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墓志铭范文精选(通用5篇)

实用范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11-23 11:03:21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古代墓志铭范文精选1

《张九龄墓志铭》出土始末

张九龄墓志铭,又称《张九龄阴堂志铭》,全称为《唐故尚书右丞相赠荆大都督始兴公阴堂志铭并序》。

张九龄墓坐落在今韶关市北郊田心乡洪义里武陵原,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载,九龄墓曾多次被盗。1960年7月,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和华南师范学院历史系组队挖掘时,墓内仅余零星残物,唯一完整的是一块石刻,它是与张九龄同时的唐中书侍郎徐安贞撰的《张九龄墓志铭》,当时该石刻有石盖作人字形盖住,故完好无损,刻字亦很清晰。

考古队员自述称:“因参加文物普查的机会,亲自到张九龄墓地,当时出土了一批残存文物,但因年代久远,大部分壁画已脱色剥落损毁,这让考古队员们感到痛心。其中,最有价值的是张九龄棺床下的墓志石盒,它分为盖和墓志铭两块,均用版岩石制成,作四方状,长87厘米,宽五厘米,为阴刻楷书。墓志石盒盖表面无文字,仅在四边斜面阴刻有十二生肖图,石盒内有墓志铭文276个字,俗称张九龄阴堂志铭。”

据说,张九龄墓被发掘后,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与我市博物馆极为重视。至今曲江县博物馆仍收藏有当时的拓片(其真版现存广东省博物馆)。《张九龄墓志铭》为楷书,字字精金玉美,许多专家赞美,在所发现唐代墓志铭中鲜有如此佳作。其书法承诸逐良之馀绪,风格在薛稷与殷元祚之间。

据考古专家研究分析,铭文为徐安贞所撰,然不著书志姓名。据《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载:徐安贞,唐信安龙丘人,初名楚壁。工五言诗,尝应制举,一岁三擢甲科,时人称之。时授武碇慰,诸无量汇整秘籍,荐安贞分部住堆定。玄宗开元时为中书舍人,集贤院学士,帝属文多令视草。官终中书侍郎。

张九龄在朝时,徐安贞为张九龄属僚,他对张九龄深为了解和敬佩。

《张九龄墓志铭》全文如下:

“唐故尚书右丞相、赠荆州大都督、始兴公阴堂志铭并序:太中大夫、守中书侍郎、集贤院学士、东海县开国男徐安贞撰。公姓张氏,讳九龄。其先范阳人,四代祖因官居此地。公诞受正性,体於自然,五行之气均,九德之美具,才位所底,不亦宜欤。盖所阙者降年之数不延,苍生之望未足耳。源以秀才。没赠都督,历任典诏翰,居连率,自中书令而迁端右,凡十八徒焉。序乎官次,存乎事迹,列於中原之碑,备诸良史之笔矣。公之生岁六十有三,以开元廿八年五月薨,廿九年三月三日迁窆於此。韶江环浸,浈山隐起,形胜之地,灵域在焉,神其安之,用永终古。呜呼!嗣子拯号诉罔逮,而谋远图,刻他山之石,志於玄室,人非谷变,知我公之墓於斯。铭曰:龟筮从兮宅其吉,山盘踞兮土坚实;呜呼相国君之墓,与气运而齐毕。”

《张九龄墓志铭》的存世,已成为广东省隋唐时早期的墓志铭之一,也是岭南地区最为完整和精致的出土石刻铭记之一。

拓展阅读:张九龄罢相

张九龄,唐玄宗时期的宰相,开元盛世的最后一任名相。在他之后,大唐王朝便如江河日下,最终引发了几乎导致唐王朝灭亡的“安史之乱”。在张九龄当政期间,唐王朝虽然繁华到了极点,但社会的各种矛盾已经暗流汹涌。张九龄重视农桑,轻徭薄赋,整顿吏治,保持了开元盛世的最后几年的稳定。

唐玄宗宠爱武惠妃,武惠妃想让她自己的儿子当太子,日后可以继承大统。所以她私下里欲谋废掉当时的太子李瑛。但是她也知道,废太子是大事,如果没有朝中大臣的支持,这事根本干不成。所以武惠妃就派了个宫中的`官奴去游说张九龄。结果游说不成,反而被张九龄骂了一通。张九龄马上将此事告知了皇帝,从而挫败了武惠妃谋立太子的阴谋,稳定了宫廷形势。但他也因此得罪了武惠妃。

张九龄识人明察秋毫,刚见到安禄山就断言此人日后必反,便向唐玄宗申请斩杀安禄山。但唐玄宗却没有同意他的这个意见,二十年后,果然引爆了“安史之乱”,几乎导致大唐王朝的灭亡。

当唐玄宗欲立范阳节度使张守珪为相,立朔方节度使牛仙客为尚书时,张九龄极力阻止。这下也引起了皇上对他的不满。

开元二十五年四月,监察御史周子谅_牛仙客,在奏章上引用了武后时的谶词:首尾三鳞六十年,两角犊子自狂颠,龙蛇相斗血成川。其中“两角犊子”被解读成牛,言下之意必有姓牛的人来祸乱大唐。唐玄宗认为他荒谬,当场将他杖于朝堂之上,几乎把周子谅打死。十七日流放广西,在流放的路上死去。

这时,李林甫想起了当初他立相时张九龄也竭力阻止,就对皇帝说:周子谅是张九龄推荐的,张九龄也要之罪。唐玄宗想起了张九龄处处与他作对的往事,新仇旧恨一并发作。于是张九龄也受了牵连被罢相,贬为荆州长史。

而在张九龄被罢相后没几天,太子瑛和瑶、琚两位王子也被贬为庶人。

张九龄风度

在贯穿整个唐朝历史,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上,只有张九龄这个人,他的风度被世人津津乐道。其个人风度,不仅表现在他的外表上,更具备了常人无可企及的内涵。而“九龄风度”也成为了当时世人官僚争相模仿的对象,更被当时的皇帝唐玄宗赞誉有加,乃至于张九龄被罢相后,唐玄宗在认命之后的宰相时,都要问上一句:风度得如九龄否?

唐玄宗是个很有识人眼光的皇帝,在开元年间,他任命的宰相,大多成了名相,而张九龄也是其中之一。那么,张九龄的风度,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仪容仪表。张九龄是个很注重仪容仪表的人,无论是在家还是上朝,还是外出办公,始终都保持着一种风度翩翩的姿态。不管什么时候,都表现出一种神采奕奕的样子,而且衣着整洁,温文儒雅。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外貌、举止或许可以被模仿,但气质是绝对模仿不来的。

二、正直的为人和卓越的远见。在张九龄一代,他的政治远见有种媲美诸葛亮的能力。当他初见安禄山的时候,张九龄就认定这个人将来一定是祸害唐朝的人。而果真,安禄山叛乱了,被平定后,张九龄执意要杀了他,但当时皇帝并没有同意。几十年后,安禄山再次叛乱,把已经七十多岁的唐玄宗逼往四川。这时,唐玄宗才想起了张九龄的劝告,后悔不已,题了一副对联纪念他:蜀道铃声,此己念公真晚矣;曲江风度,他年卜相孰如之。

古代墓志铭范文精选2

当我们老了

入土为安

三尺之躯

或化为

一个黄土堆

或化为

一抔灰烬

化为一个黄土堆也好

化为一抔灰烬也罢

都会有一个墓碑

而墓碑之上

镌刻着

墓志铭

死忙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

——墓志铭

面对死亡

为什么不够坦然

内心有愧

岁月的长河里

历史的年轮中

我们每个人都在

悄然写着

自己的墓志铭

每个人都想

写好自己的墓志铭

最终又有几人能够如愿

我们每个人

在岁月的长河里

在历史的年轮中

努力去改变自己

去不断完善人格

才能使墓志铭趋于完美

古代墓志铭范文精选3

韦应物墓志铭

韦应物是我国中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其诗多写山水田园,清丽闲淡,和平之中时露幽愤之情。反映民间疾苦。近年来,随着考古事业的发展,这位中唐诗人的墓也展现在人的眼前,其墓志铭也开始现世,下面让我们一起阅读一下关于韦应物的墓志铭内容。

韦应物是我国中唐时期的著名诗人,“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这首脍炙人口的《滁州西涧》广为流传。

韦应物是山水田园诗派诗人,后人每以王(王维)孟(孟浩然)韦柳(柳宗元)并称。宋代的不少文人常把韦应物与陶渊明、白居易、柳宗元相比,苏东坡甚至讲“乐天长短三千首,却爱韦郎五字诗”。

这样一位大诗人,有关他的生平记载却非常少。去年8月,西安碑林博物馆副研究员马骥在友人处见到四张唐代韦氏家族墓志拓片,分别是:韦应物墓志、夫人元苹墓志、子韦庆复墓志及庆复夫人裴棣墓志。这四张约45厘米见方的墓志出自长安区韦曲东北塬上,于去年年底入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博物馆馆长赵力光说,这批墓志对于了解韦应物的家世、生平,研究韦诗的艺术风格以及中晚唐科举制度、士族婚姻等方面提供了丰富的信息。专家称这批墓志被称为百年来唐代石刻文献最重要的收获之一。为此,该馆举办了“唐代著名诗人韦应物家族墓志特展”。

诗人“身世”

西安碑林博物馆副研究员马骥介绍,京兆杜陵韦氏是唐代关中的世家大族,有关韦氏先祖世系的材料比较丰富。据《新唐书》记载,韦应物的父亲只有他这一个儿子,但新发现的韦应物墓志则显示,韦应物还有两个兄长。

新出土墓志还带来了另一个疑问。史料记载韦应物有两个儿子。但据韦夫人元苹墓志记载,其后代是“一男两女”。韦应物到底有几个儿子呢?马骥表示,从墓志志文可知,韦妻死于776年,韦应物是791年安葬,中间有的时间,可能在此期间韦应物有再婚或纳妾的可能。

新发现的墓志记载,韦应物“历官一十三政,三领大藩。”

韦应物诗歌“原于曹刘”

马骥指出,给韦应物撰写志文的丘丹也是当时一位诗人,两人私交颇深。丘丹在志文中对韦应物作品的记叙和评价为:“所著诗词、议论、铭颂、记序,凡六百余篇行于当时。”“公诗原于曹刘,参于鲍谢,加以变态,意凌丹霄,忽造佳境,别开户牖。”“曹刘”是指三国时期的曹植和刘桢,二人皆为建安作家中成就最高者。“鲍谢”是指南朝刘宋时期的代表诗人鲍照和谢灵运,二人名列“元嘉三大家”,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盛名。

马骥介绍,现在人们所能看到的《全唐诗》共收韦诗568首(含补遗四首),另《全唐文》仅收韦应物撰《冰赋》一篇。丘丹对韦诗的评价更加难能可贵。

妻子墓志里 首现诗人手迹

据介绍,韦夫人元苹的墓志是韦应物亲自撰文并书写的。这不但增加了一篇难得的唐代文献,而且也让后人第一次看到了韦应物的手书。

据墓志志文显示,元苹祖上是南朝十六国时期的鲜卑贵族。元苹16岁时嫁给韦应物,去世时仅36岁。志文记载,她病逝在韦应物的官舍,举行葬礼时是在长安城含光门外太平坊临时租借的房子,这也显示出韦应物当时的家境比较清贫。

这篇志文用大段篇幅来表达对夫人怀念之情,其中一些词句感人至深:“每望昏入门,寒席无主,手泽衣腻,尚识平生,香奁粉囊,犹置故处,器用百物,不忍复视。”由此使人联想到《韦集》卷六中有《伤逝》、《送终》等悼亡诗十几首,感情诚挚感人,某些诗句和志文有相似之处。

志文显示,韦应物去世时,他的儿子韦庆复才15岁。韦庆复此后刻苦攻读入仕,相继做过监察御史里行、河东节度判官等官职,87月病逝于当时的渭南县灵岩寺。韦庆复夫人裴棣也是一位知书达理的才女。

【知识延伸】韦应物生平简介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文学成就

韦应物的诗歌创作成就最大。其诗多写山水田园,清丽闲淡,和平之中时露幽愤之情。反映民间疾苦的诗,颇富于同情心。是中唐艺术成就较高的诗人。

代表作有《观田家》。此外,他还有一些感情慷慨悲愤之作。部分诗篇思想消极,孤寂低沉。韦诗各体俱长,七言歌行音调流美,“才丽之外,颇近兴讽”(白居易《与元九书》)。五律一气流转 ,情文相生,耐人寻味。五、七绝清韵秀朗,《滁州西涧》的“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句,写景如画,为后世称许。韦诗以五古成就最高,风格冲淡闲远,语言简洁朴素。但亦有秾丽秀逸的一面。其五古以学陶渊明为主,但在山水写景等方面,受谢灵运、谢朓的影响。此外,他偶亦作小词。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

后人每以王孟韦柳并称。其山水诗景致优美,感受深细,清新自然而饶有生意。而《西塞山》景象壮阔,则显示韦诗雄豪的一面。其田园诗实质渐为反映民间疾苦的政治诗。

韦应物实现了脱离官场,幽居山林,享受可爱的清流、茂树、云物的愿望,他感到心安理得,因而“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蹇劣,笨拙愚劣的意思;“薄世荣”,鄙薄世人对富贵荣华的`追求。这里用了《魏志. 王粲传》的典故。《王粲传》中说到徐干,引了裴松之注说:徐干“轻官忽禄,不耽世荣”。韦应物所说的与徐干有所不同,韦应物这二句的意思是:我本就是笨拙愚劣的人,过这种幽居生活自当心安理得,怎么能说我是那种鄙薄世上荣华富贵的高雅之士呢!对这两句,我们不能单纯理解为是诗人的解嘲,因为诗人并不是完全看破红尘而去归隐,他只是对官场的昏暗有所厌倦,想求得解脱,因而辞官幽居。一旦有机遇,他还是要进入仕途的。所以诗人只说自己的愚拙,不说自己的清高,把自己同真隐士区别开来。这既表示了他对幽居独处、独善其身的满足,又表示了对别人的追求并不鄙弃。

韦应物是山水田园诗派诗人,后人每以王孟韦柳并称。其山水诗景致优美,感受深细,清新自然而饶有生意。而《西塞山》景象壮阔,则显示韦诗雄豪的一面。

韦应物的诗受陶渊明、谢灵运、王维、孟浩然等前辈诗人的影响很大,前人说:“应物五言古体源出于陶,而化于三谢,故真而不朴,华而不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又说:“一寄穗秾鲜于简淡之中,渊明以来,盖一人而已”(宋濂《宋文宪公集》卷三十七)。这些评价并不十分恰当,但是可以说明韦诗的艺术价值和艺术风格的。

古代墓志铭范文精选4

“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有一游魂,化为长蛇,口有毒牙。不以啮人,自啮其身,终以陨颠。……”

其他名人墓志铭

1、玛丽莲·梦露的墓志铭:“37,22,35,”。许多人闹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最终这个谜由梦露研究会揭开,这三个数字是梦露的胸围、腰围和臀围的英寸数,缩写字母的意思是在此长眠。死者生前最大的嗜好是爱美,她用数字将自己十分钟爱的形体永久记录了下来。

2、普希金:“这儿安葬着普希金和他年轻的缪斯,爱情和懒惰,共同消磨了愉快的一生;他没有做过什么善事,可在心灵上,却实实在在是个好人。”

3、牛顿临终前曾说:“我只不过是在大海边捡贝壳的小孩”。然而,大异其趣的是,镌刻在这位英国大科学家的墓碑上的,却是:“死去的人们应该庆贺自己,因为人类产生了这样伟大的装饰品。”

4、曾经“捕捉”天上雷电的美国科学家_的墓碑上刻的却是:“印刷工_”。他至死不忘,并引以为自豪的,正是他青少年时代担任的印刷工。

5、有一个人,生前并不算名人,但死后,却因墓志铭而成名。名不见经传的“卑贱者”,美国人约翰·特里奥的墓碑,被他的相同国籍的作家纳撤尼尔·霍桑在“阴暗潮湿的一隅”发现。作家在看了刻在碑上的“凄凉的诗句”后,哀痛地说:“要想用更精练或者更感人的语言,来描述这个使人寒心的不幸的生死与埋葬的故事,不是容易的事”:可怜地生活,可怜地死去,可怜地掩埋,没有人哭泣。

6、聂耳是我国的著名作曲家,他的墓志铭引自法国诗人可拉托的诗句:“我的耳朵宛如贝壳,思念着大海的涛声。”

7、爱尔兰诗人叶慈的墓志铭是他去世前夕写的一首诗的最后十七个字:“对人生,对死亡,给予冷然之一瞥,骑士驰过。”

8、大作家海明威的墓志铭:“恕我不起来了!”

9、对任何一位画家的赞美,又有什么样的语言,能胜过出现在意大利画家拉斐尔的墓碑上的:“活着,大自然害怕他会胜过自己的工作;死了,它又害怕自己也会死亡。”

10、法国作家司汤达的墓志铭:“米兰人亨利·贝尔安眠于此。他曾经生存、写作、恋爱。”

古代墓志铭范文精选5

墓志铭的散文

秦桑田是一位脑瘫残疾人,四肢枯萎,且变了形。周围的人,外出做生意的打工的在家种菜养猪的忙这忙那,他什么也不能干,觉如大家不一样,同局外人,低人一等,垂头丧气。

后来,幸好找了一点能干的活,看看书写写字,日积月累,能写一点文章,常弄一些在报刊上发表,村里有了喜庆,或逢年过节,别人娶亲,写个婚联,老了人写写祭文,春节时,家家都要贴春联,都找他写。那时是人多的时候,他也跟大家一样忙忙碌碌,能和大家一起,跟大家没有了距离,不知不觉间,他忘了自己是一位残疾人,还以为跟大家是一样的人了。

那一天,在乡里当宣传干事的玉柱,开着政府的小汽车,特意回村里找他。

玉柱有一个朋友,是一位做矿石生意的大老板。老板的父亲死了,花了一万块钱打了一块汉白玉的`墓碑,老板就想请人写篇与墓碑相配的墓志铭。玉柱说因为没有时间写,才回来叫秦桑田。

秦桑田眼睛一亮,这不是说明,这也是和平日里人们叫他写东西,认为他的文章写得不赖,所以才叫他吗?秦桑田喜形于色,跟往日受人之托一样,愉快兴奋地跟平时写东西一样干起来。

他因为不能坐,看资料呀,写呀,都只能站着。写墓志铭有一份介绍死者生平的资料,那资料是别人手写的,字迹很潦草,看几遍才能看清楚。写的时候,要构思文章的行文布局,要推敲字词的使用。这样就要一些时间。常人坐着不那么累,他站着就很累了。看了一会写了一会,就把上身趴到桌子上,在桌子上趴累了,就爬起来站着。站站趴趴的变换着姿式……

墓志铭写出来之后,玉柱就来拿。玉柱一看乐得合不拢嘴,秦桑田在玉柱高兴神色的照射下,脸上开了花。

玉柱临走时,拿出一百元钱,指了指带来的一袋苹果,说:”这是老板给你的。”秦桑田一个劲往外推:“写点东西怎么要别人的钱呢!”玉柱说:“不要推让,就么一点钱这么一点东西,若请别人,这点行吗?你嘛,总是不能做什么事的,写点东西都只能站着写,老板问我该给你一点什么,我说拿这苹果和钱就行了。”这时候,旁边来了几个村里人,都说:“是呀是呀。”

秦桑田脸上的花霜打一样焉了。

推荐阅读:

单位职工悼词范文(合集10篇)

安全会议通讯稿范文(共3篇)

个人申辩书范文(汇总20篇)

就业规划书范文1000字(实用57篇)

出国请示范文模板(必备5篇)

追讨欠款律师函范文(优选24篇)

标签: 范文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