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学数学买书教案最新范文

实用范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07-20 17:43:36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20_年小学数学买书教案最新范文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了: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话动形式 .让上、中、下三类学习水平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数学买书教案,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小学数学买书教案范文一

教学目标:

1、结合“买书”的具体生活情境,探索没有进位或退位的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经历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2、通过交流活动,让全体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

3、能用小数加减法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小数加减的算法,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加减的算理

教法学法: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就是要让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来学习数学。因此本节课,在教法和学法上力求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原则,主要采用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亲历知识的观察、发现、应用的过程。主要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对新知识进行主动学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创设去书店买书的情境,让学生感受问题情境,从中获取数学信息。(设计意图: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交流互动,探究新知

这个环节分两个层次完成,第一个层次:学习小数加法。当学生从情境中获取信息后让学生根据题中的问题独立审题,尝试列式,根据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经验,学生能够列出算式。然后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究算法,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结果,接着通过组际之间的汇报交流想法,生生互动,掌握算法。最后采用师生交流的形式以“三种算法有什么共同点?小数加法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你觉得哪种方法比较简便?”这几个问题展开,从而明晰算理。

(设计意图: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使学生在遇到新问题能转化为熟悉的已知问题加以解决,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列竖式,并运用元、角、分的知识解释算理)第二个层次:学习小数减法

有了前面小数加法的学习基础,这个环节以学生自主学习,交流汇报为主,让学生根据题中的两个条件,尝试提出数学问题即:数学世界比童话故事贵多少元?然后尝试用竖式计算,在计算的基础上,尝试总结方法。(设计意图:运用类推的方法探究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训练应用,解决问题

本环节分三个层次展开。

1、基础练习,巩固方法。让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1.2元+5.7元 6.8元-5.1元

2、综合应用,形成能力:请同学们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下面的问题

一只玩具小熊4.2元,一辆玩具小汽车15.40元,(1)买这两个玩具共花多少元?(2)玩具小熊比玩具车便宜多少元?

3、拓展应用,提升能力:每个玻璃杯13.60元,每个陶瓷杯10.20元,每个塑料杯6.10元,20元买两个杯子,可以怎样买?

(设计意图: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达到学以致用,提升能力的目的。)

四、回顾整理,总结提升

以让学生谈收获展开本环节,达到对知识的回顾、整理

小学数学买书教案范文二

教学目标:

1.学会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2.学会列竖式计算进位加法,知道“满十进一”的运算规律。

3.通过自主探索、交流,培养综合学习能力。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重视教学过程的全新理念,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尝试采取多种手段引导每一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新课。

师:同学们,生活中到处都能碰到和数学有关的问题。今天,我们一起去书店买课外书,看看在那里会碰到什么数学问题

二、学习新知。

1.出示主题图。

第一步,让学生看图并说说从图上知道了什么。

第二步,让学生根据图上的条件提数学问题。

第三步,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汪汪乐园》和《海底世界》共有多少本?

2.探讨算法。

(1)学生独立思考算法,试算28+4=()。

(2)分4人小组交流算法,要求组长统计算法。在全班评选想出算法最多的小组。

(3)全班学生交流算法。

算法一:数小棒,先摆28根,再摆4根,然后把4根小棒一根一根地加到28根上,一边加,一边数,数出最后的结果。

算法二:先算28+2=30

再算30+2=32

算法三:先算8+4=12

再算20+12=32

算法四:列竖式。

学生已经学会了列竖式计算两位数不进位加法,有的学生已经有了列竖式计算进位加法的知识储备,所以当学生提出可以列竖式计算时,教师就先让学生试着列竖式计算,自己讲解计算方法,然后再强调“满十进一”的计算法则。

(4)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分组进行交流,并说明自己选这种算法的原因。

三、练习“试一试”。

1.“你想买哪两本书,需要多少钱?”

先请学生独立做题,然后全班交流计算方法和计算结果。

2.“有30元钱,可以买哪些书?”

学生独立思考、做题;分4人小组交流,组长统计计算方法,评选出每个小组中想出方法最多的“智多星”;全班交流计算方法。

四、自由练习。

师:你今年多少岁?算一算再过16年你多少岁?

_妈今年多少岁?再过8年多少岁?

你爸爸今年多少岁?再过7年多少岁?

(1)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2)分4人小组交流计算结果。

五、小结。

师:同学们也可以在生活中找一找数学问题,试着去解决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了,可以存入“问题银行”以后再解决【再次说明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数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道理。】

六、学生自评。

要学生说一说自己这节课表现得怎么样?如果好,好在哪里?如果不好,以后打算怎么做?

小学数学买书教案范文三

教材分析:

本课时安排的教学内容《买书》实际上就是小数加法(不进位)和小数减法(不退位)。本课的教学关键是要让学生理解在小数加减计算中,只要小数点对齐(即相同的数位要对齐),之后的计算与整数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学生理解了这点,就可以把整数计算的相关知识迁移到小数的计算中,掌握小数的计算方法就比较容易了。

学生分析:

学生在二年级学习了整数加减法的计算。上节课已掌握了大小的比较,对于今天内容的学习应该很容易。但对小数点对齐的情况,不能老师告诉,得让他们自己发现。另外,同学们对计算的学习缺乏兴趣,教师应创造机会积极调动其兴趣与自主的意识。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直观模型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不进位和不退位),并能正确进行计算;能利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明确小数点对齐的算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自主探究的_,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不进位和不退位),并能正确进行计算;能利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法为什么相同的数位对齐,(即小数点对齐)。

教学关键:

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法为什么相同的数位对齐,(即小数点对齐)。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法学法:

(一)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了: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话动形式 .让上、中、下三类学习水平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尝试采取多种手段引导每一个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过程。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学习要从已有的“最近发展区”出发,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师作为帮助者、促进者,是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

(二)说教法

本节课教法上的特点是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让学生经历自己的学、自己的示范、自己尝试的教学话动过程。能限度的调动学生积极性以及计算教学的兴趣性。

在探究的时候,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例如在以前的计算教学中,教师针对教学中的重难点,出相应的题目,让学生练习,然后再小组讨论共同探讨,教师再做最后的总结。而今天老师把主动权放给学生:让他们在解决情境中出现的问题以后,自己列出一道小数加减法算式,再根据学生中出现的情况,教师有目的、有参次的选择信息,让同学们在矛盾冲突、矛盾的解决中,自己掌握新知。

这样孩子们在自主、探究、合作中学习,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思维的发展。

(三)说学法

在教学中应让学生感悟到:数学来自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是学生自己的数学。让学生感到数学的有趣和可学,在数学课堂中经过亲身经历、亲自体验,得到观察、操作、思考、总结的方法。使自身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逐步提高,学会学习,体会到“生命的狂欢”。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由浅入深。

1、回想一下,在我们这几天的数学课中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

2、思考:我们在用竖式计算整数加减法(不进、退位)时,要注意什么?

二、学习新知。

1.出示淘气买书时所遇到的问题。

第一步,让学生读题并说说从题中知道了什么。

第二步,让学生根据问题列出算式。

第三步,让学生用以前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童话故事》和《数学世界》一共需要多少元?

2.探讨算法。

(1)学生独立思考算法,试算3.2+11.5=(    )。

(2)分小组交流算法,要求组长统计算法。【进行组与组之间的竞争,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3)全班学生交流算法。

算法一:3.2元=32角 11.5元=115角

32角+115角=147角 147角=14.7元

算法二: 3元2角

+11元5角

14元7角

算法三:因为3.2元=3元2角,11.5元=11元5角,3元2角+11元5角=14元7角

算法四:列竖式

学生已经学会了列竖式计算两位数不进位加法,有的学生已经有了列竖式计算进位加法的知识储备,所以当学生提出可以列竖式计算时,教师就先让学生试着列竖式计算,自己讲解计算方法,然后再强调“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4)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5)小组交流:整数加减法和小数加减法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为什么小数加法竖式的小数点要对齐?

(6)小组汇报


20_年小学数学买书教案最新范文

推荐阅读:

最新感恩老师主题班会

中学生感恩教育主题班会

初中物理教案范文格式2023

《防灾减灾,关注生命》主题班会教案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设计

2023安全教育活动主题班会标准版(10篇)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