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案例范文1
一、什么是教育案例
简单地说,教育案例就是以教育教学过程中一个中心人物和事件为素材,经过提炼而形成的体现新时期教师专业化素养的典型的记叙性短文(教育故事)。具体分析如下:
(一)从案例所反映的对象讲,指向一个中心事件和人物。具体说,一个案例往往指的是一件事,也可以说,是个教育故事。
(二)从案例的形成过程看,是精心提炼的过程。
(三)从案例的内容讲,应体现教师专业化素养。
专业化素养主要包括:专业精神、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其中,专业精神是灵魂,专业理念是核心,专业知识和能力是保证。而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理念的集中表现,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目标。
(四)从案例的主要特征讲,典型是案例的生命。
案例的典型可从两个方面去分析:
第一、是从案例的内涵看,典型案例所反映的内容寓意深刻,富于哲理,感人至深。
第二、是教师处理解决问题的典型(主要指教育机智)和教育效果的典型。
(五)从案例题材看,是一片精彩的记叙性短文。也可以说是一则教育故事。
二、教育案例的结构、分类、特征
(一)案例的结构
案例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案题、案情、案析。
第一、案题。案题即案例的题目,好的题目能点亮读者的眼睛。案例既然是记叙性短文,它的题目就应该鲜明、生动、形象,不应该是论述式、说理式的题目。
第二、案情。即案例的来龙去脉,案例发生的时间、地点、情节及其结果。如果说案题是案例的眼睛,案情则是案例的主体部分,也是整个案例最具魅力的部分。
第三、案析。案析即对案例的分析。具体地讲,就是用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观念对案例进行分析。案析一要有针对性,二要论点鲜明,三要升华到理论的层面上,文字一般在200—300字左右。
(二)案例的分类。案例可以从四个角度去分:
第一,从案例的成功与失败分:有成功的,有失败的,还有成功和失败相结合的。
第二、从案例的内容分:可分为教育案例、教学案例、管理案例等。
第三、从案例的写作方法分:有总结法和设计法。所谓总结法,是指通过对教育实践的反思回顾,提炼而成的案例;所谓设计法,是指通过先行设计,然后实践而形成的案例。
第四、从案例的性质分:一是矫正性案例,即从问题出发,着眼于解决问题;二是发展式案例,即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三)特征。一般来说,有三个特征。即真实性、典范性、情境性。
三、案例(活动)的意义
(一)典型案例具有示范价值和导向功能
典型的案例一是可以彰显教师人格、教育情感、教育艺术的魅力,二是转变教育观念的示范,三是可以阐释教育的本质。
(二)撰写案例是提升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
撰写案例的过程是提升教育理论和实践水平的过程。一篇典型案例,是实践和理论相互融合的产物,它既要有理论的高度,又要有实践的深度。为此,每位教师在酝酿撰写案例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理论的学习和深入的实践。不仅如此,撰写案例的过程还是教育反思的过程,而教育反思是教师角色的核心特征,是教育创新的动力。无疑,撰写案例的过程就是提升教师素质的过程。
(三)”案例活动“是转变教师教育观念的有力抓手
围绕案例开展的撰写、评比、论坛、结集等系列活动,具体、形象、生动、感人,它将现代教育理论寓于具体的教育情景中,它既可以使教师从感人的事例中受到震撼和感染,又能从案例所蕴涵的教育理论中深化理论知识,这两者结合就能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四)教育案例是展示教师教育成果的有效方式
从我们接触到的教师以及他们的案例看,除了重视与不重视的因素以外,可以说,教育案例的水平是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集中体现,是教师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教育能力、写作水平的综合反映。
四、教育案例与个案研究报告的比较
教育案例与各案研究报告在写法上容易混淆,现将两者的区别阐释如下:
(一)内涵不同
教育案例是通过对一个中心人物和事件的描写,以体现现代教育理念的教育故事。
个案研究法是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它是针对一个特定的个体在较长的时间内,全面、系统、深入、具体地追踪调研、阐明特征、阐明原因、揭示规律。
从研究对象看,案例指的是一个个体,而个案研究指的是特定的个体,这个个体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个群体;从研究的方法讲,案例注重描写法、寓意法,而个案研究注重跟踪法、归纳法;从研究的时间看,案例是以一个人、一件事情为对象,时间相对要短,个案研究是对特定个体(也可以是群体、单位、地区)较长时间的跟踪调研,研究周期较长。
(二)研究步骤不同
教育案例是围绕中心人物、事件经反复提炼而成为教育故事。
个案研究的过程是:一是确定对象,二是搜集资料,三是分析诊断,四是揭示规律,五是写出报告。
(三)结构不同
教育案例有案题、案情、案析三部分组成。个案研究报告有五部分组成:一是个案件简介,二是个案诊断,三是个案矫正,四是结果与分析,五是讨论。
(四)写法不同
教育案例主要运用记叙、描写的手法,力求生动、形象、感人;个案研究报告主要运用记叙、议论、说明的方法,力求客观、准确。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范文2
小学语文学科,对于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来说确实有些枯燥,因此,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方式,将困难转化为易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采取合理措施,比如运用多媒体技术,一改过去课堂枯燥无味的氛围,化难为易。毕竟,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我们的一言一行皆与语文有关。所以对于语文学习而言,兴趣是最重要的,只有小学生热爱语文,拥有主动学习的意识,而不是被迫性地去学他们不喜爱的内容,如此,才可真正学好小学语文。那么,老师具体该怎么做,才能达到多媒体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完美结合呢?
一、设计动画,让课文起“死”回“生”
语文尽管有丰富的文字语言,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远远不及画面有吸引力,他们还是没有太大兴趣去学习。小学生的天性是好动,他们不喜欢安静。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飞舞的蝴蝶远比静静绽放的.花朵更能吸引他们的眼光。所以,老师需要把握小学生的这一心理,懂得投其所好,让看起来平淡的课文起“死”回“生”,吸引他们的兴趣。老师可以在课前针对课文内容设计或下载动画,然后运用多媒体在课堂上播放。
例如,小学语文中会学到一首很著名的古诗――李绅的《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那么怎么才能让小学生很好地理解这首诗,让其印象深刻呢?在上课伊始,老师可以先设计这样一幅动画:“骄阳似火,炙热地烤着大地,一个头戴草帽的农民手里挥着一把锄头,一下一下地锄地。豆大的汗珠从他的额头滴下,一滴滴地滴到地上,发出‘吧嗒’的声音。”这样的动态画面,相信一定会让小学生记忆深刻。面对此情此景,他们对于将要学习的这首古诗也会有一个比较深的理解,接下来的学习,就会轻松简单得多。
二、图片展览,让学生身临其境
小学生是一群追求新鲜的孩子,他们喜欢明媚的颜色,喜欢色彩斑斓的图片。语文课本大部分是黑白的,只有极少数的彩色图片,这些,远远不能满足小学生的需要。而我们也知道,很多时候,图片比文字更有说服力,更容易让人理解,一篇好几百字的文字介绍,有时还不如一幅图直观明了。比如,小学语文会学到很多描景状物的文章,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就需要图片加以说明,仅靠课本上的那几张图片肯定是不够的。这时,就需要运用多媒体技术,搜集更多的图片,在课堂上展示,对文章进行辅导,帮助小学生理解课文。
小学语文作为学生从小就接触学习的学科,无论是因为它在考试中的重要性,还是因为它在日常生活中的工具性,学生都必须要学好它。因此,语文老师要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如通过设计动画、图片展览等方式,将多媒体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完美结合,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最大意义。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范文3
《皇帝的新装》教学案例
程玉芹
教学背景
这是一篇童话,人物形象鲜明,语言通俗易懂,且联想想象丰富,十分贴合初一学生阅读。应发散学生思维,引导他们感受形象寓意,体味联想想象的特点。还应启发学生联系实际,放飞思想,去描画现实生活。本篇文章思路清晰,故事性强,又有很浓厚的趣味性,适宜学生自主阅读,感知文章资料,理清故事情节;还就应让学生讲故事接龙比赛,以锻炼学生说话潜力和合作潜力。初一学生天真活泼,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所以在老师的引导下合作探究文章寓意,欣赏人物形象是最为有力的方法。学习寓言,要让学生明白这种体裁的特点,到达举一反三的目的。要真正“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
教学目的
1、领悟作品的丰富内蕴
2、学习童话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主导课型:品读课
教学仪器:摄录机大屏幕
主导教法:品读结合法
教学设计:教学分为以下几个板块
一、自主学习,感知资料
二、合作探究,赏析人物,品味寓意
三、拓展练习,发散思维
由于初一学生的人生阅历及知识面的限制,对本文人物的代表性及文章寓意不能有深刻的理解。教师多点拨,多鼓励,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联系实际体察。本课的拓展练习,会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也给他们带来一种学习的趣味,营造一种乐境氛围,让学生乐中学,学中乐。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师:同学们,相信你们必须喜欢儿童文学,而作为儿童文学的一种的童话,你们必须也读过不少,像《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海的女儿》等。这些童话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看屏幕。(出示“童话”的定义并让学生齐读)
师:这天,我们就来学习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的讽刺童话《皇帝的新装》,共同来领略一下童话的神奇魅力。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范文4
在以往小学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中,教师缺乏对小学音乐教学情境创设的重视,教学中很少根据教学的内容需要设计出充满吸引力的教学情境,这样的小学音乐教学活动对于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展来说也是缺乏吸引力的。我们应该看到,良好的小学音乐教学情境的创设对促进小学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是大有益处的,好的小学音乐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小学音乐教学效率提升的催化剂,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活动的有效实施。
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想提升小学音乐教学的效率,就要充分重视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根据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以及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点,结合现有的教学内容,在小学音乐教学的诸多环节中,分层次地开展教学情境的创设,在不同的教学情境创设中都要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的小学音乐教学情境的创设一定是充满魅力的。
如,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的实施中经常看到一些充满大自然气息的音乐作品,教师如果运用那种填鸭式的教学开展教学活动,很难引起学生学习这部分音乐内容的兴趣,因此,教师要根据这些教学内容的特点,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有关的自然风光片,教师要让视频内容的播放与音乐作品巧妙地联系起来,让学生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充分感受这类作品的审美意蕴,让学生在音乐作品的欣赏中享受充满魅力的视听盛宴,这样的教学情境创设是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心理特点的,学生在诸如此类的教学情境创设中,音乐学习的兴趣会变得越来越浓,也越来越喜欢参与到音乐学习活动中,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是非常必要的。
对小学音乐教学效率的提升进行研究,对促进小学生音乐素养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现阶段小学音乐教学的实施依然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因此,开展相关的研究活动是非常必要的。
小学语文学科,对于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来说确实有些枯燥,因此,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方式,将困难转化为易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采取合理措施,比如运用多媒体技术,一改过去课堂枯燥无味的氛围,化难为易。毕竟,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我们的一言一行皆与语文有关。所以对于语文学习而言,兴趣是最重要的,只有小学生热爱语文,拥有主动学习的意识,而不是被迫性地去学他们不喜爱的内容,如此,才可真正学好小学语文。那么,老师具体该怎么做,才能达到多媒体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完美结合呢?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范文5
教材分析:《漫游语文世界》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透过这次活动,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语文学习的资源和运用语文的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初步尝试在语文学习中沟通课堂内外、课本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从而开发利用社会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
课后我认真总结,意识到开发利用社会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要教会学生方法,并要寻找到一个学生感兴趣的学习载体。于是我把教学切入点定位在学生的姓名上。
教学时间:一节课
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平时大家都叫我“杜老师”,对我的了解仅限于此,这天我要隆重介绍自己!大家欢迎吗?
生:欢迎!
师:我姓杜,名晗婷。大家还明白和我同姓的人吗?
生:杜甫。
师:你明白他的诗句吗
生:《春夜细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生:还有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师:很好!晗的意思是天将明。我就是天刚刚亮时生下来的。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吴晗,就是这个晗。
生:没听说过。
师:我们将要学他的一篇文章《谈骨气》。期望同学课外阅读此文,我们要做一名像吴晗先生那样有骨气的人。“婷”形容人或花木完美。我喜欢一位女诗人舒婷,她的代表作有《我可爱的祖国》《致橡树》等。其实我们的姓名都是长辈精心选取的,包含了许多语文知识。你明白自己名字中的语文知识吗?大家能够借助各种工具书。
(学生自己或者互相查阅资料)
张瑜:“瑜”有两种意思:1.美玉;2.玉的光彩,比喻优点。成语“瑕不掩瑜”,“瑕瑜互现”中的“瑜”就是这个意思。我想爸爸妈妈期望我成为有优点的孩子。
丁冰清:“冰清”取自“冰清玉洁”,比喻高尚纯洁。
郑雨鲲:我的名字出于《庄子逍遥游》。北冰洋里有条鱼,名字叫做鲲,鲲的躯体,不明白有几千里大。鲲之后变成一只鸟,名字叫做鹏。鹏就是传说中的凤凰。鹏的背不明白有几千里长。当海风吹起的时候,鹏就飞往南极。它乘着旋风直飞上九万里高空,鼓动双翅,仿佛是遮住天空的云,溅起的水花,就有三千多里。之后,人们把一个人有远大的前途叫做鹏程万里,把仕途顺利称为扶摇直上。我明白爸妈的良苦用心了。
陈博:爸爸妈妈期望我博览群书,成为博学多识,有博爱精神的人。
傅晓旭:“晓”天刚亮,“旭”初出的太阳。家人期望我将来如旭日东升,成为家喻户晓的人。
戴人杰:我要做“人中豪杰”。
吉晨晖: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寸晖。早上出生的我长大必须要报答父母。
生:这节课真有意思!
生:我学到许多成语,古诗,典故。
生:如果语文课都这样就好了!
生:小小姓名中蕴含了这么多语文知识。我理解了语文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语文!
生:这天我漫游了语文世界,大开眼界!
教学反思
学生没想到跟随自己多年的姓名中蕴含了这么多的语文知识,课堂发言人数到达38人次(班级总人数为44人),其中语文基础不太好、平时不发言的学生也用心加入其中。学生觉得教学比较新奇,学习兴趣得到提高。我们在开发利用社会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时不必须要把眼界放得多么远多么广,要选取学生熟悉的、易于掌握的、感兴趣的教育资源,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生活就是语文,语文就是生活!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范文6
师:很好。确实,这两句是这首词中的名句,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传诵。谁接下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生2:我也觉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两句写得好。
师:那么,你的感受又是什么呢?
生2:这两句话运用了对偶的手法,句式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
生3:我觉得这两句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句子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红通通的江花比作火焰,把江水的绿比成蓝草,比喻非常恰当,增加了文章的美感。
师:刚才这两位同学说得非常好,他们从不同的修辞角度上品味了文章的妙处,其他同学还有什么新的见解。
生4:我也觉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两句写得好。
师:那么请谈谈你的见解。
师:哦!快讲讲你的创见。
生4:我喜欢画画,我觉得江花和江水一红一绿,能给人强烈的视觉效果和光彩夺目的感觉。
师:你的见解真是很独特,也说得非常好。老师相信你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很有成就的画家。
生5:我觉得“忆江面”这个词牌用得好。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范文7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论文
一、背景分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的课堂也渐渐地发生着变化。作为一线的老师,在教学中应挖掘和利用学生的创新思维,巧妙地将课堂教学引向生活,注重课堂之源——生活,在人教版第三册《坐井观天》的教学中,我以文本教材为载体,让课堂教学贴近于生活,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赋予课堂以生命和活力,让语文课堂因生活而精彩。
二、案例描述
《坐井观天》是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文章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对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有名人曾说,学寓言应该让课堂充满童趣,还孩子一份童真,不能让唯一,标准的寓意来框定学生的思想,案例中我对教学的处理体现了我对童心的珍爱,童趣的珍视。
师:同学们,小青蛙听到大家把井外的世界说得这么精彩,它真想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出示课件:青蛙跳出了井口。)说说青蛙跳出井口后,将会怎么样呢?
(生思维活跃,争相发言)
生:它看到绿绿的小草,还有五颜六色的花儿。
生:它看到校园里开满了桂花,闻到了阵阵花香。
生:它看到了果园里挂满了黄澄澄的梨子,红彤彤的苹果,一派丰收的景象!
生:它会到处逛逛,看看美丽的风景,看看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
(正当我倾听于学生对生活的赞美之言时,一位学生忍不住叫着他也想说说)
生:老师,我觉得青蛙有可能没有看到这么美的景色。
师:(师一愣,然后充满好奇疑惑)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它看到路边垃圾成堆,蝇蚊成群,闻到一阵阵很刺鼻的臭味。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众说纷纭)
生:它看到人们往小河里倒垃圾,河面上还漂浮着鱼的尸体,心里很害怕。
生:它看到有人大量砍伐树木,鸟儿没有了家。
生:它看到捕蛙人在大量捕捉它的同伴,残忍将它的同胞卖给酒店酒楼做下酒菜。
生:它看到汽车在路上疯狂地飞跑根本就不注意行人,汽车排出的污气让它窒息。
生:它感觉外面的世界并不像我们说得那么美,它想回到安全的井中去。
(师灵机一动)
师:那么我们能不能用什么好办法来挽留小青蛙呢?让它安心快乐地和我们生活在一起。
(学生思考片刻,跃跃欲试,兴趣盎然)
生:我们做个广告牌,上面写上“保护动物,人人有责”来告诉人们应该与动物成为好朋友。
生:发现那些乱砍树,捕杀动物的人要报警,让警察来抓这些坏人。
生:我们要保护好环境,不能把动物的.家弄脏。
生:我们不仅自己要知道环保知识,还要向同学、家人、朋友宣传要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知识。
师:同学们说得棒极了!只要大家共同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小青蛙就会被我们挽留下来,动物们才会快快乐乐地生活在我们身边!
三、案例反思
我真为学生的奇思妙想感到振奋!也庆幸自己没有错过这道美丽的风景线,我没有按照我们“想当然”的观点去框定学生的思维,而是给了学生思维的空间,想象的余地。我肯定了学生的见解,珍视学生的发现,使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中受到鼓舞,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碰撞出创新思维的火花。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获得了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也闪耀着创造的光辉,师生都能感觉到生命力的涌动,使我们感到语文因生活而精彩,生活因语文而灿烂。
(一)尊重生活,关注动态生成
陶行知先生“生活及教育”的理论启示我们:一个自呱呱坠地而长大有为,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其思维、认知、情感、语言、词汇的源泉,乃是生活。生活对语言的感受、认知、学习、发展,是活生生的,实实在在的,最具有魅力与渗透力的,课堂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学生就会学得活泼生动。
本案例中,我本想让学生说出青蛙跳出井口看到那些美丽的景色,让青蛙知道外面的世界是多么丰富多彩,进行思维的拓展。但一位学生却说青蛙可能看不到这样美丽的景色。我让他说出了原因——环境被污染。这位学生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就来源于他的生活体验,对生活的关注。而这一石却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举手,说出了现在环境受到了破坏的种种情况。这便是生活给予学生的。有人曾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途径,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过程,案例中,我面对学生突如其来的,个性化的理解,巧妙地将生成与预设融合起来,现场捕捉,智慧启迪,学生在与教师、文本的思维碰撞中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创造性的见解,学生彼此之间在在交流之中相互启发。《新课标》告诉我们:“跳出备课预设的思路,灵活应变,尊重学生的思考,尊重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批评,寻求个人理解的知识的结构,课堂会因生成而变得美丽。
(二)感悟生活,激发创新思维
生活是海洋。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就孕育着灵感和热望。语文源于生活,让学生从语文中去寻找生活、感悟生活、创造生活,这是实施语文教学的一个出发点。只有感悟生活,才能在生活的碰撞中点燃灵感的火花,感悟生活,从生活之水中激起灵感的浪花,有生活的积累,就有灵感的迸发。
案例中正是学生有了对生活的感悟,才会有了“我觉得青蛙有可能没有看到这么美的景色。”的灵感。而这就需要在老师不断地帮助下,睁开眼睛凝视万物,竖起倾听万籁,敞开心灵关怀、感悟生活,激发兴趣,陶冶热爱生活的情感。案例中,学生在说话的过程中也迸发出了让我们意想不到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涌出意想不到的新问题和新答案,始终使课堂充满着疑点,闪烁出亮点,呈现出课堂精彩。
(三)回归生活,演绎精彩课堂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的确,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语文;生活中处处洋溢着语文气息,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案例中我把握契机,提出“那么我们能不能用什么好办法来挽留小青蛙呢?让它安心快乐地和我们生活在一起。”由此展开了一番激烈的讨论。从而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体验,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关爱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协调生存,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因为人类正是自然界的精灵,人类如果不能与自然界协调发展,人类就会遭到自然界无情的报复而最终毁灭了自己,老师让学生在一个广阔的天地中,积极自主地探索,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主人。
由此可见,让课堂走向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教师和学生在生活化的课堂中平等地对话能调动学生结合生活来学习语文,切切实实地体现了全员参与、有效参与,也真正体现了课堂因生活而精彩,也充分突显了生活是课堂之源!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范文8
《献给母亲的歌》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多侧面认识母亲,培养孝敬母亲的情感;
2.学会用恰当的方式向母亲表达情感;学会理性得思考母爱及其内涵;
3.培养用多种表达方式表达真情实感的潜力.
教学重点:
4.多侧面认识母亲,培养孝敬母亲的情感;
培养用多种表达方式表达真情实感的潜力.
教学难点
学会用恰当的方式向母亲表达情感;学会理性得思考母爱及其内涵.
教学准备:
1.自制幻灯片课件;
2.有关母亲的歌曲;
3.学生搜集的有关母爱的图片等资料.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献给母亲的歌》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的综合活动课.结合本单元的五篇课文,在学习名人关于母爱等的文章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母爱的认识和理解.本节课更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和传统文化教育.
学生分析:
初二学生已经能领会课文中关于母爱等的文章,加上他们数十年的生活经验,只要他们能按要求去认真搜集相关资料,并加以体会,在指导、感悟、交流中体会母爱及其内涵.
设计思路:
本节课,透过“道不尽的母爱”p“剪不断的脐带”p“多角度看母爱”p“报得三春晖”等四个环节,让学生一步步到达预期的学习目标,在作业以“母爱”为话题的写作中到达高潮.
教学实施:
首先放《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碟导入.然后大屏幕出示学习目标.师生展示相关资料。由《烛光里的妈妈》引入下一个环节,在歌曲《母亲》中结束本课。
教学实录:
1.导入新课:
师(大屏幕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请同学们欣赏歌曲。
生(认真欣赏歌曲)
师:这首歌曲是歌颂谁的?
生(全体):母亲。
师:的确,在这个世界上,母亲是与我们的生命联系最紧密的人。当我们思念家乡时,当我们身处困境时,母亲就是我们最坚实的感情依托。此刻,让我们再次融入这种人类最完美的感情中,同唱一首献给母亲的歌。
师(板书课题,大屏幕出示学习目标)
师: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如下:一,多侧面认识母亲,培养孝敬母亲的情感;二,学会用恰当的方式向母亲表达情感;学会理性得思考母爱及其内涵;三,培养同学们用多种表达方式表达真情实感的潜力.
师(大屏幕出示:道不尽的母爱:1描述母爱的诗歌p小说p散文等文学作品.2新闻报道过的与母亲有关的感人事迹.3描述动物世界母子之情的作品.4展现母亲形象的绘画p摄影p歌曲p广告等作品.5与母亲的格言p俗语.)
师:母亲的形象被无数人描绘过,母亲的品格被无数人赞美过,或用文字,或用画笔,或用音乐,或用镜头······虽然这些作品来自不同时代,不同种族,不同文化,但那份真挚的感情是一致的。下面请同学们根据提示归纳你搜集的资料,谈一谈这说不完道不尽的母爱。
生:版画〈〈为奴隶的母亲〉〉讲的是一位母亲悲哀得将自己的儿子献出去的故事。
师:为了国家,母亲忍痛割爱。
生:为了让儿子成才,孟母三迁。
师:望子成龙,拳拳爱子心。
生:“岳母刺字”流芳百世。
师:伟大的母亲。
生:课文中胡适的母亲很值得学习.
师:你能联系课文,值得表扬.
师:同学们精彩感人的发言充分展示了母爱的博大精深,也说明了母亲与孩子是相依为命的。生活常识告诉我们,孩子出生时,脐带被剪断了,但与母亲精神上p感情上脐带是终生难以割断的。十几年来,母亲一向无微不致地关怀着你,但是沐浴在母爱中的你是否真正了解你的母亲?如果你对你的母亲有些了解,请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你的母亲好吗?(大屏幕出示:剪不断的脐带:1母亲的生活经历,喜怒哀乐,她对事业和生活的梦想和追求。2母亲十月怀胎和一朝分娩的甘苦。3母亲在养育子女过程中的酸甜苦辣。4母亲对孩子的期望和追求。)
生:这是我和妈妈的照片。我生下三天脚就流脓,妈妈就用嘴吸脓汁。
师(鼓掌)
生(全体鼓掌)
生:妈妈生我时难产,两天两宿,痛得她昏死过好几次。
生(哭泣):这是我妈妈的遗照,分娩时为了保住我,她选取了自己死亡。她只看了我一眼·····
师:谁明白自己妈妈的生日?
生:四月初七.
生:一月二十三.
师:谁明白母亲节是哪一天
生:五月的第一个星期日.
师:下面让我们点燃母亲生日的腊烛,看一看烛光里的妈妈.请欣赏歌曲《烛光里的妈妈《.(放课件)
师:一曲《烛光里的妈妈《让我们看到母亲对于我们的幸福是多么的重要.有人说: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同样,母爱的真挚是相同的,但母爱的表现形式又各不相同.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会,从以下几个方应对自己人生的第一位老师发表看法.(大屏幕出示:多角度看母爱)
生(小组内讨论交流)
生:每当我与别人打架或闹矛盾时,妈妈总是先批评我.这让我学会了遇事先找内因.
师:古人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为了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你已经做过什么,以后打算怎样做?请同学们结合大屏幕,先在组内讨论交流,再举手发言。(大屏幕出示:报得三春晖:1举几件倾注母亲关爱的小事,谈你的感受;2狐狸的母亲在孩子长大后把它赶出去,让它独立生活。你怎样看待这种行为?3你对自己的母亲作一个客观的评价。)
布置作业:
师:刚才我们谈了许多,谈得很精彩。如果把刚才所谈的用手中的笔记录下来,就会成为永久的回忆,好吗?
生:好!
师:这天的作业是,写一篇以“母爱”为话题的话题作文,800字以上。
结束:
师:让我们起立,共同说一句“母亲,你辛苦啦!”好吗?
生(全体起立):母亲,你辛苦啦!
师:此刻,我们真正了解到:母亲是这个世界上最平凡而有最伟大的人,母爱是人世间至尊至圣的感情。但是,千言万语也表达不了我们对母亲的深厚感情,那么就让我们永远传唱献给母亲的歌吧!(播放歌曲《母亲》)
教学反思:
《献给母亲的歌》是本单元的一节综合性活动课。在这节课上,我按五个环节设计教学流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新知,畅所欲言,课堂气氛十分热烈。
课前,同学们按要求做了充分的准备,搜集了超多的相关资料,有文学作品,图片,照片,对联,格言,俗语,还有根据亲身经历写的短文。他们真正做到了动手动脑动笔动口。因此,他们能谈得出,谈得生动感人,他们的语言中不时迸出智慧的火花,不少同学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他们的情绪感染了我,也感动了听课的老师们。
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由母爱升华到对祖国的热爱,对中华民族的热爱,完成了德育目标的教学。作业又将口头表达在次转化为书面写作,既提高了同学们的口头表达潜力,有锻炼了他们的写作潜力,水到渠成,一箭双雕。
这节课,唤醒了同学们的潜在意识,促进了他们的发展,真正体现了新课改的精髓。不但锻炼了他们搜集资料的潜力,口头表达潜力,写作潜力,而且升华了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研评价:
张培习老师的《献给母亲的歌》这节课,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如让学生自己动手搜集资料,合作交流,用心参与,畅所欲言,动口动手等,都贴合新课改的要求。
首先,课前准备落到实处。这既锻炼了学生的独立潜力,又使他们养成动手的习惯。教师的课前准备也很充分。师生互动,课堂气氛很活跃。
其次,教学目标能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设置知识p潜力p德育目标,循序渐进,易于实施。
再次,教学流程好,情景创设恰到好处,使学生的用心性高。小组讨论热烈,学生发言精彩,教师引导适时到位,师生配合默契。爱国主义教育水到渠成,写作训练一石三鸟。
总之,本节课真正把新课改要求落到了实处。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是,时间稍长了些。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范文9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我校已经大力推行了半年的时间,在胡校长的大力支持下,在高校长的带领与辛苦指导下,现在大多数教师的课堂都是以学生学会学习为宗旨,以学案为依托,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实现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共同提高的学案教学模式。下面就从我个人开始着手使用以及在使用过程中的思考简要谈谈学案导学体会。学案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有很大的优势,我有以下几点收获和思索。
一、收获:
(一)、学案教学能“用活”教材。“学案导学”的使用,使得教师不再是照本宣科的讲教材,而是根据教材提供的知识,从生活实际取材,按照有易到难或者其他的逻辑顺序提出问题,这样不但让学生学会了解决问题,更能了解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反作用于生活。把具体的知识落实到学案上,再结合合适的课件教学,直观形象。特别是地理学科,让学生学习到了与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地理,更让学生知道他们所学习的知识不仅是为了上高中、结业,而对今后的工作、生活也是有用的。比如结合今年的海地的地震的事情讲解复习板块的运动的知识,学生就很感兴趣,认识到了地理的用处;再比如说结合近几年的南方的冰雪灾害讲解气候的异常对农业和人民的生活造成的破坏,形象直观。
(三)、学案教学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不再是老师的一言堂,学生真正的参与到了学习中来。以前,总是感觉很多老师的课堂有些沉闷,老师在讲,看看下面,真正听的没几个,就算是优质课,课堂往往是老师和几个优秀学生的表演场,举手回答问题的总是那几个学生,其他学生像看表演一样,他们跟我们的课堂在心理上有很大的距离,达不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目的。学案教学中,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了学习中来,课堂真正成了每一个学生的课堂,老师只是引导者。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搞的有声有色,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力,我们的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很强,为了集体得分,他们都争先恐后回答问题,小组内成绩较好的同学为了增强小组的整体实力主动给成绩弱的同学辅导,使部分差生从一个旁观者,成了学习的参与者,并且还能代表小组发言,给了他们一个展示的机会,其实,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欲望,当这部分学生也参与进了学习中来,课堂气氛就更活跃了,学生动起来了,学习就好办了。原来初一的地理成绩很差的同学现在都能考优秀了,很是令老师们感动。双语学校的学习气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涨。
(四)、学案教学中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学案导学”的使用,给了学生充分发挥的余地,“给他们一个舞台,我们将收获更多的精彩”!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宰。在一个的问题的探讨中,学生可能就会做出很多做法和答案,他们的想法非常独特,他们的思维也异常敏捷,学生的创造性和潜力得到了极大的开发。特别是对于理科数理化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五)、学案给了学生一个路标,让学生知道学习的方向在哪里。以前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往往让学生摸不到头脑,甚至有的老师表达能力不强,一节课下来学生不知道哪里是重点、难点,知识的逻辑层次是怎样的等等。学生看了学案就知道这节课该把握什么内容,并且知道应该怎么去学,避免了以往那种散漫的学习,这样的学习效率也更高了。并且学案是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有了一个思维的空间,使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自己思考,小组讨论,老师点拨,学生品尝到了学习的快乐。并且学生根据老师讲的学案可以课下及时复习,一学期下来就是很好的复习资料。结束了以前课下学生漫无目的的抱着书本复习的历史。
(六)、学案教学讲练结合,知识掌握效果好。以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是老师讲完课就走,基本没有课堂练习巩固的时间,因为很多老师总怕学生掌握不好,说得太多,所以一节课下来,很多时候都是老师学生模模糊糊。而学案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系统的掌握知识的前提下,能有一定的时间做基础知识练习和达标测试,达到了掌握知识的目的,效果好。
(七)、“五清”工作使知识的巩固落实到位。我们的学案教学有“五清”,即环节清、堂清、日清、周清、月清。每一环节我们的老师都抓重点知识抓落实,学生想掌握不好都不可能了。
二、思索
为了提高学案教学的质量,有许多问题也是我们应该注意的:
(一)、学案质量的保证。没有高质量的学案,就注定了事倍功半,而且会导致师生没有了信心,所以在学案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认真的设计学案,特别是学案的前面几个问题的设计更是关键,这样才能提高教学的质量。高校长曾经听过我的课,说我设计的几个问题面太大了,学生无从思考,后来我反省自己,发现确实是这样,所以学案的设计的好坏是学案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
(二)、全体老师的参与度。使用学案的老师要真正愿意走进备课老师的思想,才能体会设计的动机和目的,才能有效的使用,在学案的设计和使用前的老师的集体备课也是非常重要的,要集全体老师的智慧为一体,创造一张高质量的学案,提高教学质量。
(三)、使用过程中的创新能力:学案大部分都有一定的模式,在学案的使用中要有自己的创新能力和意识,灵活的运用,把握好课堂,把学案教学的运用达到一定的高度。所以在使用学案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太死板而禁锢学生的思维,而使课堂没有生机与活力。所以我们要灵活运用学案,把握好课堂。
(四)、提高学生的兴趣:学案教学的使用并不是完成学案就拉倒了,在教学过程中还要依靠课件等辅助教学设施随时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把课本、课件与学案结合起来,老师要注重学生对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提高。
(五)、要使学案教学在课堂上得以很好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极其重要。因为学生是整个教学的主体,只有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在教师引导下,才能解决学案所提出的问题,才能将课堂上成真正的学案教学课堂。所以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小组的合作合作能力的培养,提高组长的组织能力,并采取合适的学生感兴趣的鼓励措施,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来。
(六)、做好导师制工作。在整个学案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对的是全体学生,这就需要对所有学生都一视同仁,切忌讽刺、挖苦差生,为所有的学生创设一个表现自己才能的舞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特别是我们双语学校是小班化教学,老师的这种品质更加重要,我们要尽力提高每个学生的素质,关心后进生的生活和学习,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等各种能力,还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培养和锻炼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突出了学生主体作用。提高了课堂听课效率,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以问题承载知识,导学导练、当堂达标”的预期目的。
总之,我们要高度认识学案教学的意义,坚定课改的信心。学案教学虽然有一些困惑,但是,实践证明,学案的使用的确可以消除大多数学生的茫然,增强学习兴趣,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且使之成为学习的好帮手。课堂改革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放开思维,我们在摸索中学会创新,学会反思,大胆挑战,在教改工作中鼓足前进的勇气,不断创新,踏实肯干,推动教改工作继续向前发展。我相信,通过^v^学案教学^v^的日益成熟,一定会使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和发展,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也更加坚信,通过学案教学的推进与不断成熟,定会成为我们双语的一大特色,双语的辉煌的明天会很快到来!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范文10
新学期伊始,在津南区“深化课程改革构建高效课堂”的指导思想下,我校大刀阔斧的进行了课堂教育改革实践活动,推行“三六”教学模式,努力构建以“学案”为载体的富有特色的高效课堂。
对于这一新的教学模式,起初我并非完全接纳,可以用这样一句话说明在这一过程中自己心态的变化:在迟疑中不断尝试,在尝试中发现变化,在变化中反思提高。
作为高二年级的语文老师,起初对“学案”总有几分顾虑。学案该怎样写?复习课的学案该怎样写?在紧张的复习中学案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诸多疑惑存于心中。听过几堂课后,我也开始了自己的教学尝试。从教学目标的确立到教学过程的设计,从教学方法的斟酌到反馈练习的筛选,在设计学案、实施学案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自己和学生都有了新的变化。
变先讲后练为先学后讲,让学生体验从确实如此到原来如此的心理转变。课堂上师生、生生之间对话交流多了,分组讨论发表各自观点,展示知识发生、发展的思维过程的机会多了,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分享学习的过程,在主动学习中提高了课堂效益。
在这一过程中我心里对学案也有了自己的认识。
学案是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之间的中介,借助学案改进现行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改进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模式,引导学生正确地确立学习目标和和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并能最终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学案的落实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学案的作用、发挥学案本身的价值则是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研究的核心。
当然,对于语文教学我主张教学模式因文而定,因课而变,因时而改。
例如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目的就是让每一个学生都主动学习、善于学习。
“学案”的实施对老师和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里,教师不再是知识仓库、权威和真理裁判官,而是学生学习的服务员、协助者和合作伙伴,并且应有很强的智慧驾驭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开放、民主、宽容、合作、平等的教学心态。同时学生也应该主动积极,乐于探索;潜心研读,独立思考;质疑问难,互动合作;善于发现,注重总结。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范文11
20__年高考早已尘埃落定,下面把我们一年来复习备考的一些做法向各位领导、老师作一下汇报,请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一、采用学案教学,突出自己的教学备考思想。
在20__届高三年级组组建之初,年级组领导就提出了学案教学的总体策略,明确指出高三一年的备考过程中,不允许使用现成的教辅资料,全部使用自己制定的学案和练习。目的是避免盲目跟资料走,受资料的牵制,强调在备考过程中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渗透我们自己的备考思想,这就要求我们深入钻研高考,把握高考脉搏,有自己的主见。年级组几次召开组长会议提高认识、强调落实、大力推行。并把隔周召开组长会议形成定例。如果说我们在今年高考中取得了一些成绩,那么这和学校及年级组领导对高三教学工作的统一规划、正确指导、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
二、发扬团队精神,拼搏实干。
备课组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也是学校最基层的组织单位,只有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聪明才智,扬长避短,取长补短,才有利于弄清教学的重难点,完成教学目标;也只有加强集体备课,发挥群体优势,才能全面提高教学效益。高三语文备课组是一个团结、向上的集体,我们十位教师在刚升入高三时,就达成共识,尽每个人最大的努力,形成集体合力,团结协作,使每个学生的成绩能够有所提高。
我们按学校要求强化了集体备课制度,每周大家至少一次集体备课。在集体备课中,强调“一人为主,多人着手,共同参与”的办法。事先按照教学计划确立好论题,备课时一人主讲学案、作业思路,大家讨论、补充,再由主备人丰富、完善学案和作业,经审核人审定后交付印刷厂统一印刷。每周上些什么内容,哪些是重点,该使用什么学案,制定什么练习,写什么样的作文,备课组都有明确而一致的要求。备课时畅所欲言,形成学案后必须严格执行。这样,大家经常沟通交流,互通有无,群策群力,共同提高。有了集体的智慧,大家再根据每个班的具体情况有的放矢施行教学。这样做的好处是,既充分发挥了团队力量、集体智慧的优势,又挖掘出了个人潜能。我们强调的是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在高三这一年中,我们在教学研究、学案编写、练习题的重组、评卷登统等工作中都做到了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保证了备考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合理安排进度,优化备考思路。
高三开学之初,我们就依据年级组的教学计划和语文学科的学习特点,共同研讨制定了这一学年的整体备考思路,把一年的时间划阶段、分层次、定目标、定任务。力求使每一步备考都有章可循,保证每一节课的有效复习,防止盲目低效。整个复习备考过程大体上还是遵循四轮复习的规律,即教材复习、专题复习、综合复习、考前指导及状态调整这四个步骤。但在复习过程的具体操作上我们加入了自己的教学思想,与以往的备考过程比较,共有以下几个亮点:
1、调整复习顺序:以往高三语文备考一直按考点顺序进行,先语言知识和运用这些小知识点,后阅读和鉴赏。实际上语言知识和运用复习耗时多,收效小,在试卷上仅占27分,而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等占63分,比重大。但由于复习拉的战线长,师生都有一点疲惫,结果先细后粗,到阅读题的复习时往往不了了之。11年8月安排备考思路时我们决定配合第六册教材《史记》这个文言文单元的学习,先趁热打铁复习文言文阅读,然后是作文训练,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最后是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表达。采用这个顺序的主要原因是要抓住主观题120分,加大训练力度,提高备考的有效性。
3、充分利用教材:高三不再侧重于新知识的传授,而是对旧知识的回顾汇总。使学生的积累由量变到质变,把握规律,加深认识。在复习时,我们没有丢掉教材。而是根据复习计划,在单项训练时把教材内容穿插进去,二者兼顾,融为一体。比如在文言文部分,考点与教材联系非常紧密,重点实词虚词都有教材内容。我们把高中六册教材挖掘出重点,制出学案和练习,按照知识点一项一项地过关。教材内容讲过,理解起来就容易些,对于其中的重点也好把握,同时配上课外文言文片断练习,积累够了,也就促进了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
4、专题+综合,点面结合:高考由各个考点组成。一个或几个考点薄弱就会出现“短板效应”,每个考点都要有细致深入的复习。但是专题复习是个相当漫长的过程,阵线拉得太长了,容易让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到考试时,综合能力就受到制约,分数提不上去。因此,我们在强化专题训练的同时,每两周保证一次综合训练,二者兼顾,既及时检查了专题复习效果,又可以通过综合训练查漏补缺,发现薄弱环节,及时强化。
5、精选试题,自编资料:从07年备考起我们语文组就非常重视自编资料、练习的工作,那时是一把剪刀、一瓶浆糊,现在是微机操作自制学案和练习,讲究针对性和实效性。20__年我们编制的资料有“基础知识每日一练”60套、《大纲要求背诵的名句名篇》、《作文夺分方案》、《基础知识夺分方案》、《20__年高考作文热点事件及评析》等,把高考常考的知识点浓缩到这几本小资料中,极大地促进了教学。特别是到高考前几天,我们要求学生结合所做的模拟试题反复研究这几本自编的资料。除却课堂时间外,我们还有充分利用早自习时间以及晚自习,主要从背诵默写检验、作文练习、作业检测等这些方面落实。默写题,只要掌握课本要求背诵的篇目,就有可能拿满分。因此,在高三我们狠抓了课本的文言文和古诗篇目,要求学生扎扎实实地复习,通过作每日一练检查督促。
6、分工明确、精诚合作:教学工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博采众长才会有所提高。尤其是高三,大量的备考不是一两个人的能力就能担负得了的。我们组十位老师,在各位领导及年级组的正确领导下,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竭尽全力,每项工作都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使我们的备考工作得以有条不紊的进行。在编写资料练习时,找题筛选的任务很重也很繁琐,但谁也没有怨言,积极主动地完成任务。语文教学任务非常繁重,有别的学科体会不到的辛苦。高考150分的试卷,120的主观题,批改量特别大。高三考试非常频繁,在单位时间内,要和别的科一样出分数,压力相当大,有时让我们喘不过气来。有时我们也有怨言,但并不消极。而是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去做,利用课余时间批,每次交分数都走在前头。我们以一颗平常心来面对各方面的压力,更加努力地作好本职工作。
四、几点思考。
20__年备考中我们做了许多工作,费了许多心思,成绩出来后有收获的喜悦,也有不尽人意之处。认真反思,有以下几点:
1、继续强化学生的语文学习意识,要给学生强调,语文能力的提高是循序渐进的,经过一定的训练是能有很大提高的。在我们的老师中也许有一种观点,认为语文学和不学作用不大,其实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信号,如果老师给学生灌输了这个意识,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都将严重影响其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影响语文的教学效果。语文教师要开动脑筋,开展语文多样化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避免在课堂教学中以教师讲解为主、将现成的结论塞给学生的现象。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的教学理念是向学生倾斜,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实际操作中却往往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因而给学生的读书、思考、训练的时间不充分。因而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积极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不能单纯地陷入到题山题海中去,而应该利用各种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重视提高课堂效率,向40分钟要效益,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3、继续加大作文训练的力度,发挥我们学校整体教研优势,制定具有我校特色的语文教学与复习的整体方案,其基本思路是高一以加强基础、扩大阅读量为主;高二以应用文写作及研究性学习为主;高三以提高学习的认知能力,提升其思考问题的深度,加强提高写作能力进行高考训练为主,大面积提高我校语文教学的质量。
4、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早读。可以利用早读引导学生背诵名言警句、进行基础知识的积累以及优秀作文的朗读欣赏等。使我们的学生在识记题上争取不丢分。
5、在高三的语文复习中给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重视情感的认同,减轻他们的高考压力。
总之,20__年的高考工作已经结束,但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回味,20__年的备考要做的事情还太多太多,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希望我们虔诚的工作态度和认真的工作方法,使语文这门学科为20__届的升学率锦上添花。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范文12
一次失败考试后的反思
我落泪了,当着学生的面。只因为学生超低水平发挥,期中考试考砸了,并且是到了让人匪夷所思的地步,我不只是羞愧难当,简直认为那是耻辱。
我担任一快一慢两个班,成绩一向不错。但是这次初三第一学期期中考那快班居然比我教的那慢班还要糟,于我而言,这无疑是五雷轰顶。那一刻我悲哀欲决,无语凝噎。
当晚晚上,灯下,我仔细翻阅试卷,反思失败原因。
卷面反馈:
默写错别字累累,阅读理解涂涂抹抹,作文随心所欲,书写龙飞凤舞。尤其是作文有超半数同学不及格。
客观因素:
一是自然英语老师刚刚走立刻任(初二的自然英语老师让其家长们硬性给“下岗”了),他们把时间抓得密不透风。二是期中考前班主任生病请假一周,又不声不响出去旅游一周。三是以班级为单位考试,改卷老师以为是慢班,下笔毫不留情。
学生主观原因:
一是学生敷衍了事,根本无视考试的严肃性。二是学生在自然英语老师的夹击下,没时间也没热情学语文。
我的主观原因:
一是为了赶教学进度没有相应的时间去复习。二是没有激活学生学习语文的用心性。
第二天教室里,我一脸痛苦,学生无语,甚至无人敢直视我,我明白他们也很难过。教室里出现了一种难以名状的气氛,最终还是我打破了僵局,说了下面一段话。
同学们,我想此刻大家必须与我一样深深体会到了什么叫做耻辱。这次考试你们几乎是全然没有认真的态度,更不用说学习的热情了,你们学习的动力哪里去了呢?
你们读书不只是为了自己,更就应是为了一切关爱你的人而读呀。我明白,此时你们无颜应对关爱自己的所有的人,尤其是父母。你们写下的每一个字都是对关爱你的人的一种回报呀,怎样能够如此随心所欲,无所顾忌呢?
人的知识能够因后天因素而不够丰富,但我们的情感依然能够丰富啊,我们活着,就就应学会感恩呀,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养育我们成人,我们何以为报呀!同学们,一张证明自己已经以认真的态度对待学习的试卷我们总还交得起吧!
…………
语重心长的话说了一大堆,我明白这还远远不够。在此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认识到了初三学生的情商提高的很快,人文关照比较容易激活他们的学习动机。
于是,我给他们讲韩国的孝道,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给他们读老人院墙壁上的文章《孩子,我只想你牵牵我的手》,甚至给他们讲“二十四孝”……学生们的心灵受到了猛烈的撞击,他们的随笔中于是随时能够看到“感恩是一种幸福”,“给予父母快乐是一种幸福”等一些感人的东西了。
我还明白学生有一颗驿动的心,我给他们超多的阅读有关感人至深的文章,如《生命在那一刻灿烂无比》,说的是丈夫在出车祸时,把生的期望留给妻子;《生死伴侣》,感受相濡以沫,生死相依的动物情感故事;《臭臭的故事》,感受身为人母,为儿子的离去而痛不欲生,撕心裂肺的情感……我要学生感受到我们的身边真情永驻。
我还引导学生走进名人心里,走进名著,虽说离中考的日子不多,而我却尝到了磨刀不误砍柴工的甜头,期末考试学生大翻身,三率都为最优秀。
然而在中考前半个月,又出现了一件意外的事故,我因飞车抢劫致伤住院了,我开玩笑地对来看望我的学生说,老师会不会遭受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创伤呀?学生笑着说,老师,我们会是那种人吗!中考成绩肯定能让你精神焕发,好好养病吧,别担心!最后学生真的如我所愿考出了优异的成绩。
我欣慰了。
我的反思:
一、人文关怀要渗透到知识传授之中
雅斯贝尔斯在他的《什么是幸福》一书中f:“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
确实,这一次惨遭滑铁卢使我明白了这天的语文教学不能脱离人文教育。
要使学生真正的走入语文殿堂,首先要从情感层次上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学习的热情。后一阶段我针对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态度不好,目标不明等问题做的一系列工作,就是以语文人文性的特点激活了他们对语文的学习热情。
二,以用心态度消除挫折,营造良好的群体心理气氛
崇高的目标是乐观主义精神和坚强意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是战胜一切困难和挫折的巨大力量。而实现一切崇高目标的前提首先要拥有一颗爱心,有爱才有一切,于是我力求让学生感受到关心和爱每一个关心和爱我们的人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拥有愉快的情绪,去实现自己的崇高的目标。
在充满关心和友爱气氛的群体中,遭受挫折的个人会从中获得战胜困难的力量。于是我的语文课堂的人文关怀凸显出了它的作用,那些闪烁着人性光环的撼人心扉的故事,那些善待生命、热爱生命的人……唤醒了学生懵懂的心灵,走进了他们的心灵世界,最后他们众志成城打了个漂亮的翻身战。
《卡尔·威特的教育》中有这么一段话:“孩子的心灵是一块奇怪的土地,播上思想和种子,就会有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会有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会有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收获,就会有命运的收获。”
但愿我的园丁生活也有丰厚的收获!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范文13
文/韩明霞
我班有个学生叫张某。他是个老实的孩子,从不调皮捣乱。可月考后他老实得甚至整天很少说一句话,这不寻常的举动引起了我的重视。我逐渐了解情况,原来他在家也一直很少说话,很少和朋友玩,一直被爷爷娇惯着,经常还被妹妹欺负哭。平时课堂上他很少举手,经常丢三落四,作业乱,不主动打扫卫生。我从心底期待着有一天看到他活泼地出现在老师和同学们的面前,并且能主动些,大胆些。
有一次,我把他拉到身旁,他有些紧张,头低着,不敢直视我,我又是一番鼓励:“语文课上你的表现真棒,同学们都为你鼓掌,为什么不大胆一点呢?”他还是不敢说话,我没有强求。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每次上课我都努力地寻找他的闪光点,适当地给予肯定,在全班学生面前大力表扬,树立他的自信心和在同学们心目中的威信,因为我深深知道一个如此内向的男孩子要想融入这样的集体里是很难的。渐渐地,学生仿佛被我对他的欣赏有了同感,课下愿意与他接触了,他也渐渐地开始主动和同学玩了,最近几周还主动打扫卫生了。我便发动周边的学生与他交往,帮助他。告诫学生为了班集体,不要歧视他,要尽你自己最大的努力,耐心地帮助他,使其进步。在学生的帮助、他自己的努力下,他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小的'进步。
案例分析:
一、以人为本,付出师爱
作为一个教师,都应“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位学生。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教育学生,首先要与学生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对于张某这样的孩子我亲近他,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抓住他身上的每个闪光点,去鼓励他,引导他。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认识并改正错误。
二、以生之助,友情感化
同学的帮助对一个后进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同学的力量有时胜过老师的力量。同学之间一旦建立起友谊的桥梁,他们之间就会无话不说。在学生群体中,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过于直率,尤其是批评他们的时候太严肃而接受不了。因此,我让学生主动去和张某交流,叫他一起玩,让他感受到同学给他带来的快乐,让他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同学的帮助、感染下,转化工作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更新教育观念的今天,愿我们携起手来乘赏识之风,捧起关爱之情,燃起信心之火,播下希望之种,使每一位后进生都能沐浴在师生的关爱之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范文14
七年级语文基础教育课程要求教师要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确立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语文教研组首先提出了使用导学案的教学模式,这对老师是一个挑战、一次考验,如何把新教材教好,如何分好小组,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何提高运用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之中?我们语文教研组的老师团结一致、同心同德,以高潮的热情,本着“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进步”的原则,花了心思,下了苦功。
1、运用导学案的教学模式,要求老师提前集体备课,因为是刚开始试行,所以语文组老师采用的是“单元结”的模式,就是说提前把即将要讲授的一单元的导学案以集体备课的方式研究成案。
在导学案的要求下,要求教师把课标中定量性的规定熟读成诵,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使老师们的学生观、课本观、课程观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老师们焕发了生命的活力,使语文教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天地。
2、新学期开始,不马上急于教课文,首先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学生纵观了解全册书的内容结构。介绍学习方法。
3、在教学形式上,力图改变把学生禁锢在小小的课堂里、日复一日地重复单调枯燥的教学状况,运用导学案采取多种多样的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形式。
如:课外找错别字、病句交流与展示,月球知识擂台赛,新闻发布会,故事会(《寓言四则》、《女娲造人》),讨论会(《风筝》),朗诵比赛(《理想》、《天上的街市》、《静夜》,并附有一定的评分标准),演课本剧(《皇帝的新装》、《妈妈的唠叨》),办手抄报,编习作集(要求学生在寒假把这个学期里所写的周练、习作编成一本作文集)
4、重视创设学习语文的环境,提供展示学生成果的机会。
如在教室里开设《语文园地》、《优秀作业展》、《文学阁》等栏目,把学生的优秀作业、作文,课外所找到的资料(如讲到《化石吟》一课时,要求学生在书上、报刊上、电脑上搜集有关化石的文字资料或图片资料)。
5、老师在课上努力营造融洽的氛围,学生只要有疑问,先小组内讨论解决,解决不了的每组有代表随时可以提出,只要有想法,随时可以发表,师生平等对话,同学间无拘无束地交流。课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自然、社会中的语文教育资源,特别是那些鲜活的、密切联系现实、密切联系学生经验世界的教育资源,如节日、纪念日、刚发生的身边事、国家大事、国际新闻等,使语文课程内容不再局限于教科书,成为不断充实、不断更新的长流活水。
6、班内建立了语文学习成长袋。在尝试性的探索教学实践中,我们也深感到一些存在问题,需要认真思考,笔者不揣谫陋,提出来求教于大方之家。
现在的七年级教材,与小学的衔接不是那么紧密,有点给人另起炉灶的感觉,再加上十多年来我们的小学都一直取消了留级制度,无论学习基础及学习能力有多么欠缺,学生都一同逐年上升,懂与不懂都一起学习新的内容,一起进入初中的学习,这势必造成学习困难越来越大,越来越没有办法学习。在这种情况下,是否应该正视现实,拟订最低要求,提出弹性学习任务,在同一本教材中也有供远远没有完成小学学业的学生继续进行初中语文最低限学习的内容。
7、导学案模式下最头疼的问题就是小组分配的问题,为此,我们语文组也多次开教研会探讨,我们初步决定以四人为一组的形式,组内成员根据学习成绩,按照“ABBC”的方式分配,同时考虑学生的性格,男女性别等因素进行分配,小组的激励制度也是采取小组积分的方式,分别有小组长自己给自己安排任务,老师完全放手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以优带差,完全靠自己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经过实践效果还是不错的。
当然在这学期的课堂教学中,我能够渗透新课标理念,不断思考,逐步形成自己的见解。在教学部的安排下,深入学习、钻研探究式教学,并作了一定量的理论学习笔记。
能够按照计划完成教学工作,备课及时,作业量适中,批改指导及时具体。根据语文教研组的安排,积极参入语文研修课的上、听、评课,从其他教师身上取长补短,及时进行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范文15
《藏戏》一文浅显易懂,是适合学生自学的文本。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利用文本让学生形成自学的能力。
由地方戏剧猜一猜,谈一谈,导入到藏戏。给出导学案让学生自学交流。
导学案如下:
1、读熟课文,弄清藏戏的由来,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从文本中体会藏戏的特点,感受藏戏的特点。
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到一定的时候下,课堂上进行交流展示。这时老师只起个学习者,引领者的作用,说出一个话题,让学生去展示,去质疑,去补充。如有学生在展示说藏戏的由来时,说得有点啰嗦,学生就敢于质疑,可以这样说就简练了,他就说上了。说到藏戏的特点,学生更是兴趣十足纷纷展示着,仿佛自己就是藏戏的研究者。在交流展示中我分明感受到藏戏就在班上开演着,学生就是藏戏的主人。
多热闹的展示啊,老师有疑问,文章开头三个文句,是什么文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学生读一读,就展示说出,是反问句,起引起读者注意,吸引读者兴趣的作用。
相信学生,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没错的。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范文16
小学生是一群追求新鲜的孩子,他们喜欢明媚的颜色,喜欢色彩斑斓的图片。语文课本大部分是黑白的,只有极少数的彩色图片,这些,远远不能满足小学生的需要。而我们也知道,很多时候,图片比文字更有说服力,更容易让人理解,一篇好几百字的文字介绍,有时还不如一幅图直观明了。比如,小学语文会学到很多描景状物的文章,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就需要图片加以说明,仅靠课本上的那几张图片肯定是不够的。这时,就需要运用多媒体技术,搜集更多的图片,在课堂上展示,对文章进行辅导,帮助小学生理解课文。
小学语文作为学生从小就接触学习的学科,无论是因为它在考试中的重要性,还是因为它在日常生活中的工具性,学生都必须要学好它。因此,语文老师要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如通过设计动画、图片展览等方式,将多媒体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完美结合,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最大意义。
教学反思从教学进程来看,可以分为课前反思、课中反思、课后反思三个阶段。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范文17
坐井观天的教育案例。
一、背景分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的课程也逐渐发生了变化。作为一线老师,在教学中要挖掘利用学生的创新思维,巧妙地将课堂教学引向生活,注重课堂的源头——生活。在人教版第三本《坐井观天》的教学中,我以文字教材为载体,使课堂教学贴近生活,与实际联系,引导学生理解生活,学习生活,改造生活,给课堂带来生命和活力,使语文课堂因生活而精彩。
二、案例说明。
坐井观天是非常有趣的寓言。文章经过生动有趣的对话,对孩子们讲述了深刻的故事。有名人说,学习寓言应该让课堂充满孩子的兴趣,还有孩子的童真,不能唯一,标准的意思框定学生的思想。在案例中,我对教育的处理体现了我对童心的重视,重视童趣。
老师:同学们,青蛙听说井外的世界这么棒,想跳出井口看看。(提示课件:青蛙跳出井口。青蛙跳出井口后,会怎么样呢?
(生活思维活跃,争相发言)
生:看绿草,有五颜六色的花。
生:看到学校里满是桂花,闻到了花香。
生:看到果园里挂着黄澄澄澄的梨、红苹果、丰收的景象!
生:到处游览,看美丽的风景,看拔地而起的大楼。
(正当我听到学生对生活的赞美时,一个学生忍不住叫他说话)
生:老师,我认为青蛙可能看不到这么美的景色。
老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看到路边的垃圾堆积如山,苍蝇的蚊子堆积如山,闻到刺鼻的臭味。
(一石引起千层浪,学生有各种意见)[整理]
生:看到人们在小河里倒垃圾,河上漂浮着鱼的尸体,心里很害怕。
出生:看到有很多砍伐树木的人,鸟儿不在家了。
生:看到青蛙捕获的伙伴很多,残忍地把同胞卖给酒店的酒店做饭。
出生:看到汽车在路上疯狂奔跑,不注意行人,汽车排出的污垢窒息了。
生:我觉得外面的世界不像我们说的那么美。我想回到安全的井里。
(师灵机一动)
老师:我们可以用什么好方法挽留青蛙?让它安心愉快地和我们一起生活。
(学生想一会儿,想跳跃试试,兴趣盎然)
生:我们做招牌,上面写着保护动物,每个人都有责任,告诉我们应该和动物成为好朋友。
生:砍树,杀动物的人们报警,让警察抓坏人。
生:我们要保护环境,不要弄脏动物家。
生:我们不仅要了解环境知识,还要向同学、家人、朋友宣传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知识。
…………………………
老师:同学们说得很棒!只要大家一起保护环境,保护家庭,青蛙就会被我们挽留,动物们就会幸福地生活在我们身边!
三、反省案例。
我真的为学生的奇思妙想而振奋!我也很高兴没有错过这条美丽的风景线。我没有按照我们想当然的观点来框定学生的思考,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想象的馀地。我肯定了学生的见解,珍惜学生的发现,鼓励学生在快乐的状态下,使学生在简单的氛围中碰维的火花。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获得了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师资劳动也闪耀着创造的辉煌,师生都能感受到生命力的涌动,让我们感受到语文因生活而精彩,生活因语文而辉煌。
(一)尊重生活,关注动态生成。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与教育理论启发了我们:在语言发展过程中,思维、认知、感情、语言、语言的源泉是生活。生活对语言的感受、认知、学习、发展是活的,实际上最有魅力和渗透力,课堂教学与生活相结合,学生活泼生动。
在这个案例中,我想让学生说青蛙跳出井口看到美丽的景色,让青蛙理解外面的世界是多么丰富多彩,扩大思维。但是,一个学生说青蛙可能看不到这样美丽的景色。我告诉他原因——环境污染。这个学生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想法,是因为他的生活体验和对生活的关注。这块石头引起了千层浪,学生纷纷举手,说出了现在环境被破坏的各种场面。这就是生活给学生的。有人说,课堂应该是一次向未知方向前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想不到的通道和美丽的道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活力的过程。在案例中,我应对学生突如其来、个性化的理解,巧妙地融合生成和预设,现场捕捉,智慧启发,学生在与教师、文本的思维冲突中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创造性见解,学生之间在交流中相互启发。《新课标》告诉我们:跳出准备课程的预设思路,灵活应对,尊重学生的思考,尊重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批评,寻求个人理解的知识结构,课程因生成而美丽。
(二)感悟生活,激发创新思维。
生活是海洋。有生活的地方有喜悦和宝物,产生灵感和热情。语文来源于生活,让学生从语文中寻找生活,理解生活,创造生活是实施语文教育的起点。只有理解生活,才能在生活冲突中点燃灵感的火花,理解生活,从生活的水中引起灵感的浪花,有生活的积累,就会产生灵感。
在案例中,只有当学生对生活有感觉时,他们才看不到这么美的景色。灵感。这需要在老师的帮助下,睁开眼睛凝视一切,竖起听众,开放心灵的关怀,感受生活,激发兴趣,培养爱生活的感情。在案例中,学生在讲话的过程中也会爆发出让我们意想不到的创意思维火花,意想不到的新问题和新答案涌出,时刻让课堂充满疑点,闪烁亮点,呈现课堂精彩。
(3)回归生活,演绎精彩的教室。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确,生活在哪里,语言在哪里;生活充满了语文气息,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在案例中,我把握了契机,提出了那么,我们可以用什么好方法挽留青蛙呢?让它安心愉快地和我们一起生活。因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因此,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体验,重视社会实践活动,重视自然,重视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协调生存,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人是自然界的妖精,如果人不能和自然界协调发展,人就会被自然界无情的报复毁灭自己。教师让学生在广阔的天地中,进取自主探索,了解生活,学习生活,改造生活,成为生活的主人。
由此可见,让课堂走向生活,让生活走向课堂,教师和学生在生活化课堂上平等对话可以调动学生结合生活学习语言,切实体现全体人员的参与、有效的参与,课堂因生活而精彩,生活是课堂的源泉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范文18
一、目标:
本学期,我校组语文教师将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脚踏实地,开拓创新,以学生发展为本,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狠抓实效,大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紧紧围绕学校本学期工作目标,进一步加大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规范教学常规管理,强化语文教学工作中的研究、服务、指导等功能,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二、本学期的教研主题:
习惯校正,环节落实。
三、措施:
1.阅读教学:
1)三统一:统一学案,统一(集体)备课,统一进度。统一学案,分工合作,优化设计,实现高效;学案设计分为教师版、学生版。做到精讲精练,讲练结合,从平常训练学生的应试技巧。学案实现超周备课。
2)探索以学为主的课堂教学新模式,推广“自动·互动·扩展”的导学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3)努力校正学生学习习惯,人人必备课堂笔记本、纠错本;
4)课堂练习,针对重点、考点,提前适应中考题型;实现“环环清”、“堂堂清”。重在落实。
5)构建“书香人生”,建议生均图书2——3本;每周开设一节阅读课,老师必须做好阅读指导,圈定书目,做到有针对性阅读。必须做到阅读专用。
2.作文教学:
1)探索“写——改评——议——修——选”作文六步教学法;并把作文教学的课件统一交学组存档;
2)各年级组统一使用作文学案;
3)作文建议实施学生互批互改,老师抽查并批改20%作文,并写出详细的作文评改记录,交附于统一装订的成册的作文封面;
4)每次作文选出3——5篇优秀作文,写出评语,打成电子稿上交学组;由学组统一推荐校报、校刊及校外报刊;
5)尝试以赛促学的方式,每学期建议举办或参加一项大型的赛事,提升语文学科的档次;
3.教研活动:
1)统一组织听评课,实施以评促教,以评促改;
2)两一次教研会,原则:简短、简洁、务实、高效;
3)组织1次大型活动。
4)积极参加校内外各项活动,及时了解中考最前沿信息;
4.周末作业:
1)每周一次,以16开纸为准,原则按进度精选精段阅读;要求评改,计算教案数;
2)周末作业建议增加课外阅读、课外文言文阅读,从平时为备考做好准备;注意保存,以备复习。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范文19
语文课上,我和同学们一起学习《永远的学校》。这是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当拿到教材的时候,我第一反应就是将课文第二单元的内容提前到开学初来学习,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尊师爱师的德育教育。
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记忆最深刻的是课文第三小节有这么一段?老师――绿叶在风里沙沙,那是我们给你你唱歌,帮您消除一天的疲倦。?我当时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孩子们,你们还记不记得老师什么时候是‘疲倦’的呢?
同学们顿时变得很安静,我有点失落。过了一会儿,一名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记得上个学期的一天,你本来就有两节语文课,但是那天刚好老师外出,由您来代课,那天你上了四、五节课,而且还要管理班级,我觉得那天你特别的疲倦。? 听到他的回答,我特别的惊讶,没了任何言语,有的只有红红的眼眶,天哪,孩子还能这么清楚得记得是哪天,当时是怎样的情况,着实让我感动不已。
接着,又有同学发言了,?老师,您每天第一个到教室,也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您每天都特别的疲倦,我多想为您捶捶背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