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古典音乐作文(通用12篇)

800字作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10-22 10:35:24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传承古典音乐作文1

1前言

弗雷德里克弗朗西斯克肖邦(Fryderyk FanciszekChopin, 1810一1849)伟大的波兰音乐家,自幼喜爱波兰民间音乐,不满20岁已成为华沙公认的钢琴家和作曲家,电影《钢琴师》中古典音乐欣赏。后半生正值波兰亡国,在国外度过,创作了很多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钢琴作品,以此抒发自己的思乡情、亡国恨。导演罗曼波兰斯基的经典电影《钢琴师》,作为一部波兰大导演摄制的反映波兰犹太人在二战期间遭受德国人残酷迫害的电影,不可避免地选择肖邦的音乐为电影的主导音乐。

我要说,波兰斯基在选择音乐上匠心独具,使历史背景及主人公的性格和故事发展巧妙结合,对于音乐素材的运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波兰斯基从众多肖邦的作品中选用了三首夜曲、两首叙事曲、一首圆舞曲、一首前奏曲、两首马祖卡和电影结尾时的钢琴与乐队的Grande Polonaise,每一首都选用得恰到好处,和电影的结构、情节和场景的转换、主人公的心境环环相扣。

2《 钢琴师》 音乐赏析

电影伊始,1939年9月23日,正当钢琴家斯皮尔曼在华沙的录音棚里录制肖邦的《升c小调夜曲》,_的炸弹无情地降落下来。爆炸了,他还不走,外面有震动声音,录音师劝他赶紧出来,他还不走,玻璃碎片夹着浓烟冲进录音间,这个场景给人印象很深。其实,波兰斯基在这里采用的完全是史实:《升c小调夜曲》平静舒缓的开始,忧伤宽广的基调,似乎预示着千百万犹太人的生命即将终止的厄运。德军占领了华沙,犹太人被迫戴上大卫星的袖标,禁止在人行道上行走,禁止去餐馆和公园钢琴家卖掉钢琴,全家人被赶到城中央几个高墙圈起来的集中营,他只能在餐馆里弹钢琴,换回一点点粮食。在这个时候,音乐,只是一种谋生的手段。

影片的高潮出现在将近结尾处,1944年的冬天,德军在东线节节败退,华沙已经被苏军包围,胜利解放指日可待,对于主人公斯皮尔曼来说这可能是黎明前最后的黑暗,但是一个意外发生了。这是电影中最震撼人心的一个片段,是在钢琴家为了打开一听罐头,在火炉旁被德_官发现。波兰斯基在这个场景之前,已经通过音乐为这位德_官是个什么样的人作了巧妙铺垫。当时钢琴家发现有德国人回来,便抱着罐头躲进阁楼里。这时,楼下隐约飘来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的琴声,德_官将这段音乐弹奏得清冷幽怨,充满了人情,弥漫着惆怅和无奈,既暗示了他心有音乐灵犀、是一个艺术的欣赏者和同情者,又暗示了他骨子里没有其他德国刽子手那种凶残本性。

有了这个铺垫,他作为一个德_官,冒险拯救一个苟延残喘的犹太艺术家的薄命,才不显得唐突。不知道过了多久,饥饿的斯皮尔曼也许是认为德国人已经走了,于是下楼在房间里找工具撬罐头盖的时候,罐头不小心掉在地上,里面的水撒了出来。斯皮尔曼心疼地把罐头捡起来,抱在怀里。突然,一个全身穿着德军制服的德军军官出现在他的面前,对于他来说一个身穿德军制服的人意味着什么?当军官得知自己面前这个瘦弱无助的犹太人是钢琴家时,便请他弹点什么。我开始在猜想他会弹一个夜曲,经过这么多的磨难,他难道不厌倦和疲惫吗?钢琴家略微迟疑了一下,似乎是惊魂未定,因为这个时刻也许就是他弱小生命的最后一刻。

沉静下来后,他选择了弹奏肖邦的《g小调第一叙事曲》。+g小调第一叙事曲》是肖邦根据密茨凯维支的叙事史诗《康拉德华伦洛德》而写。1828年,《康拉德华伦洛德》问世,叙述13世纪立陶宛爱国者华伦洛德领导民众抗击入侵的'日耳曼十字军骑士的故事。斯皮尔曼在此时此地选择演奏它的用意无疑只有一个一一反抗!是冒着极大的风险的斯皮尔曼式的反抗!为什么是反抗?他没有选择莫扎特或贝多芬等德奥系的音乐家而选择了自己最拿手的也是本民族的骄傲肖邦的作品,如果导演选择让斯皮尔曼演奏莫扎特或贝多芬的曲子,那么斯皮尔曼就纯粹是卖艺求生了,无疑全片的魅力会大打折扣。但不是,他选择了肖邦,而在肖邦的作品里又恰恰选择了《g小调第一叙事曲》,因为这首曲子是一部弘扬爱国主义的乐曲,音乐论文《电影《钢琴师》中古典音乐欣赏》。这一切都是斯皮尔曼在坐在钢琴前那短短的一刻决定的,我想导演的意图就是斯皮尔曼在这一刻已经决定选择自己的方式反抗!他已经不再软弱了。但他同时也知道演奏以后这个懂得音乐的德国人很有可能会打死他,于是先前摔瘸一条腿的形容憔悴的斯皮尔曼不见了;询楼着身子四处找食物的斯皮尔曼不见了;对德国人P}若寒蝉、唯唯诺诺的斯皮尔曼不见了。现在这个坐在钢琴前的斯皮尔曼是坚强的,重新获得自尊的斯皮尔曼,他要用自己的方式反抗给他带来痛苦的人!而在这种反抗中无疑他的祖国伟大音乐家肖邦的《g小调第一叙事曲》是他最佳的武器!

钢琴家坐下来,把颤抖的、带着伤疤和冻疮的手放在钢琴上,第一叙事曲开始的琴音缓缓奏出来,一段略显迟疑的开场白后,曲调变得流畅起来。这时,德_官走到一把椅子前坐下,开始聆听斯皮尔曼的演奏。在短促的、我们听到了内心的忧虑的曲调后,忧虑不断地增长,变成了暴风雨般的悲愤。预示着未来的悲剧性的冲突。一段忧伤叹息之后,主题听起来特别宁静而明朗。

这时的镜头里是华沙城的废墟上撒满的月光,一束月光透过窗户投射在演奏中的斯皮尔曼身上,像罩着一层薄纱,此时的钢琴家也许在回忆过去美好宁静的生活。突然琴声的表现怀有警觉的沉静,继而旋律充满了惊心动魄的悲愤之情,而最终失去了明确的轮廓,成为势不可挡的滚滚波涛!最后结束部分还原为原来那样真挚、忧伤。但平静的气氛只延长了几小节,旋风般的尾声又重新卷入狂风暴雨般的激情和悲剧性冲突的气氛里!我相信不只是那个德_官,根本没有人能不为之动容。第一叙事曲的开头和结尾,这是不是也预示了他的经历,他的回忆,他已经不知道能不能再见到自己的家人,没有食物,没有保暖的衣服,甚至连钢琴也没有了,开头的沉重和结尾的疯狂,从沉寂到爆发就在这短短的两页谱子中了。

钢琴家选择这首曲子是一个大义凛然的选择,他要用生命的最后一刻,不屈地抗击日耳曼恶魔,表达自己对迫害者的反抗,准备从容赴死!以前那个曾经对自己的同胞的反抗不理解的斯皮尔曼不见了,他的灵魂似乎变得坚强起来,五年来的痛苦遭遇,自己和家人悲惨的命运,对德国人暴行的仇恨和愤怒,都由肖邦的《g小调第一叙事曲》畅快地表达了出来。德_官显然是被他的琴声所打动了,是人性的光辉还是音乐的力量?是出于对战争的厌恶还是出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我想还是不用说明才是对故事最好的理解吧!

3小结

电影的末尾,由阿德里安布劳迪扮演的钢琴师斯皮尔曼正坐在金碧辉煌的音乐厅里演奏。在管弦乐团的伴奏下,战后演奏会上斯皮尔曼和乐队演奏的是肖邦平静的行板与华丽的《波兰舞曲》。战争结束了,宁静和平的生活再次回到人们身边。他试图去寻找和帮助那位德_官但没有成功,在肖邦辉煌的波兰舞曲声中,影片结束了,迎接斯皮尔曼的依然是鲜花和掌声。

传承古典音乐作文2

音乐是一个有美妙定义的词。它像清新的空气,明媚的阳光,把真挚带给大地,它如同跳跃的可爱精灵,让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它就似受伤时,母亲体贴的呵护。音乐是我们生活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曾经有一位音乐家,在一个夜晚,演奏会结束后。漫步在莱茵河边,欣赏美丽的夜晚景致。他发现从河边一所破旧的小茅屋里传来钢琴声….

音乐家在月光下为盲姑娘用心的演奏,望着一缕缕轻纱般的月光,望着沉醉在音乐景象的盲姑娘。音乐家突然有了灵感,立马飞奔回旅馆,写下以后非常出名的钢琴曲《月光曲》这位音乐家便是贝多芬。

《月光曲》的音乐很美,让人陶醉。听音乐,让思绪在月夜美丽的天空,汹涌的大海翱翔,多么的惬意!

我虽然没有听过什么有名音乐家的演奏会。可是,只要有兴趣,随时可以走进音乐。无聊时,插上耳机听着音乐,哼哼歌。无所谓唱得好不好,高兴就可以了。

有时,我会发现周围的世界到处有音乐的存在。马路上的各种汽车喇叭声,人群的嘈杂声,商场的声音,汇合成一曲城市奏鸣曲。

最好的音乐可能是在农村,乡下。刮风,下雨,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构成一曲美妙的大自然之歌。

走进音乐,就是那么让人神往,让我陶醉。音乐世界真是美妙多多啊!

传承古典音乐作文3

曾经有人对我说过“你根本不懂音乐”,我就在想“音乐不就是歌嘛!歌不就是无聊的时候听啊、唱啊,我哪里不懂了”直到现在不同的人说了同样的话“你们根本不懂什么是音乐”我才明白,当初我是真的不懂。

我是一名职高生,当时什么都不懂的我跟随我初中一起落榜的同学来到了职校,我们当时都认为“学音乐吧!只是唱唱歌、跳跳舞什么的,没有什么难度”。当我开始学习时,我才知道音乐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简单。首先,我们要学习声乐、音调、几分音符、上声调等很多东西,并不是我们所谓的多听点歌随便嚎两句就完了。其次,我们还要学习弹琴,进入实训教室触摸到琴时我才知道音乐比我想象的更难。学习音乐当然少不了跳舞了,记得老师说“你们这个年纪已经错过了最佳的训练年纪,所以你们的要求要更严格”,当时和我一起的同学都张大了嘴巴哀嚎。

声乐课上我们在练音阶,一个个像鬼畜了,扯着嗓子要多难听就有多难听,我们还满不在乎的继续进行魔音灌耳。经过几次这样的课之后老师说了一句“你们根本不懂音乐,为什么要选这个专业”有同学回答说“因为你教的好”“我们也不晓得音乐那么难,早晓得我都选其它了”所有人都开始大笑起来,整个教室就像个菜市场。

练琴时我们在实训课上,每个人一台电子琴让我们自己弹。刚开始我们上课玩手机,因为那里有wifi,许多同学都在拿手机下电视,所以现在乱弹一通。老师说了一句“停,你看你们弹的什么?你们就这样还想去参加比赛,你们根本不懂什么是音乐”接下来她讲了很多但真正听进去又有多少呢?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之后我发现我真的不喜欢音乐了,我不喜欢弹琴、不喜欢每天辛苦的练身体柔韧度了,我讨厌死了每天爬一样枯燥无味的音阶,很快这个机会就来到了我身边。

经过考试,我顺利的进入升学班远离我讨厌的音乐,在这里我只要学习重要的科目。可是我却再一次听见了“你们根本不懂音乐”这句话,而这句话出自一个普通话老师。那天……老师走进教室说了一句“又是两节连堂普通话课,第二节课给你们听音乐”这是就有同学起哄了“老师,你怎么不唱歌给我们听,你不是学美声的嘛”老师这时就说了一句“你们以为音乐就是唱歌你们根本不懂音乐”随即说道“听音乐可以让我们进入一种奇妙的世界,安静、平和,不要所有的东西都浅尝辄止”。

自此以后我就牢牢的记住了这句话,我开始不在只因为听歌而听歌。如果每种东西都有一个灵魂,那么我找到了属于我自己独特的音乐灵魂。

传承古典音乐作文4

在三年级的时候,我认识了一位朋友,她叫苏琳。

她有一头乌黑发亮的头发,一张薄薄的绯红小口嵌在白里透红的脸蛋上,眉目清秀。可唯有一点美中不足——她患有眼疾,必须离书本一寸才能看到字。她看得好辛苦,好吃力。虽然如此,但是她喜欢音乐。

贝多芬是她崇拜的音乐家之一:他一生创作了许多撼人心魄的音乐作品,虽然他贫穷、失聪、失恋……生活的波折让他坚强,最后留下了是音乐的宝藏,他是一个音乐的主帅。苏琳崇拜他,不是因为他有着鼎鼎大名,而是因为他们都热爱音乐,永不放弃。

一天,我在课室的一角静静地思索着,至于思索着什么,现在已经记忆模糊了,但是思索是被什么打断的,那还记忆犹新:我听见了断断续续的口琴声,但还是清清楚楚地听出,那是贝多芬地名曲——《欢乐颂》。我走近一看,发现她的眼差不多贴着纸了。她正卖力地记着一个又一个跳动的音符,这每一个音符就是每一个跳跃的希望。我也希望,希望她的眼睛尽快好起来,希望她恢复正常人的生活。在那棵希望树的那边,落日余晖展现了一个相信的奇迹——一束灿烂的绿光油然而生。那是相信的奇迹,那是希望的预兆,那是幸福的代表。我将和她共同见证这一奇迹的发生。

一次,我无意间听到了《我和你》的演奏,便走进音乐室,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在熟练地弹着古筝,那是苏琳。她不用看,而是用听,用心灵去倾听,去感受音乐的存在,然而弹出这如此撼人心魄的旋律。

她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学生,没有贝多芬那样赫赫有名;她能演奏音乐,但是没有贝多芬精湛的技术。但她和贝多芬有一个共同点——热爱音乐,把音乐当作生命的一部分,因此塑造了她坚忍不拔的个性。

我和她共同期盼着奇迹的发生,一束绿光照亮在她心灵的最深处。音乐将伴随着她一生……

传承古典音乐作文5

在这个世界上,我觉得走进音乐是最值得享受的事情。音乐的感情是丰富多彩的,有欢乐也有伤悲;

音乐是无国界的语言,它的声音无处不在,走进音乐,可以观赏大山的壮伟,大地的美丽。音乐给人的感觉是那样的柔美,那样的舒畅。

我喜欢各种各样的音乐。最喜欢表现大自然风光的曲调。有一首《草原赞歌》是我最欣赏的歌曲;音乐带来草原上放牧人那种豪迈而洒脱的气概,让人马上会想象到,蓝天下辽阔的草原,奔腾的骏马,牧马人在高声,纵情歌唱。

有时,心情会莫名其妙的伤感,赶紧为自己播放音乐吧,或者放声的歌唱,奇怪的是,心情一下子变得愉快起来,所以,音乐也是一种治病的“药”。

这种“药”的作用还真不少。有一次。睡不着,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灵机一动,拿出播放器,倾听音乐,那轻柔的音符好像妈妈温柔的手在抚慰着我,于是,不知不觉就进入了梦乡。

因为音乐的作用很多,所以我们可以运用它。用音乐陶冶人的性格。让粗鲁的人平静下来,学会思考,把粗暴变为温柔。反过来,听激情的音乐,可以把胆子小变成勇敢的人。我相信,既能听懂又会欣赏音乐的人,一定是品味很高雅的人。

我们要走进音乐,做高雅的人。让人生更美好!

传承古典音乐作文6

内容摘要:在东方“同情观”的影响下,形成了“天人合一”“以生命为美”的审美观和“以生动生气的形态为美”的艺术表现观,二者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古典音乐的审美思维。文章就这两个方面论述东方“同情观”对中国古典音乐审美思维的影响。

关 键 词:东方 “同情观” 中国古典音乐 审美

一、东方 “同情观”对审美思维的影响

“万物有灵观”是东方原始自然宗教的核心,是先民对外界自然物原初的看法。他们相信万物是有灵魂、灵性的,灵魂是不死的,人的灵魂在千变万化中可转变为各种动植物。因此,先民们认为,整个宇宙的万事万物是一个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统一体,动植物和人的生命在本质上是一体的,是同情同构的,是相互感应、彼此渗透沟通的,甚至是可以相互转换的,这就是东方的“生命一体化”观念。原始初民在深信各种形式的生命在本质上是一体的基础上,把客观存在的自然物、自然力加以拟人化或人格化,赋予他们以人的意志和生命,把他们看成是同自己一样的具有相同的生命和思想感情的对象。他们认为,那些活动量愈大的对象,物活感愈强,生命力和情感也愈充分。既然自然事物同人类的生命现象和感觉思维有相似之处,原始初民就以一种特别的眼光去看待外在自然,以一种特别的情感和心理去体验外部的世界。因此,他们不是孤立地、片面地看待外部事物,他们以己度物,以类比的、拟人的眼光去想象、猜测其他生物的活动,对植物与动物产生了“互渗”的、生命交感的“物我同一”“物我不分”的情感。这种“以同情同构、物我交感、物我互渗”的“同情”的结果,形成了自然物与人之间“生命一体化”的生命“同情观”。这种“同情观”影响着东方的原始初民审美观的形成,因此,在“万物有灵观”的支配下,根据万物的“同情观”,形成了东方的审美思想。

由于东方审美“同情观”就是东方审美的基础,所以,在“同情观”的影响下,东方审美以自然万物对人的生命是否有益有害为美丑的判定标准,也就是说,东方审美最核心部分就是天人合一,关注人的生命,以旺盛的生命力的形式为美。这种人本主义的美学思想,同东方人本主义的宗教观念、东方人本主义的伦理观念一起构成了东方哲学思想的精髓。由此导致了东方民族无一例外地以生命为美,以生机盎然的动物、植物的形态为美的特点。埃及美学思想力求表达生命永恒的理念。印度美学中的“梵我如一”的人生理想,正是对人的生命无限延伸的渴求。印度大量性感的雕塑人像,也是表现性力崇拜和对健美的富于性感的肉体的赞美。日本美学可以说是森林美学或植物的美学,植物的生命状态成为日本音乐表演的基本姿态。中国美学中更是具有生命美学的特征。钱钟书在早年的美学论文中就认为,中国美学是人本主义的美学,它是“通盘的人化或生命化”。中国美学从生死崇拜的艺术造型到龙的意象;从建筑的飞檐到山水花鸟画;从民俗画中的枣子、石榴、莲子等意象到诗歌中的桃花、青松等形象,这些都象征着生命力的旺盛或生殖力的强劲。中国美学范畴中有许多范畴是以人体或植物的生命状态来命名的,如肌理、体性、气、气势、风骨、性灵、心、姿、形神等。可见,天人合一,以生命为美,以生机盎然的生命形式为美的观念,就是东方“同情观”影响下的东方审美思想。

二、东方“同情观”对中国古典音乐审美思维的影响

在东方“同情观”的影响下,东方审美以自然万物对人的生命是否有益有害为美丑的判定标准, “天人合一”“以生命为美”的审美观和“以生动生气的形态为美”的艺术表现观,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古典音乐的审美思维。

1.“天人合一”的和谐观念,影响着中国古典音乐中音乐结构的审美

在东方“同情观”的影响下,古代的东方民族都强调人与天和谐相处,都追求“人与天调”,人与大自然和谐统一,即“天人合一。”而人生最大的理想就是自觉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从《周易》到儒家、道家、释家都认为,人和自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都相融而无真正对立。他们或主张泛爱自然万物,或宣扬回归自然,都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融洽。这种追求人与天调、亲爱自然的观念,对艺术审美有着非常深刻而强烈的影响。比如,关于音乐的构成,《礼记·乐记》曰:“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比如,庄子在《齐物论》里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同一。”

在中国古典音乐中音乐结构的审美,也体现着这种“天人合一”的和谐观念。受东方“同情观”中“天人合一”和谐观念的影响,中国古典音乐更多地借助其结构来表现天地自然和生命意识的一体化,更多地呈现出一种“游心于万物之初,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和宇宙观念,由此而塑造着传统音乐家随机开放的以时空意识为先导的艺术思维品格,从而形成一种象征生命运动的主体文化心理的乐之随心结构范式。他们常常运用一种即兴性的自由变化的反复,主体的情感与心理变化随机发挥而又统一于结构之中,注重整个音乐进行过程中的感受与体验,故能给人一种浑然一体的整体美和自然性结构美的印象。所以,中国古典音乐一般是一种散体性的结构,它不追求内在的一种张力,而更多考虑的是一种自然的融入,注重对宇宙自然一草一木、一事一理细细嚼味的生命领悟和情感体验。它的结构犹如水墨画的长卷构图,自由而松散,虽然没有一个严格的整体布局,但却错落有致,通过音乐速度与节奏的疏密变换、对比与统一来体现其对音乐的合理组织,即所谓贵在意到情适。比如,《十面埋伏》琵琶古曲,曲式结构采用多段体和变奏的原则,但是音乐之间又有密切的联系,具有传统戏剧及章回小说的叙事特色。这种联系,不是靠逻辑和结构来进行整合的,而是自然的一种发展和变化,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是情感的需要,变化的需要。

2.“以生命为美”的审美观和“以生动生气的形态为美”的艺术表现观,影响着中国古典音乐的精神内涵

东方民族在“同情观”影响下,形成了“以生命为美”的审美观和“以生动生气的形态为美”的艺术表现观。这一特点在东方所有的审美形态上都表现出来,东方民族所产生出的经验性的审美范畴,几乎都染上了以健旺的生命形式来类比、象征地表达的色彩。比如,东方民族人体美的观念就是健康、性感、生动、姿态优美、服饰艳丽。对山水之美的要求是雄壮、气势、葱茏的植被;森林宁静而深沉,充满深意。最根本的是,在艺术表现自然与人的时候,无论是对对象的性质、形态还是其他形式因素方面的展现,都以旺盛的生命力和物活感为基准,来传达生命力之美和崇拜这种美的感情。

传承古典音乐作文7

作为一名当代的大学生,在素质教育的大潮中,不仅要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更要有广博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适应时代的挑战。为了使我们的人文修养更上一城楼,在这个学期为我选修了《大学音乐鉴赏》这门课,当我上完这门课的第一节的时候,我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震撼,我感觉我听到了“音乐” ,听到了真正的音乐。

音乐包含了艺术和思想等在内的丰富内涵。要对音乐所表达的内容含义进行深入的体味和得到完美的艺术享受,就必须从“感情”欣赏上升到“理智”欣赏,从“感觉”上升到“感受”。

①熟悉音乐语言:音乐语言依靠它特有的各种表现手段,包括旋律、节奏、音色、力度、等要素构成了音乐形象。听者要对不同的要素具有一定的敏锐的感受和理解能力,良好的分辨和记忆能力。不同的作品都有自己的主体及主题变化发展的手法,听者应努力培养自己具有依靠听觉去感受器乐化主体的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离不开对音乐语言的熟悉。

②掌握乐曲曲式结构形式:曲式是音乐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套典型的结构方式。正是这种形式决定了主题呈示,重复,发展变化或再现的基本规律。了解和掌握它,才能进一步体味音乐作品的内容所体现的整体及形式美。

③了解音乐流派和风格:听者必须对作曲者所处时代、环境、经历、遭遇、身世等等有所了解,同时还要了解他写作此曲时的动机、以及乐曲的基本内容(最好也了解一些音乐形式和手法等)。如此,在听音乐时,听者就能随着乐曲感情的起伏变幻,而在内心得到一种讯号,随着乐曲之乐而乐,悲而悲,愤而愤,并转化成哲理概念。

④把握准确的欣赏方法:音乐在精不在多,而且要分层次和整体相结合。首先,面对一部作品,最好采取分章分段和完整聆听行相结合的方法。感情上,我们要熟悉它,跟踪音乐的信息;理性上,作品文字介绍或讲解能够帮助我们加深理解。其次,分层次听,可以感受旋律、伴奏、织体的进行等。最后,整体综合欣赏,感受整体的立体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逐步深入。

⑤现场聆听音乐会:听现场演奏可以使人感受音乐,使人置身其中,在无言中体会音乐的魅力,对于提升个人音乐素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课上, 老师也为我们介绍了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 像音乐最基本的要素有节奏和旋律, 西方的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 巴洛克音乐. 还介绍了像贝多芬和肖邦等音乐大师的一些作品. 这些音乐知识都很吸引我。巴洛克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巴赫、维瓦尔第和亨德尔。古典主义代表人物:海顿、莫扎特、贝多芬。浪漫乐派代表人物:门德尔松、舒伯特、舒曼、罗西尼、肖邦、柴可夫斯基、普契尼、理查施特劳斯。

在西方古典音乐欣赏中, 老师还给我们欣赏了中国的古典音乐, 其中使我感悟最深的是我国在著名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了,这首曲子描绘了梁祝相爱、抗婚、化蝶的情感和意境,歌颂了他们真挚纯洁的爱情。尤其是乐曲的展开部,描写“英台抗婚”和“楼台相会”的情景。铜管乐严峻的节奏,阴沉的音调,阴森可怕的大锣和定音鼓,惊惶不安的小提琴与大提琴,拉开了这场悲剧的序幕,成功地刻画了英台誓死不屈的反抗精神。由于封建礼教的摧残,一对青年男女无法摆脱即将降临的厄运,他们在楼台相会,互诉衷肠。小提琴代表祝英台,大提琴代表梁山伯,倾吐了他们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切肤之痛。通过老师的讲解一个古老而动人的传说清晰的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在欣赏的过程中不仅使我们受到了艺术的感染和熏陶,美化了我们的心灵,而且培养了我们有崇高品德和高尚的情操,以及认识美,感受美,创造美的美感能力。

时间过得很快,一个学期的课程就要结束了。虽然《大学音乐鉴赏》课学习的时间不是很长,但我的收获却非常多,这门课程对我的影响也非常大,我对欣赏音乐的看法不再是那么简单了。通过上《大学音乐鉴赏》课激发了我对音乐的兴趣,使我更加注意听,去想,去感受,去体验音乐,使我懂得了在欣赏音乐中去陶冶性情和品格。

我想,今后我会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去收集各种音乐文化资料,学习音乐知识,多听,多看,多接触优秀的作品,从而增长见识,并获得更多美的感悟。最后,我想说:音乐是一种美好的特殊的听觉艺术,不同的音乐形式就像是各式各样的色彩,只有你接触的越多,越广,才会给我们在生活中增添色彩,使我们的生活五彩缤纷,因而人们的生活离不开音乐。

传承古典音乐作文8

音乐不仅是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更加便利于各国、各民族之间进行交流的共同语言。音乐可以更加直观形象地展现出人民的生活和情感状态,在特定的情况下,要比用语言更容易让别人理解和接受,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它还有一个特别的有利条件,就是乐谱是通用的,不管是哪个国家或哪个民族的音乐,通过五线谱,相互都能演奏,这就更加便利于相互交流。同时音乐也是现实的反映,对生活的批判。世界各国、各个民族因为其内在的遗传基因和外在的自然条件不同,形成了一些有特殊性的现实生活,由这些有特殊性的现实生活产生出各种有特殊性的意识形态,音乐就是其中的一种。远古时期,鉴于自然、社会环境的迥异,造成了中国各地区音乐发展的不平衡。

我国是具有五千年悠久文化的文明古国,对世界文化有着巨大的贡献。尤其对日本、朝鲜等远东国家和南亚、东南亚各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四千多年前,经济、文化发达的中原地区成为中国音乐文化的中心,秦兼并六国之后出现了二百年统一强盛的西汉帝国,这时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发展进入第一个高峰时期。公元前二世纪,张骞两次出使西域,首次使中国和中国以西的文明形成联系。

我们从中国文学史、中国音乐史上可以知道,秦汉的乐论辞赋、六朝的讲唱变文、唐宋的传奇戏剧、明清的话本小说及历代流传的民间歌曲乃至宗教音乐,都曾对整个文化和人们的思想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不同的文化,反映着不同的社会习俗和生产方式。人类文化的多元化,是客观的存在,尽管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将世界愈来愈紧密地联系了起来,但世界多元化的音乐文化不会由此而“一体化”。因此,我们应该使不同民族、地域、国家的传统音乐文化在差别中得到发展,在全球意识下求得繁荣。所以,既要消除欧洲文化中心论的影响,也要去除唯东方文化中心论的狭隘想法,使世界音乐文化在平等“对话”中相互吸收,共同发展。

音乐不仅能表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传统,也能展现一个国家或民族新的形象。音乐的表现手段,有别于其他一些艺术形式,它更加直接,也更加直观。文学需要专门的翻译家进行翻译,而绘画展现的大多是一些有具体形象的东西,音乐却有高度的概括能力,能有力地展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和社会的整体风貌,

音乐能够表现不同的民族性,因此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展示自我的名片。正是由于音乐可以展示民族形象,所以它经常被当成重要的交流手段。商务谈判,需要音乐;婚丧嫁娶,也需要音乐。音乐不仅是民间交流的手段,更是国家交流的手段。

音乐用于外交,古已有之。我国春秋时期,诸侯国外交中音乐是必不可少的礼仪之一,无论觐见天子、国君相见,以及诸侯国君接见其他国家的使臣,都需要音乐。可以说,没有音乐,就没有外交。

进入当代社会,音乐更广泛地应用于外交。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密切了。这种联系,已经不仅限于经济交往,还要建立在一个更广阔的经济和思想艺术的基础上,这其中就包括文化交往,且音乐是其中的重头戏。因为音乐表现的情绪是直接的,虽然世界各国的民间习俗不同,但其心理机制却大同小异,对情绪的感觉大体是相同的,因此人们欣赏乐曲的时候,就会不由自主被其中所暗含的情绪所左右。音乐的情感性,与它所展现出来的对美的追求,可以超越于人的社会与政治属性,当音乐用于交往的时候,它可以将音乐的某些功能和特性展示的淋漓尽致。

人们在结交朋友,增进友谊的时候,有相当一部分,特别是年轻一代,都选择去歌城、KTV一展歌喉;毕业生,特别是大学毕业生在毕业时,不管是不是与音乐艺术相关的专业的毕业生都会精心准备一台歌舞晚会去感谢师恩,传达同学之间依依不舍的心情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做早操、眼保健操、课间操等有益的课外运动时,也都会播放舒缓且有节奏韵律的音乐进行伴奏,让这些运动变得更加有魅力。

结语:中华民族传统音乐的历史源远流长,各民族丰富多采的传统音乐呈现出各自独特的风格、形式和特点,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绚丽多彩的音乐文化,在世界民族之林也享有盛誉。中国音乐的多元化是中国音乐史不可回避也不可逆转的趋势,随着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入,这种多元化的表现方式会更加的丰富多彩。

传承古典音乐作文9

音乐,婉转悠扬,饱含激情!如果没有音乐,世界就不会如此缤纷多彩。音乐不但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还催人奋发。我觉得在音乐王国里,我的心灵会得到净化,我的思想能得到启迪。

晚上睡觉前,我总会听会儿音乐。

音乐还似乎告诉我,往事毕竟是往事,我们不应该沉迷其中,我们要奋发图强,努力开创明天与未来!

音乐让我感到轻松、愉快,它像要让我变成一朵小花,永远用笑脸迎接新的太阳;这首乐曲像要让我变成一只蝴蝶,飞向远方,寻找一片属于自己的蓝天绿地;这首乐曲还像要让我变成一道彩虹,尽心尽力走好自己的路干出好成绩。

音乐给我自信,使我不再向眼前困难低下高贵的头,而是从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知道路的前方充满光明,昂首挺胸向前迈进,用高科技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音乐是心灵的诉说,它的每一个音符都表达了不同的意思。每一个音符都像是艺术中的小精灵,他们在我们的生活中飞舞,点缀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人们不得不记住这美妙的旋律和每一个音符。

啊!音乐,你是世间最美妙的尤物,你使人们的心灵得到净化把人们带到一个纯净的世界;你使人们的思想得到启迪把人们带进一个奋发向上的世界。

音乐,世界因你的存在而缤纷多彩。

传承古典音乐作文10

那天夜晚,月光皎洁。我和妈妈来到科文中心听阿根廷国宝吉他二重奏音乐会。

来到会场,我们坐好位置,静等开始。只见一位男士和一位女士来到台上,他(她)是这仙乐的演奏者。

我坐在那儿,屏息凝听。第一首巴赫的《第五号奏鸣曲》听得我入了迷。那音乐此起彼伏。一会儿有如小雨点轻快地打向地面,那阵阵愉悦的声音使我的心也灌满了活力。这美妙的音符已不是死板的、烦躁的,而是充满了生气的,它们蹦跳着,活跃地似乎要飞出五线谱了。我养精蓄锐,用心倾听着,我的心好像也随着这欢快的节奏跳跃着,有一种莫名的兴奋感,我似乎第一次才体会到了这音乐的美好境界。奏鸣曲的乐声似乎从遥远的天边传来,回肠荡气似的钻进我的心窝。

在享受《第104号伦敦交响曲》时,我已经完全沉醉了。欣赏这动人的乐曲,绝对就是一种美的享受。我的耳朵饱享着这精华中的精华,也用心品味着这雄壮的'旋律。它似乎描绘了伦敦街头昏暗的夜晚,人们坐着马车穿过一条又一条寂静、冷清的街道。此时所表达的这种情感自然是忧愁又有些烦闷的。而随着晨曦露出天边,小鸟唱起歌儿,明媚一天又将敲响钟声,这是崭新的一天。街上人山人海,车铃声、谈话声、脚步声、喇叭声又形成了一首伦敦街头的交响乐。人们匆忙的身影,勤劳的工作,取而代之的更是加倍的欢乐。最后,它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以绚烂的终结句结束。

当然,我最喜欢的要数《肖像组曲》了。这首乐曲似乎想要向我们诉说些什么,它别出心裁、与众不同的创意使我感受到了一种独特的音调,宛如身临其境一般。它时而展现了高贵的爵士音乐,时而表现了时尚的迪斯科,具有强烈而完美的艺术表现力。虽说它描绘的是一幅巴西作曲家的美丽肖像,但我更认为它描绘的是那悠闲自在的生活。巴西美好的乡村田园风光,朴实的农民、端庄大方的姑娘、身强力壮的小伙子。他(她)们有的谈笑风生,有的牧羊放牛,有的采花种地……多么浪漫!它似乎还向我们描绘传统贵族家庭的优雅的风格。落落大方的态度,还有那富丽堂皇豪华的房屋。雅致地饮几口天然酿造的葡萄酒,诗情画意般的悠闲,自由而舒适。有英国贵族般的高雅,有欧洲音乐的结合,有法国般的浪漫,更有那浓厚的巴西乡情……

走出音乐的殿堂,我心里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畅想音乐滋味的喜悦,但更多的还是那美好的幻想。我第一次体会到了音乐的美,那种美是一种独特的、完美的、和谐的和音。

传承古典音乐作文11

书是心灵的知己,茶是心灵的慰藉,音乐则是心灵的寄托。

――题记

经常一个人走在路上会有感而发地自言自语,然而当拿起笔想把这些话记录下来时却写不出来,笔,只有无奈地放下。

好几天了,雨一直下着。好不容易,太阳终于肯露出脸来,却热得烫人。太阳似乎在告诉我,我是越来越麻木了。心情极糟,心里总是有块石头塞着,是那样让我喘不气儿来。对于亲情友情,不想再去寻找,不想再去解释,更不想去挽回。是那样觉得亲人不了解我,友情是这样脆弱。

曾多时,我试着去向父母撒娇,可我发现我性格已定――倔强。人们说:女儿是母亲的贴心小棉袄。而我每天至少和母亲吵一次架,虽然每次吵完后,都是我先道歉先认错,因为我觉得只要忍,忍,忍,把委屈吞进肚里,世界便太平了。但当夜深人静时我还是忍不住躲进被窝里无声地大哭,那种哭的方式好辛苦,好辛苦!

因为如此,我便把友情看作依靠,可我不知道,友情也这样容易破碎。那天,我和她无声地绝交了,那样平静,无声无息……或许她太自私,或许我脾气太差,或许……种种或许,让我们从形影不离到如萍水相逢,也就这样,我失去了学校里唯一的朋友。

我开始一头扎在书堆里,在书的海洋遨游。跟同学借了好几本杂志,不停地看,不停地看。当然,在家是偷看的,否则成绩下降时家人又要拿这个开话了。我躲在房间,犹如一个饥饿的小孩,一页页地翻着,像在吃着美味的食物。只有看书,才能使我暂时忘记伤痛,忘记悲伤,让我不觉得孤单。每当看完文章,我就会独自泡壶茶,一边品味一边回味。茶进入口中,含着,热热的,慢慢融入了舌头,流进了喉咙,有点甘,渐渐却变得又香又甜。我那颗麻木的心又恢复了知觉。不过,常常弟弟妹妹会凑过来,打破了宁静,我只好又藏进了房间,拿出那个破随身听。随身听虽然烂却也算是我的朋友了,因为它里面有着拨人心弦的音乐,这音乐还是托别人给我录的。和书,和茶,音乐唯一的不同则会让人落泪。勾起许多回忆,泪水放肆地流出,不再拘束,不再躲藏,我也不再阻止,任它打湿衣襟,沉重的心终于轻了很多……

是的,只有书,只有茶,只有音乐,我才觉得身边有位知己,心里有丝安慰,心灵有了寄托!

传承古典音乐作文12

不要以为我是音乐家,也不要以为我是未来的歌星,更不要以为我是音乐痴呆;我只是一个刚刚和音乐做了一年半的朋友——喜欢听音乐!

说起音乐,我根本就不懂音乐;没有乐感,连乐谱都不认识;我喜欢听音乐的理由很简单;音乐节奏柔和,主要还是喜欢音乐里的唱词;词,简单、明了、有丰富的内涵、表达的意思很精粹,词句之间有一种微美的柔情;心里默默的用漫漫的语速朗诵,加上思想跟随词的每一个字符,再慢慢地闭上眼睛;这个时候你会觉得世界是你的,很大!你会感觉你此刻进入了一个歌词所描述的境界,很美!

小时候,音乐是什么东西呀?不知道!上学了,老师上音乐课也从来没有认真过一次;那时候,学校里有且仅有一架很旧的脚踩式的风琴;从学前班到六年级一共大概是16个班级,上音乐课都要用它;有时候,两个、三个班级会同时竞争;当然高年级的是老大呀!想起那时候的音乐课,可能是我们最喜欢上的课了;那时,不管什么课,上课铃声一响;整个校园里只能听到各个班级叽叽喳喳,有齐声的、有乱音的、有大声唱的、有小声哼哼的歌声;这是学校的要求,这样的教学模式,至今还一直在延续!难道,这样的教育模式,就能培育出什么音乐家吗?什么歌星吗?

我感觉只是为了让学生换换脑子、活跃一下课堂的气氛吧!不管唱的有多难听,至少,也是一种音乐,它也多少发挥了它的功能!音乐课,老师就教我简谱上的7个数字8个音符符;其他的什么也不会!后面就只教歌词,老师坐在风琴前面,脚有节奏的踩着风琴,手指也带着节奏的拍子反复弹着那7个数字的组合,嘴上也跟着风琴苍老的音质和有节奏的拍子唱着歌词,老师教一句,我们唱一句;这就是我儿时的音乐课;儿时的音乐,我没有特别的留恋!

后来,五年级就到了另一个城市,那里的城市不是很好;但是在学校里什么乐器都有,还有一个学生乐团;可是一到上音乐课,我就担心害怕;这里的老师一般不教歌词,只教乐谱和音乐知识;教的乐谱而且还是我一个也看不懂的五线谱,音乐课还有作业呢!我最怕的就是考试了;要唱歌呀!因为我更本就不会识谱;不过还是混过去了!不只是混过了五六年级;就连中学的音乐课也一样混呀!是怕的混呀!回想起来,真是太虚伪了!总算是混过头了,我也渐渐地恐惧音乐课,对音乐更本就没有丝毫的兴趣!一个混字,就足够表示我中学时代的音乐了!其实,我不想用这么一个字来表示呀;很无奈!都是小学时的遗传!难以改变!我慢慢痛失音乐了!

推荐阅读:

制作沙包的作文四百字(共13篇)

母爱是我的启明星作文800字(共17篇)

把书写成好朋友作文(汇总31篇)

写老师我想对你说作文怎么写(必备22篇)

学问藏在什么里作文写人写事(共31篇)

作文年少时光800字(必备29篇)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