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书籍读后感10篇

读后感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08-11 16:51:12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红色书籍读后感(10篇)

中国有一段红色的历史,那是用鲜血染红的历史,也是不可被改写的历史,许许多多的英雄被记在了那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红色书籍读后感(10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红色书籍读后感(精选篇1)

《小兵张嘎》中的嘎子这个人物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吧?他的形象无论在电视上、电影上和书籍上都经常会出现。他是中华儿女心中的英雄,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不仅看过了《小兵张嘎》这本书,也看了几集关于他的电视连续剧,他的故事让我感动,他的精神让我敬佩。

张嘎子生长在抗战时期,和奶奶相依为命。因为奶奶的原因(奶奶为了掩护八路而壮烈牺牲在日本军的刀下),他痛恨日本人,痛恨他们杀害我们无辜的中国同胞,他要为奶奶报仇,为无辜牺牲的八路和亲人们报仇。他立志要当红军,参加抗日战争。书上主要写了嘎子的机智、勇敢,和红军配合得天衣无缝,救出了老钟叔,最后打倒了日本鬼子。他不仅为奶奶报了仇,而且胜利之后队长为了鼓励他,送给他一把一直以来他梦寐以求的枪的故事。

这本书主要表现了嘎子的.机智和勇敢。一个英雄少年的形象。他能想出用柳条绑在小狗“小虎”的尾巴上,然后点燃后使的小狗到处乱窜来分散敌人的注意力,从而使红军安全逃脱;他为了帮助红军解救老钟叔,吸引敌人的视线,在冲锋的时候被子弹把小腿打伤。别看他年纪小,可他却表现出了长于我们孩子所能做到的事情。

嘎子的嘎气、顽皮,这都是一个孩子应有的性格,可他的嘎气和顽皮同样也用在了抗战上面。他的有些点子也是其他孩子所想不到的,有些确实也派上了用场。他表现出了对自己同志的忠诚和热爱,对敌人的轻视和仇恨。嘎子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虽然我们现在不是处于战争时期。我们要学习他的坚强,学习他的勇往直前。

红色书籍读后感(精选篇2)

这个寒假我读了第一本革命小说《红岩》,我一直是用敬畏的心态来读这本书。封面上的那两个打字“红岩”,似乎是用烈士的鲜血染红的,一看见它们,我的心就沸腾了。这本书讲述了重庆地下党和国民党斗争的故事,成功塑造了华子良、许云峰、江姐、宋振中、成钢、成瑶、刘思扬、双枪老太婆等英雄形象。小萝卜头宋振中还是一个十来岁的小孩子,就参加了共产党,但是后来全家都被杀光了。刘思扬出身豪门却参加共产党,这种热情为党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而最让人感动的就是江姐,她的形象深深地树立在了我的心中。

在渣滓洞中,无论鞭挞棒打,无论竹刺针扎,无论“十指连心”,她都咬紧牙关,终以微笑面对着大家,洁白的蓝色旗袍上不沾一点浮沉,似乎告诉大家:咬紧牙关,不要泄露秘密,相信党总是会胜利的。她总是毅然地说: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做的。失败膏黄土,成功济苍生”,“从来壮烈不贪生,许党为民万事轻”,“愿以我血献后土,换得神州永太平”,那一首首铁窗下的心歌无不表现了烈士们视死如归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而红岩里面也有一些让世人唾弃的,遗臭万年的家伙,譬如叛徒甫至高,国民党的狗腿子,他能在鲜艳的`中国国旗下微笑吗?不,他连站在中国国土上的资格都没有。

这些革命英雄的壮烈事迹,我们必须铭记在心没有他们挥洒热血,哪有我们胸前飘扬的红领巾?没有他们咬紧牙关,哪有我们的高楼大厦。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啊!

红色书籍读后感(精选篇3)

最近,我阅读了《红岩》这本书。它带领我重温了解放战争走向全面胜利的辉煌路程。《红岩》是一部中国军事文学名著。它描写了众多革命英雄:成岗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许云峰英勇斗敌,舍己为人;江姐受尽酷刑,从不畏惧;刘思扬出身豪门却参与革命;成瑶在共产党的熏陶下,渐渐成长,懂得处理各种事;渣滓洞的难友们,相互帮助,智斗敌人;白公馆的人们战胜敌人,迎来新中国。

在红岩里,我最钦佩江姐。江姐原名江竹筠,1920年8月20日出生于四川省自贡市大山铺江家湾的一个农民家庭,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夏,她经组织安排入四川大学农学院学习,从事党的秘密工作。1948年6月14日,由于叛徒的出卖,江姐不幸被捕,被关押在重庆渣滓洞监狱。受尽了国民党军统特务的各种酷刑,老虎凳、吊索、带刺的钢鞭、撬杠、电刑……,甚至竹签钉进十指。特务妄想从这个年轻的女共产党员身上打开缺口,以破获重庆地下党组织。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江姐始终坚贞不屈。1949年11月14日,在重庆即将解放的前夕,江姐被国民党军统特务杀害于歌乐山电台岚垭,为共产主义理想献出了年仅29岁的生命。

江姐面对国民党的酷刑,坚贞不屈,誓死不肯透露共产党的秘密,她的精神是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啊!面对江姐,国民党只能给她身体上的折磨,却动摇不了她精神上的一分一毫。和江姐大无畏的精神相比,我感到深深的.愧疚。我只要遇到小小的挫折,就会想到放弃。读了红岩之后,我懂得了:越是充满困难的路我们越要勇敢去走,越是艰巨的任务我们越要坚定不移。

晨星闪闪,迎接黎明。林间,群鸟争鸣,天将破晓。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透出一派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绚丽的朝霞,放射出万道光芒。”这是《红岩》中新中国成立时一个黎明的描写。这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是无数位革命烈士用鲜血换来的,他们血染红岩,才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应该倍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永远不忘那些伟大的烈士,将他们铭记在心!

红色书籍读后感(精选篇4)

《青春之歌》是女作家杨沫的代表作。他通过描写以林道静为主要人物的一批进步青年在那个时代,那个背景下的年轻人的革命精神。这是一部全面反映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学生运动的长篇小说,展现了从“九一八”到“一二·九”这个历史时期,北京的一批青年大学生为了反对封建统治,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拯救危难中的祖国而进行顽强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真实、生动地揭示了一代知识分子走向革命的必由之路。当看完了这部作品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他们那个时代爱国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真诚,他们的信念是那么的坚贞。

读着《青春之歌》,或许我们没有抗战时期那些英雄儿女动人事迹的切身体会,但是通过主人公林道静的成长和进步,我们依旧能够感受到在这场历史大风暴中,与我们相同的年纪,可他们却有着不一样的“青春”。主人公林道静出身于大地主家庭,但她不甘心当封建地主的小姐,不甘心当官僚特务的玩物,在她不断为个人的命运挣扎时,却遭到了一连串的'打击——她自杀未遂,教书被逐,寻找职业四处碰壁……面对重重的挫折打击,林道静并没有放弃,尽管前行的路充满坎坷,尽管她知道这条路艰辛特别,可她只当这些打击、坎坷是丰富人生的元素来对待,从没放弃自己的命运,这种不服输的、大无畏的精神,在现在当真是一笔无价的财宝了。

试想现在的我们,“青春”到底被我们浪费了多少?就在我们的身边多少正直年少有为、大展宏图的青年却是那么“不堪一击”。面对一两次的打击,有人选择买醉,有人选择沉沦,更有甚者竟然选择死亡,你们难道就真的这么脆弱吗?你们如何对得起那随风而逝的“青春”?买醉的人酒醒后,依然迷途不返;沉沦的人乘坐的时候,却发现青春不在空伤感;而那些轻生者,或许你们不会再有后悔的感觉,但你们留给生者的是无尽的伤心和失望……不要把自己的命运的交给“命运”,而是要自己努力改写命运,尽管这条路很艰难,可你有青春,有冲劲,有干劲,还有什么好怕的,跌倒了再爬起来,就算是哭,那也要爬起来再哭,继续着自己坚定的脚步。

青春真的好似一首歌,有前奏,有高潮,有尾声。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奏响青春的每一个音符,让青春之歌响彻命运的每个章节。我们伟大的共产党,迎来她90岁的生日了。翻开五千年的历史,我发现祖国的生命,记载了多少沧桑,却表现得如此顽强,那是一种标识,更是一种力量。

红色书籍读后感(精选篇5)

今天,我读了《红岩》这本书,里面讲述了重庆解放前夕严酷的地下斗争、特别是狱中斗争的长篇小说。作者生动地写出了统治时期,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时代风貌,成功地塑造了许云峰、江姐、成岗和华子良等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的英勇形象,热情地歌颂了他们坚贞不屈、向往光明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令我震撼的是这里的镜头:那些监狱里的”政治犯“是多么顽强:特务的严刑拷打经历了八年,也无法改变他们热爱共产党的心!装疯子的华子良通过买菜向党通报情报;没有自由的成岗,偷偷地带上纸和笔,在监狱里为《挺进报》写稿,他为此经常一熬就是一整个晚上。

中国人团结善良,而敌人却是那么的残忍:为了让”政治犯“招出别的党员,竟用了各种酷刑。有一种是把十根竹签钉进手指,不招的话再拔再钉。像江姐就遭受了这种刑罚,可是共产党的意志坚定,不动摇。像我们现在的孩子,擦破一点皮就开始哭鼻子,而江姐遭受那样的酷刑都没有流一滴泪,太让人敬佩了。在书中有一个最令我气愤的是:特务为了让共产党员招出是谁写的《挺进报》,竟抓了一个无辜的特务来拷打,按的说法,就算是把他杀死了,也值。当正要摘下他的脑袋时,共产党员挺身而出!救出特务,而江姐却在反动派的折磨下光荣牺牲。

当我们坐在温暖的家里悠闲地喝着热茶时;当我们在设备先进的校园里读书时;当我们在假期里快乐地玩耍时,我们应该一只明白一个道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无数的烈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读完《红岩》这本书后,我更加明白了:我以后要当警察,建设祖国,回报祖国给了我们这么美好的生活!

红色书籍读后感(精选篇6)

你知道祖国的山河为什么这样美丽如画吗?你知道红领巾为什么这样红吗?《红岩》,它会告诉你。

忘不了1949年11月27日那一天,反动派在逃窜前夕惨无人道地制造了震惊中外的歌乐山大屠杀,二百多个英雄啊?在重庆解放前夕,恨饮枪弹。歌乐山仰天长啸,悲声壮绝!

书中那一副副真实的照片,那一首首豪壮地诗句,那一桩桩感人的故事,向我们展现了革命先烈在白色恐怖下与敌人进行英勇斗争的可歌可泣的史实,展现了他们敢于牺自己的精神。

最感人的还是江姐的事迹。她的丈夫牺牲后,谢绝党组织照顾,坚定地表示:“到老彭倒下的地方继续战斗”。后因叛徒出卖被捕,陷入渣滓洞集中营,当敌人用种种酷刑折磨她,要她交出组织关系时,她始终坚贞不屈、守口如瓶。

还有罗世文、杨虎城、陈然等先烈们,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个个都是钢铁汉,他们的精神惊天地、泣鬼神,他们这样无怨无悔的忘我牺牲是为什么呢?我深深思考着,突然想到烈士们豪壮的诗句:“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愿意把这牢房坐穿”、“愿以我血献后土,换得中华永太平”、“作茧自缚非夙愿,碧血丹青换中华......”啊!我想到了,是革命先烈们用鲜血换来了我们今日的幸福生活,换来了新中国!一首首,一句句深深震撼着每个炎黄子孙的心灵。

《红岩》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启迪,它领着我们热爱中华,保卫中华,领着我们奔向世界科技的尖端,成为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

同学们,相信吧,在东方的土地上,《红岩》精神将放射万丈光芒,光照千秋!

红色书籍读后感(精选篇7)

暑假里,我在书架上随意翻看书集,突然一本厚厚的名叫《红岩》的长篇小说映入我的眼帘。翻看了几页,便爱不释手了。就这样,我花了整整一天,终于流着泪读完了。这本书里有许多英雄人物,如机智勇敢的成瑶,如老当益壮的双枪老太婆,还有临危不惧的江姐……其中,我最佩服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许云峰。他在可怖的敌人面前沉着冷静,在白公馆集中营潮湿、阴暗的地牢里,顽强地用手指和一副断掉的手铐硬生生打通了墙壁,发现这条通道可以脱离敌人的魔爪。在这生死关头,他首先想到牢里其它的同志,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这种精神怎能不让人佩服呢?

看完这本书,我不禁发出感慨,激昂的语言,感人的情节,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品到这里,看到这里,我已是泪流满面。

在和平年代中,也有和许云峰恰恰相反的人。曾经有新闻报道说:一名出租车司机阻止了一名正在行窃的小偷,小偷恼羞成怒,用水果刀去扎司机。虽然最后被警察制服了,这位司机也受了重伤,但他的心灵伤受的更重,更悲痛。在记者采访他时,他哽咽着说:“当我和歹徒搏斗时,竟然全是袖手旁观指手画脚的,没有一个人愿意站出来和我并肩作战,唯恐引火上身,真是世态炎凉啊!”

是呀,虽然我们生活在和平时代,但是还有不少坏人。我们要像许云峰那样与他们斗争到底,绝对不能让坏人为非作歹,不贪生怕死,要见义勇为,不苟且偷生,要铮铮铁骨。在遇到困难时,要努力去面对,一道坎一道坎的去迈,一座险峰又一座险峰的去攀登,决不轻易言放弃。失败了,可以重头再来,跌倒了,可以重新爬起,顽强拼搏,坚持不懈,相信风雨过后必定是彩虹,就像那位伟大的英雄——许云峰。

红色书籍读后感(精选篇8)

我读了古代雄杰篇英魂爱国这本书,书中最令我敬佩的人是:忠贞不屈的使者——苏武。因为他宁愿为国家死去,也不愿投降。接下来我就来讲一讲他的故事吧!

有一次,单于等苏武的伤好了,他又派卫律去劝苏武投降。卫律当着苏武的面,先杀了虞常,又对张胜说:“你犯了死罪,要想活命,就得投降。”张胜贪生怕死,投降了匈奴……最后单于见苏武仍不屈服,就把他流放到北海去放羊,对他说:“什么时候公羊能生小羊了,什么时候把你放回去!”

苏武在北海整整生活了19年。终于回到了自己的祖国。苏武出使匈奴的时候刚刚40岁,等他回国时已经快60岁了……我读完之后不禁流下了感动的泪水。苏武不是为了钱财,而是国家的尊严啊!我要学习苏武这种坚强不屈的精神,以实际行动,学好本领,报效祖国。

相信读了这本书的人一定会突然激发出一股热情!

红色书籍读后感(精选篇9)

延安,一个重要的根据地,无数革命领导人都曾在这块土地上付出过心血,由此被称为“革命圣地”。但国民党的魔爪多次想深入其内部,夺取革命果实并将其夷为平地。为此有这么一支部队在山西省延安以南地区对国民党进行多次防御作战。面对敌众我寡的局势;面对缺粮少弹的危机,他们不畏惧不退缩高呼:为保卫延安,保卫革命和国民党进行生死搏斗!

这呼唤声飘荡在延安上空,随风传播了几千里,有更多的人翻山越岭、跋山涉水来到这块净土,革命力量不断壮大,那有与敌人多次周旋,转移敌人注意力而身负重伤的彭德怀;还有远筹帷幄,每天只睡几个小时而坚持指挥作战的主席;还有愿与战士们同甘共苦,草鞋穿烂三次而不愿更换的朱德。

延安在呼唤,但它不再孤单。希望的光明就在前方等待着,胜利就在前方!

红色书籍读后感(精选篇10)

在歌乐山下,尽管受到种种非人的折磨,但仍坚韧不屈的与国民党对抗;在解放前的渣滓洞、白公馆里,尽管遭到惨绝人寰的毒刑,但仍有那股浩然革命正气在先烈身上迸发;在白色恐怖的阴影中,尽管是枪林弹雨,但那青春的火热依旧。

歌乐山在哭泣,在为一群人哭泣,一群为国家兴旺和民族的振兴而献出每一滴血液的人;一群为正义与真理而献出每一个青春年华的人;一群为历史发展的民主和自由大业而献出自己的生命的人!他们为着这一切,不惧地狱烈火的煎熬,虽九死而不悔!这平凡而渺小的生命啊,就由此燃烧迸发出永不熄灭的光华!

在人间地狱中,有英勇斗争舍已为人的许云峰;有受尽酷刑从不畏惧的江姐;更有那为送情报而装疯卖傻的华子良……面对残酷的现实,他们并没有不堪一击,反而变得更加顽强,因为党交给他们的任务还没有完成,要重新站起来,重新投身于革命事业中去!

推荐阅读:

我与地坛有感

读《资治通鉴》感想

读斑羚飞渡读后感

格林童话个人读后感

读文化苦旅感受100字

红色经典读物读后感10篇

标签: 红色 读后感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