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与诗同行通用(6篇)

实用范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12-26 18:05:09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20_年与诗同行通用一

我从小牙牙学语,便体会到了诗歌的魅力;后来,开始学会了去欣赏,传承它的魅力;现在,辟却世俗兴事,我留连诗歌的浅吟轻唱,也叹息它的门可罗雀。

诗歌,不是仙女、圣女,而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凡女,自有真意。

“客从东方来”——初识诗词。“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最初学的语言,便是这般轻盈的小诗,朗朗上口,不先声夺人,而是蓄意晚发。“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一副静画,短短二十字,用灵动的语言诉说了它的清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寥寥数语,自然风象油然 而生……童椎的话语,吟诵着这千年而来的文字,虽是孩童,但也能体会到它的风雅。

诗歌是彼岸之客,远自千年而来,赠予我最初的启蒙,给我最初的文化享受,这魅力自是于心底“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初识,迷于其魅力。

“将进酒,杯莫停”——与诗为友。一窗秋雨,叹道《秋窗风雨夕》;一朗明月,诵罢《月夜》;一句佳话,莫道《出其东门》。后来,诗词便是我生活的挚友。生活中,我体味到了那些平仄间的情感,想去传承它的文意。

一地的芳华,“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我传承到了诗歌的意境;“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我学到了古代人民的疾苦;“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是古代文人的可悲。

谁说古代典籍已成天书,传统诗词与新时代价值之间虽有隔膜,但这只是时空的差别,每一个人,只要用心去体会,传承,诗歌乐于与友。诗歌对我,便是如此。再识,结友。

“我生君已老”——叹诗今朝,叶嘉莹担忧:“守道一座宝山却不自识,甚至还会为了贪图享乐做出违法之事,这是现代年轻人的悲哀”。

今日,我与诗行,为其“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而叹息。一阕词,只在旧书中为自己的命运哭泣,越来越多的人忘记了她们。

诗歌浅吟轻唱只在流光中,岁月蹉跎,年华不兴,这个时代,离她越来越远。

我诗意的幻想,都成了浮萍,任由风打,读诗只成了观望。

这个时代久久不能静下来听诗,叹息诗歌的没落,叹息它的消沉。今朝,叹息!

“一片诗心待明月”,“明月何时照我还?”我与诗歌同行。

天下知人间,自有诗意在。

20_年与诗同行通用二

(一)教材分析:

《春天的秘密》是一首意境优美、充满情趣的散文诗。

诗歌中淅沥淅沥的小河,蓝天下叽哩叽哩的燕子,随风飘扬的垂柳,农民的耕种的身影等赞美了春天的美丽,大自然的神奇,给人以美的陶冶和享受,在孩子眼前展现了春天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美好景象,激发了孩子对春天喜爱之情。

诗歌具有鲜明的结构特点,反复呈现的六段体画面,且每段间首尾相应、内容相同,不仅把幼儿引入了一个洋溢着春天气息的优美情境中,而且有利于幼儿的创作与仿编。

(二)幼儿现状分析

大班的年龄特点:大班的孩子探究、分析、观察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乐意主动地去探究周围和环境的变化;愿意根据自己的表达方式将感知到的加以表现,语言表达能力及审美能力有一定发展,且想象的有意性水平提高,他们需要宽松的表达与创造的空间,丰富的词汇帮助表达表现,具体的活动情境与形式。而散文《春天的秘密》诗中美的意境与语言正是孩子的需要。

(三)目标定位

主题目标:

春天来了,大地绿了,花儿开了,小动物们也出来了,大自然充满了勃勃 生机。《桃花朵朵》这一主题,就是借用“桃花”这一鲜明的春天“符号”,提示教师们要与幼儿一起走进春的怀抱,捕捉春的气息,探索春的秘密,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变化。

活动目标:

《纲要》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

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确定本次活动的三维目标为:

1.通过欣赏、朗诵等理解散文诗内容,感受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和节奏美,萌发热爱春天的情感。

2.尝试运用替换的方式仿编诗歌中的简单句子。

3.朗诵诗歌,了解周围环境在春天的变化。

(四)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通过欣赏、朗诵等理解散文诗内容,表达对春天的感受。 活动难点:尝试运用替换的方式仿编诗歌中的简单句子。

1.多媒体课件演示法

美丽的诗歌,当然要用最具体生动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来具体体现了,本次活动的多媒体课件,教师尤其注意画面的连续性,完整感。以更好地帮助幼儿获得美的体验。

2.开放式提问法:《纲要》明确提出了“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的 环境,支持、促进、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还提出了让幼儿“想说、敢说”。所以我创设了一个开放的语言环境,鼓励孩子们大胆说,乐意说。

3.赏识鼓励法:赏识鼓励贯穿教学的始终,鼓励幼儿的倾听,鼓励幼儿的发言,鼓励他们的创意表现等等,赏识鼓励让幼儿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对活动充满了快乐的情绪体验。

1. 欣赏法:欣赏优美的音乐,欣赏优美的画面,欣赏优美的语言,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结构美都在教师有意识的引导欣赏中,幼儿获得了美的体验和感受。

2.多通道参与法:孩子们通过听一听、做一做、说一说多感官参与,深入理解体验了诗歌的内容与意境。。

3.表演法:喜欢表演是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的,美丽的诗歌,会让幼儿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用这种自由快乐的方式,更能有效地帮助幼儿理解诗歌,感受诗歌。

活动组织环环相扣,分为四大环节:感受激趣(音乐)——欣赏理解(完整欣赏、分段欣赏、丰富词汇)——表现表达(用声音、动作进行表现)——仿编延伸,层层深入。具体说来:

(一)欣赏音乐,感受春天

1、播放优美的春之声音乐,请幼儿欣赏,联想,讲述。

师:春天来了,你们听……

你们听到了春天里哪些美丽的景色?

教师选择逼真、唯美的背景音乐,如班得瑞的清晨等。音乐的运用激发了孩子的兴趣,充分调动了他们的感官。流水声、鸟叫声,立即引起了幼儿的倾听兴趣,激发想象,唤起幼儿对春天的经验,情感的共鸣。在轻松的氛围中,教师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眼中的美丽的春天。

(二)播放课件,欣赏诗歌

通过生动具体直观形象的画面,为幼儿打开了一幅美丽的春色图。在教师声请并茂的朗诵中,幼儿尽情欣赏着美丽的诗歌,尽情陶醉于美丽的画卷。

完整地欣赏一遍诗歌,教师提问: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你最喜欢的是什么?鼓励幼儿用诗歌中的语言大胆地说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教师的富有感染力的朗诵和真诚的赏识激励,激发了幼儿对诗歌的兴趣和朗诵的欲望。

(三)朗诵诗歌,创造性表现

1、逐一呈现画面,请幼儿跟老师一起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设置开放性问题:春天的“秘密”躲在哪里呢?是谁告诉你们的?是怎么告诉你们的?

2、鼓励幼儿加上喜欢的动作与表情来朗诵表演诗歌。

那么美的诗歌,教师和幼儿在朗诵中会情不自禁地自然低加上可爱的动作与表情。这时候,孩子能够投入地朗诵,表情和动作与诗歌自然地相融,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语言与激情把孩子的兴趣努力推向高潮。

(四)寻找秘密,仿编诗歌

1.设计提问:寻找春天的时候,我们还发现了那些小秘密呢?你能把它们编进诗歌里吗?

2.教师及时帮助梳理仿编的内容,用简笔画勾勒出来,再复习诗歌的模板,共同把仿编的内容加到诗歌里朗诵。

仿编是本次教学活动的难点,教师采取提问的方法,先引导幼儿回顾发现春天里其他的小秘密,并帮助幼儿梳理小秘密的特点,共同把新发现的秘密放到诗歌中去。仿编更大地激发了幼儿对诗歌的浓厚兴趣。

3.播放背景音乐,师幼一起有感情地完整地朗诵诗歌,包含创编部分。

(五)关注体验,拓展延伸

教师:“你们喜欢诗中的春天吗?说说你的感受吧?”把它画出来吧! 活动延伸

请幼儿听诗歌录音,用绘画的形式表达对诗歌的理解,也可以把仿编的内容画出来。

(一)美的熏陶,优化语言、情境、情感的体验

这是一首意境优美的散文诗,重在感受美、表现美。激发孩子体验是本次活动的重点,所以我意在通过音乐、图片、教师的语言、表情等给予孩子美的熏陶。

1.美的音乐带来美的情感熏陶

我选用了逼真、唯美的背景音乐,如班得瑞的清晨等。音乐的运用激发了孩子的兴趣,充分调动了他们的感官。流水声、鸟叫声,立即引起了幼儿的倾听兴趣,激发想象,唤起幼儿对春天的经验,情感的共鸣。

2.美的图片带来完整的视觉新体验

本次的课件制作采用了长卷式图片,弥补了多幅图产生的分层感、割裂感,犹如缓缓拉开的序幕,给人以神秘,使孩子的视觉体验更完整,这与春天生生不息的画面不谋而合,展现了一幅美的春景图,使孩子们的视觉受到美的冲突与体验。其次长卷式图片静中有动,部分活动的处理充分体现冰的融化、垂柳的飘荡、桃花羞涩等的动态,帮助孩子对词汇的理解和意境的感受。

3.美的语言带来美的听觉冲击

在活动中教师运用柔美的声音细如述说,引人入胜,运用丰富的表情动作感染幼儿。语、音、画三者合一,使幼儿对散文诗深入理解,进一步感受语言美、意境美,激发对春天的喜爱。

(二)多感官参与,突破了教学活动的重难点

本次活动采用了多感官参与法,来突破重点与难点,主要运用在分段欣赏中。 如河水淅沥淅沥的流着,为了让孩子感受“淅沥淅沥”我让孩子再次倾听流水声,通过音乐帮助幼儿理解原来是河水在细如述说的说话;在理解桃花红着脸、抿着小嘴时,我通过让幼儿学做动作来感受桃花羞涩、含苞待放的样子;还有采用了语言提示、总结法,帮助孩子理解词义,体会意境。孩子们通过听一听、做一做、说一说多感官参与,深入理解体验了语言美,意境美。

(三)开放式提问,追求语言本位目标的达成

《纲要》明确提出了“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的环境,支持、促进、 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还提出了让幼儿“想说、敢说”。所以我创设了一个开放的语言环境,鼓励孩子们大胆说,乐意说。如春天的“秘密”躲在哪里呢?是谁告诉你们的?是怎么告诉你们的?又如春天来了,桃花是怎么说的?谁注意到了它的表情、动作?它为什么红着脸、抿着小嘴等这些开放式的提问让孩子的回答此起彼伏,他们都愿意说、喜欢说,表达自己的感受,使幼儿通过讨论、思考、表达,有效理解内容。同时,我还注重孩子的情感体验,如最后提问“你们喜欢诗中的春天吗?说说你的感受吧?”使活动达到高潮。

20_年与诗同行通用三

人生路上总有什么陪伴着你,与你同行,我也不例外

诗是我的朋友,一路上,她总是陪伴着我,教会了我许多知识,人生路上,自从有了她,我便不再孤寂。

四季之诗

小时候,对四季充满了好奇,然而诗却为我完美的解答了。

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我看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

从“小河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中,我看到了夏天的活泼有趣。

从“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中,我看到了秋天的凄凉壮丽。

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中,我看到了冬天的白雪皑皑。

勤俭之诗

上小学二年级了,我吃饭时总是不踏实,于是妈妈对我说:“

吃饭和学习一样,要认真。每次都你吃得最慢。”于是,我大口大口的使劲刨,弄得米饭一地都是。

这时,诗告诉我“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总那以后,我吃饭总是小心翼翼的,生怕那一颗颗小淘气从碗里蹦出来。

学习之诗

上小学三年级了,我的成绩飞流直下,可我还是很贪玩,此时,诗告懈我“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之后,我不敢松懈,努力学习。

感恩之诗

上初中二年级了,各科考试接踵而来,学习的压力惊讶地我喘不过气来,而妈妈与我谈心,帮我排解学习上的压力,而且她不忘每天在我掀铺盖的时候,给我悄悄地盖上。

每次和她顶嘴时,他总会很有耐心的和我讲,诗感叹道“可怜天下父母心”,“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啊。我不禁幡然泪下!决定涌泉相报。

激励之诗

初三了,是人生重要的转折点,我十分紧张,但由此竟然考了个不及格,诗对我说“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于是我又重新振作了起来。

诗是我的朋友,也是我的老师,一路上陪我走过每个春秋,我愿一路与诗同行!

20_年与诗同行通用四

自从唐朝的绚丽漫过,唐诗这一绮丽的文化瑰宝便又在悠悠的五千年史上留下了斑斓的一笔。

与诗人同行,走过着一条漫长的诗史上,你会赞叹诗仙的飘逸,你感悟会诗圣的智慧。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杜甫发出的感叹。诗人的接济天下荡气回肠,那豪壮之气似乎要吞天沃日,震撼天地。少年的凌云壮志在诗中一览无余,使人无不感叹诗人的远大报负。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这是李清照立下的誓言。是的,活着,要做人间的豪杰,死了,也要当鬼中的英雄。刹时,诗人的坚强,无畏的英雄气概似乎久久萦绕在耳边。一种慷慨激昂涌上心头,似乎与诗人深深地融合在一齐了……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是柳宗元的感慨。那是“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惆怅?还是“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的思念?还是张岱“独往湖心亭看雪”的执着?又或许与苏轼一样,是被贬闲人的惆怅。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是李白的赞美。那种磅礴的气势似乎要山崩地裂一般,让人的心为之一颤。使人产生了无限的向往之情,来一睹庐山真面目。

读一首诗似乎就是看一个人,在诗中你能够步入人的心境之中,体会他们的感受。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是陶渊明的怡然自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是陆游的希冀;“我劝天公从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那是风自珍的不满。

与诗人同行,漫步在诗的盛晏中,你会发现着就是那一片世外桃源。

20_年与诗同行通用五

诗,像一曲轻柔美妙的乐曲,流入每一个人的心房;诗,像一杯清香甘醇的茶,香醇沁入每一个人的胸膛;诗,更像一缕明亮柔和的阳光,让温暖充满每个人的身体。

高雅青莲

“雨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李白一直用豪迈赢得无数人的景仰。作为一代文人书生,他一直想用自己的才华为国效力,当他知道唐玄宗招他进京时,内心喜悦无比,“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篙人。”正准备大干一番的人他一踏入官场,就看透了这个充满功名利禄,明争暗斗的地方,他毅然走出这个纸醉金迷的世界,只为求高雅、淡泊之身。他一生不以功名显露,却尚自期许,用布衣之身来藐视权贵,用大胆反抗的姿态,批判腐败政治现象,他用旷达的心态,成为一位备受推崇的诗人。

厚重少陵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诗风淳朴,忧国忧民,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气感染着每一个人。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的黑暗给予批评,发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慨叹。他同情人民,渴望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生活。他的诗亲近老百姓深刻反映了当时历史背景,被称为“诗史”,在诗方面,作出巨大贡献。

伤感易安

“莫道不销魂,卷帘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是古代罕见的才女,她的词独步一时,被誉为“词安一大家。”她前期主要以伤春怨别和闺中生活为主,“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更是把女词人多情善感一面表现得淋漓尽致。后期表达了她对故园、旧事的眷恋。“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更是表现出内心的惆怅。李清照也成为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在词坛中独树一帜。

一首诗词,是每一位诗人艺术的结晶,更是时代的缩影、生命的感悟。与诗同行,感悟那一份过去的历史,体会永久的真情。

20_年与诗同行通用六

古诗——家喻户晓。送友人时,人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高适的《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过春节时,人们也会诵起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现如今,诗歌不但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而且也记到了我们的课本中,在第六单元,我们开展了一个“与诗同行”的活动。

开展了这个“与诗同行”的活动,我在其中也收获颇丰。开展这个活动,徐老师先带我们欣赏诗,体会诗中的韵味。欣赏诗时,我们可以根据诗中的单字意思来解释整首诗的意思,还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当我们欣赏完诗后,我们就要来写诗了。我们一开始的时候,写不好,只是根据书中的古体诗,在上面改几个字而已,例如,我写的《寒》:

冷风呼啸,大雪纷纷。

漫天飞舞,人影稀稀。

但是,到了后来,我就可以自己创作诗了。晚饭后,我一出来就看见了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一尘不染。下面是一个喷泉,清澈的泉水中倒映着明月的影子。于是,我根据这幅画面,创作出了一首《月下泉》:

金黄圆月挂空中,一尘不染静又明。

皎皎明月空中照,清澈泉水水中影。

通过这次开展的“与诗同行”活动,我收获颇多。知道了欣赏诗的方法,还知道了要多多观察生活中事物,到处都是诗。当然我在活动中,也有不足:就是诗中的字眼太平凡了,我以后要善于思考,别出心裁。我也希望以后大家可以多写诗,出一本诗集!我相信我以后的诗会越写越好的!

推荐阅读:

推荐离别伤感的句子(8篇)

最新纪念建党周年诗词(五篇)

2023年建党一百周年永跟党走共创辉煌励志诗歌朗诵稿汇总(八篇)

精选经典形容对人失望的句子28条汇总

推荐一路走好句子(推荐)(6篇)

如何写痴情的句子通用(三篇)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