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是一个中文单词,拼音是Lù西北和埃库特n、 “论文”一词在古典文学中常用,意思是对话修辞或思想交流。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文章15篇 ,欢迎品鉴!
【篇1】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现在你还能听到鸟儿清晨歌唱吗?现在你还能看到那蓝蓝的万里无云天空吗?现在你还能脚踩厚厚的树叶去林中散步吗?现在你还能看到满地的翠绿吗……这大概就是我们人类的报应吧!是大自然对我们人类的报复。
难道直到有一天旱灾,油灾,国家之间为争夺资源而兵戎相见的消息包围我们的生活,直到有一天抬头看天空的时候突然发现记忆中的蓝天白云繁星闪烁的景致已不复存在,直到有一天冰川开始融化,海水吞噬了陆地,越来越多的人为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而奔走时,我们才会感受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重要性么?才会体会到我们践踏草地、乱砍乱伐、乱扔纸屑、浪费水资源等等恶习对自然的伤害么?
地球不属于我们每个人,我们不能肆意的伤害它。水资源是让我们用来利用的,不是来供我们浪费的,当我们消耗水的时候,有多少人因为缺水而丧失了生命?我想每个人都不想做其中的一员。那怎么办?只有我们现在开始树立珍惜水资源的意识并且真正的做到节约水资源才有可能保证我们能够向现在这样美好的生活。
地球是每个人共有的,它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共同的呵护。保护环境不仅仅是一种口号,它需要我们具体的落实到行动当中,弯下腰拾起一张纸屑,多走几步把垃圾扔进垃圾桶,用几秒钟扶起路边倾斜的小树......有多么多的微小的事情都是在保护环境啊!都是那么的轻而易举,只是在于我们的一念之间而已!环保就在生活的一点一滴当中,他离我们的距离很近,触手可及,但又很遥远。他不会主动的接近我们,需要我们去接近他。
环保不仅仅是在保护我们的家园,客观的说是在保护我们自己。只有拥有一个美丽的家园,我们才能快乐的生活,然而如果有一天我们的家园由于我们的不断消遣而真正消失,那么我们每个人也就不复存在了。环保就是在保护我们自身!
昔日的美景已经渐渐离我们远去。那蓝蓝的天空也渐渐离我们远去。如果等到大地也离我们远去,我们再也挺不到鸟儿的声音......那时在后悔也来不及了吧!我们要保护环境,保护我们这美好的家园。
【篇2】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华文明积累了丰富的传统生态智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尤为重要,如何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既发展经济又保护生态,习总书记的“两山论”给出了最优解答,为高质量的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既让绿水青山发挥经济社会效益,又利用经济发展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作为共产党员,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将绿色生态当作最宝贵的财富,主动做绿色发展理念的“宣讲员”,以植树节、世界地球日等节日为契机,深入社区、校园、乡村,开展全方位、多角度、形式丰富的生态文明知识宣传,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凝心聚力,为祖国绿水青山增姿添彩,自觉做良好生态环境的建设者、保护者。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广大人民根本福祉,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赋予广大党员干部的神圣使命。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保护绿水青山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争做绿色发展理念的践行者,在实践中真正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护生态环境归根结底取决于每个人的实际行动,表现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党员干部要起好带头作用,从自己和亲朋好友做起,积极倡导和践行勤俭节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拒绝一次性用品,坚持绿色出行,参与造林绿化,认种认养认捐,将生态文明、绿色生活延伸到家庭和社区,以多种方式参与绿色生态建设,擦亮美好生活底色,守护祖国的绿水青山,呵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习总书记的这一科学论断深刻揭示了生态建设在改善民生中的重要地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是人民群众追求高品质生活的共识和呼声,党员干部要认真倾听、积极回应,让绿色中国成为“参天大树”,让老百姓在“参天大树”之下嬉笑乘凉。在保护生态环境中增进民生福祉,把解决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以绿色生态为基底解决污染治理难题,切实做守护生态的卫士,打造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生活环境,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态文明需要,使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绿色发展更有以人为本的“温度”。同样,绿色发展需要每个人的参与和努力,作为七十五亿之一的我们,要积极参与到环保运动中,与自然和谐共生,让大自然因你我的呵护而更加美好。
【篇3】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地球是我们的母亲,好的自然和生态环境是母亲得以生存的关键,如果自然遭到系统性破坏,就会使我们的地球母亲生病,并且是一种不治之症,只会越来越虚弱,最后直至死亡。如果地球母亲没有了,人类将不复存在。保护地球母亲,就是保护我们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
历史地看,破坏生态环境的事例不计其数,二氧化硫的排放导致大气污染问题严重,塑料包装物和农膜污染导致的白色污染蔓延全国各地,土地荒漠化问题每年增加,曾使得我国每年遭受的沙尘暴天气由20世纪50年代的5次增加到90年代的23次,因水土流失毁掉的耕地上千万亩,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很多野生动物成了世界濒危物种。
现实地看,因为保护自然和生态而受益的地方创造了无数价值。中国的旅游胜地x山水、x、九寨沟、x、xx、x西湖……哪一个不是生态环境好的地方,哪一个不是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的地方。这些地方不仅让本地居民舒适安逸,还能创造无数的旅游收入,同时也为后人创造无数价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面临新形势、新挑战,生态环境保护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更加突出的挑战。党的十九大提出,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是美丽中国基本建成的前提与重要特征。
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永远在路上,让我们地球上的每个人携起手来,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
【篇4】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自美国学者纳什(Nash)1970年首次提出“环境史”一词并发表《美国环境史:一个新的教学领域》后,西方多国学者将环境史研究引入历史学科之中。目前,环境史研究是国内外学界,尤其是历史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环境史”研究进入我国始于20世纪末,并得到学术界的普遍关注。最近有幸拜读了海南大学张朔人教授新著《海南人口与生态问题历史研究》一书(以下简称“张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_年),读后深感这是一部学术视野开阔、反思富有深度、思路明晰、观点独特、论证严谨的学术专著。全书紧扣历史时期海南地区人口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精细而又生动的历史事实,为我们再现了历史时期海南环境变迁的基本规律与人类社会生活场景,也为区域性环境史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一、历史时期海南环境与社会状况的真实再现
“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自然载体,《中国大百科全书》对其定义为:“地理环境区别于作为地球存在条件的宇宙空间环境和地外环境,是指社会在地球上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这一位置上的各种自然条件。”[1]不同区域内的地理环境也是影响各地区人类文明形态差异显著的关键所在,张著在第一章中结合考古资料及当代地理科学研究成果,对地质时代海南岛的形成及史前古生态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状况整理指出:全新世中期琼州海峡形成,标志着海南岛正式与大陆脱离并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当代地质学研究也表明海南岛形成以来即呈现出“热带森林-草原植被”的环境特征,年平均气温也高出现在2~4℃,动植物资源丰富,热带森林植被覆盖率高达90%。地质构造也使得海南岛中部地势不断抬升,形成一个穹形山体的海岛,中部高四周低,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多级台地、阶地、砂堤、砂坝、泄湖、海滩等地形。优渥的自然环境与独特的地质条件奠定了海南地区史前人类文明发展的前提基础,张著结合近年来海南地区史前考古发现,厘清了史前海南地区文化的演进脉络,指出海南先人活动足迹沿着洞穴→沙(贝)丘→坡(台)地,从沿海周边沿着河流向岛内推进的活动路线(张著第13~26页)。
地理环境在人类社会早期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选择的影响至为深远,马克思就“地理环境”指出:“外界自然条件在经济上可以分为两大类:生活资料的自然富源,例如土壤的肥力,渔产丰富的水等等;劳动资料的自然富源,如奔腾的瀑布、可以航行的河流、森林、金属、煤炭等等。在文化初期,第一类自然富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较高的发展阶段,第二类自然富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2]因此,在人类社会初期,海南岛上的先民们多是取诸物于自然,即自然界存在什么便利用什么。中国地域广阔,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复杂多样,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也影响到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选择。根据张著梳理,史前海南岛上最少存在三种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即在密林中从事采集和狩猎,农业尚未出现;以从事原始农业为主,但采集、渔猎还占有相当比例(原始农业中又分早期刀耕火种式的游垦耕作和后期相对定居的锄耕农业);在江湖岸边和海旁以从事捕捞和采集水生动物与植物为主(张著第32页)。
在海南,距今1万年前的三亚落笔洞人是岛内先民与周边环境最早的践行者,三亚落笔洞人之后,海南岛气温、降水等基本自然要素相对稳定,呈现出明显的热带亚热带地理环境特征(张著第161页)。这一地理与气候环境自此时期形成并长期稳定下来,也奠定了今日海南岛地理环境的自然景观基础,但随着人口增多导致当地自然环境所能提供的能量难以满足人类生存需求以及单纯依靠采集渔猎经济为生的不稳定性,促进岛内早期先民开始利用原始农业。农业是在自然环境及气候条件适宜地区,人为改造自然后重新塑造的新有机体。农业的基本作用对象是农田,“农田是一个特定的能量转换和集中的地方,人们清除掉原有的、难以从中获取能量的植被,代之以更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转换能量(或作为体脂存储)的作物(例如谷物、蔬菜和水果)。通过‘光合作用’,植物用太阳能将从土壤中提取的水和养分转变为能量储存起来”[3]211。随着农业的出现与发展,垦辟新土地导致地域间人口流动日渐频繁,除岛上早期先住民“黎人”外,后期相继出现或是迁入当地的包括临高、汉、回、苗、疍等诸多民族及海外民族,各族之间交流融合不断加强,岛内人口数量也在波动中有所增长,越是靠近现代,人口数量增长幅度也越大,农业也随之加速发展,加剧了历史时期海南岛环境变迁,尤其是向着恶化方向发展(张著第42~121页)。张研也就古代中国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指出:“农业生态系统受到自然生态系统的制约,但真正决定中国传统农业发展的,是人对于自然生态系统的适应,和反映这种适应的、对于农业生态系统的改造。”[4]因此,历史时期海南地区环境变迁与农业发展直接相关。
无论农耕或是游牧经济,都是建立在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利用基础上。农业生产活动各要素中,土地是其中之一,通过人为干预而使土地向人所需要的方向改变,其所造成环境代价是极为惨重的,尤其在古代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多是通过扩大耕地面积而发展农业经济,如毁林开荒、围湖造田、草原垦殖等,都是“先破后立”的过程,当所开发地区的生态环境脆弱,一旦被破坏便很难修复。[5]考察发现,自人类出现以来,人口因素是导致历史时期海南地区环境变迁的主导因素,岛内的原始农业自刀耕火种逐渐发展至锄耕农业与精耕细作农业,这对海南岛环境变迁产生了极大影响,同时导致部分大型动物灭绝,原生植被遭到破坏(张著第36~41页)。尤其是自海南纳入中原王朝统治疆域之内后,当地环境变迁受到人口因素的极大影响。张著梳理指出:自公元前110年至1939年日本侵占海南岛两千多年的历史中,随着人口的增加,聚集地从沿海台地逐渐向中部地区扩大,其直接影响便是对当地原生植被的破坏和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利用,尤以民国以来环境恶化日趋显著。自1950年5月海南解放以来,因国家政策的阶段性波动,岛内环境也随之发生剧烈变化,环境恶化趋势未能得以有效遏制。但自20世纪90年代生态立省理念提出至20_年的十余年间,环境问题得以有效解决(张著第196~236页)。张著运用了极其丰富的史料,并以科学的方法与交叉学科理论,为读者展示了历史时期海南地区极为生动的环境变迁历史画面,而以往相关研究论著中均没有做到这一点,张著無疑弥补了这一不足。
二、对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辩证思考
人是自然存在物,恩格斯也强调“人类自身和自然界之间的统一”,反对“人与自然、精神与物质、灵魂和肉体的对立”。“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象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象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6]因此,人与自然之间是不可分离的内在关联。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人类活动与环境变迁”和“环境变迁与人类活动”始终存在,且又影响到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适应经历了人类社会初期(即旧石器时代)的单纯利用环境,即大自然有什么就利用什么;此后由于人口增长引起的食物短缺而导致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变化而被迫适应环境,体现在农业文明的“农业-物理性变化-可逆”、工业文明的“工业-化学性变化-不可逆”的历史发展,以及由此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和引发的生态危机。[7]历史时期海南地区的自然环境也经历了“破坏-修复-再破坏-再修复”的互动过程,生态环境状况也经历了历史上相对缓和局面、日本占领时期因资源掠夺出现生态环境恶化倾向、海南解放后橡胶基地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的重大破坏、21世纪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对生态环境恢复发挥积极作用(张著第196~236页)等阶段。
谢和耐曾指出:“地域导致采纳某种生活方式,并对其有所限定。”[8]历史时期海南地区先民自采集、渔猎至农业生产生活方式的不同抉择,体现的既是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形态的影响,同时体现出人类社会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利用。此外,人的第一身份必须是一种生物,然后才能具备其他身份和属性。人的自然属性决定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是不可分的关系,中国古代是农业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由最初的粗放农业到后来的精耕细作农业,人和土地之间关系日渐紧密,人被高度束缚在土地之上,受此影响出现并逐渐形成了稳定的家庭和族群关系,海南地区亦是如此。依四季轮回,农民在相对固定的土地上劳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定期收获农产品。大自然的禀赋,决定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自刀耕火种式的原始农业出现以后,农业成为历史时期海南地区的主要经济类型。农业社会中,农民以土地为本,土地垦种与经营需要人地之间关系的稳定,正如费孝通所说的,“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伺候庄稼的老农也因之像是半身插入了土里,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因此,“我们很可以相信,以农业为生的人,世代定居为常态,迁移是变态”。[9]受到汉人及农业生产的影响,历史时期海南岛内出现了黎族与临高人的汉化(张著第42~58页)、苗人刀耕火种式的原始粗放农业(张著第73页)等,这些都体现出历史时期海南的农业化发展必导致农田的大量出现,农田虽然可被称为“环境”,却不再是“自然环境”了,而是一种人造环境。
当下大部分国内环境史研究视域下的“人类活动”与“环境变迁”研究中给大家留下的一般印象和普遍结论是破坏,但人类社会发展变迁的历史始终伴随着对自然环境的开发利用,人类没有湮没在环境的废墟之中,这也表明人类自觉地调适自身的环境利用模式,自然景观也随之发生变化,处于持续不断的波动性变迁过程中。农业生产导致自然环境始终处于波动的变迁过程,并形成了新的环境景观格局。农业生产的一个必要环节与技术便是清除地表上的一切植被,或是进行农业生产时清除农作物以外的其他植被(以杂草为主),史前海南岛上植被覆盖率约计90%,随着人对当地自然环境开发利用的加剧,原生植被逐渐减少,代之以景观单一的农田为主,且导致当地环境出现严重荒漠化与沙化,至1921年时,当地已是“荒山”“荒坡”与“荒地”等恶化自然景观俱存,且此环境问题由来已久,对人类社会的破坏性影响极为深远(张著第184~192页)。因此,生态系统向单一农业化方向变迁导致当地生物多样性减少及环境退化等现象开始频繁出现。相比于生物多样性减少而言,环境退化的危害更甚,环境退化意味着环境状况的下降已经十分显著,生态系统中能够维持生命所需的营养物质基本上被消耗殆尽,而且很难再度恢复;此后,环境会进入一种低能量的水平状态,越来越无力支持能生产生命的复杂生态系统,从而导致那些依赖于特定生态系统的物種陷入危机,甚至在该地区局部灭绝。因为人类也属于所生存地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随着各项人类行为的环境基础被不断削弱,人类也会出现社会、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的危机。[3]302
农业发展必然导致定居,在以农业为主的环境中,自然景观多是以种类单一的农作物为主,但这并不意味着以农业为主的自然景观就是单一的农作物,农民围绕所耕农田而在此聚居并进行各种建设,如耕地周遭的村落及农田内部的水利设施等,这些景观都是长期存在于农业生态系统之内,是配合农业生产与生活所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历史时期海南中西部地区也因“砍山栏式耕作”而导致水土流失加剧,但人们逐渐意识到“阶梯式农田”能够有效保持水土(张著第226~231页)。“砍山栏式耕作”与“阶梯式农田”的不同选择体现的即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近代以来,尤其是工业革命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关系,而不是一方强势压倒另一方的对立关系。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在世界整生的生态大道规约下,自然人化最终与人的自然化对生者耦合,实现人与自然的整生化发展。”[10]因此,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关联的内在关系,既制约着人类社会的行为方式,也因人类社会的各项行为活动而导致环境发生变迁。张著建基于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辩证思考,对历史时期海南地区环境及人类社会状况与阶段变迁特征作了较为精细且又中肯的评价。
三、当下环境问题治理与人类生存的现实关怀
环境问题是“人与自然之间、自然与自然之间”双重双向的影响过程。对于环境变化与自然和人口因素之间关系的探究,也是为了更好地了解环境、适应环境、保护环境、改善与治理环境。人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影响和改造历史的重要因素,但人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人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也能够改造或改变一些自然条件以更好地适应人类生存所需。但这也只能是在维持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在一定空间及程度内进行,而大多数时候是受制于气候等自然因素的限制而难以长期进行的,人类的各项活动应主动地适应自然,而不是要求自然主动地适应人类。[11]这是人类合理开发利用自然环境须臾不能偏离的客观前提。就当下海南环境问题及治理而言,张著通过爬梳历史时期海南地区环境变迁情况概括指出:当地环境恶化集中出现在民国以来,且日本侵略期间的掠夺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不当开发政策,加剧了当地环境问题及对人类社会的破坏性影响(张著第209~222页)。 海南地区环境问题的出现也受到历史上非合理的农业开垦及近代以来工业文明的深切影响。根据刘燕华等人的研究:“如其他各项条件都相同或类似的时候,农耕业的发展较之非农耕业的土地侵蚀强度至少要高出1~3倍,而且还将随着地形地势的不同而产生差异,一般而言,坡度强则侵蚀更严重。与此同时,农业耕地面积的扩大也将加剧水资源的短缺,进而导致地区植被的景观变化。”[12]农业生产范围每前进一步,均会侵夺天然植被,但海南地区较优渥的自然条件导致当地自然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较强,非合理的土地垦种造成的环境破坏并不十分显著。而工业文明所造成的环境代价则是巨大的,放眼全世界可以发现三百多年的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改造自然为基本特征,工业文明发展史也是人类社会破坏自然的历史。20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环境问题的普遍出现及对人类的恶劣影响,导致人们开始关注保护环境及环境问题治理,人们逐渐认识到人类生存发展与自然环境优劣休戚相关,且人类文明发展依赖于自然环境,文明能够持续发展的实质是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利用。20世纪以来人类社会面临的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与普遍存在的环境问题,预示着地球已经没有能力支撑工业文明继续以原有的自然环境开发利用模式继续向前发展了。在此时代背景下,呼吁人类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或是更加进步的文明形态来协调人类社会生存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即“生态文明”。
在我国,最早提出并使用“生态文明”一词的是著名生态学家叶谦吉先生(1987年)。他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人类的时候,人与自然环境之间能够维持一种和谐统一的关系。[13]中国政府较早发出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指示始于20_年,时任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提出:“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和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体系。”[14]可见,“生态文明”以其对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深刻洞悉及环境问题治理与人类生存发展延续的重要指导意义,引起了中国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环境问题及对人类社会恶劣影响的持续加剧,海南省也积极开展环境问题治理及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早在1999年就颁布了《关于建设生态省的决定》,并通过了《海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20_年7月海南省人大通过),20_年对该“纲要”进行了修编,随之又通过了《海南省森林保护管理条例》《海南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等环境保护法规。经过20余年的努力,截至20_年,海南省森林覆盖率已达到61.9%,所建设13988个文明生态村也占到自然村总数(23310个)的60%,环境问题得到了较有成效的治理,生态文明建设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张著第196~236页)。
当前海南环境问题治理及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效并非预示着当地生态环境就十分和谐,海南经济与社会发展过程中仍要处理好人口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汪冰等就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人与自然之间关系论述道:“依照文化进化论与结构理论的分析框架来看,生态文明在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解释上,都未脱离追求和谐共生的主旨。建设生态文明必须要认识到: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是生态文明的特征与前提,和谐共生是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改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着力点,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旨向。”[15]虽不能说自然环境决定着人类社会,但是对人类文明的存在与发展具有关键性的制约作用,人类又能够在认识自然的基础上开发利用自然。但是对于自然环境来说,过度的人为开发利用与改造都会造成一些能量和养分的流失是无可挽回的,科学上的术语称其为“熵”,要阻止它的发生就需要额外的能量输入进来重新组合“秩序”。通过梳理海南环境变迁史的基本脉络,以古鉴今,对当前海南地区环境问题有更精准的认识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建基于此,张著通过较为详实的数据统计与实地调查,为海南地区今后发展提出了饶有建设性的意见。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152-153.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60.
[3]马立博.中国环境史:从史前到现代[M].关永强,高丽洁,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_.
[4]张研.17—19世纪中国的人口与生存环境[M].合肥:黄山书社,20_:275.
[5]崔思朋.游而牧之:游牧生产方式及其生态哲学智慧[J].青海民族研究,20_(3):89-94.
[6]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59.
[7]崔思朋.环境史:从自身学科反思到生态文明建设支撑——20_年云南大学首届“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模式”学术论坛[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_(4):124-131.
[8]謝和耐.中国社会史[M].黄建华,黄迅余,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_:14.
[9]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_:3.
[10]龚丽娟.“自然人化”的超循环发展[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_(2):55-66.
[11]王嘉川.气候变迁与中华文明[J].学术研究,20_(12):101-105.
[12]刘燕华,李秀彬.脆弱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_:154.
[13]刘思华.对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论的若干回忆——兼述我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_(4):18-30.
[14]潘岳.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N].学习时报,20_-09-27.
[15]汪冰,余振国,姚霖.历史语境下生态文明内涵及其特征探析[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_(2):72-78.
【篇5】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人类现在的科技在不断进步,不断发展,但人却忘记了,人与生态文明相互共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
虽然以前大家还不是很注重生态环境,但那个时候还没有那么多的化工厂,商业房。随着时代的改变,很多工厂肆无忌惮地乱排放有毒气体,污水。很多开发者乱开发绿色土地、乱砍树木,大量的建造房子。以至于现在环境受到了很大污染。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家家都买得起汽车了。很多上班的人都开汽车,家离上班的地方近的,不愿意跑,要开汽车。离得远的不愿坐公车嫌太挤,更不愿骑车,太累也都要开汽车。大家可知道汽车一天要排放多少尾气啊。
虽然说时代发展、科技进步会给生态环境造成伤害,但更重要的是人类在生活中不知不觉就对生态环境做出伤害。
在我父母小时候,我爸爸经常去河里挑水喝,现在都不敢喝了,水被污染了。就拿在我家附近的池塘来说,刚开始时水是很清澈的,但没过多久水就开始变浑浊,因为所有住在附近的人都会把垃圾倒在河岸边,垃圾就会掉进河里。但很多人不以为然,都觉的这么点垃圾无所谓。如果每个人都那么做的话,世界都变成垃圾场了。
现在的年轻人都不如老年人注重保护环境。有一次我出去,看见有一位老奶奶,她头发花白,脸上都是皱纹,老奶奶弯着腰拉着垃圾车,时不时还要停下捡垃圾。过路的人都会捂住鼻子躲开,有人买了东西,包装袋随手乱扔。有的准备把垃圾进垃圾桶,但看都不看一下,垃圾没有扔进去就不管了。老奶奶拉着车子到中间去捡垃圾,这时刚好从岔路口有一辆汽车开过来一个急刹车,差点撞到老奶奶。司机不说对不起就算了还破口大骂:“你是怎么走路的?眼睛瞎了吗?”随手把香烟头和一些垃圾从车子里扔出来,就开走了。社会是大家的,环境也是大家的,需要大家一起来保护,光靠一个人是不够的。只有一个人捡垃圾,其他人都在制造垃圾,这样也是一团糟。
我们的母亲地球,曾经有多少前辈为为他装饰,而我们却在折磨着她,让她逐渐衰老!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让身边的每一件不文明的事情都化为乌有!
【篇6】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汲取中国传统生态智慧,借鉴人类文明有益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蕴含着人与自然是有机整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系统治理生态环境等内容,对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类文明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人与自然是有机整体理念。同志强调,“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告诉我们,自然是包括山、水、林、田、湖、草等的有机整体,和人一起组成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共同体,而且这个生命共同体“生而又生”、不断演化,不断创造新的生命。中华文明既肯定自然的“生生”事实,又赋予其价值,如“天地之大德曰生”。以生命共同体阐述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意着对自然“生生”事实的肯定,而且蕴含着对自然充满敬畏和热爱的道德情感。当人们将道德情感倾注于自然,就会认识到人类与自然血脉相连。人不是自然的主宰,自然万物本身是有价值的,这种价值独立于人类对自然的功利性评价。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狭隘观念,对自然的价值作了充分肯定,表达了对生命、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同志指出:“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坚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逻辑必然。人类不应该是自然的掠夺者,而应该承继天地生生之德。但进入工业社会以后,人类开始对自然进行掠夺,最终也导致了自然对人类的报复。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这是对传统工业化道路深刻反思的结果,是符合人类历史发展方向的正确选择。新时代,我们要大力践行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系统治理生态环境理念。同志指出,环境污染已经“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因此,必须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为老百姓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这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告诉我们,保护生态环境必须注重系统治理。在人与自然这个生命共同体中,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各个要素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我们必须遵循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给自然留下休养生息的空间。要划定生态红线,把良好的生态系统尽可能保护起来。要保护和恢复湿地,保护天然林,严格保护耕地,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还应看到,人—社会—自然是一个复合生态系统,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密切相关。自然生态问题的解决,有赖于经济增长方式和人们生活、消费模式的改变。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坚持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之路,倡导适度消费、绿色消费、简朴生活,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篇7】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饱蘸生态笔墨,绘就绿色华章。
辉映建党百年伟业,黔贵大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和美画卷,显得无比俊逸与闪耀。
7月12日,多彩贵州、爽爽贵阳又一次走到世界的聚光灯下。
以“低碳转型绿色发展——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为主题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开幕,全球及国内政商领导人和专家学者齐聚贵阳,问道生态文明。论坛必将更广泛更深入地传播***生态文明思想,展现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行动”,展示中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坚定决心,发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中国声音”,提供“中国方案”,深化生态文明国际交流与合作。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自20_年起已成功举办十届,***总书记两次为论坛发来贺信。论坛已成为全国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论坛,成为传播***生态文明思想、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展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知名品牌、著名平台。
今年春节前夕***总书记视察贵州,对创新方式、继续办好论坛再次提出明确要求,指示贵州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努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
深情回望,在***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4000万贵州各族儿女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牢牢守好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全力“赶”、加快“转”、奋力“超”,经济增速连续40个季度居全国前三、其中三年居全国第一,绿色经济占GDP比重达42%,创造了风风火火、风生水起的“黄金十年”,既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历史性跨越,又实现了环境质量的历史性提升,有效破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剪刀差”“二律背反”。优良的生态环境正成为贵州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成为人民群众的“幸福增长点”,交出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同步提升的精彩答卷,向世界演绎着富美协同的“中国叙事”。
绿色映底蕴,山水见初心。如今,梵净山麓,清新空气沁人心脾;乌江河畔,一江碧水向东流……天蓝、地绿、水清、气净,贵州“绿色名片”越发悦目,贵州的山水画轴上,绿色底色厚重,生态颜值更佳。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这是***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殷殷话语。
牢记殷切嘱托,贵州正坚定不移实施大生态战略行动,以生态文明引领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旅游产业化,把绿色生态理念贯穿高质量发展全过程,奋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
一
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奋力在巩固提升优良生态环境上出新绩。
“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总书记眼中美丽中国的模样,正是中国人民心中全面小康的应有成色。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记生态环境保护这个“国之大者”,必须在生态环境上交出合格答卷。
600年前,刘伯温以“五百年后看,云贵胜江南”预言今日之贵州。如今,山川锦绣、鱼翔浅底的美景正在贵州全域展开。
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充满耀眼绿色的美丽贵州,来之不易。
5年前,贵州打响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第一枪”。今年1月,随着遵义市虾子河黑臭水体正式通过国家住建部门验收,我省49个黑臭水体全面整治完成。
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贵州不断推进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建设,认真落实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指示要求,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省生态环境质量良好稳定,“两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升。
为实现一江清水向东流,坚决打好“铁腕”治污的组合拳,重点治理乌江34号泉眼,20_年,乌江干流水质达到Ⅱ类标准,全省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100%保持优良。
以实施生态环境提升行动为总抓手,贵州坚决建立严密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齐抓共管的大环保格局。
扎实推进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等反馈问题整改,各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得以有效解决。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如今贵州已累计完成十大污染源治理工程40个、十大行业治理企业1470家。
绿色动能澎湃有力,为优良的生态环境更添精彩。
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护生态,在生态保护中推动高质量发展。20_年,贵州磷化工企业“以渣定产”实现年度产消平衡,逐步形成了新型石膏绿色建材产供销体系。
20_年,新能源装机突破1500万千瓦,清洁能源发电量789.3亿千瓦时,增长20.3%,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154万吨……贵州正全力准备按照中央部署打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硬仗。
保留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原真性,贵州孕育了四处“世界自然遗产”,是全国“世界自然遗产”最多的省份,全省生物物种数量高达24547种。这是生态涵养的回报,更是绿色发展的馈赠,贵州“养在深闺”的自然瑰宝享誉世界。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贵州广大干部群众正坚定不移地贯彻新发展理念,大踏步推动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让子孙后代能够遥望星空、看见青山、沐浴花海。
二
加快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深入实施大生态战略行动,奋力在形成绿色发展新格局上出新绩。
生态优先强筋健骨,绿色发展提升气质。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贵州把“绿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走出了一条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从20_年成为国家级生态文明试验区起笔,5年间,林业总产值达到3378亿元,交出一份绿意满满的成绩单——贵州森林覆盖率年均增速全国第一、退耕还林面积全国第一、治理石漠化面积全国第一、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融资放款规模全国第一、生态护林员及带动脱贫人口数量全国第一……
保护的治理模式用起来了,从“无”到“兴”,贵州稳步推进生态产业链;绿色的发展格局立起来了,从“兴”到“盛”,贵州绿色成绩单格外亮眼。
“凉都”六盘水让山地成运动胜地,61%的森林覆盖率、高达13090个/立方米的空气负氧离子成就了康养乐园。
赫章县海雀村,30多座郁郁葱葱的山坡见证了海雀村“掘”地求生,从“苦甲天下”到“林茂粮丰”的转变。
黔北之隅的湄潭“小江南”,全力推动生态产业绿色发展,20_年茶叶直接出口首次突破20_万美元。如今,贵州茶园面积居全国第一,贵州干净茶享誉世界。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贵州的生动实践深刻表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优良生态成为贵州旅游的底气,贵州藉此挺进成渝旅游经济圈,与成渝携手共建生态旅游的中国绚丽“西三角”。
从大地绿起来、生态美起来,再到生态富起来。贵州刻下一个又一个坚定的绿色脚印,创造一个又一个让人惊叹的绿色奇迹,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护生态,在生态保护中推动高质量发展。
三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奋力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上出新绩。
经国序民,正其制度。
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贵州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取得了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成果。
这是以制度创新保护生态环境的贵州实践——
作为长江、珠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贵州让制度成为刚性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先后实施了100多项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实现了多个全国“率先”。
率先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开展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试点;率先出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和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试点;率先出台生态扶贫专项制度;率先出台生态文明促进条例;率先设置环保法庭并推动公检法配套的环境资源专门机构全覆盖。
这是从全局着手保护生态环境的贵州态度——
奋力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全力打造长江珠江上游绿色屏障建设、西部绿色发展、生态脱贫攻坚、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生态文明国际交流合作五个示范区,其顶层设计地方特色突出,并具有全国示范性效应。
这是以硬性约束保护生态环境的贵州决心——
贵州相继出台《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标准体系框架》《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标准体系明细表》等,通过健全政策保障体系、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大力提升生态文明意识、积极倡导全社会绿色生活,全力写好生态文明建设“下半篇文章”。
思之深,行之笃。
去年国家印发《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推广清单》,我省多类型自然资源资产统一确权登记制度、赤水河流域跨省生态补偿机制等30项改革成果列入国家推广清单,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重大制度经验,生态文明“四梁八柱”制度框架全面建立。
最难走的路是上坡路,登顶前的冲刺最艰辛。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
紧紧围绕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综合试验平台定位,贵州主动扛起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先行区、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创新区、生态文明国际合作展示区先行先试、改革创新的责任担当。
以实际行动践行***生态文明思想,贵州不断促进生态价值的保值增值,写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为美丽中国贡献“贵州智慧”和“贵州模式”。
四
更广泛更深入地传播***生态文明思想,充分展示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经验、中国担当,奋力在创新办好国家级国际性生态文明论坛上出新绩。
创无止境,新有灵犀。
线上线下结合,跨越时空对话,“会、展、招”一体推进,是今年论坛的创新密码。
围绕***生态文明思想,结合国际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前沿话题,在浩瀚时空的纵深维度和国际前沿的宏阔视野中纵横捭阖,设计了多个主题论坛。
胸中有长江,更有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的“星辰大海”,论坛还聚焦“贵州样本”的绿色产业实践、绿色产品展销、绿色产业招商。
这是传播***生态文明思想的平台——
20_年和20_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上,***总书记贺信的思想光耀世界,铿锵话语久久回响: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中国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走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之路……
这是世界生态文明交流共建的舞台——
20_年,第一次生态文明论坛贵阳会议在中国首次提出“绿色经济”的概念,倡导经济发展方式转型。20_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着眼于绿色发展的制度框架与路径选择,以改革驱动引领全球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从提出“绿色经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和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到探讨绿色发展的制度框架与路径选择、生物多样性保护、一带一路建设等国际性重要话题,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不断深化论坛主题,创新论坛形式,擦亮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这张世界名片。
这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展台——
共话生态文明,共谋绿色发展。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论坛十年积淀,已成为世界观察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窗口,中国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创造人类美好未来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这里全面展示。
十年论道,十年实干。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不仅在国内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取得了丰厚的成果,同时也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汇聚全球智慧、共同探讨生态文明发展路径的交流平台。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乘着“黄金十年”赶超进位历史性跨越的强大动能,贵州坚决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以论坛为纽带,进一步凝聚共识、深化合作、携手向前,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五
筑牢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环境保护“铁门槛”,奋力在构建严密的生态责任体系上出新绩。
谁污染谁治理,谁污染谁付费,谁污染谁受惩,治污当用“洪荒之力”。
纵向到底!从省到市,从市到县,各级生态环保部门坚持从严基调,重拳出击,对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开展大排查。
今年1月,遵义市生态环境局正式对某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垃圾渗滤液直排入外环境,同时涉嫌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的犯罪行为提起诉讼。这是遵义首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案件,推动了遵义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向纵深推进。
横向到边!相关部门通力协作,形成监督有力、覆盖全面的环境保护监督新局面。
今年5月以来,“利剑20_-2025”专项行动,吹响了贵州省生态环境厅、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省公安厅打击环境违法犯罪的号角,以刚性约束为生态环境保驾护航。
齐抓共管!着力于跨行政区域的协调配合、联防联控,推动省际间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共同治理。
7月1日,云南、贵州、四川三省作为我国首个地方流域共同立法,下好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一盘棋”,助推形成上下游联动、干支流统筹、左右岸合力,共抓大保护的新格局,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绿色屏障。
早在20_年,贵州就建立自然资源资产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制度对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促进各级党委政府自觉扛起保护绿水青山的政治责任。
多彩贵州拒绝污染,贵州以高质量为主要内容进行年度综合考核,加强督查检查,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对那些损害生态环境的行为“真追责、敢追责、严追责”。
警钟长鸣、忧患长怀,深刻认识贵州生态系统的脆弱性,爱绿、护绿,始终是贵州高质量发展的高昂旋律。
六
让“幸福不动产”更丰厚、“绿色提款机”更牢靠,奋力在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态红利”上出新绩。
从“求生存”到“求生态”,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优良生态是贵州最大的资源,是最大的优势,更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贵州努力写好“生态文章”,跳好“富民舞步”,用生态产品的价值跃升,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有效转化。
20_年,贵州率先在全国创新实施单株碳汇生态产品价值机制,全省18个县的10326户百姓实现“卖空气”赚钱,这是生态效益与经济发展双赢的最美诠释。
遵义构建山地立体循环高效农业体系,已拥有赤水乌骨鸡、黔北麻羊等18个地理标志产品。遵义红、遵义绿、赤水金钗石斛、绥阳金银花等品牌享誉全国,酱香酒、茶叶、辣椒、方竹笋等农特产品走俏市场。绿色食品工业正成为贵州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撑。
见微知著,黔山秀水间的新气象,折射出贵州丰富的生态资源已成为百姓为之骄傲的“幸福不动产”,绿水青山变身百姓家门前的“绿色提款机”。
绿水含金,青山有价。迈步新征程,黔中大地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辩证转化篇章将愈加精彩。
对历史最好的致敬,是书写新的历史;对未来最好的把握,是开创更美好的未来。
过去,贵州是一面镜子,映照中国生态治理和环境改善的艰辛历程和奋斗成就。
如今,手握国家级生态文明试验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国家级、国际性“名片”的贵州,正完整、准确、全面贯彻高质量发展理念,保持战略定力,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全局,与全国乃至全世界一起,同筑生态文明之基,同走绿色发展大道。
未来,贵州将努力成为一把标尺,为中国、为世界标注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速度、高度。
美丽贵州,未来已来!
【篇8】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地球是我们的母亲,好的自然和生态环境是母亲得以生存的关键,如果自然遭到系统性破坏,就会使我们的地球母亲生病,并且是一种不治之症,只会越来越虚弱,最后直至死亡。如果地球母亲没有了,人类将不复存在。保护地球母亲,就是保护我们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
历史地看,破坏生态环境的事例不计其数,二氧化硫的排放导致大气污染问题严重,塑料包装物和农膜污染导致的白色污染蔓延全国各地,土地荒漠化问题每年增加,曾使得我国每年遭受的沙尘暴天气由20世纪50年代的5次增加到90年代的23次,因水土流失毁掉的耕地上千万亩,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很多野生动物成了世界濒危物种。
现实地看,因为保护自然和生态而受益的地方创造了无数价值。中国的旅游胜地桂林山水、黄山、九寨沟、三亚、云南丽江、杭州西湖……哪一个不是生态环境好的地方,哪一个不是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的地方。这些地方不仅让本地居民舒适安逸,还能创造无数的旅游收入,同时也为后人创造无数价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面临新形势、新挑战,生态环境保护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更加突出的挑战。党的十九大提出,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是美丽中国基本建成的前提与重要特征。
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永远在路上,让我们地球上的每个人携起手来,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
【篇9】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以行动自觉写好绿色发展“山水文章”
“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世间万物环环相扣、和谐共生。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更要心怀“国之大者”,凝心聚力、躬身实践,写好水清岸绿、风光旖旎的“山水文章”。
要有“替山河妆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的豪情壮志,做绿色发展的先行者。曾几何时,我们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盲目追求经济发展,本末倒置,竭泽而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道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真谛。党员干部要立足“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要有“替山河妆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的豪情壮志和“时不我待”的责任担当,在共享共建共治的过程中,守住底线、建立新功、增进福祉、保障民生,争当绿色发展的先行者。
要有“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文明素养,做低碳环保的践行者。当前,生态环境恶劣,能源资源匮乏,极端天气不断,粮食浪费严重,生物多样性遭到极大破坏,保护环境、协同发展的时代课题已刻不容缓。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擦亮美好生活的底色,需要汇聚每个人的智慧与力量。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竭力倡导科学、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着力培养节约粮食、节能减排、绿色出行的文明理念,争当“领头雁”勇做“排头兵”,热心公益、积极响应公益事业活动、参与志愿服务工作,打好“蓝天保卫战”,做绿色生活、低碳环保的践行者。
要有“利民之事,丝发必兴”的思想自觉,做抵制不当风气的监督者。日前,日本政府发布声明,将从20_年起向太平洋排放130万吨福岛核废水,持续长达30年。这一消息让世界哗然,世界各国纷纷表示强烈抗议和不满。当今世界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地球村时代。人类栖息于地球,同呼吸、共命运。世界各国只有和衷共济、坚守正义,才能促进共同的繁荣发展。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始终以人民群众为中心,树立“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斗争精神,对不当风气,敢于“亮剑”,坚决抵制,做好环境工作的情报员、战斗员、监督员。
【篇10】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人类现在的科技在不断进步,不断发展,但人却忘记了,人与生态文明相互共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
虽然以前大家还不是很注重生态环境,但那个时候还没有那么多的化工厂,商业房。随着时代的改变,很多工厂肆无忌惮地乱排放有毒气体,污水。很多开发者乱开发绿色土地、乱砍树木,大量的建造房子。以至于现在环境受到了很大污染。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家家都买得起汽车了。很多上班的人都开汽车,家离上班的地方近的,不愿意跑,要开汽车。离得远的不愿坐公车嫌太挤,更不愿骑车,太累也都要开汽车。大家可知道汽车一天要排放多少尾气啊。
虽然说时代发展、科技进步会给生态环境造成伤害,但更重要的是人类在生活中不知不觉就对生态环境做出伤害。
在我父母小时候,我爸爸经常去河里挑水喝,现在都不敢喝了,水被污染了。就拿在我家附近的池塘来说,刚开始时水是很清澈的,但没过多久水就开始变浑浊,因为所有住在附近的人都会把垃圾倒在河岸边,垃圾就会掉进河里。但很多人不以为然,都觉的这么点垃圾无所谓。如果每个人都那么做的话,世界都变成垃圾场了。
现在的年轻人都不如老年人注重保护环境。有一次我出去,看见有一位老奶奶,她头发花白,脸上都是皱纹,老奶奶弯着腰拉着垃圾车,时不时还要停下捡垃圾。过路的人都会捂住鼻子躲开,有人买了东西,包装袋随手乱扔。有的准备把垃圾进垃圾桶,但看都不看一下,垃圾没有扔进去就不管了。老奶奶拉着车子到中间去捡垃圾,这时刚好从岔路口有一辆汽车开过来一个急刹车,差点撞到老奶奶。司机不说对不起就算了还破口大骂:“你是怎么走路的?眼睛瞎了吗?”随手把香烟头和一些垃圾从车子里扔出来,就开走了。社会是大家的,环境也是大家的,需要大家一起来保护,光靠一个人是不够的。只有一个人捡垃圾,其他人都在制造垃圾,这样也是一团糟。
我们的母亲地球,曾经有多少前辈为为他装饰,而我们却在折磨着她,让她逐渐衰老!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让身边的每一件不文明的事情都化为乌有!
【篇11】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一年四季,轮流转换,春去春又来,再平常不过,熟悉得就像个老朋友!
春天,花草树木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吐露出嫩绿的芽儿,显露出盎然的生机,春雷唤醒了冬眠的动物们,候鸟也回家开始了新的生活;夏天,浓绿的行道树像撑起了一把把大伞为行人遮挡烈日,这个季节里各种动物最活跃,争着表现自己——知了不知疲倦地鸣唱,青蛙的“呱呱”声诉说着心事,萤火虫在晴朗的夜晚打着小灯笼寻找伙伴一道玩耍;秋天,银杏叶染成了金黄色,红色的枫叶似火在烧,菊花盛开,大雁南飞,动物们忙碌地准备过冬,田园、果园都是一派丰收的景象;冬天,寒风渐起,有时还会趁兴飘落一场白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别有一番动人的美丽!
时光飞逝,我们感受着大自然的变化与美妙!有时天公不作美,也会有狂风暴雨的袭击、连日干旱或是冰冻三尺,种种磨难,无法细说。
与那些沉默无言的大树、花草,甚至奔跑的野兽、游动的鱼儿相比,我们人类的历史算不上多么悠久漫长,但是人类已经从过往的经验与教训中明白了许多道理,那就是要学会善待自然,关注环保,换句话说就是“关爱自然,关爱自己”!
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依赖于自然的恩赐,并获得了食物、药品、工具,逐步改善自己的生存条件,掌握了一些先进科技,开始了深海、外太空的探索之旅,但我们时刻都不要忘记,也不能忘记,只有了解大自然的运转规律、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不做毁灭性的开发,才能得到取之不尽的丰厚回报,而过度开发、滥采滥伐,只会使其它物种濒临灭绝、破坏原有的食物链,引发沙尘暴、海啸、严重的干旱与洪涝,还有危险的化工废弃物,甚至恐怖的核污染!
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平时多学习环保知识,学以致用,加强宣传,爱护公共环境,不攀折花草树木,不伤害野生动物,不乱丢弃有毒有害物质,我们才能呼吸到清新的空气,饮用无污染的水源,健康而快乐地生活!
“关爱自然,关爱自己”,让我们一起努力!
【篇12】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汲取中国传统生态智慧,借鉴人类文明有益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蕴含着人与自然是有机整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系统治理生态环境等内容,对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类文明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人与自然是有机整体理念。同志强调,“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告诉我们,自然是包括山、水、林、田、湖、草等的有机整体,和人一起组成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共同体,而且这个生命共同体“生而又生”、不断演化,不断创造新的生命。中华文明既肯定自然的“生生”事实,又赋予其价值,如“天地之大德曰生”。以生命共同体阐述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意着对自然“生生”事实的肯定,而且蕴含着对自然充满敬畏和热爱的道德情感。当人们将道德情感倾注于自然,就会认识到人类与自然血脉相连。人不是自然的主宰,自然万物本身是有价值的,这种价值独立于人类对自然的功利性评价。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狭隘观念,对自然的价值作了充分肯定,表达了对生命、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同志指出:“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坚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逻辑必然。人类不应该是自然的掠夺者,而应该承继天地生生之德。但进入工业社会以后,人类开始对自然进行掠夺,最终也导致了自然对人类的报复。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这是对传统工业化道路深刻反思的结果,是符合人类历史发展方向的正确选择。新时代,我们要大力践行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系统治理生态环境理念。同志指出,环境污染已经“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因此,必须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为老百姓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这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告诉我们,保护生态环境必须注重系统治理。在人与自然这个生命共同体中,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各个要素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我们必须遵循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给自然留下休养生息的空间。要划定生态红线,把良好的生态系统尽可能保护起来。要保护和恢复湿地,保护天然林,严格保护耕地,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还应看到,人—社会—自然是一个复合生态系统,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密切相关。自然生态问题的解决,有赖于经济增长方式和人们生活、消费模式的改变。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坚持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之路,倡导适度消费、绿色消费、简朴生活,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篇13】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摘要〕人与自然关系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关乎人类的前途命运。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的严峻现实,使我们不得不去深刻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反省人类自身。启蒙批判给予我们探究人与自然矛盾根源的重要向度。启蒙开启了近代理性文明的进程,人的主体性地位得以确立。然而,主客二元对立架构下人类中心主义态度的滋生,工具理性单向度的扩张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生态文明观念、基督教上帝决定论、中国哲学的“道法自然”生态理念、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将我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省察引向全面和深入。最终,在马克思那里,我们发现了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最为丰富、恰切和深邃的智慧,历史唯物主义立足于感性活动原则之上来诠释和规范人与自然关系,为我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了理论支撑和重要路径。
〔关键词〕启蒙批判,人与自然,生态智慧,历史唯物主义,感性活动,存在论
〔中图分类号〕B0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175(20_)04-0005-06
古往今来,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经久不息,这是人类对自身命运的关注使然,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关乎人类的前途命运。20_年,新冠肺炎疫情开始在全球肆虐,这表明自然界正在以它的方式警告和惩戒人类,向人类的不当行为进行报复。这使我们不得不去深刻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反省人类自身。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的启蒙批判给予我们探究人与自然矛盾根源的一个重要向度,而生态文明观念、基督教上帝决定论、中国哲学中“道法自然”的生态理念、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提供给我们深刻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多个面向,将我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省察引向全面而深入。最终,在马克思那里,我们发现了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最为深邃和丰富的智慧,历史唯物主义立足于“感性活动”原则之上来诠释和规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我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了理论支撑和重要路径。
一、启蒙批判:人与自然矛盾根源的一个重要向度
为什么在人类自诩无所不能的现代社会中人与自然的矛盾却愈演愈烈?为什么被启蒙之后觉醒的人类却走向了自然的对立面?对这一主题的探讨,我们首先要回到開启近代理性文明的启蒙自身,反观这一问题的缘起。在这一方面,法兰克福学派早期代表人物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的启蒙批判代表了其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向度,他们在对启蒙的反思中追根溯源地探寻了人与自然关系矛盾的根源,为我们思考当下问题提供了一种积极的应答。
在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看来,启蒙是一切使人类得到自由发展、促使人类进步的思想观念,其本意是祛魅。启蒙意图通过知识的力量来反对和破解神话,使人们获得洞察力,能够意识到自身是可以不受自然摆布的独特个体,亦毋须匍匐于上帝的脚下,在这种不断地自我觉醒当中可以打破无知和迷信的束缚,从而确立起人的主体性地位。因而,理性至上、信仰知识、祛除神话、唤醒世界,成为启蒙的纲领和信条。
启蒙始终贯穿着祛魅化的努力,然而,走出无知和迷信的被启蒙的人类,为什么最终又重新坠入到一种野蛮状态之中呢?面对这一问题,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围绕启蒙与神话的辩证关系进行了彻底的省察。
人类社会早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和人类认知水平的局限性,人类无法与自然相抗衡,就将人与自然的现实关系投影到神话当中去,神话的世界复制了人类的现实世界的等级、权力关系,成为支配人的一种外在力量。启蒙信奉知识就是力量,知识足以破解人类对神话的恐惧和崇拜,将原本属于人类自身的世界交还给人类,因而试图借助于知识将人类从神话的束缚之中解放出来,使得人类获得自由发展的积极力量,这本是一件幸事。然而,启蒙的发展却逐渐背离了它的初衷,走向了其反面。霍克海默和阿多诺认为,根本原因在于理性的被滥用。在人类拿起理性的武器认识和对待自然的过程中,并没有恰当地运用理性,而是以世界主人的傲慢、一切为我所用的姿态去对待自然。因为启蒙在发展过程中,启蒙理性发生了扭曲,单向度为工具理性而丧失了其中所包括的价值理性的丰富意义。启蒙要求以工具理性控制自然的形式表现出来,科学技术便是基于工具理性的重要知识形式,体现着知识的本质力量。人类运用科学技术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归结为利用和被利用的工具性关系,自然被视作是纯粹的被征服和宰制的客体,它理应为满足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而服务,自然的价值只是在于它可以为人类提供资源、谋取利益。
人类由于过度地迷信科学技术的力量,信奉它可以使自身利益最大化,就进一步运用技术的方式对待自然,贪婪地无限制地使用自然资源,由此,知识最终演变成剥削自然的工具性存在,人类也沦为工具理性的附属品。所以,启蒙洗礼之后,人类在面对自然时,“从自然中想学到的就是如何利用自然,以便全面地统治自然和他者。这就是其唯一目的”〔1〕2。
人类对待自然的原初态度被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发展所遗忘,原本自然是充满着神秘色彩的存在,人们通过祭祀来表达对它的崇拜与虔诚,祈求自然护佑人类的发展,人与自然平等和谐共存于地球之上。然而,经历了启蒙之后,人与自然非但没有保持这种平等的关系,反而演变成了人类掠夺和征服自然的不平等、不和谐的关系,自然界在遭遇人类肆无忌惮破坏的同时,人类亦承受了自然界的报复。因而,霍克海默和阿多诺指出:“在一个进步的时期,一个发挥人类力量和争取个人解放的时期之后,在人类对自然的控制有了巨大扩展之后,当今社会最后要阻碍进一步发展,并把人类趋向新的野蛮状态。”〔2〕216
启蒙之后,在工具理性几乎驱除了全部传统的神话和外在权威时,人类却没有真正实现成为自然界的主人。人类支配和统治自然的同时,自身更深深地陷入到自然的束缚当中。因而,人与自然矛盾的根源就在于人类对自然的工具主义的态度,即全部症结要归因于启蒙理性单向度为工具理性。霍克海默和阿多诺这样说道:“造成社会理性化过程之吊诡的理性,或者说造成启蒙辩证法的理性,不是价值理性,而是工具理性。”〔3〕 可以说,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贯穿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启蒙批判的一条主线,我们今天所面临的人与自然关系矛盾的根源在其中得到了积极的应答。那么,究竟应当如何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问题呢?我们进一步借助更多视域的分析,试图发掘出可供借鉴的有效资源。
二、生态智慧:人与自然关系多视域的省察
除了启蒙批判中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古今中外众多的思想家都曾对这个自文明诞生以来就始终存在的重要问题进行过深刻的探究和阐发,汲取他们的宝贵生态智慧,为我们继续去深入反思这一问题,寻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路径提供了重要的启迪。
生态文明观念的提出,是在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的一大突破性进步。“生态文明”一词,据相关研究表明,在西方可以从伊林·费切尔那里找到源头,1978年他在英文期刊《宇宙》中发表了一篇名为《人类生存的条件:论进步的辩证法》的文章,其间他提出了“生态文明”观念,基本观点有如下四个方面:其一,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因其生物本性和生活于其间的自然环境两个方面而依附于自然,但自然并不是人类可以肆意利用的存在物,人也不是凌驾于自然之上的主人。人类如若获取自然资源就必须爱护自然,人有着照料自然的道德责任和义务。面对自然,人类应该遵循自然规律,顺从自然,尊重自然。其二,人类取得的进步并不必然推动了人类的文明进程,借助于科学技术对自然的攫取、控制所取得的进步会带来一系列的新问题,人们或许会为此付出更多的代价。真正的进步乃是以创造和保护人类生活条件,达到人与自然和谐为宗旨的质量进步。其三,要想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根本路径就是人类应摒弃历史线性进步论,树立整体性和系统性的哲学思维方式,把文明看成一个地球上的子系统,以此纠正人与自然二分的错误观念,将文明与自然融为一体〔4〕。其四,任由人类征服支配自然的时代终将结束,人类必将开启新的生态文明时代。资本主义社会承袭了启蒙以来的科学技术进步主义,利用科学技术征服、剥削、破坏自然,而科学技术的真正作用在于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然律令,而不是去加强对自然的征服。生态文明或将在民主社会主义制度下最终实现。
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西方的基督教有其独特的阐释。究其实质而言,它是一种上帝决定论,其主要的观点有:其一,在基督教的教义中,上帝是理解上帝—人—自然三维关系的核心角色。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由上帝定义的一种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上帝指示人类可以统治自然,因为人与自然都可以通过物质交换延续生命。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里人的“统治”角色却不是任意的,统治是“有限的”统治,更恰当地说,是一种“管理”。人首先应当履行维护、看管自然的责任,方才享有对一切动植物利用与控制的权利。换言之,人类相对于自然的权利和地位,是由于对自然的责任或义务而确立的。其二,人类是地球上的独特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物种,只有人类是既具有创造力又具有破坏性的矛盾统一体。恰恰是人类的这种独特性,使得人类更应该担负起保护自然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在上帝面前,人类是一种有缺陷的有限性存在,正是由于人类有时无法认清这一点,无知或狂妄地把上帝赋予的守护自然的职责理解为可以肆意妄为地支配和主宰自然的权利。事实上,人类之外的一切不仅不是可以为人类支配的,而且还具有不依赖于人的独立性。人类世代都在掠夺破坏自然、与自然对抗中来获取自身的价值,终将不可避免地走向毁灭。其三,人类对自然应有的态度是,在上帝面前保持谦卑。只有在上帝的恩宠和启示中,人类才能拥有智慧。只有在谦卑中,人类才能领会到上帝赋予自身的权利与义务究竟是什么,用谦卑去弥补自身的缺陷,才能最终获得与自然正确相处的智慧〔5〕。
中国哲学在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上,老子提出的“道”最接近于我们这里所涉及的“自然”,道并不是指社会历史意义上的人伦、常理之道,而是自然之道。他倡导对待人与自然关系上应遵循的根本原则是“道法自然”,其中包含着“物无贵贱”“知足知止”“效天法地”三个向度的内容。具体而言:其一,关于明确人在世间地位的“物无贵贱”。老子认为,人与自然万物同源,平等共生于天地间,无高低贵贱之差别,不仅如此,人与自然万物彼此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而不是相互对立。其二,关于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知足知止”。老子批判贪图享乐的消极生活,告诫人们须摒弃不必要的過度消费,理应合理有度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讲究适可而止,以知足的心态善为而不去妄为,方可成就大为〔6〕。其三,关于人对待自然方式的“效天法地”。老子提倡,“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7〕63,人理应与天地万物一起遵循和守护自然而然的法则,不可背离,不可妄加干涉,应努力将自然之法通过人类的智慧转为生存之法,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回归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思潮之一,它是马克思主义与生态运动相结合的产物。生态马克思主义者为解决生态危机展开了广泛的探讨,在此我们列举几位代表人物来深入阐释这一问题。高兹将生态危机的发生归结于资本主义对利润无限追求的经济理性,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危机从本质上就是生态危机,不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矛盾问题,就会危及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在他看来,当下的出路就在于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用遵循生态规则的生态理性取代经济理性〔8〕249。奥康纳则指出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就有着反生态的本性,因而,资本主义的生态体系不具备可持续性。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当中,就势必造成自然资源的浪费和自然界的污染,加剧人与自然的矛盾,生态危机日愈严重。福斯特强调科学技术是资本家谋取利润的手段,如若将生态危机的解决寄托于科学技术之上定是徒劳的。当前全球生态的破坏归根结底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诱发的,只有变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能真正解决生态危机。
三、和谐共生关系的建构:回到历史唯物主义存在论境域
上述古今中外思想家围绕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诸多观点,关于人与自然矛盾的根源,认识和理解大致有三种角度:一是有的将之归结为工具理性的扩张、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不合理的运用;二是认为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或者说是资本逻辑导致;三是人类过度掠夺和消费自然资源、破坏自然而造成的。就解决路径与方案而言,他们相应地提出了三种观点:一是要合理运用科学技术,遵循万物法则,担负守护自然的职责,达到文明的发展与自然有机的融合;二是要变革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民主社会主义制度下有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三是要认识到人类自身的有限性和自然的独特价值,合理有度地使用自然资源。 以上这些观点,其中不乏真知灼见,给予我们更好地把握人与自然关系以深刻启示。另外,我们也从中认识到,人与自然的这个主题是贯穿人类文明进程的根本的重要问题,人与自然关系的矛盾、对峙、失衡,并不是由某一种单一的原因引起的,而是有着复杂的背景和诸多的因素所导致。那么,如何才能全面而恰当地分析和解决这一问题呢?笔者认为,我们理应回到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存在论境域之中,这里蕴藏着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最为丰富、恰切和深邃的智慧。马克思在他的感性活动原则中提供了人与自然达成辩证统一的重要规范和标准,为我们科学地解答了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那么,何谓“感性活动”呢?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存在论境域中,它指的是在人与自然相统一的关系中建构出人类社会关系的劳动,对象性、社会性、历史性是它的主要特点。正是感性活动的这些特点规约着人与自然关系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人与自然”,二是“人与人”和“人与自然”。马克思认为,正是基于感性活动,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人类史与自然史的相统一。
首先,我们来分析“感性活动”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在人类思想史上,首次提出联结人与自然之间的这个纽带不是思辨的理性意识的活动,而是感性意识的活动。在马克思这里,感性、感性意识、感性活动是同义词。论及感性意识,它与我们通常的认知并不一致,“不再从人的先验的认识能力或者感官功能以及意识主观活动的意义上来理解,它不再是个体的属性”〔9〕125。换言之,它虽然表现为人们的欲望、激情和需要,但这并不属于个体独特的情感范围,而是一种类的属性,它应被理解为“领悟并造就人类社会性的交往意识,同时也是建构着人类社会的感性活动”〔10〕。这种感性活动即是发生于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对象性活动,这种关系呈现的是“对象性”关系,也就是人与自然之间互为对象的一种平等关系。
其一,这一“对象性”体现为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自然于人类而言,它是人类劳动和生活的前提,为人类提供了劳动和生活所必需的资源,同时也是人类为了表现和确证自己的对象性本质力量所需要的世界,人类必须依赖自然而生存;而人对于自然来说,一方面,人是自然的有机组成部分,马克思这样说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与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与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11〕56-57另一方面,自然是“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中生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11〕89。脱离人的感性活动的自然,在马克思看来,毋宁说是一种“无”。所以,人与自然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亦即“自然界的人的本质,或者人的自然的本质”〔11〕89。这种自然界的属人的性质和人的自然界的属性,指明了人与自然应然的和谐关系,突破和超越了近代形而上学框架下主客二元对立的模式。
其二,人的主体性是在人与自然“互为对象”关系中的主体性。马克思认为,人具有感性意识,这当然彰显了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人的主体性。但是,它只能是一种独特的“主体性”,他这样说道:“当现实的肉体的、站在坚实的呈圆形的地球上呼出和吸入一切自然力的人通过自己的外化把自己的现实、对象性的本质设定为异己的对象时,设定并不是主体,它是对象性本质力量的主体性,因此,这些本质力量的活动也必须是对象性的活动。”〔11〕105这段论述中的“设定并不是主体,它是对象性本质力量的主体性”是至关重要的内容,这里的“主体性”指的即是感性,正是由于人具有“现实的、对象性的本质力量”〔11〕105,这种主体性才会成立。“一方面,展现这种对象性本质力量的活动证明了自然对人的先在制约性;另一方面,自然界的对象是表征着人的这一本质力量的存在,这两方面共同印证了人与自然界之间存在着对象性的关系。”〔9〕121-122因此,马克思认为,在人与自然之间,人的感性意识是一种主体性,然而它绝不是在近代形而上学框架下的主客二元對立的主体意识。这是马克思在告诫人们,不能脱离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去谈论人的主体性,换言之,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决不能凌驾在自然遭受控制、掠夺和破坏的痛苦之上,这就有力地回击了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念,批判了人类对自然的工具理性的态度。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上文提及的工具理性的扩张,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不合理的运用,人类过度掠夺和消费自然资源、破坏自然等是造成人与自然关系危机的原因以及对应的解决办法在马克思这里也已经全部涉及到了。
其次,我们再来分析“人与人”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马克思的“感性”的另一个特点是社会性。他认为,人的感性活动的产物不只是作为人的对象性本质力量呈现出来的生产力的提高,同时还有建构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因为,感性意识本身就是一种与他人、他物相联结的交往意识,感性活动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感性交往。这种社会关系在马克思这里,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存在论境域中的生产关系。他是从全部社会关系的意义上来表达生产关系的涵义,当生产关系被理性所确认和固定下来就是社会制度。这样,“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前者决定了后者,而后者对前者亦有所影响。因此,倘若要恰当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要考量“人与人”对“人与自然”的影响。我们看到,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提出的解决人与自然矛盾关系的方案是变革资本主义制度,在马克思这里亦有所呈现。
因此,我们认为,马克思在感性活动中提供了对待人与自然关系应遵循的所有应然准则。至于实然状况中,例如:人类中心主义观念的形成、工具理性的扩张、科学技术的被滥用等问题的根本原因,马克思当然也进行过深入的研究。他认为,根本的原因在于感性活动的异化。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坚持人与自然是基于人的感性活动的历史的统一,人类史与自然史是同一部历史。在这其中,还蕴含了建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终极路径〔12〕。马克思将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最终落脚在“人与自然”关系基础之上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变革上。 人与自然矛盾的解决,以达到和谐共生的一种新局面,意味着人与自然之间新的关系的产生,而对这种新关系的需要,是在生产力的变革中产生的。那么,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存在论境域里,生产力的变革又到底意味着什么?生产力是人的对象性的本质力量,因而,生产力的变革并不是从工具理性角度理解的工艺学意义上的突破,生产力的发展不仅包括物质条件的发展,还包含了人与人对社会关系需要的感性的交往意识的变革。因此,其真正的变革意义在于,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对人的感性存在的生产,由此引发了人的感性需要的增长和感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