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技巧选材与构思(推荐4篇)

高中作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11-17 11:22:03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高中作文技巧选材与构思1

一、析“题”

“审清题目,明确要求”是高考作文的重要能力之一。如果是“命题作文”,一般要明确两点:一是“写作对象”,二是“写作题眼”,即文章的写作重心。如“共享生命”,“生命”是写作对象,“共享”是写作重心。如果是“材料作文”,先要明确本“材料”有几个感想点,俗称“感点”,然后找出“倾向性”感点,确定写作的对象。如果是“话题作文”,要剖析话题,挖掘话题内涵。如:据说犹太王大卫的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契诃夫小说中一个人物的戒指上也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不会过去。”一位哲人曾说:“成功和失败只代表过去,忘记过去才可能走进新天地。”另一位哲人又说:“过去不能忘,因为历史是一个永远的存在。”到底什么不该记忆,什么该记忆?请以“忘与不忘”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此话题所包含的内涵很丰富,可作如下联想和分析:

1.你爱别人,可以忘记;别人爱你,但不能忘。

2.你帮助过别人,可以忘记;别人帮助过你,但不能忘。

3.你对别人有恩,可以忘记;别人对你有恩,但不能忘。

4.别人对你不好,可以忘记;你对别人不好,但不能忘。

5.现在的成功与荣耀,可以忘记;过去的失败与教训,但不能忘。

6.生活中的烦恼,可以忘记;生活中的快乐,但不能忘。

7.生活中牵挂精力的琐碎小事,可以忘记;自己的理想、目标,但不能忘。

二、切“入”

高考作文是选拔性考试,既有规定性,也有技巧性。高考作文尤其要有亮点,与众不同,

写出自己的个性,“切入”角度很关键。“切入切入”,就是先切而后入,从切出来的众多角度中寻找一个最佳的角度作为自己文章的突破口。尤其是“大题”,一般要“小作”,就易“上手”,千万不要大进大出,泛泛而谈。上题中的“共享生命”,就可以采用设问法来选一个角度,什么叫“共享”?怎样“共享”?如“交换”这个题目可以采用切割的方法来选一个角度:

1.从交换的价值上,可对等价交换、不等价交换,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事例,进行议论。

2.从交换的形式上,可记叙一次有意义的主动交换、被动交换、公开交换、秘密交换。

3.从交换的性质看,有伟大的交换、卑劣的交换、奇妙的交换等。

4.从交换的对象看,有高层次的思想、学术的交换,爱心的交换,生命的交换,也有普通平常的交换等。

三、用“本”

很多考生到了考场苦于没有材料,其实,我们所学过的课本就有丰富的资源。以“忘与不忘”为例,就可以想到:杜甫忘掉的是茅屋为秋风所破,“床头屋漏”无干处,不忘的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海伦凯勒忘掉的是双目失明的痛苦,不忘的是坚强乐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史铁生忘掉的是肢体残疾,终生与轮椅为伴的痛苦,不忘的是对人生对社会的深沉思考等。如果把我们所读过的课本和课外所读的书籍,花点时间理一理,归一归类,就会发现这是一个“宝库”。可用一句话来概括,分类做成“索引”,临考前看一看,会受益无穷。此外大家做过的大量试卷,其中大量的阅读材料,可按现代文、文言文、古诗词分类,也做一个“索引”,归并到课文的“索引”中,你会惊奇地发现这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四、索“源”

大千世界变化无穷,客观生活丰富多彩,只要留心就有材“源”。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亲情、友情、师生情等,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等,冷暖寒暄、人生百味等。其间储藏大量的事实论据。生活应该是作文材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材“源”。

高中作文技巧选材与构思2

写作文,审题很重要。那么,高考作文怎样审题?

1.材料作文的审题

材料作文是一般命题作文的扩展。就审题而言,面对一个题目,实际就是面对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现成结论或命题,尽管审题者的认识有不同,但差异不致太大。材料作文则不同,一则或多则材料,无论取自现实生活、历史文献或文艺作品、科学论著,其所包含的内容却远远大于一个命题,可以从各个角度去理解,这给了考生写作的更大自由,也给考生的审题增加了难度。

2.命题作文的审题

高考作文有不少是用一个词做题目。如“机遇”“父辈”“尝试”“习惯”“我的财富”“责任”等。除了“我的财富”,因为前边没有什么限制词,选材的范围就比较宽,便于学生调动生活积累,发挥写作水平。这类命题审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词所表达的概念的含义,并据此选出恰当的材料。文章的题目,虽然往往只有几个宇,但是审题时如果粗心大意,囫囵吞枣,仍然可能产生错误的理解。只有仔细辨析题目中每一个字、词的含意及其相互关系,才能确切地领会整个题目的主要意思、主要精神。

(1)要抓住关键词语

例如,看到“父辈”这一题目,就要注意到“辈”是一个群体概念。文章不能光写自己的父亲或是伯父、叔父等某个个人,而要着眼于反映两代人的关系,或是下一代对于上一代的某些较有普遍意义的看法。

(2)弄清词语取的是基本义、还是比喻义

如“尝试”这一题目,取的是它的基本义,即一个人或一些人主动地、有目的地去做一件以前没有做过的事,从而获得某种感受或启示。既然是“以前没有做过的”,所以成功、失败或至今仍无结果都可以写。因为“尝试”的前边没有限制词,所以既可以用第一人称写自己,也可用第三人称写别人;既可以写个人的经历,也可以写集体的实践。

3.话题作文的审题

最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均属话题作文。高考作文的话题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高考作文的话题是“答案是丰富多彩的”,高考作文是以“诚信”为话题;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

高中作文技巧选材与构思3

知识点睛

其实,一切人类活动都需要构思这一生命的光华。只不过,叫法略有差别而已:有的叫意念,有的叫灵感,有的叫创意,有的叫创思,还有的叫主意、点子、计谋等。

方法点拨

就考试来说,构思主要包括三件事情,即:(1)文体选择;(2)思路展开(论证结构、论证方法);(3)结构设计(“列提纲”)。

一、是写记叙文还是议论文?

这个问题的实质是:你是准备叙事呢,还是议论或抒情?写文章的表达工具只有五种:叙事、抒情、议论、说明、描写。不同的表达方式为主构成的文章就具备了不同的体裁,即我们所熟悉的说法,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或散文、小说、戏剧、诗歌等。

所以,审题的时候,我们要考虑选用怎样的表达方式。决定选用何种表达方式的要素有哪些呢?起码有四种。即:题目本身的限定、写作方向的限定、写作内容的限定、写作能力的限定。

二、议论文的思路如何展开?

记叙文(散文)以画面抒情,所以通常采用折扇式结构——以一条线索串起若干依次展开的画面。因此,写作记叙文(散文)的基本功是先具备用文字营造画面的能力,写景当然容易一些,人物众多的场面可能就更难一些了。画面展开的顺序无外乎三个:时间、空间、心理(意识流)。或者三者兼用。另外,记叙文(散文)的写作还需要塑造形象(意象),形象(意象)需要强化,这样又要处理好几个画面之间的同中之异,或异中之同。

这里重点谈谈议论文思路展开的问题。议论文的思路简单地说其实就是三个短语: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也就是说,所有的议论文都可以看成由三部分构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首先要确定论点即“是什么”,然后必须回答“为什么”或“怎么办”。论点有两种,一种是讲述道理的,一种是指导实践的。前者需要讲清楚“为什么”,后者既需要讲清楚“为什么”还需要讲清楚“怎么办”。行文的时候或两者兼而有之,或两者只需其一,这与写作情境与潜在读者的需要有关。但是,不管怎么说,提出一个观点以后,你必须能够直面别人的质疑,要论证自己道理的合法合理性,解决一个“为什么”的问题。所以,第一要思考的问题是:我的理由是什么?

从总体上来说,议论文思路展开的大框架如下——

论点(是什么)→理由(为什么)→做法(怎么办)

有人将议论文的思路概括为48个字,不妨借鉴——

提论点,开议论:为什么——怎么能;正面讲,反面论;讲道理,引言论;举事例,典型新;联实际,确切准;生发开,驳异论;结尾时,要回应。

具体说来,议论文思路展开的方法有以下八种——

1、总分开路。开头总提问题,然后话分两头剖析,结尾归纳论点,全文构成总分总的关系。中间分说依据一分为二、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

2、纵深开路。根据论点逐层论述,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步步深入,体现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思考。一般用于需要深层剖析事理的文章。

3、横向开路。围绕论点向横的方向思索,把论述的广度逐步扩大,最后再收拢来。一般用于议论文的事实列举。要注意的是:一则必须紧扣论点展开,一则不能堆砌,展开的各面务必分属不同角度。上举佳作《我们》即是这一思路。

4、纵横交错开路。一般用于比较复杂的论述,主要体现在全文的间架上,在一个段落内极少见到。

5、对比开路。其中一个方面是正面的,一个是反面的。往往是用反面的来突出正面的。行文过程,一般是先正后反;但如果是用正面的来论证反面是错误的,行文过程又往往是先反后正。

6、类比开路。通过讲故事、打比方或引用成语典故,对某些属性相同的事物进行比较,阐明问题,论证论点。行文结构,一般总是先概述用来类比的故事、寓言、成语典故,再引申到要说明的道理上来,进行类比阐发。最关键之点是借以类比的事物和所要说明的道理之间要有共同的属性,要类比得合乎逻辑,要准确把握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材料作文基本采用这种思路。

7、逆转开路。先从一个方面论述问题,后面忽然来个逆转,否定前面的看法,论述另一种看法,思路发生了大转折。一般常用于对某些错误认识的分析批判。

高中作文技巧选材与构思4

午后的阳光,斜斜地招灾漫布哈气的玻璃窗上,映出一片金黄的光晕。时光就这样在我的指尖悄悄溜走,从汉语的a、o、e到英语的A、B、C;从简单易懂的速算到复杂难学的函数;从蹒跚学步的女孩到蹦蹦跳跳的少女,时间仿佛来过,又仿佛在悄悄地改变一切,而成长就那么日然而然的唱响了我的青涩岁月……

小时候,我最喜欢跟着外婆去那卖银耳、桂圆的普通小店,听着外婆用温软语气说:“走吧,咱俩买点银耳熬粥喝,天气热了哟。”外婆的银耳莲子羹不知拥有怎样神奇的魔力,那白得透亮的银耳莲子羹,晶莹的好似雪莲花。我喜欢那一首首老旧的歌谣,从外婆嘴里哼唱出的歌谣曲调不全的时候,会引小小的我一连串“咯咯”的笑。

七岁,上小学。那时候的我,背着小小的书包;远离自己的避风港湾,去尝试翱翔在那暴风雨、大波浪摇撼的大海上。怀着惶恐与无知,寂寞与胆怯来到这陌生地方。依赖这艘小船对我渐行渐远,自立却成为我并肩的伙伴。我望着石子铺的操场,微微依旧却依然严肃的教学楼,夏末依旧微笑的一片片金色的蒲公英。这些,展现着原始的充实感,让我看到一种立体的严肃,让我开始渴望长大,大到可以和这些挺拔的白杨树并肩。

十三岁,上初中。我已不再是那个动不动就慌乱的小女孩了。带着对新环境的好奇,内心的蠢蠢欲动。刚刚翻新过的校园有灰尘的味道,刺鼻的油漆味刺激着我一颗好奇的心。手轻轻抚过那洁白的墙壁,朱色的门身。一切都那么崭新,一切又那么生疏。也有了一丝丝怀念的味道。夕阳西下,我迈步走出这崭新的校园。回头一望,却见那刚刚被漆成米黄与淡粉红色的教学楼在夕阳的笼罩下耀眼的闪烁着,庄重而肃穆。又是一天的结束,但还是另一天的开始。我在慢慢成长。

换座了,我“搬”到窗边能看到那两条亮亮的铁轨和一簇簇坐落在铁轨旁边的平房。往往一抬头,便可看到火车飞驰而过,而我的青春又在怎样的轨道上游走呢?

我跟随着阳光的影子,来到我以前经常吹蒲公英的草地上,那里的雪纯净而洁白,我笑了,心里想着来年的蒲公英花瓣多么的金黄,蒲公英伞多么的轻盈。再往前走走,又是我做游戏的天地。还记得以前的游戏和那些童谣,一闭眼,仿佛还能听见那一阵阵清纯的笑声

和稚嫩的童音。最爱秋千,上面记载了我太多的欢声笑语。而时光却还是在秋千上留下痕迹。看那已有沟壑的墙壁却慕然发现我在长大,它在变老。皆是风景,皆成回忆。

就这样吧,给自己写一首成长的歌,轻声呢喃:

蒲公英的花瓣折射着月光/风儿一吹/柔柔的小伞便飞在天上/银白色笼罩着大地/月下荷披着银粉的衣裳/萤火虫点亮盏盏萤绿的灯光/我们/就这样成长。

推荐阅读:

读什么有感作文800字高中(通用31篇)

好的作文400字高中(汇总44篇)

高中生写故事的作文题目(汇总31篇)

公交车里的新鲜事作文高中(14篇)

选择自己合适的路作文800字高中(精选35篇)

高中作文排比句开头模板(通用6篇)

标签: 技巧 高中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