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为什么要吃腊八粥

实用范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07-04 13:56:16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大家都知道过完腊八节就离过年不远啦,腊八节从古至今都是非常具有传统年味的一个节日,也有许多的传统习俗和传统美食。本站精心为大家整理了中国民间为什么要吃腊八粥,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国民间为什么要吃腊八粥

  释迦牟尼原本是王子,他深切同情劳动人民的苦难遭遇,二十九岁时,毅然舍弃了王族生活,去探求解救人生痛苦的方法。相传,一天释迦牟尼来到一片茫茫无际的荒漠,又饥又渴,终于不支倒地。这时,恰巧有个善良的牧羊姑娘路过,忙将随身所带的杂饭与泉水调煮成粥,喂给释迦牟尼吃。释迦牟尼醒来后,谢过牧女,继续前进,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修行了六年,终于在十二月初八那天得道成佛。从此以后,凡逢十二月初八,各佛寺均效法牧女献粥,取香谷、果实煮粥,供于佛像前。

  远古时期,人们往往在冬季用猎获的禽兽祭祀天地、祖先,以祈福求寿,避灾迎祥。古代“猎”、“腊”是同一个字。沿袭下来,就把处在冬末春初、新旧交替之际的十二月称做“腊月”。据古书记载,在南北朝时,就流传着“腊鼓鸣、春草生”的民谚。说的是在腊月,农民为了喜庆一年的丰收,敲打腊鼓,跳起各种舞蹈,预祝来年再有一个好收成。

  中国古代民间有在冬至前后食用“赤豆粥”的习俗。如《本草纲目》赤豆条记载,传说中那位头撞不周山的共工氏有七个“不才”儿子,“以冬至死为疫鬼”,故于是日作小豆粥,来祓除瘟神疫鬼。这个节日风俗,后来和佛教纪念“佛祖成道,的“五味粥”逐渐融合,宗教迷信的成份也逐渐淡薄下来,成为入腊以后的节日佳品——“腊八粥”。

推荐阅读: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忠诚干净担当专题党课范文

履行“一岗双责”主体责任情况报告

十九届五中全会党课宣讲稿

浅谈“第一书记”如何助力乡村振兴

部队训练新闻报道

医院五年发展规划纲要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