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防艾知识宣传资料

实用范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07-04 13:21:12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毒品犹如糖衣炮弹,不要贪图一时之快去吸食毒烟,而失去一生的幸福。禁毒从你我他做起。本站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禁毒防艾知识宣传资料,供大家参考选择。

  禁毒防艾知识宣传资料

  毒品碰不得

  “毒品”一个可怕的名词,只要一个不小心就会落入它的魔掌。多少鲜活的生命,因为被它妖艳的外表所诱惑,从此踏上了一条不归路。这是一条充满了精神和肉体的痛苦,充满了妻离子散的痛苦,充满了“坚强的生存还是懦弱的灭亡?”的不归路。

  在我们眼中“爱”这个神圣而又纯洁的感情,而在吸毒者的眼里却是一个发财的工具,一个利用友爱,父爱,母爱谋取金钱的工具。曾经一位戒毒者在接受访问,回想他当初吸毒的情形时说:“当初我在家也曾经想戒毒,但是毒隐一旦上来了就什么也不想了。只想着怎么弄到毒品。”并且他说吸毒者六亲不认,为了有足够的钱来买毒品,说谎、打劫、杀人……只要是能够获得钱的方法吸毒者都会用。因为此时的吸毒者已经抛下了自尊,他们的脑中只有一个信念“只要有钱买毒管他会不会被抓。”

  我曾在报纸上看到一个人吸毒,他的儿子患病没钱治疗去世了;他的妻子因为心中感到悲愤而自杀,吸毒者不久也因吸毒过量而死亡,真是一人吸毒,家破人亡。

  所以说,毒品碰不得。它就像是一个电脑黑客,一旦进入你的脑中,目的只有一个——控制你的思维,让原本你主宰的大脑转变为它驾驭的领地。“远离毒品,关爱未来”,这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口号,更像是一口警钟。时时刻刻在你的耳边响起。提醒你那些五颜六色药丸后的.隐患;提高你自我保护的意识;帮助你重新认识自己的生命。

  朋友们,请珍爱自己的生命,把毒品踢出这个将要被污染的地球。贩卖毒品的人,请你们自重。世界上的职业千百种,别让这一种害人的“职业”毁了你们的将来,觉悟吧!

  禁毒防艾知识宣传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长期吸食毒品都会成瘾,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易感染疾病。如果服用过量,则可导致死亡。”

  种类:

  常见和最主要的毒品有:鸦片、吗啡、海洛因、冰毒、摇头丸、可卡因、止咳水、相大麻等。

  危害:

  毒品的危害很大,既危害自己和家庭,又危害国家和社会。

  1、毒品破坏人体健康。

  (1)毒品破坏人的消化功能、神经系统、呼吸及循环系统。

  (2) 毒品使人免疫力降低,使人易感染传染性疾病和爱滋病。

  (3) 毒品使人的体能下降,导致学习、工作、生产等能力的丧失。

  (4) 吸毒导致一个人堕落、甚至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

  2、毒品毁灭家庭。

  (1)毒品使家庭倾家荡产。

  (2)毒品造成家破人亡。

  (3)吸毒者给家人带来无尽的折磨。

  3、吸毒不仅危害自己,而且还危害社会,成为了全世界的公害。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是性病的一种,是由艾滋病毒引发的疾病。这种疾病会破坏人类的免疫系统,使人类失去抵抗疾病的能力,导致病毒、原虫、细菌、霉菌等可轻易侵入人体,引发各种疾病及发生恶性肿瘤,最后百病俱发而丧失宝贵之生命。

  艾滋病毒暴露于空气中,在短期内就会死亡。因此,您也不需要过度恐慌;与感染艾滋病毒者共餐、共浴、共用马桶、握手、游泳、拥抱、打喷嚏等是不会得艾滋病的

  传染途径:

  (一)与感染艾滋病毒者发生口腔、肛门、阴.道等方式的性交。

  (二)输用艾滋病毒污染的血液、血液成份、血液制剂。

  (三)与感染艾滋病毒的母亲传染给婴儿

  禁毒与防艾

  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毒品的知识及预防措施,也知道了毒品对自己、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危害。毒品和艾滋病犹如一对孪生姐妹,紧密联系,吸毒人员是艾滋病感染和传播的主要群体。为了自己及家人的健康,为了家庭的幸福,为了国家的富强,为了社会的安定,请大家要坚决远离毒品,珍爱自己的生命。

  多收看禁毒教育的有关电视节目、有关禁毒教育的书籍,学习一些毒品知识,提高毒品预防的能力和方法。

  禁毒防艾知识宣传资料

  1、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是英文AIDS的音译,它的医学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中文根据英文全称(Acquired l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的字头缩写“AIDS”,音译为“艾滋病”。

  这个命名表达了艾滋病的完整概念,从中可以了解艾滋病三个明确定义:第一,获得性:表示在病因方面是后天获得而不是先天具有的,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第二,免疫缺陷:表示在发病机理方面,主要是造成人体免疫系统的损伤而导致免疫系统的防护功能减低、丧失。第三,综合征:表示在临床症状方面,由于免疫缺陷导致的各种系统的机会性感染、肿瘤而出现的复杂症状群。

  2、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艾滋病患者有何不同?

  从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内起,人体就开始了同它的斗争。病毒在人体内的

  繁殖需要一定的时间。在开始阶段,感染者的免疫功能还没有受到严重破坏,因而没有明显的症状,我们把这样的人称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当感染者的免疫功能被破坏到一定程度后,其他病菌就会乘虚而入,使人发生多种疾病,一般被称为机会性感染,如严重的腹泻、肺炎或某些癌症等,这时感染者就成为艾滋病患者了。

  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展到艾滋病患者可由数月至数年,一般为8~10年,最长可达19年以上。

  3、健康人是怎样感染艾滋病病毒的?

  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当健康人的皮肤和黏膜出现了伤口,而这些伤口又恰好接触到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液、乳汁和伤口渗出液等,就有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

  4、艾滋病可以治疗吗?

  自1981年在美国首先发现艾滋病以来,艾滋病已在全世界蔓延。虽然人类同艾滋病的斗争已有20多年,但到目前为止,仍未发明有效的疫苗和治愈该疾病的方法。

  5、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会有哪些表现?

  艾滋病的潜伏期(指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到出现艾滋病症状和体征的时间)一般为6个月~5年,亦有长达10余年者;艾滋病的窗口期(指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到形成抗体所需时间)一般为5周左右。

  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到出现症状,可分为四个时期:

  (1)急性感染期。有发热、乏力、咽痛、全身不适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个别有头痛、皮疹、脑膜炎或急性多发性神经炎。

  (2)无症状感染期。常无任何症状及体征。但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检出率几乎达100%。

  (3)全身性持续性淋巴结肿大期。持续原因不明的全身淋巴结肿大,全身有两处以上部位淋巴结肿大,一般1厘米大小,不疼痛。

  (4)艾滋病期。原因不明的免疫功能低下。持续不规则低热超过一个月。慢性腹泻超过 4~5次/日,3个月内体重下降>10%。患者有突发的咳嗽、气短、血氧分压下降等肺功能衰竭症状,常合并有口腔念珠菌感染,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弓体虫病,隐球菌脑膜炎,以及进展迅速的活动性肺结核,皮肤粘膜的Kaposi肉瘤,淋巴瘤等。

  6、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个:

  ·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

  ·接受了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

  ·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母亲传染给未出生的婴儿

  7、吸毒是怎样感染艾滋病病毒的?

  吸毒者常常共用针管、针头,如果其中有一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注射器就会被污染,那么艾滋病病毒就会通过针具传染给其他吸毒者。

  8、输血时怎样预防艾滋病?

  如果输入了带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接受血液的人几乎无一幸免,都会感染艾滋病病毒。所以,保证输血和血液制品的安全是预防艾滋病病毒经过血液传播的重要屏障。个人安全用血要做到:

  (1)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输血。

  (2)如果必须输血,有权利了解血液是否经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

  (3)不要为了所谓“增加抵抗力”盲目使用血液制品。

  9、怎样预防母婴传播艾滋病病毒?

  首先是要保护妇女不受艾滋病病毒的感染,这样孕妇就不会将病毒传染给孩子。如果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妇女,仍想要生育孩子,那么应该定期到医院接受医生的产前指导。生孩子时,可采用腹剖产。孩子出生后,要避免母乳喂养。

  10、 一般的日常生活接触会感染艾滋病病毒吗?

  一般的生活接触是不会感染艾滋病的。下面这些行为,都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

  (1)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握手、拥抱、抚摸;

  (2)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同进餐;

  (3)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使用公共设施,如厕所、游泳池、公共浴池、电话机、公共汽车;

  (4)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居住、咳嗽、打喷嚏、谈话。

  11、怎样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如果身边发现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不用害怕,更不能看不起、排斥他们。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正确态度是:同情、关心并尽力帮助他们,使他们能够正常生活和工作,不扩散他们的病情。

  12、为什么说艾滋病是能够预防的?

  首先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非常明确,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其次,艾滋病病毒在体外环境下很脆弱,很容易被杀死,因此艾滋病病毒不通过空气、食物、水等一般性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另外,艾滋病病毒不能在蚊虫体内生存,不能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主要与人类的社会行为有关,完全可以通过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而被阻断,是能够预防的。

  13、1988?

  1988年 全球共讨,征服有期

  1989年 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世界--让我们相互关照

  1990年 妇女和艾滋病

  1991年 共同迎接艾滋病的挑战

  1992年 预防艾滋病,全社会的责任

  1993年 时不我待,行动起来

  1994年 艾滋病和家庭

  1995年 共享权益,共担责任

  1996年 同一世界,同一希望

  1997年 生活在有艾滋病世界中的儿童

  1998年 青少年--迎战艾滋病的生力军

  1999年 关注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倾听、学习、尊重

  20_年 预防艾滋病,男士责无旁贷

  20_年 预防艾滋病,你我同参与

  20_年 相互关爱,共享生命

  20_年 相互关爱,共享生命

  20_年 关注妇女,抗击艾滋

  20_年 遏制艾滋,履行承诺

  20_年 遏制艾滋,履行承诺

  20_年 遏制艾滋,履行承诺

  20_年 遏制艾滋,履行承诺

  20_年 普遍可及和人权

  20_年 正视艾滋,重视权益,点亮反歧视之光。

  20_年 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

  珍惜生命,远离毒品

  禁毒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多年来,我国政府以 “禁绝毒品 ”为根本目标,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对防范毒品危害、遏制毒品蔓延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对禁毒工作涉及的禁毒宣传教育、毒品管制、戒毒措施、禁毒国际合作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彰显了我国政府的禁毒决心。20_年12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表决通过,并于20_年6月1日起施行。

  1、什么是毒品?《刑法》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2、毒品的基本特征:(1)具有依赖性;(2)具有非法性;(3)具有危害性。

  3、毒品的危害: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

  4、吸毒者易染上哪些疾病?

  (1)、营养不良和体重下降。

  (2)、呼吸道疾病。

  (3)、各种传染性肝炎。

  (4)、爱滋病与性病。

  (5)、感染性疾病。

  (6)、血管损害。

  (7)、神经系统损害、性功能障碍。

  (8)、精神病症状。

  (9)、肾脏疾患、 皮肤损害。此外,吸毒还可以引起骨、关节、肌肉的炎症和疟疾、破伤风等。

  18禁毒防艾知识宣传资料_禁毒防艾

  5、联合国禁毒宣传主题是: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6、发现吸毒、贩毒要怎样做?

  报告学校或拨打110报警。

  7、我国的禁毒方针是什么?

  禁吸、禁种、禁贩、禁制四禁并举、堵源截流、严格执法,标本兼治。

  8、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防毒要做到哪四点?

  一是不要听人蛊惑,受人引诱;

  二是不要与吸毒者,贩毒者为伍;

  三是不要接受有吸毒劣迹的人送的香烟;

  四是远离毒品。

  9、国际禁毒日:每年的6月26日。

  10、要真正实现“学生不吸毒,校园无毒品”,学校应该让学生树立哪“四个意识”,构筑哪“三道防线”?

  一是帮助学生树立“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意识。

  二是帮助学生牢固树立“吸毒极易成瘾,很难戒断”的意识。

  三是帮助学生树立“吸毒违法,贩毒犯罪”的意识。

  四是帮助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三道防线”:一是心里防线,二是行为防线,三是思想防线。

推荐阅读:

酒店住宿协议书

医院意识形态实施方案

最新作风建设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自查自纠情况报告

县税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2023年度民主生活会五个方面个人对照检查材料范文

党政领导政治素质自我评价

书记个人述责述廉述德述法报告

标签: 知识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