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铎享受范文程老婆过程(合集9篇)

实用范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12-07 18:50:46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多铎享受范文程老婆过程1

努尔哈赤见到范文程俩兄弟,非常高兴,对他的贝勒们说:“此名臣孙也,其善遇之!”这哥俩儿,是名臣的后代,你们要好好对待。

说起范文程为何要抛弃大明王朝,转而投靠大清王朝。原因也很简单,范文程就是想给自己谋个好的前程。

或许范文程给自己做过这样一番分析:“努尔哈赤,现在已经攻占抚顺,属于创业初期,我去跟着他混,或许能混成为元老。我的优势是,对大明王朝很了解。这正好又是努尔哈赤所需要的。所以,我过去,肯定能有一番作为。但是,我继续留在大明王朝,哪怕再努力,大明王朝核心团队已经很稳固,要挤进去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因此,抱着这样的想法,范文程跟兄弟范文采,一起投奔了努尔哈赤。不过,一开始情况并非他所想的那样。努尔哈赤虽然表面上很欣赏范文程,但是实际上,并没有重用他。范文程在努尔哈赤手下熬了8年,才得到一个章京小官。

多铎享受范文程老婆过程2

多尔衮虽与济尔哈朗一起辅政,但由于皇太极生前和济尔哈朗关系亲近,多尔衮的政治地位是不如济尔哈朗的。不管是在誓词里,还是在仪式上,济尔哈朗的名次都排在多尔衮之前,大臣有事要上奏,也是先奏济尔哈朗。

而且多尔衮在八旗里的地位也比较尴尬,他仅只是镶白旗旗主,在镶白旗里也仅能领半旗牛录,另一半是归他兄长阿济格所领。

这也是当初皇太极制衡多尔衮三兄弟的手段,对他们进行分化瓦解,比如不时轮换两白旗旗主人选等。

济尔哈朗是镶蓝旗旗主,在皇太极时代,八旗排列的顺序是:镶黄、正黄、正白、正红、镶白、镶红、正蓝、镶蓝。镶白和镶蓝都是下五旗,多尔衮又仅掌握一半牛录,在政治地位上本已不如济尔哈朗,旗内实力也比不上,这对多尔衮来说无疑很劣势。

咋办呢,夺妻事件就是个很好的借口,多尔衮要借此翻身。

多铎性格散漫,并没有太大的政治野心,他更有兴趣的是美女和打仗,正白旗旗主这样优越的政治地位,给了多铎也相当于浪费。

并且多铎本人当时和多尔衮也有点矛盾,《清太宗实录》记载:“多罗豫郡王多铎与和硕睿亲王多尔衮不协...藐视亲王”,还故意和多尔衮的政敌豪格接近,不能不予以警告,夺妻事件正好给了多尔衮处置多铎的理由。

多尔衮的手段,不止罚多铎十五个牛录这么简单,他直接整出了一起换旗事件。

具体结果是这样:多尔衮原先领的是排名第五的镶白旗,事件之后,他成了排名第三的正白旗旗主,也就是说,多尔衮和多铎互换了旗纛。

且慢,正白旗不是被剥夺了十五个牛录吗,如此交换,多尔衮的实力不是反而被削弱了。

这当然逃不过多尔衮的算计,这次交换不光是换旗,连旗内所属的旗人也一并进行交换。也就是说,原先多铎的正白旗被剥夺了十五个牛录,又改换旗纛成了镶白旗。被夺的十五个牛录则补充进了多尔衮旗下,并连同原先的镶白旗内人口全部换成了正白旗旗籍。

多铎享受范文程老婆过程3

具体过程是这样的。

后金崇德八年(1643年),对后金来说,这一年发生天大的事是皇太极在9月去世以及随后引发的皇位动荡。

争位的双方是以两白旗为主、镶红旗和正蓝旗为辅的派系支持多尔衮,两黄旗和镶蓝旗、正红旗的派系支持豪格。

争位的结果,是多尔衮和豪格派系谁也无法压制对方,只得各退一步,拥立皇太极的第九子,时年只有6岁的福临即位,也就是以后的顺治。

一起拥立顺治并不意味着矛盾就此解除,福临年幼,济尔哈朗与多尔衮共同辅政。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多尔衮要一步步登上权力之巅,就必然要打击济尔哈朗,把权力集中到自己手里。

这年十月,又发生了一件小事,豫亲王多铎被人举报,他霸占了大臣范文程的妻子。

关于这件事,史料记载中有所不同,《清实录》中说是“谋夺”(豫王多铎谋夺大学士范文程妻),也就是打了主意还没到手;也有史料没有“谋”字,直接说“夺”。至于这个“妻”到底是谁,考虑到范文程的年纪,一般倾向于是他某个年轻的妾,而非年长的正妻。

多铎享受范文程老婆过程4

范文程上阵能杀敌,下马能定策,懂得忍辱负重,能屈能伸。他的老婆长得非常漂亮,俊俏又贤惠,风姿绰约,相比而言,比满族女人更有韵味,风采照人。

豫亲王多铎(多尔衮的亲弟)一直看不上范文程,发现他的老婆倾国倾城,便强从范家带回府上供他享受。

范文程内心十分气愤,这是公开给他戴绿帽子,让他颜面扫地,但范文程深知,他无法与多铎抗衡论理,以免惹火烧身,得罪了多铎换来满门抄斩,人家是皇亲呀。就迂回让皇太极知道了这件事。

皇太极十分器重他,闻知勃然大怒,把多铎叫来好一顿训斥,让多铎向范文程道歉,送回范文程的老婆,罚银万两,削夺多铎所属牛录三分之一。

皇太极还不止一次安慰范文程,说多铎不懂事,不要记恨他。

范文程一连说没事没事,忍气吞声,心胸到了这种地步,是否真的成了“圣人”?!

范文程将汉文化引进满清,促进了两个民族的文化融合与民族团结,强调以人为本,减轻农民的赋税,可以说对历史的发展进程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也让他一直处于风口浪尖,饱受争议,有人骂他是满清第一^v^,是叛逆;有人称他为满清第一谋臣,是股肱。

他自称“大明骨大清肉”,可见他一直饱受心灵的煎熬,那份痛楚难以言说,背负着种种骂名,“辱没先人”的声名是所谓道德上的最大耻辱,这是一个沉重的枷锁。然而历史的洪流,往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他没能如他的先祖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能忧国,那就忧民”,让老百姓尽快从战乱中走出,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假如我们从狭隘的民族观念中解脱出来,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共同繁衍与发展的神州大地,满族与满族生活的东北,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明末,明政府腐败,农民起义蜂起,满清入主中原也是大势所趋。

范文程深谙官场之道,懂得“明哲保身”,不居功自傲,不参与权力之争,处处小心谨慎,避免“功高震主”,以求“安身避祸”。

范文程历辅四朝皇帝,顺治将开国元勋的画像挂到紫光阁,他位列第一,被称清开国功勋,文臣领袖。

范文程于康熙朝去世,活了七十岁,赐葬于北京怀柔县红螺山。

年少的康熙帝亲题“元辅高风”四个大字,可谓荣耀至极。

多铎享受范文程老婆过程5

在范文程的这份攻打大明朝的计划书中,主要讲了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大明王朝一定会亡的理由;第二,与其它起义军争天下,速度要快;第三,分析为什么现在是攻打大明王朝的好时机;第四,建议多尔衮改变以前大肆抢夺杀掠的行径,要收拢人心。

多尔衮行动力很强,在看了范文程的计划书后的第五天,就带着10万人马,顺利攻占了北京。可以这样说,范文程对大清王朝入关夺取天下,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如今,对于范文程的评价,大多数人说他就是个大^v^。也有人说,他从一开始就投奔了大清王朝,充其量就是一种人生方向的选择,算不上^v^。但是,就他老婆被多尔衮亲弟抢去之后,他还能如此淡定来看,只能说这是个狠人。

多铎享受范文程老婆过程6

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皇太极称帝,以范文程为内秘书院大学士,成为皇太极唯一的心腹幕僚,虽然不是议政大臣,但几乎重大事物都参与机密与决策,所有敕书皆为范文程起草,可见对其的信任,具有发言权。

范文程对于满清的统治者,提出很多重大的建议与策略,比如招降明将,移定周边,联姻蒙古部族等等。

纵观范文程一生最大的功绩就是建议满清的摄政王多尔衮挥师入关,入主中原,成就了满清二百多年的一统帝业。

清顺治元年(1644年),范文程敏锐地看到天下大乱,时机千载难逢,及时上书摄政王多尔衮,提出直接进入山海关的重大决策。

他在奉疏​中强调:

其一,目前是入主中原的最好时机。

他分析了天下大势:李自成、张献忠盘踞​西部,其他农民军环绕于南方,兵马煽乱于北陲,我师征伐其东边,四面受敌,其君其臣,安能相保耶?

其二,清朝入关的主要对手,不是残喘的明朝,而是以李自成、张献忠的农民起义军,应该调整战略,认清目标。

范文程认为:中原百姓饱受战乱,痛苦已极,黯​首无依,思择明主,以图安居乐业。明已经病入膏肓,不可挽救,农民军蹂躏中原,正如秦失其鹿,楚汉逐之。我国虽与明朝争天下,实质上主要与农民军角力。

其三,改变满族人掠夺旧习,严明军纪,为清王朝树立良好的形象。

范文程指出:为今日考虑,我朝应当任用贤能之人以安抚民众,使远近之人皆来归附,农民军等乌合之众必将臣属于我。而明朝之君,知我朝实力今非昔比。

(多尔衮)

其四,招降纳叛,瓦解明朝,对归降官员以才任用。

范文程分析称:不论已归服者,以及未归服需要招抚者,都要严明军纪,秋毫不犯,还要大力宣传从前不守内地之田,及今进取中原之部。而官仍其职,民复其业,录其贤能,恤其无告,则大河以北,可传檄而定也。

其五,清军驻守已有城池,发兵直捣京城。

范文程说:直趋燕京,或相机进取,要当于入边之后,山海关长城以西,择一坚城,顿兵而守,以为门户。我师往来,斯为甚便。

多尔衮一代之枭雄,看了范文程的建议,全部采纳,迅速挥军直取山海关。

可以说是范文程的高瞻远瞩与多尔衮的果断行动,使满清占得先机。山海关一战大败李自成,迫使李自成还没有坐稳屁股,就不得不退出北京,清军占领了京师,并且进入北京城给老百姓留下极好的印象,如若等到李自成坐移江山,局面很难逆转,这天下还不知是谁的天下。

多铎享受范文程老婆过程7

多尔衮通过这样一套猛如虎的操作,达到了四个目的:

1、抬高了自己的政治地位。成为上三旗的正白旗主,不仅把第八位的镶蓝旗旗主济尔哈朗抛离,排名更超过了宗室元老之首代善的正红旗,仅位于皇帝的两黄旗之下。

2、加强了自己的实力。此前多尔衮仅拥有镶白旗一半牛录,换旗之后,多铎被夺的15个牛录归属多尔衮旗下,原本和多尔衮分享旗内权力的阿济格又被打发去了多铎的镶白旗,多尔衮就完全掌握了正白旗。

3、打击和警告了政敌。多铎虽然是多尔衮弟弟,正白旗旗主的身份在他身上并不能发挥什么作用,并且多铎还要和多尔衮闹不痛快。借此机会,可以警告一下多铎,让他不要站错队。另外,又顺手打击了一下豪格,豪格因为被查出知情不报也被惩处,罚银3000两。

4、在政治上拉拢人心。要压倒济尔哈朗,树立威信,拉拢人心也是必不可少的,为汉臣范文程出头重罚多铎,表现出多尔衮对大臣们的重视,对法规执行也一丝不苟,即使宗室亲王犯法也要加以严惩。如此恩威并施,又能让范文程等人感恩戴德。

换旗事件过后,多尔衮重新整合了同母三兄弟的力量,原本实力不如济尔哈朗的多尔衮在领旗的位次和势力上都超越了济尔哈朗,为他此后控制朝政迈出重要一步。

很快,多尔衮与济尔哈朗同称摄政王,随后继续步步紧逼控制大权。几个月后,济尔哈朗就不得不让出名次,因为事实上多尔衮已凌驾于他之上。

济尔哈朗不得不宣布:

嗣后凡各衙门办理事务,或有应白于我二王者,或有记档者,皆先启知睿亲王,档子书名亦宜先书睿亲王名。

多尔衮也就此在他大权独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从叔父摄政王,到皇叔父摄政王,再到皇父摄政王,如果不是在壮年意外身亡,取代顺治也是大有可能。

结合多尔衮性格来看,这种办事灵活,善于利用形势的手段也是他能成为明末清初风云人物的原因。

多铎犯事,处置得不好,则损害了三兄弟共同的实力,这违背多尔衮要压倒济尔哈朗的初心。经过多尔衮一顿操作,坏事变好事,既强化了自己的实力,又没有削弱三人整体的实力,还让政敌无话可说,同时又拉拢了人心,手段相当高明。

再看以后,多尔衮进入北京后一度急不可耐颁布剃发令,但在一片反对声中他没有坚持,而是很快取消了法令,当时清朝立足未稳,这个决定很及时。

此后他一度膨胀,派出多铎和阿济格分兵两路同时攻打弘光^v^和陕西的李自成,清军在怀庆与大顺军交战失败后,多尔衮意识到两线作战力有未逮,又立即调整战略,调回多铎与阿济格夹攻陕西,取得对大顺朝决定性胜利。

凡此种种,还有不少例子,多尔衮这种灵活机变、善于审时度势的性格是他能成一时之人杰的原因之一,这点上他要领先同时代对手不少。

多铎享受范文程老婆过程8

不论是“谋夺”还是“夺”,也不管是正妻还是侧室,毋庸置疑的是,多铎已经侮辱到了范文程。

这事今天来看性质很恶劣,在那个年代却算不了什么大事。多铎是正白旗旗主,范文程隶属正白旗,即使范文程官职不小,见到多铎一样要下跪行礼。

多铎夺范文程妻虽不违法,却有失体统。一般来说,旗主都不会干这样的事情,更何况当时范文程在朝中地位并不低。范文程是后金重臣,早在努尔哈赤时代就主动归附后金,诸多计谋出自他手,从努尔哈赤到皇太极对范文程都很器重,皇太极将他任命为大学士,可称文臣之首。

多铎夺范妻于理不妥,既然被告发,也该受到些惩罚。没料到的是,两位辅政王爷里济尔哈朗没说什么,多铎的同母哥哥多尔衮却对他做出严厉惩罚,让多铎付出了被剥夺十五个牛录的代价。

多铎是正白旗旗主,正白旗与镶黄旗、正黄旗一起是上三旗之一,它的前身更是努尔哈赤亲领的镶黄旗,努尔哈赤去世前将它拨给最小的儿子多铎领旗,正白旗也因此兵强马壮,是八旗中实力数一数二的一旗。

如今被夺近三分之一,正白旗看上去因此损失惨重,然而多铎又是多尔衮的亲兄弟,这多尔衮莫不是自剪羽翼不成?

这起事件却没这么简单,它是多尔衮压制济尔哈朗的手段之一,显示出多尔衮高明的政治手段。

多铎享受范文程老婆过程9

那么多尔衮之前不是只能领旗内一半牛录吗,这在换旗之后也不成为了问题,因为他把自己旗下的阿济格及他所属牛录调到了多铎旗下。

如此一来,多尔衮既独领正白旗,又给镶白旗补充了一点规模,让它不至于太过弱小。

虽然看上去还是在多尔衮三个亲兄弟之间倒来倒去,但意义可不一样。阿济格是三人里的老大,却没有什么政治智商,与多尔衮的性格也是背道而驰,暴脾气还容易惹事,多尔衮对他时有不满。

多铎也不是玩政治的料,在争位之时,他莽撞地说出“若不允(立多尔衮),当立我”,“不立我,论长当立礼亲王”。这样缺少政治头脑的话,当然不会得到多尔衮支持,他甚至还跟多尔衮生气,故意跟豪格结交。

这两人与多尔衮兄弟之情虽在,政治上却帮不了多尔衮太多,反而分散了多尔衮的实力。

多尔衮这一招,既没有减少同母三兄弟共同的力量,又把资源集中到自己手里掌控,多尔衮再也不是那个只能领镶白旗一半牛录的多尔衮了。

那么他的政敌济尔哈朗呢,就眼睁睁看着多尔衮这样壮大自己吗?

济尔哈朗也没办法,因为这是符合规定的。

在皇太极时期,就曾把两白旗和两黄旗改旗互换,多尔衮这样做有先例可循。至于多铎被夺的牛录归于多尔衮旗下,之前也早就发生过。

皇太极时期,多铎也是因为犯罪被剥夺了十几个牛录,归属给了其兄多尔衮。按照八旗分封领属制度,同一支系的领旗具有关联性,多铎被夺牛录归于其兄多尔衮旗下也是顺理成章。

多尔衮的所作所为都是八旗制度下合法合理的举动,一套组合拳下来,看得济尔哈朗目瞪口呆却又无计可施,纵有千般不乐意,也只能眼睁睁看着对手壮大自己。

从多尔衮三兄弟角度来说,阿济格被调去了多铎一起,旗属却没有变化,还是镶白旗,并且仍旧统领自己的手下,没理由有什么怨言。

多铎和多尔衮毕竟是同母兄弟,虽有小矛盾,两人关系也非比他人。如果换成其他旗主,多尔衮要如此操作,难免会引来对方旗主的攻击,对兄弟多铎却没有这个问题,只需要好生安抚便是,多尔衮掌权后对多铎极为重用也是投桃报李。

推荐阅读:

著名摄影分析800范文(通用11篇)

工资保全申请书范文(共8篇)

抄报抄送落款范文(实用5篇)

教师求职信范文例子(通用46篇)

质量标兵推荐表范文(实用14篇)

乡镇年鉴范文(优选42篇)

标签: 合集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