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的原因及特点

实用范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07-03 10:23:08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西欧的封建制度是一种政治、经济合一的制度。封建领主在其封土内首先明确拥有的是土地的所有权,进而在王权衰落后,又逐步取得了王权在地方的权力并将其转化为同封土一并世袭的私人权力,其中包括行政、司法、税收、铸币等权力。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的原因及特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的原因及特点

  一、西欧封建社会的政治特点:

  从西欧主要封建国家形成和发展的历程中可见其发展极不平衡,政治发展曲折艰难,国家长期四分分裂,统一的中央集权统治很晚才出现(英法到15世纪、德意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特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二、形成原因:

  1、 体系严密的封建制度 西欧封建社会早期,土地是主要财富.国王把一部分土地分封给大封建主,这些人成为诸侯.诸侯又把一部分土地分封给较小的封建主,小封建主再向下分封.国王和大封建主又各自分封了一批骑士,作为自己的武装力量.这样的层层分封,就形成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骑士等自大至小不同等级的封建主.这些封建主分别领有大小不等的封地,拥有数量不等的庄园、农奴和武装.这样,在社会的每个角落,形成一种领主(封主)和附庸(封臣)的关系,他们彼此负有义务.领主保护附庸,附庸必须向领主宣誓效忠,为领主提供多种服务.但是,领主只能直接管辖自己的附庸,不能管辖附庸的附庸.每一个封建主无异于一个小国君,割据一方,各自为政. 诸侯的势力很大,有的竟敢向国王提出挑战.封建贵族住在戒备森严的城堡里,有自己的武装;他们的经济生产单位叫庄园,一般自给自足,不与外界交往.结果,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辽阔庄园环绕的无数城堡以及直插天际的尖顶教堂,成为西欧封建社会早期的典型政治风貌和独特社会景观.

  2、 政教冲突从5~6世纪开始,西欧的教会势力迅速增长.罗马天主教会是最有势力的封建领主,它拥有天主教世界土地的三分之一.教会同样按照封建的方式建立自己的教阶制度,最高的是教皇,下面有大教主、主教等,他们各有自己的辖区.8世纪中期,意大利中部形成教皇国.教皇既是宗教首领,又是拥有世俗权力的一国之君,直接管辖的领土达四万多平方千米.国王为了使自己的统治神圣化,经常请求教皇以上帝的名义为自己加冕.查理大帝就是这样做的.这种做法加强了封建国王与教会的联系,更意味着教权凌驾于主权之上.9世纪,教皇成为西方基督教世界的仲裁者.然而,教皇与封建君主时而相互勾结,时而明争暗斗.在西欧中世纪,人们相信世界上的一切权力都是上帝授予的,但在谁才是这个权力拥有者的问题上,意见却是大相径庭.国王和教会都想把这一大权据为己有,双方不断发生碰撞和摩擦.只是到了中世纪后期,随着西欧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和壮大、资产阶级的兴起、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的开展,教皇和罗马天王教皇的势力才逐渐衰落下去.

  3、城市的兴起11~12世纪,欧洲各地的城市普遍重新兴起.中世纪时,由于人口的增加和商业的发展,除原来罗马帝国时期的老城市外,在城堡、主教堂、大修道院附近地区出现了许多新兴城镇.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级形成了,并从中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商人和银行家等.商人和银行家作为市民阶级的上层,发展为早期的资产阶级.广大西欧城市开展了争取自治权利的斗争,并订制自己的法律,建立自己的武装,向封建王权和各级封建主发起挑战.到14~15世纪,从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发展起来的新兴的城市中等阶级,已经与封建制度水火不容,成为欧洲反封建王权的强大革命力量.4、 封建等级代表制的出现13世纪早期,欧洲一些王国的君主竭力重振王权,将地方权力收归中央.结果,王权受到封建法律的约束,国王的独断专行受到限制.国王不甘心权力的削弱,挑起内战.国王战败.13世纪后半期,英国的议会制度开始萌芽.以后议会逐渐定型为上下两院.国王必须通过议会规定赋税,制定法律.等级代表制的封建君主政体对国王权力有所约束.14世纪初,法国也出现了以三级会议为代表的等级代表制度.由于法国王权比较强大,三级会议限制王权的作用相对较小.英国的等级代表制度对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影响巨大.在反对封建国王专制集权的斗争中,封建贵族、高级教士、城市商人等联合起来斗争,迫使国王坐下来,与他们商讨有关关税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是封建王权受到制约.英国的等级代表制在制约封建王权、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斗争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成为西方近代议会制度的起源.

  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的原因及特点

  西欧封建社会

  从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500年左右的欧洲历史,被西方史学家称为“中世纪”。它是古代希腊罗马文明消亡与近代资本主义社会之间的一段历史。中国历史学家习惯上称之为西欧封建社会。

  编辑本段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西欧封建制度是中古欧洲历史的一项核心内容,被称为采邑制而西欧封建制度的核心内容是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在整个中古时期,罗马天主教在经济上占据当时西欧土地的三分之一,政治上与世俗王权分庭抗礼,在思想文化方面形成一元垄断,可谓是处于一种万流归宗的地位。城市是文明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在许多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其根源因素有很多就是城市造成的。 拜占庭帝国是一个曾经辉煌的古老文明,在如何面对新的环境挑战方面,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命运具有重大的典型意义和启示价值。

  西欧封建等级由上至下主要分为国王,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骑士这几个等级.

  编辑本段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原因:

  其基础来自三个方面:①古希腊、罗马的遗产,②基督教的传统,③日耳曼人的社会模式.换句话说,西欧封建制度是由罗马封建因素,日耳曼因素,通过基督教会对二者的不断结合而形成的.

  ⒈罗马封建因素

  随着罗马帝国对外扩张的中止,帝国的经济在公元三世纪已发生严重危机:人口锐减,城市败落,一些大土地所有者便退居乡村,建立了以隶农为主要生产者的、实行租佃分散经营的田庄制,形成自然经济,政治上则形成独立王国.如此在公元三世纪,罗马帝国的奴隶制商品经济已经过渡到隶农制自然经济.另外,罗马很早以来就存在一种保护关系,一些人因败落而寻求富有的庇护人的保护,成为他们保护下的平民或附庸,帝国衰落后,这种保护关系更为扩大,成为日后西欧封建制度的起源之一.

  ⒉基督教会

  与经济的变化相适应,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发生变化,原来的罗马古典文化开始让位于普通人民群众的大众文化,这就是基督教文化.在危机时代,越来越多的人从崇奉奥林匹斯诸神:朱庇特,宙斯,阿波罗,转奉能解脱个人罪恶,能使个人得到拯救的基督教.因为前者虽然气势磅礴,给人力量,但却不能给人安慰;人是伟大的,但人不能总是显示伟大,人还需要安慰,尤其是在危机时代,人们需要一种神秘主义的哲学体系.在公元三世纪的罗马帝国,这就是新柏拉图主义.经过百般曲折,四世纪以后罗马终于成为基督教国家,教会组织普遍建立,受罗马制度的影响,教会的法律、制度,组织结构都建立起来.正是基督教会,在日益加深的混乱状态中起到了维护秩序的稳定性作用,并且成为日后教化日耳曼蛮族,把罗马古典文化和日耳曼文化结合起来的承担者.   另外,教会所建立的修道院制度,也对中世纪早期的西欧社会产生重大影响.修士最初一般都是西欧最优秀的农民,他们开垦荒地,排干沼泽,改良土壤,推广三圃制,对恢复和发展西欧农业起到了重要作用.他们还保存了罗马人的一些建筑技能,发展了木刻、金属制造,纺织、玻璃、酿酒等工艺.

  ⒊日耳曼因素

  日耳曼人刚从原始社会走出,为陷如绝境的西欧社会带来了活力和生机.   与罗马法律相比,日耳曼法律是习惯法,粗犷、迷信、采用神裁法,但对日后西欧封建政治仍有重大影响.日耳曼法律产生于人类古老的习俗,而不是统治者的意志,所以法律超越王权,没有一个国王可绝对专制,这种王权有限制度是中世纪西欧政治发展的一个特点.所以有人说,民主起源于日耳曼丛林之中.

  日耳曼人的亲兵队制度,建立了首领和亲兵相互间契约关系的观念,直接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

  日耳曼人还带来了农村公社制度(其特点之一是自治),它对西欧城市的形成、行会制度、以至于议会制度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日耳曼因素对西欧社会影响之大,以至于全球通史的作者认为:正是日耳曼人的到来,毁灭了西欧的古典文明,从而为西欧新文明的开端,扫清了道路.在中国,在印度,昔日的文明传统一直没有中断,并得以保存,但这仅是旧生命的延续.而西方,在罗马帝国灭亡以后,却出现了一个新的开端.他并且认为,这是西方历史的独特性之所在.

  西方史学界在西欧封建制度形成问题上主要分为两派,日耳曼派和罗马派,以后又形成综合派。

  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的原因及特点

  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日耳曼人在它的废墟上,建立起许多封建王国,其影响最重要的是法兰克王国。法兰克王国经过不断扩张,囊括了西欧的大片土地,建立了查理曼帝国。在长期的军事征服过程中,法兰克人的社会开始向封建社会转化,法兰克王国的封建化过程就是西欧封建化的过程。

  在西欧封建制度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西欧几个主要的封建国家形成了:843年,查理曼帝国分裂为3部分,它们是后来法国、德国、意大利的雏形;在不列颠,9世纪早期形成了统一的英吉利王国。

  法兰克人是日耳曼人的一支。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法兰克人的一个部落首领克洛维联合其他法兰克部落首领,占领了高卢(高卢地区包括现在的法国、比利时、卢森堡、意大利北部,以及德国、荷兰、瑞士的各一部分)的大片土地。克洛维在基督教会的支持下,不断扩张。公元6世纪,克洛维统一各部落,建立了法兰克王国。

  法兰克王国不断扩张,到查理曼统治时期,频频发动侵略战争,占有了西欧大部分地区,国家空前强盛。800年,教皇为查理曼举行皇帝加冕,法兰克王国发展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史称查理曼帝国。

  查理曼建立起疆域辽阔的庞大帝国后,为了巩固统治,他采取无条件赏赐土地的办法,将一部分土地,连同土地上的隶农、奴隶,赏赐给亲兵和教会。国王、贵族、教会都成为大土地所有者,役使隶农和残存的奴隶耕种土地。

  法兰克人的氏族制度也在征服过程中走向解体,他们按地域组成农村公社。后来,公社里出现了私有土地,产生了贫富分化,破产农民沦为农奴,原先的隶农和奴隶也逐渐转化为农奴。

  后来,为了保证国家的兵源,法兰克王国又改变了无条件赏赐土地的办法,实行采邑制。国王把土地作为采邑,连同土地上的农民,分封给亲近的贵族,受封的贵族向国王宣誓效忠。后来采邑变成世袭领地,采邑制进一步把自由农民推向农奴的境地。 9世纪,随着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和自由农民的农奴化,封建制度在西欧确立。

  随着封建制度的发展,封建主组成了金字塔般的等级制度。大封建主自留一部分土地,把其余的土地分封给小封建主,小封建主又照样把土地分封给更小的封建主。这样层层分封,构成封建等级,每一层的上下级之间都是领主和附庸的关系。领主保护附庸,附庸向领主宣誓效忠,交纳贡物,打仗时应召出征。高踞金字塔顶端的是国王,被压在塔下面的是被剥削被奴役的农奴。

  封建庄园主把一部分田地留归自用,一部分作为份地交农奴使用。农奴必须向封建主交纳繁重的租税和承担各种劳役。此外,农奴还必须把收获物的1/10左右交给教会,叫做“什一税”。西欧庄园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很少商品交换的经济,即自然经济。

  查理曼死后,路易继承王位。他的3个儿子为争夺帝位而进行混战。843年,3人在凡尔登缔结条约,三分帝国,各据一方,这就是后来法、德、意3个国家的雏形。

  10世纪中期,德意志国王奥托一世侵入意大利,占领了意大利的北部。他同教皇勾结,建立起一个包括德意志全部和意大利一部分在内的帝国,它在历史上被称为“神圣罗马帝国”(也是德国历史上的第一帝国)。但这个帝国长期处于封建割据状态,皇帝徒有虚名。5世纪中期起,进入不列颠的日耳曼人中的盎格鲁、萨克森等部落,在9世纪早期建立起统一的英吉利王国。

  西欧封建制度的特点

  一般说来,西欧的封建制度是从6世纪开始,到11世纪前后基本确立。在这种制度下,等级的划分及其之间的关系首先以一种人身的依附关系为依托,这种人身依附关系,在西欧表现为封君封臣制度。

  封君封臣制度是以土地关系为纽带,通过层层分封而形成的。中央把土地封给大封建主,大封建主再把它封给自己的臣下,层层分封,形成像阶梯似的等级制,形成封主和附庸,这是西欧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基本特征。封主有责任保护封臣,封臣必须忠于封主。

  其次,封臣得到土地时同时也获得了领地上农民的管辖权,对劳动者的控制加强了。这种制度的主要作用是协调和维护封建主内部的利益,更有效地统治下层人民。

  但是,由于土地是层层分封的,附庸只承认自己直接受封的人为封主,对自己封主的封主则没有臣属关系。由于这种分封关系,在西欧出现了“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现象。这种情形使封建等级制度复杂而混乱,并加剧了各层封建主之间的争夺和冲突,导致后期出现格局混乱现象。

推荐阅读:

党章党规党纪

十四五规划全文原文

最新2023年度政治生态分析情况报告

村委员竞职自荐书

2023度党委书记抓党建自评工作报告

藏族民间儿童游戏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