等服务工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与*社会的建设,为我县扶贫事业尽一份心,出一份力。

脱贫攻坚调查报告篇4

  前言:

  扶贫开发是在改革开放进程中,针对农村发展不平衡的实际,为缓解和消除贫困、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而采取的重大战略措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率先改革,农业和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贫困人口大幅度下降。但是,由于历史、自然、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原因,一些地区发展缓慢,贫困现象仍很突出。进入21世纪,我国农村的扶贫开发面临着新的困难。解决少数贫困人口温饱问题,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成为迫切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为了了解xx地区新形势下农村扶贫攻坚的结果,我校经济学院公共管理专业专程来到xx县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

  一,调查的背景和目的

  20_年1月12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xx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即国发〔20_〕2号文件。《意见》指出,xx是我国西部多民族聚居的省份,也是贫困问题最突出的欠发达省份。贫困和落后是xx的主要矛盾,加快发展是xx的主要任务。xx尽快实现富裕,是西部和欠发达地区与全国缩小差距的一个重要象征,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一个重要标志。进一步促进xx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发挥xx比较优势,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需要;是增进各族群众福祉,促进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有力支撑。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了解国发2号文件对xx地区的影响和成果,以便于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更好更快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校经济学院特地来到xx省xx县进行了为期一天的社会调查。

  二,调查的对象,地点及方式

  我们这次选择的调查对象是目前居住在xx县的比较贫困的群体,主要是农业人口且收入较少的xx居民。我们调查的地点主要是在xx县城的城郊结合处。调查的方式是采取问卷的形式,由我们将问卷发放给我们的受访者,由他们仔细阅读后填上答案,然后我们将问卷回收,分析,总结。这次我一共向我的访问对象发放了x份问卷,实回收x份,其中有效问卷x份。

  三,调查内容及调查结果

  第一部分:个人及家庭基本情况

  在这次的调查中,受访者的性别结构接近1:1,其中有x个是汉族居民,x个是布依族居民,两个是苗族居民。在这x个访问对象中,只有两位是从外地刚刚迁到xx居住的,其余x位都是当地居民。这些受访者的年龄构成比例为:16岁一下有x位,占总人数的x%,16-44岁有x位,占总数的50%,45-60岁有x位,占总数的40%,60岁以上的有1位,占总数的5%。在这20位受访者中,有x位来自农村,占总数的x%,他们绝大多数家庭的收入靠外出务工和种植业获得,也有一部分人靠经商来获取收益。所占比例如下:种植业x%,外出务工x%,子女或亲戚援助占x%,经商20%,养殖业15%。而且根据调查结果,这些农村居民的收入都比较低,有x%的家庭年人均收入在x元以下,x%的家庭年人均收入在x-x元,有10%的家庭年人均收入在x-x元,有5%的家庭年人均收入在x-x元,有x%的家庭年人均收入在x元以上。而导致这些家庭不富裕的主要原因就是除农业以外没有其他收入(有x%的家庭这样认为),居住的自然条件很差(x%的家庭这样认为)子女上学负担严重(有x%的家庭这样认为),也有一部分家庭感觉赡养家里的老人负担重(x%的家庭)和一部分人感觉家里缺乏劳动力(占5%)

  对于20_年国务院下发的国发2号文《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xx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x%的人都表示不知道这个文件,而剩下的x%的居民则表示他们只是听说过,但是不了解文件的具体类容。

  第二部分:个人对扶贫政策的整体评价

  根据此次的调查结果,xx县的居民有60%以上的居民都认为当地政府对农村扶贫很重视,但只要35%的人对目前的扶贫政策的实施效果感到满意。有一半的人从扶贫政策中享受到了实惠并对当地农民脱贫致富非常有信心。但是这些居民由于信息来源不广,对政府的信息动态不了解,只有25%的人参加过相关的扶贫项目,如退耕还林,公路建设,人畜饮水工程等。对于家中老人每月领取的养老金,居然所有的受访者都感到头疼,都抱怨金额太低,不能满足日常开销。令人欣慰的是,有90%的人表示,对于政府安排的各类扶贫活动,他们都会积极参加。

  第三部分:个人对扶贫政策和相关服务的具体评价

  国家现在x元的新扶贫标准线,本应该是一则重要的消息,但是在当地却只有x%的人知道。对于当地政府正在开展的扶贫项目,绝大多数的人也表示不清楚。在这些受访者中,他们的家庭所参加的社会保障项目也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我们欣喜地发现,在xx地区,超过一半的居民都认为我国目前的一些扶贫政策如:家电下乡,教育扶贫,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粮种补贴政策和土地流转政策等,是有效的,这些政策大大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三,分析和总结

  通过此次的社会调查,我发现,xx县近年来采取的有力措施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取得明显成效,据统计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xx县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x万元,实施扶贫项目x个,完成整村推进村x个;新建和改造村级公路x公里,村寨道路硬化x万平方米,修建小水池x口,水利沟渠x公里;推广杂交玉米种植x亩、脱毒马铃薯种植x亩;种植板栗、核桃等经果林x亩,饲养育肥猪x多头,肉兔x多只土杂鸡x万多羽,养殖大鲵x多尾。

  通过小水池、沟渠修建等水利项目的实施,解决了x万亩农田的灌溉问题和x万人饮水难问题。通过公路建设、村寨道路硬化等交通项目的实施,解决了x个村x万人口的行路难问题,x个村的村容村貌得到改善。茶叶、蔬菜、经果林和畜牧水产养殖等项目的实施,以贫困村为主的茶叶种植基地、蔬菜种植基地和畜牧养殖基地逐步形成,贫困地区群众的基本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

  通过扶贫攻坚,xx县贫困人口数量从20_年的x万人下降到20_年的x万人,减少贫困人口x万人,贫困人口发生率由x%下降到x%,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_年的x元增长到20_年的x元,增长x%。

  但是,在取得重大绩效的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在xx农村还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1,大多数农村居民收入太低,生活困难,大部分农村家庭的年均人收入都集中在1200元左右。

  2,收入来源少,主要靠外出务工和种植业。

  3,信息流通不畅,不了解政府信息,不了解相关国家政策,不知道政府的相关扶贫项目,使得国家扶贫政策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

  4,市场经济的发展给农村扶贫开发带来了新的挑战,在市场经济中,农村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处于不平等的市场竞争地位,资金和资源的流失和投资倾斜使贫困地区稀缺的资源大量向发达地区流动,贫困地区的人才流失问题较为突出。

  5,农村脱贫人口的返贫问题显得日益突出,这主要是由于农村人口文化的缺失,难以在当今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做出正确的决断你。

  四,对于xx县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建议

  (一)要加快扶贫政策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开发方式和扶贫思路等方面的创新。

  1,在管理体制上,要强化扶贫工作责任,有专门的组织机构和专门的经费,有一套相应的法律制度来指导和约束这些机构的活动和经费的使用,项目的运行要按期完工,发挥效益,项目资金的使用得到监督。此外,要调整扶贫工作重

  心,适应新阶段贫困人口大分散、小集中的特征,由重点扶贫县转向重点扶镇、扶村、扶户。

  2,在运行机制上,要完善扶贫开发模式,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开发扶贫、市场运作”的扶贫开发模式,着力增强扶贫能力,培育多元化的扶贫开发主体,实现各种扶贫资源优化组合,提高扶贫开发效益。与此同时,要完善扶贫资金投入和运营机制,建立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金配置上的基础性作用,逐步建立起以扶贫资金投入为导向,以农户自己投入为主体,以信贷、外资和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元化扶贫投入。

  3,在开发方式上,一是以产业为支撑。产业层次低,结构不合理,是贫困地区的共性。要围绕当地主导产业选择调整的着力点和切入点,以科技为动力,大力提

  高技术装备水平,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杜绝低水平重复建设,以市场为导向,努力开发潜力产品,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把产业化经营作为新时期扶贫开发的主攻方向。二是以特色为主攻,大力发展特色经济。要发挥比较优势,整合优势资源,提高科技含量,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优化农副产品结构,发展龙头加工企业,发展绿色无公害优质农产品,完善服务市场体系,推进农业产业化。三是以项目为载体。改变过去单一抓粮的思维模式和重点扶持短平快项目等急功近利的做法,突出扎根性基础设施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支柱产业开发,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以提高基层组织领导、指导现代农业的能力和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为切入点,坚持两手齐抓,多管齐下,综合治理。

  (二)政务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公开制度,让当地居民时刻了解政府相关政策的动态,积极参加当地政府开展的扶贫项目,早日脱贫致富。

脱贫攻坚调查报告篇5

  为贯彻落实*<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精神和省委、市委有关要求,进一步推动我市脱贫攻坚工作,6月22日,市政协四届二十四次常委会议就全市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协商议政。此前,市政协组成4个调研组,就这项工作进行了调研。委员们深入了解实际情况,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有针对*地提出了意见与建议。现综合报告如下:

  一、成绩与做法

  今年是脱贫攻坚战的首战之年。全市上下深入学习领会*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执行*和省委、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策部暑,以坚定的信心和坚强的执行力,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强力推进脱贫攻坚,取得了阶段*成效。一是注重加强领导。成立市、县、乡、村四级脱贫攻坚指挥部,坚持四级书记联动抓扶贫,明确脱贫工作的时间表、路线图,确保省委、市委脱贫攻坚决策部署落实到村、到户。坚持专项督查,严肃问责问效,严格落实各级责任主体的责任。二是切实澄清底子。制定<信阳市扶贫开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精准识别整改工作实施方案>,逐户填写<第一书记精准扶贫入户档案>,确保贫困人口建档立卡一个不能漏、一个不能错。截止20-年底,全市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8万,贫困村527个。三是搞好结对帮扶。全市36位市级领导干部联系贫困村并包保贫困县脱贫,市直121个单位定点结对帮扶全市121个贫困村,省、市、县共派出892名干部任驻村第一书记或工作队员,实现了干部驻村帮扶全覆盖。四是做到分类施策。坚持转移就业扶贫,有序推动农村劳动力到外地就业;发展优势产业,让出不了门、就不了业的贫困群众就地发展生产脱贫;强化对贫困人口技能培训,激励、扶持救助对象通过自身努力脱贫致富;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要求,科学实施搬迁扶贫;对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行政策兜底,保障和救助到户到人。

  二、困难和问题

  我市作为*老区,贫困人口占全省的十分之一,脱贫攻坚时间紧迫、任务艰巨,面临诸多困难。

  1。精准动态管理机制不健全。识别精准的五清工作虽然阶段*完成,但由于经济成分、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式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农户收入的多样*、隐蔽*较强,准确把握和核实农户收入的难度较大,9个县区的精准识别准确率只有92。8%,再识别、新录入仍有一定空间。扶贫对象的清退标准和程序尚不够明确,缺乏具体的*作规程。脱贫工作的绩效考核跟进不够到位,没有及时督促、推进一些帮扶措施的有效落实。

  2。扶贫行动方案*缓慢。我市已经制定了<信阳市打赢脱贫攻坚战行动方案>,明确了分期分批实现脱贫的工作目标,但3个重点县和一些行业扶贫方案还没有*。如金融扶贫尚未破题,教育扶贫、健康扶贫、水利扶贫、交通扶贫等缺乏行动计划,政策兜底还没有实施细则。

  3。产业扶贫拉力不足。特*农业、优质农业、高效农业方兴未艾,集约化、产业化程度低,本地就业的带动力不足。产业集聚区尚处于成长阶段,提供的就业机会和工作岗位不足,转移就业有限。产业扶持刚刚起步,有的尚在制定扶持规划,有的尚在探索扶持模式。

  4。宣传引导不够到位。部分贫困户缺乏志气和信心,等、靠、要思想严重,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送小康。个别群众不能正确理解脱贫政策,游说*,争贫不真贫。一些贫困户不能客观认识自身不足,好高骛远,不愿参与扶贫项目。如商城县在省妇联大力支持下,开办为期两个月的月嫂家政培训班,仅有13人参加培训,却无一是贫困户。对脱贫攻坚一线的干部,工作检查的多,业务指导的少。

  5。社会帮扶氛围不浓。一些企业、民间组织、社会机构虽然热心公益和慈善活动,但没有有组织、有目标地参与脱贫攻坚。一些帮扶部门虽然有脱贫帮扶任务,但计划不明确、措施不到位,使命感、责任感不强。在已经明确的四结对、四协同中,产业集聚区、乡贤人士行动迟缓,有的尚没有动员。

  三、意见与建议

  脱贫攻坚是我市目前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要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加大力度,加快进度,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1。聚焦精准完善机制。牢固树立精准意识,紧紧围绕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坚持精准脱贫的政策导向和工作取向,突出特惠和滴灌,因户因人施策、因致贫原因和贫困类型施策,增强针对*和实效*。不断完善精准脱贫的工作机制,建立扶贫对象的动态管理机制,对经过帮扶已经达到脱贫标准的,通过程序及时退出;对因各种原因致贫返贫的,按照程序及时纳入,做到应退尽退、应扶尽扶。建立和完善脱贫工作的绩效考核机制,将日常督查、年度核查、第三方的评估调查有机结合,增强考核的真实*、及时*,有力促进各项扶持计划的落实,做到真扶贫、实现真脱贫。

  2。及时*各项行动计划。财政、发改、交通、教育、民政、旅游、国土等部门要按照省、市分工方案,深入调查研究,牵头制定支持脱贫攻坚的行业行动计划,大力推进转移就业脱贫、教育脱贫、产业脱贫、医疗救助脱贫和政策兜底脱贫。帮扶单位、乡村要制定和完善因户施策的具体行动计划,进一步明确时限、措施、进度,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各项扶持措施应相互衔接,互相配合,形成合力。

  3。着力推进产业扶贫。将产业发展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培育壮大特*优势产业。一是发挥资源优势,加快茶叶、畜禽、水产、油料、花木、林果等六大特*农业产业发展,打造特*高效农业示范基地。二是立足丰富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山水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开发旅游业,建设具有市场影响力的历史文化旅游基地。三是按照企业(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构建、促进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要求,强力推进产业园区建设,重点建设一批特*产业集聚区。

  4。切实加大投入力度。一是建立财政扶贫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市、县财政每年新增扶贫资金增幅应高于财政收入增幅,并通过财政贴息、项目补助、以奖代补等手段,鼓励引导全社会增加扶贫投入。市财政的奖补资金应提前或及时拨付县区,各部门应加大行业扶贫投入力度,将项目资金向贫困地区倾斜、向贫困人口集中地覆盖。二是加大信贷扶贫力度,增加扶贫贷款贴息资金,用于贫困地区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加大小额贷款发放力度,积极稳妥推进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切实帮助贫困农户解决发展生产筹资难的问题;鼓励在贫困地区开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以及新型农业保险试点。三是建立*主导、农*体、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将各类资金统筹整合,相互配套,形成扶贫投入合力。

  5。强化扶贫工作创新。抓住信阳是国家第二批扶贫开发综合改革试点的机遇,以扶贫开发综合改革试验为载体,在优化扶贫政策、创新扶贫开发机制、拓宽产业扶贫方式等方面,大胆改革创新,积极探索脱贫攻坚新方式、新路径。将光伏扶贫、电商扶贫、资产收益扶贫等新业态、新方式引入扶贫开发,创新产业扶贫方式;健全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等合作方式,扶持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发展特*产业,采取租赁、入股、合作、托管等方式带动贫困户脱贫,创新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机制。在新县、光山县开展扶贫+保险试点的基础上,创新扶贫保险机制,逐步在全市推广,将贫困户整体纳入农业保险,保障全市贫困群众脱贫零风险。

  6。大力开展宣传教育。组织各类新闻媒体,大力宣传**系列讲话精神,宣传*和省、市脱贫攻坚政策规定,做到脱贫政策家喻户晓。坚持鼓干劲、聚能量,引导干部克服畏难情绪,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利用全国扶贫日等重要时段,突出宣传帮扶典型、脱贫典型和脱贫攻坚的成功事例,扩大示范带动效应,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7。加强社会帮扶工作。引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成功人士、民营企业等主动帮扶贫困村、贫困户。开展百企帮百村扶贫行动,组织百家以上企业与贫困村建立结对帮扶关系,不脱贫不脱钩。搭建社会机构和志愿者参与扶贫的工作平台,鼓励各类社会团体、扶贫协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志愿者,发挥自身特点与优势,开展捐助款物、助教、助医等扶贫济困活动,壮大脱贫攻坚力量。

脱贫攻坚调查报告篇6

  20_年以来,长岗镇的脱贫攻坚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总书记脱贫攻坚战略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署,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以脱贫攻坚工作为总揽,坚持问题导向,紧盯工作标准,牢牢把握精准,夯实工作责任,补强工作短板,真抓实干,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现汇报如下:

  一、理清了工作思路,明确了工作目标

  20_年以来,结合我镇实际,理出了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工作主线,抓产业就业强脱贫支撑,抓政策落实强脱贫保障,抓党建引领强脱贫堡垒,抓作风转变促脱贫成效,抓项目推进促基础提升,抓因户帮扶促群众满意的工作思路,确保了人有脱贫办法、户有增收渠道、村有致富产业,实现了20_年全镇贫困村脱贫出列的目标顺利实现。

  二、贯彻上级会议精神,提升了思想认识和政治站位

  我镇干部职工及时学习传达和贯彻落实上级脱贫攻坚会议精神,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领会习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及系列讲话精髓,增强了打好脱贫攻坚战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正确认识了当前取得的成效和面临的困难及挑战,切实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坚决防止急躁厌战情绪,克服自满松劲思想,杜绝消极埋怨现象,进一步坚定了信心,做到了认识上再提升,落实上见实效,扎扎实实把脱贫攻坚战推向前进。

  三、坚持多措并举,脱贫攻坚工作扎实推进

  1、加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一是完成了李庙村内外道路、文化活动室、文化广场与舞台等项目建设;二是完成了李庙、三齐、后张、鲁庄、西村、朱庄等6个贫困村扶贫车间及其配套项目建设,企业入驻并投入生产;三是7个贫困村光伏发电项目全部并网正常运营且发电效益可观;四是涉及20_年第二批道路项目的鲁庄、朱庄、西村等3个贫困村的道路项目建设全部完工。

  2、推进产业项目发展。

  一是完成了三齐村蔬菜大棚种植项目建设,建设蔬菜大棚27座并完善了大棚配套设施及其附属设施,有效带动了贫困户脱贫增收。二是李庙村、朱庄村以及20个非贫困村实施了中顺辣椒种植项目,种植中顺辣椒3000亩,逐步形成了辣椒种植产业。

  3、设立公益性岗位。

  全镇共开发保洁员、护站员、护林员等各类公益岗位641个,对已脱贫户和20_年拟脱贫户中劳动能力不强、持续增收措施薄弱的贫困户,每户选1个力所能及的公益岗位,从参与提供的公益岗位劳动中获得收益,确保了脱贫措施薄弱户顺利实现了脱贫。

  4、开展孝善敬老基金奖补与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

  一是孝善敬老赡养费基金奖补。我镇严格按照一名老人户奖补资金每年不超过600元,两名老人户奖补资金每年不超过1000元的标准开展了65岁以上老人贫困户孝善敬老赡养费奖补活动。截止9月底,全镇65岁以上贫困户921户1506人累计自筹资金319.4万元,发放政府奖补资金56万元,合计发放资金375.4万元。二是星级文明户评选。按照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标准和程序,我镇推选出七星级以上文明户700户,文明户标志牌全部挂牌上墙,全镇逐渐形成了家庭孝心养老、社会善心敬老的良好风尚。

  5、开展企业带贫分红及贫困户产业奖补等各类补贴的申报与发放工作。

  一是企业带贫。今年以来,长岗北郭新村合作社带贫150户,合计补贴150万元;长岗五丰合作社扶贫150户,合计补贴150万元;睢县城乡扶贫开发公司带贫609户,合计补贴21.924万元;睢县光伏项目带贫165户,合计补贴165万元;睢县锦灏服饰带贫200户,合计补贴7万元。通过企业带贫,拓宽了贫困户的增收渠道,有效增加了贫困户的收入,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

  二是发放各类补贴。我镇按照补助对象、补助标准、补助流程、时间界定等要求全部兑现了奖补资金,其中:申请种植补贴2024户,发放补贴110.3819万元;申请养殖补贴527户,发放补贴52.8万元;申请脱贫成效奖励补贴1046户,发放补贴160.1856万元;申请个体私营经济补贴34户,发放补贴3.4万元;申请务工补贴1533户,发放补贴131.41万元;申请辣椒补贴1150户,发放补贴59.568万元。通过各类奖补资金的申请与发放,大大增加了广大贫困户脱贫的信心,同时也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和认可度。

  6、开展村容村貌、户容户貌提升工程。

  我镇在人居环境改善村容村貌及户容户貌方面投资了600多万元,全镇各村村容村貌、户容户貌整治工作全面铺开,特别是7个贫困村力度更是有增无减,通过清除房前屋后的生产生活垃圾、修复村内主次干道的残垣断壁、墙体刷写宣传标语(图画)、种植绿化树、安装太阳能路灯等多种措施,使村内外环境及农户家庭面貌焕然一新,效果明显。

  7、开展危房清零、独居老人户清零、五保户清零、六改一增等四项重点工作专项治理。

  一是危改。我镇每周定期召开村支部书记专题会议,研究安排部署危房改造工作,确保了危改工作的顺利推进。截止目前,全镇共完成和验收危房改造429户,完成联建房6处,共26户780平方米。二是独居老人户。各村根据实际,能合户的合户,能并户的并户,符合条件的进入敬老院,最终达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三是五保户。积极动员所有五保户入住敬老院,努力解决所有五保户的后顾之忧。四是六改一增。在六改方面,各村委严格把关,做实工作,尤其是改厕方面,我镇推广使用了无害化厕所,全镇贫困户累计改厕1000余户,效果良好。

  8、开展贫困户动态调整、脱贫退出自查与验收、贫困户遍访等工作。

  一是根据全县统一安排部署,20_年11月份以来,我镇按照标准程序认真开展了贫困户新识别、脱贫退出工作。经过新一轮的动态调整,我镇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059户5786人,其中,未脱贫199户506人(新识别贫困户51户111人),累计脱贫1860户5280人。

  二是开展县乡村脱贫退出自查和验收工作。11月7日-12日,我镇成立了7个乡级自查工作小组,27个村级自查工作小组。村级自查结束后,七个乡级核查组利用六天的时间对全镇27个村的脱贫户、拟脱贫户、边缘户进行了入户核查,通过普查全镇所有脱贫户、边缘户,核查退出达标、“三率一度”指标达标情况,进一步查漏补缺,夯实基础,确保高质量脱贫退出。12月28日,经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批复,我镇李庙、朱庄、鲁庄3个贫困村实现脱贫出列,至此我镇7个贫困村已全部实现脱贫出列的目标。

  三是开展贫困户遍访工作。长岗镇包乡县领导及长岗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按照遍访标准和要求,本着发现问题和整改问题的原则,紧盯“两率一度”达标,“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全面核查各类问题,使遍访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9、开展农村垃圾治理工作。

  12月份以来,我镇多次召开了全体干部职工及27个村委负责人参加的人居环境改善及农村垃圾治理工作会议,各村加大宣传力度并积极发动群众参与,广大干部群众及保洁员对村内背街小巷、房前屋后、空地、坑塘、沟渠、道路两侧等垃圾进行了彻底清理清运。经过整治,效果明显,全镇人居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逐步形成了农村生活垃圾“扫干净、转运走、处理好、保持住”的常态化运行模式。

  总之,虽然我镇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下一步,我镇将继续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民生工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继续围绕转移就业、产业扶持、教育扶贫、文化扶贫、社会保障、特殊救助等路径,通过产业发展、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项目的实施,持续巩固提升我镇的脱贫攻坚工作成效,举全镇之力,集全镇之智,聚全镇之能,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脱贫攻坚调查报告篇7

  20_年以来,我镇持续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脱贫攻坚的各项决策部署,按照脱贫有计划、产业有支撑、致富有技能、基础有保障和环境有变化的工作思路,紧盯我镇剩余扶贫对象,坚持力量再集中、产业再壮大、政策再倾斜、方式再创新、落实再加力,进一步巩固提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使得脱贫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扩大,现将20_年工作总结和工作成效汇报如下:

  一、八个“聚焦”抓落实,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各项重点工作

  (一)聚焦识别抓精准,不让一户贫困户掉队。贫困户动态管理工作是精准扶贫战略的重要基础,20_年我镇全面开展动态管理工作,摸排全部建档立卡贫困户,对户内因新生、嫁入等原因新增的贫困户人口予以采集、登记,录入系统。对户内因出嫁、死亡、失踪、分户、服刑等原因减少的人口予以登记、系统标注,切实做到“回到原点全覆盖”。20_年我镇新识别贫困户5户18人,自然增加44人,自然减少62人;健全扶贫对象动态监管机制,将全镇贫困边缘人口纳入扶贫动态监测管理范围,20_年我镇摸排评议六类边缘户314户,1363人,建立帮扶工作台账,逐户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保障低收入群体生产生活。

  (二)聚焦问题抓整改,确保问题清单销号到位。针对国家、省、市、县各级巡视巡查,督查暗访发现反馈的问题,深入查摆发现扶贫问题28类70个问题和不足,同时坚持举一反三,深挖细究。以“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大排查、“夏季攻势”为主线,全面发动村干部、驻村扶贫工作队、帮扶联系人、扶贫小组长等,进村入户开展“地毯式”和“拉网式”大排查,从脱贫攻坚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透视检查,确保不漏一户一人,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全镇共查找各类问题163条,目前已全面完成整改。

  (三)聚焦特色抓产业,以特色扶贫助推乡村振兴。一是以贫困村集体和贫困户增收为目标,以引导支持贫困村及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业为抓手,科学谋划、认真实施特色种养业扶贫项目,不断提升项目产业档次、参与精准度、实施收益和资金支持效果。游集镇20_年共申报2批次种养业项目。截至目前,已实施完成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计70万元,其中养殖业260户39.38万元,种植业4户0.49万元,实施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3个30.13万元。灵璧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计330万元,正在实施中。按照从20_年特色种养业扶贫项目库中择优选择到村、到户项目的原则,2批资金共从项目库中共提取项目20个,保证了项目资金的精确瞄准、精细管理,精准、安全、高效使用。二是创新“光伏农场”带贫模式,采取“集中建设、分户受益”模式,全镇建成5个户用光伏电站和3个村级光伏电站,自建成来光伏扶贫电站发电收益88.08万元,电总规模达774千瓦。20_年村级光伏扶贫到户受益贫困户121户8.102万元。实现了“智能发电+特色农业+农民就业”的精准扶贫,让扶贫对象以务工参与、土地入股等形式获得工资和红利,实现由“输血”到“造血”的转变。三是通过电商服务中心辐射、技能培训、产业带动、政策支持等方式,积极引导贫困户参与电商扶贫,帮助贫困户就业增收。四是就业扶贫持续增强,今年上半年,全镇贫困劳动者经帮扶实现就业57人;共组织43名贫困劳动者参加技能脱贫培训,发放各类补贴80840元。五是进一步完善扶贫小额信贷带贫减贫机制。我镇坚持户贷户用户还方向,截至目前,游集农商行共放贷416户贫困户(499笔),2213.3万元。农行放贷56户贫困户,280万元。合计共放贷462户,2320.7万元,获贷率为32.17%。20_年放贷71笔,278.6万元,其中新增31户,114万元。

  (四)聚焦整治抓环境,切实改善村容村貌。以“五清一改”村庄清洁攻坚行动作为推进扶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全面完成陈年垃圾清理任务和年度农村厕所改造任务,清理自然村内主干道两侧厕所、垃圾、杂物;开展以拆除废弃畜禽圈舍、危旧房屋,改造旱厕、整理乱堆乱放、清理水渠、清运建筑渣土等为内容的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截至目前,全镇参加“五清一改”行动共4000人次,对村域范围查摆出的突出问题进行整治,清理村内沟塘60个,清理农业生产废弃物840吨,清理乱搭乱建1100户,清理废旧广告牌240个,清理无功能建筑面积640平方米,开展67次清洁卫生宣传教育活动,共计3000人次参与。大大改善了村容村貌,大大提升了村民生活环境。

  (五)聚焦保障抓落实,筑牢教育、医疗、住房安全底线。在教育保障上,健全学生资助制度,全面落实学生资助政策,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具有全日制学历教育正式学籍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确保无一名学生因贫失学。20_年春季共1078个贫困学生获得94.8万元教育资助。其中,学前教育资助196人,补助资金7.84万元;小学阶段资助521人,补助资金32.3万元;初中阶段资助182人,补助资金19.42;高中助学金47人,补助资金10.82;中职助学金24人,补助资金4.62万元;享受雨露计划及本科生资助政策的学生132人,共19.8万元。在医疗保障上,严格落实“351”“180”政策,全面推行一站式即时结算全覆盖、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健康脱贫政策全覆盖。截至目前,全镇共保障贫困人口16248人次,总费用492.4万元,报销458.8万元,报销比例93.2%,有效缓解了贫困人口看病难问题。在住房保障上,20_年度对69户农村住房进行危房改造,其中重建43户,补助资金86万元,修缮26户,补助资金14.4万元,共计发放危房改造资金100.4万元。确保了贫困群众住有所居、住得安全。

  (六)聚焦建设抓双基,补齐短板、均衡服务。以扶贫项目为抓手,将完善“双基”建设作为改善农村面貌、助力脱贫的重要手段和路径。实现贫困户安全饮水全覆盖,20_年为20_户农户免费上门安装自来水;畅通工程铺设村组道路5公里,安装路灯720盏;实现了16个行政村广播、网络信号、无线宽带全覆盖。

  (七)聚焦责任抓提升,“网格化包保责任制”机制落实促脱贫。为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游集镇全面实行网格化责任包保工作机制,坚决落实镇村干部脱贫攻坚主体责任,责任包保明确职责。重点对“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贫困户识别退出情况、政策的落实情况、帮扶工作落实情况、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的实施情况、基础档案资料、各级反馈问题整改情况进行进村入户大排查。围绕“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整改问题”工作主线,要求各村敢于暴露问题,积极面对问题,善于解决问题,做到举一反三,立查立改,全面提升工作成效。目前游集镇16个行政村实现了网格化包保全覆盖,148名驻村工作队员、村干部对接1436户贫困户,314户边缘户。共排查出各类问题41个,目前已全部整改销号。

  (八)聚焦转变抓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根据市县相关要求,游集镇对游西、李场、大章李、邱楼、尤圩驻村帮扶工作队进行了人员调整,进一步充实帮扶力量,目前全镇由48名干部组成16个驻村工作队,实现全覆盖。择优选用16名村级专职扶贫专干,实现所有村全覆盖,配备扶贫小组长82名,合理安排166名市县镇村帮扶干部结对任务,实现对全镇农户进行全覆盖包保。镇主要领导认真落实精准扶贫工作责任,牢牢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对重点工作及时安排部署,重点政策带头研究解读,进村入户解决实际问题,自上而下带动形成了精准帮扶、全力攻坚的良好局面。

  二、紧盯差距找原因,进一步增强脱贫攻坚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在20_年的脱贫攻坚工作具体推进上,对标对表,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突出表现为三个方面,需要正视和落实整改。

  (一)思想政治站位不高。镇委镇政府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当前的重中之重,举全镇之力决战决胜。但是在工作推进和落实上,个别村认识仍然不到位,政治站位仍然不高,具体表现为重视在口头上、重视在纸面上,没有真正落实到行动上。

  (二)工作统筹协调能力不强。部分村统筹协调不够,往往把脱贫攻坚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原因归结为等其他工作影响,没有真正做到从自身内部找原因、从深层次找差距。

  (三)脱贫攻坚基层基础工作仍很薄弱。一是国办信息系统数据质量不高。存在逻辑错误和空缺项问题,例如贫困户属性与实际情况不符,贫困户现任帮扶人与国办系统不一致,贫困户享受的帮扶措施和项目未及时录入国办系统。国办系统疑点数据较多。二是扶贫手册填写质量不高。存在贫困户基础信息填写不完善、不精准,帮扶措施填写不全面、不真实、不准确,与帮扶成效混淆;帮扶成效的填写不能全面体现贫困户所有收入增加和“两不愁”“三保障”实现情况。三是村级脱贫攻坚软硬件更新不及时、内容不充实。建档立卡动态调整和动态管理内容不全、不规范,公示公告逻辑错误,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研究不深入,村级摸排流于形式等问题仍普遍存在。

  三、围绕目标聚焦重点,全面完成脱贫攻坚年度工作任务

  一是紧盯年度目标,认真查漏补缺。年度目标任务既是政治任务,也是底线目标,下一步将对照标准,按照要求,逐村逐户核查过筛,找准短板漏项,迅速补漏补短。认真核算,对脱贫退出做到心中有数,确保年度脱贫任务全面完成。

  二是强化精准意识,推动重点工作。围绕“三率一度”,进一步对我镇的贫困户进行信息核查,确保各项信息准确无误。进一步精准发力、精准调度,为贫困户量身定做落实帮扶措施,提高帮扶成效,同时加快推进各项扶贫项目建设。

  三是要强化效率意识,全面落实政策。加快推进各项政策措施全面落实到位。对住房、教育、医疗、产业、兜底保障等政策措施,逐条、逐户对接,列出落实清单,严防缺户漏项,确保不折不扣落实到位,有效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脱贫攻坚调查报告篇8

  一、基本情况

  xx村座落在206国道边,寻全高速公路进出口处,与xx村相邻。有耕地面积720亩,全村共有7个村民小组395户,1670人,全村人均纯收入3000元左右。贫困贫户118户,300人,其中扶贫户66户210人,扶贫低保户6户17人,低保户44户70人,五保户2户3人。

  二、村主要致贫原因分析

  柑桔脐橙为主要产业,产业结构单一、规模不统一。生产水平低、生产成本高、产效益低下、增收门路单一,现又遭遇黄龙病的危害,加之农民观念落后、又因交通不便,活动场所困难,因灾、因病返穷较多,是该村贫困现状的集中体现。

  三、扶贫目标及扶贫规划

  针对xx村贫困现状,我村两委班子和扶贫工作人员通过进村入户调查摸底,并与村两委会多次商讨,初步拟定了扶贫发展规划,力争在两年内,通过项目拉动、产业带动、包户促动、整体推动的方式,把xx村村打造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绿*宜人、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文化事业兴旺繁荣、人与自然*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是完成村小学至上*通组公路的硬化。力争在20-年上半年完成,水泥路长1。6公里面宽3。5米厚0。18米的要求,并搞好路间及排水沟建设和绿化带建设,形成绿化景观带。

  二是建设独具风格的乡村农居。结合农村危房改造和新农村建设要求,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风格、统一施工的办法,对现有农户庭院进行改造升级,把居住比较差、交通不便的农户和土坯房、干打垒房屋进行搬迁和重建,达到整齐划一、特*明显、出行方便、环境优美的要求。

  三是整合项目,建设xx村综合服务大楼。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力争在20-年向上级部门争取启动建设加层办公室、服务室、图书室、活动室、村文化活动室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大楼。

  四、扶贫攻坚措施及思路

  1、几点措施

  为确保扶贫对策和目标的落实,尽快改变xx村的贫困现状,必须强化以下三项措施:

  第一,成立柑橘黄龙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分片群防群控,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实行连片统一打*,彻底解决木虱满天飞的问题,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增加收入。

  第二,实行土地流转。把土地向种田能手和产业能手,农民通过培训到外面打工,实现由农民向产业工人的转变,通过土地流转收入、打工收入和产业分红,提高农民收入。

  第三,落实工作责任。村两委班子实行分片包干,全面负责xx村的扶贫工作,力争今年扶贫项目资金的争取和足额支付,建设绿化新农村建设点各项工作。

  2、几点思路

  一是村两委班子要高度重视,切实把精准扶贫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做到心中有目标、工作有计划、行动有措施、考核有内容。

  二是为扶贫攻坚提供强有力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各级*应*优惠政策,助推扶贫攻坚,用政策调动企业扶贫的积极*,并对农民发展产业、生产经营予以鼓励和支持。同时,要积极协调金融、扶贫等部门为扶贫融资予以大力支持,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更多的提供一些低息或无息贷款以及专项资金拨付。这样,既可以减轻农民业的负担和压力,又能确保扶贫目标的实现。

  三是在项目上给予支持。项目扶贫、项目拉动,是农村扶贫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各级*应在各贫困村争取项目上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使他们通过项目的实施和拉动,增加收入,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

  四是建好班子,提升农民素质。贫困村能否脱贫,村支部、村委会和村民的素质是关键。必须把那些有开拓精神、有经济头脑、善于为百姓办事、敢于负责担当的能人重用上来,建设一支永不走的扶贫工作队。同时,要抓住要害,突出重点,加强对村民的*技术培训,达到扶志(志气)、扶知(知识)、扶智(智慧)的有机统一,为农村实现整体脱贫奠定基础。

脱贫攻坚调查报告篇9

  寻乌地处江西省东南端,是坐落在赣、闽、粤三省边际的山区县,全县总面积2351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184个村(居),33万人口。改革开放以来,寻乌经济社会得到长足发展,但受自然和历史条件影响,欠发达、后发展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属于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贫困落后仍然是寻乌的基本特征,基础设施欠账多,产业结构单一,县级财力薄弱,农村贫困面依然较广、贫困程度较深。目前,全县还有贫困村65个、贫困人口28819人,贫困发生率为10.5%,脱贫攻坚是寻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最重要的政治任务。为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寻乌县发扬“深入唯实”的寻乌调查精神,开展了精准扶贫“寻乌再调查”活动,并形成本调查报告。

  一、脱贫进展及主要做法

  近年来,中央先后安排中宣部、国家统计局、国家供销总社等三个中央部委和国家单位对口支援寻乌。在部委的有力帮扶下,寻乌扶贫脱贫事业迈入了“快车道”。全县贫困人口由20_年底的65728人下降到20_年底的14432人,贫困发生率下降了近25个百分点。

  (一)千斤重担众人挑,把扶贫脱贫责任落到每个干部肩上。寻乌县把脱贫攻坚确立为“书记工程”,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党组织书记负总责的精准扶贫责任落实机制。同时,通过落实“2+10864”(即每位现职县级领导包2个贫困村,每个贫困村至少有1个县直、驻县单位帮扶,每位县级领导、正科级、副科级和一般干部分别结对10户、8户、6户、4户贫困户)工作机制,向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实现了“县级领导包村、单位对口帮村、干部结对帮扶”三个全覆盖,让全县各级干部人人肩上有责任、个个身上有任务,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工作队、每户贫困户都有干部帮扶,较好地解决了“谁帮扶”的问题。特别是在选好第一书记、充分发挥第一书记作用方面,开展了有益探索,出台了《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脱贫攻坚工作考核办法》,向65个贫困村派驻了第一书记,除9名为市级以上单位派驻干部外,其余均在县科级后备干部中择优选派,在精准扶贫工作一线锤炼、识别和使用干部。(见图表1)

  (二)磨刀不误砍柴工,把扶贫脱贫的基础性工作做实做细。为摸清贫困户底数,寻乌县出台了《寻乌县精准识别工作指导意见》,先后组织开展了5次贫困农户调查和精准识别工作。寻乌县在对象识别过程中,注重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严格执行“七步法”(即农户申请、村民小组评议、组级公示、村民代表大会审核、村委会公示、乡(镇)人民政府复核和县扶贫和移民办批准、村公告以及扶贫对象签字)的识别程序,做到全过程“阳光公开”,摸清摸实贫困户相关信息,并按照“一户一档”“一户一卡”的要求进行分类建档,做到了户有卡、村有档、乡有册、县有库。对扶贫脱贫信息系统实行精准动态管理,对贫困户基本情况、家庭状况及时更新,使得精准帮扶与信息管理一致,较好地解决了“帮扶谁”的问题。

  (三)政策落实全覆盖,确保每个贫困家庭至少享受一项以上扶贫政策。根据贫困户和贫困人口的实际需求,出台了《寻乌县产业扶贫实施方案》等14个专项扶贫政策,以乡(镇)、村和扶贫工作队为主体,按照因人因户、因类因村施策的要求,做到项目到村、政策到户、滴灌到人。对具备劳动能力的一般贫困人口,主要是通过扶持发展产业和帮助转移就业脱贫;对具备部分劳动能力的扶贫低保人口,主要是通过低保补助+扶持发展产业、低保补助+帮助转移就业脱贫;对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纯低保户和分散供养的五保户,主要是通过低保、五保补助+投资收益扶持脱贫;对生存条件恶劣的贫困人口,则采取易地搬迁安居的方式脱贫,等等,实现了全覆盖,不落下任何一个贫困家庭,较好地解决了“如何帮”的问题。(见图表2)

  (四)积极探索闯新路,不断创新扶贫脱贫的工作机制。为解决好督查监管不力的问题,寻乌县组建了县委脱贫攻坚“四支队伍”,即:由分管脱贫攻坚县领导组成的脱贫指导组、由若干科级干部组成的脱贫督查组、由纪检审计工作人员组成的巡察审计组、由精准扶贫办业务干部组成的模拟评估组,形成工作联动机制,推动工作落实。为尽可能地筹集扶贫资金,寻乌县出台了《寻乌县统筹整合财政涉农扶贫资金实施意见(试行)》,整合各类涉农资金8.23亿元用于扶贫开发。为撬动金融资本,寻乌县积极推进金融扶贫试点创新,20_年至今,累计为贫困户发放“产业扶贫信贷通”贷款25186万元。同时,还组建了县扶贫开发公司,投入扶贫资产收益资金1000万元,并将土地开发整理和“增减挂”形成的土地指标等资产或收益划入扶贫开发公司,通过资本运作的方式,促进扶贫资产(金)保值增值。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要进一步实现贫困面貌的深刻改变、巩固脱贫成效、持续提升群众满意度,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县域经济的带动能力较弱。寻乌工业经济基础薄弱,工业企业少、规模小,工业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十分有限。据统计,37家规模以上企业正常用工需求约3500余人,服务业为老百姓提供的就业机会也不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对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作用还不明显。

  (二)农业产业升级转型任重道远。寻乌县虽然在农业产业的升级转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也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新推广的葡萄、百香果、猕猴桃、蓝莓、蔬菜等替代产业,当前效益虽然可观,但能否成长为规模产业、主导产业,成为群众的长久致富产业,还有待时间和市场的检验。

  (三)少数贫困户的主观能动性不够。在当前“含金量”十足的帮扶政策面前,少数贫困人口产生了“等、靠、要”的思想,寄希望于政府给钱、给物,通过自身努力去改变贫困面貌的动力不足,存在“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现象。

  (四)脱贫退出的资金保障缺口较大。由于县级财力弱,扶贫资金的筹措难于满足投入需求,特别是保障14个专项扶贫政策的实施、完成65个“十三五”贫困村的人居环境整治任务,还需投入大量资金。

  三、对扶贫脱贫工作的有关思考

  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部署和***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以攻坚拔寨的勇气和真抓实干的作风,履行好精准扶贫脱贫的责任与担当。

  (一)立足精准要求,提升扶贫成效。“精准”是精准扶贫的核心要义。***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六个精准”的要求,强调精准扶贫要扶到点上、根上。寻乌在扶贫脱贫工作中要牢牢把握这一核心精神,进一步完善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移民扶贫、教育扶贫、兜底扶贫、生态扶贫等重点领域政策措施,由贫困户自主选择适合自身发展需求的项目,报由相关职能部门帮扶实施,构建政府“配菜”、贫困户“点菜”、相关职能部门“上菜”的“菜单式”脱贫模式,努力提升扶贫成效。

  (二)立足脱贫引领,加快县域发展。***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任务重的地区党委和政府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对寻乌而言,始终坚持脱贫引领不动摇,把脱贫攻坚和县域经济发展两方面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将富民与强县统一起来,通过县域经济发展促进脱贫攻坚,通过脱贫攻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尤其是要以脱贫攻坚的纵深推进,补齐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短板、缩小城乡差距、增强县域经济的内生动力,壮大实体经济,加快地方经济发展,为贫困户、贫困村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就业机会,努力提升其自身“造血”功能。

  (三)立足利益联结,实现合作发展。***总书记强调,精准脱贫,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农业产业是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积极探索建立贫困户与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具体合作模式可以是:经营主体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贫困户参与生产环节中的生产活动,可解决贫困农户面临的信息、技术、资金、市场等方面的困难,织密、织牢贫困户与企业之间的利益联结之网,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发展。

  (四)立足自力更生,激发内生动力。***总书记指出,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以倡导自力更生,激发内生动力为目标,做到履职不越位、引导不包办。一方面,强化政府在政策落实、产业规划、兜底保障等方面的责任,着力改善贫困村条件,提高贫困户素质和劳动技能,为贫困户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另一方面,在帮扶机制上,通过财政奖补、信贷贴息、互助合作及技能培训等形式进行帮扶,对贫困户“授之以渔”,以帮助群众找准路子和解决瓶颈困难为重点,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激发贫困群众发展生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特别是要坚持以文化扶贫的深入实施为先导,落实好精神塑造和能力转化工作,转变贫困户的思想观念,为脱贫致富提供根本保证和持久支撑。

  (五)立足开源节流,多方筹措资金。***总书记指出,要积极开辟扶贫开发新的资金渠道,多渠道增加扶贫开发资金。一方面,要坚持新增财力向扶贫领域倾斜,坚持政府投入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和主导作用,调动企业、社会组织和成功人士等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济困,拓宽筹资渠道,为扶贫资金“开源”。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压缩其他领域的行政性开支,并加强扶贫资金使用的监管,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贫困地区扶贫资金专项审计,着力发现和杜绝扶贫资金的违规使用,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确保每一分扶贫款都用在刀刃上。

  (六)立足斩断穷根,巩固脱贫成果。***总书记指出,打好脱贫攻坚战,要采取稳定脱贫措施,建立长效扶贫机制,把扶贫工作锲而不舍抓下去。在扶贫脱贫政策的实施过程中,既要实施“短平快”的发展项目,让贫困户如期实现脱贫;又要注重“以短养长”,让贫困户找到稳定的增收致富之路,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在工作机制上,要扶上马、送一程,脱贫后2年内保持原有扶持政策不变,工作队包村、干部结对帮扶不脱钩,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巩固扩大脱贫成果。

推荐阅读:

关于虎年的吉祥对联范文三篇

专题民主生活会党史学习教育范文(精选6篇)

攻坚克难民主生活会材料范文(通用3篇)

党支部质量提升标准化达标自查报告(通用4篇)

2023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方案【11篇】

信访特色亮点工作汇报集合15篇

标签: 调查报告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