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教案范文(精选21篇)

实用范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12-13 12:54:38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教育学原理教案范文1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

我们的教育太看重有形的教与学,认为明明白白的传递是教学和教育最重要的功能。实际上,“教育一方面是把某些东西教给人,另一方面还要使某些东西靠其自身发展出来:因此人不可能知道,在他身上自然禀赋到底有多大”。以往缺乏对人性的关注,缺乏对人的自然禀赋的关注,导致了一系列的教育问题,“以人为经验对象的人文科学在数学、语言学和生物学的夹缝中生存,人的主体性价值在精神科学与人种学中不停地被拆解与消解……人的价值信仰丧失之后,在现代社会,人的意识、灵魂、主体性和人性遭遇到知识和权力的限制,人的意义和价值也跌入到前所未有的困境。此时,现代教育不再是针对人的内在灵魂而传授人文知识,而是对人的肉体进行制度化权力运作,把人规训成为一个能自动生产和再生产权力/知识关系与话语的主体。正是因为这一点,教育学应重新立足于研究怎么培养人,人才是教育学的逻辑起点,“人”性才是教育学的最重要的特性。详言之,人性化教育具体体现在生命实践、劳动实践、交往实践和审美实践等教育实践形式之中。

对人性的研究需以人性的可教性为前提。“如果人性是不变的,那么,就根本不要教育了,一切教育的努力都注定要失败了。因为教育的意义的本身就在改变人性,以形成那些异于朴质的人性的思维、情感、欲望和信仰的新方式。如果人性是不可改变的,我们可能只有训练,但不可能有教育。”

此外,教育学研究者应向文史哲以及政治学、经济学、法律学等学科的研究者学习,把研究的基础从单纯的学科基础扩展到更为广阔的生活基础,不仅利用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来研究教育问题,而且更要从师生的生活和整个的社会生活中探寻自己的价值根据和方向,进行价值的批判和引导。教育学研究者只有对现代人生和社会问题有更为深切而直接的人文关怀,真正关注师生的精神生活、情感和生命领域,才能对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不仅真正避免教育学成为其他学科的园地,而且改变教育学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边缘位置,在有关人的学科中,从边缘走向中心。

教育用什么来稳固自己的根基,只能立足于它的本体价值和本体功能,这就是培养人这一永远不变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有了这一稳固的基点,教育才有可能比较清醒和恰当地去应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变化,才能清醒和理智地随社会的变化而变化。 教育学亦是如此。

教育学原理教案范文2

(一)现象学教育学的概念

我们以现象学理论为开展现象学教育学的重要理论依据,真正的将学生在学习和生活当中所以遇到的问题做为教育的核心内容,然后将他们的在学习生活当中的真实体验成为长期教育学习的重要发展方向,现象学教育学是一种实践笥的教育学科,为教育研究者提供了一种动态的教育研究方向。

(二)现象学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现象学教育学研究方法主要的出发点,就是把高职学校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日常做为主要的研究重点,然后更多的是在传统教育模式当中隐藏着一些问题,逐一的发掘来来进行系统的分析。[1]在经历不断的发展中更多的教学者也逐渐的将现象学中方法灵活的运用到实际的教育学工作当中。以往更多的只是单纯的将传统的教育学方法运用到高职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当中,但是随时时代的变化在高职学校学生身上也会有更多问题在不断涌现,现象学教育学的研究方法的出现,以便于更好地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

教育学原理教案范文3

社会节奏在不断的加快,高职院校中学生所承受的各种压力也在不断的增加,这样在学校内开展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势在必行的。[4]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的了解和分析,虽然大部分的高职院校的学生心理情况还是比较良好的,但是还是有部分暗藏的心理隐患问题需要解决,在现象学教育学专业教学内容的指导和辅助下,在传统心理健康的教学内容的基础之上,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现象教育学精神的融合,现象教育学精神为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及辅导工作提供一种新的可能选择,也为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及辅导工作的理论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方向。

教育学原理教案范文4

教育学原理——理论与实践

1、《论语》中的语句: 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2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4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5其身正,不令其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学记》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教育学的雏形”

3、苏格拉底——《产婆术》柏拉图——《理想国》昆体良——《雄辩术原理》

4、培根(英国):历史上第一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提出来。

5、夸美纽斯(捷克):《大教育论》,标志着教育学从哲学体系中分解出来。

6、赫尔巴特(德国):《普通教育学》

7、拉伊和梅伊曼:《实验教育学》

8、杜威(美国):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

9、杨贤江:我国第一个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系统地论述教育理论代表作:《教育史ABC》、《新教学大纲》

10、凯洛夫的《教育学》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我国的教育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1、布鲁纳(美国):《教育过程》——结构主义、发现法

12、赞科夫(苏联):《教学与发展》——强调学生的一般发展、13、瓦.根舍因(德国):范例教学

14、生物起源论利托尔诺(法国)沛西.能(英国)生存本能 心里起源论孟禄(美国)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生产劳动起源论马克思生产劳动

15、原始社会的教育: • 从教育者看:不固定,没有专门的教师,和社会生产实践活动融合 • 从受教育者看:没有专门的学生,没有等级区分 • 从教育内容看:简单、贫乏,与生产劳动统一 • 从教育手段和方法看:口语、模仿、和生产劳动结合16、古代农业社会的教育: •产生了学校和专职教师 •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中国奴隶社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国封建社会“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 教育与生产劳动脱离 • 学校教育形式发展较为充分和完善

17、近现代工业社会的教育: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 •废除了封建社会的等级制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德国 •学校教育系统逐步完善 创立了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教学内容日益丰富 • 教学设备和手段不断更新和发展 • 阶级性依然存在18、教育的本质:人类所特有的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和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和积极适应社会需要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19、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教的主体 受教育者:学的主体  教育内容:共同的客体  教育组织:综合表现形式 20、教育要素之间的关系: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依赖、相互转化、互为主客体。四个要素都可以成为客体,但只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可以作为主体。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教”与“学”的矛盾,其中,“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教育与社会关系的相关理论:

21、教育独立论蔡元培教育要独立于政党和宗教教育万能论洛克(英):“白板说”爱尔维修(法):完整的、系统的“教育万能论”提出者。 人力资本论舒尔茨(美)

22、社会对教育的影响: •社会生产力制约教育的发展 •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科学技术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人口和生态环境对教育发展的影响 •其他意识形态对教育的影响

23、教育的社会功能:社会功能个体功能(本体功能)重点:文化功能文化保存和传递活化文化文化选择文化批判文化交流、融合文化更新与创造

24、关于人的发展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茨基“一般发展”理论:赞科夫“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

25、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教育要适应这些规律 • 顺序性和阶段性循序渐进阶段不同教育不同 • 稳定性和可变性关键期教育和区别对待结合 • 不均衡性• 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 • 整体互补性全面发展

26、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遗传——批判“遗传决定论”高尔顿 《天才的遗传》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遗传——批判“遗传决定论”墨子——“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荀子——“蓬生麻中,不扶则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傅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教育(主导)——批判“教育万能论”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及其实践活动

27、教育目的的主要理论: •个人本位论(为个人发展需要)和社会本位论(为社会发展需要)•教育准备生活说(斯宾塞)和教育适应生活说(杜威)•教育无目的论(杜威)教育目的辨证统一论(个人和社会统一)

28、我国教育目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思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29、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根本所在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培养各级各类人才 30、素质教育的内涵:关注人的发展是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人的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是素质教育的根本途径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是素质教育的显著特征

31、义务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特征:基础性、全体性、全面性、创新性、主体性、可持续性

32、现代学制的类型 双轨制——西欧 单轨制——美国 分支型——前苏联

33、“壬寅学制”。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的学制体系,也是现代学制建立的肇始。“癸卯学制”。这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体系。它的颁布标志着中国现代教育制度的正式形成。1922年新学制 “壬戌学制”以美国的“六三三”学制为蓝本。

34、教师职业的劳动特点:  复杂性  创造性  示范性  劳动的长期性和劳动成果的迟效性  时间的连续性和空间的广延性  集体性和个体性 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手段,而且是师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价值,生命意义的具体体现 泰勒原理的四个基本问题:1学校应该试图达到什么教育目标2.提供什么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3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4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学习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程序教育方法的特征:1小步骤进行2呈现明显反应3及时反馈4自定步调学习非指导性教学过程:罗杰斯 才、把心里咨询移植到教学中来。为促进学生学习环境而构建五个阶段a确定帮助情况 b探索问题c形成见识d计划和执行e整合 课堂教学五环节:组织教学(激发学习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知识---巩固应用--布置课外作业 当代国外的主要教学模式:

一、程序教学模式

二、发现学习教学模式

三、掌握学习教学模式

四、暗示教学模式

五、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论述非指导性教学模式: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是非操纵教学,教师不是直接地教学生,而仅仅是促进他们学习,其教学目标是以人的本性为出发点,把教学作为促进自我实现的工具,开发人的创造潜能,形成人的独立个性,最终目标是培养人真正自由独立的,情知合一的完整的人 设计教学法:1919年由杜威的学生克伯屈创建的,主张由学生自发地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获得有关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教师任务在于在一定环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选择活动所需教材 道尔顿:美国 海伦.柏克赫斯特1920年创建特点是用学生个人自学代替课堂教授,由老师把各科学习内同制成按月划分的作业大纲规定完成各项任务 体谅模式:体谅模式把道德情感培养置于中心地位1理论假设A与人友好相处B引导学生关心、体谅C鼓励社会试验期青少年试验各种不同角色和身份D教育即学会关心2围绕人际---社会情况问题的道德教育

教育学原理教案范文5

数学教育人才培养理念落后。一直以来,我国教育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在进行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通常只是注重学生的成绩和课堂表现,很少从本质上挖掘学生潜在的数学才能,这也是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高校所培养的教学人才是进行小学数学教育的中坚力量,新课标小学数学教育理念的不断变化应该在高校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理念中体现出来,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高校在对数学教育学专业的学生进行教学培养的过程中,使用的教材版本比较落后,在教学理念上也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并且很多高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过于重视数学知识的传授,在学生心理等方面的研究内容不够深入,因此目前很多小学教师在教学环节中经常抓不住重点,不能够及时的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心理特点。导致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参与度不高,课堂效率偏低。

数学教育的课程安排不够合理。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所学习的观点和理念与日后的教学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关联性。可见对数学教育体系的课程安排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十分必要。但是从目前高校的数学教育体系来看,其课程的安排与规划存在着突出的课程比例失调、课时安排不足等问题。目前,高等院校针对小学数学教育所开设的课程包括数学分析、几何解析、高等代数、普通物理、微分方程、数学模型、近世代数、高等几何等。这些课程通常在大学的一至三年纪完成,可见数学理论课程占据了总教学时常四分之三甚至是以上的时间,在这个阶段内,学生只能学习数学知识,但是并没有真正的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起来,也没有学习如何做好一名真正的老师。通常会在大四进行数学教育理论以及实习的相关课程,而教育心理学、数学思想方法等课程的开设更是少之又少,在有限的教学课时之内,学生对教学心理和方法的掌握知之甚少,在进行教学工作的过程中也会走很多弯路,降低教学效率。同时,分类过少、含糊不清的选修课程也是影响学生从教水平的主要原因。

2提高小学数学教育人才培养效率的有效策略

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教育人员的工作素质,实现新课标对学生数学素质培养的目标,高校在进行数学教育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该着重注意以下问题。首先,想要使学生充分理解新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精髓,就一定要以同样的教学理念对学生进行教育。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应当注重尊重学生的心理,听从学生的意见,在课堂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讨论的机会,使学生在课堂中畅所欲言,积极的表达自身的相反,这有这样学生才能对所学习的理论知识有更加深刻的感悟和理解,知识的掌握也会更加牢固。此外,这种平等、自由的教学氛围与与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教育的基本教学理念相互一致,当学生迈入工作岗位,进行数学教育的过程中,他们才能以同样的思维和方法去教育学生,尊重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的个性化差异,从而帮助学生从小培养起一种既善于思考又能够实际应用的数学思维与能力。其次,数学教育人才的合理培养和需要对现有的教学体系和课程安排进行适当的调整与改革。高校数学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应该适当的加入数学探究、数学文化、数学史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能充分明确数学教育的发展脉络,使其真正了解数学知识所蕴含的情感和思想,感受到作为一名数学教育工作人员所应该承受的责任。此外,为了提高学生进行教学工作的能力与水平,高校数学教育人才培养的体系中应该适当的增加数学教育心理等课程的比重,帮助学生提高在进行数学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应对一些突发问题的能力,以提高教学水平,成为一名合格的数学教育工作人员。正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内容无论多么丰富完善,如果没有实践行动的检验都是没有意义的。因此,高校应该争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课程,让学生在实践的课程中,归纳并总结当代小学生的学习心理,梳理当前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与思考,找到新课标教学体系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

教育学原理教案范文6

教育学的改革是中国教育领域的重中之重,不能出差错也不能随意采取方案。要不断的实践和改良,依托真实的案例和真实的依据去解决改进方案的更新。首先要结合时代发展,将具体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作为基础,将学生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素养作为核心,从整体出发,完成教学模式的变革。

1、采用灵活生动的授课模式,把教育事业的伟大性体现出来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对于教学方式灵活独特性的理解。高校“教育学”专业的学生在是一名学生的同时,也是未来教师的储备,因此要求学生不仅仅是去作为一名学生去学习,还要把自己带入一名教师的身份去理解自己教师的课程特色和教学技巧,当自己成为一名教师时形成自己特色的教学特点。不能单一的去作为一名学生去学习老师的教学内容,这之间的平衡需要老师很好的去把握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有学生和老师身份的未来教育领域的人的提升。

2、引导学生有自己的思考,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学习的不仅仅是老师教授的内容,更要思考老师教学过程所使用的技巧,用什么方式去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总结出属于自己的教学经验,形成自己的教学体系。老师可以适当的给学生留下一些能够引导学生思考的选题,学生不仅仅从在做题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也能很好的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每个人的教学理念的行程都是十分重要的,在于同学的交流与老师的讨论之中,完善自己的教学概念。

3、督促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很好的帮助“教育学”专业学生形成自己的教学体系。学生可以在教学实践之中同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进行对比领悟,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感悟,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执行能力,处理课堂各种情况的能力。因此学校应当在这一块增加课时,给学生更多的实习时间,去完成对于自己学到的知识的验证。对于学生的排课,尽量集中实践课程的时间。学校也应当去主动创建相关的教学情景,增加真实场景的学习和实践,为学生精心选择含有丰富知识和学术信息的案例,让学生去更好的在好的实践环境之中得以更好的提升[5]。

教育学原理教案范文7

(一)表面上大多数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从大量有关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文献资料来看,其中绝大多数的学生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还是比较好的,当遇到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困难和阻碍时,也能很好的把控好自己的情绪,能很好的自我调节处理好这种不良情绪的影响;还有少部分学生在遇到各种问题时不会很好的处理,也就导致一些悲观、抑郁的情绪无法得到很好的排解,这样也就大大的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但是这只能说是在处理问题时还是有一定方式方法上的欠缺,并不能构成真正的心理疾病,只能说是一定程度的情绪偏差,若及时能找到原因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还是也以很快解决的;还有为数不多的个别现在会存在很严重的心理问题无法得到正确的意识和及时有解决,心理状况也就会很差,也就会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2]总体来说高职院校的学生心理状况还是趋于正常健康状态的,都有很好的自控能力,面对生活和学习当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难都能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对心理健康还不构成一定的威胁。但是也应该注意到两个问题,一是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行为表现并不能反映学生真实的心理状况,一些表面看起来心理健康、活泼开朗的学生也有可能存在着心理状况不良的问题,二是调查形式以与学生的问答和行为表现观测为主,并以此建立了量化的评判标准,但是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有较强的主观倾向,可能会故意回避提问者的某些有针对性的提问,同时量化标准是否针对所有的学生都科学有效也有待评判。

(二)学生内心暗藏的心理健康问题

在通过相关资料调查和了解中,虽然表面上高职院校的大学生的心理状况都是处于一个良好的发展趋势,但是其中深入内心的问题还是不被我们所了解到的。因为在经达学习和生活种种压力下,在内心深处还是会存在着一定的负面心理状态,这些状况一般时候不会有明显的表现,但是它也埋在内心的隐形炸弹,如果处理不好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心理塌陷,带来的不良后果也是无法估计的。比如极度的焦虑状态和自卑状态所产生的消极心理状态,一般都是问题不是马上突显出来的,而是日积月累下在由于学习成绩的高低达不到理想状况;还有就是一些家庭条件不是很好的也会让学生们内心没有自信,与他人交往时有一些自卑心理,这样也就会出现不合群、行为古怪难相处的情况。如果有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这些问题都是可以控制的,如果长时间不能意识到这些行为所带来的危害,那么在正常的人际主往中也会出现一些摩擦和矛盾,从而导致以后人生成长道路中也会害怕面对,不知道怎么去面对,这样也会长此以往,学生的心理压力越来越严重,进而引发心理疾病。通过对个体的长期观察表明,学生的自卑和自负心理这两种极端心理对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最大,一些自卑的学生难以适应集体生活,很难融入自身所述的学习氛围中,自卑的心理由于交际圈的不断缩小而急剧增大,最终形成了心理畸形。同样的,一些极度自负的学生,对于自我能力认识不够明确,当遇到挫折时很难达到心理平衡,也有可能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

教育学原理教案范文8

(一)反思型教师的实质

反思型教师代表了教师专业成长前进的方向,他们在教学过程、教学行为、教学实践、角色定位等方面表现出了不同于经验型教师的特点,是教师专业成长中的进步。反思型教师强调教材与师生间的对话,由学生主动去建构知识;而经验型教师只关心与教材的对话,认为教学过程是知识和信息的单向传输过程。在教学方法上,反思型教师在监控自己的教学行为时,进行理性推理;对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持怀疑态度。经验型教师依赖于机械模仿和经验习惯,顺从权威而又依赖已有经验。在教学实践上,前者把教学看成一门艺术,强调因材施教,因情(境)施教,后者把复杂的教学过程简化成一种技术性的控制过程。

(二)反思型教师的教育途径

反思型教师的教育途径要在宏观的层面上实现,而不仅仅是局限在微观领域的操作。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通过以下途径实现专业成长。

其一、教学研究

反思使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双重角色:既是教育者,又是研究者。教师在认真从事教学活动的同时还应把自己看成是研究者,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做出分析和评价,对于出现的问题给予注意,对经验加以总结,使之形成理性的认识。自觉的教学研究是教师自我成长的必经之路。

其二、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是近年来国外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所谓行动研究,即教师自身采取措施改进教学行为的行动过程,其中贯穿着自我质疑、自我解惑。行动研究不同于一般意义的教学改革实验研究,规模比实验研究小,它主要瞄准具体的某个教学环节、步骤、方法,通过搜集教学素材,发现其中的问题,然后开展研究。教师可独立思考,或与其他教师进行讨论,也可参考有关理论、模式以及与学生座谈,提出设想,制定出计划;然后在教学实践中试验计划以确定其有效性。教师对这一系列研究过程、方法及有效性进行归纳总结并写出行动研究报告。行动研究又不同于一般的教学经验总结,而是与教师自身的长远发展紧密相连的自我教学研究。

其三、终身学习

反思与不断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保证,反思性教学建立在教师的职业发展能力基础上。职业发展能力的形成,一部分来自于反思,一部分来自于教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因此,加强教育科学理论的学习是反思的必要基础。反思性教学模式的实施要求教师具有反思性教学能力,形成职业发展能力,而这一能力必须也只有通过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来培养。教师要根据自己的兴趣、专长,需要精选几部重要理论著作,反复研读。专家学者的文章、相关教学研究的期刊也能帮助教师开拓视野,接触最新的理论观点和思想,促进教师批判性思维习惯的形成。教师也需要结合实践深入思考,培养问题意识,将教学现场所存在的实际问题纳入科研课题之列,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坚持自学是教师终身学习以获得不断发展的重要途径。

教育学原理教案范文9

随着时代的发展,反思性教学已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反思性教学既是一个促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又是促进自我变化的一种有效工具,它不仅会对教师个体和群体的学习经验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会改变教师职业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反思性教学的过程是这样的一个过程,教师首先探讨世界变化的观点并以一种新的不同的方式来解释新的世界,进一步探讨态度信仰上的变化和新意义上的变化,然后探讨自身教学行为的变化。上述变化会深刻地影响他们的职业观点,影响其团队观念以及具体的教学行为。

从经验型教师转变为反思型教师是新时期对教师的要求,要满足这一发展要求,结合教学实践,建构一种可操作的反思性教学模式,将教师的反思纳入这一动态的模式中,不仅是有效的而且是必要的。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曾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公式。这一公式清楚地指明了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和方法。而教师的反思型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在反思性教学的过程中也具有重要意义。杜威在1932年就提出了人格性因素在教师“反省性教学”中的作用。有的教师不能进行好的反思性教学,不是他们没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思想,而是他们自身的人格出了问题。因此,反思不是制度化的或者技术性的,也不是具体的条条框框,我们必须按照人格发展的原理和特点来进行反思型教师教育。关注教师反思性人格的发展拓展了我们的反思型教师教育途径:反思型教师教育不单单是从教师专业成长的视角来进行的,也主要从教师人格发展的视角来进行的。

总之,反思性教学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无疑会有力地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

【参考文献】

[1]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饶从满。杨秀玉,邓涛。教师专业发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_:39-55.

[3]李金巧。杨向谊主编,思考·追问·探究--培养反思型教师的探索[M]。复旦大学出版社,20_:51.

[4]吕洪波。教师反思的方法[M]。教育科学出版社。20_.

[5]易森林。教师专业发展基本途径的探索[J]。《外国中小学教育》20_(4)。

[6]钟秀英,周先进。教师专业发展:反思性教学视角[J]。中国教育学刊,20_(11)。

[7]卢真金。反思性实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举措[J]。比较教育研究。20_(5)。

[8]杨国燕。反思性教学:教师发展的有效途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_(4)。

[9]张贵新,饶从满,反思型教师教育的模式述评[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_,1.

[10]梁燕玲。教育反思:一种促进教师成长的科研范式[J]中国教育学刊。20_(8)。

教育学原理教案范文10

普通话一级乙等(语文教师标准为二级甲等,播音员标准为一级甲等,最高级别为一级甲等),

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职业经理人素质提升培训班结业证书。

语言水平

英语水平:CET6

语言水平描述:英语专业毕业,擅长口语教学,有1年半国外生活经历,从事英语工作3年及兼职英语工作7年,研究生考试英语在全专业排名第二。法语水平:一般

教育学原理教案范文11

(一)反思性教学模式的结构

在反思性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自己教学经验的反思,来增进其对教学现实的理解,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培养自己的职业能力。关于反思性教学实践的操作模式,比较著名的有埃拜()模式和拉博斯凯()模式,埃拜指出,反思性教学应由反思性计划、反思性教学、反思性评价三个环节构成,其中,反思性计划是起点。拉博斯凯认为,反思性教学由动力环节(包括内部的和外部的)、行动环节(包括情景、过程、态度和内容)和结果环节(包括新的理解力和解决实践问题)。

反思性教学模式的结构应当是由这样的四个步骤或者阶段组成:

动机阶段:包括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两个方面。教师职业内部动机来自教师个人和群体在教学实践中的感悟,其中包含着教师对教学现状的不满和改进教学实践的要求,这是反思性教学的心理因素,也是根本因素。另一方面,适应教学实践发展的要求则构成了反思性教学的外部动机。

计划阶段:教师个人和群体的反思动机及这一动机在适当条件下的强化,推动教师形成反思性教学的计划酝酿。在计划酝酿过程中,教师个人和群体基于研究的需要,收集资料,整理分析资料,并对教学实践加以不断的反思,作出合乎规律性和目的性的判断,这一判断导致了计划的制定,并创设必要的条件,思考计划如何执行。

行动阶段:即反思性教学计划的执行阶段。在行动中,行动涉及到具体的反思内容、反思的情景、条件和反思的过程,也就是反思的具体步骤、环节,教学反思行为发生的内外环境因素,教学的动态变化过程和需要注意的事项,同时涉及到教师个人和集体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变化,也就是对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优化和对学生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的态度和情感变化,以及教师本身职业理想、价值目标的确立和达成能力的培养和形成。

评价阶段:对教学反思行为的评价,标准只有两个:一是对现实教育问题的解决,二是教师自身教育理念的优化。

为了对反思性教学模式有更为清晰、明确的理解和运用,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扮演一个双重的角色:一个角色是舞台上的演员,另一个角色是台下观众或者评论者。这种双重角色使教师能够发现他们潜意识中存在的东西,对自己的个体教学行为能够获得一种置身局外的、全新的认识,发现新的更好的促进行为变化的方法,了解怎样进行教学反思。

(二)反思性教学模式的运行过程

关于反思性教学的运行过程,笔者认为,源于教师个人和群体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深刻体悟,以及对教学实践的强烈不满,即教师职业内部动机的强化,这是反思性教学的心理因素,也是根本因素。另外,适应教学实践发展的要求构成了反思性教学的外部动机。这两种动机促使教师努力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推动教师形成反思性教学的计划和行动。在计划酝酿阶段,教师个人和集体因为有改变教学实践的强烈动机,产生了对教学实践的反思,并进一步促成反思性教学实践计划的制定,在此一过程中,需要收集资料,整理分析资料,并作出合乎规律性和目的性的判断,这一判断导致了计划的诞生,并创设必要的条件,思考计划如何执行;在行动阶段,行动涉及到内容、情景和过程,也就是行动的具体步骤、环节和细节,教学行为发生的内外环境条件,教学的动态变化过程和需要注意的事项,同时涉及到教师个人和集体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变化,也就是对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优化和对学生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的态度和情感变化,以及教师本身职业理想、价值目标的确立和达成能力的培养和形成。这也许是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不得不发生的事情,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目的和根本要求;对行动的评价,应当考虑的,一是对现实教育问题的解决,二是教师本身的教育理念的优化。在评价过程中,教师会遇到新的具体经验,发现新问题,从而又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开始新的循环。

(三)反思性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法

反思性教学有许多可行的形式和手段,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教学条件采取不同的方法。笔者认为最为有效的方法是写作教学日志,听课和观摩,个案研究。

其一、写作教学日志

教学日志是教师个人的记录文件。因此,它既可以是描述性的,也可以是思考型的。它主要记录教师在教学和研究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个人的困惑、个人的认识、对问题的解释和看法等。

教师在一节课或阶段性工作之后,用教学日志的形式记下自己对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感受和体会,作为反思的基础。教师或者独自展开反思,或者与自己的同事展开讨论,围绕大家所关心的问题,一起分析原因,提出解决办法,以及在下次教学中应注意的方面和采取的措施,这种讨论很容易使教师从其同事那里得到许多启迪和经验。日志使教师经常地反思教学经历,教师也可以把日志作为自己教学案例的一个发展史的记录,以反馈教学的成功与不足。蹩脚的日志通常有两类:一类是记流水帐,一类是一般性经验总结。

通过记日志,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并使反思成为一种习惯,为行动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每位教师都应养成写教学日志的习惯,作为反思的手段,时常归纳、总结,往往可获得对自己教学实践比较全面的认识。久而久之,一定能成为一名对教学充满热情、有自己教学特色和风格的优秀教师。

其二、听课与观摩

互动和交流是教师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途径。听课主要是以相互听课为主的形式,观察和分析同事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教研室为单位,相互听课,相互学习,观察教师是否合理安排教学过程,如:课堂管理、教学方法、学生反映、师生关系等,如何处理课堂教学中的问题,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听课能使教师彼此切磋,集思广益,互相借鉴,共同进步。这与传统的听课形式有根本的不同,它不是教学的检查、评估,而是通过听课这一形式,教师相互观摩教学,同时记下所观察到的情景,发现的问题等,然后彼此客观地交换意见,提出改进措施,以达到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的目的。

课堂观摩是教师进行反思性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根据课堂观摩情况,教师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设计改进方案,并再次回到课堂,直到取得相应的结论。课堂观摩能够促进教师自我反思,调整教学思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应保持开放心态,解放思想,积极参与校内外的交流活动,以求发展。

其三、个案研究

教学个案是对教学实践的描述,它以讲故事的方式展示教师与学生的行动、思维、感受。个案不仅仅是讲故事,在特定的个案里还包含抽象的理论和原则。个案研究有助于发展和培养教师们对不同观点和理论进行权衡的能力,有助于他们从多重角度看待某一问题。个案研究首先要使教师们熟悉有关概念,然后从所提供的个案中进行概念和结论的研究,同时使教师们寻求与概念和结论相关的问题,并使之与他们的直接教学经验相联系,就先前阶段的问题和所提出的解决办法进行深思和讨论,最后运用有关的概念和理论进行论证,鼓励教师们为个案寻求可能选择的结论。

(四)反思性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和条件

在教学实践当中,反思性教学的策略有两种:一是内省,一是交流。内省和交流都是教师对改进教学实践的内部动机作用的结果,内省源于教师的道德感和责任心,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要求有所改变,有所提升;交流则诉诸于集体的力量和智慧的交融和碰撞,共同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但是,无论是内省还是交流,反思性教学得以实施的前提性条件都要求教师必须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水平,而教师的职业道德源于对学生发展的责任感。对于职业道德修养水平不高的教师而言,即使教学效果不好,受到各方面的压力,也往往把责任归之于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差,归之于家长素质不高和不配合,归之于社会、社区的环境不理想,而不愿意自觉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的缺失。因此,对于他们来说,唤醒他们的职业道德的良知比什么都重要。另一方面的问题是,有的教师所任班级学生的成绩不错,而实际上,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对学生的严厉苛刻以及居高临下的权威地位,以牺牲学生休息时间和文体娱乐为代价,通过大量的练习强化记忆以应对考试,“好”的成绩完全是用时间磨出来的。当这些教师陶醉于学生成绩并把它看做是专业水平标志的时候,是否应该反思他们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所做的事情,离“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宗旨又有多远。

当教师由于责任感的缺失而导致教学行为不当时,学生受到的影响往往是内隐的、深层的,对其今后的发展势必产生长期消极作用,甚至影响其一生的发展走向和进程。没有教师自我反思意识的增强,就缺少了教师走向专业成熟的内在动力和条件,反思性教学也就无从谈起了。同时,教师还要有较强的教育理论、心理学理论和专业理论修养,并具有开放的心态和执着的精神。

教育学原理教案范文12

20_教育学考研:311教育学《教育学原理》笔记1(超长)

第一章 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

二、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①揭示教育规律

②科学地解释教育问题

③沟通教育理论和实践

三、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学的萌芽

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学记》;教育方面的著作多属论文形式,停留于经验的描述,缺乏理论的分析,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所以只能说是教育学的萌芽或者雏形。

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原因:

(1)教育学的创立源于社会实践的客观需要,主要是来源于教育实践发展需要;

(2)教育学的创立与近代以来科学发展的总趋势和一般科学发展奠定是有着密切关系;(3)教育学的独立同一些著名的学者和教育家的努力是分不开的;(4)教育知识的丰富沉淀。内容:

(1)1632年,培根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了出来,与其他学科并列。(2)1632年,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写出了《大教学论》,这是近代最早一部教育学著作。(3)1693年,洛克出版了《教育漫画》,提出了完整的身世教育理论体系。(4)1762年,卢梭出版享誉全球的《爱弥儿》,倡导自然教育。

(5)1776年,哲学家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学开始讲授教育学,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的开端。(6)1781年,裴斯泰洛齐出版了《林哈德与葛笃德》。赫尔巴特集成了康德的教育学讲座,并于1806年出版了《普通教育学》。这是一本自成体系的教育学著作,它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标志:

(1)对象方面,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1623年英国哲学家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划分出来,意味着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2)概念和术语方面:形成了专门的教育概念和范畴;(3)研究方法方面: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

(4)结果方面:出现了一些重要的教育学专家和系统的教育学著作,如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5)组织方面:产生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1776年在哥尼斯堡大学开始讲授教育学,这是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的开端;

四、20世纪以来主流的教育派别 1,实验教育学:

代表人物:德国的梅伊曼、拉伊等; 基本观点:

①反对思辩教育学;

②提倡将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应用到教育研究; ③提出教育实验提出假设、进行实验和确证三个基本阶段; ④主张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探索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及其智力发展水平,提出将实验数据作为教育改革的基本依据; 2,文化教育学:

代表人物:德国的狄尔泰、斯普朗格和利特等; 基本观点:

①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

②教育的对象是人,因此教育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

③教育研究既不能采用思辩的方法也不能采用实验的方法,而只能采用精神/文化科学的方法即理解和解释的方法;

④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文化培养完整人格;教育的主要方法是“唤醒”和“陶冶”。3,实用主义教育学:

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等; 基本观点: ①教育即生活;

②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③学校即社会;

④课堂组织应以儿童的经验为中心;师生关系要以儿童为中心;教学过程要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代表人物:中国与苏联的教育专家; 代表观点:

①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级社会中有阶级性; ②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

③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⑤教育受社会的制约,但有其独立性并反作用于社会; 5,批判教育学:

代表人物:美国的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法国的布厄迪尔; 代表观点:

①资本主义学校教育是维护现实社会的不公平、造成社会差别和对立的根源;

②学校教育的功能就是再生产出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经济结构与文化关系; ③教育现象不是中立的和客观的,而是充满利益纷争的; ④教育理论要采取批判的态度和方法; 6,制度教育学: 代表人物:乌里等; 基本观点:

①教育学研究要以教育制度作为优先目标;

②教育制度造成教育实践中的官僚主义、师生和行政人员疏离的主要原因; ③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完成预想的社会变迁,这就要求要做制度分析; ④教育制度的分析不仅要做显性的分析,也要对隐形的教育制度作分析;

第二章、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广义的教育是凡是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所有活动; 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更狭义的教育指思想教育活动; 教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1)根据教育的正规化程度,可以将教育分为正规教育(主要致学校教育)非正规教育;(2)根据教育的实施机构,可以把教育机构分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3)根据教育系统自身形式的程度,可以将教育形态划分为非制度化的教育和制度化的教育。

二、教育的结构和功能

(一)教育的结构:教育总体的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组合方式。 教育的结构包括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

1,教育的内部结构:指教育者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其微观的结构构成,即教育活动的结构,是有教育者(主导者)、受教育者(主体)和教育影响也称为教育中介、教育措施(教学实践活动中的手段)等基本要素构成的,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教育活动的内部结构。

2,教育的外部结构:宏观层面,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与社会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和人口等其他系统共同构成完整的社会结构,也称教育系统的结构。

(二)教育的功能

功能通常是指由特定结构的事物或系统在内部和外部的联系中所表现出来的作用。

(1)个体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这是根据教育作用对象的不同所作的分类。前者是教育的本体功能(或固有功能),是指教育对人身心发展所起的作用;后者是教育的派生功能(或工具功能),是指教育通过培养人来影响社会的存在和发展;(2)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莫顿提出),根据教育的性质做出的分类;(3)显性功能与隐形功能(莫顿提出),根据教育作用呈现形式的不同所做的分类;

三、我国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主要观点 1,教育是上层建筑; 2,教育是生产力;

3,教育具有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双重属性; 4,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5,教育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过程; 6,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四、关于教育起源的主要观点

1,生物起源说:沛西能和勒图尔诺;有关教育起源正式提出的第一个的学说。教育起源于本能的需要,中度发展的需要;

2,心理起源说:孟禄;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

3,劳动起源说:前苏联和中国的教育家持这一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生产力劳动;

五、教育的发展 1,古代教育的特征

①教育的阶级性与等级性; 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

③教育目的一方面是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是对被统治阶级实施宗教、道德或政治教化,维护自己的统治; ④教育内容以军事知识、宗教知识与道德知识为主;

⑤教育方法体罚盛行,注重机械的练习和实践训练,也重视个体的道德反省或宗教忏悔; ⑥师生关系是对立的、不平等的;

⑦教育组织形式是以个别教学和个体修行为主; 2,近代教育的特征

①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②初等教育的普遍实施; ③教育的世俗化; ④教育的法制化; 3,现代教育的特征

①教育和生活劳动发生密切联系; ②教育的大众化、民主化和普及化; ③班级授课成为主要的教育组织形式;

④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育手段的广泛使用; ⑤教育形式多样化,并且与社会发生密切联系; ⑥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 关键词

古代教育特征:阶级性、等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保守性、象征性、宗教性、无条件性、无理论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教育与生活相脱离。

近代教育特征:世俗化、国家化、义务化、法制化、教育内容丰富化、教育与生产开始有机结合。

现代教育特征:全面发展性、生产性、民主性、主体性、科学性、人文性、终身化、全民化、多元化。

补充:论述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1,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从分离走向统一

2,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教育机会均等,教育管理民主化,教学民主化 3,教育的终身化

4,教育的全民性和普及性 5,教育的主体 6,教育的创新性

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关于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 1,教育独立论: 代表人物:蔡元培

内容:1922年,蔡元培在《新教育》上发表《教育独立议》提出; 2,教育万能论:

代表人物:爱尔维修; 3,人力资本理论: 代表人物:舒尔茨; 内容:

人力资本是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的知识、技能以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

它是人的资本形态; 该理论重视教育的作用,认为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的核心,是一种可以带带丰厚利润的生产性投资;

4,筛选假设理论

代表人物:伯格、斯蒂格利茨等;

内容:认为教育是一种表示个人能力的工具,揭示了内含于人的未来的生产特征,表明了人的固有生产力,为雇主识别、选拔不同能力求职者提供依据,起到筛选作用,它是从分析劳动力市场上雇主选聘求职者的过程去说明教育的经济价值; 5,劳动力市场

代表人物:皮奥雷、多林格、戈登等 内容:

包括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皮里奥、多林格和戈登)和人力资本模式以及工作竞争模式等; 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认为教育是决定劳动者在哪个劳动力市场工作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教育的社会制约性及影响 1,生产力

①决定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②决定教育的结构和人才培养规格;

③促进教学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的变革和发展; ④制约着一个社会的教育目的。2,政治经济制度

①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②决定受教育权;

③政治体制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3,文化

①影响教育目的;

②对学校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教育内容上;

③对教育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师生关系等也有一定的影响。4,科学技术

①影响教育者的教育观念,提高其教育能力; ②影响受教育者;

③会渗透到教育影响中的各个环节中,对教育措施的更新和发展提供各种必需的思想要素和技术条件;

④能改变受教育者的数量。5,人口

①人口数量决定着教育事业的规模、教育结构和教育质量; ②人口素质影响着教育素质;

③人口结构(包括自然结构和社会结构)对教育也有一定影响。

三、教育的社会功能 1,教育的经济功能:

现代教育史通过人的素质的提高和专门劳动力的培养,对经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①教育吧可能的生产力转化成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没实现劳动力的再生产; ②教育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经济的发展;

③教育实现了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把科学知识转化成生产力; ④教育生产新的科学技术、新的生产力,发展科学的重要手段。2,教育的政治功能: 教育不仅能为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还能促进政治民主化进程,体现在 ①教育能够传播真理,启迪人的民主意识; ②教育民主化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民主的教育是政治民主化的加速器;

④通过宣传通知阶段的思想意识,制造一定的社会舆论为政治服务; ⑤促进青年一代政治社会化的发展。3,教育的文化功能:

①教育的文化传递、保存功能; ②教育的文化选择、批判功能; ③教育的文化交流、融合功能; ④教育的文化更新、创造功能。4,教育的科技功能:

①教育是科学文化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②教育是促进科学革命和发展的重要手段,而且能直接生产科学技术; ③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④教育可以推进科学技术研究。5,教育的人口功能:

①教育能够改变人的生育观,对于控制人口出生率具有明显影响; ②受教育程度与人口迁移呈正相关; ③教育可使得人口结构趋于合理化; ④教育有利于人口的迁移。

四、现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与挑战 1,现代化与教育变革

教育现代化是指基于教育传统,积极地吸收国外优秀的教育研究成果,适应大工业生产和社会化生活的教育的现代化,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包括物质层面的现代化、制度层面的现代化和观念层面的现代化; 2,全球化与教育变革 全球化是指近代以来,以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增长为动力,人们不断跨越空间障碍和制度、文化等社会障碍,在全球范围内不断获得物质和信息的充分沟通,达成共识,在众多方面制定共同纲领,采取共同行动的过程;其显著特征是各国之间的合作和开放力度不断加大,之间的竞争也随之激化;在全球化趋势下我国教育应采取的对策是 ①正确把握全球化和本土化的关系,巩固交与发展的定位; ②辨识全球化带来的机遇,有意识地抵御全球化的风险; ③拓展视野,增强全球意识和国际理解的教育; ④加强道德教育;

⑤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人才的培养); 3,知识经济与教育变革

①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简称; ②它直接依赖于知识的创造、传播和应用,是以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加工、存储和使用的基础上的经济; ③其劳动主体是与时代相适应的有知识的人;

④内在动力是提升知识和技术领域的创造力,价值取向是崇尚能力本位的; ⑤教育是知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⑥知识经济需要大量知识性劳动者,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的劳动者是知识经济对教育提出的基本要求; 4,信息社会与教育变革

①信息化社会是脱离工业化社会之后,信息起主要作用的社会;

②信息化社会改变了教育模式和学习方式,促进了教育科学的发展,使得教育管理便捷化; 5,多元文化与教育变革

多元文化是指一个集体群体、社会共同体、区域联合体_存的且有一定联系的诸种文化,其核心原则是所有文化都应该得到尊重,承认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并对其持有一种宽容的态度;

多元文化对教育的影响体现在:

①促成了教育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改变,有利于确立平等、接纳和宽容的态度和价值观; ②促成了教育民主的发展,促进了教育公平; ③促进了教育模式的多元化; ④推动了教育的不断变革。

第四章、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人的身心发展特点 1,顺序性 2,阶段性

3,差异性:如有的早慧,有的大器晚成 4,不平衡性

二、人的身心发展对教育的制约

①顺序性决定了教育活动必须循序渐进地进行;

②阶段性决定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应采取不同的内容和方法;

③不平衡性决定教育活动要善于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最佳期(关键期)给予合适的教育; ④差异性决定了要因材施教;

三、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的主要观点

1,单因素论与多因素论。单因素论有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等;二因素论是指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三因素论是凯洛夫在《教育学》中所持的观点,包括遗传、环境和教育三方面;四因素论是遗传、环境、教育和主观心理;五因素论则是在四因素论基础上加上反馈因素;

2,内_与外铄论:持内_的多是性善论者、遗传决定论者和成熟论者,如卢梭和格赛尔(同卵双生子爬梯试验);持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有华生、荀子和洛克等;

3,内因与外因交互作用论:关注两者的相互作用与转化以及各自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四、遗传素质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①是个体发展的生物学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②具有可塑性;

③其发展过程制约着年青一代的身心发展特点;

④其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遗传决定论(或先天决定论、血统论)代表人物是英国人类学家高尔顿等;

⑤遗传素质对人发展的影响的大小与其本身是否符合常态相关。

五、环境极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环境因素是指那些对人的发展产生影响的外部世界,包括自然世界和社会世界两个相互联系的部分;环境决定论代表人物是华生;

六、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一)个体个性化与个体社会化

1,个体个性化是指个体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独特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过程,教育对个体个性化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促进个体主体意识、个体特征的发展和个体价值的实现三方面。人的主体意识可以看成是人对自我的主观能动性的认识,教育正是通过对人的智力、能力,品德的培养而提高人对自我的认识;

人的个体特征是指人的身心发展的个体差异性;

人的个体价值归根结底是通过他在社会生活中发货作用的大学来衡量的,人越有知识、越有能力、越有道德,便越能展现其生命的价值,而教育能够使人意识到生命的存在并努力追求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富裕人创造生命价值的信心和力量。

2,个体社会化是指人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即由自然人、生物人成为社会人的过程;教育对个体社会化的作用体现在促进个体的观念社会化、智力和能力的社会化及职业和身份的社会化三方面;

个体观念社会化,就是个体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 个人体质与能力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学校教育对个体智力与能力的指导、规范和促进作用是任何其他因素都无法比拟的;

个体的身份是个人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影响个体社会化的因素包括家庭、学校、同伴群体、大众传媒、职业组织、社区等。

(二)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及其有效发挥条件 1,学校教育

其基本涵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的社会(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2,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①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规定者人的发展方向,排除和控制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给人较多的正面影响;

②学校教育给人的教育比较深刻、系统和全面; ③学校中有受过专门培训的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学校教育法会主导作用的条件在于学生自身的积极活动和学生家庭、社区和其他社会力量的支持。3,学校教育的主要作用有效发挥条件

(1)受教育者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其身心发展的动力。①只有外部环境的客观要求转化为个体自身的需要,才能发挥环境和教育的影响。

②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广度和深度,主要取决于其资深的主观能动性的高低。③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人不仅能反映客观环境,而且也能改造客观环境以及促进自身的发展。

(2)教育自身环境。(3)家庭环境的效应。

(4)学校不能越社会条件,高于社会之上的发挥主观能动性。(5)社会发展情况。

第五章、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一、教育目的(一)教育目的1,概念。指整个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反映了教育在人才的培养规格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 2,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之间的关系。联系在于:

对教育社会性质的规定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都含有“为谁培养人”的规定性,都是一定社会各级各类教育在性质和方向上不可违背的根本指导原则;教育目的是制定教育方针的方向,教育方针是落实教育目的的途径。区别在于:

①教育方针所含内容更多。教育目的一般只包括“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教育方针除此之外还包括“怎样培养人”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原则。

②教育目的在对人培养的质量规格方面要求较为明确,教育方针在“办什么样的教育”“怎么样办教育”显得突出;

③教育目的是理论术语,是学术型概念,是属于教育基本理论范畴,教育方针是工作属于,是政治概念,属于教育政策学范畴。

④教育目的有时是由社会团体或者个人提出的,对教育实践可以不受约束力;教育方针是由政府或政党等提出的,对教育实践具有强制性。

(二)关于教育目的的主要理论 1,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 ①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为卢梭、裴斯特洛齐以及一些持自然主义和存在主义立场的思想和教育学者,重视教育的个人价值,强调教育的目的是从个人出发,满足个人需要; ②社会本位论,亦称“国家本位论”,代表人物为柏拉图、迪尔凯姆、凯兴斯坦纳、纳托普、涂尔干、_和_者等等;重视教育的社会价值,强调教育的目的是从社会出发,满足社会需要;

2,内在目的论和外在目的论:杜威提出;前者是教育本身的目的,后者是从外面强加给教育的目的;

3,教育准备生活说和教育适应生活说:前者代表人物是斯宾塞,后者则是杜威; 4,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包括 ①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 ②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发展; ③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

(三)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 1,社会依据:

①社会关系现实和发展的需要,及生产关系和政治的性质; ②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即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人的依据:即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

(四)我国的教育目的1,1949年以来各时期的教育目的1949年: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 1957年::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 1982年《宪法》: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1983年景山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各级各类学校要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为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 1995年《教育法》其中第五条: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999年《_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我们要培养的是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坚持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与文化素养的统一,这是反映教育事业价值取向的具有核心意义的部分;教育目的要求培养在道德、才智、体质等方面发展,要求在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协调发展,这是对教育对象身上要形成的各种素质及其结构的规定;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个性和创造精神日益受到重视,这是教育目的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精神的部分;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规定了实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五)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1,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养的教育;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生产的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具有初步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的教育; 2,全面发展教育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而且在活动中相互渗透,各育之间不可分割,各育之间不能相互替代。

二、培养目标

(一)培养目标的概念

1,概念:是各级各类学校对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具体标准和要求; 2,培养目标与教育目的的关系 特殊和一般的关系;

教育目的包含着四个层次:①最高教育目的(国家的或思想家理想中的)②培养目标③课程目标④教学目标;

3,我国中小学培养目标

(1)九年义务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2)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新课程的培养标准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第六章、教育制度

一、教育制度的概念

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其核心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它包括两个基本方面,一是教育的施教机构系统方面,而是教育的管理系统方面。

二、学校教育制度

1,概念: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学制的类型: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分支型学制。2,学制确立的依据:

(1)社会依据:①政治因素②经济因素③文化因素④人口因素⑤教育制度传统以及对国外教育制度积极的学习和借鉴等;

(2)人的因素:即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

3,各级学校系统:学前教育机构、初等教育机构、中等教育机构—高等教育机构; 4,各类学校系统:普通教育系统、职业技术教育系统、师范教育系统和成人教育系统; 5,1951年《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①继承了我国单轨学制的传统,使各级各类学校互相衔接,保证了劳动人民子女受教育的权利;

②职业教育学校在学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体现了重视培养各种建设人才和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方针;

③把工农干部的速成教育和工农群众的业余教育纳入学制系统,贯彻了面向工农开门的方向,突破了传统的学校定义并使学校的功能有了较大的扩展;

④加强了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三类学校的联系和结构的完整性; 6,1958年的学制:“两条腿走路”;

7,1985年《_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加强基础教育,有步骤地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对学校实行分级管理(基础教育权归地方); 8,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两全”、“两重”的提出(即20世纪末教育发展的总目标);建立以政府为主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改革高校的招生和毕业生分配制度;

9,1999年《_中央_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两基”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10,20_年《_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

三、现代教育制度改革

1,义务教育年限的延长: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和基础性等特征; 2,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综合化; 3,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4,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带来了教育的一系列变革,体现在教育目标、教育观念、教育体系、教育方式等方面);

第七章、课程

一、课程的概念

(一)课程的概念

1,定义: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其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实质学校开设的教学科目总和以及他们之间的开设顺序和时间比例关系。2,课程与教学关系

①大教学小课程论,其代表是苏联和我国教育者;

②大课程小教学论,在北美比较普遍;事实上两者大同小异,课程和教学是目的和手段的关系;课程与教学既有关联,又是各不相同的两个研究领域;课程强调每个学生及其学习的范围,教学强调教师对学生引导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看作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二)课程理论及其主要流品 (1)知识中心主义课程论,又称为学科中心课程论,以斯宾塞、赫尔巴特和布鲁纳为代表,主张学校教育应以学科分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中心,以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和相应的技能为目标;代表理论是要素主义(巴格莱)和永恒主义(赫钦斯);

(2)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又可以称作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以布拉梅尔德为代表,认为应该把课程的重点放在当代社会的问题、社会的主要功能、学生关心的社会现象,以及社会改造和社会活动计划上;其核心观点在于课程不应该帮助学生去适应社会,而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其特点一是主张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到社会中去,二是以广泛的社会问题为中心;

(3)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经验主义课程论(杜威),主要观点: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的课程。

存在主义课程论(奈勒):认为课程最终是由学生的需求来决定;

二、课程类型

1,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1)学科课程,就是根据教育目标和受教育者的发展水平,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部分的内容,按照学科的逻辑来制定课程标准,编写教科书,安排教学顺序和课时数,分科进行教学的课程;其特点在于①分科设置;②按照学科知识的逻辑结构来安排内容进度;③强调教师的系统讲授;其优点在于①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②知识的完整性;③便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缺点在于忽视了儿童的兴趣,压抑了儿童的主动性;

(2)活动课程,就是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以各种不同形式的一系列活动组成的课程;其基本特点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②强调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③强调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及个性的养成;其缺点在于学生的知识获得不系统,基本技能训练比较缺乏;(3)两者的对比①在目的方面,前者重视的是传授人类长期实践积累下的知识经验的精华,而后者重视的是通过学习者的获得包括直接经验和直接感知的新信息在内的教育性经验;②在编制方面,前者重视学科的内在逻辑结构,后者重视的是各种有教育意义的学生活动的系统性;③在教学方式方面,前者以教师讲授为主,后者以学生自主的实践交往为主;④在评价方面,前者重视终结性评价,后者重视过程性评价; 2,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①分科课程即学科课程;②综合课程又称为广域课程、融合课程,是与分科课程相对应的一类课程,它打破传统的从一门科学中特定内容构成课程的做法,根据一定的目的,从相邻相近的几门科学中选取内容并将这些内容相互融合构成课程;坚持知识统一的观点,通过综合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把某一学科的知识运用到其他学科,不同学科的相关知识就可以互相强化,学习效果就会得到加强,学生更能充分地理解和把握各门学科的要领、原理和方法之间的异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会人类知识的综合性,并在学习种形成正迁移,促进其他知识技能的学习;而且综合课程比较容易切近生活;

3,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必须课程是根据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编定的每一个学生都必须学习的课程;选修课程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爱好而开设的可供学生自由选择的课程;

三、课程编制

(一)泰勒原理 四个阶段: ①确定课程目标

②根据目标来选择课程内容 ③根据目标来组织课程内容 ④依据既定目标评价加血结果。四大课程基本问题:

①学校应努力达成什么目标

②提供哪些的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③如何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④如何确定这些教育目标是否达到?

(二)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与教材

①课程计划,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体现了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是组织学校活动的基本纲领和主要依据;包括教学科目设置、学科开设的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等; ②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

③教科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

(三)课程目标 1,概念。课程目标是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规定了学生在通过课程学习以后,在德智体等方面期望达到的程度;它是确定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的基础,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最为关键的准则;

2,课程目标的来源有学生的心理发展逻辑、学科的逻辑、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具体的培养目标以及社会的需要四方面;

3,课程目标与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是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要求。它是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和自己学校的性质及任务,对培养对象提出的特定要求。而为了使课程编制工作切实有效,我们还必须使培养目标具体化,即要确定课课程目标是知道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

4,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1956年,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立足于教育目标的完整性,制定了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他提出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目标领域,并按照由低到高、由简到繁的顺序把每个目标领域再细分为多个层次和水平①认知领域(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②情感领域(接受、反应、价值化、组织、价值或价值体系的性格化)③技能领域(知觉、定向、有指导的反应、机械动作、复杂的外显反应、适应、创新);

(四)课程内容、教育活动的选择与组织

(五)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施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课程实施的取向指对课程实施过程本质的不同认识以及支配这些认识的相应的课程价值观;

(1)课程实施的取向①富兰、辛德的实施取向分类包括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课程创生取向三方面;②侯斯的的实施取向分类包括技术观、政治观和文化观三方面;(2)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①课程变革的特征(如评价体系的改革)②学校的特征(校长的角色、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的特征与价值取向等)③政府机构的力量 和社区的支持;

(六)课程评价

(1)课程评价及其意义。一般认为课程评价既包括学生的学业评价,又包括课程本身的评价;

(2)课程评价的功能有导向、激励、诊断、调节四方面;(3)课程评价的主要范围 ①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布卢姆提出)。诊断性评价是在课程编制或课程实施之前进行的评价,目的是考察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准备状况,从而使课程计划及实施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形成性评价也称“过程评价”,是在课程编制或课程实施尚处于发展和完善阶段时所进行的评价,其主要目的在于改进课程与教学的效果,在于搜集课程编制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优缺点的资料,作为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的依据;总结性评价也称“结果评价”,是在课程编制和课程实施完成之后所进行的评价,它与形成性评价相对应,主要目的在于搜集资料和信息,整体判断,从而决定推广或修订完善课程计划;

②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主要是根据评价的主体来划分的,内部评价也称内部人员评价,外部评价也称外部人员评价;

③目标本位评价与目标游离评价。目标本位评价是以课程或教学计划的预定目标为依据而进行的评价,;目标游离评价要求脱离预定目标,以课程计划或活动的全部实际结果为评价对象,尽可能全面客观地展示这些结果; ④决策性评价、研究性评价、工作性评价

四、课程改革

(一)影响课程改革的主要因素

1,政治因素与课程变革:较之科技、文化变革更直接;①制约着课程改革目标;②制约着课程改革的内容选择;③制约着课程改革的编制过程;

2,经济因素与课程变革:①经济领域劳动力素质提高的要求制约课程目标;②经济的地区性差异制约者课程变革;③市场经济对课程变革的影响体现在课程价值取向的变化、课程目标综合性、课程结构的优化等方面;

3,文化因素与课程变革:①文化模式要求课程依据不同的民族文化特性设置不同的课程,体现民族特色;②文化变迁与课程变革;③文化多元与课程变革。学校课程要体现文化间差异,将文化与少数族文化结合起来;

4,科技革新与课程变革:①科技革新制约课程变革的目标;②科技革新推动课程结构的变革;③科技革新影响着课程变革的速度;

5,学生发展与课程变革:①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性制约着课程变革②学生需要与课程变革;③课程变革着眼点:最近发展区。着眼于最近发展区去选择教学内容;

(二)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外的主要课程改革 1,美国

(1)20世纪60年代的改革。主旨是提高课程的学术水准,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发展学生智力;具体要求为①强调新三艺(数学、自然科学和英语);②学科的基本结构是教学的中心,要求专家参与课程设计、教科书编写和教学大纲的拟定工作;③学校课程的编制应采用螺旋式结构;④提倡使用发现法;(2)80年代以来的改革。主要集中于统一核心课程,设立全国性和州一级的课程标准;1983年《国家处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中提出五项新基础课(数学、英语、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计算机科学);1994年《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中提出在原有五门基础课之上再加上外国语和艺术; 2,英国(1)《1988年教育改革法》。主要内容①实施全国统一课程,确定在5-16岁的义务教育阶段开设核心课程、基础课程和附加课程三类课程,核心课程包括数学、英语和科学;②建立与课程相联系的考试制度,规定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要参加四次(7、11、14、16岁)成绩评定,成绩评定包括全国统一考试和学校教师评定、教师评定,又包括测验、平时档案和成绩记录;

(2)90年代的改革。主要强调基础知识教育,减少国家课程内容,增加多样性和灵活性的选择,简化评价方式等;

(3)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_政府设立了课程与资格局进行了新一轮课改,主要改革趋势在于①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国家对课程的宏观调控;②重视价值观教育和学生精神、道德的发展;③加强社会公民的教育和培养;④以基础学历为核心,致力于教育质量的提高;⑤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交流技术能力; 3,日本

1998年12月文部省颁布了《学习指导纲要》开始课改,其遵循的四点宗旨是①培养具有丰富人性和社会性,能够自立于国际社会的有生存意识的日本人;②培养学生独立独立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③谋求在轻松愉快的教育活动中使学生扎实的掌握基础的、基本的知识,加强个性发展;④发挥各学校的创意,推进特色教育、特色学校的教育; 4,当时我国的改革

背景:国内背景;国际背景①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都非常重视调整培养目标,努力使新一代国民具有适应21世纪社会、科技和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全面素质,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而非学业成绩;②关注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和调整,精选适合学生发展和时代需要的课程内容,关注学生经验,反映社会、科技的最新进展,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③关注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培养具有终身学习愿望的、具有国际竞争意识的未来人才;④重视评价改革,评价方式进一步多样化,注重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等方面的作用; 目标:

(1)总体目标在于“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具体目标①改变课程过于注

推荐阅读:

会议记录内容范文简短(精选11篇)

业主起诉物业范文(推荐35篇)

参加会议新闻稿范文(热门40篇)

普通职工个人自传范文1000字(汇总10篇)

新兵新闻稿范文300字(合集3篇)

征文比赛范文大全800字(精选26篇)

标签: 教案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