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跨过鸭绿江观后感心得体会(六篇)

观后感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12-09 08:48:09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对于跨过鸭绿江观后感心得体会一

该剧首播时,我每晚都早早坐在电视机前。“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这首雄壮豪迈的歌曲,把我们带进了那段硝烟弥漫、波澜壮阔的战争年代。连日来,我们被志愿军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伟大爱国精神和一个个悲壮的场面震撼着。他们为了祖国的和平安宁,浴血奋战、英勇斗争、血洒疆场、长眠在异国他乡的付出和奉献,让人从心底感到敬佩。

电视剧《跨过鸭绿江》,让我们对当时的国内外形势有了清晰全面的认识,更详细地了解了当时抗美援朝的必要性、正确性和重要意义,以及彭德怀元帅受命于危难之时、毅然领军出国作战的高尚情怀。

看着为钢轨拧螺丝承受了18列火车从肩头上方驶过的史阜民;看着吃石子坚守阵地的范天恩团长;看着吃冻土豆依旧英勇作战的特级英雄以及他的英雄连;看着宁可冻死在阵地也不暴露目标、连敌人都肃然起敬的冰雕连……这些数也数不清、令人震撼和感动的真人、真事再现眼前,真是惊心动魄,令人泪眼模糊。特别是38军“万岁军”这一称号,来之不易。军长梁兴初刚入朝时不忍疏散难民,耽误行军。当他意识到错误后,带领战士一夜行进70公里,不顾天气严寒占领三所里,缴获战利品不计其数,光汽车就1000余辆。

此后的温井之战、云山之战、松骨峰阻击战、龙源里之战、方形山战斗、上甘岭战役、金城之战等战役,通过一件件真实的事迹、一串串翔实的数字,让我们体会到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就是一首可歌可泣的民族史诗,是一座高耸入云的精神丰碑。

我最早了解抗美援朝历史,还是从小学的语文书本上,不过那时还小,也不懂太多道理。《跨过鸭绿江》再现了当年纹丝不动被烈火吞噬的邱少云、挺身而出用血肉之躯阻挡敌人枪眼的黄继光等英雄人物。他们以中国人的血性和中国军人的威武,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东方。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和平安宁的国际环境。该剧以纪实的手法、宏大的气势,全面细致地再现了艰苦卓绝的抗美援朝战争,为观众补了历史上的一课。

为了祖国的尊严,面对强大的敌人,英雄们舍生取义、英勇奋战,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完成了使命。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我们为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自豪,为生长在这个英雄的国度而骄傲。

抗美援朝这一战,最后的胜利属于中国。这一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这一战使全世界重新认识中国这头东方雄狮,这一战向全世界宣告,我们热爱和平,绝不允许任何侵略和威胁。

“好山好水好地方,条条大路都宽敞,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这是强大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到处都有和平的阳光……”《跨过鸭绿江》每集片尾,都会响起这熟悉的旋律,令人百感交集、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当年的硝烟已经散去,但战争锻造的民族精神代代相传。抗美援朝英雄们的坚定信仰和光辉形象,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脚踏实地,勇于担当,用实际行动谱写新时代的壮丽篇章。

对于跨过鸭绿江观后感心得体会二

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电视剧《跨过鸭绿江》作为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的史诗大剧上演了!我和全国人民一样,怀着无比崇敬和激动的心情,一集不拉地看完了这部电视剧。该剧首次全景式、史诗般展现了艰苦卓绝的抗美援朝战争,再现了抗美援朝从最初决策到最后签订停战协议的整个过程,热情讴歌了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弘扬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在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情况下,不畏强权、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光荣历史。

  从这部电视剧里,我们看到了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在艰苦卓绝和异常残酷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赴汤蹈火,视死如归,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壮歌,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光辉典范,形成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看完此剧,我感受最深的就是这种抗美援朝精神。中国人民志愿军就是依靠这种革命精神,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彻底洗刷了中华民族“东亚病夫”的耻辱,彻底改变了中华民族受人欺负的历史,使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正是在这种精神鼓舞下,抗美援朝战争才打出了中国的大国地位和尊严,成为新中国的“立国之战”和“立威之战”。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正义的胜利、和平的胜利、人民的胜利。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将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永远铭刻在人类和平、发展、进步的史册上!

 一、从这部电视剧里,我们看到了广大志愿军官兵所具有的“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使我们懂得了爱国主义是凝聚民族力量的伟大旗帜,是志愿军指战员入朝参战,克服一切困难,战胜一切敌人的巨大精神动力。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是全体志愿军指战员的行动准则。

  爱国主义精神是抗美援朝精神的根本。历时两年零九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从决定出兵到胜利收兵,自始至终高扬着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面对美国这个世界上的头号强国,面对新中国刚成立后百废待兴的困难局面,要下抗美援朝这样的大决心,极为不易。但为了捍卫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为了维护祖国和民族的尊严,毛泽东同志果断决策:“我们应当参战,必须参战。”1950年10月24日,周恩来同志在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会上慷慨激昂地说:“朝鲜如果被美帝国主义压倒,我国东北就无法安定!如果美帝打到鸭绿江边,我们怎么能安定生产?”所以说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正义之战、爱国之战。全国各条战线和广大人民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支援前线、支援战争,在全国燃起的爱国热情,形成了同仇敌忾、战胜一切困难和强大敌人的无穷力量。

二、从这部电视剧里,我们看到了广大志愿军官兵所具有的“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使我们懂得了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以弱胜强,战胜一切敌人的法宝。志愿军指战员在异常残酷的战争中,扬长避短,以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和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作战,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

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抗美援朝精神的精髓,具有震撼人心的硬核力量。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了无数个气壮山河的战斗英雄和战斗集体,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为这场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为我们展现了志愿军官兵与敌人血战到底的松骨峰战斗。“勇士们在这烟与火的山岗上,高喊着口号,一次又一次把敌人打死在阵地前面。敌人的死尸像谷子似的在山前堆满了,血也把这山岗流红了。”

   上甘岭战役是整个抗美援朝战争的缩影。在上甘岭战役中,危急时刻拉响手雷、手榴弹、爆破筒、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舍身炸敌地堡、堵敌枪眼等英雄壮举,成为普遍现象。在上甘岭这块小小的阵地上,敌人先后投入6万多兵力,倾泻了190万发炮弹,投掷炸弹5000余枚,耗时43天,付出伤亡和被俘2.5万余人的沉重代价,山头被削低2米,志愿军官兵仍牢牢地铆在阵地上。

 在朝鲜战场上,我年轻的志愿军空军凭着“敢洒热血卫长空”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英勇搏击,敢于和敌机“空中拼刺刀”,创造了世界空战史上的奇迹。

 毛泽东同志在总结抗美援朝战争经验时曾说:志愿军打败美军,靠的是一股气,美军不行,钢多气少。毛泽东同志所说的那股气,就是我志愿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三、从这部电视剧里,我们看到了广大志愿军官兵“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志愿军指战员面对世界上最强大的敌人,在极为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一把炒面一把雪,以苦为荣,顽强拼搏,经受住了生命极限的考验,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和敢打必胜的乐观信念。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抗美援朝精神的特质,是抗美援朝精神最具标识性的精神内核。抗美援朝战争,是两个国力和军力对比严重失衡的国家之间的较量,当时中国90%的国民经济还停留在落后的农业经济水平,工业产值仅居世界第26位;美国经济和科技实力都处于世界首位,工业产值占全球的40%。正是在实力悬殊的较量中,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得到了大磨砺、大发扬,创造了以弱胜强的范例。

  抗美援朝战争,这一在极不对称、极为艰难条件下顽强取胜的英雄壮举,书写了人类战争史上可歌可泣的壮丽史诗。美国军队动用了除核武器以外所有新式武器,地面部队全部机械化,还掌握着战场的制空权和制海权。中国人民志愿军基本上是靠步兵和少量炮兵作战,武器装备相当落后,后期参战的少量空军也仅能掩护后方主要交通运输线和局部的空中作战,不能直接支援地面部队作战。志愿军官兵冒着摄氏零下30多度的严寒,在白雪皑皑的崇山峻岭中纵横驰骋、前仆后继,以劣势装备进行殊死搏斗,靠的就是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长津湖战役进行时,朝鲜半岛正遭遇50年一遇的严寒,气温急剧下降,志愿军部队来不及休整,在装备、药品、粮食及油料等物资十分短缺的情况下就投身天寒地冻的战场,不少战士被冻伤甚至被冻死在阵地上。特别令人震撼的是,这些被冻死的志愿军官兵仍然手握钢枪、目视前方,保持着战斗的姿态。当美国佬冲上来时,看到此情此景,骄傲的美军陆战第1师师长史密斯不得不举起右手,向被冻死在阵地上仍保持战斗姿态的志愿军官兵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并感叹地说:“长津湖战役,是钢铁的部队在和钢铁的人作战。”壮烈牺牲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特级英雄”杨根思,生前说过三句话:“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这正是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生动写照。

四、从这部电视剧里,我们看到了广大志愿军官兵“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革命忠诚精神是抗美援朝精神的底蕴,是支撑起志愿军将士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深层次因素。有对党和人民的“革命忠诚”,才会有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坚毅决绝的伟大壮举。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涌现出30多万英雄模范人物和功臣,其中有282名英雄模范,270名特等功荣立者,154名一等功荣立者,16个单位荣立集体一等功,三等功以上荣立者达302724人,集体三等功以上单位5953个。此外,有231190人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颁发的各种勋章和奖章。无数志愿军战士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证实了自己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杨根思坚守阵地,最后抱着炸药包冲入敌群;黄继光舍身堵枪眼,为部队开辟了胜利的道路;孙占元双腿被打断,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滚向敌群;邱少云任凭烈火烧身,严守潜伏纪律,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杨连第抢修大桥,定时炸弹爆炸壮烈牺牲……。抗美援朝战争是一个火红的熔炉,培养了无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士,锤炼了我们民族不屈不挠的革命忠诚精神。

   革命忠诚精神,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身上,体现得尤为鲜明。在中央政治局会议反复讨论出兵和挂帅问题时,在双方争论很激烈的情况下,彭德怀挺身而出,坚定支持毛泽东同志的意见:“出兵援朝是必要的,打烂了,等于解放战争晚胜利几年。如美军摆在鸭绿江岸和台湾,它要发动侵略战争,随时都可以找到借口。”在我军尚无直接同美军进行大规模战场较量的经验、任何一位将帅领衔出征都没有必胜把握的条件下,彭德怀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毅然闻令出征,完全不考虑个人的荣辱得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正是由于将帅们的革命忠诚精神,才引领着将士们竞相牺牲奉献。广大志愿军官兵敢于在战场上牺牲自己的一切,正是因为有着对国家和民族、对党和人民的“革命忠诚”。

 五、从这部电视剧里,我们看到了广大志愿军官兵“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志愿军指战员尊重朝鲜人民的风俗习惯,爱护朝鲜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战争中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停战后积极帮助朝鲜人民医治战争创伤,重建家园,维护了中朝人民以及一切被压迫、被奴役人民的独立和自由,推进了世界和平发展的历史进程。

国际主义精神是抗美援朝精神的有机组成,是激励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战场的重要动因。中国共产党既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又坚持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既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又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朝鲜半岛同中国山水相连,抗美援朝既从中国的安全和发展利益出发,也从朝鲜人民的民族解放事业需要考虑,更着眼于维护和促进世界的和平。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是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战,是高扬着国际主义精神的正义之战,绝不仅仅是为了中国自身的安全。这场正义之战既激发了志愿军将士愈战愈勇的旺盛斗志,也得到了全世界爱好和平国家和人民的同情、支持和援助,最终正义之师赢得了战争胜利,打乱了帝国主义扩张势力范围的部署,维护了亚洲以及世界的和平。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保卫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刚刚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安全,深刻影响和改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亚洲乃至世界的政治格局。

抗美援朝战争,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钢铁意志; 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中国人民的精气神,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的顽强品格;抗美援朝战争,让全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抗美援朝战争,人民军队战斗力威震世界,充分展示了敢打必胜的血性铁骨; 抗美援朝战争,再次证明正义必定战胜强权,和平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19万7千名中国人民的英雄儿女,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和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烈士们的功绩彪炳千秋!烈士们的英名万古流芳!

对于跨过鸭绿江观后感心得体会三

央视1套热播的电视剧《跨过鸭绿江》昨晚已经全部播完,我几乎一集不拉的看完。有激动、有震撼、更有流泪,也深深地感到我们祖国今天的和平、富强来之不易!

说实话我不喜欢看战争片,特别害怕那些血腥场面,感官和心理都难以承受,再加上近年来有好多粗制滥造的抗战神剧令人生厌。

但是《跨过鸭绿江》不同,它尊重历史,还原历史,尽量完整详实的反映了抗美援朝这场伟大的战争,让人们了解并记住那段历史。抗美援朝的现实意义及历史意义是巨大的,正如毛泽东主席的那句名言: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战争是残酷的,尤其是武器装备上的以弱对强,所以,抗美援朝战争的惨烈程度悲壮程度都是触目惊心难以描述的,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那种血淋淋的气氛扑面而来。一到那种惨烈场面,我都无法直视,只能闭起眼睛,听着枪弹的呼啸爆炸,脑海中依然浮现着你死我活的拼搏,心在颤抖,盼望那种场面赶快结束。

小学时候就熟知的英雄邱少云的故事,在剧中活生生的反映出来:

邱少云所在部队在距敌前沿阵地60多米的草丛中潜伏时,敌人盲目发射燃烧弹,其中一发落在他附近,草丛立即燃烧起来,飞迸的火星溅落在他的左腿上,火势迅速蔓延到他身上,烧着了他的棉衣、头发和皮肉。但为了不暴露潜伏部队,确保全体潜伏人员的安全和攻击任务的完成,他严守纪律,咬紧牙关,双手深深抠进泥土中,以惊人的毅力忍受着,一动不动。其实在他前边一米远的地方就是一条水沟,他只要往前打个滚,就能扑灭身上的火,但是他没有动,放弃自救,咬紧牙关,任凭烈火烧焦头发和皮肉,忍着钻心的疼痛,忍着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煎熬着,等待总攻开始……最终壮烈牺牲!

这一段镜头,我不敢看、不愿看、不忍看、看不下去!眼泪止不住的顺着脸颊流……

烈火吞噬了一个年轻的生命,却在中国军史上留下了一个伟大的名字:邱少云!这位四川籍战士用最坚忍的潜伏,完成了中国士兵最勇猛的突击!

当秘书向彭总报送邱少云请功报告时,说意见不统一,有建议报一等功的,有建议报三等功的,理由是邱少云没有放一枪一弹,没有打死一个敌人,报三等功已经是顶破天了。彭总听后大怒道:顶破天?邱少云为了整体战役,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宁愿被火活活烧死也能纹丝不动,这样的钢铁意志,就是志愿军的军魂!然后刷刷在报告上批下“特等功”三个字。

深深被剧中长津湖志愿军“冰雕连”震撼落泪,悲壮的场景让人潸然泪下,悲痛万分!零下三四十度,不仅是对敌人的斗争,更是对自己生理极限的挑战。

看“冰雕连”大恸

心拔凉,寒彻骨,

泪凝雪固落冰窟。

热血身,成雕塑,

惊天泣地鬼神哭!

永远铭记那些为了伟大的祖国而英勇献身的最可爱的人!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还有黄继光,杨根思,罗盛教,董存瑞等等众多志愿军战士,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事迹,可以说激励我们一生,是他们的英雄事迹鼓舞着我们一代代人为祖国建设奋勇向前。

我们是世界上第一个农耕国家对抗最现代国家集团却获得胜利,靠的就是志愿军英雄的意志力,他们舍生忘死奋不顾身的一次次扑向敌阵,用自己年轻的生命把敌人挡在山脚下寸步难进,他们踏着零下四十度的严寒,而且缺衣少粮,坚守阵地,令敌人望而生畏。中国能安稳发展七十年,就是托了志愿军这一代人的福,他们吃了几代人的苦,流了几代人的血,打了几代人的仗!正是这些英雄人物的奋勇向前,才为中国创造了和平环境,才让中国人真正在世界上挺起腰杆,屹立在世界强国的丛林之中。

抗美援朝,这一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钢铁意志:这一战打出了中国人民的精气神,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的顽强品格;这一战让全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这一战让人民军队战斗力威震世界,充分展示了敢打必胜的血性铁骨;这一战再次证明正义必定战胜强权,和平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这是《跨过鸭绿江》历久弥坚的永恒价值,也是全世界、全人类和平发展的永恒追求。

对于跨过鸭绿江观后感心得体会四

连续三周,全国黄金档电视剧收视榜首都是一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的《跨过鸭绿江》。它自去年底登陆央视一套,每一周收视率都在攀新高。实时关注度破3%,平均收视率超过2.5%,是央视一套近年来收视成绩最好的开年剧。

更难得的是,剧集播出后,参加过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老战士给剧方写信,“一股中国军人的英雄气,在胸中激荡。我被感动得热泪盈眶”;年轻的网友也在评分网站上留言,“从陪爸妈看到提醒他们准时追剧,铭记历史就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无差别年龄段观众都在为这部电视剧点赞。在剧评人马庆云看来,《跨过鸭绿江》作为主旋律剧作,呈现出了自己的独特魅力,“它在战争气度、人物塑造、历史美学等方面都呈现出更新的语境,让历史照见了未来”。

从大局开始讲战争,让“一个小兵”视野大开

毛文戎老人是那位激动得给剧方写公开信的老兵。他的信中有这样一段:“我是一个志愿军小兵,在朝鲜战场两年零五个月,先后在军司令部作战科、政治部秘书科、宣传科工作,在主攻团参加过反击战。但我对整个抗美援朝的了解是片面的,很有局限。《跨过鸭绿江》展现出一幅立体的、有声有色的历史画卷,使我视野大开……”

如同“当年的小兵”,今天的观众在打开这部剧时,也像进入了历史的课堂,从大格局开始了解战争。有别于以往战争题材剧常用炮火连天将观众引入现场,《跨过鸭绿江》反其道行之,剧中真正的入朝第一战,从第八集才姗姗来迟。剧本用整整七集的体量,满足观众对那场战争“硬核知识”的需求:抗美援朝,我们为何要打?这场实力悬殊的较量,我们为何能够打赢?

通过高浓度的“文戏”,剧集为观众展开当年的历史大格局。爱好和平的中国人民向来不惹事,也不怕事。朝鲜战争爆发,美军的侵略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境,中国的国土安全、民族尊严、人民生命财产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和侵害,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作何反应。是像麦克阿瑟断定的那样忍气吞声,不敢干预?还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伟大的中国人民选择了后者。《跨过鸭绿江》就用绵密的戏剧将那段恢弘历史细细讲来,既有宏观的角度,也有大量的个人微观视角。值得一提的是,剧中那些跨语言的对话,全部以不同语种原音呈现,制造了历史对话的现场感。

历史的画卷以符合当代观演语境的样貌呈现,年轻人对于我们当年为何战、怎样赢,有了更生动入微的认知。

塑造大人物也着墨小人物,让年轻的抉择感染年轻的心

《跨过鸭绿江》里当然有引领中国革命航程的大人物,它真实塑造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彭德怀以及邓华、洪学智、韩先楚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的崇高形象,讴歌了以黄继光、邱少云为代表的志愿军指战员不畏强敌、英勇斗争的战斗精神。但在塑造好大人物、革命英烈的同时,镜头也对准了荡气回肠战争里的普通战士,从可歌可泣的前线群像里凝练出一批质朴年轻人。

比如侦察排长郑锐,他出身普通百姓家庭,在新中国成立后成为当地一名公安人员。在得知朝鲜前线需要增援后,他第一时间收拾行囊,义无反顾奔赴战场。他身上,承载着朴素中国人民“母亲送儿上战场,送了一个又一个”的浓烈爱国情。比如射手陆乘风,这位神枪手既是志愿军战士意志力、忍耐力的注脚之一,也是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化身。汽车兵马金虎、战地医护金医生和王珍珠、战地宣传李干事、文工团演员郑双雪……这些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小人物形象贯穿全剧,“吃饺子”“合影”“送别”等平凡生活中的日常活动,从普通人的视角观察到了战争背景下的生活画卷,为严肃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注入别样的“亲历者”的气息。

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响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之战,先后有240万来自全国各地的热血战士奔赴前线。当剧中真实的英雄与虚构的年轻人相得益彰,观众向英雄致敬的同时,也看见了无数“凡心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的年轻人。这群年轻人铁了心跟党走,他们的抉择触动到今天荧屏前同样年轻的心,“可歌可泣的抗美援朝精神”真正藉由一部文艺作品让观众入了心、动了心。

对于跨过鸭绿江观后感心得体会五

好久没有追剧了,最近央视播出的电视连续剧《跨过鸭绿江》却紧紧抓住了我。自电视剧《亮剑》播出以来,已经很久没有看到《跨过鸭绿江》这样过瘾、这样真实、这样充满激情的现代战争剧了。作品根据历史的真实,全景式、史诗般的描绘再现了建国初期发生的那场气势磅礴的抗美援朝战争。电视剧既表现了开国领袖和将帅们的宏伟大略,也表现了参战部队敢打敢拼勇猛顽强的英雄气慨,重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极端劣势的条件下,创造出人类战争史上以弱胜强战绩的辉煌史实。一个个鲜活的人物,那样睿智,那样亲切,令我肃然起敬;一场场经典的战斗,那样惨烈,那样悲壮,令我热血贲涨,几次忍不住潸然泪下。

电视剧用较大篇幅展示了38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赫赫战功和几场经典战例。这使我这个38军老兵倍感亲切与自豪。随着剧情的次递展开,那一幕幕似曾亲历的战役、战斗在我眼前重现,我的心被牵动着、感动着,思绪在张扬着、奔流着……

这种“似曾亲历” 的感觉,与我的一段特殊经历有关。

1973年,我们镇平县的几百名青年应征入伍38军,我分到112师336团。1976年10月从唐山抗震救灾回驻地后,部队开展传统教育,团以上单位成立军史办。我被抽调到团史办,做了两年多军史资料的收集、整理、研究和编写工作。这使我有机会接触到大量军史素材和众多亲历过战争的部队首长。当时,38军团以上干部中不少是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兵,负责团史办工作的团政治处副主任马璞华就是其中的一位。他经常与我聊天,讲抗美援朝战争,讲他的经历和故事。从收集整理史料和与这些老首长的接触中,我了解到不少38军、112师和336团的抗美援朝战史。在部队期间和退伍后,出于对老部队的感情和这段特殊阅历,凡反映抗美援朝的影视作品,我每部都看;凡回忆与描写抗美援朝的书籍,我多有收集,并认真研读。这次《跨过鸭绿江》的播出,再现了这段血与火的岁月,带着我重温了一遍38军朝鲜战争史。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中,38军是一支英雄的部队。从1946年在东北编为“一纵”成军开始,一直是“东总”和“四野”的主力部队。秀水河子歼灭战、三下江南、四战四平、辽沈决战、解放天津……从东北一直打到广西,兵锋所指,所向披靡。大小几百仗,打出了“钢铁的部队,钢铁的英雄,钢铁的意志,钢铁的心。”

真正体现38军战斗作风,战斗意志,塑造38军军魂的战斗,是在朝鲜战场上。作为首批入朝参战的部队,在首战失利,112师师部被炸,被彭总严厉批评的压力下,全军将士群情激昂,立志雪耻。二次战役中,主动请战,包打德川,穿插敌后,阻敌南逃。这才有了夜行军140里的奇迹,有了奇袭武陵桥,夜袭嘎日岭,抢占三所里,攻占凤鸣里,激战龙源里,阻敌青龙里,血战松骨峰等一个个环环相扣,惊心动魄,英勇悲壮的战争景观,为稳定局势,扭转朝鲜战局起到了根本作用。二次战役中,西线部队6个军参战,共歼敌2.3万人,仅38军就歼敌1.1万人。邓华、解方等志司首长连称:“38军打疯了”,彭总在签发嘉奖令时,神情庄重地亲笔写上“38军万岁!”这是我军战史上,一个统帅所能给予他的部下的最高奖赏,是一支战斗部队所能获得的巅峰荣誉,是38军全体将士忠诚、血性和战功的丰碑。“万岁军”从此扬名天下!

最艰苦卓绝的战斗发生在四次战役汉江南岸守备作战。当李奇微找到志愿军后勤补给困难,其攻势最多只能维持7天的“软肋”后,即放弃汉城,主动撤退,引我南进。意图拉长战线,然后用空袭断我补给,集结主力,围歼我军。毛主席与志司首长察觉敌军意图后,迅即改变原定作战部署。38军临危受命,在汉江南北两岸60公里宽的战线上,与50军和人民军一部共同构筑防线,阻击敌人,掩护主力撤退,于东线寻机歼敌。担任守备作战的我军将士,发出“人在阵地在”的钢铁誓言,在远离后方之危险境地背水作战,顽强抵御了美韩联军16个师又3个旅共23万之众22个昼夜的疯狂进攻,完成了艰巨任务,力挽狂澜于极危。是役,是38军损失最为惨重的战斗,全军伤亡三分之一以上。我所在部队的336团5连,在坚守草下里南山战斗中,击退敌军1个营至1个团的8次进攻,毙敌500余人,全连只剩下不到20人。战后,5连荣获集体一等功,被志司授予“屡战屡胜”奖旗,连长徐恒禄获特等功臣,二级战斗英雄称号。113师338团伤亡惨重,四次战役下来,15个战斗连队中,50人以上的只有4个,20-50人的7个,20人以下的3个,1营3连全部壮烈牺牲。20多年后,当我在部队听到或看到当年参加过汉江南岸作战的部队首长回忆往事,无不对战斗之惨烈,牺牲之惨重扼腕叹息。最近,时任38军112师335团政委赵霄云之子赵海滨在战友群中发了一个帖子,谈了他父亲给他讲的一段往事:

“335团在朝鲜牺牲伤亡总数排在38军各团之首。特别是汉江南岸守备战斗中,伤亡大大超过前三次战役战斗。从汉江南岸战场撤下来时,一、三营都凑不齐一个连,七连战士只剩下1个通信员。战斗悲壮惨烈难以形容,牺牲太多了,烈士大多就地掩埋了。入朝参战时全团近4千人,这时不到1千人了。入朝时的班以下战士仅剩26%左右,连排干部半数以上牺牲或负伤。政委、副团长、主任在汉江北边接撤下来的各营部队时,指战员各个挂伤带彩,干部见到团首长时都泣不成声。为鼓励和安抚部队,政委组织大家列队向南岸阵地方向敬礼,有的战士嚎啕大哭,跪地不起,一定要向死难的战友行跪拜大礼。战后评功,活着的人没有争功的,都说最勇敢的都牺牲了,还要功干啥。仗打到营长、教导员都上阵地扔手榴弹了,你说哪个不是英雄?组织上做工作才给部分干部战士记功。抗美援朝期间,志愿军共评出了10个特功连,而335团就出了飞虎山特功5连和松骨峰特功3连,位居志愿军部队之首。但没出特级战斗英雄,为什么?不是没有过硬的事迹,而是多的难以衡量,没法评了。335团官兵在朝鲜战场上以牺牲决胜的精神,前仆后继,铁血拼杀,打得英勇顽强,每次胜利都是战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光荣属于集体,属于那些为国捐躯的烈士们,功劳应该记在谁的头上呢?”

抗美援朝战争打响的时候,作家魏巍被总政派往前线,随西线部队行动。二次战役胜利后,他到38军前线采访,在硝烟刚散的松骨峰阵地上,他被335团3连的英雄群像深深震撼了。在3个月的采访中,他收集了20多个鲜活生动的故事,最后从中选出3个最能表现志愿军英雄本色的典型事例,写出了战地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刊登在1951年4月11日《人民日报》头版。毛泽东主席看后旋即批示:“印发全军”。自此,松骨峰战斗被全国人民所知,特功3连作为志愿军英雄群体的代表,受到全国人民的赞扬,“最可爱的人”成为全体志愿军官兵的光荣称号。70年来,“最可爱的人”作为一段历史的承载,已凝聚成一种符号,一种精神,一座丰碑,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今天,当我们从电视上看到前线将士爬冰卧雪,拼死血战,一把炒面一把雪,啃着冻土豆,甚至口含石块充饥,在寒下40度极寒中埋伏,上万人被冻死冻伤,甚至整个连队官兵被冻成“冰雕”的场景时,依然会被“最可爱的人”这个英雄群体为了祖国和人民而前赴后继,慷慨赴死的大无畏英雄气慨所震撼,所感动。

 “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走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你安安静静坐到办公桌前计划这一天工作的时候,当你向孩子嘴里塞着苹果的时候,当你和爱人悠闲散步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魏巍同志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所发出的这句心灵之问,今天读起来,仍是那样亲切,那样触及灵魂。抗美援朝战争,作为建国之初的立国之战,使刚刚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民挺直了腰杆,进入了和平建设新时期。经过70年的建设,一穷二白的新中国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军队也早己从“小米加步枪”时代脱胎换骨,演变成与大国地位相匹配的强大武装力量,忠诚地捍卫着祖国的领土、领海和领空。38军,连同当年那些在朝鲜战场上创造了辉煌战绩的英雄部队的番号,都已不复存在了。然,军旗不倒,军魂永存!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铸造出来的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与日月同辉,与祖国同在,己深深地融入到一代一代国人和军人的血脉之中!今天,当我们享受着祖国发展带给我们的福祉,在伟大祖国的怀抱中过着安宁幸福生活的时候,回望70年前的那场战争,我们是不是能够更加深切地感悟到:祖国发展的伟大成就和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得多不容易呀?那些为祖国和平和人民幸福而英勇奋斗、慷慨献身的英烈、先辈们,以及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无所畏惧的战斗精神和英雄气节,是不是值得我们去铭记、去缅怀、去颂扬、去传承呢?

今天,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站在“两个一百年”的节点上,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正带领全国人民,满怀信心地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昂首前进。面对中国的发展和崛起,以美国为首的敌对势力很不舒服,在文化上渗透,在军事上威胁,在科技上封锁,在贸易上制裁,在南海上搅局、在国际上分裂……各种围堵、各种阻挠、各种打压、各种卑鄙手段,无所无用其极。但是,正如习近平***所说:“中国人民不惹事也不怕事,在任何困难和风险面前,腿肚子不会抖,腰杆子不会弯,中华民族是吓不倒、压不垮的!”央视选择新旧交替之际播放《跨过鸭绿江》,涵意不言而喻,就是以这种特殊方式让那些敌对势力和某些国家的政客们明白,别把中国的善意忍让当作软弱可欺。中国人民是不好惹的,如果惹翻了,也是不好办的!70年前,新中国刚刚建立的时候,国家百废待兴,军队装备低劣,我们尚且敢于亮剑,在双方力量极其悬殊条件下,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朝鲜较量,打败了不可一世的凶恶敌人,让世界看到了站起来的中国人民中所蕴含的血性和无以伦比的伟大力量。现在,我们的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早已今非昔比,中国人民同仇敌忾,众志成城,不畏强暴、反抗强权的民族风骨和坚强意志,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坚定。任何人,任何力量,任何国家妄想阻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步伐,必将碰得头破血流。

阻我前进者,必遭痛击!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对于跨过鸭绿江观后感心得体会六

电视剧《跨过鸭绿江》作为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的史诗大剧上演了!我和全国人民一样,怀着无比崇敬和激动的心情,一集不拉地看完了这部电视剧。该剧首次全景式、史诗般展现了艰苦卓绝的抗美援朝战争,再现了抗美援朝从最初决策到最后签订停战协议的整个过程,热情讴歌了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弘扬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在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情况下,不畏强权、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光荣历史。

        从这部电视剧里,我们看到了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在艰苦卓绝和异常残酷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赴汤蹈火,视死如归,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壮歌,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光辉典范,形成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看完此剧,我感受最深的就是这种抗美援朝精神。中国人民志愿军就是依靠这种革命精神,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彻底洗刷了中华民族“东亚病夫”的耻辱,彻底改变了中华民族受人欺负的历史,使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正是在这种精神鼓舞下,抗美援朝战争才打出了中国的大国地位和尊严,成为新中国的“立国之战”和“立威之战”。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正义的胜利、和平的胜利、人民的胜利。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将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永远铭刻在人类和平、发展、进步的史册上!

 一、从这部电视剧里,我们看到了广大志愿军官兵所具有的“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使我们懂得了爱国主义是凝聚民族力量的伟大旗帜,是志愿军指战员入朝参战,克服一切困难,战胜一切敌人的巨大精神动力。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是全体志愿军指战员的行动准则。

        爱国主义精神是抗美援朝精神的根本。历时两年零九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从决定出兵到胜利收兵,自始至终高扬着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面对美国这个世界上的头号强国,面对新中国刚成立后百废待兴的困难局面,要下抗美援朝这样的大决心,极为不易。但为了捍卫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为了维护祖国和民族的尊严,毛泽东同志果断决策:“我们应当参战,必须参战。”1950年10月24日,周恩来同志在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会上慷慨激昂地说:“朝鲜如果被美帝国主义压倒,我国东北就无法安定!如果美帝打到鸭绿江边,我们怎么能安定生产?”所以说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正义之战、爱国之战。全国各条战线和广大人民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支援前线、支援战争,在全国燃起的爱国热情,形成了同仇敌忾、战胜一切困难和强大敌人的无穷力量。

二、从这部电视剧里,我们看到了广大志愿军官兵所具有的“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使我们懂得了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以弱胜强,战胜一切敌人的法宝。志愿军指战员在异常残酷的战争中,扬长避短,以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和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作战,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

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抗美援朝精神的精髓,具有震撼人心的硬核力量。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了无数个气壮山河的战斗英雄和战斗集体,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为这场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为我们展现了志愿军官兵与敌人血战到底的松骨峰战斗。“勇士们在这烟与火的山岗上,高喊着口号,一次又一次把敌人打死在阵地前面。敌人的死尸像谷子似的在山前堆满了,血也把这山岗流红了。”

        上甘岭战役是整个抗美援朝战争的缩影。在上甘岭战役中,危急时刻拉响手雷、手榴弹、爆破筒、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舍身炸敌地堡、堵敌枪眼等英雄壮举,成为普遍现象。在上甘岭这块小小的阵地上,敌人先后投入6万多兵力,倾泻了190万发炮弹,投掷炸弹5000余枚,耗时43天,付出伤亡和被俘2.5万余人的沉重代价,山头被削低2米,志愿军官兵仍牢牢地铆在阵地上。

        在朝鲜战场上,我年轻的志愿军空军凭着“敢洒热血卫长空”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英勇搏击,敢于和敌机“空中拼刺刀”,创造了世界空战史上的奇迹。

        毛泽东同志在总结抗美援朝战争经验时曾说:志愿军打败美军,靠的是一股气,美军不行,钢多气少。毛泽东同志所说的那股气,就是我志愿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三、从这部电视剧里,我们看到了广大志愿军官兵“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志愿军指战员面对世界上最强大的敌人,在极为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一把炒面一把雪,以苦为荣,顽强拼搏,经受住了生命极限的考验,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和敢打必胜的乐观信念。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抗美援朝精神的特质,是抗美援朝精神最具标识性的精神内核。抗美援朝战争,是两个国力和军力对比严重失衡的国家之间的较量,当时中国90%的国民经济还停留在落后的农业经济水平,工业产值仅居世界第26位;美国经济和科技实力都处于世界首位,工业产值占全球的40%。正是在实力悬殊的较量中,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得到了大磨砺、大发扬,创造了以弱胜强的范例。

        抗美援朝战争,这一在极不对称、极为艰难条件下顽强取胜的英雄壮举,书写了人类战争史上可歌可泣的壮丽史诗。美国军队动用了除核武器以外所有新式武器,地面部队全部机械化,还掌握着战场的制空权和制海权。中国人民志愿军基本上是靠步兵和少量炮兵作战,武器装备相当落后,后期参战的少量空军也仅能掩护后方主要交通运输线和局部的空中作战,不能直接支援地面部队作战。志愿军官兵冒着摄氏零下30多度的严寒,在白雪皑皑的崇山峻岭中纵横驰骋、前仆后继,以劣势装备进行殊死搏斗,靠的就是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长津湖战役进行时,朝鲜半岛正遭遇50年一遇的严寒,气温急剧下降,志愿军部队来不及休整,在装备、药品、粮食及油料等物资十分短缺的情况下就投身天寒地冻的战场,不少战士被冻伤甚至被冻死在阵地上。特别令人震撼的是,这些被冻死的志愿军官兵仍然手握钢枪、目视前方,保持着战斗的姿态。当美国佬冲上来时,看到此情此景,骄傲的美军陆战第1师师长史密斯不得不举起右手,向被冻死在阵地上仍保持战斗姿态的志愿军官兵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并感叹地说:“长津湖战役,是钢铁的部队在和钢铁的人作战。”壮烈牺牲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特级英雄”杨根思,生前说过三句话:“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这正是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生动写照。

四、从这部电视剧里,我们看到了广大志愿军官兵“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革命忠诚精神是抗美援朝精神的底蕴,是支撑起志愿军将士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深层次因素。有对党和人民的“革命忠诚”,才会有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坚毅决绝的伟大壮举。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涌现出30多万英雄模范人物和功臣,其中有282名英雄模范,270名特等功荣立者,154名一等功荣立者,16个单位荣立集体一等功,三等功以上荣立者达302724人,集体三等功以上单位5953个。此外,有231190人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颁发的各种勋章和奖章。无数志愿军战士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证实了自己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杨根思坚守阵地,最后抱着炸药包冲入敌群;黄继光舍身堵枪眼,为部队开辟了胜利的道路;孙占元双腿被打断,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滚向敌群;邱少云任凭烈火烧身,严守潜伏纪律,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杨连第抢修大桥,定时炸弹爆炸壮烈牺牲……。抗美援朝战争是一个火红的熔炉,培养了无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士,锤炼了我们民族不屈不挠的革命忠诚精神。

         革命忠诚精神,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身上,体现得尤为鲜明。在中央政治局会议反复讨论出兵和挂帅问题时,在双方争论很激烈的情况下,彭德怀挺身而出,坚定支持毛泽东同志的意见:“出兵援朝是必要的,打烂了,等于解放战争晚胜利几年。如美军摆在鸭绿江岸和台湾,它要发动侵略战争,随时都可以找到借口。”在我军尚无直接同美军进行大规模战场较量的经验、任何一位将帅领衔出征都没有必胜把握的条件下,彭德怀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毅然闻令出征,完全不考虑个人的荣辱得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正是由于将帅们的革命忠诚精神,才引领着将士们竞相牺牲奉献。广大志愿军官兵敢于在战场上牺牲自己的一切,正是因为有着对国家和民族、对党和人民的“革命忠诚”。

 五、从这部电视剧里,我们看到了广大志愿军官兵“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志愿军指战员尊重朝鲜人民的风俗习惯,爱护朝鲜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战争中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停战后积极帮助朝鲜人民医治战争创伤,重建家园,维护了中朝人民以及一切被压迫、被奴役人民的独立和自由,推进了世界和平发展的历史进程。

国际主义精神是抗美援朝精神的有机组成,是激励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战场的重要动因。中国共产党既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又坚持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既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又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朝鲜半岛同中国山水相连,抗美援朝既从中国的安全和发展利益出发,也从朝鲜人民的民族解放事业需要考虑,更着眼于维护和促进世界的和平。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是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战,是高扬着国际主义精神的正义之战,绝不仅仅是为了中国自身的安全。这场正义之战既激发了志愿军将士愈战愈勇的旺盛斗志,也得到了全世界爱好和平国家和人民的同情、支持和援助,最终正义之师赢得了战争胜利,打乱了帝国主义扩张势力范围的部署,维护了亚洲以及世界的和平。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保卫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刚刚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安全,深刻影响和改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亚洲乃至世界的政治格局。

抗美援朝战争,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钢铁意志; 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中国人民的精气神,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的顽强品格;抗美援朝战争,让全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抗美援朝战争,人民军队战斗力威震世界,充分展示了敢打必胜的血性铁骨; 抗美援朝战争,再次证明正义必定战胜强权,和平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19万7千名中国人民的英雄儿女,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和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烈士们的功绩彪炳千秋!烈士们的英名万古流芳!

推荐阅读:

关于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专场发布会观后感怎么写

关于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观后感

最新强国必须强军观后感简短

主题廉洁从业警示教育片观后感范本

关于红色教育基地观后感实用(12篇)

有关全国人名代表大会观后感报告(六篇)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