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故乡故乡一
故乡给我留下的回忆,便是荷香。
奶奶尚健在的时候,就住在乡下。每逢寒假暑假,我总要回奶奶家去看望她,同时也和几个乡下的邻居孩子们自由自在地玩耍。年复一年,总是快乐美好的回忆。
奶奶家的大院子里有一个池塘,塘水清澈,常常映出天空的蔚蓝。池塘上还浮着奶奶精心培育的一片片荷花。夏天,火热的太阳照得池塘波光粼粼,人渐渐少了,而那洁白如雪的荷花在阳光中亭亭玉立,使人们心中添了几分凉意。傍晚,人们坐在塘边的柳树下,摇着扇子,谈天说地,知了在“喳喳”地叫着,在月色下,池塘倒是有了几分惬意。那满池的荷叶,有的像一把撑开的大伞,保护着伞下荷花的花蕾;有的像一把把扇子在风中摇曳;还有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铺在水面上,上面托着晶莹透亮的水珠,还滚来滚去呢;若是盛夏,那瓣瓣荷花开得不遗余力,争相着要比其它的花朵更艳,更红……一到这个时节,全村的人都能闻到奶奶家荷花的清香。
奶奶不光种荷、爱荷,还会用荷。夏天,荷花刚刚开放,奶奶便摘下几朵最香的,顺带掐过两片刚出水的嫩绿的荷叶,放在家里唯一的一个青花瓷碗中,粉的,白的,绿的,渗透着诱人的气息。然后用刀切成细丝,再用杵把它们一一碾碎,还未成泥荷花荷叶特有的清香早已在厨房的每一个角落里弥漫开来。之后奶奶便用各种杂粮和面,调味,加入荷花泥,撒上青丝红丝,最后放入蒸笼里蒸熟。这便是奶奶的手艺一绝——荷花糕。
荷花糕出锅了!我总是迫不及待,拿着烫手的荷花糕从左手换到右手,再从右手换到左手,不停地用嘴吹气,没等热气散尽便已经滚到肚里了,唯有荷花的清香甘甜萦绕在舌尖齿边。奶奶让我端着几块去让邻居家的几个小伙伴尝尝。几个小孩子总是小心翼翼地捧着荷花糕小口小口地细细品味,生怕吃得太快就尝不出其中的滋味了。这时,我们总是比谁吃得慢,吃到最后,谁手中还有一小块,便会令人羡慕不已。也是这个时候,我才真正尝到了荷花糕的松软滑过舌尖的甜爽,比之囫囵吞枣更能拨动我的味蕾。
暑假即将结束的时候,奶奶又摘下几朵最明艳的花,将花瓣切成各种形状的片片,放在太阳下晒干。再用红色的布兜包裹起来,串上红色的丝绳,便制成了小巧的荷花香包。奶奶的荷花香包可是商店里的香包不能媲美的,每年的香包都是到了第二年还芳香无比。我小时候只要出了家门一定把香包挂在脖子上,显摆似的露在胸前,好让别人都羡慕我有一个心灵手巧又疼爱孙子的奶奶。
回忆故乡故乡二
汽车,在宽阔的马路上穿梭行驶,两旁高高的现代化楼房取代了记忆中童年的平房,那些饱含着我对故乡的思念,慢慢地,飘逝在了我成长的路上。
红砖瓦墙的小平房是我童年最美好的回忆。小村庄里,几乎所有人家我都认识。黄昏时,落日的余光笼罩着整片大地,夕阳给这些房子镶上了一道细细的边,勾勒出了一幅金色的油画。母亲在厨房里生火做饭,我把整个村子里所有的小伙伴召集在一起,在金灿灿的余光,莹白的云朵照映下,藏匿于麦秸之间,与朋友们一起嬉戏、玩耍,不亦乐乎。一定要待到家人在自家的房屋门口呼唤着我们的乳名时才依依不舍地,一步三回头地、磨磨蹭蹭地回家去。那时,太阳已下山,一轮明月挂在枝头,洒落着银白色的光。
回到家时,饭桌上也摆满了饭菜,热气腾腾,冒着缕缕热气。一家人围坐在桌旁,你一勺我一筷地吃着饭,谈论着一些家常俗话。
月光洒向大地,给周围的一切都披上了银纱。
不远处的一个小池塘,静静地,没有一丝波纹,池面如同一面刚刚打磨好的镜子,倒映出了周围的小树以及那深蓝的天空中悬挂的一轮明月。一阵微风吹过,池面波动起了淡淡的水纹,镜中的月亮也随着水波摇晃起来,曲曲折折,左右摆动着。不大一会,它渐渐地,悄悄地,又一次平静了下来。
在风起了的那短短的几十秒里,芦苇们随着风,玩着一种游戏,叫“传口令”。芦苇们咬着耳朵,把口令从东边传到西边,从南边传到北边。传啊,传啊,不多会儿,口令的内容就变了样,大家笑得东倒西歪直不起腰。
现在的我,却没有了童年时的平房,和乡村的时光,因为学业只能带领我去向了现代化的大城市——天津。
现在的我,没有了小时候那么亲热的朋友,因为电子产品——手机,电脑取代了本可以与朋友一起欢度的快乐时光。
现在的我,没有了曾经那些可以用来肆意玩耍的时间,因为堆积如山的卷子与习题一股脑地向我涌来,如同一波又一波的巨浪,掩埋了小时候的天真与丰富的想象。
现在的我没有了小时候玩耍过的村庄,因为故乡的平房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拔地而起的平楼房;池塘被铺平了,变成了一个气派的停车场;那一片芦苇也被连根拔起,一排排路灯取代了他们的位置。我的故乡,俨然成为了一个现代化的城市。
怀念至深时,也总会猛地回过神来,回到现实。我知道,小时候一切,故乡的时光,现在已经在我成长的路上渐渐地飘逝了,但有关故乡的记忆却会永远存于心间,永不忘却。
回忆故乡故乡三
毫无疑问,我对故乡的那片土地是挚爱的。
常忆起小鸟在枝头唱歌,蟋蟀们在草丛里弹琴,野花遍布田野,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撒在草丛里,顾盼神飞,争妍斗艳。微风拂过,飘来阵阵茶干的香气。这就是我的家乡:戚桥。
当炙热的太阳叫醒了还在睡梦中的东方,家家户户的烟囱上就冒起阵阵的炊烟,故乡就渐渐热闹起来了,人们都忙着去耕作。他们常叼着难以戒掉的香烟,带着一个大塑料杯,再拿上农具就出发,他们在田野上洒下希望的种子,期待着来年的丰收。
傍晚时分,人们支起小桌子,搬出小椅子,坐在家门口,一边喝着香甜的粥,一边和邻居有说有笑,那是一幅多么温馨而祥和的画面啊!
夜晚,漫天的星辰将柔和的光辉洒向这片寂静的土地,田边的花草似乎也有了几分睡意,身上披着“露珠大衣”悄然入睡,草丛间的蟋蟀、蛐蛐、青蛙们却没有半分睡意,它们正在草丛间兴致正浓地低鸣各种悦耳的声音,交织在一起,犹如一首首婉转动听的歌曲。瞧!天上的群星此刻正在侧耳谛听他们歌唱呢!
夜已深沉,我站在窗前静静地回忆着儿时的故乡,追忆着故乡的往事。
回忆故乡故乡四
依稀记得几年前在跟朋友谈到三十岁时,脑子里闪过的一幕景象。温馨洁净宽敞明亮的客厅里跟心爱的人坐在沙发上,电视里随意的放着些综艺节目,厨房里飘来饭菜的清香。大约是在一个周末的午后,窗外是碧蓝的天空,玻璃上映出晴空的云彩。那时候大概以为这样安适闲静的日子便应该是三十岁以后的中年人应得的一种福利,在饱尝了流离奔波之苦后终于停靠在一个宁静祥和的港湾。为了一家老小的衣食住行,献出自己一份应有的责任义务。
这样的臆想在最初的几年经常出现在我的梦里,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读书的时候,偶然梦到跟一个喜欢的女生坐在自家客厅的沙发上。忘了电视里演的是什么了,只记得她半倚在沙发上,一只手随意的放在我的肩上。后来再遇到喜欢的人,总是会莫名其妙的想到和她一起坐在沙发上看电影该是怎样一种情形。季节最好是在夏天,时间一定要在午后,穿着轻薄的衣衫,脚上随意的穿着拖鞋,或者直接光着脚踩在干净的木质地板上。
那时候大概是宫崎骏的动画看多了,因此对夏日的午后有一种难言的亲近感。最近两年却很少再有这样的'梦了,年龄越跨近三十,心中更多的是一种焦虑。为过往的伤怀,为将来的踌躇,而日子也像加紧了的发条,快马加鞭的越过二十五冲向三十的终点。
也许是因为我们这一代人处在社会的大转型中,贫富的急剧分化,父辈的传统保守,未来的变幻莫测,都使我们不自觉的产生一种对安全感的缺失。别人的荣誉成就使我们感到自己的一无是处,权贵荣华的炫富使我们义愤填膺,佳丽名媛的奢华让我们望尘莫及,信仰价值的混乱让我们迷茫不前。在这一条路上拥挤锋行的人,没有哪一个知道前方是对是错。很多时候总是在问自己,为什么我们总是要是跟着别人的价值观走,为什么我们每一个人都活在别人的眼睛里,难道人生不应该是自己的吗?或许这只是一种自我的逃避,当我在外漂泊数年以后回到故乡,面对着邻里亲朋,面对着尘世故乡,才忽然发现人在这世上最难的原来便是回归自我,跟着自己的心走。尘缘使你活在这世上属于他的一份,尘缘也让你背离自己从属于大众,而你真正的心声和呼唤将永远注定在喧嚣的尘世里被掩盖压抑直至迷失。
多少遇见的人又分离消散,多少追寻的路又渐至迷途,我们曾经相爱却浑然不知,我们后来重逢却再非当年心情。那样的梦是再也不会有了,那样的人如今又在经历着怎样的人生。惯看人世风花雪月,饱尝别离悲喜常情,究竟怎样的人才是你的一生一世,究竟怎样的风景能令你情有独钟。朋友的一句签名“辜负了家人”,让我不禁感慨万千。你的心里到底藏了多少遗憾和心酸,你眼中的泪水究竟是苦涩还是甘甜。你把最美的嫁妆压在了谁的箱底,你把回眸的微笑留在了谁的心间。过往的一切是否早已风轻云淡,未来的每一天要记得释怀安然。
回忆故乡故乡五
春天到了,俗语说: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果百花齐放才春满园,那我家乡千花齐放不就是到处是春?早上,我奔跑在花田中。玩花,闻花,做花圈……时不时还能看见几只蝴蝶,蜜蜂和可怕的毛毛虫四处游于。晚上,约约小朋友秉烛夜游村里的每一个角落。一天就这么过完了。
夏天到了,当然是小伙伴们最快活的季节了。我们到小河里去捉鱼,捉蝌蚪,戏水。树上有成群结队的知了叫着,说“好热呀!”而我们呢?虽然全身湿透,但还很满足,因为我们感受不到半点热。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割水稻,摘果子。小伙伴们一个站一棵树,其中一个人说:“预备,开始!”小伙伴争先恐后地爬树,摘到是你的,摘不到就算了。
小蕾小蕾,起床上学啦!噢,原来这是梦,虽然是梦,但这一个个令人难以忘怀的画面总在我的脑海中呈现,是那样的清晰,是那样的令人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