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开题报告范文样本(共8篇)

实用范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11-30 17:30:15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英语专业开题报告范文样本1

课题名称:中学生英语学习状态 一英语对中学生意味着什么

1、选题意义和背景。

选题背景:

(一)对当前英语学习现象的考问(二)理论学习的熏陶

选题意义:

理论意义

本研究从现象学的角度定义“学习状态”,学习状态是一种意识,这种状态是整体的、自上而下。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是不断的发展变化的,他们的语言意识品质是逐渐地养成。每一阶段的教育都要有意识的形成,而每一个意识的形成都需要有可以接纳它的内在前提。中学生在中学六年的英语学习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为下一个阶段的学习提供内在前提,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中学生的英语学习状态的变化。通过对此的研究,我们能够明确教师的“教”就是使得学生逐步地形成他们的英语语言意识品质,养成其英语素养。这样的一种理论理解,带有根本性的变革的意义。教育归根到底是“一种意识品质的养成”,意识是最原初的形态,它是人的觉察状态,蕴含着“知、情、意、行”最初始的合而未分的胚芽。一旦教育使学生具有了某种意识,它就会像种子拥有的生命基因那样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在一个个与之相合的具体情境之中一次次地生根发芽,舒枝展叶,它外显于人的形状、姿态就是素养的体现,就是意识品质养成的结果。由此可见,英语课堂不再是英语知识的传递而是英语语言意识品质的养成。英语课堂不是单。纯的听说读写技能的训练,而是英语素养的养成。这种理论依据的寻找在方法论上也是一种新的探索,它不仅丰富了英语教育的研究,而月为中学英语教学设计提供了经过论证的建议,同时也为现存的教育实践活动提供理论借鉴与支撑。

实践意义

首先,本研究笔者致力于寻求英语教学的理论依据,从分析学生的语言学习状态入手,明确中学英语教学的基点。然后再分析语言是什么,明确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的意义和作为一门中学课程的意义,形成对中学英语教学内涵实质的理解。中学英语教师的“教”就是使得学生养成他们的英语素养:语言意识品质。这一理解不仅丰富了当前的英语教育理论和英语教学研究,同时也能够为教育实践者提供理论借鉴。

其次,本研究通过对中学生入学初的英语学习状态和高三毕业时的学习状态的把握形成对中学英语教学的理解。教师要做到就是在六年的教学中,让学生从最开始的状态达到高三毕业时应有的状态,这也就明确了中学英语教学就是要形成学生的英语语言素养。在此基础上,呈现的课例体现着学生从最初拥有的英语学习状态到高三毕业时的英语学习状态的自然的、整体的过渡。这些能够为中学英语教与学提供更有效的具有借鉴意义的具体措施。并且本研究对我自身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也具有较强的训练意义,对以后投入中学英语教育有很大的实践和理论指导意义,让我能够自信、有理、有据地从事中学英语教学。

再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有一个根本的追求,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其提供一个明确的解答:英语课堂不是英语知识的传递而是英语语言意识品质的养成。这样的一种理解,可以使得我们英语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不至于陷入“语言工具论之争一”和“题海战术”之中。对英语教的依据的明确,使得教师的教学是直接拿着英语本身去感染学生,学生拥有的是英语语言本身,而不是单词的累积、语法的机械记忆等等。学生养成的是英语素养,而不是解英语题的技巧或是听说读写的技能。

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可以在中学六年的日常教学实践中实现学生英语语言意识品质的养成。让学生真正学懂英语,让英语学习不再成为一种负担,让英语本身的语言力量去感染他们。并且使得他们对使用英语这门语言来理解和表达所思所想充满热切的愿望,对英语及其蕴含的文化充满着新奇。这也是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该努力的方向,也是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表现。

2、论文综述/研究基础。

(一)关于“学习状态”的研究在对学生学习状态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梳理时,笔者发现国内外的关于学习状态的研究主要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展开的。国外在这一方面的研究,在提到learning state时,更多的指的是远程学习中的学习状态,与国内所指的学生课堂或者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状态是迥然不同的。在查阅到的相关文献中,学习状态多指的是在课堂或是课堂之外的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状态。

英语专业开题报告范文样本2

开题报告是对论文选题的科学性、先进性、可行性等的论证,是提高学位论文质量和按时完成学位论文的重要环节。

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研究生导师、导师组和研究生本人必须从思想上予以高度重视,高标准,严要求,严格遵循本规定有关要求,否则,将不允许研究生进入论文阶段。

(一) 开题报告的准备工作:

1.开题前,研究生必须做较全面深入的调研工作,并写出详细的调研报告。

2.研究生必须写出开题报告的书面论证材料和学位论文的工作计划。

(二) 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

1.课题的来源、目的和意义;

2.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附主要参考文献);

3.选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4.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已有的研究工作基础和研究条件);

5.选题的创新点(选题的前沿性、急需性、学科交叉性、应用性等);

6.选题研究及论文工作计划;

7.预期研究成果。

英语专业开题报告范文样本3

一、研究现状述评。

我区现存不同层次的学校近一百所,各校的综合水平强弱分布不平衡,学生差异面较大。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浪潮后,转岗成为英语教师的人较多,形成师资水平差参不齐,从而造成各校教学水平差异大。新教材改革后,教学内容深、密度大、知识广,对广大英语教师的专业要求较高,对教学、教研活动的要求更多广。广大英语教师面对教学任务繁重,对教学教研活动难以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传统的教研模式,形式单一,不能满足新时代、新课程的教学要求,不能更快、更有效地处理各种教学中的突发性问题。

二、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三、本课题研究的目标:

“自发型的”学习群体,教师之间专业与情感交往、同伴互助、展示自我提供广阔空间,特别是为中青年教师提供了更多的话语权,能实现更充分、更广泛的知识共享和协作。

四、本课题研究的内容、研究假设和创新之处:

英语专业开题报告范文样本4

题目解读: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一个反复听说操练的过程。但我们常常听到有一些老老师抱怨句型教学的枯燥乏味,学生也学的索然无味。英语学习作为中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有重要意义,然而对教师的教育方法也有很大的要求。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面向21世纪所做出的战略选择,但在素质教育日益深入,新课程理念不断深化的今天,新的教学理念鼓励教育者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但是过分的使用多媒体教学其实并不能让学生学的更好。根据教师现状,老师很难每堂课都能根据学生情况制作出精美的,合适的课件,在教学中,我们仍然需要借助其他的教具。作为传统教具的图片以形象深动,直观性强易于携带,和使用等特点,能将教师从繁难的课件制作中解放出来,教师若能把图片很好地运用于课堂之中,那么小小的图片也能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图片教育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对帮助学生提高理解语言以及运用语言的能力,进而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整体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从选择图片在中学教育中的运用作为论文的研究中心,分析现代英语教学的形势,进一步研究图片的应用,并阐述图片的功能以及其教学意义,有益于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提高教学质量。语言习惯只有通过经常不断地重复才能获得,学生在图片的帮助下,能更好的学会用英语去表达,用英语将自己所看到的东西很好地描述出来,在不知不觉中,学生自己学会了学习英语,在不知不觉中进步。

研究内容:

当今中学英语教学主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大部分中学生觉得英语学习单调,乏味,记不住知识点。因此,需要引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图片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并且有许多英语学习者认为图片教学具有省时并且表达生动的特点,除此之外它还能够清楚地呈现事物的内部关系。

对于中学生而言,图片教学能够把视听相结合,使英语教学变得简单,也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也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所以,图片这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应用于英语教学,对于改善英语教学质量非常有效,

然而近些年来,对此领域的研究还涉及甚少,有些人认为图片教学没有可研究之处,但是结果却恰恰相反。过去图片一直被用来描述事物或现成的对话加以说明。但现在的英语教学中,人们越来越重视语言的交际运用。因此图片在这方面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直观的语言表达素材,在教学中教师加以引导,学生就可以循序渐进地讲一些句子。本课题主要通过分析现代英语教学的形式,进而研究图片的应用,功能极其教学意义。主要从三个方面加以阐述:图片的运用,图片的功能,教学意义。它们分别从图片的特点,图片的功效,激起学生的兴趣,陶冶情操促进合作等以及图片在英语语法,课文,词汇,英语听说能力中的运用以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形成教学相长,心里相容的新型师生关系达到一种学生爱学,教师爱教的教育局面。

正所谓“教无定法”,我们在汲取他人优秀成果的同时,应该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根据学情与上课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利用图片这种简单而又便利的教学资源,达到最佳的教学成果。

研究方法:

1.文献法

对于图片在教学中的运用的有关文献的进行仔细研,并从中提取精华部分加上自己的想法与认识,总结研究和应用的现状、问题和趋势,得出新的观点。

2观察法

积极参与初中英语课堂,观察学生们的上课情况,表现以及教师的上课方式方法与行为艺术,教学策略等,从中学英语课堂所获得的经验来进行总结。

3调查与了解

设计问卷调查,了解本校英语课堂教学的主要模式和部分学生不喜欢英语课的原因,并了解学生喜欢的课堂类型及对图片教学模式的看法,为课题研究提供第一手的资料。

4研究与深化

将初中英语7--9年级的教材进行研究,对教材的知识内容进行适当的整合,并通过多种渠道探寻相关的资料,利用图片教学更好深化教学目标。

5继承与发扬

在学习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充分培养学生利用知识和在利用中获得新知识的能力,继承老一辈的优良传统,结合先进的英语文化知识,培养跨文化交际与能及,更好的走向世界。

6经验总结法

在课题研究结束时,通过总结经验,然后撰写出相应的案例,论文等。以便在课题研究中形成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得以推广和使用。

研究思路:

任务型教学提倡学生在用中学,学中用,学是为了用。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中不断钻研课本,精心组织教学,努力创设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而现今教师面临着工作量大而课件制作又非专业的情况下,如何省时有效地创设情境呢?

教师可以从图片着手,运用图片营造绘画氛围,加上及个别学生的精彩表演,其他学生在榜样的带动下,也产生了跃跃欲试的欲望,同时也树立自信心。从选择图片在中学教育中的运用作为论文的研究中心,分析现代英语教学的形势,进一步研究图片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并阐述图片的功能以及其教学意义。除此之外,通过图片这种教学方式来进一步挖掘图片教学的有效应运用空间与实际意义,以及各种图片在不同的教学案例中的很好使用,将其与现代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整体能力,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与质量,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在课堂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与积极性。

英语专业开题报告范文样本5

研究背景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20xx)中明确的指出,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强化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而现阶段的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教师的教学重点仍然主要展现于语法的讲解、单词的默写以及习题的练习上,而忽视了对于学生英语诵读能力的培养以及训练,以此为背景的英语教学产出展现往往是成绩无论好与差都不愿开口,毫无实际语言运用能力,严重的与新课程标准相违背。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尤其是小学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水平普遍不高是我国义务教育存在的长期顽疾之一。作为义务教育重点构成的小学教育,不仅是教育工作的重点所在,更是奠定良好教育基础与保证教育可持续化发展的关键。西方学者以及教育家在教育模式的研究上倾向于探索诵读教育影响因素、诵读教育的模式的创新,值得我国学习;同时在优化我国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我们应当立足于自身环境之下,探索我国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发展滞后的深层次原因,从而针对性的优化我国农村小学英语诵读教学现状,实现农村小学英语教学质量“质”的飞跃。

研究目的

1通过理论探讨,揭示农村小学英语诵读教学的意义,目的以及内容,分析农村小学英语诵读教学的理论基础。

2通过调查揭示农村小学英语诵读教学的现状,总结已经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探讨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3以调查研究的成果为基础,通过理论分析、探讨解决农村小学英语诵读教学的对策。

研究计划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确定本文的研究课题。

2.以确定的课题为研究目标进行相关资料的搜集分析,确定本文在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理论。在资料的搜集过程中,笔者主要通过相关文献的搜集以及调查问卷的发放、回收两种方式进行。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1.通过调查问卷回收、统计以及分析,进一步的进行资料整理。

2.以湖南N、X、F三所农村小学诵读教学现状作为实例进行定量分析,找出其中的问题以及各个要素之间的关联以及对英语诵读教学的影响。

3.通过对于农村小学英语诵读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为进一步的完善提供依据。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1.研究成果的展现

2.提出下一步研究方向

英语专业开题报告范文样本6

论文最好能建立在平日比较注意探索的问题的基础上,写论文主要是反映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详细内容请看下文英语课题开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作为语言学习的主要输入方式,阅读在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新课标》在语言技能目标描述和基本学习策略描述中,都对小学生提出明确的阅读要求。二期课改更是规定小学阶段阅读量达到累计10-12万字。要达到这样的目标,没有足够的语言输入量是不行的。成功的英语教学要依赖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语言实践。英语阅读教学在复现巩固旧词,学习新词,扩大词汇量,激发学习兴趣,获取信息,锻炼思维方式,提高阅读速度、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等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2、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小学英语教学搞得轰轰烈烈,在课堂中随时都能看到:用英语说话,用英语唱歌,用英语表演的场面,一方面老师们侧重听说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对词汇的认读和拼读,这导致了学生接触一些篇幅较长的阅读材料时,一遇到单词或新句式,立即产生了畏惧感,觉得束手无策。另一方面大部分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方法单一,基本上沿用了老一套的阅读教学方法:把阅读教学当成一般课文教学,如讲解生词,补充词组,罗列搭配,逐句逐段分析,不厌其烦分析语法等,过分地重视了词汇和语法教学,忽略阅读训练,或者把阅读当作课外阅读,解释生词,对对答案。如此走过场的教学非但时间上得不到保证,而且也使扩大阅读量、提高阅读能力成了一句空话。

3、我校英语教研方面的积累

我校早在便开始浸入式英语课题研究,在20xx年开展综合英语课题研究至20xx年已结题,课题组教师在实验中快速成长,个个能挑重担。全科组老师共获省、市、国家级荣誉和奖项37人次,辅导学生参赛获市级以上荣誉和奖项达78人次。20xx年9月全科组老师共同努力完成了《创建小学英语教学新体系》一书。我们以务实的工作和卓有成效的业绩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也获得了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

4、学生英语学习方面的情况

学生整体素质较好,参加各项英语竞赛多次获一、二等奖,在市区有良好的社会声誉。但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由于词汇量不足和涉猎课外英语信息少,限制了学生情感表达,由于接触英语阅读范例少而限制了学生英语书面表达。其重要原因是我们忽视了学生的认、读、写的能力培养。学生会说、不会写、知道单词,却不知联词成句,联句成篇。因此在小学阶段进行英语阅读教学研究,对于提高小学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的意义。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决定开展本课题的研究,以期通过教师对阅读教学的探索,更好地、更有目的地进行教学,从而提高外语教学质量。

二、研究目标

(一)研究的总体目标

1、巩固和扩大词汇量,增强语感,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的准确度。

2、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空间和丰富语言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正确的阅读技巧。

4、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丰富语言,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写作能力。

5、教师掌握有效的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二)分级目标

年级阅读篇目(至少)累计阅读量(以学年计算)

英语专业开题报告范文样本7

1、母语干扰问题。我国学生在学外语之前,已经熟悉了汉语的表达习惯,汉语的基本词汇和语法结构。这使他们在学习外语词汇和语义结构时受汉语词汇和语义知识的影响很大。在英语写作中表达方式不遵从英语的表达或思维习惯,而按照中国人的表达方式或思维方式强行组成词句,在写作中出现大量的“中文式英语”。

2、缺乏整体性中国学生的语篇布局能力较弱,不懂得在写作中使用语篇联结手段将写作主题有机地连接,意义很难连贯。即便一些在英语词汇、语法等方面基本功较扎实的学生,作文中仍存在少连贯、因衔接方面的错误(累赘与重复、残缺不全、含混不清)而使意义模糊等问题

其实仔细阅读可以发现,该学生想要表达的一共有三点内容,即为了保持健康,首先要多做运动,其次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最后,不要抽烟、喝酒。但是由于缺少连接词,整段文字读起来都很混乱,缺少逻辑性,让人摸不到头脑,理解起来略显吃力。因此,要想改进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一些有效方法还需要从基础上下功夫。注重基础策略。英语写作要想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除了要拥有足够的词汇量、准确掌握词的涵义外,还要能写出语法正确、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句子。因此,我们在训练学生写作能力时创设多层次练习,比如词类转换、习惯用法、从句的所指统一性、句型转换、连接或扩展句子、完形填空、根据关键词(句)写句或短文。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这些词句的用法和涵义,扩大表达词汇量,写出符合英语习惯的句子。从遣词造句入手,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可以采取下面方法:

1、加强词汇训练:词汇是文章的基础,没有一定的词汇量就很难写出好文章。同时,词汇选择是否准确、贴切,对于文章是否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至关重要。因此,在词汇教学中我认为应加大单词的对比教学,也应有意识地介绍英语成语让学生掌握。重视常用词汇、词组和句型的基础训练,例如:在讲解sense这一单词,我们就补充feeling一词,并列举他们的差异和习惯的表达方式。学到beintrouble这一搭配,我们就补充askfortrouble,getintotrouble,maketrouble,.,takethetrouble

2、加强句型训练。句子是文章中表达思想的最基本单位,在交际中,同一意思可选用不同的句式表达。所以我们要加强句型练习、造句练习。造句练习可以和词汇教学、句型教学以及语法教学相结合,还可用连词成句的形式或用译句、仿写句子等其他诸多练习形式使学生学会用多种手法、句式表达同一意思,使写出的文章生动活泼。一句多译能开拓思路,即训练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又能为表达积累丰富的词汇和语言材料。围绕五种基本句型反复训练。五种基本句型是①主语+系动词+表语;②主语+谓语+宾语;③主语+谓语;④主语+谓语+间接宾语+直接宾语;⑤主语+谓语+宾语+宾语补足语。笔者在教学实践发现,在这五种基本句型当中,学生比较难掌握的是第一种和第五种,因此,加强“系动词”和“宾语补足语”这两个语法概念的渗透是学生掌握地道英文句式的关键。

3、加强语篇衔接训练。如何才能使一篇文章如行云流水般通畅、自然呢?关键是在于正确运用英语衔接方法。这些结构词犹如点缀在大地上的一座座桥梁,把语篇贯穿起来,使全文形成一个完善的整体(段军霞41)。可见,一篇文章语意连贯、符合逻辑,离不开一定的语篇衔接手段。可以教会学生为了避免行文漫无目标,保持段落的整体统一,以有效地表达思想,可以考虑给段落设立主题句来统帅全文内容,给文章列出提纲。除此以外,还有很多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加强英语基础训练。

写作是一个如何寻找最有效的语言进行思想感情交流的过程(),是一个循环复杂的心理认知过程、思维创造过程和社会交互过程。尤其用第二语言写作,更具有挑战性。它不仅能巩固已学的语言知识,也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手段。写作能有效促进语言知识的内在化。写作能力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对写作能力的训练亦应采取不同的题型和不同的形式。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尤其要注重学生基础训练。

英语专业开题报告范文样本8

系别:外语系

专业:英 语

所选题目名称:

English Idioms and Their Cohesive Function

课题研究现状:

English idiom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English vocabulary. The general tendencies of present-day English are towards more idiomatic usages. Halliday and Hason (1976) pointed out that there are three functions of English idioms (ideational function, interpersonal function and textual function). Another scholar, Fernando C. (1996), also made valuable contributions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idiomatic expression_r of coherent text, and in the creation of stylistic effects.

Chinese linguists like Hu Zhuanglin (1994, 1996), Zhu Yongsheng (1995, 1996, 1997) and Zhang Delu (1994) mainly made contributions to the study of textual cohesion.

课题研究目的:

This paper is firstly intended to define English idioms and analyze the features of them. It then explores the cohesive function after careful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attempting to arouse the concern of using idioms appropriately and help readers make full use of the cohesive function for communicating more concisely and idiomatically, thus more effectively.

课题研究内容:

As English idioms are much alive in everyday English, a close look at the function of idioms must be taken. This dissertation includes the following five aspects:

1. Introduction

2. A General Study of English Idioms

The Definition of English Idioms

Features of English Idioms

3. Cohesive Function of English Idioms

Cohesion

Functional Categories

Cohesive Function of Relational Idioms

Cohesive Function of Other Idioms

4. The Cohesive Function in Terms of Syntax And Pragmatics

Syntactic Cohesion

Pragmatic Function

5. Conclusion

课题研究计划:

January 22-March 10: question posing of the research and collection of materials March 11-March 25: analysis of the materials and writing of an outline

March 26-April 30: completion of the first draft and seeking supervisor’s advice May 1?June 10: refinement of the paper according to teacher’s suggestion

June 11?June 22: finalization of the thesis based on the set requirements after the defence

主要参考文献:

[1] Fernando, C. Idioms and Idiomaticity.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0

[2] Halliday, . and R. Hason. Cohesion in English. Longman Press, 1985

[3] Lakoff, G. and M.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4] Makkai, A. Idiom Structure in English. The Hague Press,1972

[5] 林承璋. 英语词汇学引论[M]. 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

[6] 陆国强. 现代英语词汇学[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7] 汪榕培, 卢晓娟. 英语词汇学教程[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指导教师意见:

签字:20xx年x月x日

领导小组意见:

签字:20xx年x月x日

推荐阅读:

戏剧怎么写范文大全(共22篇)

护理求职信范文例子(合集37篇)

费用请示的格式及范文(热门20篇)

舞蹈兴趣班幼儿文案范文(实用8篇)

责任状怎么写格式范文(共6篇)

英语接盘函电的范文(优选9篇)

标签: 报告 样本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