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铎享受范文程老婆叫什么1
不论是“谋夺”还是“夺”,也不管是正妻还是侧室,毋庸置疑的是,多铎已经侮辱到了范文程。
这事今天来看性质很恶劣,在那个年代却算不了什么大事。多铎是正白旗旗主,范文程隶属正白旗,即使范文程官职不小,见到多铎一样要下跪行礼。
多铎夺范文程妻虽不违法,却有失体统。一般来说,旗主都不会干这样的事情,更何况当时范文程在朝中地位并不低。范文程是后金重臣,早在努尔哈赤时代就主动归附后金,诸多计谋出自他手,从努尔哈赤到皇太极对范文程都很器重,皇太极将他任命为大学士,可称文臣之首。
多铎夺范妻于理不妥,既然被告发,也该受到些惩罚。没料到的是,两位辅政王爷里济尔哈朗没说什么,多铎的同母哥哥多尔衮却对他做出严厉惩罚,让多铎付出了被剥夺十五个牛录的代价。
多铎是正白旗旗主,正白旗与镶黄旗、正黄旗一起是上三旗之一,它的前身更是努尔哈赤亲领的镶黄旗,努尔哈赤去世前将它拨给最小的儿子多铎领旗,正白旗也因此兵强马壮,是八旗中实力数一数二的一旗。
如今被夺近三分之一,正白旗看上去因此损失惨重,然而多铎又是多尔衮的亲兄弟,这多尔衮莫不是自剪羽翼不成?
这起事件却没这么简单,它是多尔衮压制济尔哈朗的手段之一,显示出多尔衮高明的政治手段。
多铎享受范文程老婆叫什么2
多尔衮通过这样一套猛如虎的操作,达到了四个目的:
1、抬高了自己的政治地位。成为上三旗的正白旗主,不仅把第八位的镶蓝旗旗主济尔哈朗抛离,排名更超过了宗室元老之首代善的正红旗,仅位于皇帝的两黄旗之下。
2、加强了自己的实力。此前多尔衮仅拥有镶白旗一半牛录,换旗之后,多铎被夺的15个牛录归属多尔衮旗下,原本和多尔衮分享旗内权力的阿济格又被打发去了多铎的镶白旗,多尔衮就完全掌握了正白旗。
3、打击和警告了政敌。多铎虽然是多尔衮弟弟,正白旗旗主的身份在他身上并不能发挥什么作用,并且多铎还要和多尔衮闹不痛快。借此机会,可以警告一下多铎,让他不要站错队。另外,又顺手打击了一下豪格,豪格因为被查出知情不报也被惩处,罚银3000两。
4、在政治上拉拢人心。要压倒济尔哈朗,树立威信,拉拢人心也是必不可少的,为汉臣范文程出头重罚多铎,表现出多尔衮对大臣们的重视,对法规执行也一丝不苟,即使宗室亲王犯法也要加以严惩。如此恩威并施,又能让范文程等人感恩戴德。
换旗事件过后,多尔衮重新整合了同母三兄弟的力量,原本实力不如济尔哈朗的多尔衮在领旗的位次和势力上都超越了济尔哈朗,为他此后控制朝政迈出重要一步。
很快,多尔衮与济尔哈朗同称摄政王,随后继续步步紧逼控制大权。几个月后,济尔哈朗就不得不让出名次,因为事实上多尔衮已凌驾于他之上。
济尔哈朗不得不宣布:
嗣后凡各衙门办理事务,或有应白于我二王者,或有记档者,皆先启知睿亲王,档子书名亦宜先书睿亲王名。
多尔衮也就此在他大权独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从叔父摄政王,到皇叔父摄政王,再到皇父摄政王,如果不是在壮年意外身亡,取代顺治也是大有可能。
结合多尔衮性格来看,这种办事灵活,善于利用形势的手段也是他能成为明末清初风云人物的原因。
多铎犯事,处置得不好,则损害了三兄弟共同的实力,这违背多尔衮要压倒济尔哈朗的初心。经过多尔衮一顿操作,坏事变好事,既强化了自己的实力,又没有削弱三人整体的实力,还让政敌无话可说,同时又拉拢了人心,手段相当高明。
再看以后,多尔衮进入北京后一度急不可耐颁布剃发令,但在一片反对声中他没有坚持,而是很快取消了法令,当时清朝立足未稳,这个决定很及时。
此后他一度膨胀,派出多铎和阿济格分兵两路同时攻打弘光^v^和陕西的李自成,清军在怀庆与大顺军交战失败后,多尔衮意识到两线作战力有未逮,又立即调整战略,调回多铎与阿济格夹攻陕西,取得对大顺朝决定性胜利。
凡此种种,还有不少例子,多尔衮这种灵活机变、善于审时度势的性格是他能成一时之人杰的原因之一,这点上他要领先同时代对手不少。
以上内容节选自小院已出版的实体书《南明那段日子》,目前在各大平台都已上架。
对明末清初对这段历史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读一下这套新书,上下两卷50余万字,披露明末清初十八年的血雨腥风,继续《明朝那些事儿》未讲到的精彩。
-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 -
多铎享受范文程老婆叫什么3
那么多尔衮之前不是只能领旗内一半牛录吗,这在换旗之后也不成为了问题,因为他把自己旗下的阿济格及他所属牛录调到了多铎旗下。
如此一来,多尔衮既独领正白旗,又给镶白旗补充了一点规模,让它不至于太过弱小。
虽然看上去还是在多尔衮三个亲兄弟之间倒来倒去,但意义可不一样。阿济格是三人里的老大,却没有什么政治智商,与多尔衮的性格也是背道而驰,暴脾气还容易惹事,多尔衮对他时有不满。
多铎也不是玩政治的料,在争位之时,他莽撞地说出“若不允(立多尔衮),当立我”,“不立我,论长当立礼亲王”。这样缺少政治头脑的话,当然不会得到多尔衮支持,他甚至还跟多尔衮生气,故意跟豪格结交。这两人与多尔衮兄弟之情虽在,政治上却帮不了多尔衮太多,反而分散了多尔衮的实力。
多尔衮这一招,既没有减少同母三兄弟共同的力量,又把资源集中到自己手里掌控,多尔衮再也不是那个只能领镶白旗一半牛录的多尔衮了。
那么他的政敌济尔哈朗呢,就眼睁睁看着多尔衮这样壮大自己吗?
济尔哈朗也没办法,因为这是符合规定的。
在皇太极时期,就曾把两白旗和两黄旗改旗互换,多尔衮这样做有先例可循。至于多铎被夺的牛录归于多尔衮旗下,之前也早就发生过。
皇太极时期,多铎也是因为犯罪被剥夺了十几个牛录,归属给了其兄多尔衮。按照八旗分封领属制度,同一支系的领旗具有关联性,多铎被夺牛录归于其兄多尔衮旗下也是顺理成章。
多尔衮的所作所为都是八旗制度下合法合理的举动,一套组合拳下来,看得济尔哈朗目瞪口呆却又无计可施,纵有千般不乐意,也只能眼睁睁看着对手壮大自己。
从多尔衮三兄弟角度来说,阿济格被调去了多铎一起,旗属却没有变化,还是镶白旗,并且仍旧统领自己的手下,没理由有什么怨言。
多铎和多尔衮毕竟是同母兄弟,虽有小矛盾,两人关系也非比他人。如果换成其他旗主,多尔衮要如此操作,难免会引来对方旗主的攻击,对兄弟多铎却没有这个问题,只需要好生安抚便是,多尔衮掌权后对多铎极为重用也是投桃报李。
多铎享受范文程老婆叫什么4
对清朝来说,入关后最大的事就是多尔衮的突然死亡。他活着的时候,权势煊赫,对内已经彻底把曾经跟他对立的豪格一派整到了只能吃土。八旗内他一人独大,顺治也只是个傀儡,要是按照剧本走下去,多尔衮哪天一高兴把福临赶下龙椅,自己黄袍加身,大家也一点不会意外,他绝对有那个实力。
如果不按剧本走,多尔衮早点篡位,又很巧地在1650这一年死掉,那清朝将失去话事人,内部很可能将充满动荡和仇杀,李定国在这时反攻,可真是赶上了好机会。
对于王朝更替来说,除了自身的实力,运气也很重要,或者换一个词“天命”。比如刘秀在昆阳之战位面之子一般的表现,比如朱棣靖难过程的神奇,或者不久之前李自成的意外被杀、李成栋的落水死亡,这些都是突发或出人意料的事件,光用“实力”难以解释。
多尔衮身兼政治强人和军事强人于一身,入关后虽也有剃发易服的败笔,但应对基本得当。曾经强大的对手在他打击下要么宣告灭亡,要么风雨飘摇,清朝的根基已经打下了,他给顺治留下的是钱粮富足的大半个中原。
多尔衮如此强势,他的死亡不可避免会带来震荡,特别是对于八旗内部的派系来说。
之前对这位清朝实际最高的统治者并没有说太多,这有点不应该,因为在这6年里,多尔衮才是天底下权柄最显赫的人,不能略过他。
皇太极驾崩后,多尔衮与豪格争位,最后的结果是6岁的福临坐上了皇位,多尔衮与济尔哈朗一起辅政,并且多尔衮地位还在济尔哈朗之下,
多尔衮手段高明,他利用一出换旗事件,成功地让自己地位上升到济尔哈朗之下,继而一步步登上权力的顶峰。
多铎享受范文程老婆叫什么5
多尔衮虽与济尔哈朗一起辅政,但由于皇太极生前和济尔哈朗关系亲近,多尔衮的政治地位是不如济尔哈朗的。不管是在誓词里,还是在仪式上,济尔哈朗的名次都排在多尔衮之前,大臣有事要上奏,也是先奏济尔哈朗。
而且多尔衮在八旗里的地位也比较尴尬,他仅只是镶白旗旗主,在镶白旗里也仅能领半旗牛录,另一半是归他兄长阿济格所领。
这也是当初皇太极制衡多尔衮三兄弟的手段,对他们进行分化瓦解,比如不时轮换两白旗旗主人选等。
济尔哈朗是镶蓝旗旗主,在皇太极时代,八旗排列的顺序是:镶黄、正黄、正白、正红、镶白、镶红、正蓝、镶蓝。镶白和镶蓝都是下五旗,多尔衮又仅掌握一半牛录,在政治地位上本已不如济尔哈朗,旗内实力也比不上,这对多尔衮来说无疑很劣势。
咋办呢,夺妻事件就是个很好的借口,多尔衮要借此翻身。
多铎性格散漫,并没有太大的政治野心,他更有兴趣的是美女和打仗,正白旗旗主这样优越的政治地位,给了多铎也相当于浪费。并且多铎本人当时和多尔衮也有点矛盾,《清太宗实录》记载:“多罗豫郡王多铎与和硕睿亲王多尔衮不协...藐视亲王”,还故意和多尔衮的政敌豪格接近,不能不予以警告,夺妻事件正好给了多尔衮处置多铎的理由。
多尔衮的手段,不止罚多铎十五个牛录这么简单,他直接整出了一起换旗事件。
具体结果是这样:多尔衮原先领的是排名第五的镶白旗,事件之后,他成了排名第三的正白旗旗主,也就是说,多尔衮和多铎互换了旗纛。
且慢,正白旗不是被剥夺了十五个牛录吗,如此交换,多尔衮的实力不是反而被削弱了。
这当然逃不过多尔衮的算计,这次交换不光是换旗,连旗内所属的旗人也一并进行交换。也就是说,原先多铎的正白旗被剥夺了十五个牛录,又改换旗纛成了镶白旗。被夺的十五个牛录则补充进了多尔衮旗下,并连同原先的镶白旗内人口全部换成了正白旗旗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