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在特殊时间节点做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范本一
先让学生质疑问难后依据学生的疑难进行教学,这无疑是“以学定教”的极好方式。当前的阅读教学中,一些教师在学生尚未认真阅读的情况下就随意地、一味地让学生“质疑问难”,这实际上是怂恿了学生疏于思考、随意质疑的不良行为。在上述的教学中,当学生读题后马上就要进行质疑问难时,教师提示大家先不急于质疑,而是认真地读课文并从课文中自行释疑。这样的教学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真读书、勤于思考的学习品质。学生交流了提出的问题后,对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此时让学生再默读课文,边读边作批注。这样做既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默读习惯,又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大意的整体把握。这种设计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阅读规律。
让学生闭目凝思,想象画面,这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在闭目想象中,不同的人自然会出现不同的内心视像,让学生用不同的词语概括,这是一种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的行为。教师引导学生从一个个“自主”说出的词语中选出最具概括性的一个词语,由扩散又归于集中,这样能够较好把学生的自主性和教师的主导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具体的内容用一个词语进行抽象和概括,这也是一种重要的语言训练方式。
通过以上的教学,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体悟已经比较深刻了,在此基础上又让同学看着即将枯竭的瀑布再次深情的朗读,如此的触景生情,自然是情更深,意更切。在之前的“悟语”和此时的“触景”基础上的朗读,才是真正的“以读悟情”、“以情品读”。
通过设身为巴西总统在特殊的葬礼上的演说,把思维训练、语言训练、领悟中心、人文教育等有机地统一在一起。
本环节中两次语言实践,即相互独立又彼此关联。第一次是在学生直观感知画面的基础上,精读重点段落。这样学生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感受瀑布枯竭前后的强烈反差,以及导致这种反差的原因,增强对环境保护的理性认识;另一方面可以为第二次的模拟演讲积累语言材料。第二次是在第一次语言实践基础上的一种质的提升,体现了训练的层次性。
学习了课文,学生的生态意识得到了唤醒,但因时空差异会感觉这样的事离自己比较遥远。本环节是一种延伸和拓展,目的在于让学生把刚刚唤醒的生态意识与身边的人、事、物联系起来,进一步感悟到环境保护迫在眉睫,应立即行动起来,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从而有效地将生态意识转换成环保行动