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爱国主义的观后感(5篇)
“红色电影”中的“红色”是指流贯在作品血脉中的革命精神和英雄主义的思想风貌,看完某一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为此就要认真思考观后感如何写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观后感呢?下面我们来聊一下爱国电影的观后感吧。
1关于爱国主义的观后感精选
1937年12月的南京,应该是绝大部分国人心口永远的痛。而记录这段痛的电影虽然不少却乏善可陈。38岁的陆川,用他的方式诠释了这段注定历百年也难忘的痛。
出于对《可可西里》的欣赏,也出于对《新周刊》相关介绍篇幅的好奇,我没有选择购买DVD版的《南京!南京!》而是走进了久违的电影院。
一开始出现的那座城墙轻轻的雷了我一下。做为中国四大古都之一的南京的城墙,即便在太平天国时代,也没那么潦倒吧。
紧接下来的镜头则很有些主旋律的味道,大批身着国军标准制服的残兵欲从城门出逃,部分决意死守的身着类似八路军灰布军服的士兵执意不愿放行,想离开者一脸无奈,要阻拦者满腹心酸。
当高举民族大义旗帜,力主死守声称要与首都共存亡的最高军事长官弃城而去。我无法责怪那些不知所措的呐喊着“当官的都跑了,放我们出去!”的军官和士兵。那一刹,国家和民族对他们而言或许已经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当由想离开的军人组成的方阵和由执意不愿放行的军人组成的方阵开始互相用血肉之躯进行碰撞的时候,我想起了康洪雷作品《我的团长我的团》中虞啸卿的那句台词:“仗打到这份上,中国军人再无无辜之人!”
耳边传来阵阵密集的枪声,已经绝望的战俘知道那是日军正在有计划有组织的屠杀自己的同袍同胞,不愿再迈步走向死亡的刑场,枪声响起,一个个麻木的被捆住双手的躯体倒下。愤怒、失望和羞耻让陆剑雄这个战士无话可说,他不愿坐着死去,为了保留作为一名军人面对死亡时的最后一点尊严,他选择了沉默着迈步走向刑场。身后,小豆子跟上去了,还活着的人们也跟上去了,当绝望的军人们高喊着“中国不会亡”的口号纷纷倒下,陆剑雄一语不发,死不瞑目。
刘烨用很少的台词和极精练的肢体语言把这个纯爷们的角色演得很到位。个人觉得基本没什么可挑剔的。
日军一个小队推开教堂的大门,恐惧情绪在人数上百倍于日军的人群中蔓延开来,不分男女不论老少都对着仅只一个小队的日军士兵高高举起了屈辱的双手。这一刻,什么国家,什么民族,什么尊严,在人群的心中荡然无存。有的只是对死亡的恐惧。而日军士兵内心的恐惧也不亚于他们所面对的人群,高度紧张下的角川正雄满怀恐惧的对着忏悔室的门连开数枪后破门而出的却是几具女性尸体。透过屏幕,可以感受到那一刻作为一个人的角川内心的震撼、忏悔、挣扎。
作为一个日籍演员的中泉英雄能顶着日本右翼势力的压力和唾骂以一种正视历史、揭露日军罪行的心态来演绎角川正雄这样一个角色,个人觉得真的很不容易。至少我本人很佩服。
当难民营中要求所有女性都要把头发剪掉,换上男人的衣服时。小江却不愿意剪掉自己的头发,还说“仗打完后还要靠它吃饭”呢。此时小江给人的感觉完全就是一副商女不知亡国恨的样子。而当日军向难民营要100名女性去充当慰安妇,姜老师泣不成声的解释说如果这样做了可以为难民营换回需要的粮食、菜蔬和过冬的煤,不这样做日军将摧毁难民营时,还是这个风尘女子小江在长时间的沉寂后第一个举起了手。在被带走的时候,小江转过头来看姜老师,眼中满含着泪水但同时也充满了骄傲。她用一种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方式证明了自己的尊严,尽其所能的保护了那些曾经用充满鄙夷的眼光打量她的同胞。
江一燕,这个年轻的八零后,把小江这个中国版的“羊脂球”演绎得可谓淋漓尽致。赞一个先。
唐先生,那个胆小怕事、性格懦弱的唐先生,他一心想保全他的家人,甚至不惜为此去充当告密者。但当他失去了他愿意为之付出一切努力去保护的家人后,面对那座已经沦为地狱的城市,在有机会可以走出南京的时候,他选择了留下面对死亡,让一个假扮成拉贝助手的军官把自己怀孕的老婆带出了城。他选择了坦然的面对死亡来为自己之前做错的事赎罪,临刑前夕,他不无骄傲的告诉那个日军大佐:“我的妻子怀孕了,我的妻子怀孕了”。枪声响起的瞬间,他以死亡为代价找回了自己的尊严。
在走进影院之前我一直在怀疑范伟是否适合这样一个角色。而当我走出影院的时候我已经完全相信范伟不仅仅只是个喜剧明星。
姜淑云,这个难民营的一直的守护天使,当拉贝不得不奉召回国后,她用柔弱的肩膀担起拉贝留下的担子。当她冒着巨大的危险一次次的去以妻子的名义认领那些不是自己丈夫的丈夫而被日军识破并抓住她准备带走的那一刻。她向只有数面之缘的懂英语的角川说了一句:“Killme!”(杀了我)。那一刻,我原谅了她曾经的懦弱,原谅了她在日军向难民营索要100名女性去做慰安妇时她不曾举手的退缩。
姜淑云知道她被抓去所面临的命运:被。为了能够死得稍微有点尊严,所以她向只见过数面的懂英语日本军人角川求助。最后,角川帮助她实现了这个愿望,她终于可以有尊严的死去。这是个很好但也很有破绽的桥段,当时押解他的两个日本士兵分别是一左一右的扭住她的胳膊在同一水平线上向前走的,而角川在听到姜老师的那句话后经过短暂的思索,掏出就是一枪爆头。须知角川并非神枪手或者狙击手啊,他就不怕打到他的战友吗?并且他的上级在他开枪后并未做出任何异议。这实在是有些说不过去的。
有人说高圆圆的表演痕迹过于明显了,但我没这种感觉。我只觉得陆川的确很会挑演员,仔细想来,气质比高圆圆更纯净的角儿在当今的演艺圈也实在是为数不多。
小豆子在这部黑白影片中几乎经历了所有事件。影片结束,屏幕上打出“小豆子,还活着”。影片中的小豆子和现实中的小豆子们对那段历史的回忆必将永远的将日本军国主义钉在耻辱柱上。
与被网络热炒的奥运童星林妙可相比较,我更喜欢这部电影中的那个见证和承载了那段历史的小豆子!
这部电影还有个英文名字:《City of Life and Death》,“生死之城”的意思。相比之下,我更喜欢这个名字。毕竟,这是一部商业电影,而不是一部记录片。我也希望看完这个帖子后有可能对我破口大骂的同学们先抱着一种看电影的心态再看一遍这部影片再来骂。
陆川38岁了,不算年轻了,但毕竟比斯皮尔伯格还是年轻了点。所以不指望《南京!南京!》能达到《辛德勒的名单》的高度。
一千多万美元的投资对于国产电影来说不算少了,但相比《辛德勒的名单》的投资,还是少了点。也正因为如此,我理解了《南京!南京!》中雷人的城墙和那反复重复出现的背景。
2关于爱国主义的观后感精选
《英雄儿女》这部电影记述了时期志愿者们的英雄事迹。
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某军政治部主任王文清,意外 地遇到了老朋友王复标的儿子 王成,从而获悉与自己失散了18年的女儿王芳的消息。王成在一次战斗中负伤,正在医院养伤时听说部队要打大仗,伤未痊愈便跑回连队请战。战斗打响了,为了坚守无名高地,部队伤亡惨重,增援部队一时又无法赶到,没过多长时间 ,阵地上只剩下王成一个人。王成一人坚守阵地,消灭了无数进攻的敌人,为了消灭更多的敌人,他对着报话机向首长喊道:“为了胜利,向我开炮!”最后,在用尽,敌人再次进攻时,王成抱着爆破筒跳进敌阵,壮烈牺牲。王芳知道后,十分悲痛。后来在一次演出中,王芳为了掩护一名炊事员,不幸身负重伤,被送回国内治疗。不久,王芳返回朝鲜,知道了王文清是自己的亲生父亲 。王文清鼓励王芳要做工人阶级的好女儿,革命事业 的接班人。
王成叔叔负伤请战,始终冲在队伍的最前面,不放过一丝机会 。好一个“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王成叔叔英勇地倒下了,为了任务,为了使命,更是为了和平 。他是我们民族的英雄!王芳也是好样的,她为了他人而身负重伤,回国内治疗痊愈后仍然不忘。他们愿意牺牲自己,换取胜利。这种无私的精神,这种无畏的精神,这种视死如归的精神是我们中华人民的骄傲!王成和王芳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这部电影中不仅体现了这一种革命精神,也表现出了骨肉亲情 的感人。
今后我们一定以这些英雄为榜样,学习他们的精神,刻苦学习,勇攀高峰。我们还要懂得维护和平,发扬和平精神。祖国的未来需要靠我们来发展,我们一定要以实际行动来报效祖国!让我们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好好学习,做跨世纪的接班人!
3关于爱国主义的观后感精选
轰动全国的优秀影片《焦裕禄》,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正直无私的`党的好干部的光辉形象。
焦裕禄同志被派到兰考县工作以后,就全力以赴地为改善兰考人民的生活而忘我奋斗着。为了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他刚一上任,就把车站上积压的救灾物资分给贫困的人民。他不顾患重病的身子和风雨的阻挡,坚持下乡考察洪水灾情,号召群众与老天搏斗,抢救被水冲倒的庄稼。在别人送给他应得的大米和鸡蛋时,他又不顾全家人的反对,坚持把东西送给群众……
为了兰考县的穷苦人民能过上好日子,焦裕禄心甘情愿地牺牲自己和幸福的家庭,这是多么感人的事情呀:它使我透过银幕,透过几十年前的光阴,透过躺在病床上的焦裕禄那平静的外表,看到了一颗火热而赤诚的心--颗鞠躬尽瘁为人民的心。
影片《焦裕禄》最让我感动的还是那一次:家中仅剩一点钱了,妻子原答应给孩子做一顿红烧肉吃,可刚一出门,却碰上了焦裕禄,他说把钱已送给别人,不要买肉了。晚饭桌子上,小儿子哭闹着把玉米窝头扔到地上,叫着要吃肉。他一气之下打了孩子,让他把窝头拾起来,并耐心告诉他有窝头吃就很不错啦,多少人连这还吃不上呢!孩子含泪抽泣着答应再也不扔窝头了。看着孩子那瘦弱单薄的身子,他的心里也一阵酸楚。这件事在现在看来多么不可思议呀!天下竟有因孩子要吃肉这么小的事打孩子的父亲:这怎能不叫坐在电影院里嗑着瓜子的我感动呢?看到这里,我又如何能嗑得下去呢?
在焦裕禄患病晚期不得不住院时,小儿子来到他的床前,抽噎着说:“爸,爸--我再也不要吃红烧肉了,我只要爸爸,呜……”焦裕禄慈爱地抚摩着他的头:
“唉,傻孩子……”他用这几个简单的字道出了内心的无奈和对孩子的怜爱,这是一个无法让该子过上舒服日子的父亲的心声。
42岁,正是一个人施展雄心壮志的好时期,可是焦裕禄却匆匆地离开了人世,离开了他为之奋斗的兰考县和那里的人民。但是他的精神,他的品质永远也不会被人们忘却,他像一座丰碑永远屹立于我们这些后人的心中,时刻提醒我们不要忘了为人民服务,鞭策我们勇往直前。
4关于爱国主义的观后感精选
10月30日,我观看了电影《地道战》,它主要是讲:1942年到1944年那几年,日本侵略军在冀中平原上“大扫荡”实施了三大策略:“杀光、抢光、烧光”。冀中人发由于军力不足,不能对抗敌人,就创造了新的斗争方式----地道战。创建地道战以后,敌人就往里面攻击,想方设法地破坏。但是聪明的冀中人民又想到了很多妙法来防备,敌人没有得逞,他们既怕又恨,但又对我们没办法。在地道里作战时,民兵队长高传宝利用人群来传播消息,使队长的意思能传播给人群。人们有了地道战,敌人的“扫荡”粉碎了,冀中人民取得了胜利。
观看这部电影的同时,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古代的中国人民如此聪明,而现在的中国人却如此地脆弱无能,就拿诺贝乐奖这个事例来说吧,在外国已经有很多人得了诺贝乐奖,但我们中国却只有几个人获得了诺贝乐奖,真是天壤之别啊!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中国人并不比别人笨,为什么会这样?告诉你吧,因为我们中国人不懂得合作,只懂得为自己争权谋利。我们回想一下《地道战》吧,如果他们不合作,能修建成地道吗?如果他们不合作,能想出防毒方法吗?所以我呼吁大家不要再争取权谋利了,你倒不如把争取谋利的时间来为国家作奉献,这样也许对你会更好。
同时,我也希望我们小学生好好学习,不要玩世不恭,好好学习,不要辜负大家对你的期望,长大为国家做奉献。以史为鉴,珍爱和平!
5关于爱国主义的观后感精选
“人要活得精彩,死要死得有尊严。”
这是电影《少女穆然》中16岁少女张穆然说的一句话。她说完这句话后便停止了呼吸,平静地走了……这时同学们已泣不成声,眼泪化作一汪湖水,淹没了同学们激动的心。我也哭了,为主人公的坚强而哭,为主人公短暂而辉煌的一生而哭。
影片质朴感人,没有影坛巨星加盟,没有高投资,没有大创作,但纯朴自然。影片取材于现实生活的真人真事:穆然从小成绩不太好,被人嘲笑,又远离妈妈,生活很艰苦,但她像一只勇敢倔强的荆棘鸟,活泼、乐观,不幸小小年纪就得了癌症,但她仍然顽强地和病魔作斗争,决不放弃。
影片犹如催泪剂,使同学们泪眼模糊,潸然泪下;同学们心跳加快,心潮澎湃;影片犹如营养液,使同学们感受坚强,精神焕发……我止住眼泪,赞叹道:“好倔强的穆然啊!”当她病入膏肓,疼痛无比,护士想给她打止疼针,她却说:“我在体验痛苦,体验痛苦就是体验活着。”好勇敢的穆然,一个乐观的女孩,一个爱美的女孩,由于化疗,头发都掉光了,但她十分坚强,没流一滴眼泪,却把欢乐、希望留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穆然这种乐观面对困难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面对不治之症,她没有灰心,还关心着别人,希望帮朋友办几件事,希望把妈妈的户口办回北京,还希望自己能和崔永元一起主持节目……她短暂的生命焕发出灿烂的光芒,就像划过天边的流星,稍纵即逝,但她留给身边每个人却是永恒的回忆。
对照影片中的穆然,我觉得我们这些小学生都是蜜罐里泡大的,哪个不是“小皇帝”、“小宝贝”?谁没有爷爷奶奶宠、爸爸妈妈疼?但很少有人想起关心父母,有的人耍性子、使脾气,刁蛮得很;有的人碰到困难就唉声叹气,打退堂鼓;有的人在困境面前尊严扫地,乞讨偷生……寒假期间我就目睹这么一件事:一个十五六岁少女,长得眉清目秀,却成长启读。
每天跪在金珠小学门口,或穿行在马路上,伸手乞讨,她在纸上哭诉生活的不公、命运的悲惨。我想,她完全有能力养活自己,因为她身体健康,四肢健全,至少当个保姆也能赚钱。
是啊!朋友们,人生哪会一帆风顺,请不要抱怨生活对你的不公,也别抱怨人生给你的磨难,人生路上难免有风风雨雨、有暗礁、有荆棘,只要我们心中有灿烂的阳光,哪怕满天阴霾?只要心中有光明的未来,哪在乎眼前的挫折?只要心中充满关爱,还怕战胜不了大困难?来吧,让我们也像只勇敢倔强的荆棘鸟,冲破重云,冲过暴风雨,迎接挑战,沐浴新世界的灿烂阳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